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精)

合集下载

现阶段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现阶段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现阶段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当前,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并提出对策建议。

问题一: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不平衡虽然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地域、领域和受益对象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公益资源仍集中在发达地区和特定行业,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公益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公益项目扶持,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

2. 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公益组织之间的横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实现公益资源的均衡分配。

问题二:透明度和信任度不高在公益慈善事业中,透明度和信任度是关键问题。

不少公益组织缺乏透明的财务公示和项目执行情况披露,导致社会的不信任和怀疑。

对策建议:1. 建立公益组织评估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益组织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捐赠者和社会公众的参考。

2. 强化信息公示制度:设立专门的公益慈善信息平台,公开公益组织的财务信息和项目执行情况,提高透明度。

问题三:人才培养不足公益慈善事业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支持,但目前人才培养不足,存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策建议:1. 多元化培养人才:政府、企业和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积极推动开展公益慈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2. 强化组织内部培训:公益组织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组织运作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公益慈善事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政府、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应紧密合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透明度和信任度,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慈善事业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对一个国家极其重要,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慈善机构、政府、社会大众、监督、立法一个国家的慈善事业是这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标志,慈善事业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与社会的良心,使社会和谐,人情温暖的同时又促进自身更加完善与发展。

对当代中国而言,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是由于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不尽合理,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等诸多问题,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主体上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慈善机构自身,二是政府方面,三为社会大众。

认清各个主体存在的问题方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式。

(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问题:1、慈善机构运行机制(1)运行不够公开透明我国慈善机构组织的机制不健全,致使慈善组织运作不透明,失去民众的信任。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公益事业的运作组织,是没有组织利益的,更没有自我利益,公开与透明是一项铁的原则。

”1慈善基金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独立性、中介性和透明性,而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独立性、中介性和公开透明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

基金会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善款的管理和使用缺乏透明性。

正是由于这种不透明,使得少部分人打着慈善的名号,名为辅助救济,实却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欺骗广大有善心人士。

近年频频曝光的慈善黑幕,已经将慈善与民众置于风口浪尖的位置。

整个社会的慈善机构已经持有严重不信任态度,这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继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监督体系不完善慈善机构内部,由于权力集中,制度不合理以及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内部缺乏有效监督的局面,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没有设置独立的监督与审计部门,募捐与执行的专业分工也未明确,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了滥用、侵占、私吞善款的现象。

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精)第一篇: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精)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慈善公益事业是汇集爱心、弘扬善举的崇高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一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位,达到了5万亿美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当前的社会矛盾中,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合理,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基尼系数越来越高,达到了有可能从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冲突的程度。

198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为 0.16,2000年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0.4, 意味着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2010年超过了 0.5,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是导致现在社会不安定、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热点问题增多的根源之一,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在这样一个大的国情和形势之下,国家越来越重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缩小贫富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分配分三个层次,第一次是市场按资源要素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政府采用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进行分配,第三次分配是慈善公益事业,是财富的拥有者以道德和社会责任为动力,通过慈善捐赠的形式将收入的一部分捐给慈善公益组织或者需要救助的个人。

因此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推动民生改善重要举措。

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民生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对目前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目前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内容摘要:一、前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以政府举办的社会救助为主体,慈善事业只是政府救助的补充。

我国的国情更为特殊,即使明确定性的慈善组织,为了获取良好的社会信任度和号召力,也力求给自己抹上一些官方色彩。

目前,开展慈善活动规模较大的的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工青妇和残联组织,以及各种全国性的慈善基金会,都有这样的特征。

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企业家的家庭责任感很重,财富积累留给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此外,公众自愿参与的慈善形式还不够丰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仍以单位组织的捐款、捐物为主,民间自愿自发的慈善行为还有待加强。

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和培养慈善观念,塑造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营造全民参与不计较贡献大小的社会慈善氛围,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慈善事业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慈善事业的发展为例,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前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以政府举办的社会救助为主体,慈善事业只是政府救助的补充。

我国的国情更为特殊,即使明确定性的慈善组织,为了获取良好的社会信任度和号召力,也力求给自己抹上一些官方色彩。

目前,开展慈善活动规模较大的的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工青妇和残联组织,以及各种全国性的慈善基金会,都有这样的特征。

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企业家的家庭责任感很重,财富积累留给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此外,公众自愿参与的慈善形式还不够丰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仍以单位组织的捐款、捐物为主,民间自愿自发的慈善行为还有待加强。

