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15页
微核与MDS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克隆性改变反应了病 程演变是一个伴随染色体异常渐变过程。 微核是滞留在细胞质中染色体断片或染 色单体。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16页
微核与MDS
所以,微核是染色体畸变在细胞中一个表 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染色 体损伤程度。近年来微核检测在MDS方 面研究日益增多。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1页
微核形成
微核形成与染色体断裂、缺失,以及染色体畸 变发生高度相关,检测微核能够间接反应染色 体受损情况。
通常检测微核反应机体所受环境诱变剂、致 癌剂、X射线及其它有害原因所引发染色体损 伤程度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2页
参数
①微核人员检出率:检出淋巴细胞微核人员占该 组总人数百分率。
第4页
方法
采取耳垂血0.1ml,肝素抗凝,与1/2 量3% 明胶放入离心管中, 加盖混匀, 垂直至于 37oC 水浴箱中自然沉降40 分钟左右。 吸收上清液,注入离心管中, 1000rpm/5 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 推片,干后,甲醇固定1 分钟,瑞- 姬 氏染色1 0 分钟。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18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核与MDS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19页
微核与MDS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第20页
当前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升高。恶性 肿瘤是癌细胞恶性克隆性异常,其发生与 机体细胞内遗传物质损伤有着亲密关系。 因为微核与染色体畸变高度相关,近年来 微核检测在恶性疾病研究方面受到极大 重视。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
医学: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06 微核测定的研究展望
CHAPTER
提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
优化样本处理
通过改进样本处理方法,减少杂质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
研发新型标记物
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以更准确地反映细胞损伤和疾病状态。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深度分析和模式识别,提高检测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
计数微核率
对观察到的具有微核的淋巴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微核率。微 核率越高,说明受试者的染色体受到损伤的程度越高。
结果解读
根据微核率的大小,结合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对 结果进行解读,为受试者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04 微核测定的结果解读
CHAPTER
正常值范围
1
正常值范围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而异,通 常根据大样本统计数据确定。
在辐射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辐射暴露监测
微核测定可以用于监测辐射暴露者的DNA损伤程 度,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剂量估算
通过微核计数可以估算辐射剂量,为受辐射损伤 人员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
辐射危险评估
微核测定可以用于评估不同人群在不同环境中的 辐射危险程度,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02
微核是由于染色体断裂或异常复 制形成的,是细胞染色体异常的 标志之一。
微核测定的历史与发展
微核测定最早由国外学者于20世纪 70年代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 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实验室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核测定的方 法不断完善,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不断提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可 靠的实验数据。
医学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 定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引言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抵御病原体入侵以及产生免疫应答。
人体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
深入了解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法对于疾病诊断、治疗以及免疫功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概念和功能淋巴细胞是一类在外周血液和淋巴组织中广泛存在的白细胞。
根据其表面标记分子的不同表达,可以将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亚群。
这些不同的亚群在免疫应答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T细胞是最为重要的淋巴细胞亚群之一,主要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
CD4+T细胞是调节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并与抗原结合,然后释放细胞因子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
CD8+T细胞则主要负责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
B细胞是淋巴细胞中的主要亚群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产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以此来中和病原体或形成免疫复合物。
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专门对抗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细胞。
它能够直接杀伤感染或突变的细胞,并释放细胞毒素来诱导细胞凋亡。
二、1.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不同的抗体标记,能够区分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亚群的分布情况,并且能够进一步进行表型分析。
2. 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是一种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细胞表面分子进行特异性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亚群的细胞进行特异性的染色,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不同亚群的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定性分析。
