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doc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型与集聚](https://img.taocdn.com/s3/m/f86e85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0.png)
本。
物流成本
03
运输和物流成本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利润最大化模型
市场机会
外商直接投资倾向于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的国家或地区。
资源获取
外商希望获取东道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知识等,以增强其全球竞争 力。
市场接近模型
接近消费者
外商直接投资往往选择接近主要消费市 场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运输成本和不 确定性。
结果解释与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现象的形成主要受到投资环境的影响,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 、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
集聚现象有利于提高当地经济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现象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市场竞争、增加土地成本等 ,需要当地政府进行合理引导和调控。
07
FDI是一种资本流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或扩大市场份额 。
外商直接投资特点
外资流入国希望吸引更多的FDI 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 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FDI通常流向具有较高经济增长 潜力、低劳动力成本和良好商 业环境的国家。
FDI通常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或 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
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
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相关理论和研 究成果,再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 建议。
02
外商直接投资概述
外商直接投资定义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外国投资者或企业在东道国境内进 行投资、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以及进行资产并购等行为的 总称。
02
03
集聚效应分析
政策建议
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 探讨集聚对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a6fa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c.png)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投资,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最早聚集在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同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向内陆地区转移,如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这些地区通过提供便利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此外,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贸港的建设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其次,我们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的注入,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外国企业的入驻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以汽车行业为例,众多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设立工厂,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零部件制造、物流和金融业。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发达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过于集中,导致资源和产业布局不均衡。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过分竞争外商直接投资,导致各地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甚至出现赔本经营的情况。
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监管和管理,防止一些违规行为和不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总体而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外商直接投资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最新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精品
![最新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e58bb06580216fc710afd13.png)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合理利用外资,并对外资进行适当的区域导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1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跨国间的资本流动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的主体部分,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统计,2013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增加9%,达到255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贸发会议预计2014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动量将达到1.6万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17500亿美元,2016年将达18500亿美元。
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和进一步扩散,发达国家直接外资预期将进一步增长,尽管如此,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在今后几年仍将保持高位。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在世界外资流入量最多的20个经济体排名中占了几乎一半。
中国的流入量达到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世界第二大接受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的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的255000亿美元中,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外资达到了7780亿美元的新高,占全球总流入量的54%,而亚洲发展中国家仍然是直接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地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陆与特别行政区的总量竟已超过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了全球瞩目,年均9.7%的GDP增速让大量外资纷纷涌入国内,FDI作为主要的外资引进形式以1979年为起点,到1992年投资环境逐渐成熟,截至2013年底,数据显示中国实际引进的FDI存量已达到20967.6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巨额的FDI中,平均80%都落在了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前,占比差距尤为突出,东西部地区占比差额最高可达81%。
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表现出两极分化现象,这种极不均衡的分布特征成为了国内外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
可以初步推断东部地区的利于运输的地理位置,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条件成为了吸引早期绝大多数境外投资资本的原因。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5d310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e.png)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市场的开放,跨国投资变得越来越普遍。
而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来探讨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
