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3b82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8.png)
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动物疾病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在群体中传播与流行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动物种群中疾病发生、分布和传播等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可以揭示动物疾病的发生机理、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策略。
本文将介绍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动物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疾病的流行规律,通过对群体、环境和病原体等相关因素的观察和调查,确定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机制。
具体原理如下:1. 疾病发病率与流行规律的调查:通过对疾病发生的时间、地点、年龄、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查,确定疾病的发病率分布和流行规律,进而分析疾病的季节性、地域性和种群易感性等特点。
2. 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针对特定疾病,通过采集患病动物的样品,如血液、组织等,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分离出的病原体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提供依据。
3. 病例调查与追踪:对疫区或疾病暴发场所的患病动物进行调查,了解饲养条件、疫苗接种情况、日常管理等因素,从而找出可能引起疾病传播的关键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阻断病源传播链条。
二、调查方法与实例分析1. 整群调查法:适用于对某一特定物种或生态系统中的疾病进行调查。
通过整群抽样,对养殖场、动物园等场所进行检查,对病例、死亡情况、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例如,某养殖场发生了肠道感染病的流行,采用整群调查法可以对该养殖场的饲养环境、饲料、动物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疾病防控策略。
2. 抽样调查法:适用于对大范围或大规模动物种群进行调查。
通过对群体的抽样观察和调查,以得到全群体的状态。
例如,对一片地区的牛群进行口蹄疫疫情的调查,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牛进行病例调查和病原体检测。
3. 病例对照研究法:适用于对不同因素与疾病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有病和无病两组动物的比较,来确定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
例如,对一批患有某种疾病的动物与相同条件下的健康动物进行对照研究,可以找出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流行](https://img.taocdn.com/s3/m/6f43ff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动物兽医流行病学是一门关于动物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学科,它涉及到动物的健康、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及人类与动物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动物的健康,并预防动物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
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家畜、野生动物和宠物等各类动物,它们携带和传播着各种不同的病原体。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感染疾病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揭示疾病的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在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中,传播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接触和虫媒等方式进行。
例如,禽流感可以通过野生鸟类的粪便传播给家禽,导致家禽的大规模死亡。
另外,一些虫媒疾病如疟疾和利什曼病可以通过蚊虫和蝇类传播给动物,进而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疾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通过监测和分析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扩散速度,我们可以预测疫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例如,在口蹄疫的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追踪病毒的传播路径,研究其传播速度和范围,以及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动物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还可以揭示动物疾病和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
动物疾病的传播往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例如与家禽和家畜的密集饲养方式、野生动物与人类的接触等。
因此,了解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动物兽医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疾病传播和流行规律的学科,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感染疾病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揭示疾病的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研究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对于保护动物的健康,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中的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测
![实习中的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cd38373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3.png)
实习中的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测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在兽医实习中,了解和应用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疾病监测和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实习中的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测,并探讨其在兽医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或动物群体中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量的数据来揭示疾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
在兽医实习中,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对于识别和控制疾病非常重要。
二、实习中的疾病监测疾病监测是指对动物群体中的疾病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实习中,兽医师需要参与疾病监测工作,包括收集疫情数据、进行疫情调查和分析等。
通过疾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爆发,保障动物的健康。
三、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流行病学调查是指对疾病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在实习中,兽医师需要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撰写报告等。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四、疾病监测与公共卫生疾病监测不仅对于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也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
许多动物疾病可以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传播给人类,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在实习中,兽医师需要加强对动物疾病与公共卫生的关系的认识,并积极参与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工作。
五、兽医流行病学的挑战与机遇兽医流行病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新兴病原体的出现、跨界传播的增加等。
然而,这也为兽医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如开展疾病预测和预警、推动疫苗研发和应用等。
在实习中,兽医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兽医流行病学的发展需求。
六、结语实习中的兽医流行病学与疾病监测是兽医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应用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兽医师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控制疾病,保障动物的健康和公共卫生。
未来,兽医流行病学将继续发展,为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9f4a0cff00bed5b9f31d5f.png)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以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
疾病监测:是指对某种或某些具体疾病进行系统、完整、连续和定期观察,调查其分布动态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制对策。
1.疾病自然史:疾病的自然史是指不给任何治疗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
2.疾病的自然史:是指疾病的分布和感染的传播和维持生态学机理及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病因因素。
小生境:是指特定环境下的一种生存环境·生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一般总是与自己相同的物种生活在一起,共同繁衍后代;什么是Evans假说?1976年,Evans提出的多病因假说 1 认为疾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是一种多病因学说,与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观相符; 2 不仅适用于传染病,也适用于非传染病; 3 其重要特征是需要确定假设病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涉及动物组群间的比较)病因推断的方法和原则?病因推断的第一步是用求同法、求异法、伴随变异法或类推法形成病因假设;第二步是通过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研究对病因假设进行检验。
作出病因推断的一般原则是因先于果的时间顺序、统计学联系强度、联系的一致性、联系的特异性、联系的普遍性、剂量应答关系和联系与现有知识相符。
以发病率和患病率为例,说明动态率与静态率的区别。
动态率是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新发生某事件的频率,以发病率为代表,其譬如死亡率、罹患率、治愈率、出生率等;静态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以患病率为代表,其他如感染率、携带率等。
风险和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
风险是指某事件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分析,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对由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危害进行评估的方法,并对其可能性进行预测,从而采取规避或者降低危害影响的措施。
地方流行:其一是说明某地区动物群体中的某病以通常的、相对稳定的频率发生;其二是表示该地区动物群体中该病的发生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5742ab28ea81c759f57857.png)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 什么是兽医流行病学?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2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包括哪些?(1)定性调查研究①确定疾病的自然史;②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验(2)定量调查研究①调查:对群体的检查(筛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诊断性调查,借助快速试验或检查以鉴别未诊断出来的病例。
)②监测③研究:包括实验研究、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④建模:疾病的动力学和不同控制方法的效果可以用数学方程来模拟的过程。
⑤疾病控制:通过治疗、预防或消灭的途径达到。
3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1)描述流行病学(2)分析流行病学:用适当的诊断试验和病因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流行病学:观察和分析从动物组群得到的资料,研究对组群的控制和对实验因素的控制。
(4)理论流行病学:以数学模型模拟疾病发生的自然形式。
(5)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血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比较流行病学)4 兽医流行病学的用途有些方面?(1)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2)研究并控制原先病因未知的疾病;(3)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方面的资料;(4)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6 兽医流行病学与医学流行病学的关系如何?共同点:同一区系,互相交织和发展,不可分开。
尤其是人畜共患病、职业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预防,需要共同努力不同点:人的疾病预防有称为社区医学,而动物更注重经济因素。
癌症对人医非常重要,而大多数食用动物,不到中年即被宰杀,故这类疾病意义不大。
动物疾病研究多用直接明了的实验法证明,而人医受伦理、道德的限制,不能直接用以证明。
第二章1 描述疾病发生流行的形式有哪些?(1)地方流行:其一是某种疾病一段时间内发病频率相对稳定,其二指在一个地区动物群体中发生有一定规律和能够预测。
地方流行一词并不表示发病水平的高低。
(2)流行:发病的频率在特定的时间内明显超出了预测的频率。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4649212c850ad02df80411b.png)
12
13 14 15 16 17
18 感染率 受检 受动 检物 动阳 物性 总检 数1出00% 数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感染率 =6/30×100%=20%
发病率
定义:某一地区、某一段时期(常为一年),某特定群体(某日 龄、性别等),暴露某一致病病因中而发生该疾病的频率。
▪ 动物疫病控制的三大环节: ▪ 病原 ▪ 传播途径 ▪ 易感动物
二、相关概念
监测
感染率 发病率 流行率
兽医流 行病学
病死率 死亡率
场群流行病学概念
流行病学调查
兽医流行病学
定义:兽医流行病学是从动物群体的角度,研究动物疾病的 分布、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
揭示疾病在时间、地理和宿主群体中的分布情况 推断病因、危险因素、发展态势和评价防控效果 提出疾病防控措施和建议、包括发布预警信息
25 26 27 28 29 30
病死率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布鲁氏菌病病死率 =2/4×100% =50%
死亡率
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内,特定动物群体中, 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是测量动物群体死亡风险 最常用的指标。
病死率表示某病病原的致病严重程度;也从一定程序上反 应诊疗水平!
