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与产量

合集下载

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摘要通过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试验,研究了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得出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〇有明显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作用,可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

关键词九二〇;水稻分蘖期;无效分蘖;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1-0170-01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是优化高产群体质量的基本途径,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大量实践表明,如果能控制最高分蘖数,使后期无效分蘖减少,茎蘖成穗率便可大幅度提高。

其调控技术有:培育壮秧,确定合理基率苗;适当降低前期肥料用量;提早搁田;控蘖剂的应用等。

但在生产过程中,水稻无效分蘖多发生在7月上旬至中旬,此时正值高温多雨期,土壤中的肥料释放量大,仅靠控肥和提早搁田有时很难达到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因而成穗率不高,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了寻求一种能达到有效控蘖的方法,笔者进行了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喷施九二〇的试验,达到了控蘖、提高成穗率及增产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1.1不同叶龄期喷施九二〇试验2007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田进行。

供试品种为连粳4号(主茎总叶片数为17片,7个伸长节间)。

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在主茎叶龄11叶时,分别叶面喷施10mg/kg的九二〇750kg/hm2(a)、10mg/kg的九二〇750kg/hm2+多效唑2.1 kg/hm2(b);在主茎叶龄12叶时,分别叶面喷施10mg/kg的九二〇750kg/hm2(c)、10mg/kg 的九二〇750 kg/hm2+多效唑2.1kg/hm2(d);在主茎叶龄13叶时,分别叶面喷施10 mg/kg的九二〇750kg/hm2(e)、10mg/kg的九二〇750kg/hm2+多效唑2.1kg/hm2(f);以喷施清水750kg/hm2为对照(ck)。

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m2。

各处理定点观察10穴的叶龄和茎蘖动态,成熟后各小区测产并考种。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教学内容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教学内容

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水稻产量的形成/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积累与分配(一)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水稻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颖花数)、结实率及粒重(千粒重)四个因素组成的。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并不是每亩穗数愈多,或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或粒重愈高,产量就愈高。

而是当每亩有效穗数超过某一定数量时,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并不增加,反而有所下降或减轻,反之穗数不足时,虽能穗大粒多,但因穗数不足,也不能高产。

因此只有各个因素协调增长,当全田总实粒数达到最高时,粒重相对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才能获得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是由群体发展所决定的,而群体是由个体所组成,群体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个体发育,影响到各个体的每穗粒数和粒重。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群体与个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

从双季稻千斤高产田的构成因素来看,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每亩穗数与粒数并重,每亩35一40万左右,每穗粒数50一60粒左右,高产田块多属于这一类型,多数是在基本苗中等时产生的。

第二种类型:每亩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少。

每亩穗数40万以上,每穗实粒数在40一50粒,大多是在基本苗较多时产生的。

第三种类型:以大穗为主。

每亩穗数以35万以下,每穗实粒数60粒以上,大多是基本苗较少时产生的。

由此可见,高产水稻不同群体各产量因素的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品种类型、生育期长短、环境和栽培条件的不同以及施肥水平的高低等而转移的,并对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和各因素的组合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栽培管理措施,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协调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

水稻的各产量因素是水稻一生的不同生育期形成的,它与不同生育期的器官建成过程有着密切相关联系,见图2。

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早稻(中熟品种)4月初播种,5月初移栽,5月上中旬始蘖,5月下旬进入分蘖盛期,7月上旬始穗,7月底8月初成熟。

水稻分蘖消长规律

水稻分蘖消长规律

水稻分蘖消长规律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分蘖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水稻分蘖消长规律对于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分蘖初期水稻种子发芽后,第一叶片伸长,初级分蘖开始生长。

随着植株的发育,水稻初期生长迅速,主茎上的分蘖也同时开始生长。

一般来说,水稻一株可分蘖4-6个左右。

当水稻生长到2-3叶期时,次生分蘖就开始发展。

一般情况下,每个主茎上会长出2-3个次生分蘖,而每个次生分蘖会生长出1-2个三级分蘖。

在这个时期,由于种植条件和品种的不同,有些水稻可能会分蘖更多。

在水稻分蘖后期,新分蘖的生长受到限制,同时还会出现早期分蘖断裂的现象。

此时,水稻开始抽穗,而新产生的分蘖则会逐渐停止生长。

分蘖逐渐达到稳定状态,数量也不会再增加。

二、分蘖高产的栽培技术1. 适当的密植适当密植可以有效促进分蘖,提高水稻产量。

在不同的地区和种植条件下,在确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可以利用不同的密度来提高水稻的株密度。

