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及其应用技术(doc 26页)

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及其应用技术(doc 26页)
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及其应用技术(doc 26页)

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

20.1 概述

20.1.1 食品增稠剂的定义

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它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充当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成膜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等。增稠剂在食品中添加量通常为千分之几,但却能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其化学成分除明胶、酪朊酸钠等为蛋白质外,其它大多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20.1.2食品增稠剂的分类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已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1)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海藻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地球上各海域水温变化及盐含量不同。海洋中藻品种多达15000多种,分为红藻、褐藻、蓝藻和绿藻四大类。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来自褐藻。不同的海藻品种所含的亲水胶体其结构,成分各不相同,功能、性质及用途也不尽相同。

(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及其种子制取的增稠剂,在许多情况下,其中的水溶性多糖类似于植物受到刺激后的渗出液。它们是经过精细的专门技术而制得的,包括选择、种植和布局。种子收集和处理都具有一套科学方法。正如动植物渗出液一样,这样增稠剂都是多糖酸的盐。其分子结构复杂,常用的这类增稠剂有瓜尔胶、卡拉胶、海藻胶等。

(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真菌或细菌与淀粉类物质作用产生的另一类用途广泛的食品增稠剂,如黄原胶等,这是将淀粉全部分解成单糖,紧接着这些单糖又发生缩聚反应再缩合成新的分子。这种新分子的大分子链具有以下的特点:每一个葡萄糖残基除了四个碳原子仍保留原有的结构之外,部分或全部地发生羧基部位的部分氧化,大分子或链的交联,羟基上的氧原子被新的化学基取代等反应。由不同植物表皮损伤的渗出液制得的增稠剂的功能是人工合成产品所达不到的,其成分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其他单糖缩合的多糖衍生物,在它们的多羟基分子中,穿插一定数量对其性质有一定影响的氧化基团,这些氧化基团,在许多情况下,羟基占很大的比例。这些羟基常以钙、镁或钾盐的形式存在,而不以自由羟基的形式存在。阿拉伯胶、黄蓍胶均属于此类增稠剂。

(4)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这类增稠剂是从动物的皮、骨、筋、乳等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品种有明胶、酪蛋白等。

(5)以纤维素、淀粉等天然物质制成的糖类衍生物这类增稠剂按其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两类:以纤维素、淀粉等为原料,在酸、碱、盐等化学原料作用下经过水解、缩合、化学修饰等工艺制得。其代表的品种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等。

20.2 海藻胶

由于海藻胶在增稠性、稳定性、胶凝性、保形性、薄膜成形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加上其独特的保健功能,使之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产销量最大的增稠剂之一。本节重点介绍海藻酸及其盐、琼脂、卡拉胶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0.2.1海藻酸钠(Sodium Algimate )

别名:褐藻酸钠、藻胶。化学结构:海藻酸和海藻酸盐是直链糖醛酸聚糖。由两种分子组成即:

O

*O*(1)性状白色至浅黄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几乎无臭、无味,溶于水形成粘稠糊状肢体溶液。不溶于乙醚、乙醇或氯仿等。其溶液呈中性。与金属盐结合凝固。

(2)性能海藻酸钠与钙离子形成的凝胶,具有耐冻结性和干燥后可吸水膨胀复原等特性。海藻酸钠的黏度影响所形成凝胶的脆性,黏度越高,凝胶越脆。增加钙离子和海藻酸钠的浓度而得到的凝胶,强度增大。胶凝形成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值,选择适宜的钙盐和加入磷酸盐缓冲剂或螯合剂来控制。也可以通过逐渐释出多价阳离子或氢离子,或两者同时来控制。通过调节海藻酸钠与酸的比例,来调节凝胶的刚性。通过控制钙盐的溶解度,可调节凝胶的品种和刚性,使用易溶性的氯化钙,迅速制成凝胶;而使用磷酸二氢钙时,温度升到93~107℃方能释出钙,可延迟胶凝化时间。钙离子加入量达2.3%时,得到稠厚的凝胶;加入量低于1%时,为流动状体。当pH值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和海藻酸钠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黏度增大,可抑制蛋白质沉淀;当pH 值进一步下降,络合物则发生沉淀。

(3)毒性LD50大鼠静脉注射l00mg/kg体重。GRA5 FDA-2lCFR173,310,184,1724。ADI无需规定(FAO/WHO1994)。

(4)制法从海带或马尾藻中提取。

(5)应用用作乳化剂、成膜剂、增稠剂。在酸性溶液中作用弱,一般不宜在酸性较大的水果汁和食品中应用。我国《食品卫生添加使用标准》(GB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各类食品。美国FDA(1989)规定:用途及限量为:调味品和佐料(除用于填充油橄榄的香料之外),1%;糖果、蜜饯和糕点糖霜,6.0%;明胶和布丁,4.0%;罐头,10.0%;加工水果和水果汁,2.0%;其他食品,根据实际工艺需要不超过1.0%。日本规定:用于冰淇淋以改善保形性及使组织细腻,其用量为0.1%~0.4%;制造馅类可赋予粘结件,使吸附于稳定剂的水分难以形成冰晶,其用量为0.1%~0.7%。此外可制成薄膜用于糖果防粘包装。实际应用如下表:

20.2.2海藻酸钾(Potassium Alginate)

别名:褐藻酸钾 其化学结构如下:

**

(1)性状 白色至微黄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几乎无臭、无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水溶液呈中性。 (2)性能 参照海藻酸钠。

(3)毒性 GRAS FDA-21CFR 184, 1610; ADI 无需规定 (FAO/WHO ,1994)。 (4)制法 海藻用碱处理,加入硫酸得海藻酸,再加入碳酸钾或氢氧化钾制成。 (5)应用 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 使用注意事项:在酸味较大的水果汁和酸性食品中应用效果差,不宜使用。

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我国《食品添加剂 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按生产需要适量用于各类食品。

FAO/WHO(1984)规定:用量及限量为,用于酸黄瓜罐头500mg/kg(单用或其它助溶剂合用);胡萝卜罐头,10mg/kg(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合用);即食汤、羹,3000mg/kg(单用或与海藻酸钠合用);鲭鱼、沙丁鱼及其制品等罐头,20g/kg(仅以罐头汤汁计,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或胶凝剂合用);青刀豆和黄荚刀豆,矩玉米,蘑菇,芦笋,青豌豆等罐头,10g/kg(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合用,产品中含奶油或其它油脂);

酪农干酪(与稀奶油混合物),5g/kg(单用与其它稳定剂和载体合用);乳脂干酪,5g/kg(单用或与其它增稠剂合用);火腿,猪脊肉按GMP ;稀奶油,5g/kg(单用或与其它增稠或改性剂合用,仅用于巴氏杀菌奶油或用于超高温杀菌掼打稀奶油及消毒稀奶油);发酵后经加热处理的增香酸奶其制品,5000mg/kg(单用或与其它稳定剂合用);冷饮,10g/kg(按最终产品计,单用或与其它乳化剂,稳定剂及增稠剂合用)。

美国FDA(1989)规定:用途及用量为,用于糖果和糕点糖霜,1%;布丁,0.7%;加工的水果和水果汁,0.25%;其它食品按工艺要求使用不超过0.01%。 20.2.3琼脂(Agar)

别名:琼胶、洋菜、冻粉。化学结构:琼脂是复杂的水溶性多糖,由琼脂糖和琼脂胶组成。琼脂糖是两个半乳糖组成的双糖。琼脂胶与琼脂糖结构类似,不同之处是可被硫酸酯化。 (1)性状 琼脂为无色透明或类白色至淡黄色半透明细长薄片,或为鳞片状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味淡,口感粘滑,不溶于冷水,溶于沸水。含水时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干燥后发脆,而易碎。

在冷水中浸泡,缓缓吸水膨润软化,吸水率可达20倍。在沸水中极易分散成溶胶,溶胶呈中性反应。食后不被酶分解,几乎无营养价值。0.5%低浓度的溶胶,冷却后也能形成坚实的凝胶。1%的琼脂溶胶在42℃固化,其凝胶即使在94℃也不融化,有很强的弹性。琼脂溶胶的凝固温度很高,一般在35℃即可变为凝胶。