3. 免疫酶标测定法免疫酶标测定法是一种通过将荧光或酶标记的抗体与细胞表面分子进行结合,并进行酶标反应来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样本检测,并且可以通过测定酶标反应的强度来定量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
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疾病诊断和免疫功能评估中的应用1. 疾病诊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分布在许多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分析
单组数据用率表示 , 组间数据 比较采用 检验。P< 0 . 0 5为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2 结果
总检测人数 9 1 0例 , 其 中微核 阳性人数 6 6例 , 阳性 率为 7 . 2 5 % 。男 性 微 核 阳 性 5 0人 , 微 核 阳 性 率 为 7 . 3 5 %; 女性微核 阳性 l 6人 , 微 核 阳性 率为 6 . 9 6 % 。两 性之 间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x = 0 . 0 4 , P> o . 0 5 ) 。
2 0 1 2— 0 6江西省 职业 病防治研究 院对全 省铁路系 统从 事安检 人员进行 外周 血 淋 巴 细胞 微核 率检 测 , 与 同时
微核着色 与主核一 致 或 略淡 。微 核 阳性 判 断标 准 : 每 例样 品油镜 下计数 1 0 0 0个 有完整胞浆 的淋 巴细胞 , 凡
发现淋 巴细胞胞 浆 内含有 1 个或 1 个 以上 的微 核 即判
断该例为淋 巴细胞微核 阳性 。淋 巴细胞 中发现 微核 总 数与观察细胞 总数 之千分 比为 淋 巴细胞 微核 率。微核 检 出率是微核 阳性例数 与观察 例数之百分 比。
1 . 5 统 计分析 应用 S P S S 1 3 . 0软 件 进行 统 计分 析 。
放 射 作业 人 员 外 周 血 淋 巴细 胞 微 核 率结 果 分 析
马微 , 陈丹
[ 摘 要] 目的 反映不 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 巴细胞微核率 的情 况、 微核 阳性率水平差异及长期 长时 间小 剂量照射 对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 的影响 。方法 甲基纤维素浓缩收集法( 简称直接 法 ) 。结果
触时间及防护措施是否得当相关 。放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避免损伤。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一、实验原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大都处于细胞周期的G 0期,在含有PHA 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后,原来处于G 0期的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化学物质或辐射作用影响,可以引起淋巴母细胞染色体损伤,致使染色体断裂,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不能随染色体移动进入子细胞核,结果在细胞质中形成微核。
本试验是一种体外测试有害因子遗传毒性的方法,通过在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受试物,检测细胞微核情况来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
同时也成为检测致突变、致癌、致畸物质对机体遗传效应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验用品(1)器材:离心管、注射器、培养瓶(10ml )、吸管、离心机、载玻片、冰箱、培养箱、恒温水浴箱。
(2)试剂:Giemsa 染液、pH6.8磷酸缓冲液、RPMI1640培养液、PHA 溶液、0.075mol /L KCl溶液、甲醇:冰醋酸固定液(3)材料:人外周血、环磷酰胺溶液。
三、实验步骤1、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常规方法采血、接种,按组分别加入受试物(CP 终浓度100ug/ml)培养72小时,收获前不用加秋水仙素,收获标本,离心,去上清液。
2、低渗:加入0.075mol /L KCl溶液4m1。
混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低渗处理10分钟。
低渗时间可根据预实验中细胞完整程度进行调整。
3、预固定:低渗结束后加入甲醇·冰乙酸(3:1)固定液lml ,混匀后离心(1000rpm )5分钟。
4、固定:弃上清液,加入5ml 固定液,混匀后离心(1000rpm )5分钟。
弃上清液,留沉淀物。
可按本方法再固定一次。
5、滴片:加入少量固定液混匀成细胞悬液,滴片。
6、染色:用Giemsa 染液染色10分钟。
自来水细水冲洗后,晾干。
7、观察与计数:先以低倍镜、高倍镜粗检,选择细胞分散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转到油镜下观察转化的淋巴细胞,进行微核的观察和计数。
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选择
1 2 3
t检验
当两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时,可采用 t检验比较两组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非参数检验
当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齐性的假设时,可 采用非参数检验,如Mann-Whitney U检验或 Kruskal-Wallis H检验等。
方差分析
当需要比较多组数据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时,可采 用方差分析(ANOVA),并进一步通过多重比 较确定各组之间的差异。
将分离出的淋巴细胞均 匀涂抹在载玻片上,形 成单层细胞涂片。
用吉姆萨染液对涂片进 行染色,使细胞核着色 。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冲洗去除多余 染液。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后 的淋巴细胞涂片,寻找 并观察微核。微核通常 呈圆形或椭圆形,独立 于主核之外,直径小于 主核的1/3。
在显微镜下对观察到的 微核进行计数,通常采 用盲法计数以避免主观 偏见。同时记录下观察 到的细胞总数和微核细 胞数,计算微核率(微 核细胞数/细胞总数) 。
血样采集与处理
血样采集
淋巴细胞分离
采集静脉血样,注意避免溶血和污染 。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等方法,分离出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
血样处理
将采集的血样进行抗凝处理,通常采 用肝素或EDTA作为抗凝剂。然后,将 抗凝全血在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使 血细胞充分沉降。
微核的观察与计数
涂片制备
染色处理
微核观察
微核计数
监测环境污染
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可能对人体遗传物质造成损害 。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3
职业健康监护
某些职业人群可能接触到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如放射线、化疗药物等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
( . u l y i eC lg , h n z uU i rt , 1 P bi H g n oe e Z eg o n e i c e l h v sy 2 O cp t n l i ae nt t o tn nP o ne hn z ul n n4 0 5 , hn ) . cuai a s s I i e fl a r i ,Z egh e 5 0 2 C i o D e st e u vc o t a a
[] 汪 2
勇 , 晓 燕 , 晓 红 .眉 上 提 术 在 眼 睑 部 整 形 中 的 应 用 刘 刘
[] 实用 美 容整 形 外 科 杂 志 ,00 1 () l1 J. 20 ,14 :8 .
