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世界十佳装置艺术作品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装置艺术

生活中的装置艺术

龙源期刊网
生活中的装置艺术
作者:周彤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0年第09期
什么是“装置艺术”?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有效地选择、利用、改造和组合,创作出富有新的文化精神的艺术品。

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逐渐在题材及材料选择、操作
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有你见过的,也有让你为之一惊的。

作品二:《诞生》
主要材料:建筑泡沫、竹竿、粘合剂等
作品说明:这个作品利用建筑泡沫材料,重新组合成具有多种肌理的材质。

中间人物的服装也是由该材料构成的,点、线、面、块等要素在这个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三:《山水》
主要材料:白卡纸、双面胶等
作品说明:该作品是由1万多个白卡纸做成的正三角形组成,气势壮观。

装置物与地面的镜影构成了一个奇幻的山水视觉空间。

让观者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中,会唤起些什么样的想象呢?
作品四:《品》
主要材料:纸盒板、木方等
作品说明:应用纸盒板的各个截面特征,进行材料的重组,形成多种新的面材效果。

装置与我国的茶道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既传统又创新的茶品装置艺术。

参观者可以身临其中,进行体验。

这些装置作品给孩子们带来很多新奇的感受,虽然读者们不能身临其境地在作品中玩耍,感受艺术,但看完这篇文章后希望能给学员们在美术创作中带来启示,平时要认真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认真观察构成现象,你会在其中发现好多的乐趣呦!。

装置艺术家作品分析

装置艺术家作品分析

林裕丰(新加坡)
• 林裕丰(1952-2005)是一位网络工程师,也曾是新加坡电脑公司 TricastPte Ltd 的CEO,但他曾对自己许诺,到50岁时要成为一名全职艺术 家。他做到了,虽然只有3年之久。
当传统审美价值遭遇现代科技文明,当水墨传统遭遇电脑技术,当新加坡电 脑工程师心怀中国文人的古典艺术梦想,于是有了林裕丰非同寻常的艺术实 践。虽然依托宣纸,画面水墨氤氲,淋漓酣畅,却不是水墨画就,也不是水 印木刻,只是经过电脑设计并打印输出于宣纸的结果。艺术家别具匠心,别 出心裁,造就了数字艺术中的别样气韵。
皮特•卡莱森 丹麦 Peter Callesen Danmark
空中花园
• 这是两位诗性浪漫、想象力丰富、风格唯美的艺术家,尿 素是他们所钟爱的创作元素。在处于浪漫主义时期中期的 1882年, 尿素合成,现已被大量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并主要 作为化肥使用。由于尿素的生产必须建立在矿物资源充分 供给的基础上,因此它无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个极具争议的 问题:这种富足到底是上帝的赐福还是诅咒?
李立宏(中国)
• 从小生长在瓷都景德镇,呼吸着传统陶瓷文化的气息;多年从事商业设计与市场推广的工作, 站在商业文化的风头浪尖,李立宏总能借助陶瓷这种中国发明的最重要的材料和工艺来表现 当代社会的现状及其理解。陶瓷烧就的耐克、麦当劳、可口可乐等商品标志,将两种标志性 文化拼贴并置,表现了全球化世界中的民族文化、当代语境下的传统文化的境遇。在 《China Road-云梯》中,青花瓷片贴在上海美术馆一楼到四楼的楼梯踏步侧面,拾级而上, 仿佛青云直上。艺术家有意使用了“China”的双重意蕴,不但希望中国人民青云直上,还有 对中国传统文化青云直上的期盼。
Ilkka Halso 芬兰 Museum of Nature (2000 - )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 时钟 ”艺术装置展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  时钟 ”艺术装置展

艺日志
ART CALENDAR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二
展期:2018年9月27日至2019年3月3日
鼻尖上的喜悦——嗅觉的秘密与香文化
广州
GUANGZHOU
气味是摸不着也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的鼻子总是能感知到它们,并在大脑留下这些让我们身心喜悦的气味,甚至主动地去寻找这些美妙的气味。

从古至今,周而复始,香文化在无声无息中孕育而生。

展览分成三部分,《揭秘嗅觉》带你感知看不见的气味,走进自然界多元化的嗅觉功能,了解人体鼻子加工厂的日常工作;《众里寻香》展示了植物和动物馨香纷呈的世界;《鼻尖喜悦》依托馆内藏品,讲述香与人的关系。

展期:2018年9月14日至2019年1月20日
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在《毕加索1932年作品展》之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将展出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马克雷(Christian Marclay )的作品展。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被称为“无心的唱片主义发明家”,曾凭借其伦敦
LONDON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 | 时钟 ”艺术装置展
在卢俊舟的作品中,“空间”似乎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质。

他每一个形、分如果说其中有着相对延续性的空间与原始巫力的平行—卢俊舟个展
苏州
SUZHOU
展期:2018年8月19日至2018年10月21日(周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现代艺术厅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装置艺术亮相,倡导可持续发展