政治环境是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确保企业的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
政治不稳定或者政府不支持外商投资的国家,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使得企业的投资和运营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企业在选择跨国投资地点时应该考虑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和对外商投资的支持程度。
经济环境也是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经济稳定和有竞争力的国家能够提供丰富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者。
与此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市场规模,以便在投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回报。
跨国投资者需要对目标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法律环境也对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起着重要作用。
对外商投资的法律环境是否健全和稳定,直接影响企业在投资和运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合规成本。
对外商投资合同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监管力度,都是评估一个国家法律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
企业在选择跨国投资地点时,需要仔细评估目标国家的法律环境,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
文化环境也是跨国投资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念,这对企业的商业活动和企业文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企业选择投资国家时,应该考虑与当地文化背景的契合度,尊重和适应当地的社会价值观念,以便更好地在当地市场开展业务。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涉及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企业在选择跨国投资地点时,需要全面而深入地分析目标国家的环境因素,以便确保投资的成功。
企业还应该耐心和谨慎,制定适合企业发展和风险防范的投资策略。
第4章第1节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第4章第1节 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2117e25677232f60ddcca180.png)
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设计和生产已实现部分标准化,开始关注生产成本。 企业可能向外投资,以减少关税壁垒的摩擦;
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区位选择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企业 趋向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为进口国;
例子:瑞典工业空间结构
• 研究密集型工业:包括电子工业(电脑制造、电子办公设 备等)和其他制造业(飞机制造等)。特点:大量投入用 于研究与开发,研究人员比重大;分布:70%集中于大都 市区。 • 知识密集型工业:消费者耐用品工业(家用设备、机动车 等)。分布:大城市市区和重要的交通中心→分散化。 • 资金密集型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金属工业等。分 布:多集中于接近原料地和交通中心。
200936在上海揭幕投资9000万美元的可口可乐全球创新与技术中心这是该公司在美国以外地区建立的惟一一座研创中心提出未来3年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超过20亿美元超过过去30年16亿美元的投资总和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一全球集中生产型二市场地生产型三专业化生产型四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跨国生产单位的集中组织形式第三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外资或台资对福建或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扩大就业机会直接吸纳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增加通过生产联系间接带动部分原燃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生产的发展
最本土化的跨国公司:可口可乐
• 90年代初,开始发展本土化产品: – 90年代初,天津的“津美乐”和上海的“雪菲力”汽水,是最在打下可口可乐系 列饮料本地化烙印的品牌; – 1996年,面对中国非碳酸饮料的市场,推出“天与地”果汁和矿物质水品牌; – 1997年8月针对中国市场的果碳酸饮料品牌“醒目”问世,2000年销量跃居第五位; – 1998年推出“天与地”茶产品; – 可口可乐产品包装越来越走向“国粹”——从喜洋洋的“大阿福”、12生肖卡通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e6112617fd5360cba1adbd4.png)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摘要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传统的流通领域发展到了生产领域,资本要素的国际移动使国际投资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经济行为。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接着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墓础上, 针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过于集中于发达国家及断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异端, 提出今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
近年来跨国公司国际战略的调整,其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选择上更加苛刻。
企业如何制定适合的区位选择的策略,对于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资本要素;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国际战略1Abstract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life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flow from the traditional areas of development to production, capit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obil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dynamic economic activitie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status quo, then the location choice of enterprises due to the dynamic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the location choice of the Tomb of the basis of factors,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too concentrat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ff-hing,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heresy, the fu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enterprises location choice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in a more harsh. How to develop a suitable strategy for the location choice for enterprisesKey words: capital main facto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trategy .2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引言 (1)1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必要性 (2)1.1规避贸易壁垒 (2)1.2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地位 (2)1.3平衡国际收支的需要 (3)1.4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需要 (3)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4)2.1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4)2.