病死率实例
1
2
3
4
5
6
7
8
9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2a4d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c.png)
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兽医流行病学: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措施的科学。
在兽医学领域中,掌握动物疾病流行病学的相关知识和措施对于保护和促进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几种常见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行动。
一、兽医流行病学的概念和原理兽医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它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在研究动物疾病时,流行病学家关注四个主要要素: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和环境因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识别出疫情的发生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 传染性疾病:许多动物疾病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消化道、虫媒传播等途径传播。
了解疾病的传播方式对于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2. 高发季节:很多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某些病原微生物在特定季节繁殖迅速,容易引发疫情。
了解高发季节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危害。
3. 疫情分布特点:不同地区的动物疾病分布情况会有所不同。
某些疾病可能在特定地理区域更加普遍,因此,对于疫情的空间分布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监测和控制策略。
三、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动物疾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疫苗接种可以提高宿主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但是,要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免疫计划管理。
2. 消毒和环境控制:对于一些通过环境传播的疾病,如禽流感等,定期的消毒和环境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降低传播的风险;环境控制可以减少宿主的接触,阻止疾病的传播。
3.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是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制订应急预案的重要措施。
只有准确掌握疫情信息,才能做好防控工作。
4. 健康管理和饲养措施: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动物健康监测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关键。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260d61b7360b4c2f3f6457.png)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一、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用途。
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用途;三、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本学科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绪论学科已划分为三个二级学科,VE属于预防之下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一、群体的疾病包括的内容问题研究对象;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但有时也涉及人群的疾病。
动物群体是考虑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
(集约化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有4类群体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中毒病。
侧重于预防,流行病),约10min;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影响)因素的学科,借以探索病因,阐明流行规律,拟定防制对策,并检查防制效果。
分布:包括有或无;1.几个名称的区分a)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指人群疾病流行问题;b)epizootiology动物流行病学,指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c)zoonosis动物源性疾病,也称人畜共患病,d)Veterinary epidemiology,主要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但有时涉及人群中的疾病问题。
2.有关本定义的演化、发展过程;从开始局限于传染病,因为历史上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但50年代以来,在人医许多传染病都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使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公害引起的疾病危害突出。
在兽医,防疫计划实施,抗生素和疫苗使用,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经济损失降低,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经营,病因复杂疾病,营养或代谢性疾病的比重升高。
(1)关于传染病群体现象的科学(Frost,1947);(2)传染病的生态学研究(Cockburn,1963);(3)疾病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动力学研究(Sartwell,1973);(4)通过观察群体中疾病现象而对疾因作生物学推理的一种论证方法(Lilienfeld,1973);3作为论证病因的方法学,它所需回答问题;三个W,和hCD.时间when、地点where 、为什幺why 、及如何HOW,程度degree、还有控制control。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5f2b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8.png)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流行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流行率通常用于描述整个群体的疾病分布情 况,而发病率则更常用于描述个体或小群体 的疾病发生情况。
描述性流行病学与实验性流行病学
描述性流行病学
通过观察和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实验性流行病学
通过人为控制实验条件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公共卫生与动物健康协同发展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兽医流行病学在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促进公共 卫生与动物健康协同发展。
提高流行病学研究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严格遵守研究规范
在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时,应遵循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的质量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 石,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数据进行 清洗和验证,减少误差和偏倚。
强化研究团队建设
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团队 ,加强团队内部的协作与交流, 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拓展研究领域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新的健康问题的出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领 域将不断拓展,涉及更多种类的动物和更广泛的疾病。
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将更加紧密,促进各国之间的学术交 流和资源共享,共同应对跨国界的健康挑战。
03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 施
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现场调查
确定调查范围、对象和时间,选择合 适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确保调查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资料收集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包括病例报告 、实验室检测结果、地理信息等,确 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样本量与抽样方法
样本量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352f1c0c22590103029d10.png)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s of veterinary epidemiology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总学分:2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不设方向)、动物医学(小动物疾病防治方向)、动物医学(丁颖创新班)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兽医流行病学是预防兽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