装置艺术亮相,倡导可持续发展

装置艺术亮相,倡导可持续发展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环境》 2018年第6期
10月26-29日,装置艺术作品《马赛马拉》登陆第四届国际时尚生活博览会序厅,这件由
钢筋和废弃牛仔布做成的非洲大象和小象,前后设计制作历时半年之久。

整个作品视觉冲击强烈,每一处线缝与折皱似乎都在诉说着野生动物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感动,大象皮肤肌理拟真,体现了手工劳动的传承,母象腹中的婴儿以牛仔裤和红绳制成,象征血脉繁衍的生命景观,这
件走向世界时装艺术舞台的装置艺术作品呼唤人们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和支持,反映了设
计者“ 彰显人性,关注人、生命和环境”的艺术观,“推广野生动物保护的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正是《马赛马拉》的创作初衷。

艺术的力量无穷,时尚艺术也可让人反省人类的过失,
同情野生动物的命运,呼唤对动物生存环境与命运的关注,让人们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音乐节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装置或雕塑

音乐节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装置或雕塑

音乐节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装置或雕塑音乐节是一个展示音乐和艺术结合的盛会,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装置和雕塑都会为音乐节增添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装置或雕塑,展示出音乐节中的艺术之美。

一、音乐玫瑰在一场名为《音乐与爱的交响曲》的音乐节上,一个巨大的音乐玫瑰装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这个装置由金属和光线组成,形状如同一朵盛开的玫瑰。

每一片花瓣都融入了音乐元素,当音乐响起时,装置会闪烁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与音乐相得益彰,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这个音乐玫瑰不仅令人印象深刻,也展现了音乐和艺术相互融合的魅力。

二、光影交织在另一场名为《光之交响》的音乐节上,一组巨大的光影装置成为了观众的焦点。

这些装置由高科技的灯光和投影技术组成,形状各异,如同艺术品般挂在空中。

当音乐响起时,灯光和投影在空中交织出华丽而动态的图案,如同一场美轮美奂的光影盛宴。

观众们被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光影世界中。

三、音乐之城在一场名为《音乐奇幻之夜》的音乐节上,一个庞大而壮观的音乐之城震撼了整个舞台。

这个装置由多种材料和艺术形式组成,建筑风格各异,仿佛是一个将音乐、艺术和建筑融合在一起的城市。

在这个音乐之城中,观众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演出,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建筑设计和艺术装置的魅力。

这个音乐之城不仅令人印象深刻,也展示了音乐和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四、音乐雕塑在音乐节中,许多音乐雕塑作品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一个由彩色音符组成的雕塑,形状独特而富有动感,向人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无穷的想象力。

又例如,一个以音乐节主题为灵感的雕塑,巧妙地将音符、乐器和音符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场景。

这些音乐雕塑作品不仅是景观的一部分,也是音乐节的象征,为观众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震撼。

总结:音乐节中的艺术装置和雕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了音乐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为观众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震撼。

2018世界十佳装置艺术作品

2018世界十佳装置艺术作品

2018年最佳:定义过去一年得十大艺术装置我得现代团队在2018年12月15日2018年,我们瞧到了安装灵感得混合,但不可否认得就是,人类与自然得关系就是全年得一个突出主题。

这些艺术品从中性到中性,促使观众从环境得角度参与艺术活动。

今年得许多顶级设施涉及海洋保护,包括杰森·泰勒(JasonTaylor)得短暂寿命得“逆动物园”(ReveryFund),其陶瓷珊瑚礁,以及巨大、杂碎制造得鲸鱼.有些人,如汤玛斯得“变焦”、“再贴切"得天篷,以及“范围艺术展"得安装,都显示出对自然世界得欣赏,而用激光切割则捕捉到了“自然出现得模式”。

除了以生态为中心得艺术作品之外,还受到历史、人类互动与个人记忆得启发,使观众与观众沉浸在一起.在下面探索这些壮观得设施。

、Best of 2018:Top 10 Art InstallationsPhoto: JasondeCaires Taylor and the Fairmont Maldives 由杰森-泰勒(JasonTaylor)撰写,英国高级中学杰森·泰勒(JasonTaylor)用她得一次又一次,她与她得水族生活在一起,从孤独得水泥人物到整个水下博物馆。

2018年,泰勒在她雄心勃勃得作品中增加了一件新得作品:水下雕塑画廊。

就像泰勒得所有作品一样,它也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由pH值中性得海洋钢制成,这个立方体就是人造暗礁,它邀请海洋生物在结构周围游泳,并探索其内部得人物。

泰勒说:“这就像一个反向动物园。

”“在城市里,我们进入太空,观察动物。

而这几乎就像我们就是游客,但我们在笼子里,海洋生物可以来来去去瞧我们。

这几乎就是我们与野生动物互动方式得逆转。

“不幸得就是,9月份,重工业被有关当局摧毁。

她们认为这件作品就是“对伊斯兰教得冒犯”,因为它与人类形式相当。

Photo: Courtney Mattison通过“促进保护我们得蓝色星球得意识”得无纺布(我们不断变化得无机物V)。

装置艺术的案例

装置艺术的案例

装置艺术的案例装置艺术是一种将艺术品与环境相结合的形式,它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带来震撼,更在精神上带来启迪。