一般来说,适宜的栽植密度是:早熟品种20,000-25,000株/亩、中晚熟品种17,000-20,000株/亩。

2. 合理的施肥充足的营养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分蘖,并且对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

应定期施肥,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选择不同的肥料类型。

在生长快速的时期,应该给予综合营养肥,而在成熟期应使用钾肥、有机肥等营养元素。

3. 确定适宜的种植时间适宜的种植时间对于促进水稻分蘖、成熟和高产有关键作用。

在不同的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时间和适宜的品种种植。

一般情况下,早季水稻应在4-5月份种植,晚季水稻应在7-8月份种植。

4. 控制灌水量灌水是控制水稻分蘖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遵循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不能盲目使用水资源。

在灌溉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墒情、水源和气象条件控制灌水量,避免出现过度灌溉或缺水现象。

总之,水稻分蘖消长规律对于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合理地利用以上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保证水稻分蘖的巨大潜力被充分挖掘,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

水稻分蘖过多解决措施

水稻分蘖过多解决措施

案例四:气候异常对分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05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调整播种时间
总结解决水稻分蘖过多的方法
控制施肥量
适度晒田
喷施调节剂
深入研究水稻分蘖的生理机制
进一步深入研究水稻分蘖的生理机制,可以为解决分蘖过多问题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开发新型水稻品种
通过选育新型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地避免分蘖过多的问题。在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分蘖适中、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
合理肥水管理
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择适宜的品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分蘖能力和适应性不同,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分蘖能力较强的品种,可以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提高产量;对于分蘖能力较弱的品种,可以适当减少播种密度,保证产量和品质。
使用化学调控剂:化学调控剂可以调节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控制分蘖的数量和分布。常用的化学调控剂包括多效唑、烯效唑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量和用法,避免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
案例一:播种密度过大导致分蘖过多
案例二:氮肥施用过量导致分蘖过多
过量施用氮肥也是导致水稻分蘖过多的重要原因。施用过多氮肥会使水稻植株过度生长,刺激更多的分蘖产生。
总结词
在施肥管理上,应合理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有机肥和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以使水稻植株得到均衡的营养供应,减少分蘖的产生。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过量分蘖,应及时进行修剪或拔除,以保持稻田的通风透光性。
此外,分蘖过多还会增加收获难度和成本。
02
水稻分蘖过多的原因
Chapter
不同品种的水稻分蘖能力存在差异,一些品种的分蘖能力较强,容易造成分蘖过多。
品种特性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

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篇一:拖累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利空因素分蘖期的管理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与分蘖期的阻碍管理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三个因素分别在相同生育时期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决定着水稻的高低。

农作物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两个因素分别在不同生育风险因素时期形成。

单位面积穗数是由主茎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主茎数取决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所以育好秧,育壮秧,才能确保插秧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逼不得已单位面积穗数的国土面积关键时期是在分蘖期。

在壮秧、合理密植的基础上,每亩穗数多少,便取决于单株分蘖数的成穗率。

一般分蘖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后期出生的分蘖,不容易成穗。

所以积极促进前期抽穗,适当控制后期分蘖,是水稻分蘖期栽培的基本要求。

水稻分蘖期的影响风险因素因素和管理要点番木瓜水稻分蘖实质上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幼苗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主茎上所的分枝称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称二级分蘖,依此类推。

水稻大葱的发生是有规律的。

正常情况从第一完成叶的丁叶腋伸出分蘖。

但是,特殊情况下也有分蘖不轨迹现象,如健壮秧苗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细弱秧苗出现蘖位较低、分蘖晚或不分蘖等情况。

一、影响分蘖的因素1.分蘖发生与秧苗营养状况有关:秧田期由于播种较密,养分、光照不足,基部节上的一直处于分蘖梢大都处于休眠状态。

瘤果以后生长中心转移,走向市场上部节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萌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

秧苗营养充足,生长粗壮,移栽质量保证,低位蘖多,成穗率高。

2.分蘖爆发与温度有关:分蘖生长最适热量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终止生长发育。

3.分蘖遭遇与光照有关:在自然光照下,水稻返青后3天开始分蘖;自然光照为50%时,返青后13天开始分蘖;当光强降到自然光强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主茎也会死亡。

