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成功家庭教育23—和任性的孩子过招
妈妈的角色与责任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妈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备课栏欢迎词;自我介绍欢迎家长朋友们来到[ ** 家长学校],请给我们在座的每位家长一个热烈的掌声。
(欢迎词)我叫***,是***机构的老师,[**家长学校](* PPT-1:大字显示主题)是由我们**学校与北京大学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一个公益性的家长课堂,目的是通过家长课堂的讲座和研讨,传播成功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朋友们提升教育孩子的能力,有效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并非仅仅靠优质的学校教育就能够实现的;北大专家的调研发现,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功幸福的基础。
北大学生成功黄金定律之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
就是说,一个高材生的成长需要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与学校合作,才能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
所以,我们今天邀请家长朋友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成功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
我们家长课堂有一系列专题课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妈妈的角色与责任》(* PPT-1:大字显示题目)(P2)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却无比强大,有一种温柔摸不着,却无限温存,有一种释怀触不到,却无尽原谅,有一种倾诉,却用心聆听,这就是母爱,母亲的爱只有增温,却无降温。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无畏,让你无惧!(P2)俄国著名的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母亲对孩子是用自己的心血神经和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疼爱!她的爱首先是生理上的、天生的。
因而她的爱是超越一切的。
(P3)瑞士小儿科医生舒蒂尔曼博士调查发现,早起型孕妇所生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早起的习惯,而晚睡型孕妇所生孩子也有晚睡的习惯。
这说明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怀胎数月后由母亲决定的,即胎儿在出生前就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感通”,正是这种感通,让母亲与孩子间能够协调一致。
对于生物学上“母子感通”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人们却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它,去遵循它的规律。
由于人们疏忽而忘却这一堆人类生命意义极其重要的规律,也导致了多少人间悲剧:那些感情冷漠的孩子、那些孤僻的孩子、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P4)文学家老舍先生曾说:“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响,却失去了根。
浅谈溺爱(精选7篇)
浅谈溺爱(精选7篇)浅谈溺爱有时候,父母的照顾和关心会被我们当成是爱。
可是实则不然,有时候父母过分的关心这就是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溺爱还会害了我们。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呢?溺爱怎样会害了我们呢?其实,我看过一个真人真事,里面的事情让我触目惊心,有时候父母的溺爱会害了一个人,一个本该辉煌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他是一个高材生。
他的工作理应是十分好的,他其实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他的父母很关心他,甚至说溺爱他,托人帮他找工作的时候,要求是这样的简单一点简便一点,离家近点。
是的,的确找到了一份工作,可并不是很好,工资也不是很高,可他的父母执意要他去,他拗可是父母只好答应了。
是的,工作的确很简单,可是,那么他有那么高的学历,却没有用武之处,并且工资比起他同学历的同学,简直低了一倍多,这让他去同学聚会的时候都抬不起头。
可他的父母却还乐滋滋的,一向溺爱着他。
可却殊不知,这份溺爱已经让他感到了烦恼,之后他辞了那份工作,也没找到一份好工作,理由是没有工作经验,别人问他之前做过什么时,他说出的只是一个很专业无关的职业,有再高的学历也是无用了,所以他遭到了很多公司的拒绝。
这让他更苦恼了……是啊,有时候父母认为的溺爱,却不明白这份溺爱真的会害了孩子们,本应当就是自我出去闯荡的年纪,你们却给他造了一个舒适温暖的窝,让他经不起风浪,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浅谈溺爱一个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挣扎,便剪开蛹壳。
不想,这只蝴蝶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
蝴蝶务必在痛苦中挣扎,直至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
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
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家长的溺爱,也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只扼杀孩子,使她们永远无法腾飞。
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
”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
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及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之下,最终“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死;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其子继位后治国无方,西晋王朝走向亡。
放任型家庭教育案例分享(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观念逐渐多元化。
其中,放任型家庭教育逐渐受到一些家庭的青睐。
放任型家庭教育认为,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自主成长。
本文将分享一个放任型家庭教育的案例,以供大家参考。
二、案例描述小王,一个10岁的男孩,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他的父母是大学教师,对教育有较高的认识。
从小,小王的父母就主张放任型家庭教育,给予他充分的自由。
1. 自主安排时间小王每天放学回家后,父母不会立刻给他安排学习任务,而是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度过这段时间。