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极不平衡 (4)2.3对外投资规模偏小,实力有限 (6)3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7)3.1跨国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7)3.2东道国的投资环境 (7)3.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 (9)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 (11)4.1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 (11)4.2兼顾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12)4.3积极慎重地开展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后记 (16)3引言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与效应分析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与效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ddf1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2.png)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与效应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各国吸引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跻身世界前列,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吸引了大量国际知名企业的投资。
本文通过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与效应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意义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在外国企业或个人在另一个国家购买或建设生产基地,以获取利润或控制管理权的行为。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国际分工,还可以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国际地位、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经济。
在全球化经济下,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1.沿海地区是主要投资区域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呈现出沿海地区是主要投资区域的情况,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占比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地区。
原因在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高、资源丰富等优势。
2.对内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较快近年来,中国对内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是中部地区。
自2016年以来,中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西部新疆省、云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等省份成为热门投资目标。
3.服务业领域是主要投资领域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中,服务业领域是主要投资领域,特别是金融、租赁和商务等行业,这些领域都具有较高的盈利前景和较低的进入障碍。
三、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就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根据《2018年外商投资情况报告》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了增加100.44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高技能和管理人才持续增加,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05d12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b.png)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跨国投资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投资行为的行为,通常包括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参股企业,直接投资或股权投资等行为。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决策,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都会对跨国投资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选择区位的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区位选择。
一、选择区位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跨国投资区位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首先要考虑的是目标国家的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等。
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还需要考虑目标国家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
选址国内市场较为蓬勃的城市或地区,将能够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潜在的利润。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跨国投资区位选择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目标国家的政治稳定性、法律法规和外商投资政策都会对投资产生影响。
在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投资可能会面临诸多风险,而在政治稳定、法律健全的国家则能够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3.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投资区位选择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标地区的人才储备和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在跨国投资区位选择中,需要考虑目标地区的教育水平、人才结构和人才储备情况。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跨国投资选择区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
选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将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5.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跨国投资区位选择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研究目标地区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需求、产业需求等。
需求旺盛的地区将能够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二、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策略1.多因素分析法跨国投资区位选择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经济、政治、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多个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评估目标地区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潜力。
2.灵活性策略在进行跨国投资区位选择时,需要保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进行决策。
第五章 跨国公司区位选择
![第五章 跨国公司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12107ac58e9951e79a892713.png)
第五章跨国公司区位选择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是多区位公司的一种特殊类型,较为普遍的跨国公司的定义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第一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外商直接投资(FDI)涉及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跨国投资?2、选择在何国家投资?3、选择在何地点建立机构?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一)产品周期理论(R Vernon)其中心在于产品从其进入市场开始,大致经历了由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组成的生命周期。
新产品阶段是产品开发与投产的最初阶段,需要通过国内市场以了解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并加以改进。
