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
由电力信息化评何引发的思考
企 业 的预 期之 间仍 存在 很 大差 距 。
由 于 电力 企 业 ( 括 发 电 企 业 和 包
电 网 企 业 ) 的 生 产 经 营 模 式 已 转 变 为 市 场 化 经 营 模 式 ,加 强 管 理 、 降 低 成
本 高 效 益 、 高 行 业 竞 争 能 力 已 对 提 提
已经 历 了 2个 重 要 阶 段 : ( )生 产 自 1
在 试 点 单 位 进 行 集 中 评 价 后 ,分 别 到
达 各 自 的 受 评 单 位 进 行 了 为 期 1天 的
动 化 阶 段 ( 0世 纪 6 -9 2 0 0年 代 ,如 : 发 电 厂 自动 监 测 /监 控 和 变 电 站 自动 监 测 / 控 、 网 调 度 自动 化 等 ) 2 监 电 ;( )
引起 企 业 信 息 化 内 部 管 理 人 员 的 真 正 重 视 ? 能 否 引 起 企 业 高 层 管 理 者
望 。尽 管 信 息 化 在 有 些 方 面 已经 取 得 了 比较 显 著 的 成 效 ,但 仍 面 临 诸 多 问 题 ,如 :管 理 上 的 “ 症 ” 投 资 上 的 癌
“ 洞 ” 因 此 ,信 息 化 的 实 际 应 用 与 黑 。
年代 发展 到现在 ,从应 用的 角度 来说
管 理 信 息 化 阶段 ( 0 0年 以 后 ,如 : 20
综 合 考 评 ,通 过 听 取 单 位 汇 报 、查 看 正 式 文 件 打 电 话 询 问 抽 查 报 表 现 场 考 察 和 提 问 等 方 式 了 解 情 况 ,然 后 根 据 了解 结 果 进行 分 项 打 分 并汇 总 。 同 时 撰 写 综 合 意 见 并 由 检 查 组 和 单 位 负 责 人 签 字 ,最 后 由 省 公 司 审 查 , 按 供 电 企 业 和 电 厂 分 类 排 名 ,并 在 全 省 范 围 内公布 。
供电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供电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作者:陈涛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5年第01期摘 ;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国正在走一条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使得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电力资源消耗大国,电力企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手段对传统的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是我国电力企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科学评价是电力企业认识自身发展现状的重要前提,只有掌握企业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与水平,才能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与策略,所以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就成为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
文章选取的是襄阳供电公司,对其信息化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帮助企业找出不足。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TM76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075-02供电行业是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的命脉。
目前,信息化已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样也引发了供电行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
国网公司和南网公司都在通过开展信息化规划来指导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建设方式,从而提高供电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对于信息化建设的理解不同,导致投资和规划不尽相同,伴随着集团分离、厂网分开,电力企业改革发展到现在,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
因此,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研究制定信息化规划,明确企业信息化体系结构及建设思路,对企业有效配置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襄阳供电公司信息化业务发的展要求襄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襄阳公司)坐落于素有“诸葛亮”历史文化名城的湖北省省域城市,是湖北省电力公司所属全国大型一类供电企业,担负着全市4区6县(市)的供电任务,电网覆盖面积1.97万 km2,供电人口591万,直供客户154万户。
电力企业信息化效能评价研究
首先 把 目标 对 象 分 解 成一 个 个 小 问题 ,每 个 问 题 称 为 一 个 元 素 ,然 后 把 这 些 元 素分 成 若 干 个 组 ,
E:/r 0c E:—=』・ ) t 2 I ), t—27 c 、 t (d X t ( 7 / r
1 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步骤 . 2
12 1 确 定 指 标 体 系 ..