以下是一个关于装置艺术的案例。

这个案例发生在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

2015年9月,一座名为“天空之梦”的巨型气球被悬挂在了布鲁克林大桥下方。

这个装置艺术项目由法国艺术家JR和美国摄影师Patrick Hourcade合作完成。

这座巨型气球高达25米,直径达到15米,重量超过1800公斤。

它被悬挂在距离地面20米的位置上,整个装置艺术项目耗费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

“天空之梦”不仅是一件视觉上的壮观作品,更是一件具有深刻内涵的装置艺术。

它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求,并且表达了对于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追求。

整个装置艺术项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作巨型气球;第二部分是将气球悬挂在布鲁克林大桥下方。

在制作巨型气球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遇到了很多挑战。

首先是气球的材料选择,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既轻便又坚固的材料。

最终,他们选择了一种名为“尼龙”的高科技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承受高强度的气压和风力,同时也非常轻便。

其次是气球的设计和制造。

艺术家们需要考虑到气球的形状、大小、重量等因素,并且还要保证它能够承受住复杂的天气条件。

最终,他们设计出了一个类似于梦幻城堡的形状,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

在将气球悬挂在布鲁克林大桥下方时,艺术家们同样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是选址问题,他们需要找到一个既能够展示作品又不会影响交通和公共安全的地点。

最终,他们选择了距离大桥下方约100米处的一个空地。

其次是悬挂方式问题。

艺术家们需要找到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方式来悬挂气球。

最终,他们选择了一种名为“空中吊车”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将气球吊起并固定在大桥下方的钢索上。

整个装置艺术项目历时两年,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它成为了纽约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展示期间,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和拍照,并且它也被广泛报道和讨论。

“天空之梦”是一件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装置艺术作品。

二宫光个人简历

二宫光个人简历

二宫光个人简历二宫光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现代艺术家,他通过其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世界。

他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艺术以及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美学的享受和思想的启发。

本文将为你介绍二宫光的个人简历,带你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二宫光出生于中国大陆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对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母亲则是一位杰出的陶艺家。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于艺术的热爱早已深深扎根于他的内心。

在求学阶段,二宫光选择了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这是中国最顶尖的艺术学府之一。

在这里,他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深入研究绘画和雕塑的技巧与理论。

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将个人的情感和艺术的创作相结合,让作品更富有内涵。

毕业后,二宫光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并迅速崭露头角。

他的首次个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展示了他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作品经常以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观为主题,运用多种材料和表现手法,探索着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二宫光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观点和表达方式而闻名。

他不仅展现了艺术的美感,更引导观众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通过将多种媒体进行融合,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唤起观众对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的新思考。

除了创作个人作品外,二宫光还积极参与艺术展览和合作项目。

他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引发了创作火花的相互碰撞,使他的作品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表现力。

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艺术展览,收到了艺术评论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二宫光的艺术品不仅在国内外艺术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还受邀到世界各地的大学和艺术学院进行讲座和讲学活动。

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艺术探索,与年轻的艺术家们分享着创作的心得和经验。

2018年,二宫光被邀请参展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这是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展之一。

他的作品展现在宏大的展览空间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富有想象力和争议性的艺术空间。

色彩在互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以teamlab_作品为例

色彩在互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以teamlab_作品为例

探索研究[摘 要]数字时代背景下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使得互动装置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基于色彩原理与色彩心理学,结合teamlab 团队的一系列作品简要阐述了色彩作为“视觉”感官在互动装置艺术中的具体应用,并综合国内外互动装置艺术尝试性探讨色彩在互动装置艺术中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互动装置艺术;色彩;teamlab[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24-0045-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钱彦云.色彩在互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以teamlab 作品为例[J].天工,2023(24):45-47.钱彦云 南京传媒学院色彩在互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以teamlab 作品为例作者简介:钱彦云(1996—),女,汉族,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一、简述互动装置艺术与teamlab (一)简述互动装置艺术20世纪80年代,互动装置艺术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发展,互动装置艺术主要指在博物馆、美术馆、游乐场和大型购物中心等公共空间展示的作品,结合技术与艺术,赋予作品市场化、娱乐化、通俗化、大众化等多个特点,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多方位、立体化体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二)teamlab 团队teamlab 团队由艺术家猪子寿之、青木俊介等人于2001年创立,该团队包含交互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程序员、建筑师、艺术家等多个领域的人才,近年来创作了多个互动装置艺术,引领观众思考艺术、科技、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作品中使用大量色彩作为艺术符号,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力重置人与自然的主次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观看自然之真实、欣赏自然之壮阔、思考自然之哲学。

猪子寿之曾经指出:在近代的日本绘画作品中,常常用线的集合(浮世绘)来表现河川与大海,这些线条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teamlab 团队的作品是对传统艺术的致敬,让人们可以“真实”地感知河川与大海,尽可能地消除观众与作品的界限,借此感知古人观察世界的行为方式,将自身融入自然。