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2023年,全球慈善公益事业正在逐渐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过去几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逐渐提高,慈善公益事业的规模、范围和内容也得到了不断扩大。

慈善公益事业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美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慈善公益事业是指为了推动社会发展、减轻社会贫困、保障社会公义,而对弱势群体进行的慈善捐赠和公益事业的投资活动。

它是一种反映社会公义和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目前,全球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全球慈善公益事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也积极参与其中,全球慈善公益事业的规模正在逐年递增。

慈善公益事业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

以前,慈善公益事业主要以募捐、捐款等形式进行,而现在,各类慈善公益事业的形式正在多元化、细分化,包括资助教育、救灾救援、环保公益、老年人关怀、儿童保护、国际援助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着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在从事着有针对性的公益活动。

人们的慈善捐赠行为也在不断变化。

由于生活水平和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慈善捐赠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捐赠现金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方式,他们会选择通过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方式来支持慈善公益事业。

但是,也要看到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问题的监管和评估机制不完善。

一些慈善组织的管理不规范,造成慈善款项流向不明、使用不当等问题。

慈善公益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也需要加强。

有些慈善机构过于追求规模和扩张,却忽略了慈善公益事业的实际效果和社会价值。

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公益事业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有些人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这也制约了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全球慈善公益事业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

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
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创新
鼓励和支持慈善公益组织开展创新性项目,以满 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3
加强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
加强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如企业、社会组织 等,形成合力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提高公众参与度
加强慈善公益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慈善公益事业的认识和参与度 。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
建立方便快捷的公众参与平台,如网上捐赠平台、志愿者 招募平台等,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稳定。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能够提升社 会的文明程度,弘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
步。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背景介绍
在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中,成功案例具有借鉴和启示的作用。这些案例通常具有典型性, 能够为其他地区或组织提供参考和经验。
案例一
某市儿童福利院改革。该市儿童福利院在过去存在一些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通过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加强员工培训,优化服务流程,该福利院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服 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慈善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包括募捐、项目管理、公关等方 面的人才,但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相 对匮乏。
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 规,但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 ,需要进一步完善。
慈善公益事业面临的挑战
社会信任危机
近年来,一些慈善公益组织出现 了违规使用资金、贪污等问题, 导致公众对整个慈善公益事业产 生了信任危机。
激励公众参与行为
通过表彰、荣誉等手段激励公众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04
CATALOGUE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

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

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

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

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

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

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

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

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

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

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

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

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

这就造成了慈善机构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背慈善机构章程宗旨,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

当前形势下做好慈善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形势下做好慈善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形势下做好慈善工作的几点思考作者:李刚来源:《慈善》 2012年第2期去年以来,中央和省委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并结合慈善工作实际加以贯彻,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发展,是我省各级慈善组织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慈善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第一、金融危机下经济发展趋势对慈善的影响。

中国经济连续30年高速发展,每年保持8%-10%的增长率,而欧洲发生欧债危机,美国经济也不景气。

相比而言,中国的消费和生产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我们的消费,前30年主要依靠房地产和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太少,而中国房地产增长幅度过快,泡沫过大,再不注意,也会出现美国一样的次贷危机。

中国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很多矛盾和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欧洲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现在欧债危机爆发,美国市场不景气,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再加上信贷压力,所以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

中央提出中国经济要转型,一个是怎样扩大内需,第二个是怎样改变、淘汰落后产能,要扩大内需,产业要转型、要创新、要创立自主品牌。

浙江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我们大量的捐赠也来自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我省80%的捐赠来自于民营企业。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基本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相对稳定、保持社会稳定。

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服务业,基点是在改善民生上。

作为慈善事业来考察整个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思考以下三点:(1)如果企业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因为我们跟企业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2)企业在考虑未来发展是,在营销策略上跟慈善有什么关系,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3)企业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他在对慈善事业和未来发展上,希望慈善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支持?这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三个问题。

慈善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慈善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慈善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慈善事业是一项古老而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公益事业。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里,慈善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凸显。

与此同时,慈善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逐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角度来探讨慈善事业的未来。

一、慈善事业的现状慈善事业有着广泛的范围和深入的内涵,以帮助弱势群体、促进公益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等为宗旨。

在现代社会中,慈善事业因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人性关怀,成为人们热衷于参与和支持的一项公益事业。