[ 任编 校 : 秀 连 ] 责 蔡
更持 久 , 一方 面 减 少切 口张力 , 伤 口对合 良好 , 另 使
预 防 医 学
放 射 工 作 人 员 外 周 血 淋 巴细 胞 染 色体 畸 变和 微 核 分 析
李小芳 , 吕玉民 2
( . 州 大 学公 共卫 生学 院 ; . 南 省 职 业 病 防治 研 究 所 , 南 郑 州 4 05 ) 1郑 2河 河 50 2
[ 要 ] 目 的 探 讨 放 射 工 作人 员外 周 血 淋 巴 细胞 染 色 体 畸 变 和 微 核 的 变 化 。 方 法 采 用 微 量 全 血 常 规 培 养 法 摘 制备 外周 血 淋 巴 细 胞 染 色 体 畸 变 和微 核标 本 。 结 果 18名 放 射 工 作 人 员 染 色 体 畸 变 细胞 率 和 染 色 体 畸 变 均 极 显 3 著 高 于对 照组 , 色 体 畸 变 类 型 以无 着 丝 粒 断 片 为 主 , 微 核 阳性 检 出 率 、 核 细 胞 率 和 微 核 率 均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染 其 微 组。结论 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 , 评价慢性小剂量受射线照人员远期医学效应的重要观察指标。 是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编 号 ] 10 —97 (06 0 —0 8 0 文 08 2620 )5 36— 3 [ 键 词 ] 放 射 工 作 人 员 ; 色 体 畸变 ; 核 关 染 微 [ 图分 类 号 ] R 16 中 4
混合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研究
混合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微核率 比较 , 混合 苯接触组与对照 组微核 中位数分别为 6 o 3 02组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t: %和 % ,
3 3 52
可 医药 2 1 北 00年 1 月 第 3 2 2卷 第 2 4期
H bi eiM Ju ee M dc mM,0 0 V 2D cN .4 o 2 1 。 d 3 e o2
淋巴细胞的成熟 , 降低巨噬细胞及 白细胞的活动 , 其结果是感染 的敏感性增加 , 口的愈 合减慢… 。围手术期 心理诱导 可以使 切
能的恢复 J这有利于术后早 日进食 , 加营养 的摄人 , , 增 加速 患
( 收稿 日期 :0 0— 7— 7 21 0 2 )
・
经 验 交 流 ・
混 合苯 作业 工人 外周 血淋 巴细胞 微 核率研 究
王秋艳
【 关键词】 混合 苯; 淋巴细胞微核率 ; 染色体畸 变; 细胞遗传 学效应 【 中图分 类号 】 R 1 . 51 【 3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2 78(00 2 — 52 0 0 — 362 1)4 33 — 1 0
生 学 分 册 ,9 1 8 14 18 , :4 . 2 白玉书 , 陈德清主编. 人类辐射细胞遗传学. 1版. 第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0 6 15 2 0 .2 . 3 曹佳 , 余争平主编. 核试验. 1版. 微 第 军事 医学科学 出版社 ,0 0 20 .
1 2.