琼脂的品质以凝胶能力衡量:优质琼脂,0.1%的溶液即可胶凝;一般品质的,胶凝浓度应低于0.4%;较差的,浓度在0.6%以上才能胶凝。琼脂的主要组成和性质如下:可溶性无氮物73.5%,粗蛋白质2.5%,粗脂肪0.5%,灰分3.5%,水分20.0%,凝胶溶点82~100℃,凝固点28~40℃,胶凝浓度0.1%~0.6%,吸水率9~20倍,色泽透明无色。

(2)性能琼脂凝胶质硬,用于食品加工可使制品具有明确形状,但其组织粗糙,表皮易缩起皱,质地发脆。当与卡拉胶复配使用时,可克服这些缺陷,得到柔软、有弹性的制品。琼脂与糊精、蔗糖复配使用时,凝胶的强度升高,而与海藻酸钠、淀粉复配使用,凝胶强度则下降;与明胶复配使用,可轻度降低其凝胶的破裂强度。

琼脂耐热,但长时间,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可失去胶凝能力。琼脂的耐酸性高于明胶和淀粉、低于果胶和海藻酸丙二醇酯。

(3)毒性FAO/WHO(1985)规定,ADI不作限制性规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琼脂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4)来源和制法琼脂是石花菜、江篱等红藻类的细胞壁的一种粘性组成物。制造条状琼脂要在0.1MPa(表压)、PH值3.5~4.5条件下加热水解,水解液经过滤净化后在15~20℃下冷却凝固,凝胶切条后在0~10℃下晾干即成。制造粉状琼脂时,在凝胶切条后于—13℃下冻结,分离,溶解,用水调成6%~7%浓度的溶胶,然后在85℃下喷雾干燥即得。

(5)应用琼脂在我国食用较早,主要作凉拌菜用。在食品工业中作为增稠剂,用于糖果生产中主要制造琼脂软糖,用量一般为1.5%.使用时先加水浸泡,以加速其溶解,浸泡时间约为10小时生产软糖时生产量为琼脂的20倍左右。在果酱生产中,使用琼脂可增加果酱的黏度。在冰淇淋生产中,使用琼脂可改善冰淇淋的组织状态,提高冰淇淋的黏度和膨胀率,防止冰晶析出,使制品组织细腻轻滑,使用量为0.3%左右。在制作以小豆馅为主的甜食,如羊羹等中添加琼脂。由于琼脂凝胶的粘着性、弹性、持水性和保型性,对形成制品的感官质量和理化质量起重要作用。添加量一般为小豆馅的1%左右。在制作果冻时,添加0.3%~1.8%的琼脂,可使制品坚脆。

按FAO/WHO(1984)规定:制作干酪时,琼脂添加量为0.8%(单用或与其他增稠剂合用量);沙丁鱼及其制品、琼脂用量为2%(仅在灌装汤汁中,单用或与其他增稠剂或胶凝剂合用量),稀奶油,琼脂添加量为0.5%(单用或与其他增稠剂和改性剂合用量,仅用于巴氏杀菌掼奶油或掼打用0.5%(单用或与其他稳定剂合用量);冷饮,琼脂使用量为1%(以最终制品计,单用或与其他乳化剂、稳定剂和增稠剂合用量);在熟羊火腿、熟猪前腿肉、即食肉汤、羹等,琼脂用量视正常生产需要而定。

蔗糖对琼脂凝胶性能的影响:保持琼脂1.5%的浓度不变,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蔗糖的加入有时明显提高琼脂的G·S(凝胶强度,Pa)的作用,少量添加(少于1.5%)时,使琼脂的G·S 值稍许下降,在1.5%~16.0%浓度范围内,其G·S迅速增大,并达到最大值,比对照提高37%,随后,随蔗糖浓度的增加,琼脂的G·S 逐渐下降,在实验范围内,黏弹性基本无变化,透明度有增加趋势。少量蔗糖分子的加入,阻碍了琼脂分子的交联,网状结构强度减弱,故琼脂凝胶强度有所降低;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蔗糖分子本身的水化作用增强,使凝胶中自由水减少,凝胶网络结合得紧密,强度增强;当蔗糖浓度继续增大,琼脂凝胶受凝胶作用的蔗糖分子的影响,其G·S再度下降。

由于琼脂溶液的凝胶性和凝胶的稳定性而使琼脂广泛地应用食品工业中,它可以用于馅饼的添加剂或增量剂,糕点花边的凝胶以及法式蛋白甜饼,糖衣食品、家常小甜饼、冰淇淋

式的奶油质食品或其它食品的稳定剂。

糖衣食品的琼脂的含量标准为0.2%到0.5%之间。琼脂除了作为糖衣的稳定剂之外。还可以防止包装粘连。

20.2.4卡拉胶(Carrageenan)

卡拉胶又称角叉胶、爱尔兰浸膏和鹿角菜胶,这是由D-吡喃半乳糖及3,6-脱水半乳糖组成的高分量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镁、钾、钠、铵盐。根据分子中硫酸酯结合型态,卡拉胶分为7种类型:k-型、λ-型、L-型等

(1)性状卡拉胶为白色至淡黄褐色、表面皱缩、微有光泽、半透明片状体或粉末状物,无臭或有微臭,无味,口感粘滑,溶于60℃以上的热水中,形成粘性透明或轻微乳白色的易流动溶液。如先用乙醇、甘油或饱和蔗糖水溶液浸湿后,则较易溶于水。加入30倍的水,煮沸10分钟的卡拉胶溶液,冷却后形成胶体。与水结合黏液度增高。蛋白质反应起乳化作用,能使已乳化液稳定。它溶于热牛奶,不溶于有机溶剂。1%水溶液的黏度为0.225Pa·S,pH值为7.0。

(2)性能卡拉胶水溶液相当黏稠,其黏度比琼脂还大,盐能降低酯或酸根之间的静电引力的缘故。温度升高,黏度降低。若加热是在pH为最佳稳定状态下进行,且忽使其发生热降解,则温度降低,粘度又上升。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k-卡拉胶的水凝胶受到切变力作用发生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无触变性,而在牛奶中加入低浓度k-卡拉胶时,卡拉胶与牛奶蛋白络合形成弱凝胶,当受到切变力作用时则发生断裂,切变力除去后,又重新形成凝胶,显示出触变特性。

卡拉胶仅在有钾离子(k-型、L-型)或钙离子(L-型)存在时才能形成具有热可逆性的凝胶。卡拉胶的凝胶强度不及琼脂,但透明度较其高。卡拉胶的凝固性受某些阳离子(如钾、铷、铯、铵、钙等阳离子)影响。加入一种或几种该类阳离子,能显著提高凝固性,且在一定范围内,凝固性随阳离子浓度增加而升高。对k-卡拉胶,钾的作用比钙的作用大,称之为钾敏卡拉胶。而对L-卡拉胶,则钙的作用较钾的大,故称其为钙过敏卡拉胶。纯钾敏卡拉胶具有良好的弹性、粘性和透明度,而混入钙离子后会使其变脆。卡拉胶中钾的存在能干扰卡拉胶的胶凝作用,且使形成的凝胶加入钠离子,能使凝胶变脆而易碎。大量钠离子的强度降低。L-卡拉胶与钙离子能形成完全不脱水收缩的、富有弹性的和非常粘的凝胶,它是唯一的冷冻-融化稳定型卡拉胶。

A-卡拉胶凝胶的表面易发生胶液收缩。这种现象是由于卡拉胶溶胶在胶凝过程中加入的阳离子过量造成的,因此阳离子的用量要适度。K-卡拉胶与L-卡拉胶混用时,可提高凝胶的弹性又能防止脱水收缩。槐豆胶与卡拉胶混用可使凝胶变得更富有弹性而不脆,这两种胶有协同效应。K-卡拉胶与黄原胶共用也能克服卡拉胶凝胶的脱水收缩缺陷,还能使其疏松、增粘且富有弹性,缺点是凝胶中含有气泡,有损于外观。