兽医流行病学作为现代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不仅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应用学科,也是学习疾病防控决策能力的基础学科。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兽医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动物群体疾病发生的真正病因;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防制对策;制定疾病防制规划并评估其经济影响;为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帮助,指导养殖企业健康发展,以达到预防、控制、净化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兽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解决动物群体疾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畜牧业发展和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群体疾病防控的新需要。
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掌握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动物群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疾病和健康的状况,学习寻找病因的方法和防控动物群体疾病的对策, 为做好动物疾病(包括人兽共患病、其他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防控、保障食品和公共安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群体疾病分布的形式和度量;“三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感染传播方式和维持;病因因素分析;病因推断方法和病因理论;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监测;诊断与筛检试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生物安全与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2.教学难点:疾病的分布模式、病因因素分析、病因推断方法、流行病学监测;抽样;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和综合。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29b3b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5.png)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学科。
它对于保护和促进动物健康至关重要,并且对人类健康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讲义中,我们将学习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兽医流行病学概述1.1 定义和目标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旨在保护和促进动物健康。
其主要目标是了解疾病的流行特征,掌握疾病的分布规律,为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1.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兽医流行病学主要关注动物疾病,包括野生动物、家畜和家养宠物等。
研究对象可以是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也可以是一类特定的疾病。
1.3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因学和病理学、传播途径和控制方法等。
二、兽医流行病学方法2.1 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是兽医流行病学的基础工作,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了解和评估疾病在群体中的流行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病例报告和样本采集等。
2.2 流行病学模型流行病学模型是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模拟和预测疾病在群体中的传播和发展趋势。
常见的模型包括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和空间流行病学模型等。
2.3 数据分析和统计数据分析和统计是兽医流行病学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疾病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生存分析等。
三、兽医流行病学的应用3.1 疾病监测与预警兽医流行病学可以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和评估动物群体中的疾病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3.2 疫苗研发与使用兽医流行病学可以通过疫苗的研发与使用,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传播。
通过免疫接种,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3.3 疾病防控策略制定兽医流行病学提供了疾病防控策略制定的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疾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以制定出适合的防控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兽医流行病学的挑战和发展4.1 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也在发生变化。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绪论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358e2b76a20029bc642da8.png)
研究疾病必須與生態掛鉤。傳染性病原體的自然史 必須放在宿主生態範圍內研究,才能獲得全面瞭解,例 如排水不良的牧地放牧,牛羊才會發生肝片形吸蟲的嚴 重感染,因為該寄生蟲生活史的一部分需要在椎實螺中 度過,而這種螺只能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 獸醫流行病學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獸醫流行病學研究的方法:
▪描述流行病學 ▪分析流行病學 ▪實驗流行病學 ▪理論流行病學
獸醫流行病學研究的方法:
▪描述流行病學(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描述流行病學是流行病學研究的第一部分,主要內 容是觀察和記錄疾病及其可能的病因因素,觀察有時難 免有部分主觀性,但通過觀察可以產生假設,隨後再進 行更嚴格的檢驗。
此外,對生態系有關特性研究,也加深了非傳染性疾 病的認識。如地理影響植被,進而影響動物礦物質的過 量或缺乏。
❖ 第三節 獸醫流行病學的用途
➢四、制定和監測疾病防制規劃
在一動物群體中制定防控或消滅某種疾病的規劃,必須以 群體中疾病的數量、與發病有關的因素、控制疾病所需的 設施以及涉及的成本和效益為依據。採用的流行病學方法 包括對群體中疾病資料的日常收集和對具體疾病的監測, 以確定各種防制方法是否有效。
緒論
獸醫流行病學是預防獸醫學中一門重要學科,主要研 究動物群體中的疾病問題。獸醫學各學科的共同目標是增 進動物群體尤其是畜禽群體的健康,為人類的利益服務。
獸醫流行病學就是人們在同嚴重危害動物健康的疾病 作不斷鬥爭中產生和發展的。
早年,傳染病在家畜中流行猖獗,造成巨大損失。例 如,18世紀歐洲牛瘟流行,使數千萬只牛死亡。人們為了 同傳染病作鬥爭,就必須研究傳染病在畜群中發生、傳播 及控制的規律,這就產生了獸醫流行病學。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84fb83a0116c175f0e4869.png)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种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科学流行病学干预:一种微生物感染然占据了该小生境,其他的病原体不能在再填充进去,我们把这种现象成为流行病学干预地方流行:有两种含义,其实说明某地区动物群体中的某病以通常的相对稳定的宾率发生;其二是表示该地区动物群体中该病的发生在畜群间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流行:指一种传染病或非传染病发生到超过预料的异常水平散发流行:是指无规律和偶然发生某病,通常局限于部分地区,可抑制该地区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疾病货偶尔出先的单个病例或一组病例大流行:是指散布范围广,群体中受害动物比例大的流行,可涉及几个国家甚至几个大洲动态率: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发生某事件的频率静态率:表示在群体中一定时间内存在某时间的频率的比例病情消除:是指临床疾病或感染的流行率减少到低于控制所能达到的程度,但尚未完全消灭病原体防治对策:是指为防治疾病采取主动行动的策略爆发: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一个畜禽饲养单位或一定地区某病的病例数出乎意料的突然升高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畜群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累计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开始时无病的个体在观察期内变为有病个体的比例患病率:又称现患率,为某个时间内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的平均数之比短期趋向:有突发事件造成宿主与寄生卵或其他致病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一定范围的动物群体中短时间内发病突然增多,迅速超过平时的发病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平息下去同期趋向:是指发病水平发生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它与易感宿主密度和传染性病原体密度的变化有联系增殖流行:畜群中原发病例排出传染性病原体,因此直接或间接感染周围的易感宿主,产生继发病例景观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