他可以玩游戏、看电视、阅读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
父母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小王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 自主选择兴趣班小王对画画和音乐很感兴趣,他的父母尊重他的选择,为他报名了相应的兴趣班。
在学习过程中,小王遇到困难时,父母会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但不会强迫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3. 自主处理问题在学校里,小王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与同学发生矛盾、考试成绩不理想等。
父母没有替他解决问题,而是鼓励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小王学会了沟通、合作和自我调整。
4. 自主规划未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王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的父母尊重他的想法,并给予他一些建议。
最终,小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案例分析1. 放任型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这个案例中,小王的父母给予他充分的自由,让他自己安排时间、选择兴趣班和处理问题。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和决策。
2. 放任型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小王遇到问题时,父母没有替他解决,而是鼓励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面对挑战。
3. 放任型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小王遇到困难时,父母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和勇敢。
高考状元们的成长经历
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再加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结果。
成长的每一步,就像竖起一块多米诺骨牌,只要中间哪一步稍不小心,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高考状元和高分考生无一例外,都拥有优秀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所受的最早的教育,也将贯穿终身,相当于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
让我们走进状元家庭,看看状元父母们是如何竖好这第一张牌的。
与妈妈比赛写日记胡丹旦全省物理单科状元高考分数:675分+20分(获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20分)毕业学校:东华高级中学一张可爱的苹果脸、梳着整齐刘海的童花头,今年高考全省物理单科状元胡丹旦是一个看起来很乖巧的女孩。
谈起对胡丹旦的培养,做医生的父母很有心得。
妈妈刘欣友说,“我只有在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抓过她的学习,那两年真的很辛苦,不管上班回来有多累,每次她做作业我都会陪在她身边,不让她三心二意走神去玩这玩那。
两年后她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不用督促都会自觉学习。
”“这孩子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日记,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于是她妈妈说:…丹旦,我们来比赛吧!‟两个本子摊开来,一本妈妈写,一本她写,看谁写得好。
孩子嘛,一听比赛就来劲,这就激发起兴趣,慢慢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胡丹旦的爸爸胡萌说。
就这样天天跟妈妈比赛写日记,写完了让爸爸当裁判,不时让胡丹旦赢上几次,坚持了三年,妈妈和她写了几十本日记,胡丹旦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爸爸胡萌还说,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学电子琴是为了锻炼手指灵巧、熏陶音乐素养;学美术是为了培养美感……“孩子学习,考级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父母开明的教育理念,使胡丹旦从小兴趣广泛,思维敏锐活跃,虽然这次考了物理第一,可她的理想却是想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胡萌说,得知女儿想报考清华大学的社会学、心理学专业,父母都很支持她,多方帮她打听心理学在社会实际中的应用,“希望孩子的兴趣得到充分发展。
”妈妈是她的第一个教师魏思奇东莞市文科总分状元高考分数:682分毕业学校:东华高级中学“教育孩子要从小规划,要让她多一点思想,多一点工具,多一点自由,少一点强迫。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心得体会(通用9篇)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心得体会(通用9篇)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心得体会(通用9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心得体会(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心得体会112月18日上午,通过海淀教育云平台线上直播收看了孙云晓教授的讲座“父母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该讲座对这部法律的重点内容进行系列解读,引导家长要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通过本次学习,心得体会如下: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长,必须权衡好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分配,留出亲子时间,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2.顺应“双减”政策大趋势,要减轻孩子课后负担,保护孩子的休息权,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3.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道德榜样和行为楷模,不要随意谩骂孩子,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学会向孩子学习。