中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实施,慈善信任、慈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不同形式的慈善机构逐步出现,慈善捐赠文化也得到了普及。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慈善捐赠总额达到了2279.6亿元,同比增长15.8%。

其中,个人捐赠占比最高,达到了67.9%。

这表明,中国的慈善文化基础正在逐步增强,慈善公益事业也在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和支持。

不过,在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部分慈善机构存在管理不规范、透明度不高等问题,造成部分捐赠者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不高;再者,部分公众对于慈善机构的了解不足,对于慈善事业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提高。

二、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变革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慈善事业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以下是目前慈善事业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1.专业化随着社会对慈善事业认知的逐步提高,公众对于慈善机构的要求也愈加严格。

因此,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比如说,在医疗救助领域,慈善机构需要更具专业性的医疗团队和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2.数字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慈善事业的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提供了支持。

慈善机构可以利用这一时代的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捐赠透明度和信息化管理体系,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捐赠者的行为数据,为策划和实施慈善项目提供决策支持。

对慈善的想法及建议

对慈善的想法及建议

对慈善的想法及建议一、概述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并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本文将就慈善意识、捐赠文化、透明度、多样性、可持续性、教育与培训以及合作与联动等方面,谈谈对慈善的想法及建议。

二、慈善意识慈善意识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它包括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公益的责任感。

培养和提升公众的慈善意识,有助于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捐赠文化捐赠文化是促进慈善事业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捐赠文化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并激发人们的捐赠热情。

建立公开、透明、多元的捐赠机制,以及倡导“人人可慈善”的理念,有助于培育健康的捐赠文化。

四、透明度透明度是确保慈善事业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慈善组织应公开其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以便让公众了解其运作情况。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确保其运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五、多样性多样性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因此需要多元化的慈善项目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的慈善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六、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慈善事业不仅要在短期内解决社会问题,还要考虑长期的发展和影响。

因此,慈善组织应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以确保其长期效益。

七、教育与培训教育与培训是提升慈善事业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此外,教育和培训还可以帮助慈善组织提升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八、合作与联动合作与联动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同时,各地区、各领域的慈善组织也应加强联动,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九、总结与建议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培养和提升公众的慈善意识,建立良好的捐赠文化,提高透明度,倡导多元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加强教育与培训工作,以及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与联动。

从事慈善事业的思考与感悟

从事慈善事业的思考与感悟

从事慈善事业的思考与感悟
从事慈善事业,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奉献的工作。

它需要我们关注社会问题,对弱势群体给予关心和支持,同时还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从事慈善事业的道路上,我经历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慈善事业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困境,需要我们的帮助。

无论是贫困、疾病、灾难还是其他问题,我们都有责任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通过慈善事业,我们可以传递爱心和温暖,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其次,我意识到慈善事业需要具备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一个成功的慈善事业不仅需要有一颗爱心的初心,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以及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慈善事业的长期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此外,我也深刻体会到慈善事业的挑战和困难。

在从事慈善事业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阻力,例如资金短缺、管理不善、舆论压力等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努力克服困难。

最后,我意识到慈善事业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慈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社会的责任。

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我们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从事慈善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奉献的工作。

通过实践和
思考,我深刻认识到慈善事业的重要性、专业性、可持续性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性。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慈善法》的工作思考 - 苏州市民政局

学习《慈善法》的工作思考 - 苏州市民政局

2016年第六期《江苏民政》慈善法专栏P16关于《慈善法》的学习思考苏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为全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慈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作为主管慈善工作的民政部门尤其是专职同志,既要主动学习也要积极宣传;既要熟读掌握,又要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从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工作机制等各方面入手,为《慈善法》的顺利实施和贯彻落实做好充分准备。

一、充分认识肩负责任《慈善法》明确“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慈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慈善工作”,并在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财产、信息公开、促进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规定了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

这将民政部门的慈善工作从原来的部门职能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从原来的部门职责上升到了法律规范,同时也使民政部门的慈善工作内容由原来的“自由动作”转变为“规定动作”,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落实到位。

因此,《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民政专职慈善工作的同志,不能光顾如何规范社会的一面,更要从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角度,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所承担的使命。

从履行法律责任的高度,以《慈善法》为考量标准,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与《慈善法》要求相适应的工作体制机制,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效能。