不同密度群体对寒地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密度群体对寒地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要 : 不 同栽 培 密 度 条 件 下 , 黑龙 江 2个 主 栽 品 种 的 分 蘖 、0株 主茎 干重 、 穗 率 及 产 量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在 对 1 成 随平
方 米 穴 数 的 减 少 , 栽 品 种 的分 蘖 数 增 加 ; 同 密 度 群 体 对 1 主 不 0株 主 茎 干 重 前 期 影 响 较 小 , 期 影 响 较 大 , 度 越 稀 的群 后 密 体 , 期 每 穴 或 每 株 主 茎 干 物 质 积 累 越 多 , 空育 1 1 响 较 垦 稻 1 后 对 3影 2号 大 , 穗 率 差 异 不 显 著 ; 同密 度 群 体 下 , 育 1 1 成 不 空 3 产量差异显著 , 稻 1 差异不显著 , 育 11 宜密植 。 垦 2号 空 3 适 关 键 词 : 培 密 度 ; 穗 率 ; 茎 干 重 ; 量 栽 成 主 产
K y wor s l n i g d n i ;P o u t e p n ce r t;Dr mat r o i tm e d :P a t e st n y r d ci a i l ae v y t f man se e
插 秧 密 度 是 影 响 水 稻 生 长 发 育 和 产 量 的 重 要 因素 之
Ab ta t T e i e i g a a i , d y s r c : h t lr c p c t l n y r weg t o 1 man tms p o u t e a il r t a d il o wo ic v reis ih f 0 i se , r d c i p n c e a e n ye d f t r e a t v i e

分蘖率即成穗率。④ 产量分析 。

施用稻糠对稻田除草及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施用稻糠对稻田除草及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
1 3 调 查 方 法 .
院佳木 斯 水 稻 研 究 所 试 验 田进 行 。其 土 壤 为 黑
土 ,有 效 氮 1 8 1 mg ・ k 、 速 效 磷 2. 0 g
2 7 ・ g 速 效 钾 1 4 8 ・ g . 4 mg k 一、 0 . 2 mg k 一、p . 0 H4 9 、 有 机 质 2 7 ・ g 有 效 硼 o 5 ・ g 、 效 . 0 mg k ~、 . 2 mg k 有 锌 2 4 ・ g 有 效 硅 4 5 3 ・ g 、 效 硫 . 9mg k ~、 3 . 1mg k 有
物 发 酵 , 善 土 壤 理 化 性 状 , 加 土 壤 肥 力 。 同 时 改 增 稻 糠 含 有 丰 富 的 养 分 可 使 浮 萍 加 速 繁 殖 , 到 遮 起 光 作 用 , 发 芽 的 阔 叶 草 也 难 以存 活 下 去 。 同 时 , 使 浮 萍 死 亡 以 后 , 淀 于 土 壤 表 面 , 分 解 时 需 要 消 沉 被 耗 大 量 的 氧 气 从 而 造 成 还 原 反 应 , 到 抑 制 杂 草 起
采 用 的是 稻 米 加 工 厂 产 出 的 细 糠 。
表 1 试 验 处 理
处 理 处 理 设 计
插 前施 用 禾 大 壮 15 0 mL・ m 封 闭 , 青 后 施 用 禾 0 h 返 大壮 l5 0mI h +威 农 2 0 g h ” 0 m - 0 ・ m。
试 验 设 6个 处 理 ( 表 1 , 用 大 区 对 比法 , 见 )采 2次 重 复 。 每 区 5 共 计 6 0m 旱 育 手 插 0m , 0 。 大苗, 4月 1 日播 种 , 量 为 2 0 g ・ 5 播 0 m~, 龄 叶 4 0 4 5 插 植 规 格 为 3 . m X 1 . m , 穴 .~ .。 0 0c 3 3c 每