表 1 混 合苯 接 触 组 与 对 照组 微 核 率 比 较
损而丢失 的整个染色体发展而来 的, 它是染色体畸变在 细胞 中 的一种表现 形式 j 。外 周血淋 巴细胞微 核率 测定 以简便 、 快 速, 其结果与染色体畸变有 良好的相关 性 的特 点 , 广泛应用 于 致突变试验 中。一系列 研究表 明 , 可引起 染色体畸 变 , 妹 苯 姊 染色单体互换或微核出现率增 多 , 而对混合苯 的研 究不多。卢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h ttp ://www.b i o t her .o rg Ch i n J Cancer B i other ,O ct .2010,V o.l 17,N o .5DO I :10.3872/j .iss n.1007-385X .2010.05.011#临床研究#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鱼丽莉1,王子妍1,李 娟1,宋玮玮2,赵 丽1(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军区总医院血液科,甘肃兰州730050)[摘 要]目的:应用微核分析技术检测初诊白血病患者的遗传损伤。
方法:应用细胞周期阻断法检测54例初诊白血病患者(C M L 11例,AM L -M 17例,AM L -M 26例,AM L -M 34例,AM L -M 42例,AM L -M 54例,AM L -M 62例,ALL 18例)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以微核率(m i cronucleus rate ,M NR )、微核细胞率(m i cronucleus cell rate ,M CR )、核芽(nuclear bud ,Bud)率、核质桥(nucleop l as m i c br i dge ,NPB)率、核分裂指数(nuc l eus di v ision i ndex,ND I)、凋亡细胞(apopto ti c cell s ,A C)率结合染色体中期分析、融合基因和基因重排检测作为染色体损伤指标分析初诊白血病患者的遗传损伤。
结果:54例初诊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M NR [(17.368?1.305)jvs (7.368?0.844)j ]、M CR [(15.418?1.212)jvs (5.887?1.101)j ]、Bud 率[(8.142?01132)%vs (0.404?0.404)%]、NPB 率[(5.724?0.874)%vs (0.034?0.034)%]、N D I[(1.722?0.062)%vs (2.282?01324)%]、AC 率[(2.167?0.333)%vs (0.167?0.667)%]、异常染色体检出率(24.00%)、融合基因或基因重排阳性率(18.00%)均明显异于健康人(P <0.05或P <0.01)。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方法的改进
傅 莉 淑
述诸方法操作复杂,而且费时,给测定带来不 便。为此,我们改进了采血和制片方法。经多 年应用效果较好。鉴于尚未见文献报道,现介 绍如下,并将食管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测定结果作初步评价。
( 河南 医科 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郑州)
材 料 和 方 法
( 一)实验对象 1食管癌病人 3 名, . 4 年龄 3-7 0 5岁, 男性
N ,I缓冲液‘ p . HC ,(H7 )小试管内混匀。 2 置于
Z u iga e a. A I poe M to f te h Qn fn t : m rvd e d r l n h o h D t tn te couli H ma Pr hrl e co o h Mi n ce i u n ei e e i f r n p a Bod m h ct l L p oye o y s 本 文于 18 年 1 9 5 0月 1 9日收到。
中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 与主核不相连 , 其大小不 超过主核的 13 染色性与主核一致。 /,
于接受。经多年应用, 我们认为此法简捷, 而且
稳定可靠。
关于食管癌病人平均微核出现率,各家报
道不一, . %1 12%。我们的材料为 如0 2o和 0 90 2 o1 . . 4
2 8 o与健康对照组 (. !) . %, 8 0 20 相比, 8 0 有显著的 统计学差异 ( < 01表 1。我们认为作为 P 0 0, ) . 食管癌人群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高于 健康人 群,这有一定的意义。但对食管癌的诊断则无 明显的特异性。因为, 健康人微核分布 9务在 5 2o % 以下,食管癌组分布范围 虽较前 者为大 (-9 , 0 痴)但有半数也在 2 以下, 痴 与健康人重
新技术报道:染色体微核
新技术报道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试验安徽省职业病防院职业卫生实验室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合成化合物(如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化妆品等)的问世,各种放射线的应用,含有重金属、有机酸毒物的各种工业废液的排出等各方面有害因素的综合影响,都造成了环境污染的加剧,要定性定量的了解这些有害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的测试系统来监测。
在这方面,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试验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其中,微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重金属、有机酸等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试验在对外来化合物遗传毒性和职业暴露人群遗传损害监测和现场生态环境检测方面,在预防和诊断肝癌、食管癌、肺癌等恶性肿瘤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职业卫生实验室开展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试验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主要针对在医疗机构从事放射线工作、进行医用诊断、放射治疗的病人、从事工业辐照探伤、核工业、核能发电、核武器、核动力装置等有核辐射影响的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检查项目,同时对接触重金属、有机酸毒物、染发剂、食品添加剂等人群进行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等诸多方面。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试验需要经过恒温培养,收获,制片,染色和镜下分析等基本过程。
要求实验室要通过CMA计量认证,配备至少2名训练合格、掌握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基础知识、熟练识别各种类型染色体畸变的专业技术人员。
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职业卫生实验室引进了新技术,将检测时间从传统的5天缩短为3天时间,只需要抽取3毫升外周血,经济、微创、无痛苦、快速。
目前,安徽省职防院职业卫生实验室是我省唯一一家通过CMA计量认证,率先向社会出具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试验检测报告的实验室。
实验室本着科学、公正的态度,竭诚为社会服务,2014年以来,我们为全省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和其他有核辐射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南充市放射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的检出率分析
5l 6
第 6期
川 北 医
学
院
学
报
V 1 5 N. o 2 ,o6 .