关系的学科终宿主:病原体在其中经历有性繁殖的宿主中间宿主:病原体在其中经历无性繁殖阶段的宿主增幅宿主:因群体动力学发生时间联系的变化,突然增加了该群体的大小,使传染性病原体的数量也突然增加的动物贮存宿主:病原体在其中正常生活增殖的宿主,常是感染其它动物的共同来源疾病监测:是指对某型或某些具体疾病进行系统完整连续和定期的观察调查其分布动态和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发育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中经历发育必须阶段而引起传播增殖性传播:病原体在媒介中增殖而引起的传播疾病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见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疾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疾病消灭:表示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消灭;表示一种传染性病原体的地区性消灭;定义为某传染病的现患率在特定的地区以减少到不发生传染的水平;定义为某种传染病的现患率已经减少很低的水平,他再不是一种主要的保健问题,但让有可能发生一些传播疾病预防:采取一切措施将谋疾病排除于未受害的畜群之外靶群体:是指从中抽取向本的群体,亦称研究群体目标群体:在一个研究中,需要获得于某整个群体有关的资料,我们把这个群体成为抽样框架:在抽样之前,应将研究群体中的成员随机编码,这就形成了抽样框架抽样分数:一个样本所包括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所包括的抽样单位数的比数A类疾病:是指危害严重传播迅速和具有穿越国界能力的,有产生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的,并在动物产品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传染病现况调查:是指研究一个畜群中的疾病或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其它事件在某一个时点或短期内的分布情况即一个过程在某一时点的剖面情况系统误差:在调查中由于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矫正检测者掌握的检测标准偏高或者偏低等原因,可使观察结果倾向性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抽样误差:在抽样调差的过程中,样本的结果和总体的结果的差异成为抽样误差RR:相对危险性,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值OR:比数比,比数是表示某事件发生机会大小的一种指标,比数比又称比值比,是测量练习强度的另一种方法AR:特异危险性,有某因素引起的净危险性成为特异危险性,又暴露组与未暴露组发病率之差来表示混杂因:是与所研究的疾病和假设病因因素两者发生正相关或负相关的任何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的病因假设,为制定疾病研究策略和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以现在确认的患有特定疾病的动物个体组成病例组,以不患该病具有可比性的动物个体组成对照组,通过询问实验检查或复查病史之间的关系,进而借助生物学推断方法确定疾病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完成病因假设的检验本研究方法是由疾病探索可能的病因,即从果推因,是后向的所以又称回顾性研究列队研究:又称定群研究,为了研究某因素于某病是否有联系,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假设因素选择两群动物,追踪观察并记录每一群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比较其发病率,确定假设因素对疾病的危险性程度GMT:是对数平均滴度的反对数预测值:当用血清学试验或其他筛检试验确定一个群体是否存在疾病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知道是阳性动物实际也是阳性的概率,或试验阴性动物实际也是阴性的概率,这些概率就是试验的预测值理论流行病学:是以数学模型或数学语言,表达疾病在畜群间流行过程中,个因素内在的和数量的关系,并对疾病事件进行预测描述流行病学:一种以现场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调查群体中的疾病事件和疾病现象,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和动态过程,提供有关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因素的病因线索分析流行病学:是主动研究病因,积极探索动物群体中影响疾病频率分布的因素,直接把因素和疾病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一种已受到人为控制影响的疾病情况的为主的研究方法,即是研究者对因素进行直接控制的列队研究方法血清流行病学:是用血清学和流行病力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血清中各种成分出现和分布的规律,以阐明疾病在畜群中的分布和原因,并在采取相应措施后,检验其效果密度模型:考虑每一宿主中传染性病原体的绝对数,常用于大寄生物的感染,宿主体内或环境中的传染性病原体数目可以估计出来流行模型:考虑宿主个队列(组群)中,例如幼龄和成熟动物,免疫和感染动物中是否存在感染确定性模型:输入模型的参数是固定值,模型所产生的输出由仅为输入值控制的点估计值所组成,这样模型成为确定型模型随机性模型:输入模型的是事件的概率,即在一定范围的输入值,例如—动物传染给另一动物的概率,由模型产生一定范围的输出值,得出输出参数的点估计值和区间估计值经验模型:使用通过分析发病和联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指示数字,使联系现象数字化,但不分析病原体生活使得动力学,我们把这样的模型成为经验模型解释模型:研究及生物和宿主群体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水平传播:是从动物群体的一部分传播到另一个部分垂直传播:是通过子宫或卵子阶段感染胚胎或胎儿,将感染传给下一代邵氏图:在平均值给出之前,分别选择一个可以接受的参考值和一个不能接受的参考值作为两个约定界限,并将这两个判定标准在图中用水平线画出,如果在数据记录中发现一个变数穿越不可接受界限,则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进行调整病死率: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动物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死亡率:是某动物群体在一定时间内死亡动物总数与该群体同期动物平均数之比粗率:是群体中某病总量的表达方式,不考虑受害群体的性别年龄品种等结构专率:是指按性别年龄品种或饲养管理等宿主属性,将群体中的动物分为特定的类别,用于对各类动物疾病发生进行描述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①收集有关资料②定性调查研究: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和病因假设的形成及其定性检验③定量调查研究:包括调查.监测.研究等④建模⑤疾病防治2.疾病时间分布的类型有哪些:①短期趋向:由突发造成宿主与寄生生物或其他致病因子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在一定范围的动物群体中短时间内发病突然增多,迅速超过平时的发病率,经过一定时间后又平息下去共同来源爆发和增殖流行都属于短期趋向②周期趋向:是指发病水平发生规则的周期性波动,它与易感宿主密度和传染性病原体密度的变化有联系包括季节趋向和其他周期趋向③长期趋向:是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段长时间内疾病发生的变化3简述造成疾病年龄分布的原因:内在因素:①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因此对各种疾病的敏感性也不同②很多遗传病都有特定的年龄分布③有些疾病虽然各种年龄的动物都易感,但不同年龄的动物在临床表现和发病严重程度方面有很大差异外在因素:①免疫因素是影响动物疾病年龄分布最重要的外在因素②疾病流行的久暂也通过免疫水平影响年龄分布③致病因子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机理是影响疾病年龄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④有些疾病的特殊年龄分布是致病因子、环境和宿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了解疾病年龄分布的用途是什么:①分析造成不同年龄分布的原因,以便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②根据年龄分布的动态变化,配合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推测群体免疫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③合理计划畜群的年龄结构并改善畜牧制度,避免疾病在畜群中连续传播④确定主动或被动免疫的重点对象,提高预防效果⑤为研究原因未明疾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提供线索,或作为病因已知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⑥帮助分析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5简述造成疾病性别分布的原因:内在因素的影响:①不同性别动物在解剖和生理的特点是影响性别的重要决定因素②有些疾病的性别分布完全是由于遗传因素决定的③性别限制遗传和性别影响遗传也对某些疾病的性别分布有影响外在因素:外界环境,饲养管理和动物的用途6简述造成疾病品种分布的原因:免疫系统抵抗传染性病原体的效率可能起重要作用,不同的种在细胞表面有对传染性病原体不同的受体;在系统发生上关系近的动物可能对相同病原体易感,虽然症状可以表现不同,但应注意系统发生上关系很近的病原体,一般不感染同一种动物;当一种或品种动物被放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中时,很显然可以产生新的疾病;很多疾病与特定的家系或品种有联系,通常认为是遗传性的7造成急病呈地区分布的原因是什么:①自然地理因素②媒介昆虫、中间宿主和贮存宿主的分布③畜牧制度和兽医卫生工作等因素都可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9影响疾病水平传播的因素有哪些:水平传播的类型和传播途径:水平传播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①直接传播:是易感宿主通过与感染动物和物理接触或与感染宿主的传染性排出物接触而引起的传播②间接传播:间接传播涉及中介载体,将感染从感染宿主传播给易感宿主,传播途径:①经口途径②呼吸道途径③通过皮肤、角膜和黏膜④媒介昆虫传播⑤感染的长距离传播⑥其他途径传播10简述垂直传播的类型:垂直传播可分为遗传性和先天性传播两种,先天性传播有四种情况:①生殖传播:涉及卵巢表层或卵子本身的感染②胚胎传播:通过胎盘和胎儿越野循环将病原体传播给胎儿③上行感染:是从下生殖道向羊膜和胎盘传播④分娩感染:是出生过程中在