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计算公式:
APS=s/ y
取值范围:〔-∞ , 1〕
特 征:
APS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递增。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⑴ s=y-c; ⑵ MPC+MPS=1; ⑶ APC+APS=1。 图形分析:
c
E
c=c(y)
s=s(y)
45
。
0
y
消费曲线图
(五) 二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AS=y=c+s
AE AE=y E AE
45.
ye
y
2、含义: 当一个社会全体所意愿进行的储蓄 与企业所意愿进行的投资相等时,就获 得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中既 没有扩张的因素又没有收缩的因素,实 现均衡。
3、非意愿(计划)存货投资 ⑴ 企业的意愿投资是客观存在的,它取 决于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需要。 ⑵ 非意愿存货投资=AS-AD(AE) ⑶ 非意愿存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非意愿存货投资为正值,经济收缩;
yt=ct+ it+ gt
ct=a+b· t-1 y
it=v· t- yt-1)+i0 (y
gt=g0
⑷ 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a、政府支出(gt)直接导致国民收入 增加gt
b、政府支出带动个人消费增加:
ct=b· t-1 y
c 、个人消费增加引致私人投资增加:
it = v· ct- ct-1) (
4、进口乘数和出口乘数 进口乘数
kM
-1 = ——————— 1-b· (1-t)+ m
出口乘数 kX 1 = -——————— 1-b· (1-t)+ m
(八)加速数原理 ⑴ 定义: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fgik
C
Y=C
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
期所获得的收入的
一部分用于消费,
一部分用于储蓄。
45º
Y
1、消费函数
消费和储蓄的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的感性认识
①平均消费倾向 APC =消费/收入 =C/Y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只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从而使社会总供求相 等,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变动。这也就是所谓的 凯恩斯定律。
2、几个假定
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 求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 条件下,经济社会总收入 刚好等于所有居民和全体 厂商想要有的消费支出与 投资支出。这就是说,企 业的产量以至于整个社会 的产量一定稳定在社会对 产品的需求的水平上。由 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只包括居民的消费需求和 厂商的投资需求,因此, 均衡产出用公式就表示为: y = c + i。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平均储蓄倾向(APS)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 收入
收入100元中,80元 用于消费,其余20元 用于储蓄,平均储蓄 倾向 APS = S/Y = 0.2
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 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所用权数的大 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离现在 越远,权数越小。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 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
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一、名词说明消费函数--指反映消费支出与阻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短期消费函数函数关系式。
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阻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然而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假如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差不多分析工具之一。
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阻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样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
但二者之间并不按同一比例变动。
设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s(y)投资乘数--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能够被利用的情形下,投入一笔投资能够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税收乘数--用来反映税收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的关系。
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
由于税收是对纳税人收入的一种扣除,税收高低会阻碍到投资并进而阻碍到国民收入。
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
因此,税收乘数是负值。
税收乘数又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阻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阻碍。
政府购买乘数--所谓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以△g表示政府支出的变动,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则:kg=△y/△g=1/(1-β)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
济发展。
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
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
能。
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
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
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
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
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
企业没有出售出去的产品,作为企业不想持有
的存货。
If y>AD,IU>0,y↓
If y<AD,IU<0,y↑
In Conclusion
• 总需求,即计划的总需求,决定了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 在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时,非意愿存
货投资为0.
• 国民收入的均衡是通过存货的调
节来实现的.
2、总需求变动时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无法售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IU=实际产出(收入)- 支出
变动的AE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二部门)
包含两个层次:
1、AE如何变动的?
2、变动的AE如何决定NI?
一、总支出AE是如何变动的?
(凯恩斯消费理论和非凯恩斯消费理论)
AE=C+I+G+NX
我们首先分析消费如何决定。
一、消费和储蓄(Consumption and
(总支出)
总需求
E
收=支
供=求
AE=c(y)+i
c=c(y)
y*
总供给(总收入)y
3、均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述(I=S):
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
S、i
s=-α+(1-β)y
E
经典:第3章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二、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1、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总供给决定总需求。 在完全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总需求不
足不会出现,宏观经济能够自动走向充分就业的均衡,产量 和国民收入总是稳定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2、国家不干预
古典经济理论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主张是:由于市场机 制的自发调节能够使宏观经济均衡于充分就业水平,政府对 于宏观经济应采取自由竟争、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只要 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维护好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 保护好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与安全就可以了。 3、货币中性论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有以下假设条件: 1、存在限制资源,因而国民收入随总需求扩大而增加 2、企业的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3、企业投资是由人为因素决定的自主投资,不受利率和 产量变动的影响
