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总汇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127794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1.png)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一、词语解释1. 辞藻:指文学作品中运用的华丽、优美的词汇表达方式。
2. 比喻:指通过对事物进行类比或说法的修辞手法。
3. 古体诗:指使用古代汉字和规范的古代汉语语法写成的诗歌形式。
4. 押韵:指诗歌中音韵相同或相近的部分在句末的排列。
5. 修辞:指使用特定的言辞和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二、文学流派1. 诗歌:用抒发情感、描写景物等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2. 散文:以平实的语言风格,自由组织结构,抒发感情或叙述事物的文学形式。
3. 小说:以长篇的方式描写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叙事文学形式。
4. 戏剧:以对话和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刻画人物形象和展示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三、文学元素1. 主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或主旨。
2. 情节:小说或戏剧中展开的故事情节。
3. 人物形象:作品中的角色形象。
4. 描写:用文字详细展示人物、景物、事件等。
5. 对白:文学作品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
四、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说明另外一事物,增加表达的效果和形象性。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强形象感。
3. 对偶: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相似的结构形式来达到平衡和对比的效果。
4. 夸张:夸大表达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引起强烈的反应。
五、常见修辞手法示例1. 比喻:如"月亮像一轮银盘悬挂在天空"。
2. 拟人:如"风向使得树叶低头,听从它的指引"。
3. 对偶:如"红日东升,白日西沉"。
4. 夸张:如"她跑得飞快,比闪电还要快"。
以上是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ed59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4.png)
大学语文常见百科知识大全1. 三纲五常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念。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2. 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赋、文言小说等多种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红楼梦》等。
3. 典故典故是指古代文献中的引文或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故事,常用于修辞和比喻手法。
如 "望洋兴叹" 来自《红楼梦》。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
常用于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5. 修辞格修辞格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比喻、拟人、借代、象征等,常用于修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6. 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形式,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作。
7. 修辞三问修辞三问是指修辞手法应当回答的三个问题:为什么用、怎么用、用在哪里。
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8. 古代文化古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对中国社会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9. 文字学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与语言学、古文字学等有关。
通过文字学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
10. 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研究的学科,包括文学批评、文学评论理论等。
通过文学评论,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
以上是大学语文常见的百科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还可以进一步详细了解相关内容。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6abbc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8.png)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了解语文文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文学常识概述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它通过语言来描绘和表现人类的内心感受、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它是一种对现实的再现和诠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每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1. 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艺体裁,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可以分为议论性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2. 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感的文学形式,通过押韵和节奏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现代诗等。
3. 小说小说是一种通过叙事方式来表达人物形象、社会现象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
4. 戏剧戏剧是一种具有舞台表演形式的文学作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历史剧等。
三、古代文学名著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文学名著,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通过对贾、史、王、薛等大家族的命运展开叙事,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沉沦。
2. 《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斗争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一大批英勇正义的斗争者形象,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和抗争斗争的意志。
3.《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通过描述孙悟空等人物的取经之路,告诉人们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fe4a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6.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注意!本文给出的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是经过精心整理和归纳的,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我们要讲解的知识点:一、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
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非常重要。
这包括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汉字的结构、构造和书写规范,以及常用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等。
二、语法基础知识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语法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语法基础知识包括词法、句法、成分和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词性、时态、语态和语气的用法等。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工具,也是语言表达的艺术。
学习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反复、对偶等。
四、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阅读与鉴赏阅读与鉴赏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核心。
通过阅读与鉴赏,我们可以理解作者的意图,分析作品的主题和结构,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六、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提高文章的结构、条理和表达,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七、修养与情感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人文修养和情感素质。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深邃思想和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文给出的大学语文知识点大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在语文学科中取得好成绩,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总结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b6d91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4.png)