氮肥运筹对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氮肥运筹对水稻分蘖、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因 为 群 体 较 大 的原 因 。
2 3 氮 肥 运 筹 对 水 稻 产 量 的 影 响 .
下 , 得 氮 肥 投 入 过 多 , 种 的产 量 、 质 潜 力 不 能 正 常 使 品 品
发 挥 , 重 制 约 着 稻 作 生 产 及 其 产 业 发 展 。 因 此 , 何 精 严 如 确 、 济 地 施 用 氮 肥 并 使 水 稻 生 产 向 超 去 根 。将 叶 片 、 鞘 、 ( 穗 期 和 成 清 茎 穗 齐
在 基 肥 施 用 量 一 致 的 情 况 下 , 蘖 肥 比 例 增 高 也 能 促 进 分
辽 星 1号 分 蘖 的 发 生 , 而 , 蘖 肥 增 加 并 不 能 提 高 水 稻 然 基 成 熟 期 的 分 蘖 数 。这 表 明 辽 星 1号 在 基 蘖 肥 用 量 较 高 的
素 , 生 育 期 N 用 量 为 1 g6 7 磷 肥 为 磷 酸 二 铵 , 全 5k/6 m 。
蘖 动 态 的 影 响 。 由 图 1可 以 看 出 , 最 高 分 蘖 期 出 现 以 在 前 , 星 l号 的 分 蘖 数 以 基 肥 用 量 为 4 % 的 处 理 高 于 基 辽 0
肥 用 量 为 3 % 的 处 理 , 随 着 生 育 期 的延 长 , 种 差 异 逐 0 但 这 渐 缩 小 , 成 熟 期 , 处 理 辽 星 1号 分 蘖 数 基 本 相 当 , 至 各 平 均为 1. 6 8个/ 。这 也 证 明 了 辽 星 1号 的分 蘖 能 力 不 仅 穴 受 氮 肥 施 用 量 的 影 响 , 且 不 同 时 期 氮 肥 比 例 也 对 其 而 产生影响。最高 分蘖 数随 基肥所 占比例 的增 大而 增多 ,
全 部 做 基 肥 施 入 , 肥 为硫 酸钾 , 基 肥 : 穗 肥 = : l 钾 按 3 两 次施 入 。各 处 理 基 肥 于 移 栽 前 施 用 , 肥 于 6月 5 日和 6 蘖

不同基本苗对早稻分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基本苗对早稻分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基本苗对早稻分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刘马养;彭云昌;杨阳;徐庆国【摘要】以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211与常规早稻品种湘早籼6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基本苗数对早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1)基本苗6~8苗/穴时,每穴茎蘖数明显多于1~4苗/穴处理,且能更早达到分蘖高峰.(2)分蘖期叶面积指数与基本苗数呈正相关,而在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基本苗数均呈负相关.(3)成熟期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量随基本苗数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均以移栽苗数4苗/穴最高,杂交早稻地下部分干物质量以移栽苗数4苗/穴最高.(4)产量随基本苗数增加而增加,有效穗数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反,但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各移栽苗数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可能较大.(5)随着移栽苗数的增加,杂交早稻产量的最大增长幅度没有常规早稻的大,有效穗数也呈现相同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每穴插3~5苗是获得早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期刊名称】《作物研究》【年(卷),期】2019(033)006【总页数】6页(P515-520)【关键词】水稻;栽培;基本苗;茎蘖动态;产量【作者】刘马养;彭云昌;杨阳;徐庆国【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3+10.4湖南作为水稻主产区,其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对中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报道[1],湖南早稻生产中,经常出现有效穗数不足现象,主要原因是基本苗不够和每株分蘖数不多,特别是在5月气温比较低的年份,常出现“低温不发”现象。

水稻合理密植作为提高水稻产量行之有效的农艺措施,不仅可充分发挥水稻较强的分蘖与群体自身调节能力的特性,减少水稻群体内行间、株间生长竞争,避免前期生长过于繁茂,达到单位面积理想穗数,而且还保证稻田能充分利用光能,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达到水稻高产的目的[2]。

水稻生长的几个大阶段

水稻生长的几个大阶段

水稻生长的几个大阶段
水稻的生长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发芽阶段:
这是水稻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开始于种子吸水后。

种子吸水膨胀,胚芽开始生长,最终从种子中突出。

这个阶段的水稻植株不断长高,根系也逐渐扩展。

2.幼苗阶段:
在发芽后,水稻进入幼苗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苗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它们会继续伸长,发展出初级叶和根系。

这个阶段通常需要大约两到三周的时间。

3.分蘖阶段:
一旦水稻幼苗发育成熟,它们就会进入分蘖阶段。

在这个阶段,水稻开始分出侧枝,形成多个蘖。

分蘖有助于增加水稻的生长密度,提高产量。

4.拔节阶段:
拔节是水稻生长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在幼苗期结束后。

拔节是指茎内节间拉长,同时新的叶片开始生长。

在这个阶段,水稻开始形成谷穗的基础。

5.抽穗阶段:
这个阶段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刻,标志着水稻开始产生谷穗。

水稻植株停止生长,能量集中用于谷穗和籽粒的生产。

抽穗阶段通常发生在植株生长的第三个月左右。

6.灌浆阶段:
一旦水稻抽穗,它们进入灌浆阶段。

在这个阶段,谷穗内的籽粒开始迅速膨大,充满水分和养分。

这是产量的重要形成期。

7.成熟阶段:
最后,水稻进入成熟阶段,标志着谷穗内的籽粒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收获。

