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构建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浅谈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浅谈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作者:俞秀飞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4期【摘要】: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客观的世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愉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的功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师趣味性教学,师生合作,学生民主学习的角度阐述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生命化课堂生成性知识自主学习学习小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生命化课堂教学更是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构建初中科学生命化的课堂呢?一、运用拟人手法——趣味的课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

面对一些深奥或枯燥的知识,如果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这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

如《七大营养素的作用》的教学时,模拟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火爆相声《新五官争功》,编写蛋白质、糖类等七大营养素的功劳并请七位学生自选一个角色进行相声表演,寓教于乐,在尽情的玩乐中学习知识,在浓浓的兴趣牵引下,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的教学时,教师模拟导游,引领着水分子从植物的根→植物的茎→植物的叶,一路走来,领略了根、茎、叶中截然不同的风光,愉悦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无处不在,学会珍惜并善待每一个生命。

二、以生活体验为根基——生活的课堂生活是人生的过程与体验。

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世界,他们以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世界丰富多彩。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生物课堂实践与思考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生物课堂实践与思考

真 正走 向人 的 回归 , 它再 ~次 与人靠 得如 此 紧密 。
课堂是学生生命 的重要历程。 每个学生生命 的成
长、 需要 和发 展都是 独特 的 , 又都 是平 等 的 , 应受 但 理
到同等的关注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 教师应根据 教 学 内容 在 可能 的范 围 内进行 灵 活性 的设计 , 理好 处
知识生命化的情感追求。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尽量 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体验需要 , 尽可能地用灵活的方 式 在课 堂 中呈 现生 活情 景化 的知识 , 学生 有充 分 的 让 切身体验 , 发现生活的乐趣, 感受知识的魅力 , 建构生 命 的意 义 。 例 如 结合 大 分 子化 合 物 ( 别 是蛋 白质 ) 相关 特 的 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营养 品广告 中所宣传 的价值 的真实性思考 。 结合遗传与变异知识来解释实际生活 的一些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利用人体细胞 、 内环 境和稳态 的有关知识来 指出一些保健品宣传 中的不 合 理方 面 。 通过 对基 因工程 应用 的介 绍让 学生感 受生 物 技术 的魅力 。利 用光合 作用 、 吸作 用和 育种 的有 呼 关知识来归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 让学生体验知 识 的价值 。 3 尊重 学生 的 自主 选择 , 促进 学生 生命成 长
学生 的独 立思 考 , 给予充 分 的机会让 学 生去 展示 和交
流, 让学生体验成功 。 例 如 :有 关 孟德 尔 自由组 合 定 律 实验 结 果 的分
析 ,针对 不 同的角 度往往 有 多种分 析 问题 的方法 , 教
师不应仅限于教材的内容 , 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发 挥, 找到可能多的分析这个实验结果 的方法。这样既 有效 复习 了 已学 过 的有关 分离定 律 的知识 和 方法 , 又 能加深对 自由组合知识的理解 ,还能生成对分析 、 解 决类似 问题 方法 的把 握 。另外 , 通过 学 生间 的相互 交 流 , 学生 理解 知识 的基础 上 能让不 同的学生 掌握 合 在