本算法 :一种是包含确定度信息的算法 ,另一种是 不包含确定度信息的算法。 不含确定度信息 的算法是对带确定度信息 的算
示 之 问 的不 确 定 性 转换 模 型 ,不 但 可 以从 经 典 的随
E ∑筑 ::
② 计算 样本 方差
( 1 )
机 理 论 和模 糊 集 合 理论 给 出解 释 ,而且 还 可 反 映 随 机 性 和模 糊 性 的 关 联 性 ,构 成 定性 和 定 量 的映 射 , 为定性 与定量 相结 合 的信 息处 理提 供 了有 力手 段 。 由于 正 态 云具 有 普 遍 适 用 性 ,本 文 主要 以正 态 云 的应用 为 主 。限 于篇 幅 ,正 态 云 的 产 生方 法 和 相
po r n e p ie ,a l ud we e t r rs s co m o e — a e i f r tz to e c e y vau to mo e i e tbls d y p y n d lb s d n o ma ia i n f inc e l a i n i d l s sa ihe b a pl i g c mp e e sv co o r h n i e lud mod l o h e a u to t od nd b ig he mpr ve e t t e v l a i n me h a y usn t i o d AHP.Thi s mod lpr v d s a e o i e r a o bl nd e f c i v l to n a plc to fI e s na ea fe t e auai n o p ia i n o ve OT n i o m ai ai n c nsr c in fe e ti we n e rs s i nf r tz to o tu to o lc rcpo re tr ie . p a d t ee a u to e ul s o h t he1 n h v l ai n r s t h wst a 0T a ply a mpo t n o ei e e o n n pg a i gt o m a iai n t c n a n i ra t l n d v lpi ga d u r d n i r tz to r he nf c pa iiyof l crcpo re t r rs s a b lt e ti we n e p ie . e
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估方法分析及研究
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估方法分析及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升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电力企业作为支柱产业,其已逐步应用信息化技术。
因此,必须要对信息化项目的后评估方法加以研究,以便管控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提高其建设效果及管理效率。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电力行业电力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其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也备受企业重视。
虽然说电力企业在建立信息系统后取得了惊人的佳绩,促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上处于有利位置,但在已有信息化项目方面,仍极其缺乏客观和全面的评估,导致无法准确地指导和引领信息化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同时,正因为其建设效果和过程少了客观评估,造成对外包方合同缺乏足够的约束和限制。
这种现象早已经使电力企业乱象丛生,不容忽视。
所以,为了有效管控信息化项目和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后评估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1信息化项目后评估项目后评估,顾名思义,是指在完成项目而且合格通过验收,然后经过规定使用后,安排受益者及投资者之外的第三者来主导测评,根据项目监测实施的实际资料,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衡量和评估,总结哪些方面是好的,哪里是需要改进的,为后续的相关项目决策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2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特征电力企业中的信息化项目后评估也不例外,指的是从实际出发,根据信息系统中可行性的研究、系统设计、分析等阶段来进行评估和测评,并最终提供相应的费用指标、管理指标、效益指标和技术指标等。
电力信息化项目的一般特征有约束性、整体化、目的性、一次性、不可替代性、周期性、多目标等。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
2.1项目范围模糊电力信息化项目经常面临一个明显的困难和挑战——考虑到自身的特征属性,在项目开始前,无法对项目目标和范围有一个精准的描述,项目范围很难具体化,比较模糊,这不利于工作开展,类似摸着石头过河,项目交付品的特征也无法清晰描述,对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浅谈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及应用
第6期(总第243期)2023年12月山 西 电 力No.6(Ser.243)Dec.2023 SHANXI ELECTRIC POWER浅谈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及应用薛 磊,张静宇,郑宇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1)摘要: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如何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以及评价电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普遍面临的困惑。
论述了电网企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及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在明确方法论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字化转型评价的整体框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具体案例分析了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评估体系及应用,以期深入推进能源业务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320(2023)06-0021-040 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一业为主、四翼齐飞、全要素发力”十四五发展总体布局,明确要深化“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应用,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要素驱动作用,挖掘电力大数据价值,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数字化不仅是能源互联网能源网架、信息支撑、价值创造体系建设的内在需求,也与公司国企改革、电力体制改革息息相关,公司要以战略全局视角、系统思维确立数字化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把数字化发展作为公司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收稿日期:2023-06-20,修回日期:2023-08-13作者简介:薛 磊(1980),男,山西太原人,2007年毕业于华 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 电网规划工作; 张静宇(1995),女,山西晋中人,2020年毕业于太 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 电网规划工作; 郑宇明(1973),男,山西大同人,2005年毕业于太 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 电网规划工作。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研究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竞争力。
但是,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如何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如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
因此,本文将从建设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具体内容在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之前,需要厘清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具体内容。
归纳起来,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这一方面主要关注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性能等方面,也就是企业信息化基础础设施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水平。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等等。