水稻植株的叶片逐渐变黄,谷穗变得金黄。

这是收割水稻的时候,通常在水稻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施氮和密度对寒地水稻分蘖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Un v r i ( r . & Li c. i e st Ag i y c f S i),2 1 , 7 1 : 9 7 e 0 13 ( )6 —6
Absr c :T o i s i t he ef c e tlz to a t r nd de st n rc il n il n c l r a, ta t nve tga e t fe toff r iiai n f c o s a n iy o ie tlera d y ed i o d a e t fe to f riie os gea if r nts a s ppl a i t geo e l tn f riie RF) a d hol he e f c fN— e tl rd a td fe e t ge ,a z i ton s a fr gu a ig e tl r( c z n e

要 : 探明寒 地 水 稻 肥 密 因子 对 水 稻 分 蘖及 产 量 的 影 响 , 用 多元 二 次 旋转 回 归 正 交组 合 方 法 , 为 采 研
究粳稻 ‘ 垦鉴 稻 1 o号 ’ 不 同时 期 的 施 氮 量 、 节肥 施 用 时期 及 穴距 对其 分 蘖及 产 量 的 影 响 . 果 表 明 : 在 调 结
v rey ‘ nin a 0’wa sd a e tmae i1 a it Ke j d o 1 a su e sts tra.Th eu t h we h ttea u t fN—e tie n er s lss o d t a h mo n frizri o l
e rir sa d t r a e t ef c n t ilr a he ne t wa H S a d t pp ia i t ge o a l t ge ha he g e t s fe to he tle , nd t x s e n he a lc ton sa f RF, a he t r a ut le f c fN— e tl e ppl a i n e rirs a e a t r fc or M e nw hi nd t hid w sm ua fe to f rii ra z i ton i a le t g nd o he a t s; c a l e, t or ea i n yss be we n a h a t r f tler n yil s owe t at he e e e or t yel he c r lton a al i t e e c f c o o il a d ed h d h t s qu nc f he i d e f c fe twas e f c ie ilr r t fe tv tle ae> f r a i n ofs ke f o t e tle s nu be > m a m um i e um b > o m to pi r m h ilr m r xi tl r n l er m ut a fe tofe f c i ilrr t d s ker eofpo l ton m ut ale fc fm a m u t m m b r u le fc fe tvetle a ean pi at pu a i > u fe to xi m s e nu e

分蘖影响水稻产量的探究

分蘖影响水稻产量的探究

2018年第2期79农业科技水稻品种较多,品质优良,是人们餐桌上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味,它以自己绝对的优势供养了世界上大部分人口。

因此,水稻的种植和供应成为全人类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尽全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社会在水稻研究领域成就显著,并形成了完整的生产、贸易、技术发展一体化体系,而且在水稻产量的研究上提出了诸多相关成熟理论。

我国拥有13多亿人口,全国整体粮食需求量巨大,依目前生产力水平看,粮食供应缺口仍较大。

通过对上海市某地水稻分蘖期作物管理的研究,我们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1.水稻分蘖规律分蘖是水稻固有的生理性能。

水稻分蘖生长本质就是水稻茎秆的再次生长,一般在接近土壤表层的茎杆上产生,长出的分枝就是分蘖枝。

从水稻植株体的茎上发出的第一个分枝,我们称之为一级分蘖,从一级分蘖的分枝上发出的小枝,被称二级分蘖,如此进行分级,还有第三个或第四个分蘖等。

同一植株上多则产生三至四个分蘖。

在前人已经发现叶蘖同伸规则为n- 3基础上,为我们进行水稻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水稻分蘖总体是从下向上进行的,存在明显的分蘖规律。

茎节多,分蘖就多,并且一般都是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的叶腋长出分蘖。

但是,特殊情况也有,如壮苗从不完全叶长出分蘖,同时表现出分蘖位偏高、分蘖较迟或不产生分蘖等。

2..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2.1水分充足加速水稻分蘖。

水乃生命之源,水稻分蘖期生长缺水,其植株生理生化功能会受到抑制,分蘖阶段营养供给不足,导致分蘖停止。

2.2适宜的温度促进分蘖生长:水稻是喜阳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温度影响很大,尤其在分蘖时期,温度一旦过低,光合作用就会受到抑制,分蘖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根据最新农业监测、统计数据显示,一般而言,水稻分蘖最适在30度到32度进行,当温度不足20度或超过37度,水稻分蘖气候环境较差,低于16度分蘖暂停。

2.3光照充足有利于分蘖发生:水稻对水稻分蘖自然离不开光照,阴雨寡照时,分蘖发生会延迟,甚至停止。

水稻产量三要素,水稻生长过程

水稻产量三要素,水稻生长过程

水稻产量三要素,水稻生长过程回答水稻产量三要素分别是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

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株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组成,穗粒数由长穗期决定,成粒率、粒重及最终产量由结实期决定。