De.2 0 c 01
21 O O年 J 2月
J OURNAL OF N0RTH I S CHUAN MEDI CAL COL LEGE
|
鼍 。
南充市放射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畸变、 淋巴细胞微核的检出率分析
操作 , 四川 省 生殖 学 院 实验 室 提供 的 R 2 14 用 P MI6 0
培养瓶 , 每瓶 接种 0 5 l 血 , 3 .m 全 置 7℃ 孵箱 培 养 淋
巴细胞 7 2小 时 , 终止 培养 前 2— 4小 时 加秋 水 仙 素 0 1— . l常规 收获 染 色体 制 片 , 姆 萨染 色 l . 0 2m , 姬 5
好。
【 键 词 】染 色体 ; 变 ; 巴 细胞 ; 关 畸 淋 微核 ; 射人 员 放 【 章 编 号 】 10 —6 7 2 1 0 539 (00 0 —560 中 4 文
为 了 了解低 剂量 长期接触 放射线 对工作 人员 的
前 不加秋 水仙素 , 规 收 获淋 巴细胞 , 片 , 常 制 姬姆 萨 染色 1 5分钟 , 每一样 本选择 10 0 0个胞 核 , 胞质 完整
体 畸变 、 巴细胞 微核进 行 了检测 , 文报道 其检测 淋 本
情况。
1 对 象 和 方 法
和着色 清晰的淋 巴细胞 , 检测 与主核 完全脱离 , 圆 呈 形 或椭 圆形 , 边缘 光 滑 、 色性 与 主 核一 致 、 着 大小 为 主核 13以下的小核 即微 核的 出现率 。一个细胞 内 / 出现 一个或 多个微 核 , 均按 一个 有微核 的细胞计 数 。
〖医学〗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编辑本段明清时期(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红 血球gdf55m白 血球fd2)
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 床各科 辨证体 系丰富 、提高 阶段。 如明代 楼英的 《医学 纲目》 和王肯 堂的《 证治准 绳》, 清代吴 谦等编 著的《 医宗金 鉴》和 陈梦雷 主编的 《古今 图书集 成·医部 全录》 等。王 清任著 《医林 改错》 ,注重 实证研 究,( df高血 压958心脏病983u6糖 尿病87fr)纠 正了古 医籍中 关于解 剖知识 的某些 错误, 肯定了 “脑主 思维” ,发展 了瘀血 理论。 温病学 说的形 成和发 展,标 志着中 医理论 的创新 与突破 ,吴有 性著《 温疫论 》,叶 天士著 《温热 病篇》 ,吴鞠 通著《 温病条 辨》等 ,在药 物学研 究方面 ,(45传染病q566丙 肝964jo乙肝28jgs x甲 肝gh)李时珍 著的《 本草纲 目》, 总结了16世纪 以前我 国药物 学研究 的成就 。医的 诊察疾 病能参 考现代 医学的 微观分 析,将 辨证与 辨病相 结合, 实现宏 观与微 观的统 一,使 中医诊 断客观 化,即 把分析 与综合 相结合 的方法 引入中 医理、 法、方 、药的 研究, 使二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微核测定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制备与分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核实验是细胞遗传学的一种常用方法。70年代 初由Matter和Schnide建立。
微核是染色体损伤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染色体 的无着丝粒断片或细胞分裂后期未纳入子核的落后 染色体在子细胞细胞质中形成的阳性染色质体。辐 射可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在一定剂 量范围内微核率和剂量成线性关系。该法简便易行。 我国已将微核列为放射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氯霉素作业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氯霉素作业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胡永兰
【期刊名称】《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卷),期】1989(010)002
【摘要】本文对氯霉素作业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氯霉素作业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氯霉素有致染色体损伤之可能。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胡永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
【相关文献】
1.苯作业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 [J], 李伟;詹晓平;陆凯南
2.200例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分析 [J], 杨锡成
3.锰作业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 [J], 周玮;王艳红
4.苯作业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 [J], 李伯灵
5.汞对作业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J], 闫莉;周宁;庞新侠;张红斌;徐栋;王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
