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师一优课”课堂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堂教学设计
武汉市第十六中学刘波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科知识综述从两个方面处理本课教材:首先,关于社会变革。王家范认为,古代社会的起点应该以农业的初始发明为标志,而三代属于我国农业文明的“理想国”时期。在他的《中国历史通论》把传统社会分为三段:(1)部族时代;(2)封建时代;(3)大一统帝国时代。尽管封建社会的称谓有争议,但是,这一主张与我国人类文明的演进大致是契合的。周谷城在《中国通史》中提出以“部族联合”的假说作为连贯上古历史的线索。“历史愈往后移,诸部落逐渐合并,部族之数一定减少,部族之体一定逐渐扩大。这只要看黄帝及夏禹时之万国,商汤时之三千国,周武时之八百国,便可断定”。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上册)中,更明确地主张“封建时代之前,应立一部族时代”,或“先封建时代”,以统括上古时代“部族林立之世”。其中“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指出,“商人是普遍地聚族而居的,而且每族自成为一社会的单位。每族有一名号,即所谓氏”。
因此,总领全课的思路是:从部族时代到分封时代。
其次,关于社会运作机制。社会运行需要一定的规范,而统治者、领导者的产生至关重要。这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第一框内容的处理,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或者说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领导者产生后如何处理统治族群与其他族群之间的关系呢。主要提供夏朝方国、商朝内外服制和西周分封制的情境材料。
至于稳定社会秩序的其他措施,先有神秘主义的运用,譬如祭天、祭宗庙。主要提供巫、史、祝、卜和宗庙的情境材料。宗法制也是稳定社会秩序的脉络,也关联在这里。
稳定社会秩序的还有制度规范内化的意识形态。这就是礼乐制度。
课标要求和教科书解读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涉及先秦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的只有一句话: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该表述言简意赅,但内涵深远。宗法制、分封制是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却明显带有论的色彩。课标要求渗透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本课书的重点是分封制、宗法制;难点是如何理解宗法制、分封制之间的关系。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历史源头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宗族是伴随着阶级社会而发展的父权制血缘性亲属集团。在古代中国,宗族不但是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既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父权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教科书面对的是一群刚从初中升上来,历史知识残缺不全,历史素养极端缺乏的学生。一上来就讲宗法制、分封制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文化家与国是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或者国家,那就先从文明,先从国家讲起吧。教科书先是讲述了中国进入文明时代----夏朝国家的建立,“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这可以说是为讲述“宗法制”打下了基础。天下为家了,如何处理与其他族群的关系呢?教科书上又谈到了商朝“方国”,处理与方国的关系,则为周朝实行分封制提供了经验借鉴,做了铺垫。台阶不会一下子下得太陡,这样既密切了历史阶段之间的联系,注重了历史知识的完整性,
学生接受起来也容易一些。
天下为家了,怎样保持家族的权威、合法性、统治秩序,又怎样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呢?在科技不发达,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释的时代,这就要借助神秘主义,借助原始宗教,借助巫、史、祝、卜。
政治学认为,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建立(机构组成、组织程序、职权分配)和国家机构的运作原则。而西周则是在夏商国家雏形的运作基础上,是国家机构及其运作原则制度化、礼法化。教科书则重点讲述了宗法制、分封制,补充了作为心理认同的“礼乐制度”。至此,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度相结合,家国一体;王权具有神秘主义特点也基本交代清楚了。
学情和教学过程设计作为高中历史的第一课,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无疑是有难度的。学生听说过三皇五帝,知道祖宗,电视剧里见过封王,但是对宗法制、分封制只能是望文生义,更谈不上用唯物史观等历史的观点、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地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再加上夏朝跨四百多年,商朝跨五百多年,周朝跨八百多年,时间跨度如此之大,教材又采用的是专题史的编写体例,学生怎么可能有清晰的时空观念呢!由于很多的古代史料是文言文,这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又加上了一道拦路虎,文言文字费解啊。至于对宗法制、分封制和早期的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的历史解释,由于学生占有的历史史料不充分,是不可能较好地验证以往的历史假说或提出新的历史解释的;还有,运用正确的史观和方法及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更是有待于持之以恒地培养,这些并非一日之功。家国情怀的家比较具体,国则有的弱化、虚化。
当然,学生所处的时代,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他们搜集材料、资源较容易;历史里面点缀了一些故事,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封神榜、封神演义和周公解梦这些兴趣点着手,打造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需要掌握三代的国家政权机构,了解夏商周国家机关的运作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提供适当的图片材料和具体的历史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现象,评述历史结论,解释历史史实,形成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完整认识。
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导入新课:三皇五帝
(过渡)三皇五帝的首领位置是如何传承的呢?
情境材料《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年老后,问大臣谁能继位,大臣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二女“甚有妇道”。尧非常满意。三年后考察结束,尧把帝位传给了舜,史称“禅让”。
“禅让”是原始的民主制度,体现了天下为公。
一、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1.首领产生方式:从任人唯贤(禅让)到任人唯亲(世袭)
情境材料《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情境材料《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是谓小康。
※思考:下面两幅图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