溶于热牛奶的卡拉胶,冷却时都能形成凝胶。K-型中奶凝胶性脆,极易脱液收缩,加入磷酸盐、碳酸盐或柠檬酸盐来螯合或沉淀钙离子,可改善其物理性质。L-型牛奶凝胶也发生脱液收缩,加入焦磷酸四钠可使脱液收缩现象明显减弱,但凝胶变得柔软。

干燥的粉末状卡拉胶相当稳定,较果胶、海藻胶等稳定得多。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卡拉胶稳定,特别是在pH值为9的溶液中最稳定,即使加热也不水解。而在酸性溶液中,特别是在pH值小于4的溶液中,卡拉胶易发生酸催化水解,使凝胶强度和黏度都下降。凝胶状卡拉胶较溶液状的卡拉胶稳定性高,在室温下被酸化水解的程度也较小。

(3)毒性大鼠经口(其钙盐和钠盐混入25%玉米油)LD50约5.1~6.28g/kg。

(4)来源和制法卡拉胶是从角叉菜、麒麟菜等海藻原料中提取的。将海藻原料以稀碱液加热萃取或热水萃取,用醇类沉淀,经滚筒干燥或冷冻干燥而得:所用的醇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以滚筒干燥法回收卡拉胶时。需添加单甘油酯、双甘油酯或5%以下斯潘80作为滚筒剥离剂。

(5)应用在食品生产,卡拉胶用作增稠剂、凝胶剂、稳定剂、乳化剂和成膜剂,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

卡拉胶的凝固点、熔点、亲水性的高低或大小与海藻的种类、制造方法和测定时的条件有关。测定黏度时,温度必须控制在其凝固点以上。

用乙醇、甘油、砂糖糖浆湿润,或与3倍以上的砂糖混合,可提高溶解性。

λ-型卡拉胶大部分能溶解于冷牛奶中,并增加其黏度,但κ-型和ι-型卡拉胶在冷牛奶中难溶解或不溶。

干的粉末状卡拉胶很稳定,它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稳定,但在酸性溶液中,尤其是pH 小于4时较易水解,造成凝胶强度和黏度的下降。生产中为了减轻含有卡拉胶的酸性食品在消毒加热时可能发生的水解,常采用高温、短时消毒方法。

只有κ-型和ι-型卡拉胶的水溶液能形成凝胶,其凝固性受某些阳离子的影响很大。全部成钠盐的卡拉胶在纯水中不凝固,加入钾、铷、铯、铵或钙等阳离子能大大提高其凝固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凝固性能随这些阳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卡拉胶可与多种胶复配。有些多糖对卡拉胶的凝固性也有影响。如添加黄原胶可使卡拉胶凝胶更柔软、更粘稠和更具弹性;黄原胶与ι-型卡拉胶复配可降低食品脱水收缩;κ-型卡拉胶与魔芋胶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具弹性的热可逆凝胶;加入槐豆胶可显著提高κ-型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和弹性;玉米和小麦淀粉对它的凝胶强度也有所提高;羟甲基纤维素降低其凝胶强度;土豆淀粉和木薯淀粉对它无作用。

在冰淇淋中加入少量的卡拉胶可改善糕体,使之细腻,滑润,可口,放置时不易溶化。添加量为0.01%~0.03%,如选用r-卡拉胶与羧甲基纤维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在可可乳糕、可可牛奶和可可糖中使用,可使可可粉均匀分散在牛奶和糖浆中起稳定作用。可可牛奶中添加为0.025%~0.025%,如采用巴氏灭菌工艺,应选用卡拉胶。如采用浓糖浆配制,在包袋前将糖浆掺于牛奶中,应选用λ-卡拉胶,用量在0.04%~0.05%之间(以成品计)。

在面包中加卡拉胶能增加其保水能力,从而延缓变硬,保持新鲜防老化,添加量为0.03%~0.5%。

20.2.5海藻酸盐在应用过程中的作用

(1)海藻酸盐增稠作用海藻酸盐作为一种亲水性聚合物,具有聚合物的共有的一般特征,其水溶性也表现出高分子溶液特有的溶液性质。海藻酸盐溶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溶液黏度。利用这一特点,可将作为增稠剂和增黏剂。

在海藻酸盐溶液里,由于海藻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链也较长,高分子链成无规则线团,彼此间易发生缠结,缠结的结果使流动单元变大,增大了对流动的阻力,因而导致黏度迅速增高。它的相对分质量越大,其溶液的黏度也越大,其增稠效果也越好。

当选用海藻酸盐作增稠剂时,应尽量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产品。一般用于增稠作用的海藻盐浓度为0.5%以下。当水合的海藻酸盐与少量钙离子作用时,会大大增高溶液黏度。这主要是由于海藻胶与钙离子作用时,钙离子在两个相邻糖醛羧起桥作用,导致分子间产生交联,增大了分子体积和缠结作用,致使黏度增加,因此,添加少量钙离子可以提高增稠效果。

(2)海藻酸盐的凝胶作用在海藻盐的应

用中,胶凝作用的应用得较广。水溶性海藻酸盐与钙离子反应,可以很快形成凝胶。

几乎所有的海藻酸盐都形成凝胶,但实际上通常只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用于制造刚性凝胶的海藻酸盐浓度一般为0.5%,(对高分子质量的海藻酸盐)至2.0%(对低分子质量的海藻酸盐)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海藻酸盐浓度。

提高海藻酸盐凝胶强度的方法是增大海藻酸盐或钙离子浓度以及降低体系温度(冷却)。要使海藻胶凝胶强度变弱,可以来用以下方法:降低海藻酸盐或钙离子浓度,提高体系温度,提高体系中可溶性组分含量,加入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以及添加螯合剂。

(3)不溶性海藻酸盐制备不溶性海藻酸盐的机理,是利用钙与海藻酸盐的作用。将海藻酸盐与较高浓度的钙离子反应,可以制备不溶性海藻酸盐。通常用于制造不溶性海藻酸盐需要的钙离子浓度,要大大超过作增稠剂或制备凝胶所需要的钙离子浓度。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制备不溶性海藻酸盐:一是将胶溶液加入到混合好的钙溶液中;二是将准确称量的钙溶液(正好全部用于沉淀海藻酸盐)加到混合好的胶溶液中,后一种方法更常用,因此这种方法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加到溶液中的其它化合物,都能随不溶性海藻酸盐一起沉淀。

(4)海藻酸盐的成膜性能海藻酸盐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由海藻酸盐溶液薄层蒸发除去水分制成的薄膜,对油和脂肪是不渗透的,但是可以透过水蒸汽,并且置于水中可以重新溶解。海藻酸盐薄膜在干燥状态下较脆,可以用丙二醇增塑。一般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低钙含量的海藻酸盐,有利于制成较好的的薄膜。

(5)海藻酸盐与蛋白质间的作用海藻酸盐与其它水溶性胶类似,可以与蛋白质作用,这种作用的主要用途是可以用于沉淀回收蛋白质。一般认为,在有控制的海藻酸盐与蛋白作用中,氢键和范德华力是导致这种作用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取决于大分子所带的电荷,最大的作用点是发生在最小的带电荷点上。对不同pH的海藻酸盐-蛋白质体系黏度测定表明,当pH降到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时,由于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会使体系黏度增高。如果进一步降低pH,则由于所带的电荷全部损失,使络合物发生沉淀。

海藻酸盐除了可以用于沉淀蛋白质外,在适当条件下,也可以用于抑制蛋白质沉淀。在蛋白质等电点下,添加适量的海藻酸盐,可以降低等电点,抑制蛋白质沉淀,以便保持溶液中的蛋白质。

(6)海藻酸盐的亲脂性海藻酸盐丙二醇脂溶液的亲脂性可有效地作奶油、糖浆、啤酒、饮料及色拉油的稳定剂。

当利用海藻酸丙二醇脂的亲酯性时,应选用高脂化度产品。因酯化度越高,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亲脂性与表面活性越强。另外要尽量选用低黏度产品。