通过《慈善法》的贯彻执行,促进社会慈善意识不断增强,慈善活动规范开展,使慈善活动相关组织及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促进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注重拓宽相关知识作为慈善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慈善法》创新了慈善事业体制机制,兼具了慈善组织、慈善行为、慈善促进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要确保《慈善法》落到实处,必须了解、掌握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充电”学习。

一是要正确把握有关概念。

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社会的公正与正义,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慈善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慈善公益事业现状1. 慈善公益事业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世界各地大量的慈善机构积极投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通过各种形式的募捐和捐赠,全球范围内的慈善机构实现了对受灾地区的紧急援助、弱势群体的帮扶、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推动等重要领域的支持和参与。

这些积极的行动不仅体现了人类的爱心和关爱,也为全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慈善公益事业面临的问题尽管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慈善公益事业在成本和效益之间的权衡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于募捐资金的不稳定性和一大部分捐赠资金被用于内部管理等方面,导致慈善公益事业的实际效益十分有限。

其次,慈善机构管理水平不高,捐赠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捐赠者和受助者的信息透明度等问题依然存在。

再者,一些慈善机构存在着不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行为,给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慈善公益事业未来展望1. 加强监管和管理现代慈善公益事业的成功运作需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社会监督等手段来加强其管理和监管。

因此,在未来要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监管和管理。

严格划定慈善公益事业的管理边界,完善其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慈善公益事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进一步完善慈善机构的财务公开和信息透明度,规范募捐和使用捐赠款项等行为。

2. 增强公众信任和捐赠积极性慈善公益事业需要依靠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此,在未来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增强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和支持。

你对慈善事业有何看法?

你对慈善事业有何看法?

你对慈善事业有何看法?慈善事业是指通过自愿捐献、资助等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团体或群体,从而减轻他们的困难和痛苦,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内在动力。

慈善事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一项社会责任,它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慈善事业对社会的重要性慈善事业需要的是一种爱和责任的精神,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慈善事业不仅能够救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减轻他们面临的困境和痛苦,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慈善事业是一种正义之举,不仅能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来福音,也能够让捐赠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为社会构建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二、慈善事业的现状及问题慈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首先是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导致慈善资源的使用不够高效和精准。

其次是社会公信力不足,捐助人的信任度不高,让人易产生质疑,这也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再者,目前捐款汇集和分配的方式还需要完善,需要更好地体现透明、公正、公开的原则,增强社会的信心,激发更多捐款者的积极性。

三、如何提高慈善事业的质量和效益为了让慈善事业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需要不断提高慈善事业的质量和效益。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升慈善事业的水平:1、加强慈善领域的管理和监督,推动慈善事业规范和专业化的发展,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

2、建立更加完善的慈善事业法规和法律体系,确保捐助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3、加强慈善文化的建设,提高公众的慈善意识,发扬社会正能量,建设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发挥慈善企业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总之,慈善事业是一项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公益事业,只有我们一起为它奉献我们的爱和精神,才能够使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和成长。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和支持慈善事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当前慈善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建议

当前慈善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建议

当前慈善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一、当前慈善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募捐能力较弱到2006年6月底,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有32.7万个,但是绝大多数是有政府部门背景的民间组织。

志愿者协会和义工协会刚刚起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基金会为数不多,慈善组织和机构数量较少。

据统计,1990美国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大约有140万个,德国、英国和瑞士的基金会都在1万个以上。

另外,慈善机构募捐能力较弱,募捐来的善款额小。

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换言之,99%以上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

目前我国人均慈善捐助不足1元钱;而有些国家,如美国70%以上的家庭有过捐赠,平均每家捐赠额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2%。

(二)慈善专项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社会捐赠减税免税政策还不完善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但是现行的法律法规尚不足以规范、保护和促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当前仍需从法律上明确慈善组织的性质、慈善活动的程序、慈善组织的监管机制;仍须规定慈善主体的进入资质、公益产权的界定、投融资方式及退出路径等。

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之所以驻足观望,多种原因盖源于此。

另外,社会捐赠减税免税的政策还不完善,影响大宗善款募集。

现行法规对个人和企业捐助的善款减税免税比例偏低,享受全额免税的仅有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12家慈善机构。

因此大大挫伤了企业慈善捐助的积极性。

(三)一些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难以吸引广大公众慷慨解囊当前在开展慈善捐助活动时,变相摊派普遍存在。