今天,短暂的学习时光虽然受益匪浅,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带娃”却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必须要更用心的去理解法律背后的真理,与学校共努力,与孩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心得体会2通过观看《家长教育促进法》,理解了相关家庭教育的含义,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是规范家长行为的底线,优秀的父母不在于学历的高低文化程度多少,是否有责任意识,陪伴是责任以身作则也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负责。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三教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我们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保障。
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役;尊重未成年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遵循家庭的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说道家庭教育,这不仅让我回味了自从孩子从出生之后家庭的进步和改变。
还记的在最初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一心只想着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切都教给孩子。
让他努力的上学,努力的读书,将来再供他读最好的大……一切,在开始的时候都是这么的简单。
但是,渐渐的,我们都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孩子越发的反抗,我们也越发的无力管教,每次受到孩子的对抗,我们作为父母,也很伤心,在之后也有多次的反思过自己。
但是在后来,我们才明白,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回顾到最初的起点,我们总是将“最好”的拿给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最好”却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判断。
确实,比起未成年的孩子,我们在社会以及生活中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都非常了解作为一个优秀的大人所需要的“营养”。
但是,我们却往往忘记了,这份来自我们判断的“最好”,是否适合孩子现在的阶段呢?再过去,我们总是将典型的高材生行为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是否乐意不说,这样高强度的学习方式,是否又真的能让孩子接受呢?如果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目标,将孩子培养成自己眼中的“最好”,那么也不过是将孩子当做完成自己心愿的机会罢了。
在现在的我看来,学习主要应该是学校中的事情,而家庭,应该是休息的温暖场所。
孩子在学校中费尽学习了回来,如果回到家中却还是要面对父母的催促,那简直如同24小时都在为学习而努力。
不说孩子,我们自己都会受不了。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主张,在家中,父母负责的,更多的是引导,是包容。
要在家中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空间,努力的营造家庭关系,多对孩子的生活关心。
但是,也必须要有底线,作业、学习任务,该做好必须陪伴孩子完成。
家庭教育孩子的简短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孩子的简短心得体会2022年家庭教育孩子的简短心得体会(通用7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家庭教育孩子的简短心得体会(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孩子的简短心得体会1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
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
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小班大都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孩子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孩子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
不少孩子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
有的孩子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孩子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孩子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结尾:3~4岁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构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从小抓起。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够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第一课 做成功的父母,培养成功的孩子
小学目录第一课做成功的父母,培养成功的孩子 (1)第二课父母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7)第三课父母要科学、理智地爱孩子 (13)第四课要十分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19)第五课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孩子形成坚毅的性格 (25)第六课不能忽略对孩子责任心等重要品德的培养 (31)第七课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习好 (36)第八课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41)第九课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小问题” (46)第十课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 (51)第十一课引导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 (56)第十二课要让孩子从小学习理财 (61)一年级重视良好品德和习惯培养,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学习打好基础 (66)小学·第一课做成功的父母,培养成功的孩子一、课题背景这是一个越来越重视孩子素质教育的年代。
所有父母都在苦苦思索: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他们不但期盼孩子学习取得成功,还希望孩子在生活、事业和为人处世上都能成功。
父母要怎样做,才能培育出成功的孩子呢?这是我们需要努力探求的。
二、教学目的1、通过授课,让父母明确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在教育子女方面责任重大。
2、了解要让孩子成功,关键不在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程度,而在于父母必须做到言传身教,并通过学习、逐步了解家庭教育的知识,逐步掌握家庭教育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们围绕“如何做成功的父母,培养成功的孩子”这一中心,从三个方面来开展讨论。