大学语文重点知识总结(考试必备!)一、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汉代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 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中国历史散文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
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 “慷慨悲哀” 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曹丕的《燕歌行》则开创了七言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所谓“ 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自然朴素清简平淡。
.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 “孤篇盖全唐” 。
该诗以 “月”之升落为线索。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李白杜甫。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3e54e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f.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还对个人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大学语文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古代文学1、先秦文学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主要包括《诗经》《楚辞》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情感。
《楚辞》则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如《离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2、秦汉文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文学发展相对缓慢。
到了汉代,出现了赋这一重要文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代表。
同时,汉代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3、魏晋南北朝文学这一时期文学自觉意识逐渐增强,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了较大发展。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人的作品各具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后世所称道,如《归园田居》等,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4、隋唐五代文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出现了众多流派和杰出诗人。
初唐有王勃、陈子昂等,盛唐有李白、杜甫、王维等,中唐有白居易、李贺等,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等。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此外,唐代的古文运动对散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5、宋元文学宋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形式,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柳永、李清照等为婉约派代表,苏轼、辛弃疾等为豪放派代表。
元代则以杂剧和散曲闻名,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是杂剧的经典之作。
6、明清文学明清小说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此外,还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优秀作品。
二、现代文学1、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反对旧文学。
鲁迅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汇总
![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2c0d4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f.png)
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汇总
本文将汇总大学语文学科的各个知识要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诗歌
-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 诗的韵律:诗的韵律又称诗的格律,包括押韵、字数、句数等方面的要求。
- 诗的体裁:古代的诗歌主要包括诗、赋、曲、辞等,而现代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如自由诗、长诗、短诗等。
散文
-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以较为自由的文体形式展现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作品。
- 散文的特点:散文以自由灵活的文体为特点,叙述性强,篇幅无限制,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 代表性作品:《醒世恒言》、《幽梦影》、《过秦论》等。
小说
-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基础,通过人物塑造
和情节安排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长篇散文作品。
- 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写作和题材特点,小说可以分为言
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等。
- 代表性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古代文言文
-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具有严谨、庄重、经典的特点。
- 古代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包括运用修辞手法、借古讽今等方
式来表达思想和意境。
- 代表性作品:《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等。
现代文学名著
- 现代文学名著的特点:现代文学名著通常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和人们生活的作品。
- 代表性作品:《围城》、《活着》、《解忧杂货店》等。
以上是大学语文最全知识要点的汇总,希望能对学习语文的人们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da1b8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79.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通用6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好好写一份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篇1一、知识要点总括基本知识要点1、《秋夜》,作者鲁迅,现当代最的小说家、散文家之一。
这是一篇写人散文,其总体特点是通过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抒情写人、还多次运用象征手法。
2、《哭小弟》,作者宗法,当代女作家。
文章开头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
文章的总体特点是抒情、叙事、写人相融合。
3、《都江堰》,作者余秋雨,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
这是一篇游记,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4、《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
这是一篇记事散文,通过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
文章写母爱,却落笔地坛,这实质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5、《毛伶传》,作者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的文人。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采用倒叙方式,使文章富于戏剧性的起落变化。
二、单元内容概要记叙文是一种记载和叙述事件由来,描绘事物和人物情景状态的文章。
它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游记、小说、童话、寓言及记叙性的散文等文体。
学习记叙文单元,应当熟识四种叙述方式,熟知人物描写的五种具体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的两个方面,掌握记叙文的两种主要抒情方式。
常用的叙述方式有以下五种:1、叙事记叙文的叙事要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
叙述应具备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并用一定的人称、以一定的线索,采取某一种叙述方式。
(1)叙述人称。
主要有第一人称,如《哭小弟》、《我与地坛》等文章。
(2)有的以“题眼”为线索,如《哭小弟》,全文围绕“哭”字着笔。
(3)叙述方式。
有顺叙、倒叙(如《哭小弟》)、插叙、分叙(也叫平叙)。
大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快来看看你掌握了吗
![大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快来看看你掌握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5ee19d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f.png)
大学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快来看看你掌握了吗必会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诗经》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来分类,即风、雅、颂三类。
“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
“国风”是15个地区的乐歌。
“雅”,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采薇》。