啤酒泡沫稳定剂是高酯化度海藻酸丙二醇酯是最典型的应用,一般用量为40~100mg/kg。尤其是当脂肪中残留脂肪性物质时,海藻酸丙二醇酯可以防止由止引起泡沫破裂现象。

20.2.6海藻酸盐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海藻酸盐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食品工业中应用的海藻酸盐主要的品种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海藻酸钠-海藻酸钙复盐、海藻酸铵-海藻酸钙复盐和海藻酸丙二醇酯。海藻酸盐在食品工业的主要作用为凝胶化,即形成食用凝胶。其次,海藻酸盐的增稠作用和成膜性能也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0.2.7作为冰淇淋等冷饮在食品中的稳定剂

良好的稳定剂能使冰淇淋等冷饮食品产生平滑的外观,口感,而且在贮藏中不会变糙,

在食用时不会使人感觉到它的存在。稳定必须产品形成冰晶。用海藻酸钠代替明胶、淀粉作为冰淇淋等冷饮食品的稳定剂,能使混料稳定均匀,易于搅拌和溶化,在冷藏时可调节流动,使产品具有平滑的观和溶化性能,同时也无须陈化时间,膨化率也较大,产品口感平滑,细腻,口味良好。用量比其它稳定剂低,一般用量为0.1%~0.3%。

20.2.8作为蛋糕,面包,饼干等的品质的改良剂饼干,面包,蛋糕等烘烤食品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面筋含量低的面粉,如面筋含量30%以下,一般不适宜做面包和饼干。由于面粉面筋含量低,用于生产面包,发酵效果不好,不易胀发;用于生产饼干,则是破碎率增加;用于生产蛋糕,由于韧性不好,烘烤后脱盒困难,易破碎。在这些食品中加入0.02%~0.2%的海藻酸钠,均能使其质量提高。用于生产饼干、蛋卷,主要是可减少破碎率,试验结果是破碎率可减少70~80%,产品外观光滑,防潮性能好,质地酥松,减少切片时落下粒屑,还能防止老化,延长保存期。至于其加入量,各有不同,在美国生产面包和蛋糕,海藻酸钠的加入量为0.3%~0.6%,在我国,有的厂家加入量为0.1%~0.15%。

20.2.9增加米纸的拉力强度

米纸主要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供包裹药物、糖果、糕点之用,所以要求米纸质地光亮,透明度和韧性好,拉力强。

利用海藻酸钠胶体的高粘滞性与淀粉类浆料混合来提高米纸薄膜的强度,取得良好的效果,加入0.5%的海藻酸钠能使薄膜的强度提高13%,且透明度好,光泽度良好,摺之不易破裂,用它包裹的糖果不易吸水发烊,且比琼胶淀粉薄膜制作方便,成本低。

20.2.10用作乳制品的稳定剂

用海藻酸盐稳定的冰冻牛乳具有良好的口感,无黏感或僵硬感。在搅拌时有黏性,并有迟滞感。酸奶是人们喜食的一种的饮料。海藻酸丙二醇酯是这类产品的最佳稳定剂,其酯化度高,稳定能力强。

海藻酸盐可以用于人造奶油的增稠剂、乳化剂,通常采用海藻酸丙二醇酯,有时也使用海藻酸钠,其用量按水分含量计算,一般为0.25%~3%。

20.2.11啤酒的泡沫稳定剂和酒类的澄清剂鉴定啤酒质量的好坏,不仅看它口味如何和理化数据,也要从它的外观、颜色、透明度及倒杯时气泡挂杯时间,要求汽泡细小均匀,挂杯时间长。在啤酒中加入50~200mg/kg的海藻酸钠可对泡沫起稳定作用,而且透明度也增加,保质期延长。

清酒、果汁酒、香槟酒类中常由于含有多量的酸和色素而显得有些浑浊,如加入40~100mg/kg的海藻酸钠,可以很好地起到澄清作用。除此之外还以起到除去酒中单宁和含氮物。

20.3 植物胶

20.3.1阿拉伯胶(Arabic gun)

阿拉伯胶是由金合欢树的树皮的伤痕渗出液制得的无定性琥珀色干粉,是工业用途最广泛的水溶性胶。其水溶性黏度最低,可用作胶粘剂使用,可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剂、配方助剂、表面活性剂、表面上光剂等。

(1)性状阿拉伯胶为黄色至浅黄褐色半透明块状体,或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物无味无臭密度为1.35~1.49。它极易容易水,形成清晰和黏稠液体,呈弱酸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不溶于乙醇和大多数有机溶剂。

(2)性能阿拉伯胶溶液的黏度与浓度和pH值有关。25℃时,50%溶液的黏度最高;20℃时,30%溶液的黏度为200mPa·s。在PH值为6~7区间内,可出现黏度最高值。其黏度还与其他物质的存在有关,当有乙醇、电解质存在时,黏度降低;而有柠檬酸钠存在时黏度增高。此外,其黏度还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阿拉伯

胶具有表面活性,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阿拉伯胶的流变性如下:阿拉伯胶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5℃时50%达到最大;溶液的黏度在PH值2~7达最大值;溶液中电解质存在将降低其黏度,但柠檬酸钠能增加其黏度;温度升高阿拉伯胶的黏度和密度将降低,温度达到170℃后投到水中,其只能发生溶胀,变成不胶粘的凝胶溶于水;在阿拉伯胶的溶液中掺入酒精将使溶液的黏度降低,在60%的酒精中发生沉淀。阿拉伯胶的混溶性:阿拉伯胶是已知所有水溶性胶中用途最广泛的胶,他可以和大多数其他的水溶性胶、蛋白质、糖、淀粉相配伍。电解质倾向于降低阿拉伯胶的黏度。某些试剂则倾向于生成沉淀或浓稠的胶状物。例如:在制备乳液时,阿拉伯胶与肥皂不相配伍。黄蓍胶与阿拉伯胶混合配比两者各自同浓度的黏度更低,以4∶1可获得最低黏度,阿拉伯胶可以和生物碱相配伍,可以溶于浓或稀盐酸、醋酸、氨水,稀氢氧化钠、氯化汞、氯化铋或硝酸银溶液中,阿拉伯胶可与1∶1000的吗啡硫酸盐、麻黄碱盐酸盐、奎宁硫酸盐、马钱子碱硫酸盐和咖啡碱完全相配伍。与大多数水溶性胶、蛋白质、糖和淀粉相配伍;与明胶、清蛋白能形成稳定的凝聚层;与三价金属离子作用而沉淀。用酸性醇亦可使阿拉伯溶胶沉淀,得到游离阿拉伯胶。

(3)毒性FAO/WHO(1985)规定,ADI 不作规定。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984)将其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4)来源和制法从阿拉伯胶树或亲缘种金合欢属树的树干和枝割破处流出的胶状物,除去杂质后经干燥、粉碎而得。

(5)应用阿拉伯胶在食品中的应用取决于:①起保护胶体或稳定剂的作用;②在溶液中的胶黏性;③其增稠能力;④热食品的配方中,阿拉伯胶的低消化性。

阿拉伯胶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它提供黏度、流变和特征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性质。柠檬油、柑橘油和其他饮料中香料的乳化剂就是利用阿拉伯胶的乳化能力。阿拉伯胶在啤酒酿造工业中其泡沫稳定剂。当它为驻香剂用于喷雾干燥的香料时,可形成难透过的、包围香料的薄膜,减少香料氧化变味和蒸发,防止香料从空气中吸潮或吸收其它气体而影响香味。虽然其它的胶也可起同一作用,因为它易溶解于水,价格低廉和具有卓越的特性,故其用量最大、最广泛。

在糖果制品中阿拉伯胶广泛的应用于糖果、点心制造,其原因首先是它具有防止糖份结晶的能力。其次是他具有增稠、增浓的能力,阿拉伯胶可作为蜜饯的透明糖衣,咀嚼糖、治咳糖和菱形糖的成份。独特的胶姆糖就是用阿拉伯胶制造的。