所以,这一阶段市场过程中投入最多的是技术知识和熟练劳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较高。
成熟阶段的产品出口量大增,并开始被国外厂商模仿或引进先进技术从事生产,这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本与非熟练劳动,产品由知识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转化。
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后,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已经定型,资本与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因而生产区位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这就是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由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周期的变化,以避免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的区域性转型。
(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其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扩张边际产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导向顺贸易的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即从投资国趋于劣势的边际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被投资国廉价生产并向本国进口是有利的。
(三)折衷理论(J.H.Dunning )(Compromise Theory )与其他国际商务相比,对于具有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国家或公司必须具备一些特定优势,这些特定优势即是的折衷理论中所论述的所有权优势、内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OLI )。
1、所有权优势(Owner Advantage )是指企业在资产和所有权方面所获得的为其他企业所不拥有的优势,包括产品、技术、商标、组织管理技能等。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63f029edaef5ef7ba0d3cdc.png)
行 注册登记 的。其次 ,投资区域 比较集中。
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 , 并不意味着外国 直接投资平均分布在全球。外 国直接投资的 接受 国非常集 中,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 英 国、德 国、荷兰、比利时 和印度 国家 ,它
们 占世界总额的 5 4 . 7 %。发达 国家对发展中
如, 韩国跨 国公 司对华投资 的首要动机是利
直接投资通常发生在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 ,
跨国公 司在一个 国家 内的选址 。接近市场 , 满足 消费者需 求 的思 路 和追逐 市场型 的跨 国公司行 为相吻合 。资增长速 度大 大超过 其他方 面 的投资 ,以 3 . 4 %的 比例增长 , 而销售额 以 2 . 5 %的比例增 长, 员工 以 1 . 7 %的比例增长, 美 国大公 司 1 1 % 的专利 是在母公 司 以外的海 外分 支机构 进
两个层次上 : 一是跨 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
区位选 择。各 国间劳 动力 成本 和技能 的差 异, 以及相关或辅助性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对跨国公 司区位分布和选择有重要影响。例
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 一 ,跨国公司对外
以节约成本 , 增加利润 ;并且认为跨国公司 对外直 接投资 的区位选 择取 决予交 易成本 的高低 。C u r v e s 认为与当地公司不同外商面 临着很 高的搜 寻成本 ,如 寻找 当地 生产投 人、辨认当地 市场潜力 、招聘技术人员以及 管理多元化的生产体系等方面的成本 , 它们
投 资中最关键的是投 资对象国的区住 选择。二十一世纪 以来 , 跨 国公 司对外直接投资呈现 出新的特点,表现在新型研 发型投 资的 出现 ,产业技 术含量越 高。区域 集
中度越 高。本文用 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竞 争优势理论和产业经济 学理论 来分析跨 国公 司对外直接投 资行为和 区位选择 的变化趋 势。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毕业论文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e67010f705cc1754270923.png)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英文题目 Analysison the Location Choiceof Chinese Enterprises Out worl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 t毕业论文《选题报告》院(系):11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与影响因素,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ABSTRACTWith the Chines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enhancement and the deepening domestic enterprise, how Chinese e nterprise implement “walk out” the strategy to become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which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ty pays attention together. The article synthesis developed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y nati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has analyzed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distributions, the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 in implemented “walk out” in the strategic process host country position choice and the way arrange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ally proposal.[KEYWORDS]Chinese Enterpri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hoice Analysis目录引言 (1)第一章F D I理论中的区位选择 (2)1.1垄断优势理论 (2)1.2产品周期理论 (2)1.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1.4比较优势理论 (3)1.5市场部化理论 (3)第二章我国企业F D I流量与流向分析 (4)2.11979-1991年我国企业F D I的流量与流向 (4)2.21997-2002年我国企业F D I的流量与流向 (5)2.32003-2006年我国企业F D I的流量与流向 (5)2.4资料分析 (6)第三章我国企业F D I区位分布概况与其特点 (6)第四章我国企业F D 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存在问题 (8)4.1影响因素 (8)4.2存在问题 (10)第五章现阶段我国企业F D I区位选择的策略 (11)5.1从投资东道国的类型看 (12)5.2从适合进行投资的行业看 (14)5.3从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看 (15)第六章前景展望 (16)参考文献 (18)致 (19)引言近年来,包括发达国家在的世界各国都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a7ed3fdba0d4a7302763a9e.png)
1 3 1 研 究 目 的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在 利 用 外 资 .. 我
和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上 取 得 了 巨 大 的 成 就 , 加 速 了 我 这 国 经 济 发 展 , 我 国 经 济 日益 融 入 全 球 化 。 从 实 践 使 但 上 , 用 外 资 与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在 结 构 上 有 着 一 定 的 利
差 异 。 用 外 资 和 对 外 进 行 直 接 投 资 对 一 国来 说 , 利 是 资 本 双 向 流 动 的 过 程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别 是 加 入 特 W TO 以 后 , 国 在 利 用 外 资 和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方 面 我 都有 很 大的发 展 , 据联 合 国贸 发会议 2 0 根 0 6年 世 界
择 的 制 约 作 用 , 不 是 单 向考 察 投 资 主 体 ( 业 ) 也 企 对
行 直 接 投 资 时 的 区域 选 择 研 究 。 其 实 证 研 究 的 方 法 主 要 是 : 通 过 问卷 调 查 的 方 式 , 察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① 考
的 动 机 、 策 过 程 和 因 子 ; 利 用 系 统 的 数 据 和 统 计 决 ② 模 型 , 示 外 商 投 资 与 各 种 区 域 特 征 变 量 之 间 的 关 揭
12 1 ..