微核细胞率micronucleus frequency,在CB法微核试验中指1000个双核细胞中含有微核的细胞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测定作为对职业性放射性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评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亦列为我国慢性放射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正常值范围为0-6‰,均值为1.2‰,微核微核(micronucleus, 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
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合成DNA的能力。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
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
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
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是和作用因子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
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周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等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欲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来监测环境的变化。
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不少部门已把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等各个方面。
70年代初,Matter和Schmid首先用啮齿类动物骨髓细胞微核率来测定疑有诱变活力的化合物,建立了微核测定法。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微核的分析
【 要 】 目的 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 (G )及淋巴细胞微核的数量变化。方 摘 LL
法 对 1 5例 淋 巴 瘤 患 者 及 2 0例 输 血 员 外 周 血 做 血 涂 片 ,瑞 氏 染 色 , 显 微 镜 观 察 。 结 果 淋 巴 瘤 患 者 外
l mp o e h ln c lsg iia c n i y h ma g tt e c i ia in fc n e i mmun t p e r n e a d p o n ss i a p a a c n r g o i. y
【 e w rs u a m hm ;Pr hr l d ag g n l m hct; K y od 】H m nl po a e p e l o ;Lr r ua l p oy y i ab o e a ry e
o nd e a i e y l h c o c py R e ul The p rp e a o d o y p o eh d a d d a x m n d b i tmi rs o . g s t s e i h r lbl flm h ma sm t o n
H a gJ u n , P
j o g, C i u La i n R a in Xi
( h eat et ‘ io g n mb ooy u i dcl T eD p r n Hs l 3ad E r l ,Z nY i m to y g Me a
C le o lge, Zu i5 0 n Y 63 03
Mi r n l i c rlm h ct, L re G a uany p oye
维普资讯
・
l 38 ・
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监测中的应用
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监测中的应用何晓宇;毛志平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8(20)2
【摘要】我们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对12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微核率变化与化疗方法,化疗反应及疗效的关系。
结果:化疗反应中,重度者及5-Fu+KSM方案化疗者,化疗后微核率均有增加,以化疗第7天最为明显。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何晓宇;毛志平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0.5
【相关文献】
1.淋巴细胞微核及DNA含量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研究应用[J], 王永才;赵成艳;刘玲;高学军
2.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维持期的应用 [J], 李翀
3.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化疗监测中的应用 [J], 陈孟华;关士敏;等
4.CB微核法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在全自动微核扫描分析系统上的应用 [J], 陈洋;邱海源;朱晓颖;马冲;戴世尧
