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构建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摘要】:生命化的课堂教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真实而生动地展示客观的世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愉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的功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奠定基础。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本文主要从教师趣味性教学,师生合作,学生民主学习的角度阐述科学生命化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生命化课堂生成性知识自主学习学习小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生命化课堂教学更是追求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那么我们该如何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构建初中科学生命化的课堂呢?

一、运用拟人手法——趣味的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面对一些深奥或枯燥的知识,如果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这将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如《七大营养素的作用》的教学时,模拟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火爆相声《新五官争功》,编写蛋白质、糖类等七大营养素的功劳并请七位学生自选一个角色进行相声表演,寓教于

乐,在尽情的玩乐中学习知识,在浓浓的兴趣牵引下,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的教学时,教师模拟导游,引领着水分子从植物的根→植物的茎→植物的叶,一路走来,领略了根、茎、叶中截然不同的风光,愉悦了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懂得生命的无处不在,学会珍惜并善待每一个生命。

二、以生活体验为根基——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人生的过程与体验。教师与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世界,他们以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世界丰富多彩。我们应当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根基进行教学,强化师生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完美生活,在春风化雨中使情感得以真切的体验、人格得以升华,使师生的生命得以生成。生活的课堂常常致力于营造一种“生活态”、“生活场”,即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相反,每个孩子都处在一种“亲临在场”、“深深卷入”的主动状态之中,学习成了有意义的生活。例如:教授《酸、碱、盐的性质》时,让学生走进自家厨房,从调味品入手,真真切切地了解常见的酸、碱、盐,引导他们以游戏的方式鉴别“食盐、白糖、小苏打”、“水、白醋、白酒”等,小小的一些游戏调动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让每个学生在思维中运用知识,并真正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课堂也因此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交流的场所。学生在比

较真实的环境中,理解、应用了高深的知识。

三、采用师生平等的理念——民主的课堂

生命需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沟通、体验才能快乐成长。而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正是“快乐成长”的源泉。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生命化理念下的“平等、和谐”,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扉,沟通吸纳,平等互动。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承担的是“人格引领”和“学业指导”,正如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的和谐互动课堂为学生的快乐学习增添了羽翼。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与生成。对于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促使自身知识也得以丰富或重新阐释,文化得以更新,生命整体得以多姿多彩。

四、充分利用学习小组——合作的课堂

小组交流和班级展示是预习之后的两个必备环节。比如,在一些探究性的实验中,教师先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具体的任务,然后请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具体的分工,最后把各组的探究成果展示、评比。通过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平等中相互帮助,在竞争中相互切磋,在奉献中共同提高,在展示中张扬个性,在成长中学会自信、学会欣赏、学会激励,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在感悟中不断升华,从而

最终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交流和展示知识的背后是思想的交换、感情的交流、理性的升华,而所有这一切,无不彰示着“生命”的存在。它所体现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具有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形式。

五、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知识——生成的课堂

在书本知识和教师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之交融互动的基础上生

成的知识,它给书本知识赋予了生命的意蕴,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的、变动不居的教学活动中共同创构的知识。这些知识蕴含着师生双方各自的热情投入、隐性知识、思想意识等,并在参与意义的创生中获得新的知识,使知识得以生成。生命化教学是一个不断自我出新、自我繁衍、自我生成的过程。生命力源于相互的作用,教学的生成性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诞生,又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展示其生命力的。生命力需要激活,教学生命力的激活在于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本质力量的相互作用。只有建构一种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生命才有其存在的空间,生命的发展才成为可能。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六、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生命的课堂

学生在教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存智慧的召唤下,在充满生命活

力的课堂教学中,在不断获得知识、技能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教学中,以及在感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丰富的体验、自我的满足与成长。

生命化课堂通过师生共同活动的经历,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方法;交流着彼此的情感、理念;提高着彼此的智慧、修养;实现了彼此的共同成长,并且使师生双方皆生成了一个更新的自我,生命皆得以满足并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恭仁自信兴趣中学教学参考

[2]陈坤教学中新课导入浅探物理教学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