论生命化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建构

论生命化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建构

11 生 命 : . 中小 学 体 育 课 堂 的 原 点
渐产 生了疏离 , 自杀 、 他杀等残害生命的现象不 断发生 。于是 , 人们对生命价值 的认识 日益增强 , 以尊重生命 、 珍惜生命 、 提高 生命 质量 和实现生命价 值为 旨归 的生命教育 受到 了学者们 的 广泛关注。学校体育本 身就是为 了学生 的生命质 量 的提 升和
( ai r dSi c C lg; hni ai 203 Bo ta c ne oee Sax Bo 11) jA s n e l j7
Ab t a t t d n swh r n p i r n d l c o lae t e i tg ai n o h sc ll e a d s i t a i Li s t e o i i fs h oi g p y i a r i i g s r c :S u e t o a e i t ma y a d mi d e s h o r h n e r t fp y ia i n p r u ll e f i h r n o c o l h s ltan n o f i f e g n c
对 于生命 的探讨在古今 中外有许多认识 和观点 , 纳起来 归
大致 有两 类 , 种 是从 生 物 学 的 角 度 来 理 解 的 , 为 生 命 是 生 一 认
物有 机体 的一种存活状态 , 如胡文耕 在《 物学哲学》 生 中指 出,
“ 命 是 具 有 不 断 更 新 能 力 的 、 要 由 核 酸 和 蛋 l f a j g Isi t f h sc l d c t n o ra ni n tueo y ia u ai oN n t P E o
● 学 校体 育 学
论生命化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建构

建构语文生命课堂论文

建构语文生命课堂论文

建构语文生命课堂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富有知识传承之重任,更是教师、学生、作者生命交流的场所。

学生在课堂上应进行的是个性化生命交流和体验的活动。

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主体体验,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交往的“磁场”。

关键词:生命课堂关键主体生命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文本为媒介,开展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它是一种伴随现行教育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以注重学生生命融入和生命体验为目标,强调学生对课堂的真实参与和自我生命感悟。

在生命化的课堂上师生潜能自由迸发,源于内心轻松交流,获得心灵上的滋养。

在构建语文生命课堂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而学生是主体。

一、教师——建构生命课堂的关键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生命课堂意识和能力是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关键。

语文教学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学生知识、能力认知得以发展的重要根据地。

在生命化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贩卖知识的中介,而是促进课堂生命融入、生命交流的催化剂,他引导着学生将生命带入课堂,穿越时间和空间,与作者进行生命的交流。

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1、加强自我修养,构建自我气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神气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名好教师,自踏入课堂的一刻起,带到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知识,也不仅仅是课堂组织的程序,同时,还有教师独特的精神气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亮相,每一个神态,每一句话语,都是那么重要,以至于决定一堂课的吸引力。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作为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具有“高雅、睿智、亲和、自信”的精神气质,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吸引学生。

这样,学生才会有活力,才会引起学生积极、主动而高效地学习,才能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因为他上课很幽默、很有吸引力,很有个性,所以听课兴致高,很欣赏他的课;不喜欢某位教师,因为他讲课不动听,很平庸,上课像催眠一样。

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

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考【摘要】生命教育是生命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命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笔者主要从我国初中生命科学教学的现状出发,探寻生命教育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生命教育理念的灌输,使初中学子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励他们天天向上,促进热爱大自然和生命人文理念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命科学教学思考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通常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品质的提升,学生脑中被各种考试成绩充斥着,根本就不能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道路是极为不利的。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以应试教育为根基的教育体制有所改观。

同时,伴随着一系列青少年漠视生命的典型事件的出现,让教育者对当前的教育制度和方式做出了深刻反思,因而愈加重视学生的人文生命价值观念的培养。

生命科学教学作为初中学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

将生命教育有效地融入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生命科学技能教学,是当前或今后生命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出路。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初中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生命价值观念亦能得到切实培养,从而促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完善。

一、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教育1.进行生命教育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升高,学生自杀、暴力倾向较为严重,发生了一系列引发人们深思的事件。

例如,一名初中生因为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害怕受到老师的处罚而选择自残、自杀;此外还有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等。

这固然与老师不当的教育惩罚方式有关,究其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基础教育阶段人文生命教育和品质培养的缺失。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考试分数、升学率往往是考察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片面以成绩衡量教育水准的现象突出,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学生在思想中对生命没有敬畏和尊重,只会漠视生命。

初中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

初中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

初中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摘要】本文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大背景下,以一个初中科学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着重从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出发,阐述了在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字】初中科学;生命教育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49-022020年的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肆虐中华大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如魔鬼一般向人类发起了挑战,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在全国打响,14亿中国人在这场生命保卫战中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数万名医护工作者用生命与病毒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