2.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直抒胸臆的特色《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
3.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另一座新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这种由诗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尚书》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散文著作,标志着史家之文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其文学性相当高,在历史散文的发展上达到了新的高峰。
《大学语文》知识点集合
![《大学语文》知识点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2c9683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c.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集合一、《大学语文》的教学意义和目标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可以认识文化遗产,拓宽知识面,提升修养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1. 语言的定义和作用: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可以表达思想、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记录知识、反映社会和文化等。
2. 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语音、文字、词语、句子和篇章是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了语言文字的整体结构。
三、修辞格与写作技巧1. 修辞格的概念和分类:修辞格是修饰文字的一种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多种形式,可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形象化。
2. 写作技巧的应用:写作技巧是指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如适当运用对比、排比和细节描写等。
四、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1. 文学作品的分类与特点: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类别,每种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2. 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作品内涵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现代汉语语法和修辞1. 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则:现代汉语语法包括词法、句法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的规则,通过学习语法可以提高写作和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修辞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比喻、夸张、反问等,通过运用修辞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确、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六、中国古代文学与经典名著1. 中古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中古时期的文学成就丰富多彩,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经典名著的阅读与理解:通过对古代名著的阅读与理解,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取启示和启发,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9e4f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c.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篇1一、课程内容概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1)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
后者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结构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概括起来有三种:(1)时间顺序,如《菊花》。
(2)空间顺序,如《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3)逻辑顺序,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B.最常见的说明文结构方式有两种:(1)总分关系。
“总一分”方式,如《苏州园林》:“总一分一总”方式,如《桥的运动》:“分一总”方式,如《白丝翎羽丹砂顶》。
(2)并列关系。
如《菊花》。
3、常用的说明方法(1)下定义法。
其公式为:被定义概念=属十种类。
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中对“物理”的说明。
(2)诠释法(解释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的特点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海市蜃楼”的成因。
(3)比较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建筑布局不讲究对村的特点,就与古代宫殿和近代住房比较。
(4)比喻法,如《桥的运动》用人坐板凳造成板凳变形,比喻说明车过桥上引起“变形”的力学原理。
(5)图表法,如《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运用箭头图表示工序。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63ac1b0bceb19e8b9f6ba26.png)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第一课天之道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背诵、默写全文5.主题思想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学常识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二、论证方法: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三、修辞手法: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四、成语演化:1.既来之,则安之2.分崩离析3.祸起萧墙4.开柙出虎5.季孙之忧6.大动干戈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五、重点字词1.过:动词,责备2.与:语助词六、通假字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七、特殊句式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八、重点字词1.是:例句出处释义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2.疾:例句出处释义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传》妒忌3.止:例句出处释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停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愚公移山》禁止、阻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只是、仅仅4.见:例句出处释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召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拜见、偈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被动,相当于“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xiàn,出现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见解、见识5.过:例句出处释义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走过、经过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超过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过分、过于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错误、过失(名)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责备且尔言过矣《季氏将伐颛臾》错(形)故尝与过宋将军《大铁椎传》拜访、访问第三课《国人之于国也》一、文学常识1.孟子的主张、地位2.《孟子》作品的作者、特点3.孟子散文的特点二、论证方法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修辞手法1.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排比)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f706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4.png)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综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知识点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一、古代文学1. 先秦文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首。
其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 诸子百家的散文也是先秦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等,这些著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也各具特色。
2. 秦汉文学-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形式,其特点是铺陈夸张、辞藻华丽。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等都是汉赋的经典之作。
-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在文学上也成就斐然。