若想提高水稻产量,可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进行种植,播种前浸种60小时并做催芽处理,然后根据播种方法选择适宜行距,当稻苗进入分蘖期时要追肥,之后要及时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粘虫等病虫害。

一、水稻产量三要素1、产量要素(1)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为水稻产量的三要素,每穗粒数的多少和水稻小穗内小花的数量有直接关系。

(2)形成穗数: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株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组成。

(3)形成粒数:长穗期可决定每穗粒数。

(4)形成成粒率、粒重:结实期可决定成粒率、粒重,最终形成产量。

2、提高产量的方法(1)选择高产、优质的稻种作为种植对象,播种前要适当晾种,再浸泡60小时以上,浸泡后要催芽,待80%以上的种子露白便可播种。

(2)精细整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播种行距,机械旱直播的行距为25厘米左右,这样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植株抗倒能力。

(3)定期观察稻田,分蘖期及时追肥,做好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白叶枯病、粘虫等病虫害的工作。

二、水稻生长过程1、乳熟期(1)植株开花后3-5天即为乳熟期,持续时间为7-10天左右,此时谷粒开始灌充乳状物,淀粉不断积累,干鲜重不断增加,用手压穗中部的籽粒有硬感。

(2)乳熟始期鲜重的增加速度较快,乳熟中期干重的增加速度较快,乳熟末期鲜重达到最大,米粒逐渐变白、变硬,但背部依然呈绿色。

2、蜡熟期(1)此时期的持续时间为7-9天左右。

进入此时期后,籽粒内容物较浓黏,未出现乳状物,用手压穗中部的籽粒有硬感,稻穗上的谷粒由绿变黄。

(2)鲜重开始下降,干重接近顶峰,分蘖及叶片明显衰老。

3、完熟期此时期为收获适期,籽粒内的干物重达到最大,谷壳完全变黄、变硬、成熟,籽粒中的含水量降低,干物重达到定值,不易破碎。

水稻的有效分蘖

水稻的有效分蘖

水稻的有效分蘖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分蘖是其生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的环节。

有效分蘖是指水稻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出足够的分蘖数目,保证充足的穗数,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水稻的分蘖是由稻芽发出的新的分蘖来完成的,它与光、温度、
水分和养分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良好的温度条件下(25℃-35℃),水
稻的分蘖能力比较强,同时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也能更好地促进分蘖,而过度的阴雨天气会对水稻的分蘖产生不利的影响。

此外,水稻的分
蘖还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等资源的供给,否则分蘖数量会受到限制。

如果要提高水稻的分蘖效果,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适量的施肥。

在生长季节中,及时施入足够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为水稻的分蘖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其最大限度的分蘖。

二、适当的修剪。

及时的修剪可让水稻的有限能量更好地利用于
新的分蘖生长,如果分蘖不及时修剪将会导致生长资源的浪费和分蘖
品质的下降。

三、科学的田间管理。

积极施行適地適量的灌溉措施,保证充足
的水分供应,加强田间管理,如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治等,以提高水
稻的抗逆能力,从而促进其分蘖效果。

四、新品种的选育。

在水稻选育过程中,以其分蘖潜力的强弱作為選育指標,筛选出分蘖强、穗重大的稻品种,能夠为水稻分蘖的增加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进而大幅提高水稻的产量。

总之,提高水稻的有效分蘖,是从多个方面、从多个环节进行调整和管理的,科学的水稻生产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稻的分蘖效果,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稻子收割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亩稻子最高产多少斤

稻子收割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亩稻子最高产多少斤

稻子收割时间是什么时候一亩稻子最高产多少斤稻子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品种,我国种植稻子的地域也十分广大。

那么,你知道稻子的收割时间是什么时候、一亩稻子最高能产多少斤吗?如果不知道,就需要了解一下哟!一、稻子亩产最高多少斤水稻的亩产最高在2400斤左右,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甚至不同品种的水稻,产量都会有不同。

水稻的生长发育时间也会影响到产量,一般来说,稻谷的发育时间越长,熟得越充分,灌溉的时间越长,稻谷的产量也会越高。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想要获得高产,需要选择中稻种植,这样会获得比较长的生长发育时间。

二、稻子的收割时间如何掌握稻子分为早稻、中稻、晚稻,早稻的收割时间在七月中下旬,中稻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一季稻,在九月中旬收割,晚稻在十月中下旬收割。