2018年不容错过的20个顶级艺术展

2018年不容错过的20个顶级艺术展

2018年不容错过的20个顶级艺术展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8年第2期编辑/贾飞 201 8年已经来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充满着未知的美好。

未来一年里,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早已纷纷安排好一整年的艺术内容。

在此,我们为你倾情整理了20个顶级艺术展览,为新的一年的行程安排增添多一份艺术气息。

毕加索1932年作品展:爱、名声和悲剧毕加索是家喻户晓的大艺术家,兴许你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了。

然而,此次英国泰特美术馆即将展出的关于他在1932年所创作的作品展,却十分值得一看!因为这可以说是毕加索艺术生涯中收获满满的一年,无疑是他的艺术高峰期,众多经典的作品也都创作于这一年。

展览将展出超过100件毕加索在1932年完成的画作,所以,这将是你能看到的最精彩的毕加索展览之一了。

时间:2018年3月8日-9月9日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 Tate)“克里斯蒂安,马克雷1时钟”艺术装置展在《毕加索1932年作品展》之后,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将展出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马克雷(Christian Marclay)的作品展。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被称为“无心的唱片主义发明家”,曾凭借其以声音为基础的拼贴作品、影像、雕塑、画作和摄影作品获得国际认可。

此次展览将展出马克雷的艺术装置《时钟》,创作于2010年,曾获得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马克雷使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过去百年电影史上的经典片段重构并组合起来,创作出这件全新的影像艺术装置。

时间:2018年9月14日-2019年1月20日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 Tate)约瑟夫,柯奈尔作品展:致敬胡安,格里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年即将呈现的是艺术家约瑟夫·柯奈尔( Joseph Comell)的作品展。

此次展览将展出柯奈尔约20件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且,这些作品旨在向西班牙立体主义艺术家胡安,格里斯(Juan Gris)致敬。

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

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

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案例1. 城市街区⾮盈利组织+公共艺术计划“曼哈顿市中⼼的Garment District,每六个礼拜都焕然⼀新”《环》(LOOP)是六个9英尺⾼的沉浸式艺术装置,今年初现⾝曼哈顿的百⽼汇⼤道。

这六个圆筒状的复古未来主义装置由来⾃纽约服装街区协会(Garment District Alliance)的艺术家们创作⽽成。

坐在这个圆筒上,就像仓⿏奔跑在巨型轮⼦上⼀样,体验者通过推动装置内的杠杆播放西洋镜式的⾳乐电影,特别适合亲⼦或好友们共同体验。

这件作品在该街区展出六个礼拜,它属于Garment District Art on Plaza计划的⼀部分,组织⽅联合⼊驻该地区的各个企业和商业群体,通过在街道⼴场上呈现公共艺术作品的⽅式,提升该街区的⽂化氛围与经济活⼒。

服装街区(Garment District)得名于在此地安家落户的众多时装品牌的设计⼯作室和展⽰空间,因此该街区有着浓厚的艺术和时尚氛围。

除了Art on Plaza 计划外,服装街区协会还特别划定了公共艺术空间(Space for Public Art),每隔六周就会展出新的公共艺术作品。

案例2. 双年展与城市规划组织+公共艺术计划“利物浦双年展与BID Company发起⾸个公共艺术五年计划”利物浦已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化遗产城市,它也被公认为是英格兰除伦敦外的⽂化之都,并承办英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来⾃利物浦的BID Company 是⼀个专门运营和管理利物浦市内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 (BID)的⾮营利组织,它代表和维护BID内各个商业形态的共同利益,致⼒于通过提供附加服务(additional service)为提升该地区的商业效益和社区服务。

利物浦BID Company与双年展于2018年初联合发起了⾸个“公共艺术五年计划“,双⽅将共同在这块⼴达85英亩的空间内以委任作品的⽅式呈现公共艺术,作品形式将包含雕塑、装置、城市家具(带有功能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灯光⾳乐装置等,并呼应利物浦城市的历史⽂化背景。

当代装置艺术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研究以《凤凰》和《包裹世界》为例

当代装置艺术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研究以《凤凰》和《包裹世界》为例

当代装置艺术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研究以《凤凰》和《包裹世界》
为例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装置艺术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形式。

然而,装置艺术的本土化和全球化也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以中国装置艺术家曾梦晖的作品《凤凰》和沙特艺术家阿卜杜拉·哈姆利德的作品《包裹世界》为例,
探讨当代装置艺术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现象。

《凤凰》是曾梦晖创作的一件巨型装置艺术作品,作品高达三层楼高,以凤凰为主题,通过大量的红色装饰和民间元素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这件作品的本土化特色体现在其形式和内容方面,它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以中国艺术家的视角呈现了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从内容上来看,《凤凰》所表现的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神话传说,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相比之下,阿卜杜拉·哈姆利德的《包裹世界》更多地关注了
全球视野。

这件作品通过在蒙面人物的背后展示吸氧管和缠绕的织物,表达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困境。

这件作品虽然展现了沙特艺术家的个人创意,但内容以及形式的选择是针对全球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这也说明了当代装置艺术正逐渐走向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用局部现象来表达全球性的主题和问题。