3. 魏晋南北朝文学- 这一时期诗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以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以及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派。
-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文学价值。
4. 隋唐文学-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诗人更是将唐诗推向了极致。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诗人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等诗人的诗歌则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唐代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骈文的浮华之风。
5. 宋元文学-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形式。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等都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杂剧作品,以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散曲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大学语文知识点整理
![大学语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51d3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c.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整理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并简要介绍其相关内容。
一、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1. 词的定义:语言中能够独立使用,具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
2. 词的基本特征:音、形、义的统一。
二、词法1. 词的构成方式:单字词、复合词、派生词等。
2. 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用来表示实际的事物、动作和状态。
-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和语气词等,用来构成句子的框架和表达情感、语气等。
三、短语和句子1. 短语:由词汇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较长的语言单位。
- 名词短语:修饰名词的词或短语。
- 动词短语:由动词和其它成分组成的短语。
2. 句子:具有完整意义的一组词汇。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 明喻:直接进行比喻的修辞形式。
- 暗喻:通过暗示,使意象更为隐蔽。
2. 象征:用一种具体的事物来代表另一种抽象的事物。
3. 夸张:夸大描述事物的形象,以起强调和渲染效果。
4. 排比: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平行排列,强调句子成分的一致性和并列关系。
五、修辞语言的运用1. 比拟:通过把属于同一范畴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其中的共性特征。
2. 对偶:通过在句子中使用相对的成分或词语,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3.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说话人的感受或意图,同时引起读者思考。
4. 手法:运用词语的声音、意象、修辞的特点造成一种律动美。
六、修辞格的应用1. 同音反复:在一句话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类似的音节,以增加语言的韵律感。
2. 反复:通过重复使用某一词语或词组,以加强句子的表达力。
3. 排比:通过将相似的句子成分或语法结构排列在一起,以产生平行的效果。
4.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描绘抽象的事物,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5. 夸张:通过夸张或渲染来描述,以引起读者的强烈感受。
通过对大学语文的知识点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15bc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e.png)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大学语文是大学生涯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一系列的语文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批评评述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几个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点1.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人们进行沟通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并掌握词汇的词义、用法和搭配。
2. 语法语法是规范语言的结构和用法的学科,在语言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理解句子的结构,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和用法。
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的艺术,它可以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表达的效果。
大家要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能够在实际写作中巧妙运用。
二、文学艺术基本知识点1.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按照基本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的分类。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学体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并能够分析和鉴赏各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2.作家与作品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意义。
同时,还需要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批评评述基本知识点1.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的过程。
学生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包括情节分析、人物塑造、主题探讨等。
2.文学理论学生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
以上所述仅是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的一个概述,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和阅读,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9e9d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6.png)
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的拼写和用法1. 熟练掌握常见词语的正确拼写,注意语言规范,避免拼写错误影响文章质量。
2. 了解词语的多义性和用法,注意使用上下文来推断词语的准确含义。
二、词语搭配和固定搭配1. 学习常用词语的搭配,了解常见的词语固定搭配,避免使用不当的搭配造成句子的语义混淆。
2. 掌握动词和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理解常用短语和习惯用语的用法。
三、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1. 学习句子的基本结构,了解主谓宾和主谓结构的应用。
2. 熟悉常见的从句和状语从句的使用,理解并正确运用并列句和复合句。
3. 掌握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语气等,使句子结构更加准确和流畅。
四、修辞手法1. 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2. 熟悉并掌握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场景,丰富语言表达的效果。
五、篇章结构和逻辑推理1. 学习文章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等部分。
2. 理解文章的逻辑推理,注意段落之间的连贯和过渡。
3. 掌握文章写作的步骤和技巧,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紧密。
六、作文写作技巧1. 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扩写、缩写、替换等,丰富表达方式。
2. 培养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准备、构思、组织、修改等环节。
3. 注意文章的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写作。
七、阅读理解能力1.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2.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总结:大学语文知识点总结涉及词语拼写和用法,词语搭配和固定搭配,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修辞手法,篇章结构和逻辑推理,作文写作技巧,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在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请注意准确性、流畅性和连贯性,并加以实践和提高,以达到更好的语文写作能力。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b6e45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9.png)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第一篇: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大学语文》基本知识点一、一要点:语文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知识1.语言文字知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1)文言实词:古今意;常用文言实词具体含义(2)文言虚词: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3)文言句式:使动句式、意动句式、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式。