下生殖道胎儿被感染11简述维持感染的原因:①传播过程中病原体不在外环境中停留,有些病原体从感染宿主到易感宿主不经环境传递②病原体产生抵抗性③传播过程的“快进快出”④病原体在宿主中持续存在⑤病原体的传染前期短,但排出病原体可继续较长时间⑥病原体的宿主范围广12试述Evans病因假说的主要内容:①暴露于某假设病因的个体,发生某病的比例应显著高于未暴露于该假设病因个体患病的比例②在所有其他危险因素都均衡的条件下,患病动物应比未患病动物更普遍暴露于假设病因③在前瞻性研究中,暴露于假设病因的动物其新病例数显著高于未暴露该假设病因的动物④在时间上暴露于假设病因后疾病的分布应呈正态曲线分布⑤暴露于假设病因后,宿主从轻微到严重的应答反应呈符合逻辑的生物学梯度⑥暴露于假设病因后,应有规则的出现暴露前未出现的可测量宿主应答反应,未暴露个体不应出现这种情况⑦人工复制疾病时暴露于假设病因动物的疾病频率应高于未暴露动物,不论实验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还是在现场进行的⑧除去假设病因后该病的发生频率应下降⑨防止或改变宿主的应答反应减少或消除在正常情况下暴露于假设病因所发生的疾⑩病因或假设病因之间的所有关系和联系在生物学上和流行病学上都应是可信的13简述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①求同法:如果某因素对存在某疾病的很多不同情况是公共的,该因素就可能是该病的病因②求异法:如果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疾病的频率不同,在一种情况下存在某因素,而在另一种情况下缺乏该因素,则该因素可以被怀疑是因果性的③伴随变异法:当某因素的频率或强度发生连续变化时,不同情况下的疾病频率也伴随发生变化,则该因素是疾病的假设病因④类推法:当一种疾病的分布于另一种病因已研究清楚的疾病的分布相似时,则该两种疾病可能有类似的病因14病因推断的原则有哪些:①时间顺序:在确定因果关系时,事件的时间顺序很重要,原因必须先于结果②联系强度:某因素与某疾病之间从在的统计学联系越强,说明该因素与该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越大③联系的一致性:如果在多种不同情况下都存在联系,则可能是因果关系④联系的特异性:一个病因因素只和一种疾病或病变有联系,或一个病因因素出现后,一定有该病出现⑤联系的普遍性: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畜群的调查中均得到同样有意义的结果时,则是因果联系的可能性更大⑥剂量应答关系⑦联系与现有知识相符15简述疾病控制的途径:①通过治疗有病动物以减少患病率②采用预防的方法防止新病例的出现和想易感动物群蔓延,以减少发病率和患病率16简述兽医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①政府兽医机构②基层兽医:基层兽医机构的病例记录可以提供马、奶牛、狗等动物的疾病流行情况③畜群屠宰场④产业部门:畜禽生产单位大都保留完整的生产记录和疾病记录,药物和农业销售部门的记录,有时也能提供间接估计动物疾病发生情况的资料⑤血清库:血清在确定优先防疫接种的疾病、流行的周期和新发现传染病的来源等方面可提供有用的流行病学信息⑥其他来源17简述疾病预防的方法:预防是指采取一切措施将某些疾病排除于未受害的畜群之间:①直接针对致病因子或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称病因预防,如场舍卫生消毒②保护宿主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称畜群预防,如疫苗接种18试述疾病控制的防治措施:在传染病的防治中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流行过程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群三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而起作用的①针对传染源:a检疫:是指将感染动物、可疑动物、或暴露的未感染动物隔离开来,以防止病原体传播的易感动物b扑杀:扑杀是兽医流行病学中特有的方式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消灭传染源唯一可靠的方法②针对传播途径:a混合放牧、交替放牧和顺序放牧b控制媒介c宿主迁移:动物可以从由感染递给方流行的高暴露区移开d消毒:杀灭或清除停留在体外传播因素上的存活病原体e最少疾病法f改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③针对易感动物a小生境填充:在一生态小镜存在一种微生物可以阻止另一种微生物的占领b遗传改善:有些传染性疾病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降低发病率19制定疾病防制计划应考虑的因素:(一)对该病因的认识以及宿主范围,宿主寄生物关系的性质等(1)只能感染一种动物或被一种动物传播的传染性病原体比宿主范围广的病原体更容易控制(2)外源性病原体是主要动物疫病的原因,在、控制它们比较简单,消灭也是可能的(二)兽医内部结构必须能实施控制和消灭疾病计划,对兽医内部结构的主要要求是:(1)有可以动员的现场工作人员,它们由经过充分训练的兽医和兽医辅助人员组成(2)有足够诊断设施(3)有足够的研究设施(三)诊断的可行性,一个疾病只有能够被诊断鉴别,才能成功的进行控制和消灭,诊断的主要方法: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分离病原体等(四)是否有替换动物,如果一个控制和消灭计划涉及扑杀很多动物,在养殖业中应有足够的替换动物以减小对生产破坏(五)生产者和公众意见(六)疾病的公共卫生意义,是一个疾病是否决定控制它的主要因素(七)立法和补偿(八)生态学后果控制特别是消灭一个传染性病原体将搅乱一个生态的系的自然平衡九财政支持20.简述制定畜群保健和生产计划的目的:(1)鉴别畜群中存在的疾病的问题(2)按技术和经济标准确定各种疾病问题的重要性次序(3)启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在技术及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上度量,指出哪些方法增强,哪些方法减弱21试述制定畜群保健和生产计划的基本原则:(1)记录农场的概貌,包括动物数量,牲畜密度,管理实践,疾病状态和时下的生产水平(2)鉴别生产短缺(3)监测生产的所有方面(4)鉴别主要的疾病问题(5)针对主要疾病采取的常规预防措施(6)确定生产指标,使之适合于具体畜群单位运作的管理系统和目标(7)对管理和畜牧提出意见,以达到预定目的(8)检查出生产方面不能接受的短缺(9)通过消除与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有关的缺陷,校正生产短缺或根据经验修正生产指标(10)兽医人员对农产制定期诊视及列出一年内各个时间所采取措施的详细内容22.动物疾病监测需要哪些设施:(1)收集有关疾病背景资料设施(2)对具体疾病情况做详细调查的设施(3)对新事件报警系统(4)疾病追踪系统(5)畜禽生产单位的记录系统23简述疾病监测的步骤(1)资料收集疾病监测的资料收集应系统,全面,连续,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发病及死亡报告资料,流行,或爆发报告资料,实验调查资料,现场调查资料,暴发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药物和疫苗使用的资料,动物群体和环境资料(2)资料整理和分析,监测资料必须整理,简化以及作某种程度的初步分析,否则没有意义(3)资料的表达,解释和迅速发送,是指将经过整理和分析的资料,连同对面临的问题的解释和评价,迅速发送给需要知道这些信息的机构或个人,(4)疾病监测资料的利用,兽医学领域内主要用于鉴定病因因素,预防,治疗和其他控制实验,,预测未来疾病的发生,输入决策模型,为制定合理防制对策提供依据,评价动物保健的经济效果24.生产单位疾病所致经济损失包括哪些方面:(1)死亡动物(2)兽药费用包括常规的消毒药,预防性化学药物,疫苗,治疗药物,(3)兽医费用(4)饲料转化率降低(5)生产水平下降,如数量减少,产量下降,质量变差25简述畜群保健计划中兽医流行病学的任务诊断和预防主要的流行性疾病,对环境决定因素提出咨询,对畜禽生产技术和一般政策提出指导意见26简述兽医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技术分层随机抽样:是将研究群体分为互不包容的组群,然后对所有各层随机抽样,整群抽样:是把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两级抽样和多级抽样:是采用一系列连续的步骤从一个总体中抽样27简述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有哪些:直接观察法:调查者通过现场观察、临床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进行某种事实的记录,所得资料正确性高是其优点,但工作量往往很大;采访法:由调查者本人或培训一批调查员进行采访调查;填表通信法:调查者根据调查项目的要求设计调查表,交被调查者自己填写或用通信方式收集资料28调查表的标准格式包括那些内容:项目的标题,被调查者的姓名,地址和应答日期,项目的简短说明,向被调查者保证对调查情况保密,指出调查对被调查者是有利的,说明回答或解释问题的格式,并留出给被调查者写评论的空格29我国确定的第一类传染病有哪些:口蹄疫,炭疽,水泡性口炎,猪传染性水泡病,牛瘟,小反刍兽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非洲马瘟,非洲猪瘟,猪瘟,鸡瘟30.确定疾病暴发的原则有哪些:a暴露于某致病因子的动物会发病,但不一定每头都发病,是一个概率问题;b未暴露于某致病因子者不发病,但要区别作为背景发病的其他病例;c除去病因后暴发事件立即停息或迅速下降31.简述爆发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步骤:1速赴现场2提出假设3进一步调查研究和核实4检验结论方法:1,临床和病理学观察2,全面调查3分析和解释资料4报告结果,采取措施32简述现况调查的优点和不足:优点1得到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病因因素、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其效果是十分有用的2可以弥补常规统计资料的不足不足1对于病程短的病不能充分发现2对于急性非致死性疾病和迅速致死的疾病不能提供正确的分布情况34简述显著性检验的原理: 1均数差异的显著性2无效假设:即没有差异的假设3置信区间4推断错误5两尾检验与单尾检验33.简述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估计疾病流行情况,即调查动物群体存在或不存在疾病,患病和死亡情况分别用患病率和死亡率表示;(2)动物群体及环境调查,包括动物群体的品种(品系和家系)、性别、年龄、营养、免疫等;环境条件的时间、气候、地区、畜牧制度、饲养管理(饲料、饮水、畜舍)等的调查;(3)致病因子调查,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致病因子的调查;(4)其它调查,包括其他动物或人类患病情况及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的调查现况调查的方法:1现场观察,临床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2访问调查或通信调查3通过查阅诊疗记录,疾病报告登记,诊断实验室记录和统计资料检疫记录及其现成记录35如何估计危险性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一)危险性估计通常用相对危险性,特异危险性、病因分值来表示(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或多个因素联合作用的效果大于或小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相加的期望效果,就表明因素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疾病频率大于期望值则存在协同作用;如疾病频率小于期望值,则存在持抗作用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测量有两种模型,即加法。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7f911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0.png)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或动物种群中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而在兽医领域,兽医流行病学则是对动物疾病的传播和预防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兽医流行病学的概述兽医流行病学主要关注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