灾难过后,痛定思痛,我们该反思些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科学教师,深感在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乃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目标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2012年5月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

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对初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培养青少年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生命的良好品质,树立让人类的生命与其它物种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二、初中科学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自己的个体生命已渐趋成熟,生长发育已进入第二个重要时期(青春期),身体结构和功能逐渐完善,对生命的存在和消失已有所体会,生和死对他们来说已不再陌生。

但是,初中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人活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怎么样才能活出精彩,活得有意义?知之甚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生阅历尚浅,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对他们的生命教育不够,缺乏生命教育的意识、方法和途径。

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培育发展型教学文化

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培育发展型教学文化
教 师 专业 发展 的 方 法与 策略 所开 展 的一 种
坏 对于教师而言 . 课堂上教 师所需要 的不仅 是教师的专业知识 . 需要教师 的学科 教学 还 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 . 影响的是教师 的课堂 教学决策 与行为 : 师的学科教学知 识 . 教 影响 的是 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都知道教学 相长的 道理 .因此课堂既是教 师专业知识和学 科教
文化 . 一种经 过积淀逐渐 形成的. 群体所 共 被 识的思想态度、 价值 观和行为 习惯 学校是一 个释放多元文 化力的文化场 . 文化育人 的 是
说让课堂有生命 . 让课堂有快乐. 让课堂成为生 命延续 的地方 让课堂有生命. 就要让课堂“ 动”
起来 所谓的“ 就是让学生有效建构所学科 动”
能够抓住学科思维关键点点拨 学生思维 : 注重 学生探究活动 . 引发 学生质疑与辩论 : 堂上 课 学生思维得到挑 战. 能力得到发展 . 堂充满 课
校特有 的红蓝精 神 . 红 ” 用“ 的激 情 、蓝 ” “ 的睿 智. 去追求课 堂教学 的“ ” “ ” 善 与 正 。 我们认 为 . 学校教育 的主阵地是课 堂 . 课 堂是学 生发展的地方 . 是教师发展 的地方 也
二、 生命化课堂是成功教育的体现
办学水平 的高低 一名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的 高低, 决定 了课堂教学 水平的高低 、 效果 的好
快乐课堂是生命化课堂的要求 . 快乐 的课 堂给予 了学生情感发展的空间 . 也让课堂有 了
整堂课 例如. 我首先让学生从地图上问 : 灰太狼 如何走
方 开展生命化课堂教学研究 的 目的之一 . 就
是以课堂为抓手促进教 师的专业 知识 和学科 教学 知识的发展 . 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提 实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也谈生命教育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也谈生命教育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渗透

也谈生命教育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渗透本文摘要:《生命科学》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本文从分析现状入手,对在《生命科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认为《生命科学》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了解生命、透视生命、探索生命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关键词:渗透生命教育体验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要求重视和加强“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命科学教学,理应担当起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命科学知识技能的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了解生命、透视生命、探索生命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1、这是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实施新课程,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要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

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

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美情感的唯一载体。

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生命为本。

生命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力量本源。

其次,要弄清以“什么样的人”为本的问题。

人是整体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有想象的存在物”。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以人为本”应当是以鲜活的、现实的、完整的人为本。

教育要引导人追求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元基点。

确立以人的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我们从知识课程观的狭隘眼界中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应当是生命的整体生成,换言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优秀5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优秀5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优秀5篇)一、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素养对于生物教师的实验素养的要求主要是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指导的有效性、实验总结的归纳性等对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如果老师在实验中都比较随意,那么学生参与其中的有效性就会降低。

为了提高生物教师的实验素养可以加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论培训或者职业培训,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最新的实验的实践方式,以及利用互联网参考国内外优秀的实验资料,完善实验教学内容,改变实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二、根据内容选择实验方式三、重点培养实验小助手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的灵魂,离开了实验,生物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实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1]因此,加强生物创新实验教学,不仅是学好生物所必须,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实验教学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正日益显现出来,其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认可、接受和实施,民乐县第四中学是我县的课改前沿阵地,作为四中的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进行课改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但在新理念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误区和羁绊。