就稻子本身而言,稻子成熟度达到5%-90%时才能收割,过早收割,青粒较多,会降低粒重,影响稻子的品质和产量;过晚收割,籽粒可能会散落在地里,造成损失。

三、稻子的生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1、幼苗期:这一阶段是种子萌芽,植株体内积累有机物,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的阶段。

2、分蘖期:这一时期分蘖速度慢,生长日益旺盛,分蘖急剧增加,分蘖最快的时期为分蘖盛期。

3、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是植物形成产品器官的阶段。

是从开始孕穗到抽穗始时,这段时间大约15天。

4、抽穗期。

从开始破口抽穗起到开始破壳扬花止,大约需要15天。

5、灌浆收获期。

从开始灌浆到成熟收获止,大约需要20天时间。

四、水稻主要有哪些分类1、按照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硬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2、按照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和“懒人稻”。

3、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和两米左右的巨型稻。

4、按照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和浮水稻。

5、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水稻与“海水稻”。

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ppt课件

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ppt课件
成熟期群体总干物质量的增加,经济系数的提高,主要由抽穗
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决定。栽培的改进是适当控制抽穗前的干物 质积累,使抽穗期达到适宜值,着眼于大力提高后期的群体光合生 产积累量。
2、适宜的LAI及较高的总颖花量
适宜LAI对群体质量的意义:水稻高产须有一个适宜的最大LAI,因为
它是协调源、库关系和各部器官平衡发展的基础。
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高 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
栽培策略
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存物和出穗后的光合
生产为主攻目标。
2. 库限制型品种
源库特征
颖花形成能力较弱,颖花量小 茎鞘的物质输出率低。 结实率较高且稳定
栽培策略
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为主攻目标。
3.源库互作型
源库特征
其库源特性介于上述两类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
影响结实率的因素
在前2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 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因灌浆不良 而形成秕粒。
提高结实率的措施
抽穗前:植株体内的化学组成、输导组织和
着生颖花数对结实率影响较大。
抽穗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
少对结实率有着决定性意义。
㈣ 千粒重及其提高
一、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
单位面积穗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每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一) 单位面积穗数的形成与调控
水稻单位面积穗数=基本 苗+单株有效分蘖率。
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 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从见蘖(起始分蘖)开 始,总茎蘖数增加到与最后 穗数相等的时期,称有效总 茎蘖数(有效穗数)决定期;

水稻分蘖和灌浆温度

水稻分蘖和灌浆温度

水稻分蘖和灌浆温度水稻分蘖和灌浆温度对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分蘖是指水稻主茎顶端生长点停止生长后,由侧芽发出新的茎,形成新的分蘖。

而灌浆温度则是指水稻籽粒在成熟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我们来看一下水稻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的分蘖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过多的分蘖会导致养分的分配不均,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适当的分蘖数量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养分分配效率,促进籽粒的形成和充实。

然而,如果分蘖数量过多,会导致养分的竞争,使水稻主茎的养分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主茎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水稻的分蘖数量对于提高水稻产量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控制水稻的分蘖数量呢?一般来说,适当的施肥和良好的水分管理是控制水稻分蘖数量的关键。

充足的养分供应和合理的水分管理有助于促进水稻主茎的生长,抑制分蘖的发生。

此外,选择合适的品种也可以影响水稻的分蘖数量。

一些具有抑制分蘖能力的水稻品种可以通过基因调控来减少分蘖的数量,从而提高产量。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水稻灌浆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灌浆是指水稻籽粒从开始充实到完全成熟的过程。

在灌浆期间,温度是影响水稻籽粒发育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宜的灌浆温度有利于促进水稻籽粒的充实和发育,提高产量。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灌浆温度都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水稻在灌浆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水稻籽粒内部水分蒸发过快,使籽粒变小,产量减少。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转运,使籽粒发育不完全,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应注意合理调控灌浆期间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保证水稻产量的最大化。

除了温度,灌浆期间的其他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例如,光照、湿度和土壤水分等因素都会对水稻的灌浆过程产生影响。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水稻光合作用的进行和养分的吸收,从而促进籽粒的充实。

而适宜的土壤水分则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分蘖与产量
分蘖是水稻固有的生理特性。