通过对疾病在动物种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兽医师和决策者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动物健康。
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应用1. 疫情监测与评估:通过对动物种群中疫情的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兽医流行病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例如通过疫情调查和样本采集来了解疫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2. 疾病预防与控制: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通过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的分布以及免疫策略的实施情况,可以制定适当的兽医政策和措施来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3. 动物群体健康监测:兽医流行病学可以通过对动物群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提供相关数据来保障动物的健康。
例如,通过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发现和分析兽类疾病的流行趋势和高发地区,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 食品安全保障: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还可以帮助保障食品的安全。
通过对动物感染病原体的调查研究,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因食用动物产品而引起的传染病。
三、兽医流行病学中的方法与技术1. 采样与调查方法:良好的采样和调查方法是兽医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合理的采样策略和样本量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调查方法的正确使用可以收集到准确的数据。
2.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兽医流行病学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是为了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和归纳出有关动物疾病的有用信息。
通过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疾病的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3. 信息技术与GIS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兽医流行病学研究也得到了更好的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可以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提高疾病监测和预防的水平。
兽医流行病学介绍课件
![兽医流行病学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5347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d.png)
01
国际兽医流行 病学大会:全 球兽医流行病 学领域的顶级 学术会议
02
国际兽医流行 病学研究项目: 跨国合作研究, 共享资源和成 果
03
国际兽医流行 病学培训项目: 培养全球兽医 流行病学领域 的专业人才
04
国际兽医流行 病学信息共享 平台:促进全 球兽医流行病 学信息的交流 与共享
谢谢
0 6 动物遗传性疾病:研究动物遗传 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
兽医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保障动物健康:研究动物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 规律,为预防和控制动物 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动物 疾病的生态学特征,为保 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保障食品安全:研究动物 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实验法
实验设计:选择合适 的实验对象和实验条 1
件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 结果得出结论,提出 4
建议和改进措施
数据收集:通过观 2 察、测量等方式收
集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运用统 3 计学方法对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
统计分析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展 示数据,如频率分布、直方图等
推断性统计分析: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 征,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如相 关系数、回归分析等
时间序列分析: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 规律,如移动平均、指数平滑等
兽医流行病学的应用 领域
动物疫病防控
01
监测动物疫病的发 生和发展趋势
03
评估动物疫病防控 效果
05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 水平
02
制定动物疫病防控 策略和措施
04
指导动物疫病防控 实践
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教学设计
![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f207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5.png)
防控策略制定
基于兽医流行病学的研 究结果,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 策略,包括疫苗接种、 药物治疗、生物安全等 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
播和流行。
动物福利保障
兽医流行病学关注动物 群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 风险,通过改善饲养管 理、提高营养水平、减 少应激等措施,保障动
物的福利和健康。
发展历程
兽医流行病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动物疫病的不断出现,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发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不断 更新和完善。
研究对象及特点
研究对象: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动物群体 ,如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等,以及各种动物疾病,包 括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 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关注群体水平的健康问题和疾病风 险。
跨国界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跨国界动物疫病疫情信 息和防控经验。
边境口岸检疫与监测
加强边境口岸的动物检疫和监测工作,防止 疫病跨境传播。
疫病风险评估与应对
对跨国界动物疫病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 性的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
04 教学设计方法与技巧
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
回答技巧
鼓励学生主动回答,给予积极反馈;针对错误答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给出正确答案 ;总结归纳学生回答,加深理解。
小组讨论组织形式建议
分组方式
按照学生兴趣、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6人。
讨论主题
围绕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实践应用等主题展开讨论。
角色分配
每组设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明确职责,确保讨论有序进行。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
![兽医流行病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39a59dfd15abe23482f4d24.png)