如部分教师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或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在主观或客观上存在不重视教学的现象,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即使做实验,也是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又不自觉地越俎代庖,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机会少了,实验成了体操比赛中的“规定的动作”,学生物仿佛就是为了完成考试任务,“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实验是生物知识的入门向导和手段,只有重视实验,才能真正提高生物授课质量。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做到既动脑又动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谈初中科学实验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例谈初中科学实验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例谈初中科学实验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黄世斌重视生命教育正逐步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探索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消极层面上是使人不自残生命,也不残害他人及其它动物。

在积极层面上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自然、社会建立良好的共存共荣关系。

实验教学是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焦点所在,因为它真实有趣,非常符合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探究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

当然我也把此作为活教材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我认为初中科学实验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一、通过实验伤害案例分析,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科学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具魅力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学生能力差异,总有一些学生因不慎操作而带来的意外事故让我防不慎防。

八年级下学生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的过程中,按照常规,我在课堂里已经把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点讲得很清楚。

其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必须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一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试管里的棉花着火了。

这是因为棉花塞太多了导致产生的氧气和热量不能及时从导管排出,热量越积越多,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

我马上移去酒精灯,并要求周围的学生迅速离开。

窗边的学生也自发地打开了窗户,我也一时没办法,就等着试管爆炸了,特别担心高锰酸钾粉末溅到学生身上,不停地叫学生离远点。

还好,火星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直到熄灭。

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事后我想,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爆炸,高锰酸钾粉末飞溅到学生身上,对学生的身体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作为一个实验中的安全事故,我得深刻检讨我实验教学准备过程中的疏漏之处,没有事先把该考虑的安全因素进行细致的梳理。

但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时,我还是马上意识到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构建生命化课堂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构建生命化课堂

2012年第03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3,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3期)Total No .303收稿日期:2011—11—18作者简介:吕相丽(1974—),女,吉林抚松人。

吉林省抚松县实验小学品德与生活组,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品德与生活)。

刘封(1974—),女,吉林抚松人。

吉林省抚松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品德与生活)。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构建生命化课堂吕相丽1,刘封2(1.吉林省抚松县实验小学,吉林抚松134500;2.吉林省抚松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抚松134500)摘要:围绕课程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构建生命化课堂的前提和保证。

在理解教材、全面把握课目标,联系实际、靠近课程目标,选择方法、达成课程目标等方面都作了更广泛、更深入、更科学的阐述和要求。

关键词:课程目标;生命化课堂;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30—02一、理解教材,把握目标首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学生学习的最低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期望。

虽然,我们不强调其刚性要求,但也是我们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

品德与生活(社会)两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都设有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用一句话概括出品德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分目标则从四个方面加以具体化。

教学参考书还细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那么怎么去解读课标,为教学实践服务呢?首先,要解读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宏观目标定位,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要明确这三维目标是三位一体的,不是割裂的、孤立的,所以教学中切忌孤立的、僵化的理解,简单割裂只会导致教育的无效性。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析,使我们明白通过这门课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而使我们的教学的大方向得以明朗;其次,我们要认真解读课标中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为我们落实知识目标提供了依据,老师在把握时,注意把握相应的行为动词,即要明确课标规定的知识应该属于识记层面,还是理解、运用层面。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摘要]生命化课堂教学是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它是用生命化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现有课堂教学的实践,它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既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满足。

通过对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原则及实践样态的阐述,旨在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化的教学。

[关键词]生命化教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2-0079-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识的不断加深,在教育教学中倡导生命教育、构建生命课堂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生命化课堂教学作为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以课堂作为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以师生自身的生命发展为基础,根据生命的特征开展课堂教学,把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和人的主动发展有机结合,唤醒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之基生命化课堂教学是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知识观作为理论之基的。