总的来说,当代装置艺术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现象各有特点,这两种现象的联合起来构成了当代装置艺术正在发展和演变的多
维度格局。

装置艺术家应该注重探讨本土文化,但也需要通过全球意识来呼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才能促进装置艺术的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奖 历届获奖名单

中国当代艺术奖 历届获奖名单

中国当代艺术奖历届获奖名单我国当代艺术奖历届获奖名单一、前言我国当代艺术奖是我国当代艺术界的一项极具影响力的奖项,旨在表彰在当代艺术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艺术家和作品。

自设立以来,我国当代艺术奖已经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获奖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装置等多个艺术门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我国当代艺术奖历届获奖名单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全面地认识我国当代艺术界的精彩与发展。

二、我国当代艺术奖历届获奖名单1. 第一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00年)博览会《红楼梦》张艺谋《英雄》陈凯歌《满城尽带黄金甲》......2. 第二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03年)王家卫《2046》......3. 第三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 ......4. 第四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09年) ......5. 第五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12年) ......6. 第六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15年)......7. 第七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18年)......8. 第八届我国当代艺术奖(2021年)......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我国当代艺术奖历届获奖名单的梳理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代艺术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一开始的作品范围较窄,到后来涵盖了更多元的艺术门类,我国当代艺术奖不仅表彰了艺术家们的努力和成就,更为整个行业的繁荣与兴盛贡献了力量。

我国当代艺术奖的历届获奖名单反映了我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凸显了我国文化在全球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未来,相信我国当代艺术奖将继续激励艺术家们不断创新,为我国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四、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我国当代艺术奖不仅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奖项,更是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部分,是对艺术家们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我国当代艺术成就的一种见证。

我国当代艺术奖的举办,为我国当代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励了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涌现。

我国当代艺术奖历届获奖名单的回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独特魅力。

17761264_路易丝·布尔乔亚,最独立最倔强的存在_

17761264_路易丝·布尔乔亚,最独立最倔强的存在_

2018年11月2日,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大型回顾展“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44件作品,创作时间跨越60余年,其中包括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并重点聚焦其晚期的创作。

而此次大展距离2012年布尔乔亚作品首次来到中国,已过去了6年。

在这6年里,无论布尔乔亚,还是以之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群体,在艺术界的地位都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一股有关女性艺术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风起云涌,大量昔日隐身于男性背后的杰出女性艺术家们被重新认识,而一套有关女性艺术家的、新的评断体系正在形成。

这也让我们对这位深刻影响了当下女性艺术创作的开拓者的人生和艺术,再一次刮目相看。

在龙美术馆洞穴式的展览空间中,布尔乔亚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与建筑体本身相互呼应,在材料和色彩间形成了丰富的关照。

此次展出作品包括上世纪40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上世纪90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还有她生命最后10年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以及约10米高的纪念碑式巨型雕塑《妈妈》。

这件借展自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作品给观者提供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蜘蛛、丝线和关于人的回忆被问及为何以“永恒的丝线”作为展览标题时,策展人菲利普·拉瑞特·史密斯如此解读:“丝线可以说贯穿了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的创作生涯。

从上世纪40年代的人物系列雕塑,到晚期的织物雕塑与绘画,丝线作为布尔乔亚心中永恒的符号,有时以具体的一面示人,例如布尔乔亚的家庭是以挂毯修复为生的,以及用丝线悬挂起的雕塑作品;有时则以抽象的一面示人,象征着艺术家渴望始终与母亲相连,就像生命之初的那条脐带从未被剪断一样。

”贯穿布尔乔亚人生始终的“丝线”可以是展厅中用来悬挂作品的线,也意指母亲与孩子的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性、家庭之间亲情的连接,以及布尔乔亚创作所用面料中的丝线。

2018米兰设计周装置展“未来空间”

2018米兰设计周装置展“未来空间”

2018米兰设计周装置展“未来空间”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8(0)16
【摘要】以文艺复兴建筑三个基本要素-对称、比例和几何为设计核心,这座呈对称形态的装置,在米兰最经典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的卡·格兰达(Ca'Granda)的庭院里,展示出其迷人的风采.该装置展现了PeterPichler建筑事务所对未来空间的探索理念,即以木材作为主的可持续性材料,结构和空间情感,用富有体验性的方式,带领参观者探寻木结构在非典型建筑结构中的无限潜能.装置由1600根木条构成,通过简单的堆垛和扭转,形成各自分开的三个“羽翼”.随着木条的堆积。

【总页数】1页(P127-127)
【关键词】和空间;装置;设计;米兰;文艺复兴建筑;建筑结构;建筑事务所;可持续性【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
【相关文献】
1.建筑师与家具设计--2015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与米兰设计周 [J], 王列平
2.走遍每一角落,看尽米兰设计周——解开意大利设计的基因秘密专访米兰三年展中心主席古斯都·莫瑞罗 [J], Article;
3.米兰设计周:走进米兰,揭秘设计——米兰设计周外围展:让未来到来 [J], 王蕊;
4.感官的世界——意大利米兰家具展的设计炫动:米兰设计周,不仅仅是Rho Fiera [J], 谷榕;丁敏;
5.科技&时尚助力重塑产业新优势——“2018纺织未来展”“2019春夏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发布静态展”同步上线2018柯桥时尚周(春季)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动装置——公共艺术表现的新空间