2.文学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1)作者基本情况(字号、朝代、主要思想或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2)作品基本情况(出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特色、地位(3)文体基础知识:4种文体知识的具体考核①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驳论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②记叙文:叙述方式:顺序、倒序、平叙、插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③诗歌: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自然天成、融情于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诗词部分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就是诗词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其中六种间接抒情是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借景抒情又分为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四种,这四种借景抒情的区别就在于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多少。
直接抒情:《湘夫人》,《长恨歌》,《声声慢》《一句话》《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自然天成:《饮酒》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湘夫人》《秋兴》《长恨歌》移情于景:《声声慢》《长恨歌》《秋兴》《再别康桥》因情造景:《湘夫人》《长恨歌》《雨巷》诗歌的抒情借事抒情:《蒹葭》《湘夫人》《鹧鸪天》《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长恨歌》借举止抒情:《行路难》《长恨歌》《饮酒》《鹧鸪天》《摸鱼儿》《再别康桥》《八声甘州》间接抒情借比喻抒情:《虞美人》《长恨歌》《声声慢》(自喻)《摸鱼儿》《再别康桥》借象征抒情:《行路难》《一句话》《蒹葭》《早雁》《摸鱼儿》《雨巷》《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借典故抒情:《行路难》《鹧鸪天》《摸鱼儿》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借代等。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总汇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10edbf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b.png)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总汇在大学语文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和概括一些大学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以帮助广大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对语文考试。
一、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形成鲜明的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形象性。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质,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大地在微笑”。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程度,以达到夸张效果。
例如,“她花了一辈子的时间”。
4. 对偶:通过对称的语言结构,将两个相对、相反的意义进行对比,使表达更加鲜明。
例如,“天上星星,地上灯光”。
二、修辞格1. 反问: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2. 排比:通过并列或重复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的节奏感增强,表达更加明确。
例如,“快乐是她,幸福是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与她相关。
”3. 倒装:将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助动词放在主语之前或将全部谓语动词移至句子开头,以强调某一部分或达到修辞的目的。
例如,“飞奔的是他,追逐的是梦想。
”4. 设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说话者的观点或希望得到对方的反应。
例如,“你觉得语文学习重要吗?”三、文学常识1. 名著阅读:大学语文课程通常会涉及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这些著作,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以便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论述。
2. 古代诗词:大学语文学习中也会涉及到古代的诗词,如唐诗、宋词等。
学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古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以便进行鉴赏和分析。
3. 文学流派:不同的文学流派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和特点,以便进行文学批评和分析。
四、写作技巧1. 逻辑思维:在写作时,需要合理组织思路,进行逻辑推理,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观点明确。
2. 用词准确:语文写作需要注意准确使用词语,避免使用不恰当或模糊的词汇,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2e4b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4.png)
大学语文的每课知识点总结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 语言基础知识1.1 语言的定义和特点1.2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1.3 语言的功能1.4 语言与文化2. 文学基础知识2.1 文学的定义和分类2.2 文学史概览2.3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元素2.4 文学与社会3. 写作基础知识3.1 写作基本原则3.2 写作风格与技巧3.3 写作的审美价值3.4 写作与传播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1.1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1.2 古代文言文阅读方法1.3 古代文言文写作技巧1.4 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阅读2. 文言文作品分析2.1 文言文作品的结构与题材2.2 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特点2.3 文言文作品的意义与价值2.4 文言文作品的传承与创新第三部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分析1. 现代文学作品欣赏1.1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理论1.2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方法1.3 现代文学作品写作技巧1.4 现代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2. 现代文学作品分析2.1 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与题材2.2 现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语言2.3 现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2.4 现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评价第四部分:写作与表达1. 学术论文写作1.1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规范1.2 学术论文的结构与逻辑1.3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撰写1.4 学术论文的修改与完善2. 创意写作2.1 创意写作的概念与方法2.2 创意写作的表达技巧2.3 创意写作的审美特点2.4 创意写作的创新与突破第五部分:语言学与文学批评1. 语言学基础知识1.1 语言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1.2 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1.3 语言变迁与方言现象1.4 语言学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2. 文学批评理论2.1 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2.2 文学批评方法与流派2.3 文学评价标准与观点2.4 文学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上是一份大学语文课程知识点的基本大纲,这些知识点将涵盖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大学语文》自测题1学院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姓名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305篇。
2.《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
3.《诗经》分为_风_ 、___雅 ___、__颂 ___三部分,其划分依据是音乐。
4.《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__赋 ___、__比 ___、__兴___三种。
5.《诗经》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6.《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位戍边兵士在归途中所作的诗,追述征戍时的苦况,反映了西周时代的戍卒生活。
7.《采薇》一诗以薇菜渐次生长起兴,其中“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心绪的变化。
8.“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