(一)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一种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学说或思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家。

生命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

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

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也就是把生命看做是富于创造性的可以释放的能量,世界就是一个具有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

生命就是主体对自己的体验、领悟。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

他们的教育理论对美国和世界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生长和发展是人的本能,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和需要。

学校和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宽松环境。

也就是说,时代的发展对生命教育的定位,就是着眼于自主能力的发展。

让数学课堂鲜活起来,赋予“生命态”知识论文

让数学课堂鲜活起来,赋予“生命态”知识论文

让数学课堂鲜活起来,赋予“生命态”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遭遇的知识更多是理性的、抽象的、固定化的法则和定理,缺乏”人气”的知识,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与语文科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性相比,数学教材存在着育人资源原始贫乏的”先天不足”。

为弥补这个”先天不足”,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力求从”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那么,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彰显,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体现生命化课堂的应有之义呢?叶澜教授曾指出:……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

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的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

我们要在课堂上努力生成生活化的情境,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动态生成发展。

目前,许多一线教师也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这其中也不乏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例子,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许多机械化、教条化的教学现象,“为生活而生活”,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流于一种形式。

如有的老师为了体现数学的“生活味”,在课始,引入一个生活故事或进行一个生活游戏,然后话锋一转:“下面我们就来学一学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果一上课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课快结束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硬地扯在一起。

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生成生活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的思维中来,同时又要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数学”与“生活”是水乳交融,互相生成的综合教学体。

二、营造生命态的绿色数学课堂氛围如果说学校是师生展示生命活力的绿洲,那么在这块绿洲上最为靓丽的风景就在课堂。

构建自主、互动生命化课堂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构建自主、互动生命化课堂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互动 。 “ 生命 化 课 堂 ” 是 以 教 育 应 促 进 学 生 生命 多 方 面 发展 、 课 堂 教 学 应 具 有 生 成性 等 生命 教 育 理 念 为指 导 . 以在 课 堂 教 学
( 3 ) 根 据 对 应 问题 预 设 “ 学生 活动 ” 和“ 目标 达成 反 馈 ” ( 4 ) 导学案重在“ 导” , 设 计 必 须 体 现 课 前 学 生 自主 预 习 、 课堂深入学习 、 达 标 巩 固反 馈 三 个 环 节 , 要 有 具 体 针对 本 节 内 容 的学 法 指 导 。 编 写 导 学 案 ,就 是 让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有 一 定 的 依 据 。 避 免 学 生 在 最 初接 触新 知识 时无 处下 手 .是 学 生 自主学 习 的一 个“ 蓝本” 。主问题设计既要 面向全体学生 。 又 要 关 注 学 生 差 异, 让 不 同水 平 的 学 生 都 能 进 入 学 习 状 态 , 促进学生 多角度 、 多 层 次 地 独 立思 考 ; 问 题 要 基 于 学 生 已有 的 知 识 经 验 . 要 针 对 学 生 的真 实 起 点 状 态 ; 问题 间 要 有 关 联 , 有 明 显 的 层 次递 进 . 目前 我 校各 学科 编 制 的导 学 案 已基 本 成 形 。 形成 系列 。


构 建 自主 、 互 动 生 命 化 课 堂 的 实 践 研 究 与 思 考
张 亚 新
( 常州 市新 桥 中学 , 江苏 常州 随着 新课改 的不 断深入 , 新 的课堂 教学模 式不 断出现 。 杜郎 口中学彻底取 消讲 台, 具有 “ 颠覆意义 ” . 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构 建 生 命 化 课 堂 是 否一 定 要 搬 掉 讲 台 呢 ? 教 学 有 法, 教无定法 , 这 些 问 题 需 要 我 们 在 进 行 课 题 研 究 时 加 以探 讨 。我们需 要站在前 人的肩 膀上 . 从本 校具体 实际 出发 . 深 入 开展 实践 研究 , 为此 , 我校开 展 了《 构 建 自 主 互 动 生 命 化