5.CB微核法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在全自动微核扫描分析系统上的应用 [J], 陈洋;邱海源;朱晓颖;马冲;戴世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观察与计数:先以低倍镜、高倍镜粗检,选择 、观察与计数:先以低倍镜、高倍镜粗检, 细胞分散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 细胞分散均匀,染色良好的区域,转到油镜下观察 转化的淋巴细胞,进行微核的观察和计数。 转化的淋巴细胞,进行微核的观察和计数。转化淋 比较, 巴细胞与未转化淋巴细胞比较 前者细胞较大, 巴细胞与未转化淋巴细胞比较,前者细胞较大,胞 核明显偏离中心,染色质较细致疏松或呈网状、核 核明显偏离中心,染色质较细致疏松或呈网状、 仁多,胞浆丰富,常见空泡和伪足。 仁多,胞浆丰富,常见空泡和伪足。 微核的识别: 微核的识别:微核是存在于已转化的胞浆完整的淋 巴细胞中的小核,其直径为主核的1/3以下,形态 巴细胞中的小核,其直径为主核的 / 以下, 以下 为圆形或椭圆形,嗜色性和主核一致或略浅, 为圆形或椭圆形,嗜色性和主核一致或略浅,必须 与主核完全脱离。一个细胞中, 与主核完全脱离。一个细胞中,不论出现一个微核 或多个微核,均按一个有微核的细胞计数, 或多个微核,均按一个有微核的细胞计数,微核细 胞率以千分率表示, 个已转化的淋巴细胞中 胞率以千分率表示,即1000个已转化的淋巴细胞中 个已转化的淋巴细胞 有微核的细胞数。 有微核的细胞数。
三、实验用品 (1)器材:离心管、注射器、培养瓶(10ml)、 )器材:离心管、注射器、培养瓶( )、 吸管、离心机、载玻片、冰箱、培养箱、 吸管、离心机、载玻片、冰箱、培养箱、恒温水 浴箱。 浴箱。 染液、 磷酸缓冲液、 (2)试剂:Giemsa染液、pH6.8磷酸缓冲液、 )试剂: 染液 磷酸缓冲液 RPMI1640培养液、PHA溶液、0.075mol/L 培养液、 溶液、 培养液 溶液 / KCl溶液、甲醇 冰醋酸固定液 溶液、 溶液 甲醇:冰醋酸固定液 (3)材料:人外周血、环磷酰胺溶液。 )材料:人外周血、环磷酰胺溶液。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 品、实验步骤、结果统计与分析)。
实验结果统计
学号
观察细胞数
观察具有微核的外周血淋巴细 胞数
总计
微核千分率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标本制备方法。 2、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 实验原理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大都处于细胞周期的G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大都处于细胞周期的 0期, 在含有PHA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后,原来处于 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后, 在含有 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后 G0期的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恢复分裂能 期的淋巴细胞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力。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化学物质或辐射作用 影响,可以引起淋巴母细胞染色体损伤, 影响,可以引起淋巴母细胞染色体损伤,致使染色 体断裂, 体断裂,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不能随染色体移动 进入子细胞核,结果在细胞质中形成微核。 进入子细胞核,结果在细胞质中形成微核。本试验 是一种体外测试有害因子遗传毒性的方法, 是一种体外测试有害因子遗传毒性的方法,通过在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受试物,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受试物, 检测细胞微核情况来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 检测细胞微核情况来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同时 也成为检测致突变、致癌、 也成为检测致突变、致癌、致畸物质对机体遗传效 应的一种重要手段。 应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实验步骤
1、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常规方法采血、接种,按组分 、按人类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常规方法采血、接种, 别加入受试物( 终浓度 终浓度100ug/ml)培养 小时,收获前 小时, 别加入受试物(CP终浓度 )培养72小时 不用加秋水仙素,收获标本,离心,去上清液。 不用加秋水仙素,收获标本,离心,去上清液。 2、低渗:加入0.075mol/L KCl溶液 、低渗:加入 溶液4m1。混匀后放入 / 溶液 。 37℃恒温水浴箱中低渗处理 分钟。低渗时间可根据预实 分钟。 ℃恒温水浴箱中低渗处理10分钟 验中细胞完整程度进行调整。 验中细胞完整程度进行调整。 3、预固定:低渗结束后加入甲醇 冰乙酸(3:1)固定液 , 、预固定:低渗结束后加入甲醇·冰乙酸 冰乙酸( )固定液lml, 混匀后离心(1000rpm)5分钟。 混匀后离心( ) 分钟。 分钟 4、固定:弃上清液,加入5ml固定液,混匀后离心 、固定:弃上清液,加入 固定液, 固定液 分钟。 (1000rpm)5分钟。弃上清液,留沉淀物。可按本方法再 ) 分钟 弃上清液,留沉淀物。 固定一次。 固定一次。 5、滴片:加入少量固定液混匀成细胞悬液,滴片。 、滴片:加入少量固定液混匀成细胞悬液,滴片。 6、染色:用Giemsa染液染色 10分钟。自来水细水冲洗后, 、染色: 分钟。 染液染色 分钟 自来水细水冲洗后, 晾干。 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