国外 研 究 现 状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 方 企 西
投资 报告 , 国 ̄2 0 中 0 5年 吸 引 外 资 7 2亿 美 元 , 次 4 仅
于 英 国 和 美 国 , 次 成 为 全 球 第 三 大 外 国 直 接 投 资 再 接 受 国 。 此 同 时 , 国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累 计 净 额 已 达 与 中 52 0 7 . 6亿 美 元 , 计 成 立 境 外 投 资 企 业 9 9 0多 家 。 累 0 十几 年 的利 用外 资 与对 外 直 接投 资 对 我 国社会 、 政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01710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4.png)
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决策,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同时也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投资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而选择合适的区位则是跨国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市场潜力、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五个方面探讨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希望能够为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决策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直接关系到其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以及对全球市场的接触和影响。
对于大部分生产型企业而言,选择距离主要市场较近的地理位置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与主要市场的联系。
地理位置还关系到资源的获取和环境因素,比如一些企业需要选择靠近水源或者能源的地理位置,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在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中,地理位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市场潜力市场潜力是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的市场潜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该地区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市场潜力大的地区会吸引更多的跨国投资,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空间。
而且,市场潜力还关系到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市场规模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
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地区的市场潜力,以选择合适的区位。
三、政策环境四、人力资源五、基础设施在进行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时,以上五个因素都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目标地区的发展和利润能力。
在进行跨国投资的区位选择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以选择最合适的区位,实现跨国投资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与动因
![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与动因](https://img.taocdn.com/s3/m/5b6c8fc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b.png)
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与动因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在一个国家的企业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和控制,涉及到跨国经营和交流。
对外商来说,选择投资的地区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决策,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与动因,分析其中的因素和原因。
首先,市场规模是外商选择投资地区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大市场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和潜在客户,因此吸引力更大。
例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
此外,强劲经济增长和快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因此,外商为了能够进入和受益于这个庞大市场,通常会选择将投资目标放在中国或其他类似市场。
第二,政府政策和制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稳定的政治环境、透明的法律法规和友好的商业环境是外商考虑投资的重要因素。
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补贴和其他形式的支持也能够吸引外国投资。
举例来说,阿联酋的迪拜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非常成功,主要是因为其优惠的税收政策、便利的商业环境和对外国企业的开放政策。
因此,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可以为外商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进而吸引他们投资的地区。
第三,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考虑因素。
外商在选择投资地区时,通常会考虑该地区可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
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生产,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技术水平的接近也有助于技术转移和创新。
例如,印度以其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人才而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地区之一。
印度的工程师和IT专业人才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因此吸引了大量外商的投资。
第四,在选择投资地区时,外商还会考虑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更受外商的青睐,因为这些地区可以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的稳定供应。
此外,对环境友好的地区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挪威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政策而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a8732c2f60ddccdb38a00d.png)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摘要: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为我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如何提高我国跨国公司FDI的投资效率、优化其区位分布就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从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出发,分析其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缺陷,对优化我国跨国公司FDI区位分布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我国跨国公司FDI现状目前我国跨国公司对外FDI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