兽医流行病学第一章绪言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是预防兽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研究范围是群体中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研究对象是动物群体,主要是畜禽群体,但也涉及到人群和野生动物群体;研究方法是对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作生物学推理;研究任务是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定性调查研究和定量调查研究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确定疾病的自然史,形成病因假设并进行定性检验;后者涉及到疾病的数量及数字资料的表达和分析,包括调查、监测、观察研究、实验研究、建模及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和经济学评价等。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等研究方法,此外还有血清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
兽医流行病学有下列几方面的用途:确定病因已知疾病的来源;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防制对策;获取有关疾病自然史的资料,确定疾病的分布和感染的传播和维持的生态学机理,及宿主、致病因子和环境病因因素;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
复习思考题1.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
2.简述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兽医流行病学有哪些用途?教案:PPT1:流行病学发展简史来源于人类与动物传染病流行长期斗争经验来源于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和进步由单纯描述向描述加分析由定性向定量研究两个方面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使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应用更广泛。
PPT2:一.发展史学科形成前期——自有文明史以来至18世纪公元前460——377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空气、水及地点》“Epidemic”我国“疫”、“时疫”、“疫疠”PPT3:15世纪中叶意大利威尼斯海港检疫法规我国隋朝“疠人坊”1662年英国John Graunt第一章寿命表设立比较组思想PPT4:(二)学科形成时期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1747年英国James Lind VitC治疗坏血病——开创流行病学临床试验1796年Jenner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开创传染病控制的主动免疫PPT5:詹姆斯.琳德(James Lind1716-1795) 是一名英国海军外科医生, 他进行了一项相当于流行病学实验的研究,证实新鲜水果柠檬和柑橘等可预防坏血病。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9205fdb763231126fdb11c4.png)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GDOU-B-11-213《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是兽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
本课程的主主要内容是: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对动物群体中的疾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进行生物学的推理,从而确定动物疾病病因;阐明畜禽群体中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
因此,本门课程已成为预防兽医学系统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是研究研究动物群体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的学科。
它是兽医学中一门较新的学科,在现代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和了解兽医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运用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作出生物学推理等方法,确定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分布规律,制定出防制对策并评价其防治效果,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动物疾病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动物疾病的自然史、病因推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实验流行病学、动物疾病防制对策及其经济评价的方法;理解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疾病的三间分布、兽医流行病学资料、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了解理论流行病学和多因素分析方法。
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兽医)专业本科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免疫学、遗传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公共卫生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在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时,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这和生物统计和高等数学有联系。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是研究传染病流行规律中产生的,因此,它和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联系紧密。
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还要有一定的生物学、兽医学临床知识基础,由于很多疾病是人兽共患疾病,所以还要一些公共卫生学知识。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1c0c41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e.png)
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基本和卫生事件在 动物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发生原因以及发展 规律,制定防控措施、评估防控效果的一门 学科。它从群体水平出发,以各种疾病和卫 生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描述基本分布、揭示 疾病成因为手段,以提出防控措施,增进群 体健康为目的。
工作任务
探索病因及 风险因素
描述疾病分布
二、疾病的测量与描述
描述疾病的常用指标
数:指对特定动物群体内动物数量、病例数量、感染数量、等的简
单列举。
比: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
比例: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数量之间的比值
率:特定时间范围内,某一事件在某一确定动物群体中发生的频
率。 发病风险=
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
风险群体的动物数量
发病率=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内该群动物的平均数
效益:以货币形式量度的动物疫病防控结果,分为直接效益和 间接效益。
效用: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果的偏好程度。
六、动物疫病防控经济学评估
基本概念
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概念:
狭义上指动物疫病对养殖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产生的 经济损失,以及为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增加的各种 常规支出及紧急支出。
广义上指对其他产业或行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 影响,对社会公共卫生、福利、生态环境等造成 的影响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损失(狭义)。
* K
观察期内新病例数
袭击率= 观察期初始时的易感动物数
* K
二、疾病的测量与描述
描述疾病的常用指标
感染率=
受检动物阳性检出数
受检动物数
*k
死亡率=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动物死亡数 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
*k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动物数
病死率= 同期患该病的动物数 *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流行病学原理一、学习兽医流行病学原理课程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用途。
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用途;三、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本学科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第一章绪论学科已划分为三个二级学科,VE属于预防之下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一、群体的疾病包括的内容问题研究对象;动物群体中的疾病问题,但有时也涉及人群的疾病。
动物群体是考虑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
(集约化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有4类群体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性、中毒病。
侧重于预防,流行病),约10min;二、兽医流行病学的定义:动物群体中疾病的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影响)因素的学科,借以探索病因,阐明流行规律,拟定防制对策,并检查防制效果。