2.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这一方面主要关注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即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效率、效益提高情况。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信息化应用的覆盖率以及信息化应用的适应性等等。
3.管理信息化水平:这一方面主要关注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即企业管理具备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管理决策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应用在管理方面的效果以及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程度等。
4.企业信息化战略水平:这一方面主要关注企业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的水平。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信息化规划的完备性以及信息化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程度等。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在清晰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内容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建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应当是一个包括多个指标、多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模型。
下面我们将从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分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指标的选取在选取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状况、业务特点以及行业发展情况等因素,并且需要充分利用可用的数据。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通常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基础设施指标:包括网络设施、硬件设备、软件设备等的数量、质量、使用率等方面。
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管理资料
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管理资料经研究表明,电力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1、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领先。
目前,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量增加较快。
到2003年底,各类规模局域网超过2500个,各电力公司本部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比率接近100%,各网省电力公司本部局域网覆盖本部机关业务工作达90%以上。
2、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系统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
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2年提出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
各省公司供电局响应这种要求,普遍建立了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
此外,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立供电营销客户服务系统的要求,各地供电部门积极进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批供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初步建立起来。
5、信息化机构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在我国电力企业中,信息部门曾一度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长期以来,信息部门在电力公司没有一个专门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而是将信息部门附属在生技部下,或者作为企业的三产部门,有的作为设在科技部下的一个科室,有的设在总经理工作部门下,还有的仅设一个“信息化专责”人员。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一、新时期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新时期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营销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营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营销信息化建设还缺乏深刻的认知,特别是新时期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经济效益的创造,从而忽视营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甚至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第二,营销管理机制复杂。
原先电力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是在传统的营销系统下实施,其工作流程设计较为繁琐,工作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而且也与电力企业当前的营销系统存在明显差距。
尽管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增加硬件设施投入,但管理机制的`复杂为营销信息化带来多方面的不便,基层企业对客户资料的收集有限,网络共享业务不能顺利开展。
第三,系统安全管理滞后。
营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但同时也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新时期电力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且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是愈演愈烈,各种嘿客攻击、网络信息窃取问题时有发生。
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网络平台同样经常受到病毒及嘿客攻击,并引起重要信息的泄露,这对企业及客户利益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第四,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投入大规模资金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设施安装完毕后,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营销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
但当前营销人员的能力素质与工作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精通营销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一旦系统或设备运行遇到问题,企业很多时候都需要由供应商来协助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营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二、新时期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管理发展的举措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新时期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第一,深化对营销信息化管理的认知。
营销信息化管理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力保障。
浅析信息化在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缝
析的 工 作 根据 数据无 翥 管理和 信息 分斐 编祸 的矍 求, 整台
人爿的信息数据评价,实现与^d资源系统椰管理信息系统
的数据对接
1电力公司实施信息化人才评价的必要性