在大多数糖果、点心中,阿拉伯胶具有两个重要性质:一是防止糖份的结晶是最重要的功能。因此,阿拉伯胶在高含糖量、低含湿量的糖食(如枣型糖和糖锭)制品中能获得最大量的应用。二是它可作为乳化剂使脂肪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糖衣和糕点中,以防止脂肪在糖食糕点制作过程中聚集而漂浮于表面,形成易于氧化的多油脂表面层。

在牛奶制品中阿拉伯胶用于冷食品如冰淇淋、不含乳的冷冻甜食、土耳其冰果子露中的稳定剂。这是因为阿拉伯胶具有强吸水性,可粘合大量的水并以水化的形式保持这些水分,在冰淇淋内部形成更精细的结构,以防止冰晶的析出。使用阿拉伯胶的主要缺点就是制得的冰淇淋入口后不能速溶。

适当比例的牛奶或冰淇淋和阿拉伯胶混合,混合物缓慢的加热,待混合物成均匀态时浇注入模,冷却后包装。这种制品在热饮料中速溶,而在冷冻过程中比单纯的牛奶或冰淇淋保存性更好。阿拉伯胶亦可作婴儿食品的保护胶体。

在面包点心制品中阿拉伯胶广泛的应用于面包工业中,这是由于阿拉伯胶的本身的粘性和

粘着性所决定的。它用于制造透明糖衣稳定和自由流动和粘附于面包表面的特性。若作为乳液稳定剂使用时,乳液可以赋予面包表面光滑感。面包糖衣的的形成就是面包热时将加了阿拉伯胶的糖液浇在面包的表面,待冷却后则附于面包表面。

在驻香剂中,由于食品中引入喷雾干燥的香料,阿拉伯胶作为驻香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喷雾干燥对于易挥发的或易氧化的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快速干燥尤其有利。

作为驻香剂使用时,阿拉伯胶在香料颗粒的周围形成保护薄膜,以防止氧化和蒸发,同时也防止它从空气中吸温。使用保护胶体喷雾干燥香料的保香味的时间,比一般空气干燥的同种香料要延长10~20倍。

在香料乳化剂中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而制造的。利用阿拉伯胶或黄蓍胶的某些可叠加的性质,可用这两种胶的混合物制备一些饮料的乳化剂。其中,黄蓍胶作为乳化稳定剂,而阿拉伯胶则赋予其可口的柔和感。

在含有柠檬酸、柠檬油、甘油、水和着色剂的面包柠檬油乳剂的配制过程中,阿拉伯胶和黄蓍胶的混合物是最好的乳化剂。

在饮料中应用中阿拉伯胶是制造啤酒最理想的泡沫稳定剂。它赋予啤酒浓厚的引起食欲的和稳定的泡沫。这些泡沫既是在泡沫抑制剂存在时,仍据用抵抗破裂的能力,阿拉伯胶对啤酒除了稳定泡沫以外无其他功效。

经喷雾干燥的植物油-阿拉伯胶孔液可作为浑浊剂商品出售,在饮料和饮料干粉配成的饮料中产生水果汁的引人瞩目的

总之,在许多应用场合,来自植物的亲水性胶体可作乳化剂。在另外的应用场合,它又作为乳液的增稠剂和稳定剂,以防止乳液的去乳化。因之在食品乳液中,来自植物的亲水性功能是两方面的:一是他们作为分散相油滴颗粒保护膜,因此防止了油滴的凝聚而导致油水分层。二是它们增加乳液的粘稠度和黏度,因而更有效地防止油滴颗粒的不断增大。具有真正的水溶性和乳化性能的阿拉伯胶之所以能使乳化液增加稳定性,主要是阿拉伯胶在每一个油滴周围形成保护膜,至于它是在水中发生溶胀或悬浮的胶体,它之所以能抑制分散相的油凝聚,增大油滴直径,主要依赖于其增稠作用。

20.3.2果胶(Pectin)

果胶为非淀粉多糖,属于膳食纤维,由于科学的进步,营养学研究中重视了膳食纤维对人体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到果胶作为一种增稠剂、凝胶剂、稳定剂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中前途是怎样的。化学结构为线性D-半乳糖醛酸甲酯连接而成的多糖。相对分于质量5×105~30×105。

(1)性状白色至黄褐色粉末,几乎无臭,在20倍水中溶解成粘稠体,不溶于乙醇和其它有机溶剂。甲氧基高于7%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HMP);低于7%的果胶称为低甲氧基果胶(LMP)。甲氧基含量越高,凝胶能力越高。HMP必须在含糖量大于60%、pH2.6~3.4时才具有凝胶能力。而LMP只要有多价金属离子,例如钙、镁、铝等离子的存在,即可形成凝胶。

(2)性能果胶的多聚半乳糖醛酸的长链结构中部分羧基。通常是甲酯化了的。若酸的羧基全部被甲酯化时,甲氧基含量约为分子量的16.3%。因此,可根据甲酯化程度对果胶进行分类。当甲氧基含量等于或大于7%(即甲酯化度为42.9%)者称为高脂果胶;甲氧基含量低于7%者称为低酯果胶。高酯果胶亦即为普通果胶。高酯果胶水溶液在溶性糖,如蔗糖含量高于60%及pH值为2.6~3.4范围内能胶凝化形成可逆性凝胶,甲氧基含量越高,胶凝能力越强。低酯果胶,由于其中一部分甲酯转变成伯酰胺,不受糖、酸含量的影响,故其形成凝胶的性质有很大的改变。而当其溶液有多金属离子,如钙、镁、铝等离子存在时,由于发生架桥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的凝胶。这种凝胶在

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或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微量的物质,通常其添加量不超过食品质量的2%。添加目的为:①改进和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②延长食品的货架期;③方便食品的加工;④增强食品的风味,改变食品的色泽;⑤确保微生物的安全性;⑥保持食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1、食品添加剂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球开发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万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品种有300o余种,常的有68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便用量最大、使用品种最多的国家.目前允许直接使用的有230o种以上,消费量已超过14o万吨(不包括淀粉及其衍生物、香精/香料和调味料);西欧消费量已近50075~,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数量高达40万吨。 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医药、农用化学品及饲料添加剂之后的第四类倍受人们关注的精细化工行业。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世界市场价值为200亿美元,其中,调味品占30~,4、氢化胶体占17%、酸化剂占13%、调味增强剂占12%、甜味剂占6%、色素占5%、乳化剂占5%、维生素和矿物质占5%、酶占4%、化学防腐剂占2%、抗氧化剂占1%。j负计禾来5年内冥年增长率为2%-3%。全球调味品和香料的市场价值为12o亿美,其中调味品约占49%(59亿美元)。调味品市场中,饮料占31%、佐料占23%、奶制品占14%、其他占32%。需求增长最强劲的食品添加剂将是维生素、矿物质、调味增强剂和脂肪代用品。

罗氏(R.h)和巴斯夫公司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商。维生素是罗氏公司维生素和精细化学品部最大的业务部门,几乎占全球销售额的50%,其次是精细化学品占30%、类胡萝卜素占20%。罗氏新上市的营养药品包括用于眼科保健的玉米黄质、番茄红素和叶黄素,以及供功能饮料用的水溶性维生素E制品等。罗氏公司也加快投资中国市场,与上海新亚药业公司合资兴建了1000吨/年维生素B工厂,还有罗氏泰山(上海)维生素A新厂,以及在无锡兴建4万吨/年柠檬酸工厂。巴斯夫公司在全球维生素市场上约占25%的份额,该公司在韩国Gunsan建成3000吨/年维生素B 工厂和世界规模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B的工厂。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随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共有21类1474种,产品门类齐全,基本可以满足食品工业的需要。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品量已超过200万吨,其中味精达60万吨以上,柠檬酸的产量近20万吨。表1列出我国主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产量。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总量已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国多数食品添加剂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因此产品质量方面尚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少数用量少、档次高的食品添加剂仍依赖进El。一些合资的食品加工企业和引进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仍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国外的同类产品。 2、营养添加剂 牛磺酸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牛磺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