㈠孩子成功与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职业与文化程度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
李敏是个会计师,丈夫何平山大学本科毕业后,曾在国家机关工作后下海经商,成为一个拥有千万家产的商人。
他们有个儿子叫何杰正上高中。
夫妻俩梦寐以求的就是让儿子能考上名牌大学。
为了家庭理想的实现,李敏夫妇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不遗余力、花钱送孩子上他们认为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规定儿子只准跟成绩好的同学交往,选择了住在附近的两个学习优秀的同学让儿子与他们做朋友;用课余时间送儿子到奥数班;平时,为让儿子专心致志地学习,什么家务活也不让他干,起床后的被子等也由保姆整理;平时,如儿子心情好,能用心学习,对儿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为了儿子能把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夫妻二人不敢与孩子多聊天,但是,如果儿子的成绩出了问题,李敏就会严厉斥责,特别是拿儿子的好朋友、学习尖子跟他比,说孙子健他怎么好,而儿子笨,在他身上白花钱了。
妈妈的角色与责任
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妈妈的角色与责任教师备课栏欢迎词;自我介绍欢迎家长朋友们来到[ ** 家长学校],请给我们在座的每位家长一个热烈的掌声。
(欢迎词)我叫***,是***机构的老师,[**家长学校](* PPT-1:大字显示主题)是由我们**学校与北京大学成功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的一个公益性的家长课堂,目的是通过家长课堂的讲座和研讨,传播成功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帮助家长朋友们提升教育孩子的能力,有效解决教育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和成才并非仅仅靠优质的学校教育就能够实现的;北大专家的调研发现,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功幸福的基础。
北大学生成功黄金定律之三: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
就是说,一个高材生的成长需要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与学校合作,才能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
所以,我们今天邀请家长朋友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成功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
我们家长课堂有一系列专题课程,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妈妈的角色与责任》(* PPT-1:大字显示题目)(P2)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却无比强大,有一种温柔摸不着,却无限温存,有一种释怀触不到,却无尽原谅,有一种倾诉,却用心聆听,这就是母爱,母亲的爱只有增温,却无降温。
母亲的爱总是那么无畏,让你无惧!(P2)俄国著名的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母亲对孩子是用自己的心血神经和自己的整个生命来疼爱!她的爱首先是生理上的、天生的。
因而她的爱是超越一切的。
(P3)瑞士小儿科医生舒蒂尔曼博士调查发现,早起型孕妇所生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早起的习惯,而晚睡型孕妇所生孩子也有晚睡的习惯。
这说明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怀胎数月后由母亲决定的,即胎儿在出生前就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感通”,正是这种感通,让母亲与孩子间能够协调一致。
对于生物学上“母子感通”这一极其重要的论断,人们却没有很好地去研究它,去遵循它的规律。
由于人们疏忽而忘却这一堆人类生命意义极其重要的规律,也导致了多少人间悲剧:那些感情冷漠的孩子、那些孤僻的孩子、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P4)文学家老舍先生曾说:“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响,却失去了根。
李玫瑾育儿精选100课(推荐收藏)
李玫瑾家庭育儿李玫瑾家庭育儿公众号本文欢迎转载李玫瑾简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分析孩子从0---6岁形成期、6---12岁潜伏期、13---18岁表现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
家庭的抚养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李玫瑾育儿精选100课第01课: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第02课: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第03课:要积累孩子依恋自己的心理资本第04课:情感陪伴的性格作用第05课:观念和性格的早期形成有规律 第06课:好的亲情陪伴一定是唠叨的 第07课:6岁之前要说“不”第08课:克制忍受与防止自私第09课:挫折教育有哪些必要性第10课:青春期的叛逆教育第11课: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第12课:青春期的爱情教育第13课:要让孩子知道生命的意义第14课:养育和教育的关系第15课:规范的养成第16课:学会辨别性的魅力第17课:孩子偷拿怎么处理第18课:早期教养中爱与性的识别第19课:杀亲案的早期性格培养溯源第20课:我如何走上了犯罪心理研究之路 第21课:如何防止孩子有暴力倾向第22课:关注孩子青春期的红色信号第23课:人格障碍也会导致“坏小孩”第24课:为什么孩子厌学,该怎么办? 第25课:保护孩子的理由第26课:正确地和孩子沟通,比什么都管用 第27课:6岁前孩子性格培养第28课:孩子的“等待”和“自我控制”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1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2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3 第29课:解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4 第30课:严重暴力犯罪心理解析第31课:杀亲案的犯罪心理解析第32课:系列杀手的犯罪心理第33课: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解析第34课:高材生犯罪心理解析第35课:12岁之前的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第36课:反社会人格≠犯罪,但它是病第37课:关注孩子的好朋友和兴趣爱好第38课:孩子青春期要注重“心理抚养”第39课:什么是抑郁症、焦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第40课:青少年心理的迷失第41课:12-18岁关键期和孩子做朋友第42课:家庭教育的缺失,易造成冷漠少年第43课:情绪怎么决定身体健康第44课: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保护第45课:研究人最简单的方法,考察Ta的过去 第46课:注重孩子的法律和人生教育第47课:家庭健全≠健全的家庭教育第48课: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有滞后表现第49课:亲自的陪伴比丰富的物质提供更重要 