首 先 , 电力 企 业 是 我 国 的 基 础 性 支 柱 产 业 ,要 想在 激 烈的 市场 竞争 中立 于不 败之 地 ,更进 一步 的 与 国际社会 接 轨 ,就必 须 以 人才 队伍 的建 设 为各项 工作 的 核心 和重 点 , 不 断 完善 和加 强 以业绩 和能 力为导 向的 新型 人才评 价 模式 和机 制 ,并 且积 极进 行现 代人 才 的研 究 测评 技术 与应 用 ,进 一步 创新 对新 员 工 、 一 线 员 工 与 管 理 人 员的 考 核 评 价 方 法 。鼓 励 一线 职工 “ 持 多证 ,持高 证 ”加强 高 技 能 、高素 质人 才的 评价 与 培养 ,加 强复 合 型人 才和 高 级人 才 的培养 ,并且 要大 力开 展相 关的 技能 、技 术 鉴定 工作 ,促 进 人才评 价 工 作 的积极 开 展 。 其 次 ,现 今 社 会 ,计 算 机 应 用 已 经渗 透 到 社会 生 活的 各个 领域 ,信 息化 的程 度也 已经 成为 了衡 量企 业 或者 国家 现代 化发 展水 平 的 关键标 志 。 作为 国 民经济 “ 先 行 官” 的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0 3 . 0 5 6
浅析 信息化在 电力企 业 人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方 德琳 广 东电网公 司人 力资源部 ,广 东广 州 5 1 0 6 0 0
摘 要
企业信息化程度综合评估研究
企业信息化程度综合评估研究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日益深入人心,企业信息化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对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综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综合评估需要从多个角度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水平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与技术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在现代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需不断跟进最新技术,以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综合评估需要从技术水平这一方面来考察。
评估企业的技术水平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应用范围等多个维度。
一方面,可以考虑企业是否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是否得到充分应用。
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企业在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实践情况。
2. 资源投入信息化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因此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综合评估也必须考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资源投入。
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硬件投入包括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软件投入则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ERP、OA等;而人员培训则需要考虑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了充分的岗前培训和培训机会。
3. 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日常业务中,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
因此,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综合评估还需要从信息化应用这一方面来考虑。
信息化应用包括企业是否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业务流程自动化、数据分析应用等方面。
同时,也需要考虑信息化应用是否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是否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4. 安全保障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信息化程度的综合评估还需要从信息安全这一方面来考虑。
企业信息安全的评估需要考虑企业的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
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企业信息化发展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电力企业要充分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客观审视当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推进信息管理资源优化、推进信息数据资源优化、推进信息系统应用优化、推进信息系统安全优化等“五个优化”措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为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数据资源;信息安全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信息化管理不够系统化、信息化机制不够科学化、信息化应用不够高效化、信息化系统不够安全化等现实问题,特别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相对较高,但应用水平却不够平衡,在生产技术上应用程度比较深,但在经营管理上的应用还处于低级阶段,特别是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同时,信息化在各个系统间进展也不够均衡,如财务、供应等系统发展较快,其他系统则相对比较落后。
企业局域网虽然接通了互联网,但因限于网络安全管理要求,有的单位无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外部信息,更无法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
有的单位在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使用等环节,对信息安全防护考虑不足,导致部分信息系统存在漏洞多、弱口令等安全隐患。
同时,对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和隐患没有流程化的检查考核模式,信息安全手段和技术检测能力薄弱。
对私接互联网、应用程序漏洞、弱口令和服务器管理弱等凸显问题治理手段不够。
在互联互通、互融互合、互鉴互享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成型成熟技术,特别是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开发与创新,借鉴外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做到内外结合,以自我发展为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准信息化技术发展之路,以支撑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一、推进信息管理资源优化要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从业务内容、技术手段、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全面把握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集成创新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明晰管理业务,规范操作环节,带动管理流程的再造与提升,推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升级。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其中, 诺 兰模 型 主要 研 究 了企 业 信 息 化 的开 展 进 程 , 是
对企 业信 息化 水平 进 行 评 价 的一 种 模 型 。诺 兰 指 出企 业 信
期 发展 的作用 。另一方 面 , 电力 企业 进行 信 息化 建 设 的效 果
缺乏科 学 、 系统 的评价 , 以往 的考 核仅 仅 注重 经 济上 的效益 , 而 缺乏 对整体 绩效 的考 量 , 从 而 无法 定 量 地 、 全 面地 反 映 信 息化 的实施 给 电力 企业带来 的效果 。在 此基 础 上 , 本 文针 对 电力企 业特 点 , 在对 以往 评价 模 型进 行 分 析 的前 提 下 , 构 建 了适用 于 电力企业 的信息 化指 标评 价体 系 , 通 过实 证 分析 对
体 系进 行 检 验 , 并 提 出相关政 策建议 。
息化 建设 需 要 经 历 从初 始 到 蔓 延 , 继 而 到 信 息 化 管 理 的 阶
段, 各个 阶段 具有 延 续性 和发 展 规 律性 , 该 模 型 主要 反 映 了
企 业信 息化开 发及应 用 的过程 , 可 以作 为分 析企 业 信 息化 水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估, 并对电力企业进一步完善其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6
一
、
引 言
