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征税对象分类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习题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单项选择题1、税收制度的核心是( )A、税率B、税法 C 、税目 D. 、税收要素2、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税率 B.、税法 C、税目 D、税收要素3、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税收可分为( )A、从价税和从量税 B.一般税和目的税 C.定率税和配赋税 D.直接税和间接税4、按照税款的确定方法分类,税收可分为( )A、.从价税和从量税B、一般税和目的税 C 、.定率税和配赋税 D.直接税和间接税5、按照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可分为( )A、从价税和从量税B、实物税和货币税C、定率税和配赋税D、直接税和间接税6、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叫( )A、免征额B、计税依据C、起征点D、从量税7、征税对象、纳税人和( )是税收三个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A、纳税环节B、纳税期限C、起征点D、税率单项选择题的参考答案1.B 2.A3.D 4.C 5.A 6.C7.D二、多项选择题1、税收要素,即税法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包括( )A 、征税对象B 、纳税人C 、扣缴义务人D 、计税依据E、税率2、比例税率可分为( )A、单一的比例税率B、可变比例税率C、多样的比例税率D、差别比例税率E、幅度比例税率3、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又可分为( )A 、比例定额税率B 、幅度定额税率C 、分级定额税率D 、累进定额税率E、地区差别定额税率4、我国现行税种,按征税对象分类,可以分为( )A、对流转额的征税类B、对所得额的征税类C、对资源的征税类D、对财产的征税类 E.对行为的征税类5、按照税收收人的归属权,将税收可分为( )A、国家税 B 、地方税 C 、中央税 D、国家和地方共享税 E、中央和地方共享税6、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A、依法成立B、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C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有一定数量的办事人员E、能够独立承担名事责任7、税法都是有一些共同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包括( )A、征税对象B、纳税人C、税率人D、纳税环节E、纳税期限8. 下列可以作为计税依据的是( )A.、价格 B、数量 C 、销售收入 D、所得额 E、价值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ABE2.ADE3.BCE4.ABCDE5.BCE6.ABCE7.ABCDE8.ABCD三、简答题1、扣缴义务人和负税人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答:区别: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二节税法一、税法的分类1、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我国目前没有税收基本法2、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二、税法的制定(税法的渊源)1、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人大或人大常委授权国务院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目(四)税率1、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契税等。
2、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3、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4、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加成征税、减免税(九)罚则(违法处理)第三节税收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一、主体1、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在华没有机构场所但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客体,即征税对象,是区别税与税的标志.三、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税务机关的权利:征税、检查、处罚.税务机关的义务:宣传咨询、及时缴纳国库、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人的权利: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纳税人的义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法。
注意:①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执,必须先交税。
第四节本章近年注会考试试题(选)(近年来本章分值:1-2分)一、单选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自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税收要素

这篇关于《⾃考中国税制复习资料税收要素》,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税收要素 征税对象,纳税⼈,税率(中⼼环节),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
前三个为基本要素。
(⼀)征税对象 1.定义: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征税的⽬的物。
(规定了税的名称) 2.与之相关的⼏个概念: 税⽬:征税对象的具体的内容。
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从量、从价) 税源:税收收⼊的来源。
(⼆)纳税⼈ 1.定义: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其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纳税的问题。
2.涉及的有关⼈员:法⼈、⾃然⼈、扣缴义务⼈、负税⼈(实际承担税负的⼈) (三)税率: 1.定义:是税额与征收对象数量之间的⽐例。
其规定解决了征多少税的问题。
它是税收制度的中⼼环节。
2.公式:税率=税额/征税对象数量3.种类: ⑴按性质不同分名义税率=应纳税额/征税对象的数量实际税率=实纳税额/实际征税对象的数量差异因减免税的存在⑵按税率形式不同分P28 ①⽐例税率: 单⼀的⽐例税率差别⽐例税率(产品差别⽐例税率;⾏业差别⽐例税率;地区差别⽐例税率) 幅度⽐例税率 ②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③定额税率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分级定额税率。
(四)纳税环节 1.定义:是对处于运动过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2.种类:☆⼀次课征制(⼀次纳税制):即⼀个税种只在⼀个流转环节征税,以避免重复征税。
⼆次课征制(⼆次纳税制):即⼀个税种在商品流转环节中选择⼆个环节征税。
多次课征制(多次纳税制):即在商品流转各个环节多次征税,道道征收。
(五)纳税期限 1.定义:纳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是税收固定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2.确定纳税期限的含义:①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②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3.确定依据:☆ ⑴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征税对象确定。
税种分类