有的单位经常组织被动性捐款,引起公众反感。

社会上的慈善组织良莠不齐,知名度很高、公信力很强的慈善组织还很缺乏。

有些慈善机构在管理上存在不少漏洞,缺少自律机制,善款使用随意性很大。

甚至发生过以“义卖”、“义演”为名,行中饱私囊之实,社会影响极坏。

关于对公益组织和慈善事业的感想

关于对公益组织和慈善事业的感想

关于对公益组织和慈善事业的感想对公益组织和慈善事业的感想篇1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

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

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

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

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

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

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

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

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

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

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

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

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社会保障》考查课试卷院系:刘成伟班级:2009级行政管理一班姓名:刘成伟学号:090203036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与我国快速发展的步伐越来越不适应。

“郭美美事件”就给我过的慈善事业发展好管理敲响了警钟!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立法慈善组织慈善意识慈善行政化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

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

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

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2)、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

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

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

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

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

做慈善的心得体会8篇

做慈善的心得体会8篇

做慈善的心得体会8篇我们在书写心得体会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和创新点,通过写心得体会,我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做慈善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做慈善的心得体会篇1此次参加敬老院的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是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活动,同时也是明白对于老人们,我们也是要多一些的关心,多一些的去做一些事情,其实社会也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来志愿做的事情,也是以后可以多来参加,此次的敬老院之行也是让我有一些感触体会。

关心老人,不但是作为子女要去做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要去做的事情,特别是有很多孤寡的老人都是生活在敬老院里面,其实平时他们很多都是没有什么人去看望他们的,也是只有志愿者去探望,而这其实也是需要我们多去做才行,老人们生活在敬老院里面虽然物质的方面并没有什么忧虑的,但是其实精神的生活方面却是比较的缺乏,很多的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逝去了,可以说也是很孤单的,此次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也是感受到他们对于和他人交流的渴望,也是会讲很多他们以前的事情,会说到而今社会的好,但也是可以从他们的眼中去看到他们的孤独。

而我们的探望也是让他们开心了许久也是在我们离开的时候问什么时候再去。

作为一名志愿者,其实自己也是家中有爷爷奶奶的,平时的时候也是会去关心他们,但此次活动之后也是感受到,其实自己的关心还是少了一些,在家的时候还是要多和他们聊天多去关心他们的情况,可能他们并不需要你付出多少,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我们多回去看看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

他们其实也是比较的孤单,更希望我们作为子孙辈的多和他们交流,平时的时候也是少自己去玩游戏,多陪着他们一些才行,活动也是让我知道老人们以前是付出了很多,为了这个社会,自己的家庭,而今我们能享受到的这一切,我们也是要去珍惜,更是要去感激他们曾经的一个付出,更是要去多看望他们,去感谢他们曾经的一个努力才有了我们而今这么好的社会环境。

公益委员发言稿范文

公益委员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公益委员代表,发表我的发言。

在此,我要感谢组织给予我这次发言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公益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益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最初的慈善捐赠,到如今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扶贫开发等多领域全面发展,公益事业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公益人士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公益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

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公益人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我对公益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公益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公益事业的普及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公益事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关注公益、参与公益。

二、完善公益组织体系,提升公益服务能力。

公益组织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我们要加强公益组织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公益服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三、创新公益模式,拓展公益领域。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公益模式,将公益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相结合,拓展公益领域,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加强公益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公益专业人才。

公益人才是公益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强公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公益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为公益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加强公益监管,确保公益资金安全。

公益资金是公益事业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加强对公益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让人民群众放心。

最后,我想说,公益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位公益人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几点思考慈善公益事业是汇集爱心、弘扬善举的崇高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一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位,达到了5万亿美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当前的社会矛盾中,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严重不合理,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基尼系数越来越高,达到了有可能从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冲突的程度。

198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为0.16,2000年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意味着开始出现两极分化,2010年超过了0.5,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是导致现在社会不安定、社会矛盾尖锐、社会热点问题增多的根源之一,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在这样一个大的国情和形势之下,国家越来越重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缩小贫富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分配分三个层次,第一次是市场按资源要素进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政府采用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进行分配,第三次分配是慈善公益事业,是财富的拥有者以道德和社会责任为动力,通过慈善捐赠的形式将收入的一部分捐给慈善公益组织或者需要救助的个人。

因此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推动民生改善重要举措。

慈善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民生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这种趋势如不加以重视和转变,很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大力加强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政府对收入差距的政策调整与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慈善公益事业在扶贫济困、社会救助中的特殊作用。