二、 综 合评价 模 型综述
电力企业 是关 乎 国民经济 发展 的基础 行 业 , 在 电 力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我 国 电 力企 业信 息化 指 标 体 系构 建 及 评 价
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
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研究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然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旨在探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
2.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系统、高效地收集、整理、传递和利用信息的一种管理手段。
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还涉及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3.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要性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评价,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信息化发展状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评价结果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帮助企业优化自身的信息化战略和规划。
4.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框架4.1 需求分析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
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以确保评价体系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核心。
评价指标应包括多个方面,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等,以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各个方面。
4.3 评价方法和数据采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案。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
4.4 评价结果分析和应用通过对评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应该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以便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评价结果还可以应用于信息化规划、投资决策、人才培养等方面。
5.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应用案例以某企业为例,介绍了如何利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对其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企业信息化⽔平评价的⽅法 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全党全国都⼗分重视的⼀项⼯作。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企业信息化⽔平评价的⽅法。
企业信息化⽔平评价的技巧 ⼀、对企业信息化⽔平进⾏评估所应秉持的理念 在信息化投⼊早期,⼈们普遍有⼀种理解就是信息化投⼊越多,所能带来的效益就会越⼤。
对企业信息化⽔平的评估⼯作也仅仅停留在某些局部概念和技术应⽤⽔平上。
其实,信息化的本质⽬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寻求⼀种新的出路。
所有这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能否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能否给企业带来显著的价值,即信息化⼯作是以效益为导向的,⽽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的。
只有那些“出效益”的信息系统,才能得到⽤户的青睐。
信息化⽔平的评估应关注的是信息化对战略的⽀撑度,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和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效益;并且关注信息化系统投⼊运⾏后,是否达到预定⽬标,是否发挥出期望的性能和价值。
信息化⼯作应坚持⼀个明确的基本原则:提⾼效率、降低成本、提⾼竞争⼒。
坚持“IT以⽤为本,持续改进”。
坚持三个持续⼒:“持续应⽤、持续改进、持续跟踪评价”,坚持应⽤整合和复⽤。
“实⽤”是IT系统价值实现的载体,反之,即使是能够成功上线⽽不能成功应⽤的项⽬投资,其价值也是零,⽽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负资产,是⼀种资源的浪费。
因此,信息化⼯作应把系统能量释放、价值实现的重⼼放在推进应⽤上,从“实⽤”的⾓度促进信息系统能量的释放,从“实⽤”的⾓度进⾏效能评估,⽽不是放在个别指标数据的计算上。
因此,企业信息化⽔平评估⼯作应以合理、正确的设定企业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的为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对企业信息化⽔平进⾏评估⽆论其⼯作环境还是最终⽬的,都与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国家信息化⽔平评估存在较⼤的区别,不能照搬评估国家信息化⽔平的指标体系。
对企业信息化⽔平的评估不能仅偏向于技术应⽤。
因为技术应⽤侧重的是设备、技术是否到位,⽽不关注企业的管理性质是否发⽣变化。
这样的指标往往不问信息化⼯作是固化原有管理,还是改变、提升原有管理。
电力企业数字化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电力企业数字化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电力企业经济评价中,指标体系是评价系统水平的重要指标,利于全面评价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与获得的效益。
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尺度,加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优化。
所以,在电力企业运营管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深入优化评价体系,要积极整合科学、实用化经济获得分析理论,以此更好地参与市场竟争,推动电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就电力企业数字化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数字化;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引言数字化转型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企业纷纷探索其数字化转型之路。
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筑牢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不断加速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1数字化技术内涵数字化技术是指嵌入在信息通信技术内或由信息通信技术所支撑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方式为围绕电力企业核心业务活动与资源进行预警与监测。
2经济效益的内汤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经济效益即生产总值和成本间的比。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企业根据经济效益组织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此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财富。
作为国有企业,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利于强化企业公有制社会地位,以此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电力企业发展中可从多方面入手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市场、生产成本及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各部门与人员也要积极参与电力企业管理,加强对各类影响要素的控制,以此优化整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3电力企业数字化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点3.1明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先合理构建指标体系,在此过程中明确企业运营要素,深入调查与总结,确定指标能够体现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此类指标体系必须完整。