GB 2760-2014中可使用的食品增稠剂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NS号INS号功能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18.004 1520 稳定剂和凝固剂、抗结剂、消泡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 刺云实胶tara gum 20.041 417 增稠剂醋酸酯淀粉starch acetate 20.039 1420 增稠剂 淀粉磷酸酯钠sodium starch phosphate 20.013 —增稠剂 D-甘露糖醇D-mannitol 19.017 421 甜味剂、乳化剂、膨松剂、稳定剂、增稠剂 瓜尔胶guar gum 20.025 412 增稠剂 果胶pectins 20.006 440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海萝胶funoran (gloiopeltis furcata) 20.040 —增稠剂 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 20.010 405 增稠剂、乳化 剂、稳定剂 海藻酸钠(又名褐藻 酸钠) sodium alginate 20.004 401 增稠剂 槐豆胶(又名刺槐豆 胶) carob bean gum 20.023 410 增稠剂β-环状糊精beta-cyclodextrin 20.024 459 增稠剂 黄原胶(又名汉生胶)xanthan gum 20.009 415 稳定剂、增稠 剂 甲壳素(又名几丁质)chitin 20.018 — 增稠剂、稳定 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 (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ters) 10.022 475 乳化剂、稳定 剂、增稠剂、抗结 剂 聚葡萄糖polydextrose 20.022 1200 增稠剂、膨松剂、水分保持剂、 稳定剂 决明胶cassia gum 20.045 427 增稠剂 卡拉胶carrageenan 20.007 407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可得然胶curdlan 20.042 424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可溶性大豆多糖 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 20.044 — 增稠剂、乳化 剂、被膜剂、抗结 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phosphated distarch phosphate 20.017 1413 增稠剂 硫酸钙(又名石膏)calcium sulfate 18.001 516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 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 18.002 509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罗望子多糖胶 tamarind polysaccharide gum 20.011 —增稠剂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maltitol and maltitol syrup 19.005, 19.022 965(i),965(ii) 甜味剂、稳定 剂、水分保持剂、 乳化剂、膨松剂、 增稠剂 普鲁兰多糖pullulan 14.011 1204 被膜剂、增稠剂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 20.016 1442 增稠剂

谈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程及正确应用

谈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程及正确应用 姜雯1,薛巍2 (1.国家农业标准化监测与研究中心(黑龙江),黑龙江哈尔滨150036;2.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尽管食品添加剂近代才出现,但它的直接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主要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危害,阐述了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关键词:食品添加剂;作用和危害中图分类号: TS202.3文献标识码:C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per Application of Food Additives JIANG Wen 1,XUE Wei 2 (1.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ndardized M onitoring and Research Center (Heilongjiang),Harbin 150036,China 2.Heilongjiang metrology Institute of M 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Harbin 150036,China) Abstract:although food additives appear during recent time,their direct applic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a long time ago.In this paper,the variety,function and hazard of food additives were introduced,and how to use them properly was elucidated.Key words:food additives;function and hazard 0前言 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 记载。如《神农本草》中即有用栀子染色的记载。中国传统点制豆腐所使用的凝固剂盐卤,约在公元25~220年的东汉时期就有应用,并一直流传至今;公元6世纪时北魏末年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曾记载从植物中提取出天然色素予以应用的方法:作为肉制品防腐和护色的亚硝酸盐,大约在800年前的南京时就用于腊肉生产,并于13世纪传入欧洲。 现代食品工业的产品,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础配料,其使用水平是食品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食品添加剂已被列为我国加速开发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没有食品添加剂,很难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那到底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利还有弊?1 食品添加剂含义及其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 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加入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 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共有22类,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生产生活中较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共有907种,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疏松剂、香料等。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收稿日期:2011-12-15作者简介:姜雯(1974-),女,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 博士。 第39卷第2期2012年3月 酿酒LIQUOR MAKING Vol.39.№.2Mar.,2012 文章编号:1002-8110(2012)02-0027-03 27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安全性影响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安全性影响 班级:食安1201 姓名:刘巧学号:1201070510 摘要:近年来的“食品事件”层出不穷,使得我们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面粉中的增白剂、大米里中掺的石蜡……这些食品安全隐患使得我们现在想到“剂”就不寒而栗,其实“剂”本身没有那么可怕,可能消费者在认识中存在误区。到底何为食品添加剂,它与我们的生活有多密切。食品添加剂在安全性方面的危害包括毒性危害、间接危害和引发的过敏反应。其中添加剂对人类的毒性危害,概括起来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三个方面;食品添加剂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有原始刺激性皮炎、急性荨麻疹、紫斑症,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接触性皮炎等等。为防范添加剂对于安全方面的危害,需要禁止使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并对那些疑似有害的添加剂,在使用前都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安全性分析,建立起检查和监控食品添加剂安全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添加剂安全性 一、食品添加剂概念及分类 1.1 添加剂的定义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法规第2 0 1款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制造、包装、加工、制备、处理、装箱、运输或储藏过程中使用的直接或间接的变成食品的一种成分或影响食品性状的任何一种物质[ 1]。而中国的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认为食品添加 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1.2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包括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所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功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大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防腐剂、护色剂、着色剂、酸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课程考核论文 姓名:高宝祺学号:10014030117 班级:环境10-1班 学院:化工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成绩: 茶多酚的应用功能与前景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茶多酚具有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的综合免疫能力和其它保健治疗功效等效果。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茶多酚参入其他有机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纤维素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茶多酚是21 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如果将这些都利用起来,开发茶多酚将有足够的资源保证。深入开展茶多酚提取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开发出能够防治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具有医疗和保健用的药品、材料、食品、化妆品,不仅可以为保障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其还可以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走向国际市场。 关键词:茶、茶多酚、功能、保健、前景、 正文: 一:茶多酚的简介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茶多酚又称茶鞣,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日本千叶大学山下泰德教授等科学家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二:化学性质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及食品安全论述

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及食品安全论述 肖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2009011210)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论述了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与解决的相应对策,引导食品添加剂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应用;发展趋势;食品安全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食品添加剂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不同,因而其定义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在我国,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物质[1]。 我国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分别为:(1)酸度调节剂;(2)抗结剂;(3)消泡剂;(4)抗氧化剂;(5)漂白剂;(6)膨松剂;(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8)着色剂;(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 (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剂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 (21)食品用香料;(22)食品加工用助剂;(23)其他[2]。许可使用的多达两千多个品种[3]。 以下简要介绍一下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防腐剂 防腐剂一般可分为酸性防腐剂、酯性防腐剂、其他化学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其中,酸性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及其钙或钠盐。酯性防腐剂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包括甲、乙、丙、异丙、丁、异丁,庚等酯类。其他化学防腐剂包括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脱氢醋酸、脱氢醋酸钠和富马酸。天然防腐剂即生物防腐剂,主要包括乳酸链球菌素,还有纳他霉素、壳聚糖及溶菌酶等。 目前使用较多的防腐剂之一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其安全性值得考虑,如果过量摄入将会影响肝脏酶对脂肪酸的作用,其次苯甲酸钠中过量的钠对人体血压、心脏、肾功能也会形成影响。特别是对心脏、肝、肾功能弱的人群而言,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摄食是不适合的。另外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惊厥和气喘等病症

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范文

第1章食品添加剂的地位和重要性2 11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2 12食品添加剂技术学科的特点与发展现状2 13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发展现状3 131生产发展状况3 132进出口状况4 133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 134产业重点发展方向6 135产业发展建议6 136产业发展趋势7 复习题7 第2章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8 21概述8 211前言9 212范围9 213规范性引用文件9 214术语和定义9 215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10 216食品分类系统11 217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11 22如何利用GB 2760查询食品添加剂11 23有关本书附录引用标准的说明12 复习题12 第3章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概述13 31中国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13 32美国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14 33日本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16 34澳大利亚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17 35加拿大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18 36欧盟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18 37印度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20 38联合国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20 复习题21 第4章食品添加剂的分类22 41按来源分类22 42按功能分类22 43按安全性分类23 复习题28 第5章与食品添加剂安全相关的基本知识29 51食品及其安全的基本概念29 511安全、危害和风险的概念29 512食品安全的概念29 513与食品相关的术语及其概念30 514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术语及其概念32