分布:包括有或无;1.几个名称的区分a)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指人群疾病流行问题;b)epizootiology动物流行病学,指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c)zoonosis动物源性疾病,也称人畜共患病,d)Veterinary epidemiology,主要是研究动物群体疾病流行问题,但有时涉及人群中的疾病问题。
2.有关本定义的演化、发展过程;从开始局限于传染病,因为历史上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但50年代以来,在人医许多传染病都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环境污染,使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公害引起的疾病危害突出。
在兽医,防疫计划实施,抗生素和疫苗使用,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经济损失降低,另一方面,集约化生产经营,病因复杂疾病,营养或代谢性疾病的比重升高。
(1)关于传染病群体现象的科学(Frost,1947);(2)传染病的生态学研究(Cockburn,1963);(3)疾病在群体中的分布和动力学研究(Sartwell,1973);(4)通过观察群体中疾病现象而对疾因作生物学推理的一种论证方法(Lilienfeld,1973);3作为论证病因的方法学,它所需回答问题;三个W,和hCD.时间when、地点where 、为什幺why 、及如何HOW,程度degree、还有控制control。
第二节研究内容和方法:总体包括定性和定量调查两大类,一、定性调查(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s):在现场追踪病例,进行暴发调查,故称为侦探流行病学1.疾病的自然史:生态学(分布、传播和维持)病因因素(宿主、致病因子与环境)2.病因假设形成及定性检验二、定量调查(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s)1.调查(survey): 主要是描述;横断面(cross-sectional survey )和纵向(longitudinal survey),后者又分前瞻性(prospective )和回顾性(retrospective)2.筛检(screening)是一种定性,初步的定量,需进一步用其它方法确认。
3.研究(studies)主要是比较和分析。
可分为(1)观察研究(obervational ):对自然病例的研究。
又分为①现况cross-sectional和②纵向longitudinal(病例对照case-control和队列cohort)病例对照case-control和队列cohort,是进行动物组群比较,抽取一定样本对总体疾病情况作出统计学的推导,主要是判定因果联系否。
该方法称之为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2)实验研究(experimental):用人为控制动物组群和一些实验因素对疾病的研究。
这种方法即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4.监测(surveillance)对病因因素动态过程的作连续、系统、全面和定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某疾病、它分布及影响因素对群体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畜舍环境等观察。
5.建模(model ling) 用数学方法表达各种因素的内在的和数量的关系,来模似影响疾病因素的动力学及控制效果。
预测发病率及其趋向,该方法称为理论流行病学theoertical epidemiology6.疾病防制(disease control)以经济评价其好坏。
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多用调查方法。
如观察记录,产生假设,再作检验。
第三节兽医流行病学的用途1.确定(病因已明了)疾病的来源:实例2.研究(病因未知)疾病的防制对策牛的恶性卡它热3.获取有关疾病的自然史资料生态学(分布、传播和维持)病因因素(宿主、致病因子与环境)传染性病原体的自然史必须放在宿主生态范围内研究,才能获得全面了解,此外,对生态系有有关特性研究,也加深了非传染性疾认识。
如地理影响植被,进而影响动物矿物质的过量或缺乏。
4.制定和监测疾病防制规划5.估价疾病防制的经济影响五个大方面,每一用途要举出1~2个事例来说明其具体应用;具体约20min;第四节兽医流行病学的发展:简述或让学生自学,约5min;18世纪初期~19世纪后期,牛瘟的疫病的流行,德国、英国相继成立了兽医学院,有的国家还成立了国家兽医机构,通过立法、加强兽医权力,国家兽医人员从事群体疫病的控制。
19世纪后期~20世纪60年代:微生物学发展,Koch氏病因论的形成,分离病原、确定病变等实验诊断,同时通过侦探流行病学方法,查明病因、传染来源、传播机理等,促进了许多传染病的群体控制。
近代:集约化畜牧业的出现,兽医流行病学发展迅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范围:从传染病扩大到一切疾病;包括生产计划、动物保健、经济评价。
(2)研究方法:从描述和实验流行病学作定性研究外,还注重用分析和理论流行病学方法作定量研究。
(3)专业队伍形成,专著和期刊(82年)出版,兽医流行病学被列入课程,兽医教育有两个层次,(学硕)第五节.兽医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与基础学科的关系。
从分子到细胞乃至整个机体,从个体到整个生物区系,兽医各学科均在不同水平的运作。
没有基础,难以有上层建筑。
微生物学促进了兽医流行病学的发展,近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一门新的学科——分子流行病学。
二、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三、与医学流行病学的关系,重点讲与其它诊断学科的关系,约15 min共同点:同一区系,互相交织和发展,不可分开。
尤其是人畜共患病、职业病、地方病的控制和预防,需要共同努力,不同点:人的疾病预防有称为社区医学,而动物更注重经济因素。
癌症对人医非常重要,而大多数食用动物,不到中年即被宰杀,故这类疾病意义不大。
动物疾病研究多用直接明了的实验法证明,而人医受伦理、道德的限制,不能直接用以证明。
动物的因果关系证明占据次要地位,但主要是产生定量的数据,通过实验得到定性结果,为领导者决策时提供依据。
四、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数学(统计)、电脑、经济学、生态环境等学科。
小结,用简短的语言,说明本两节课的重点和需掌握的内容;第二章疾病分布一、疾病分布的意义:是描述流行病学的基本内容,只有搞清楚疾病的畜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才能研究疾病的决定因素及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
疾病的三维分布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
一些烈性传染病在发达国家被控制或消灭,非传染性疾病的比例上升,但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我国集约化经营方式的改变,疾病的三维分布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节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和度量一、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形式(用10min简要介绍)(一)地方流行性(endemic)某种疾病一段时间内发病频率相对稳定,其二指在一个地区动物群体中发生有一定规律和能够预测。
(enzootic地方性动物病)(二)流行epidemic 发病的频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明显超出了预测的频率。
它与病例的绝对数无关,仅表示出乎预期的高水平。
(epizootic家畜流行病)暴发形容突发性和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事件。
是流行的一个特例。
(三)大流行pan demic 相当大范围和高比例群体动物受波及,如1999年我国FMD的发生。
(四)散发sporadic 偶尔发生,无规律性。
零星散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无连续性。
二、群体中疾病发生的度量(一)比、比例和率的概念(用30min介绍)1.比(ratio)分子与分母各代表不同的事物,分母不包含分子。
如一个班中男女生之比,3:2,猪群中患病猪与无病猪之比,为1:9;2.比例(proportion),与比不同,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或分母包含分子。
一个班中女生的比例是,2:5,患病猪在猪群中比例是1:10;3.率( rate ) 与比例同义词,只是以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示。
(二)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率1.动态率:一定时间内新发生某事件的频率。
分母是暴露群体的平均数;常用的:①发病率morbidity一定时间内新出现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②死亡率 mortality一定时间内死亡的动物总数与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③病死率fatality一定时间内该病死亡的动物总数与同期该群体患病动物数之比2.静态率: 一定时间内存在某事件的频率。
分母是受检查群体的动物总数;常用的有①患病率一定时间内存在(除新外,还有原有的老病例)某病的病例数与同期群体动物平均数之比。
③染率在受检动物总数中查出阳性动物数。
感染并不一定会发病。
④携带率在受检动物总数中查出携带某病原体的动物数。
根据所携带的病原体不同,可称谓的不同,如带菌率、带毒率、带虫率、(三)率的表达形式(约5min)1.粗率,不考虑群体的性别、年龄、品种等2.专率:按性别、年龄、品种等宿主特性,对各类动物疾病的率进行描述。
专率更能准确地把握住事件的本质。
表不同品种公牛睾丸间细胞癌期间患病率分布从粗率比较相差不很大,A组98%,B组88%;但从专率看显然不同,CI品种中,A组患病专率198%0比B组高得多76%0,在其它品种中,情况恰恰相反,B组患病专率107%0比A组44%0高得多,但从粗率上看不出这种差异。
调整率:自学第二节疾病的畜群分布一、年龄分布(一)影响因素1.内因不同年龄、生长阶段,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对疾病的敏感性不同。
如猪黄痢、白痢、水肿病都有特定的发病日龄,又如IBD,3~6周龄的鸡最敏感,此时正是法氏囊生长发育基本成熟的阶段,此后慢慢退化萎缩,失去功能。
布氏杆菌病,性成熟时最易感,而以性器官中赤藓醇含量最高。
有些疾病不同年龄的动物表现很大差异,如TGE,成年猪很少发病,但2周龄内仔猪感染则出现典型症状及高死亡率。
PRV随着年龄不同,症状及死亡率也是表现很大的差异。
2.外因①免疫因素②病流行的时间,一般而言,新病均易感,而地方性疾病,则是外来、新出生的易感③致病因子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机理:鸡白痢经卵垂直传播,死亡为双峰性曲线(孵化和育雏阶段);禽淋巴性白血病,需16周的潜伏期才引起肿瘤发生;④病因、环境和宿主三者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