构建生命化的中学数学课堂

构建生命化的中学数学课堂

构建生命化的中学数学课堂目前,新课改理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灵,并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教师们致力于把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体现在新教材的教学中。

在课堂师生活动的实践层面上,我们着力探索符合山区孩子的教法与学法。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运行机制成为每位教师的课堂追求。

我们中学数学教学,自九十年代就有王永、余文森引领的“指导一自主学习”课改试验在全省铺开。

因此,新课改理念的转变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甚至感到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本文中,我想就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如何构建生命化的中学数学课堂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在数学课堂中寻找“不可预约的精彩”——由两节数学课所想到的我曾经听过这样的两节数学课,内容都是讲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的。

上课老师:一位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另一位则是年轻漂亮的女教师。

在老教师的课堂上,他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渊博的学识为学生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古今中外历史,学生体验到了民族自豪感并对勾股定理的几种典型证法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是,这节课由于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除了对教师生动的讲解,渊博的知识感到叹为观止外,缺乏的是学生相互的交流、合作与探究。

学生除了从情感上体验到了定理证明的美感,并从一定的角度学会了欣赏这种美以外,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特别是在思维展开探险的历程上没有自己刻骨铭心的体验。

在年轻女教师的课堂上,我们见到了另一种风格下的精彩课堂。

她并没有面面俱到的讲述这个定理的历史与种种证明,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方格纸,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猜一猜中,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些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与思路。

对于学生的思路,她没有轻易的肯定与否定,而是交由学生自己四人小组讨论。

每个人的想法都有自由展示的机会。

更为难得的是,这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并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急于讲解的冲动。

她总是很舒缓,但又不失时机的讲解与点拔。

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探索出来的证明方法竟然也有十来种。

不难看出,在这位年轻女教师的课堂中,实现了师与生,生与生,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多向互动。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构想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构想
堂教 学 已 经发 生很 大 改 变 , 作 为 完 整 生 命 个 体 的 “ 具 体人 ” 而非“ 抽 象人 ” 正逐 渐 回到 课 堂教 学 的 中
心, 但 从观 念 到行 为 的 实质性 转 变也 不是 一 蹴 而 就
觉和 交流碰 撞 。这 种 只 有 “ 形似 ” 或“ 行似” 而 没 有 “ 神韵” 与“ 灵魂 ” 的课 堂教 学 带 来 的是 对 师 于生活世 界 。 它 源 于但 同时 又 高 于 生 活世 界 , 是
教 师依 据 自身素质 和 条 件 对 学 生 全 面 、 充 分 了解基 础上 , 对生活事件、 情境、 片 段 的精 心 选择 、 重新 组
合、 深度挖 掘 , 使 其 与课 堂教 学水乳 交融 、 相 辅 相成 , 不仅 是传 授 学 生“ 何 以为 生” 的 知识 和 技 能 , 还 要 进 行“ 为何 而 生 ” 、 “ 生 而 为何 ” 的 内在 目的性 教 育 , 从
生命能动性的泯灭。最后 , 注重数 量结果 的分析性
课 堂教 学评 价 带来 的对 生命 多样性 的 忽视 。 课 堂教 学是 一 个集 中体现 各 类教 育 问题 与 矛盾 的最终 场所 。 因此 , 导 致 课 堂教 学 出现 种 种 问题 的
原 因也是 错 综 复 杂 的。 第 一 , 课 堂教 学价 值 取 向 的
合教 师完 成教 学任 务 , 缺 少 的是 生 命 主 体 的 自主 自 可怜 、 同情 、 无奈 的态 度或 简单 归结 于其 脑 子笨 。还
有 的家 长 在 子 女 完 成 简 单 任 务 时 就 予 以夸 大 的表 扬, 或在 理应 完 成 的 任务 失 败 时 不 予 批 评 。这 些 都 易 于使子 女形 成 消 极 的归 因模 式 。 因此 , 家 长 及 时 与教 师保 持联 系 , 权衡 任务 的难 度水 平 , 把握 好 表扬