互动装置——公共艺术表现的新空间

互动装置——公共艺术表现的新空间徐戈【摘要】艺术发展是与科学技术创新共同前进的,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创作能够借助高科技产物获得多种表现形式,而成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也进入了超越时间、空间限制的新的创作领域,能够让作品与观众形成高度互动性,提高了艺术家多元创作的可能性,衍生出全球化的概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互动装置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互动装置艺术如何进入公共空间,提出目前互动装置艺术在创作与实践方法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8(000)025【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互动装置;公共艺术;空间【作者】徐戈【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05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科技艺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属于陌生的艺术形式,在这种艺术环境背景下,没有关于科技艺术的参考资料,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国内外艺术知识和资源的引进,逐渐使艺术家的目光转向科技。

然而在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出现了科技艺术,而且电视、录像带在装置艺术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

在8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机交互与技术在装置艺术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科技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公共艺术的观点,使得公共空间的范围由城市某个建筑特定区等实的物质空间拓展为由网络覆盖的虚拟非物质空间。

目前国内外高校已经开始对公共艺术表现空间进行深入研究。

1 互动装置艺术近年来,新媒体艺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艺术观念的改变,凭借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逐渐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焦点,作为新媒体艺术中最具有活力的力量,互动装置艺术有其独特的观众参与性与自主性,相比传统的媒体艺术来说更具灵活性,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能够让观众普遍参与和进行多角度的体验,能够拉近人于艺术的距离,从而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互动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媒体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属于装置艺术的范围,互动从表面上来看,是相互作用影响的意思,需要多方面存在才可以形成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互动本意上是人与物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带给人感官和心理上的感受,强调过程。

装置艺术在商业空间公共景观中的应用

装置艺术在商业空间公共景观中的应用

装置艺术在商业空间公共景观中的应用孙杨【摘要】装置艺术设计是社会统一规划的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创新服务系统,它是对传统工艺设计的挑战,更是对现代设计的创新.是认识美、发现美和珍视美的过程,它净化了环境,充实精神空间,提升现代城市品牌的美誉度,现代装置艺术利用新的材料、新媒体影像、技术和手段赋予商业空间公共景观新的吸引力.【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8(000)041【总页数】2页(P84-85)【关键词】装置艺术;设计;公共景观【作者】孙杨【作者单位】长春建筑学院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装置艺术设计在公共景观中利用城市立体空间,开放性的包容、促使观众在界定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成主动接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的同时,注重视觉、听觉、嗅觉的全新体验。

以创新的艺术形式,创作多元、创新材料的装置艺术,体现自然生态商业公共景观。

装置艺术设计以特定的公共空间为依托,符合创意装饰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将人类生活中的有形、无形的载体,艺术性的创作与升华,利用材料和意境的融合,制作、创意、改造和设计,形成具有人文形态和艺术形态的空间装置设计。

在商业景观中,装置艺术融合了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主题,强化了对于审美本质的内涵提升,表达了装置艺术的设计载体,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交流。

突出了商业性公共景观元素的表达,探究公共空间装置艺术的景观品牌形象,实现材料选取和生态制作工艺的公共艺术品的情感表达,形成高率视角景观,体现地域商业文化性的塑造,艺术性与参与性、聚集性与美观性、标准性与经济性的景观效应标志,突出商业空间艺术装置的公共性。

1 装置艺术特点装置艺术根据特定地点的性质,在多维度空间中设计创作艺术作品,运用创新的材料和艺术风格,冲击观众视野,延续生活中的思变,创作多意境的装置艺术形式,吸引观众参与与思考,并将这些情感、符号、视觉和图像进行传播,应用到建筑空间或公共景观空间中,推动艺术设计和相关商业经济的相关潮流发展。

艺日志 Art Calendar

艺日志 Art Calendar

艺日志 Art Calendar作者:暂无来源:《收藏/拍卖》 2018年第11期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展期:2018年11月3日至 2019年 2月24日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布尔乔亚被认为是20 世纪和21 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以融合了深层心理暗示和高度形态创造而享有盛名。

此次展览将展示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包括1940 年代末期的“人物”系列雕塑,20 世纪90 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还有她生命最后十年的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以及最为宏伟的、纪念碑式的巨型雕塑—蜘蛛“母亲”系列。

本次展览是对布尔乔亚作品的多重解读,展览以“切不断的线”这一贯穿其全部创作生涯、极具象征意义的主旨元素来连接始终。

在她早期的绘画作品中,“线”通常象征着头发与扭曲的时间。

她的悬挂式雕塑有着这样永恒的矛盾与疑惑:牢固却脆弱,被固定的却可以改变。

它们悬挂着,从一个单独的点开始并且只依靠一根线支撑。

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展期:2018年12月1日至 2019年1月21日地点:中国美术馆木雕是非洲雕塑艺术的精华所在,亦是中国美术馆国际艺术品收藏中的重点。