(三发展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手段公平正义是衡量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既要靠党和政府的制度建设和加强管理,又离不开慈善公益组织的积极参与。

慈善公益组织通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用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社会救助形式,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后,如果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可能导致社会价值观扭曲和公民道德滑坡,以博爱奉献为宗旨的慈善公益事业无疑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倡导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人们在参加各种捐助、救助活动中,思想会受到感染,心灵会受到净化,觉悟会得到提升。

受到慈善事业帮助的困难群体会深深地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关爱,增进对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

二、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一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现状。

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虽然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我国还有5000万城镇困难人口、根据2010年统计局公告,我国有2688万农村贫困人口,要解决好这些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但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款物总额占当年GDP的百分比相当低,2007年美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064亿美元,占美国当年GDP 的2.2%, 2007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为309亿元,占GDP的0.13%, 2010年全国慈善捐赠总额为700亿元,只占当年GDP的0.18%。

这表明冲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8年以来,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正处于起步和发展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慈善公益组织的制度建设、公信力和公众的慈善意识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瓶颈。

,1.公众对慈善公益活动参与度不高。

由于我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较迟,公民和团体有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意识,但对捐款捐物的参与度不高,据调查,国内登记的企业参加过慈善捐赠的仅占10%,先富起来的群体对社会的回报不尽如人意,掌握巨大社会财富的富裕阶层,在慈善公益事业中严重缺位,影响了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2.法制建设滞后制约企业捐赠积极性。

我国目前关于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各方呼吁出台的慈善事业促进法”迟迟没有动静。

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也就是说企业捐赠款物的金额如果超过企业当年税前利润的12%,超额部分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这自然影响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

3.公信力影响了慈善公益事业的形象。

良好的信誉是公众对慈善公益组织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有的慈善公益机构存在运行不规范和善款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导致了公信力以及对民众的影响力、号召力下降,挫伤了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

最近几年,一些慈善公益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异常关注,出现的一些争议和质疑,特别是近期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卢星宇事件、尚德诈捐门事件、河南宋基会放贷等事件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4.社会经济发展是慈善公益事业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自身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人去捐赠善款是不现实的。

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慈善公益事业才有发展的基础,人民才有热情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所以,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在100位之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

三、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几点想法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几点想法慈善公益事业(一)强化宣传教育,广泛传输慈善公益理念。

强化宣传教育,广泛传输慈善公益理念。

传输慈善公益理念公益慈善理念教育要从小抓起,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的爱心、善心,将公益慈善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介绍慈善公益事业的光荣传统、发展历史、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先进事迹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同时通过网络、报刊、电视、手机等媒体,多方合力、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介绍典型事例、感人事迹,激发公众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热情,扩大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力。

(二)争取党政重视,共同推进慈善公益事业。

争取党政重视,慈善公益事业。

公益事业由于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强政府、弱社会”的社会格局,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尤其是在慈善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这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

慈善公益组织要积极为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难题、帮扶弱势群体出谋划策、分忧解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赢得党委政府的关注、重视。

同时争取党委、政府对慈善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形成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法规政策,依法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健全法规政策,依法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法规政策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慈善公益组织的活动,这是慈善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因此,国家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尽快起草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明确各类慈善公益组织的性质、地位,加强慈善公益机构的登记、管理,建立慈善公益组织的准入、监管、退出机制,完善激励、奖励机制,从制度上引导和激发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四)坚持公开透明,打造阳光慈善公益组织。

坚持公开透明,打造阳光慈善公益组织。

慈善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道德操守、言行举止关系慈善公益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要加强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公平公正、高效透明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刻认识慈善公益事业的神圣。

要建立健全项目绩效评估、捐赠信息统计披露、机构财务公开等制度,及时公开捐赠款项、救助项目、救助对象、审批程序、善款使用情况、财务审计结果等信息,特别是要依法严格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坚持公开、透明、直接、有效”原则,及时发布慈善工作动态和款物来源、投向等信息,同时自觉接受公众、媒体及捐赠者的监督,做到取之于民、取信于民。

树立公益慈善机构的良好形象。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是彰显人性光辉、实现公平正义的阳光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已写入十二五”规划,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热情参与和积极推动。

当前,以民生发展为导向的十二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号角已经吹响,慈善公益组织将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为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