水稻分蘖实质上就是水稻茎秆的分枝。

在通常条件下,水稻的分蘖主要在靠近地表面的茎节上发生,这些发生分蘖的茎节叫分叫分蘖节。

着生分蘖的稻茎叫分蘖的母茎。

同一母茎上分蘖最早发生的节位称为最低分蘖节;最上一个发生分蘖的节位称为最高分蘖节,分蘖一般是自下而上地依次发生的。

茎节数多的可能发生的分蘖就多,反之就少。

就单茎而言,最低分蘖节位和最高分蘖节位相差大的,则单株分蘖数就多。

稻株主茎上长出的分蘖为第一次分蘖,第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为第二次分蘖。

依次类推。

同一稻株上可发生第三、第四次分蘖。

分蘖发生的早晚,节位的高低,对分蘖的生长发育和成穗与否均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是分蘖出现越早,蘖位蘖次越低,越容易成穗,穗部性状也越好;反之,分蘖出现越晚,蘖位蘖次越高,其营养生长期越短,叶片数和发根量越少,成穗的可能性就越小,并且穗小粒少。

水稻分蘖发生是有规律的。

但也有一些情况下分蘖没有规律。

比如旱育稀播的情况下,稻苗生长健壮,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大播量情况下,稻苗生长细弱,形成病苗、弱苗,分蘖发生也没有规律,表现为蘖位高、分蘖晚或不分蘖。

所以分蘖发生部位是水稻生长健壮与否的标志。

生产上应尽量采取一切栽培措施,促使分蘖早发生,多发生,这样低位次分蘖就多,形成的有效分蘖数和有效分蘖率也就高。

那么影响水稻分蘖发生的迟早、多少和分蘖质量高低的因素很多,除品种本身的特性外,还有秧田和本田期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肥水管理以及移栽质量等。

温度:发生分蘖的最低气温是15-16度,最适气温是30-32度,最适水温是32-34度,最高水温是40-42度。

对我市水稻而言,低温往往是阻碍分蘖发生的重要因素。

光照:稻田群体内部的光照条件对分蘖发生影响很大。

光照充足,光合产物增加,促进分蘖发生,叶鞘较短,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多而快,反之则分蘖发生少而迟,如移栽后遇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叶鞘伸长,秧苗细瘦,则不利于分蘖的发生。

水分:水分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分蘖的发生。

水分过少,分蘖期受旱,植株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受阻,光合能力下降。

母茎供应分蘖芽的营养物质减少,分蘖不能发生。

水分过多,稻株基部光照和氧气不足,也会抑制分蘖的一生。

一般稻田持水量在70-80%时,有利于分蘖的发生。

养分:营养元素与分蘖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营养水平高,分蘖发生早而快,分蘖时间也较长,反之营养水平低,分蘖发生迟缓,分蘖停止早。

营养元素中NPK三要素对分蘖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以氮素影响最大。

稻株生长必须具有一定的氮素水平,叶片含氮量高于2。

5%时,新叶才能伸长,稻苗含氮量在2。

5%以下时,分蘖停止,只有超过3%时分蘖才能迅速生长。

一般来说,分蘖期水稻叶片含氮量达到4-5%时,稻株才可望获得高产。

因此速效氮肥供应充足及时,分蘖发生的就早而多,故应早施分蘖肥,使其早分蘖。

在目前的水稻生产上,环境中温度、水分和养分三者对水稻分蘖发生的限制往往要比光照条件的限制要小得多。

正常情况下,水稻分蘖期的光照条件直接决定一于育秧密度和大田栽培密度,如果秧田或大田群体过密,造成田间郁蔽,即使其他条件都能保持适宜状态,水稻分蘖潜力也不能正常发挥。

而通过合理稀植扩大水稻单株在秧田或本田的营养面积,改善水稻分蘖期的光照条件,是高产栽培中进一步发挥水稻分蘖能力的关键。

水稻分蘖发生的条件:①、水稻分蘖的内因条件
品种的分蘖特性、秧苗壮否、干重多少、充实度高低、秧龄大小等。

②、水稻分蘖外因条件
⑴温度插秧时气温稳定通过12.5℃,泥温15℃,温度越高分蘖越早越多。

气温低于20℃,水温低于22℃分蘖缓慢;气温低于15℃分蘖停止发生。

⑵光照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分蘖。

阴雨寡照时,分蘖发生延迟,光照低于自然光强的5%时,分蘖停止发生。

⑶水分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对分蘖有利,浅水可以增加泥温,缩小昼夜温差,提高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无水或深水易降低泥温,抑制分蘖发生。

⑷栽插深度浅插2厘米左右对分蘖有利,插深超过3厘米,分蘖节位上移,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变差,弱苗插深还会造成僵苗。

⑸矿质营养在营养元素中氮磷钾对分蘖的影响最明显,分蘖期稻苗体内三要素的临界量是:氮2.5%、五氧化二磷0.25%、氧化钾0.5%;叶片含氮量3.5%时分蘖旺盛,含钾量在1.5%时分蘖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