经过历年的积累,中国美术馆已拥有300 余件非洲雕塑作品馆藏。

此次展览精选非洲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科特迪瓦、贝宁、加纳、肯尼亚及刚果等国家的木雕作品近百件,重点展示在仪式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面具雕刻,表现非洲人世俗生活的人像雕刻,体现非洲艺术家独特世界观和感知力的西泰尼和云形等题材的雕刻。

千载清风·近现代名家墨竹展展期:2018年10月27日至 2018年12月9日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北宋文同(字与可)以墨竹名世,又是文人墨竹的先行者,他与苏轼所提倡“寓意于物”的文人写意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画家。

后世凡写墨竹,无不对其推崇备至。

今恰逢文同诞生一千周年,此次展览近现代名家墨竹为一堂,展品囊括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近现代名家的墨竹子,借此纪念这位墨竹大家。

2018年最具美感的机械设计,强大美妙!

2018年最具美感的机械设计,强大美妙!

2018年最具美感的机械设计,强大美妙!
这台机器被外国网友评为
2018年极具美感的机械设计,
全过程一律手工制作,
将每一个冰冷的机械零件
与美妙的音乐完美契合。

制作者是北欧的独立音乐人,
这台巨大的“音乐盒”可谓是
他至今的巅峰之作。

音乐盒的制作过程视频↓
最后成品呈现的音乐↓
是不是令人赞叹呢?
文章来源于机械学霸,制造业生态圈搜集
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一品商学院实操课程
0基础学包装设计
经典案例解析
手把手教学
导师社群在线答疑
夏日放价99
你也能成为优秀的包装设计师我想学习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最佳:定义过去一年的十大艺术装置
我的现代团队在2018年12月15日

2018年,我们看到了安装灵感的混合,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全年的一个突出主题。

这些艺术品从中性到中性,促使观众从环境的角度参与艺术活动。

今年的许多顶级设施涉及海洋保护,包括杰森·泰勒(JasonTaylor)的短暂寿命的“逆动物园”(ReveryFund),其陶瓷珊瑚礁,以及巨大、杂碎制造的鲸鱼。

有些人,如汤玛斯的“变焦”、“再贴切”的天篷,以及“范围艺术展”的安装,都显示出对自然世界的欣赏,而用激光切割则捕捉到了“自然出现的模式”。

除了以生态为中心的艺术作品之外,还受到历史、人类互动和个人记忆的启发,使观众和观众沉浸在一起。

在下面探索这些壮观的设施。

.
Best of 2018: Top 10 Art Installations
Photo: Jason deCaires Taylor and the Fairmont Maldives
由杰森-泰勒(JasonTaylor)撰写,英国高级中学杰森·泰勒(JasonTaylor)用他的一次又一次,他和他的水族生活在一起,从孤独的水泥人物到整个水下博物馆。

2018年,泰勒在他雄心勃勃的作品中增加了一件新的作品:水下雕塑画廊。

就像泰勒的所有作品一样,它也是一件艺术作品。

由pH值中性的海洋钢制成,这个立方体是人造暗礁,它邀请海洋生物在结构周围游泳,并探索其内部的人物。

泰勒说:“这就像一个反向动物园。

”“在城市里,我们进入太空,观察动物。

而这几乎就像我们是游客,但我们在笼子里,海洋生物可以来来去去看我们。

这几乎是我们与野生动物互动方式的逆转。

“不幸的是,9月份,重工业被有关当局摧毁。

他们认为这件作品是“对伊斯兰教的冒犯”,因为它与人类形式相当。

Photo: Courtney Mattison
通过“促进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的意识”的无纺布(我们不断变化的无机物V)。

作为大使馆艺术项目的一部分,美国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大使馆被委托为美国大使馆创建(我们不断变化的新产品V)。