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逐渐深入到各个方面。
信息化建设对于电力企业的优化管理、资源整合、能源节约和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进一步了解当前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情况和水平,为电力企业提供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和管理建议,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涉及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模型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探讨。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概率分析模型和综合分析模型的构建。
3. 基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价方法的探讨和应用。
4.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关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优化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综述法,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评价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卷调查,收集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数据,深入了解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3. 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价结果。
4. 建议和优化方案的制定,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优化方案,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研究进度和计划本研究预计共计4个月,研究进度和计划如下:第1个月: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细化第2个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第3个月: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第4个月:结果分析和优化建议的制定四、预期成果及其应用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 基于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和方法的论文。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评价结果。
3. 针对评价结果的优化建议和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研究成果的应用主要包括:1. 为电力企业提供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和管理建议。
2. 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
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1、引言信息化水平评价,也称为信息化评估或信息化测评。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进行评估,建立信息化标杆单位,对比集团企业内部单位和标杆的差距,为企业制定等高计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实践方案,对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形成标准、客观、定量的分析结论,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有依据性的衡量、统筹、指导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可以深化公司全员对信息化的认识,推动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现代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价值是信息化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价值,是由信息化投资带来的可以用企业核心语言表达的绩效。
信息化价值体现在应用中,是信息资产和其他企业资产融合后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价值增值。
信息化如何更好的助力公司智能电网与“三集五大”建设,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坚强支撑作用,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司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及在信息化价值在现代化“一强三优”的公司如何体现,是目前我们必须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2、国内外信息化评估开展介绍1)哈佛大学与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化准备指数”评估体系202*年,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在基于各国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首次对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化准备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对比分析,并于202*年2月4日发表了题为《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2*202*:准备进入网络世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以“网络化准备指数”(NetworkedReadinessIndex.简称NRI)的形式公布了评估结果,为商业行动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此后每年都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公布评估结果。
2)美国国际数据公司“信息社会指数”评估体系“信息社会指数”(Inform~ionSocietyIndex,ISI)是国际数据公司(IDC)和《世界时代》(WorldTimes)全球研究部在“97全球知识发展大会”上共同提供的新概念。
电力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电力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摘要:电力企业信息化是助推电力企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电力企业改革不可或缺的手段。
信息化绩效是检验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规避电力企业信息化风险的方法。
进行信息化绩效评价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模型,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才能通过绩效评价结论来调整管理思路,向绩效要企业效益。
本文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绩效评价定义以及几种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进行了简要阐述,供电力企业项目管理进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开始步入正轨始于2011年智能电网建设时期,自此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进入快速轨道,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尽管相比于国内其他行业起步较早,但是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在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科学合理评价电力企业信息化绩效,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助于调整企业发展策略,通过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信息化绩效评价有赖于科学适当的评价模型,本文将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常用的几种评价模型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一、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定义信息化绩效评价指的是根据一致性的标准,构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指标体系,通过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方式,遵照特殊的程序,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后,对企业在某个经营阶段的信息化运行效果和阶段运行情况进行合理、客观、准确和公正的全面评价。