第50课:人性的培养比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第51课: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第52课: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第53课:养育孩子陪伴最关键第54课: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的问题第55课:孩子的初生年一定要亲自抚养第56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一) 第57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二) 第58课:高智商犯罪心理分析(三) 第59课: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儿童教育 第60课:如何走上学习哲学道路的 第61课: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第62课:真正的好教育是快乐的第63课:犯罪心理学的真相第64课:犯罪中施害人的动机分析 第65课:孩子胆小怎么办第66课:二胎家庭该如何教育第67课:如何察觉孩子的反社会人格第68课:养育孩子分四个阶段第69课:一眼识破渣人第70课:孩子所有的反应都是父母的折射 第71课:让孩子远离危险第72课:高材生如何正确教育第73课:高材生心理健康建设第74课:心理精神疾病与谈话功效第75课:育儿中家规的重要作用第76课:父母如何跟孩子沟通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1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2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3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4第77课:李玫瑾经典育儿讲座-5第78课:伸向钱包的小手第79课:孩子出走为哪般第80课:人格障碍,我不是个坏小孩第81课:如何教育小孩不急不争的性格第82课: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他们?第83课: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千万不要着急?第84课:现在有些女孩就爱泡夜店,李玫瑾说出了原因第85课:教你一眼辨别渣男,句句真理!第86课:孩子性格中缺少坚强,父母应该怎么办第87课:30岁之前看学历40岁之后看性格第88课:不要老是跟孩子说考不上大学能干嘛第89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及违法预防第90课:抑郁症患者可以用这个方法治疗第91课:在教育当中有一个误区被家长都忽略了第92课:为啥有人自私自大还脆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第93课: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1第93课:为孩子寻找他的价值-2第94课:宝宝晚上是和月嫂睡还是和妈妈睡?第95课:别让自私毁掉孩子第96课:不要让孩子的特长毁在你的手中第97课: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第98课:成长环境如何影响孩子的暴力意识第99课:孩子吃苦耐劳为什么那么重要第100课:初恋是最容易失恋的,但会使人成长10-6岁,情感与性格培养李玫瑾:孩子6岁前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一个人是否拥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他的一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5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篇1晋江市内坑镇有一个五口之家,家中三个女儿,可以说是个个都是“女中豪杰”,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女儿现就读某重点大学,二女儿的学习成绩现在是某重点高中高二年段的前三名,三女儿在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一次获全国金牌,一次银牌,全省信息技术竞赛第一名,其他地市级的竞赛几乎都是第一名,学习综合成绩一直是年段前几名,用这位“英雄”家长的话说,“是民办学校给我几个女儿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民办学校教师的责任心与教育水平培养了我三女儿”。
其实也不尽然,这位家长的思想水平和对小孩的管理可谓是独出心裁,“亲切,民主,平等,尊重,理解,鼓励”(三女儿在日记中对自己父母亲的评价)是他们两夫妻的特点。
平时,在对小孩的管理中,他们对女儿们有的不仅是说教,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女儿认识到学习是为了什么?三个女儿从小似乎都很争气,都能理解父母亲的用心。
这位爸爸曾经在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中作为家长代表这样说过:“每一个家庭都会遇到孩子的学习问题,父母都希望孩子门门功课好,得高分。
然而,事情也不是这么轻而易举。
有时,父母也会因孩子学习的分数忽高忽低而困惑,每一次测验最好全班第一,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分数对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在孩子学习上取得高分时,父母也要激励孩子不断向前,不能以此而感到满足;当孩子没有取得好分数时,父母也不能训斥孩子,而应当要帮助孩子找出问题,想办法助孩子一臂之力,克服困难。
我每当在孩子学习上取得不够理想成绩时,总是鼓励孩子,败不馁,要经得起考验。
我常常对孩子说:读书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奋斗的精神,进取精神,事事如意,实属不易。
学习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当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内容,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志向与意志品质。
【小孩教育】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方法)
小学生家庭教育百问百答大全1、亲子沟通有哪些要避免的“雷区”(2)?问题四:沟通过程专断化许多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常常只顾自己“畅所欲言”,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常常挂在嘴边,没有孩子商量回旋的余地。
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渐渐不想再与家长沟通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家长应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和自由。
在一些事情上要和孩子沟通,就算孩子不懂,做家长的有责任让孩子去了解,征询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都有好处,孩子会感觉到自尊心得到满足,也激起了与家长交流的欲望。