9.《诗经》和《楚辞》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浪漫主义传统。
10.司马迁认为“离骚”二字的含义为遭遇忧愁。
111.《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是先秦时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2.《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取第一章孔子话的前二字为篇名。
1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14.《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
15.《逍遥游》认为大至高飞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即逍遥游。
16.《逍遥游》善于用寓言说理,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17.《逍遥游》中包含以下成语的句子是:“姑射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尘垢秕糠”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断发文身”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18.出自《逍遥游》的成语除以上所列外还有(至少4个)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越俎代庖、大相径庭、大而无当、不近人情等。
19.《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这两个比喻表达的意思是满足于自己的生活而别无所求。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惠子用大樗树来比喻庄子及庄子的学说。
“不龟手之药”寓言表达的意思是所用之异:小用不如大用。
20.“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这句话是对“神人”的一种描述,其境界可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即“神人无功”。
21.鲁迅先生称颂《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其传记部分主要集中在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中,其中传记数量最多的是列传。
23.《项羽本纪》除了泛写外,特写主要选取项羽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如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来突出其主要性格特征。
24.《项羽本纪》“垓下之围”中,作者主要描写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和“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各突出了项羽末路英雄的多情与无奈、勇猛无敌、恃勇自负、徒逞匹夫之勇以及知耻重义以及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等性格特点。
25.《项羽本纪》中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等。
26.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27.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并称“曹王”,其《登楼赋》是抒情小赋赋的代表作品。
28.《登楼赋》中作者以尼父叹归、钟仪奏楚、庄舄越吟三个典故传达去国思乡之愁情;以3匏瓜徒悬、井渫莫食两个典故表现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
29.《登楼赋》中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契合巧妙,文中配合怀土之思,主观虚撰之景(因情造景)的句子有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30.魏晋南北朝“志人”体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1.《世说新语》的在写人方面的特点是简洁传神。
32.出自《过江诸人》的成语有新亭对泣、楚囚相对。
33.《石崇与王恺争豪》一则故事中,其主要细节是石崇以铁如意击碎王恺的珊瑚树。
34.昔我往矣,__ 杨柳依依_ _;今我来思,____雨雪霏霏__ _ _。
行道迟迟,__载饥载渴__ _ 。
我心伤悲,_莫知我哀___ _ _!3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6.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3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9.子曰:“__学而时习之__ _ ___,不亦说乎?___有朋自远方来_ _ ___,不亦乐乎?__人不知__,_ 而不愠_____ ,不亦君子乎?”4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4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4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44.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45.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46.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47.王子猷……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大学语文》自测题21.从体裁上看,高适《燕歌行》属于七言歌行或者古体诗都对;王维《终南山》属于五言律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属于七言律诗。
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题目使用的是乐府旧题,统摄全篇的中心意象是月亮。
3.在唐代诗坛上,作品融诗、画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的唐代诗人是王维;诗歌创格调沉郁顿挫的诗人是杜甫;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是飘逸自然;白居易存诗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54. 高适《燕歌行》曰“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是指李广。
5. 王维《终南山》中运用了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前三联分别从远眺、近望、俯视等视角,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象。
6.杜甫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
7.杜甫的《秋兴》组诗共8 首,诗歌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家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8.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运动。
9. 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
10. 王维诗歌各体兼工,以五言律绝最为出色;李白诗作体裁以古体、绝句见长;杜甫各体皆长,五古、七律成就尤高;李商隐诗歌各体皆工,尤以七律最为突出。
11.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散文家是韩愈。
12.唐代散文家韩愈与柳宗元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3.《张中丞传后叙》在行文上最大的特点是前半部分的议论和后半部分的叙事紧密结合。
14.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填词的作家,他创制了大量的慢词,推动了词体的发展。
在题材上柳永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艺术上以铺叙见长。
15.《东坡乐府》中“乐府”指词;《稼轩长短句》中“长短句”指词。
16.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
17.张岱的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18.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称“高岑”的高适与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称“王孟”的王维与孟浩然;李白与杜甫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今古的“双子星座”;在中唐诗坛;中唐新乐府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并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晚唐的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在词史上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李清照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19.王维字摩诘;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因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杜拾遗、杜工部;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字义山;韩愈字退之,卒谥“文”,故后世称韩文公;柳永官终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张岱号陶庵。
20.写出下列作家的诗词文集:王维《王右丞集》;李白《李太白集》;白居易 ,《白氏长庆集》;7柳永《乐章集》;李清照《漱玉词》。
21.写出下列诗词文集的作者:《高常侍集》高适;《杜少陵集》杜甫;《昌黎先生集》韩愈;《陶庵梦忆》张岱。
2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
2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4.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5.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8.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9.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30.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3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3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