以“问题串”为载体 构建生命化数学课堂论文

以“问题串”为载体  构建生命化数学课堂论文

以“问题串”为载体构建生命化数学课堂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的难点,通过问题串的设计和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揭示数学本质,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串生命化课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提出“为学习设计课堂”.解读其含义:课堂教学需要设计,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和牵引力。

一节数学课,无论教什么内容、无论使用何种教学媒体,要使课堂生动有效,关键是看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堂课的“师生对话指南”.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好提,太难学生会“蒙”,并且会让许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太简单又成无效问题,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问题串”的形式可以让提问更加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思考,提升教学效果.一.发挥问题串的教学作用运用问题串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问题教学法.基于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中一些出错率较高的问题,学生在纠正的时候总是会带着一种畏惧、迷惑不解的心理,很难激起学习兴趣,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思维起点与解题需要之间有缺失.以高中数学的一道题为例:例题:已知抛物线若抛物线与线段mn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了弥补这些缺失,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问题串:问题1:若方程的取值范围是什么?问题2:若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什么?问题3: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什么?问题4:若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什么?问题5:已知抛物线若抛物线与线段mn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问题6: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开始,从探究最核心的问题开始,设计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可能中探索,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化学生命化课堂

构建化学生命化课堂

构建化学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命化的课堂应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是建立在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的课堂。

一、生命化的课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生命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

1.新颖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兴趣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例如,讲“钠的性质”一课时,先安排学生看一个“滴水生火”的趣味实验:即课前将一小块钠置于酒精灯的灯芯中,上课时用胶头滴管滴水就能点燃酒精灯,这种酷似魔术的实验,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从而为探究钠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2.创设情境,保持兴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是很多教师都容易想到和做到的。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对所学的内容一直充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授内容创设的情境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例如,在教学过氧化钠时,我先演示了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实验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觉得十分好奇,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随着新课的有序推进,同学们在学完过氧化钠性质后就能自己揭秘了。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都能反应,生成助燃剂——氧气,这就是棉花燃烧的主要原因。

也有学生感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辈子都忘不了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这样的情境设计,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降低了接受新知识的坡度,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生命化的课堂源自教师的魅力语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教师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增强学习乐趣,以及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魅力语言源自亲切、幽默。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

”倘若教师照本宣科,语言无味,就等于唱催眠曲,学生哪有不昏昏欲睡之理?化学教师应以幽默的语言、风趣的启发式提问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成就初中化学“生命化”课堂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成就初中化学“生命化”课堂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成就初中化学“生命化”课堂作者:周丽艳来源:《中国教师》2012年第22期传统的课堂模式是“知识课堂”,关注的是教学结果。

生命化教育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一种带有反思色彩的智慧活动,这种活动使学习者能够应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或评价当前所学习的内容,进而影响学生在课堂内的思维活动,形成新的知识。

对于化学学科来讲,究竟怎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呢?我认为,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的好奇、思维的涌动、科学的探究、缜密的归纳、娴熟的实验技能是对化学生命化课堂最好的诠释。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要成就这样的课堂必须站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角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做细做实小课题,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面对化学知识散、课时少的特点,为了将生命化课堂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可以将小课题做细、做实,以便在开放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理科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好理科的必要条件。

具体而言,其做法有三个:1.在知识的连续性中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的提问应体现知识的连续性,注重问题预设的可行性,权衡知识的难易度,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教学“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氧气可以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这个问题既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又可体现分类的思想,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思路。

又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如果沿用之前的思路,就会设置这样的问题:“金属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这样的提问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体现知识的连续性。