调节税
个人收入调节税是1987年1月1日起国家向居住在中国境 内的公民征收的。是为了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 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 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 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 施进行调节,运用税收杠杆适当调节各类社会成员的收 入水平。
资源税
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 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 资源税在理论上可区分为对绝对矿租课征的一般资源税 和对级差矿租课征的级差资源税,体现在税收政策上就 叫做"普遍征收,级差调节",即:所有开采者开采的所有 应税资源都应缴纳资源税;同时,开采中、优等资源的纳 税人还要相应多缴纳一部分资源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 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 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 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 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 政收入。
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正式实施,原 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这个调整 会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
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7%、13%、11%、6%、0%等。 适用17%税率: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提 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适用13%税率2017年7月1日,国家取消13%税率改为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粮食、食用植物油;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的分类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知识点:税收的分类● 详细描述: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五种类型。
(1)流转税流转税是指以货物或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都属于流转税类。
(2)所得税所得税也称收益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现阶段,我国所得税类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财产税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特定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属于财产税类。
(4)资源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此类。
(5)行为税行为税也称特定目的税,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目的,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属于此类税收。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
(2)关税类关税类是国家授权海关对出入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者地方政府征税后全部划解中央,由中央所有和支配的税收。
消费税(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关税、车辆购置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为中央税。
(2)地方税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征收、管理和支配的一类税收。
地方税主要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享的税收。
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作为计税依据,一般实行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收负担比较合理。
关税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关税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征收对象分类,关税可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三类;按征收目的分类,可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税计征标准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按货物国别来源而区别对待的原则,可分为最惠国关税、协定关税、特惠关税和普通关税等。
(一)按征收对象分类的关税,可以分成正税和特别税。
1.正税关税的正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三种。
(1)进口税:是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关税。
进口税有正税与附加税之分。
正税即按税则法定税率征收的关税;此外征收的即为附加税。
我国加入WTO后,于2002年1月1日再次调整了进口税则税目税率,将总税目数增加到7,316个,其中5,332个税目的税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进口税是关税中最重要的一种,在许多废除了出口税和过境税的国家,进口税是唯一的关税。
(2)出口税:是海关对出口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关税。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征收出口税。
我国在2002年出口税则中仅对一小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出口商品征收出口税,一共有36个税目,其中对23个税目实行出口暂定税率,其余的不征税。
(3)过境税:是对外国经过本国国境运往另一国的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征收过境税,我国也不征收过境税。
2.特别关税特别关税是因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进口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
常见的特别关税有:(1)反倾销税:是针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商品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2)反补贴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贴的进口货物和物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我国政府规定,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对其进口的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物征收歧视性关税或者给予其他歧视性待遇的,我国海关对原产于该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可以征收特别关税。
(二)按征收关税的标准,可以分成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滑准税。
1.从价税从价税是一种最常用的关税计税标准。
它是以货物的价格或者价值为征税标准,以应征税额占货物价格或者价值的百分比为税率,价格越高,税额越高。
税收要素与分类

②、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是按照征税对象的一定数 量直接规定一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的比例。 (它是用绝对量表示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适 用于从量定额征税的商品或税种)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a、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按照不 同的地区,分别规定不同的税额。 b、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一定标志 分成若干等级,然后按不同级别,分别规定不同的 税额。 c、幅度定额税率:即中央只规定最高定额税率和 最低定额税率,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 中央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执行定额税率。
对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为:
(一)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 率或=(每次收入额-800)×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 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三)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 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每次收入额×(1-20%)×适 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我国现行税制中规定的纳税期限,有以下几种形 式: 1、按天缴纳:即以1天、3天、5天、10天、15 天等为纳税期限; 2、按月缴纳:即以1个月为纳税期限; 3、按年缴纳:即以一个年度为纳税期限; 4、按次缴纳:即不规定具体纳税时间,纳税人每 发生一次纳税义务,则缴纳一次税。
(二)、税收环节 税收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和 劳务活动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2)、超额累进税率 即指分别以征税对象数额超过前一部分的数额, 计算应纳税额的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就是把征税对象数额按大小划分为 若干等级,并对每个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 算税额,当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 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税收的主要分类方法