信息化绩效评价是一个动态分析的过程,它利用过程评价系统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业务价值进行客观反映。
信息化绩效的评价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信息化过程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论后开始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信息化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另一方面,对信息化产生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信息化过程是为效果服务的,企业只有得到信息化实施后带来的积极效果才能实现信息化创造的业务价值,因此对信息化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探讨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探讨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对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中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
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的原则和信息化的重要性,然后在探究信息化在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应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电力企业人才评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才评价;信息化建设引言在电力企业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使人才政策得以落地,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手段,能够使人才评价工作不断科学化、规范他,同时增强效率、全面提高企业人才评价工作的质量,推动电力企业的高质量新发展。
1.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原则1.1坚持党的领导党在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必须得到深入的贯彻与落实,全面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对人才评价工作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
为党和国家传递方针政策,做重大决策部署时保驾护航。
1.2坚持服务战略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水平,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与贡献度,加强战略领导地位,拉近与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距离,应在集团公司发展的大局中强化服务人才强企战略,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进一步促进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为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1.3坚持改革创新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不可动摇的,体制机制和载体需要得到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制机制,从而适应现代企业的制度、顺利衔接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效把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促进人才职业发展,满足集团公司选才用人需要,促进推动集团公司创新发展的最终目的。
2.信息化在电力企业人才评价工作开展中的意义2.1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收集电力企业在开展人才评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人才工作信息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从业素质就是从这些信息比对和整理分析得出的。
应用信息化系统具有巨大的优势,实时录入人才的工作信息只是基本功能,此外系统还能在运行中根据提供的数据生成专用的工单,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工单信息了解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信息化系统也可以根据工单数据分析出工作人员各个工作阶段的完成度与完成率,通过工作人员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为企业评估人才的工作素养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
1、引言
信息化水平评价,也称为信息化评估或信息化测评。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进行评估,建立信息化标杆单位,对比集团企业内部单位和标杆的差距,为企业制定等高计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实践方案,对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形成标准、客观、定量的分析结论,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有依据性的衡量、统筹、指导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可以深化公司全员对信息化的认识,推动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现代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价值是信息化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价值,是由信息化投资带来的可以用企业核心语言表达的绩效。
信息化价值体现在应用中,是信息资产和其他企业资产融合后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价值增值。
信息化如何更好的助力公司智能电网与“三集五大”建设,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坚强支撑作用,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司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及在信息化价值在现代化“一强三优”的公司如何体现,是目前我们必须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2、国内外信息化评估开展介绍
1)哈佛大学与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化准备指数”评估体系
2002年,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在基于各国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首次对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化准备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对比分析,并于2002年2月4日发表了题为《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1—2002:准备进入网络世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以“网络化准备指数”(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简称NRI)的形式公布了评估结果,为商业行动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此后每年都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公布评估结果。
2)美国国际数据公司“信息社会指数”评估体系
“信息社会指数”(Inform~ion Society Index,ISI)是国际数据公司(IDC)和《世界时代》(World Times)全球研究部在“97全球知识发展大会”上共同提供的新概念。
从1996年,IDC每年都对全球55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信息社会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以“信息社会指数”的形式