像其他的其他作品在其附属系列,这个大规模的作品评论脆弱的珊瑚礁。

具体来说,(我们不断变化的第五章)探讨了珊瑚漂白的影响,因为珊瑚漂白是一组相似的、和海洋相似的物质。

希望通过提请注意这一问题,促进珊瑚保护,并鼓励人们寻求解决办法。

她说:“如果我们联合起来,采取足够快的行动来减少我们施加的威胁,珊瑚礁甚至有可能从漂白的地方恢复过来。

”“也许如果更多的人欣赏印尼壮观的珊瑚礁,我们将更加全心全意地为子孙后代保护它们。


Photo: StudioKCA
Cc(变焦)是为今年的变焦改造而设计的,与夏威夷无纺布基金合作创建了一种38英尺高的变焦装置。

为了“显示问题的范围和规模”的塑料废料,这
件产品是由太平洋和大西洋的5吨垃圾制成的。

作为对鲸鱼大小的一种点头,机关部选择将安装称为“暗箱”。

在4层高的地方,它耸立在连接着运河的中世纪建筑之上,使它成为大规模问题的完美象征。

这位艺术家说:“一条来自水面的鲸鱼,是第一条‘海洋的’,作为水中最大的鲸鱼,它感觉就像是我们作品的正确形式,以显示问题的范围和规模。


Photo: Thomas Dambo
另一种装置是由六种变性剂组成的,夏天在伊利诺伊州的中转站。

这些奇特的人物是由托马斯制造的,这些奇特的人物都是用粗糙的木头制成的,艺术家有能力用垃圾制作出“任何你可以想象的东西”。

一旦组装好,这些特定的站点就可以测量15到60英尺高的任何地方。

虽然体积很大,但中转站却把更高级的产品藏在了暗箱里,邀请客人们用他们的手写体手册来追踪他们。

虽然最初只能持续到2018年,但这一安装将进入新的一年。

视天气而定,天气甚至可能持续到夏季。

Photo: Fondation Beyeler
概念艺术家通过他的大规模装置,“探索社会空间和自然世界的建构,通过物理互动和感官体验来探索社会空间和自然世界的建构。

”2018年,他与高德公司合作,创建了一种新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中转站扎根。

这项工作邀请公众成员踏进它的更深层次的天篷,并逃避站内的类似物。

一旦进入,他们就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这个片段,并体验另一个交互的安装层:嗅觉。

这棵树的“树枝”用袋子称重。

当空气中弥漫着无味的、黑胡椒的芬芳时,观众们被邀请-并被提醒-深吸一口气。

这位艺术家说:“我们的想法是减缓我们的时间,让我们有时间呼吸和感受我们内心的生活。

”“这项工作全是关于”
Photo: HOTTEA
范围迈阿密的安装由埃里克,也被称为“再加工”,创造了由记忆启发的纱线艺术。

由于他之前的喷漆练习更有意义,这位前艺术家设计了一套充满活
力的纤维装置。

2018年,他创作了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艺术作品-欢迎游客来到迈阿密海滩-这是一个在佛罗里达州颇受欢迎的卫星艺术展-彩虹色的渐变。

任务是创建一个只有一个星期才能看到的特定站点,决定设计一个吸引眼球的安装,其信息将产生持久的影响。

“我为2018年迈阿密范围安装的灵感来自于想当然的想法,”我告诉我的现代技术公司。

“尽管我们可能认为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一旦它们消失了,我们希望我们能采取不同的行动。

我们的太阳,雨,风,植物,动物,人,一切都可以在几秒钟内消失。

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记忆就会继续下去,假设地球上有超越我们存在的东西。

我希望人们从我的安装中拿走的不仅仅是一种他们不会忘记的色彩体验,还会提醒人们一个独特的时刻意味着什么。


Photo: HYBYCOZO
在过去的几年里,“无核的装置:人类的艺术”(TheArtofPeople)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使无人驾驶的人对他们的然而,在2018年,他们将他们的激
光切割从沙漠中切割出来,并将它们放置在“不:人类的艺术”博物馆里。

由华盛顿特区的画廊主办,这个独特的展览展示了新的艺术作品。

他们的三件作品-内在轨道:深度思考和深度思考-都包含在这个展览中,展厅的墙壁带有一种光与影的舞蹈。

不管背景如何,都希望他们所有的装置都能激起所有观众对形状的几何形状和图案的意义的好奇和好奇。

Photo: Culturespaces
用独特的多媒体设备制作和数字显示,“增加艺术实践,情感,并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观众”。

这种现代的展览方式是在巴黎举行的奥地利艺术装置背后的驱动力。

这套装置以20部激光影像制作的3,000幅运动影像为特色,突出了艺术家们的作品,其中包括:更重要的是,更重要的是。

除了画布上的类似作品和其他作品外,这次展览还展示了这部令人目瞪口呆的史诗作
品,邀请“从未有机会参观过维也纳故宫的游客”以技术扭曲的方式去看“相当逼真的人物”。

Photo: Yayoi Kusama / MoMA PS1
一九六六年由水银园改造而成,她的第一座花园。

该装置旨在对当代艺术的改造和商业化进行评论,其特点是一个反射球的领域-这一元素仍然存在于今天的版本中。

在2018年的花园里,美国的一个废弃的军事基地里堆满了1,500个不锈钢和球。

就像以前的版本一样,球体旨在吸引人们对周围空间的关注,并促使观众在这幅更大的画面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

2012年飓风桑迪之后,为支持纽约新半岛地区的重建而成立的免费公共艺术节!
,.
Photo: RATP
2018年,法国街头艺术家JR的引人入胜的照片入侵了巴黎的铁路。

在巴黎交通运营的委托下,d(“与他人同行”)给这个城市一些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带来了一些艺术。

在这个项目中,JR在巴黎的11个地铁站和火车站放置了人们眼睛的照片。

经过几个星期或安装后,JR决定逐步取代现有的新产品,由艺术家采取新的,在他们自己的电台。

通过旋转这些新的照片“人在前面通过的眼睛”进入系列,JR更接近对象和对象之间的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