税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多种,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税收制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税收分类方法。
一、按征税对象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是税收分类的基础方法。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流转税:以商品交易和劳动所得为征税对象,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流转税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具有普遍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所得税:以收入为计税对象,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在分配环节征收,体现“多得多征、少得少征”的公平原则。
资源税: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资源税有助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财产税: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有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财产税体现社会财富存量,有助于调节财富分配。
行为税: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如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行为税针对某些特定行为征收,具有调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功能。
二、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是指税金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内的税,如消费税;价外税是指税金不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内的税,如增值税。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税收对价格和市场的影响。
三、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是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如流转税。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税收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以及税收负担的分配情况。
四、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并管理的税种;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并管理的税种;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征收并管理的税种。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构成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
总之,税收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税收种类

税收种类简称“税种”(tax type)。
税种指一国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是基本的课税单元。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将税收划分成不同的种别。
因此,不同的征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税种的名称一般也以征税对象来命名。
如对增值额课税的税种,称为增值税;对资源课税的税种,称为资源税等。
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具体的税种,各类税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
毛利=2.4-1.7=0.7利润总额=0.7-0.28=0.42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
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
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
商品流通企业计算公式:毛利=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生产制造企业计算公式:毛利=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即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成本)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编辑本段税种的分类方法税收制度的主体是税种,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由多个税种组成的税收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各种税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点。
因此,有可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各种税进行分类研究。
按某一种标志,把性质相同的或近似的税种归为一类,而与其他税种相区别,这就是税种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税种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按征税对象分类征税对象是税法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因此,按征税对象的不同来分类,是税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税种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类:1、对流转额的征税对流转额的征税简称流转税,或商品和劳务税。
它是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类税收。
商品交易发生的流转额称为商品流转额。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对象表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对象表一、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是指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应当按时缴纳税款并履行税收申报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1. 自然人自然人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直接依法享有和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个体。
自然人纳税义务人包括:•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受国家委托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但有纳税义务的人员,在其不满18周岁前,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履行纳税义务。
2. 法人法人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设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法律上享有独立权利和履行独立义务的经济组织或其他组织。
法人纳税义务人包括:•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社会团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由政府委托或法律规定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并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组织。
二、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指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当纳税的个人、单位等。
1. 个人个人征税对象包括:•自然人;•非法人组织的负责人、个体工商户、个体经营者、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等。
2. 单位单位征税对象包括:•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非法人组织。
在实际征税过程中,征税对象应当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纳税项目和应税行为来确定。
三、纳税义务人和征税对象关系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征税对象是指应当纳税的个人或单位,而纳税义务人则是指应当按时缴纳税款并履行税收申报义务的人员。
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不完全一致。
以个人为例,个体工商户、个体经营者属于个人征税对象,而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则是个人纳税义务人。
个人征税对象包括了纳税义务人和其他个人,具体应纳税的个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同样地,单位征税对象包括了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和非法人组织,纳税义务人则是单位中具体负责履行纳税义务、缴纳税款的人员。
总之,纳税义务人和征税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征税对象是广义的概念,而纳税义务人是征税对象中具体要履行纳税义务的个人或单位。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纳税义务和征税对象应以国家税法规定为准。
税收分类