截至2009年底,我国12000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地位仅低于美国、德国、法国和我国香港,首次超越日本、英国等传统投资大国,位居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排名的第五位。
从投资存量上来看,截止到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到3172.1亿美元,占全球总存量的1.6%。
(一)从我国FDI投资主体看,传统的国有企业比重有所下降,所有制类型日趋多元化2010年,国有企业境内投资主体数量持续下降,国有企业占境内投资主体比重为13.4%,较2003年的43%下降了29.6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57.7%,比2003年的22%上升了35.7个百分点;2008年和2009年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存量分别较上一年下降1.4%和0.4%。
(二)从投资行业看,涉足领域不断扩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投资已从过去以投资额较低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为主,逐步拓宽到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
2009年,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4.7亿美元,占36.2%,采矿业133.4亿美元,占23.6%,位于第三位的是金融业87.3亿美元,占15.5%,而批发和零售业和制造业仅占10.8%和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选择合理利用外资,并对外资进行适当的区域导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1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跨国间的资本流动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的主体部分,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UNCTAD)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统计,2013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增加9%,达到2550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贸发会议预计2014年全球直接外资流动量将达到1.6万亿美元,2015年将达到17500亿美元,2016年将达18500亿美元。
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和进一步扩散,发达国家直接外资预期将进一步增长,尽管如此,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在今后几年仍将保持高位。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在世界外资流入量最多的20个经济体排名中占了几乎一半。
中国的流入量达到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世界第二大接受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的全球直接外资流入量的255000亿美元中,流向发展中经济体的直接外资达到了7780亿美元的新高,占全球总流入量的54%,而亚洲发展中国家仍然是直接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地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陆与特别行政区的总量竟已超过美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得到了全球瞩目,年均9.7%的GDP增速让大量外资纷纷涌入国内,FDI作为主要的外资引进形式以1979年为起点,到1992年投资环境逐渐成熟,截至2013年底,数据显示中国实际引进的FDI存量已达到20967.67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巨额的FDI中,平均80%都落在了东部沿海地区,2000年前,占比差距尤为突出,东西部地区占比差额最高可达81%。
FDI 在中国的地区分布表现出两极分化现象,这种极不均衡的分布特征成为了国内外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
可以初步推断东部地区的利于运输的地理位置,相对发达的地区经济,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条件成为了吸引早期绝大多数境外投资资本的原因。
但近年来,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2005年更是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部沿海有些地区的经济指标已经与一般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持平,由于早期投资中国沿海的外商企业很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在东部地区不断窜高的成本促使下企业们逐步在迁址和转型期间做出选择,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在政府大力开发政策下,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加之政策的扶持与仍旧较低的工资水平,成功吸引了部分想从东部撤离的外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把工厂从东部迁移到中西部省份,但出人意料的是,截至2013年底东部地区的占比仍有70%左右,且伴随着超过10%的年增长率,显然吸引着外资的不再仅仅是低廉的成本了。
FDI在中国地区的性质和数额分布转变成为国内外经济学者研究的新的热点。
2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依据2.1国际投资理论演化国际投资理论的专门研究始于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tephenHymor)所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
他在其博士论文《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率先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行为,从而奠定了后人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
随后,大量针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原因与条件的理论相继涌现。
其中,较为突出的除了上文提到的垄断优势理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以及日本经济学者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等。
这些著名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总体来说古典国际投资理论主要研究讨论并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的条件和原因,并没有把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研究作为核心的系统性理论。
2.2新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区域经济学兴起于近二十年,属于相对新兴的学科,长期以来,主流古典经济学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都忽略淡化了区位问题的研究。
早在四十多年前,艾塞德的一句“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空中楼阁”就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的巨大缺陷,缺少精密严谨的数学论证,大部分建立在推断猜想和语言描述的解释层面,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来推断证实。
过去主流经济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忽视,首先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范围和规模都还有限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性并没有很好地突显出来;其次在大规模统计活动没有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且缺少现代的数学工具,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难以系统地开展。