问题五:沟通时机不合理许多家长不懂得把握和孩子沟通的时机,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家长就插进去想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还有在饭桌上对孩子施加教训,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
家长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时机。
可以利用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途中与他聊天,或一起做手工时,孩子想与成人玩耍时,这都是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
问题六:沟通语言负面化在我们内心烦燥、生气时,与对方的交谈通常充满怨气和指责。
光是前缀以“你”为开始的,就难免掉入下列贬损孩子的陷井里。
2、如何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因此,能够“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
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主要以下几方面的策略:(1)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2)树立偶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3)落实家庭职责,让学生在家庭活动中表现责任感(4)体验自己过失的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3、到底学习型家庭的标准是什么?首先,学习型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和睦相处,父母恩爱、邻里友好,子女孝敬长辈,待人热情,助人为乐。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精选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精选现如今很多家长在为如何培养和教育好下一代的问题上犯愁。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篇1澳大利亚籍华人孙大勇,教育孩子颠覆传统父母的思想:经常找老师“求情”,希望对儿子“放鸭子”;为让女儿参加歌唱比赛,宁愿她半年都不上课。
在这种“无为而治”思想的教育下,两个孩子都非常优秀。
昨日,孙大勇给记者讲述了他的“育儿经”。
向老师求情尽量对儿子“放鸭子”孙大勇本是武汉人,后移民澳大利亚。
不过,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汉语,他每年都让孩子在武汉上学,寒暑假时再到澳大利亚学习英语。
儿子孙叮叮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孙大勇就多次找班主任,希望能对叮叮“网开一面”:上午上课,下午走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有充裕的时间,孩子从小就学习网球、爵士鼓等多种爱好。
叮叮的初中是在武汉外校上的,孙大勇还是延续他一贯的做法,找老师“求情”:我不希望用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希望老师能尽量对他“放鸭子”。
孙大勇对老师说:“让孩子在中国上学,一是让他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忘记老祖宗;二是让他有和同龄人一样的生活经历;三是让他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晚自习不要上,平时考试也不要对他有要求。
”当时,叮叮的班主任也觉得这种方式值得一试,破例让孩子做了“试验品”。
初中毕业后,叮叮到澳大利亚上高中。
因为在国内学习了很多技能,他在澳大利亚高中里如鱼得水:有的学习科目经常考全校第一;打篮球进入了校队,还被评为“最佳球员”;在校期间一直是学生干部,深得老师器重。
不久前,叮叮申请了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利亚大学,三所学校都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让孩子高兴耽误上课没关系孙大勇的女儿孙当当今年8岁,目前也在武汉一家小学上学。
他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一个原则:自己喜欢就好。
上幼儿园时候,老师告诉家长让孩子们学习一门特长。
孙大勇带着女儿看了跳舞、国际象棋等培训班,最后因为女儿提不起兴趣统统放弃。
家庭感悟心得(优秀10篇)
家庭感悟心得(优秀10篇)家庭感悟心得篇1经常听到一些家里有孩子的父母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我们很早就重视了,可是奇怪,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呢?面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大家应从问题的根源找答案。
家庭教育重视了,却没有效果,那么这个阻碍家庭教育效果的关键是什么呢?大家可以从这以下几方面进行对照:第一方面、言行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方式。
很多的时候,父母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可是自己前脚对孩子循循善诱的讲解,后脚朋友打电话问自己身在何处,自己竟然就直接回复朋友自己正出差,而其实自己正坐在家里看电视呢。
如此言行不一致,又怎能有效果?第二方面、步调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方式。
这种方式简单的说,就是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父亲告诉孩子说这样做事情是正确的,而母亲却说那样做是正确的。
这样让孩子就分不清谁说的对或者是谁说的错,不知道何去何从,所以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家庭成员一定要达成共识。
第三方面、家庭教育的方式简单粗暴,不顾孩子的感受。
面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年纪小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特别要注意不要简单粗暴,不顾孩子的感受。
不要以为孩子年纪小,父母说什么都是真理,其实孩子幼小的内心,有着大人想象不到的能力,所以千万别小看孩子。
有心的父母们,当您在讨论家庭教育问题的时候,不妨对照入座,看一下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的这三大方面,您是否中招呢?家庭感悟心得篇2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还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地发挥出来。
下面我就在教育孩子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沟通、尊重,做孩子知心朋友在恰当的时机,采用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与之交流,让她知道,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学习和生活上提出的建议和要求都要欣然接受,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是为了她自己好,即使老师和家长采用的方式或方法有问题,也不能用抵触的方式对待,要提出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