515中国新资源食品名单34 516中国保健食品原料名单36 517中国食品污染物名单40 51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42 519可用于食品的消毒剂原料名单(暂行)43 5110食品危害的分类43 52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概述44 53中国食品安全法的总体思路和亮点45 54食品安全管理的原则47 55食品安全学原理47 551“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理念47 552风险分析48 553透明性原则48 554法规效应评估49 56食品安全学的学科与技术体系49 561食品安全学的学科体系49 562食品安全学的技术体系49 复习题50 第6章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概论51 61食品添加剂的批准原则51 62CAC制定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总原则51 63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审批规定52 6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 程序53 65食品添加剂风险分析框架53 66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54 67中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54 复习题55 第7章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56 71危害识别56 72危害特征描述56 721限量终点57 722非限量终点57 723危害评估与数据来源58 73暴露量评估58 731用量数据59 732食物消费数据59 733估算摄入量概述60 734国家人均摄入量估算60 735欧盟预算法的摄入量估算60 736丹麦预算法在制定添加剂最大使用量的原则62 737基于个人食物消费数据的摄入量计算63 738随机摄入模型法67 74风险特征描述67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题库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增稠剂:能提高食品的粘度或着能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叫做增稠剂。比如琼脂、卡拉胶、糊精和海藻酸钠等。 3、乳状液: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叫做乳状液 4、膨松剂:膨松剂是指加入食品中后,当食品烘烤加工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气体,在食品内部形成膨松多孔结构的食品添加剂。 5、防腐剂:防腐剂是指能够抑制微生物增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比如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 6、香精: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两种以上香料的混合物。 7、精油: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其商品统称为精油。 8、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9、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二、填空题 1、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代码可以用5位数字表示,如磷酸CNS 01.106。前两位数字表示该食品添加剂所属的类码标识,后三位数字表示该食品添加剂的编号代码。 2、按照我国的食品添加剂编码系统,防腐剂的分类号是17。 3、按来源分,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类。 4、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5、不得以掩盖食品本身或者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6、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7、能提高食品的粘度或着能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叫做增稠剂。 8、乳状液中以小液珠状态存在的一相叫做分散相。 9、苯甲酸有杀菌和抑菌作用。其效力随酸度增强而增加,在碱性环境中失去抗菌作用。 10、山梨酸类的适用pH值范围为5.5以下。 11、根据色料的混合原理,红色与蓝色相混产生紫色色; 12、根据色料的混合原理,黄色与红色相混产生橙色色; 13、根据色料的混合原理,黄色与蓝色相混产生绿色色; 14、食品中最常用的发色剂是硝酸钠和亚硝酸钠。 15、按照作用机理,食品漂白剂可分为还原型漂白剂和氧化型漂白剂两大类。 16、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性油状液体,其商品统称为精油。 17、从溶解性能来看,食用香精可分为水溶性香精和油溶性香精两类。 18、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1引起的。 19、赖皮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5引起的。

增稠剂介绍

第20章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 20.1 概述 20.1.1 食品增稠剂的定义 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它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充当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成膜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等。增稠剂在食品中添加量通常为千分之几,但却能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其化学成分除明胶、酪朊酸钠等为蛋白质外,其它大多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20.1.2食品增稠剂的分类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已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1)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海藻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地球上各海域水温变化及盐含量不同。海洋中藻品种多达15000多种,分为红藻、褐藻、蓝藻和绿藻四大类。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来自褐藻。不同的海藻品种所含的亲水胶体其结构,成分各不相同,功能、性质及用途也不尽相同。 (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及其种子制取的增稠剂,在许多情况下,其中的水溶性多糖类似于植物受到刺激后的渗出液。它们是经过精细的专门技术而制得的,包括选择、种植和布局。种子收集和处理都具有一套科学方法。正如动植物渗出液一样,这样增稠剂都是多糖酸的盐。其分子结构复杂,常用的这类增稠剂有瓜尔胶、卡拉胶、海藻胶等。 (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真菌或细菌与淀粉类物质作用产生的另一类用途广泛的食品增稠剂,如黄原胶等,这是将淀粉全部分解成单糖,紧接着这些单糖又发生缩聚反应再缩合成新的分子。这种新分子的大分子链具有以下的特点:每一个葡萄糖残基除了四个碳原子仍保留原有的结构之外,部分或全部地发生羧基部位的部分氧化,大分子或链的交联,羟基上的氧原子被新的化学基取代等反应。由不同植物表皮损伤的渗出液制得的增稠剂的功能是人工合成产品所达不到的,其成分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其他单糖缩合的多糖衍生物,在它们的多羟基分子中,穿插一定数量对其性质有一定影响的氧化基团,这些氧化基团,在许多情况下,羟基占很大的比例。这些羟基常以钙、镁或钾盐的形式存在,而不以自由羟基的形式存在。阿拉伯胶、黄原胶均属于此类增稠剂。 (4)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这类增稠剂是从动物的皮、骨、筋、乳等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品种有明胶、酪蛋白等。 (5)以纤维素、淀粉等天然物质制成的糖类衍生物这类增稠剂按其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两类:以纤维素、淀粉等为原料,在酸、碱、盐等化学原料作用下经过水解、缩合、化学修饰等工艺制得。其代表的品种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等。 20.2 海藻胶 由于海藻胶在增稠性、稳定性、胶凝性、保形性、薄膜成形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加上其独特的保健功能,使之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产销量最大的增稠剂之一。本节重点介绍海藻酸及其盐、琼脂、卡拉胶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0.2.1海藻酸钠(Sodium Algimate ) 别名:褐藻酸钠、藻胶。化学结构:海藻酸和海藻酸盐是直链糖醛酸聚糖。由两种分子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隐患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隐患 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随着我国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其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系列由于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引发的事件,已经严重危及到我国食品安全。针对当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超剂量、超范围、重复使用、隐瞒使用等各种不规范使用甚至违法使用的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加强立法、完善标准、提高检测水平、采取新工艺、实行分类监管、强化使用者食品安全意识等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简单地说,按常用添加剂的功能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1)为改善品质而加入的色素、香料、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 (2)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加入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3)为便于加工而加入的稳定剂、乳化剂、消泡剂等 (4)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影响较大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等,无不与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关。探索行之有效的食品添加剂监管方法,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现状食品添加剂对于提高食品质量、改善色香味和口感,保障食 品安全和防腐都起着重要作用,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如方便面中添加防腐剂,食用油中加入抗氧化剂等。目前,我国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 314 个品种,涉及16 大类食品、23 个功能类别。据统计,当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年产量达200 万t,其中味精、柠檬酸、木糖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设备及工艺落后,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绝。特别是“苏丹红、塑化剂、毒豆芽”等恶性事件频发,已严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据统计,2010 年全国共查处食品添加剂违法案件 5 305 起,罚款1 980 余万元;2011 年全国查处食品添加剂违法案件5 645 起 这都意味着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患,如: 1.超剂量使用在食品添加剂的各种问题中,超剂量使用最为普遍。部分生产企 业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过度追求食品色泽、口感以及保质期,却忽视其对人体的危害,如 面粉中的增白剂超标,冷饮中色素的超量使用。有的厂商为控制成本,使用简陋生产设备, 缺乏计量手段,造成使用剂量不准。符合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如果长期过量使用,也会对人 体造成伤害。比如常用于肉制品生产的添加剂亚硝酸铵,如果经常超量使用,在体内会产 生亚硝酸胺等致癌物质,给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2.超范围使用按标准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不允许超范围使 用,不能把只允许在一种食品中添加的添加剂加入到其他食品中。比如上海的"染色馒头" 事件,就是一些不法厂商用着色剂柠檬黄,把白面染色后代替玉米面做成馒头。柠檬黄通 常可以在冷冻食品、制酒、糖果等食品中正常使用,但却不能加入馒头中欺骗消费者,这 是典型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的违法事件。 3.滥用复合食品添加剂复合食品添加剂是将 2 种以上的食品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和工 艺配制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添加剂,在火锅、汤料、调味品加工中大量使用。生产企业往 往以“商业机密”为由,不愿公开其生产配方和工艺,不标示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含量配比 和成分说明,以致使用者无法判定添加剂的具体成分,给其监管带来极大困难。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之欧阳光明创编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增稠剂特性、食品增稠剂的来源、添加到食品中的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以今后的发展前景。 1增稠剂 增稠剂又称胶凝是一种流变助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常接触的到,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其中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吸水膨胀化学反应两种原理起到增稠增粘的效果。增稠剂分子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例如羟基、羧基、氨基和羧酸根等,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通常,食品增稠剂都是高分子亲水的胶体物质,大部分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 追溯增稠剂的历史,最早的渊源就在食品。在很早以前,我国便有人在烹调菜肴时用淀粉来勾芡,使得菜肴的汤汁更为浓厚、黏稠,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增稠剂”。现代,仍然有些国家,把淀粉划归为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GB 2760-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39种允许限量使用的增稠剂,允许添加增稠剂的食品种类大致有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制品、糖果类、淀粉制品、糕点类、肉与肉制品、水产品