但是,在近二十年中,全球跨国资本的活动范围和规模都有了划时代的增长,且身处在信息时代缺少数据工具的精准计算状况也不复存在。
空间区位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空前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当今经济学家新的研究热点。
最为典型和著名的理论来自克鲁格曼(PaulKrugman)的“新经济地理学”(NEG),他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D-S模型)中合理穿插了“冰山”运输成本理论并成功建立了结构丰富合理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衡量探究产业集群、城市集中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制,从而将古典经济学导向了空间维度扩展的进程,兴起了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以及更多经济学派的复兴运动。
新经济地理学结合了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加之新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配合数学模型验证,与古典经济学缺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环境考虑的模型不同,不但提高了理论说服力,同时满足了现代经济学对严谨和实证性的要求。
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具体状况如图1所示,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大部分聚集在中部沿海地区,其占比最高峰值出现在2003年的86.15%,从2004年起一路下降直至2013年的68.15%,与其相对应的是中部地区占比的上涨从2001年的10.51%至2013年25.22%,实现了1.5倍的增长。
西部地区的占比虽一直处于低位,但也从2003年3.18%上涨到了2013年的6.63%,增幅超过一倍。
从大体上看,虽然东部地区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但是近年来的占比在不断地下降,与之相对的是中西部地区的逐步上升。
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对区域发展进行政策调整,旨在开发内陆中西部地区,缩小地区差异,稳定长期地发展。
2000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当年的1月,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国务院的组织下正式成立;而后在2004年,为了进一步平衡我国东、西、中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方针。
政府大力的优惠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投入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也合理地解释了21世纪初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区域选择上的转移原因,特别地在2004年数据有了明显的地区转移现象。
东部地区FDI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变,中西部地区靠着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低水平的要素成本成功实现了FDI数额的逐年递增。
与之相对的是沿海地区不少城市的经济指标已然达到了一般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令人意外的是东部地区的FDI水平并没有发生大幅度跳水,占比虽在近年有所下滑,但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众势,且东部FDI总额一直保持着超过10%的年增幅。
显然可以推断东部地区的FDI性质不再是以劳动密集出口型为导向(VFDI),市场和技术导向的FDI(HFDI)将逐步成为东部地区FDI的主体性质。
以韩国对华外商直接投资为例,韩国对华投资主要地区为:山东、江苏、辽宁、天津、广东、上海、浙江、北京,不难发现排名靠前的全部都属东部地区,故我们以韩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作为东部地区接受的FDI的代表,并依据《韩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13》,以韩资企业开辟市场为导向的FDI成为主导性质,廉价劳动力导向的平均占比仅为35%。
依照近期韩国企业调查显示,多数韩企表示虽然西部地区实施政策支持的企业税收减免,并有各项优惠措施,如土地使用税和产税减免等,但消费市场产业环境等因素仍不成熟,因此就算有政府扶持比起发达的东部地区仍然没有太高的投资吸引力,未来的投资规划将持续专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并在长远规划上,对使用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投资比例会越来越低。
4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模型4.1影响我国FDI的区位决定因素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技巧为跨国投资商提供了新的区位选择框架理论和研究方向。
基于上文描述的国内情况,本文借鉴Markusen&Venables的跨国公司投资模型对垂直和水平FDI的处理方式,并同时借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工具,两者相结合试图提出一个更加综合的FDI区位理论模型,即公司特定因素和区位特定因素共同决定的FDI区位选择模型。
该模型对FDI区位影响因素的衡量表述将具有综合性,将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分布因素纳入FDI区位的影响因素系统来进行整体考量,主要对东道国的工资成本、交易效率指数、聚集经济效应、市场规模水平、劳动力质量和产业结构分布对垂直FDI及水平FDI的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4.1.1工资成本从古典区位理论开始成本就成为投资商的一个重要选择标的:城市土地之所以要进行最优规划,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厂商投资区位选择提供方便,而其重点就是通过这种优化来降低投资商的成本支出。
理所当然,工资成本作为厂商运营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东道国选择区域时的重要决定因素。
很明显,垂直FDI 的产生就是源于东道国与被投资国之间的巨大人力成本差异,其必须大到足以弥补中间品运往投资国与其他对产品最终消费的市场的交易成本。
在现实的跨国投资活动中,发达国家的投资商选择发展中国家为投资地区多是基于劳动力低成本的考虑,尤其是进入拉美、亚太地区的早期跨国资本更是如此意图。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那些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尤为看中。
因此,劳动力成本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调节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地区间的流动。
4.1.2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意味着市场的容量和需求越大。
对于市场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其最终目的就是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有些商品,例如即食类的食品、饮料或精密的仪器其不便于运输性让公司不得不在靠近市场的地方建造厂房便于尽快流入市场销售,这时,市场规模越大对企业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用当地的GDP值来衡量其市场规模水平,其值越大,市场规模越大。
4.1.3劳动力质量上文提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尤为偏爱低工资成本的地区,但往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换来的也是较低素质的劳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为了实际劳动力成本的隐形上升因素。
反之,劳动力水平高,对于东道国投资者来说,在付出同等薪水的同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某种意义上也压缩了生产成本,不但如此,较高的劳动力水平更是开展高层次创新生产的根本要素,没有良好的高素质劳动力基础“,高精尖”的生产活动将难以维系。
4.1.4交易效率交易效率指数反映的是投资商在东道国除了商业生产以外,进行交易、运输、办理各种手续方面的效率水平,也是用来衡量交易成本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