【家庭教育】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庭教育】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当属父母对子女之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适度的爱,像雨露和阳光一样,滋润和温暖孩子的心田,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爱也是如此,如果爱得过多,爱得泛滥,爱得丧失理智,那它就如一服危害孩子成长的毒药,而不是成长所需的营养液。
“溺爱”是指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对孩子一味迁就,纵容不管。
父母这样过度地爱护,极可能使孩子自私自利、任性而为。
“慈母多败儿”这句谚语,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如果对子女过于溺爱,那只会助长其骄恣,结果反受其害。
这说明,对孩子娇惯不得,孩子的不仁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往往是不图回报的,只要孩子过得好就行,但善良的想法却不一定换回想要的结果。
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学会付出,爱必须是相互的,不能只向一侧倾斜。
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我们就知道,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那么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个“弱”字,软弱、柔弱、脆弱的“弱”,在溺爱的围困下,我们身边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这几乎是当下每个中国家长的想法。
这里的穷是指物质上的,家长太过于关注孩子的物质层面,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
现在孩子常常是物质食粮过剩而精神食粮不足,因此我们绝不能给孩子物质享受的特权,而应该让他与家人同甘共苦,让他知道父母赚钱的不易与辛苦。
很多家长会自己省吃俭用,来满足子女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需求,结果是如今儿童消费品比成年人的都贵;麦当劳、肯德基店里永远都是拥挤不堪的景象,孩子们大嚼着汉堡和香辣鸡腿;中高档酒店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日宴上高朋满座;中学生,甚至有的小学生都使用着新款高档的手机。
看到这里你不要以为他们都是富家子弟,其实很多孩子的父母是下岗的,父母为了生存到处奔波打工,一些家长给自己买块豆腐都要拣便宜的买,可满足起宝贝儿子、女儿的需求来却从不摇头。
2024年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要和谐的前提是无数个家庭的和谐,家庭要和谐离不开良好的家风。让我们一起传承美德,让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勤学向上、尊老爱幼等良好家风飘进各家各户,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几条好家训,塑造好家风,我家也不例外,爸爸也经常跟我说起爷爷的事,爸爸说,爷爷表面上很严肃,其实在姑姑和爸爸之间,爷爷最疼的便是爸爸,爷爷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一直都很关心爸爸,爸爸小时候上学的路很远,又没有公交车,爷爷装作不在意,结果偷偷地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却包含了爷爷对爸爸无声的爱,爷爷自己勤俭节约,把好的东西都留给身边的人,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于是乐于助人便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好的东西也要和别人分享。
好的家风,能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能给社会带来许许多多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印证了那句话:“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风传承下去,让我的家乡、我的祖国更强大。作
中华魂中华好家风征文 2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又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这都归功于中国人民的素养,中国人民讲究体面,每个人都出生于一个有素养,有讲究的家庭,不论穷与富,每一个纯朴的家庭,都会有那么几条不变的家训,教育后人怎样做人,人生在世的责任。
这样的家训便一直从爷爷身上留下来,教育爸爸,教育我,教育以后的子子孙孙,家训记我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重视家庭、强调家风。
【合力整理】广州市如果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重点素材
家庭教育家长如何帮孩子学会制定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梦想,没有期待。
要想让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父母就必须帮助孩子养成制定目标的习惯。
在此向您介绍制定目标的“六化”法:1.数字化。
比如,孩子复习功课时首先要明确复习的数量,即做几道题、背多少个单词、看几页书等;想让孩子进步,就要具体到进步多少名次。
否则目标制定得再完美,也易流于形式。
2.限期化。
没有时间限制就没有效率。
比如,背100个词组要在一周内完成。
3.决心化。
家长永远不要代替孩子成长,而是要和他达成共识,帮他制定科学有效的作息计划,让他明白应该用什么样的努力、决心和劲头去行动。
4.具体化。
把目标落实到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学期。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可以这样具体实现他的目标:一方面跟着老师上课学新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自学补课,计划好一天补多少,这样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就可能赶上。
5.白纸黑字化。
请孩子把制定好的计划、目标或喜欢的格言警句写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经常读一读提醒自己。
6.大声朗读化。
让孩子经常大声朗读制定的目标内容,通过外在的形式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改变心态和思想,这样做还能加强信心。
针对依赖监督型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分析:短跑冠军的案例(体育满分,文化课都不及格,应对家长的游戏)1、自制力太弱,容易受到诱惑(游戏,玩耍,电视,同学邀约外出等);离开监督就不做作业。
2、城管型家长(案例)是如何监视孩子的心理学对自制力的研究实验:(米歇尔糖果实验)说明自制力的三种水平的孩子的发展方向和结果,科学论证自制力是核心的非智力学习素质之一。
3、如何培养自制力:以孩子要求得到的东西和孩子最渴望做的事情为条件,坚决要求孩子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先吃青菜后吃肉”原则)家长要坚持原则,和孩子比“赖力”,谁赖皮到底谁就是赢家。
家长教育原则的一致:一个家庭必须有家规,就是最高的教育原则,所有家长都必须一致遵守。
通常是比较“软的,温和的”家长会先让步,乃至放弃原则,导致“强硬的”家长的工作全部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