公布评估结果。
根据这些国家的信息化指数,将参评国家的发展状况分为漫步型、小跑型、快跑型、速滑型冰者4个发展等级,并从全球角度对信息化社会建设进行了分析,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3)澳大利亚“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评估体系
澳大利亚国家信息经济办公室分别于2002年4月和2003年8月公布了一些国家的信息经济发展水平指数。
根据各国信息经济的规模、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相关数据,NOIE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对比分析.并以澳大利亚“国家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NOIE Index)的形式公布了评估结果,为各国信息经济建设投资提供参考。
我国,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各部委各部门在政府、企业、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均开展了相关的信息化评估工作。
同时还进行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的评估工作。
统计局每年进行一次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的评估。
国资委从去年开始启动对央企的信息化评估工作,并将信息化评估纳入到央企的绩效考核中。
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成规模的制造业信息化评估则是由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领导协调小组(科技部)牵头,从“十五”期间开始实施,每年举行一次。
教育部也组织相关单位在国内对高校系统进行了多次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评估工作。
总体来看,国际上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主要涉及九个方面,包括: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信息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的普及应用情况;信息通信技术接人成本、质量与安全情况;人力资源建设情况;数字鸿沟情况;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企业信息化进展情况;信息技术在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领域的应用。
评价方法呈现既有多元化,又有共性的特征,但至今还没有一套国际通行的、比较权威、科学、系统的信息化评估方法体系。
3、当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现状
1)信息化规划
目前电力企业对未来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均比较简单,或简单执行上级单位规划,但上级规划均属于具有政策性、引导性的规划,是用来供集团内部各单位做参考使用,并未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因此现在多数单位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基本未组织专门的信息化规划会议,也没有信息化规划文档,很多单位只是网络部人员在年终工作总结时简单提到一些下一年的日常工作,普遍比较简单。
2)一把手工程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但从各单位的了解情况来看,只有个别单位是大领导直接对信息化部门进行管理,大部分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还不是很高。
3)信息化部门设置
从当前信息化部门设置来看,很多单位还是把它定位于管理部门,有些设置在科技处或办公室下面的一个科室(重视程度不够),但也有些单位是把它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支撑部门进行运营。
往往成立的信息中心或信息班,没有将信息化相关工作单独成立为一个部门。
4)信息人才
目前很多单位真正从事和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仅仅1-2名,他们只能忙于每天日常的计算机维护工作,没有精力再考虑其它更深入的事情,而这些人员,由于待遇、职称和编制问题,普遍流动性比较大,信息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存在很大的隐患,部分单位甚至出现只有一个信息主任,普通职工全部调走或辞职。
5)制度建设
单位在制度制订方面还是做的比较不错的,如:IT设备使用制度、信息化人员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相关制度、信息审核制度等等,但从执行情况来看,则不同单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6)信息安全
目前多数单位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以及信息系统保密工作,一般通过IP和帐号来限制外部访问内网等,在新疆电力公司内部采用“双网隔离”方式进行限制,但在一些更细化的管理方面则相对差一些,入各单位对于病毒防护普遍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做的不是非常好,主要体现在升级不及时,购买终端点数不能覆盖公司内所有终端,防毒软件不统一等现象,在数据保密方面,由于很多单位涉及一些涉密信息,而这方面有专门的单位进行检查,做的也比较好,但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数据保密则没有做更多的限制,只有个别单位做了一些灾难恢复和应急预案等。
4、电力企业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必要性
社会信息化程度已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其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进行评估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企业向信息社会迈进的程度,使企业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和制定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新疆电力公司近年来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各项要求,信息化工作“起步晚、进步快、水平高”,支撑了企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及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建设“SG186工程”的具体部署和对“SG186工程”的深入研读和理解,依据公司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开展公司“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工作,以“建设一体化平台、构筑八大应用、夯实六大保障”为内容,努力落实并实践“SG186工程”,经过几年建设,新疆电力公司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通过了国网公司“SG186”信息化工程的测试和验收。
但是,目前新疆电力行业各单位在企业级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有效利用、运维能力、信息化支撑公司发展能力等方面也急需进一步加强,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随着“两个转变”的深入,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推进“三集五大”的重大举措,公司如何又好又快发展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信息化在现有基础上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支撑,也为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新任务和新挑战,因此在电力行业开展信息化水平评测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价有如下好处:1)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坚强支撑作用;2)可以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支撑企业战略实现和业务发展;3)可以全面总结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和展示信息化工作的价值和理念,促进公司管理和业务部门更加深入理解信息化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4)可以收集公司主要管理和业务部门对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和建议,为未来几年开展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形成推动信息化工作有力抓手。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