鉴于之前学生已对化学反应类型的知识有所积累,教师便可设置这样的问题:“金属能分解吗?金属能化合吗?”这样的提问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注重了问题预设的可行性,权衡了知识的难易度,从而使化学的内涵丰富起来,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摘要】: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客观的世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愉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的功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师趣味性教学,师生合作,学生民主学习的角度阐述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生命化课堂生成性知识自主学习学习小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生命化课堂教学更是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构建初中科学生命化的课堂呢?
一、运用拟人手法——趣味的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

面对一些深奥或枯燥的知识,如果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这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

如《七大营养素的作用》的教学时,模拟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火爆相声《新五官争功》,编写蛋白质、糖类等七大营养素的功劳并请七位学生自选一个角色进行相声表演,寓教于
乐,在尽情的玩乐中学习知识,在浓浓的兴趣牵引下,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的教学时,教师模拟导游,引领着水分子从植物的根→植物的茎→植物的叶,一路走来,领略了根、茎、叶中截然不同的风光,愉悦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无处不在,学会珍惜并善待每一个生命。

二、以生活体验为根基——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人生的过程与体验。

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世界,他们以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世界丰富多彩。

我们应当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根基进行教学,强化师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完美生活,在春风化雨中使情感得以真切的体验、人格得以升华,使师生的生命得以生成。

生活的课堂常常致力于营造一种“生活态”、“生活场”,即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

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相反,每个孩子都处在一种“亲临在场”、“深深卷入”的主动状态之中,学习成了有意义的生活。

例如:教授《酸、碱、盐的性质》时,让学生走进自家厨房,从调味品入手,真真切切地了解常见的酸、碱、盐,引导他们以游戏的方式鉴别“食盐、白糖、小苏打”、“水、白醋、白酒”等,小小的一些游戏调动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让每个学生在思维中运用知识,并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课堂也因此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交流的场所。

学生在比
较真实的环境中,理解、应用了高深的知识。

三、采用师生平等的理念——民主的课堂
生命需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沟通、体验才能快乐成长。

而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正是“快乐成长”的源泉。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

”生命化理念下的“平等、和谐”,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扉,沟通吸纳,平等互动。

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师生的和谐互动课堂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增添了羽翼。

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与生成。

对于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促使自身知识也得以丰富或重新阐释,文化得以更新,生命整体得以多姿多彩。

四、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的课堂
小组交流和班级展示是预习之后的两个必备环节。

比如,在一些探究性的实验中,教师先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具体的任务,然后请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具体的分工,最后把各组的探究成果展示、评比。

通过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平等中相互帮助,在竞争中相互切磋,在奉献中共同提高,在展示中张扬个性,在成长中学会自信、学会欣赏、学会激励,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在感悟中不断升华,从而
最终得到锻炼和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交流和展示知识的背后是思想的交换、感情的交流、理性的升华,而所有这一切,无不彰示着“生命”的存在。

它所体现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具有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形式。

五、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生成的课堂
在书本知识和教师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之交融互动的基础上生
成的知识,它给书本知识赋予了生命的意蕴,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变动不居的教学活动中共同创构的知识。

这些知识蕴含着师生双方各自的热情投入、隐性知识、思想意识等,并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新的知识,使知识得以生成。

生命化教学是一个不断自我出新、自我繁衍、自我生成的过程。

生命力源于相互的作用,教学的生成性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诞生,又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展示其生命力的。

生命力需要激活,教学生命力的激活在于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本质力量的相互作用。

只有建构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生命才有其存在的空间,生命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

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六、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生命的课堂
学生在教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存智慧的召唤下,在充满生命活
力的课堂教学中,在不断获得知识、技能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教学中,以及在感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丰富的体验、自我的满足与成长。

生命化课堂通过师生共同活动的经历,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方法;交流着彼此的情感、理念;提高着彼此的智慧、修养;实现了彼此的共同成长,并且使师生双方皆生成了一个更新的自我,生命皆得以满足并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恭仁自信兴趣中学教学参考
[2]陈坤教学中新课导入浅探物理教学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