制品、糖浆类、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饮料类、酒类等16大类。可见增稠剂在食品工艺中地位斐然。 2食品增稠剂的来源 增稠剂在食品工程中添加量很微小,通常只占到制品总重的千分之几,但却能既有效又科学健康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食品增稠剂的化学成分大多是天然多糖或者其衍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现今可查到的用于食品工业的增稠剂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天然增稠剂级、人工合成增稠剂。 2.1 天然增稠剂 由天然动植物提取而成的增稠剂。海藻类产生的胶及其盐类,如海藻酸、琼脂、卡拉胶等;树木渗出液形成的胶,如阿拉伯胶;植物种子制成的胶,如瓜尔胶、槐豆胶等;植物某些组织制成的胶,如淀粉、果胶、魔芋胶等;动物分泌或其组织制成的胶,如明胶、酪蛋白;微生物繁殖分泌的胶,如黄原胶、结冷胶等。 2.2 人工合成增稠剂 人工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食品增稠剂。以天然增稠剂进行改性制得的物质及纯人工合成增稠剂。如:海藻酸丙二醇酯、羟甲基纤维素钙、羟甲基纤维素钠、磷酸淀粉钠、乙醇酸淀粉钠。纯化学合成: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粘度或着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

2019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手册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新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手册 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19年允许使用的21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等逐一介绍。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19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

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消泡剂 乳化硅油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 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没食子酸丙酯(PG) D-异抗坏血酸钠 茶多酚(维多酚) 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甘草抗氧物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田素东 P092013663 摘要:近年来食品添加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研究、食品添加剂制备中的新技术研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分析技术研究三个 方面。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同时对这两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以下简称基金委) 在食品科学学科食 品添加剂分支学科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基金申请中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的 研究受关注度较高,而利用生物技术制备天然食品添加剂这一研究热点在今年 的申请和资助项目中也有体现。基金委在食品添加剂这一分支学科的资助体现 了目前食品添加剂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天然产物; 生物技术; 检测分析; 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 of Food Additives Tian sudong P0921013663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food additives mainly is focusing on three areas,I edevelopment of novel natural safe food additives,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food additives and detection analysis of food additives. The current status,development trend and several highly concerned topics in food additive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jects about food additives approved by NSFC over the past 2 years was analyzed. Among all these project sabout food additives,the research about novel natural food additives has been paid the relatively high attention to,and the research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on preparation of food additives has been highlighted this year. In summary,thefunding support by NSFC in this discipline is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ood additives.

浅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题目:浅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食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它供给人体热量和各种营养物质, 满足人体需要。当人们走进超市, 琳琅满目, 档次不一的各种加工食品摆满了货架, 而在这些食品的配料表中人们会发现它们大多都含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在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如粮油加工、调味品加工、休闲食品、果蔬保鲜等方面,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尽管它在食品中含量不足2%, 却在改善食品色、香、味以及调整营养结构、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保存期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它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1] 。近几十年来,食物添加剂使用品种不断增加, 范围不断扩大。发达国家约30%的饮食都来源于各种类型的加工食品,人平均年消耗的食品添加剂达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的命脉,其毒性,产品质量和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与否都会影响食品安全。有关人士指出, 目前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2]。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类对健康的欲望逐渐增强, 人类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食品安全是指确保食品消费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3,4]。 就此我去临沭质检局,了解了一些情况:通过跟实验室的几位老师交谈,发现现在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的量基本都符合规定用量。我随机选了几个厂子的小麦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结果发现,所选几种样品中也均为检出过氧化苯甲酰。这说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逐渐增强,这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将有广阔的前景。 人类直接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探索和尝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认识和甄别其安全性的历程。随着人类对食品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和知识积累,毒理学安全评价和化学分析手段的进步, 从上世纪初开始就相继发现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危害,甚至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现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越来越多。 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化学合成的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最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最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大全 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2014)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18年允许使用的21类食品添 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 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 甜味剂、增稠剂、其他。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 等逐一介绍。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18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 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 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 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 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 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

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消泡剂 乳化硅油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 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没食子酸丙酯(PG) D-异抗坏血酸钠 茶多酚(维多酚) 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及其应用技术(doc 26页)

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 20.1 概述 20.1.1 食品增稠剂的定义 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它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充当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成膜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等。增稠剂在食品中添加量通常为千分之几,但却能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其化学成分除明胶、酪朊酸钠等为蛋白质外,其它大多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20.1.2食品增稠剂的分类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已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1)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海藻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地球上各海域水温变化及盐含量不同。海洋中藻品种多达15000多种,分为红藻、褐藻、蓝藻和绿藻四大类。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来自褐藻。不同的海藻品种所含的亲水胶体其结构,成分各不相同,功能、性质及用途也不尽相同。 (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及其种子制取的增稠剂,在许多情况下,其中的水溶性多糖类似于植物受到刺激后的渗出液。它们是经过精细的专门技术而制得的,包括选择、种植和布局。种子收集和处理都具有一套科学方法。正如动植物渗出液一样,这样增稠剂都是多糖酸的盐。其分子结构复杂,常用的这类增稠剂有瓜尔胶、卡拉胶、海藻胶等。 (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真菌或细菌与淀粉类物质作用产生的另一类用途广泛的食品增稠剂,如黄原胶等,这是将淀粉全部分解成单糖,紧接着这些单糖又发生缩聚反应再缩合成新的分子。这种新分子的大分子链具有以下的特点:每一个葡萄糖残基除了四个碳原子仍保留原有的结构之外,部分或全部地发生羧基部位的部分氧化,大分子或链的交联,羟基上的氧原子被新的化学基取代等反应。由不同植物表皮损伤的渗出液制得的增稠剂的功能是人工合成产品所达不到的,其成分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其他单糖缩合的多糖衍生物,在它们的多羟基分子中,穿插一定数量对其性质有一定影响的氧化基团,这些氧化基团,在许多情况下,羟基占很大的比例。这些羟基常以钙、镁或钾盐的形式存在,而不以自由羟基的形式存在。阿拉伯胶、黄蓍胶均属于此类增稠剂。 (4)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这类增稠剂是从动物的皮、骨、筋、乳等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品种有明胶、酪蛋白等。 (5)以纤维素、淀粉等天然物质制成的糖类衍生物这类增稠剂按其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两类:以纤维素、淀粉等为原料,在酸、碱、盐等化学原料作用下经过水解、缩合、化学修饰等工艺制得。其代表的品种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等。 20.2 海藻胶 由于海藻胶在增稠性、稳定性、胶凝性、保形性、薄膜成形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加上其独特的保健功能,使之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产销量最大的增稠剂之一。本节重点介绍海藻酸及其盐、琼脂、卡拉胶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0.2.1海藻酸钠(Sodium Algimat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