税收分类税收种类简称“税种”(tax type)。
税种指一国税收体系中的具体税收种类,是基本的课税单元。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可将税收划分成不同的种别。
因此,不同的征税对象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税种的名称一般也以征税对象来命名。
如对增值额课税的税种,称为增值税;对资源课税的税种,称为资源税等。
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具体的税种,各类税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
编辑本段税种的分类方法税收制度的主体是税种,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由多个税种组成的税收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各种税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存在着多方面的共同点。
因此,有可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各种税进行分类研究。
按某一种标志,把性质相同的或近似的税种归为一类,而与其他税种相区别,这就是税种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税种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按征税对象分类征税对象是税法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因此,按征税对象的不同来分类,是税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税种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类:1、对流转额的征税对流转额的征税简称流转税,或商品和劳务税。
它是对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流转额征收的一类税收。
商品交易发生的流转额称为商品流转额。
这个流转额既可以是指商品的实物流转额,也可以是指商品的货币流转额。
商品交易是一种买卖行为,如果税法规定卖方为纳税人,商品流转额即为商品销售数量或销售收入;如果税法规定买方为纳税人,商品流转额即为采购数量或采购支付金额。
非商品流转额是指各种社会服务性行业提供劳务所取得的业务或劳务收入金额。
按销售收入减除物耗后的增值额征收的增值税,也归于流转税一类。
流转税与商品(或劳务)的交换相联系,商品无处不在,又处于不断流动之中,这决定了流转税的征税范围十分广泛;流转税的计征,只问收入有无,而不管经营好坏、成本高低、利润大小;流转税都采用比例税率或定额税率,计算简便,易于征收;流转税形式上由商品生产者或销售者缴纳,但其税款常附着于卖价,易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而消费者却不直接感到税负的压力。
税收要素和税收分类

2、累进税率 (1)定义 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 率。 (2)形式 全累税率和超累税率
重点:举例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 的区别
累进程度 合理性 临界点附近出现 税额增加大于所 得额增加 计算方法 简便
变化
全额累进税率
累进程度高 负担重
急剧
超额累进税率
累进程度低 负担轻
税额随所得额的 复杂 增加而增加体现 量能负担
纳税环节的几种形式
1. “一次课税制” 2. “多次课税制”
一个税种在商 品流转各个环节中 多次征税。例如, 建国初期的营业税 和印花税,在产品 出厂时、商业批发 和零售环节均要征 收。
五、纳税期限
1、纳税期限的概念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的法 定期限。
2、确定纳税期限的依据
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 和不同的征税对象所决定。如企为所得税, 以年所得额为征税对象,分期预缴,年终 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
幅度定额税率:土地使用税 ,自2007年1月 1日起,每平方米年税额,大城市1.5-30元,中等 城市1.2-24元,小城市0.9-18元,县城,建制镇, 工矿区0.6元至12元。
分级定额税率:原车船使用税对机动船按 净吨位多少,分级规定不同税额。
计算简便,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税种的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固定、质量和 规格标准较统一的产品。
征税对象与税源是密切相关的。国家通过 税收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作用点是在征税对 象上,国家规定对什么征税,如对商品流 转额、对所得额、对财产、对各种行为等 征税。这些都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作用点, 但这些最终都要落在税源上。 但也不可以把作用点都直接放在税源上, 这样调节的范围就会大大缩小,调节作用 就会大大减弱,变成只调节收入了。
《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分类》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点。
1.按照征税对象分类,可以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
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动服务的流转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类是税收。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都属于流转税。
所得税也称收益税类,是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征收对象的的一类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财产税。
行为税,它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工商税类,是指以工业品、商业维护税等。
地方税,第二篇:税种分类及税收分类税种分类及税收分类我国的税种及分类税收分类按税种分,分为四大类有28个税种:1、流转税类包括7个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关税;(5)资源税;(6)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7)牧业税。
这些税种是在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按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征收的。
2、所得税类包括3个税种。
(1)企业所得税;(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
这些税种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利润或纯收入征收的。
3、财产税类包括10个税种:(1)房产税;(2)城市房地产税;(3)城镇土地使用税;(4)车船使用税;(5)车船使用牌照税;(6)车辆购置税;(7)契税;(8)耕地占用税;(9)船舶吨税;(10)遗产税(未开征)。
这些税种是对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财产征收的。
4、行为税类包括8个税种:(1)城市维护建设税;(2)印花税;(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4)土地增值税;(5)屠宰税;(6)筵席税;(7)证券交易税(未开征);(8)燃油税(未开征)。
这些税种是对特定行为或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征收的。
按税收立法分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法或税收规章制度的国家机关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按征税对象分类

(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2)地方税。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
中央税
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
限地方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从价税进出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
xx负责征收的税种,消费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中的啤酒和黄酒代表税种
(5)行为税类:
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进出口关税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
1
(1)流转税类:
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
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
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房产税、车船税等)。
(4)资源税类:
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最新按征税对象分类

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房产税、车船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进出口关税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
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2)地方税。
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税。
属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共同收入,由双方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
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
例: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中的啤酒和黄酒。
(3)复合税是——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
例: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
5、列表对比记忆税收的分类:。
税收分类表

分类方式 类别
具体种类
流转税类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类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按征税对象 财产税类 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资源税类 资源税
行为税类 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按征收管理
工商税类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 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
从价税 增值税、营业税
按计税标准 从量税 资源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复合税 消费税(卷烟、白酒)
的分工体系
关税类 进出口关税(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来自按税收征收中央税
海关负责征收的税种,消费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 中缴纳的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权限和收入 地方税 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
支配权限
中央地方 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考点讲解及试题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分类⇨1.税收的概念。
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
⇨税收体现的是作为主体的国家,与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关系。
1.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概念包含以下含义:⇨1)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是国家机器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2)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2.税收的作用(多选)⇨(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财政职能)⇨国家要实现其职能,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
国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来实现财政收入,其中最有效、最可靠的就是征税。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经济职能)⇨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加成征收或减免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税收的作用(多选)⇨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是指税收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托,以法律为手段强制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2)无偿性¡ª是指税收是国家单方面法律行为,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要偿还,也不向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形式的报酬。
⇨(3)固定性¡ª是指国家征税都是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比例,未经严格的立法程序,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更改。
(三)税收的分类:⇨我国现在共有23个税种,其中常用的有15个税种即:流转税4个、所得税2个、财产行为和资源税类9个⇨ 1.按征税对象分类,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特定行为税和资源税等5种类型。
税收制度概述

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旳内容一种国家旳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旳多种税收法律、法规旳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旳多种课税制度旳总和。
税收制度是获得收入旳载体,重要包括国家旳税收法律和税收管理体制等。
从法律角度看,一种国家旳税收制度是指在既定旳管理体制下设置旳税种以及与这些税种旳征收、管理有关旳,具有法律效力旳各级成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从税收制度旳形式来看,一种国家旳税收制度,可按照构成措施和形式分为简朴型税制及复合型税制。
构造简朴旳税制重要是指税种单一、构造简朴旳税收制度;而构造复杂旳税制重要是指由多种税种构成旳税收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多种税并存旳复税制税收制度。
一种国家为了获得财政收入或调整社会经济活动,必须设置一定数量旳税种,并规定每种税旳征收和缴纳措施,包括对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以及何时纳税、何地纳税、按什么手续纳税、不纳税怎样处理等。
因此,税收制度旳内容重要有两个层次:一是不一样旳要素构成税种;二是不一样旳税种构成税收制度。
构成税种旳要素重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构成税收制度旳税种重要包括:所得税(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销售税、遗产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
税种旳设置及每种税旳征税措施,一般是以法律形式确定旳。
这些法律就是税法。
一种国家旳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条例)、实行细则、详细规定四个层次。
其中,“税法通则”规定一种国家旳税种设置和每个税种旳立法精神;各个税种旳“税法(条例)”分别规定每种税旳征税措施;“实行细则”是对各税税法(条例)旳详细阐明和解释;“详细规定”则是根据不一样地区、不一样步期旳详细状况制定旳补充性法规。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单独制定税法通则,大多数国家都把税法通则旳有关内容包括在各税税法(条例)之中,我国旳税法就属于这种状况。
国家税收制度确实立,要根据本国旳详细政治经济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房产税、车船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进出口关税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
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2)地方税。
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税。
属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共同收入,由双方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
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
例: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消费税中的啤酒和黄酒。
(3)复合税是——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
例: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
5、列表对比记忆税收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