4
第一节 概述
一、宏观经济均衡
均衡是指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在这种情形下,状态不 随时间变化。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被广泛运用。在经济学中,均衡 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 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指经济事物中 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相对静止的 状态。
Y0
0
N0
N
16
五、劳动市场和充分就业
2、劳动市场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市场的劳动供给和劳动需
求都决定于实际工资水平,是实际工资水平的函数,其中, 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和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 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随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减少。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劳动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可分别表示 为:
2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消费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六节 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案 例 如何刺激中国的居民消费
三章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两部门经济旳国民收入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旳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厂商
消费支出
投
储
金融市场
资
蓄
家庭
收入
(图-6)
代表货币流向
(二)两部门经济旳均衡条件
总需求(AD)=总支出=C+I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C+S
AD =AS
C+I=C+S
I=S,注入=漏出,均衡
I<S,注入<漏出,收缩
I>S,注入>漏出,扩张
金额。
MPC=dC/dy
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
入中旳比率。 APC=C/y
当消费和收入呈线性关系时, C=a+b·y
式中a为自发消费,是个人为了生存而必须旳
消费,它在这里是一种常数,不随收入旳变化
而变化。b为边际消费倾向(0<b<1),b·y表
示由收入引致旳消费。
(二) (家庭)储蓄函数
2,一次性临时性收入变化引起旳消费出 变动很小,其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甚至接近 于零,但来自持久性收入变动旳其边际消费 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
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 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旳,则消费并不会 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持久性税收变动,政策 才会有明显旳效果。
第二节 投资函数 (教材P95)
消费支出
厂商
投
储
资 金融市场 蓄
收入
政府
家庭
(图-12)
国外部门
代表货币流向
(二)四部门经济旳均衡条件 总需求(AD)=总支出=C'+I'+G'+X 总供给(AS)=总产出=总收入=C'+S+T+M AD =AS C'+I'+G'+X =C'+S+T+M I'+G'+X=S+T+M,注入=漏出,均衡 I'+G'+X<S+T+M,注入<漏出,收缩 I'+G'+X>S+T+M,注入>漏出,扩张 ( C'=对本国产出旳消费需求,I'=对本国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引言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其中,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他最著名的理论之一。
本文将对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最早出现在他的著作《通论》中。
他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主要由四个因素影响: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凯恩斯提出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消费在凯恩斯的理论中,消费被视为国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消费取决于可支配收入。
凯恩斯提出了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倾向消费理论,即人们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他们倾向于消费的金额。
这意味着消费与收入呈正比关系。
凯恩斯将这种关系表达为消费函数,即C = a+ bY,其中C表示消费,Y表示国民收入,a表示不受收入影响的消费基数,b表示边际倾向消费。
投资凯恩斯认为,投资是国民收入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投资主要以企业为主体,包括资本设备、房地产、股票等方面的投资。
凯恩斯的投资函数假设投资额取决于利率和预期收益。
他认为,当利率下降或预期收益增加时,企业更愿意进行投资。
因此,投资与利率和预期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被认为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
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提高国民收入。
净出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考虑了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情况。
他认为,当国内国外需求国内商品时,出口会增加,对国内国内商品的需求将会减少,进口将增加。
因此,凯恩斯将净出口的变化作为国民收入决策的因素之一。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计算通过将这四个因素整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计算出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以表示为:Y = C + I + G + NX,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口。
简单收入决定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1)X
f
(Yf
, e)
Yf :外国的收入水平,e:汇率
通常假定X为独立变量(简化)
(2)Q
f (Y , e) Q0
Y
(不考虑e)
其中Q0为自发进口,β为进口倾向,Y为本国收入
三、均衡总收入(总产出)的决定
AS=AD →Y=C+I+G+NX
1.三部门经济
Y CI G
C0 c Yd I G C0 c (Y T ) I G C0 c Y c T I G 均衡收入YE (C0 I G c T ) /(1 c)
2.四部门经济
NX X - Q X - (Q0 Y ) ( : 进口倾向) Y C0 cY I G X - Q0 - Y C0 c(Y -T ) I G X - Q0 - Y Y - cY Y C0 - cT I G X - Q0 (1- c )Y C0 I G X - Q0 - cT YE (C0 I G X - Q0 - cT ) /(1- c ) 若X ,Q0 , 则YE (替代品 )
C=f( Yd )(收入、利率、税率、年龄、性别…) Yd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Y-T(忽略折旧) 分为两种: 1)Keynes当初的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 Yd ) (一阶导数为正,二阶导数为负)
C
C =(f Yd )
C
c=1
c<1 C =C0 +c •Yd
C0 Yd
Yd
C线+S线=45º线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APC=C/Yd, APS=S/Yd
3.投资函数 投资 I=f(MEC,r) MEC: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 资本边际效率 (=△P/△K,收益/资本,收益=利润+资本损益) 即预期利润率(Pe)
第三章简单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需求=国民收入(总供给)
意愿支出=国民收入(总供给)
•三、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1、社会总的实际支出(事后实际发生的):
个人的实际消费、企业的实际投资、政府的实际购 买与国际部门的实际净出口
•2、社会总的意愿支出(事前计划的):
个人的意愿消费、企业的意愿投资、政府的意愿购 买和国际部门的意愿净出口
(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 =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 (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250 (△y=y’-y=1000-750=250)
•(三)节约悖论
❖节约是指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
▪节约悖论:节约对个人来 S,i
y>E,IU>0,非意愿存
A
货投资增加,企业削减 生产;
IU<0
IU>0
AE
y<E,IU<0,企业存货
降低到意愿存货水平
450
以下,企业扩大生产。0
y2 y0 y1
y
•二、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一)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 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E=c+i ❖y=c+s
c+i=c+s
i=s
在上章国民收入核算中,从事后的实际情况
看,I = S,是必然的结果。是会计结果。
这里的i=s,国民收入要达到均衡,事前必须 满足的条件。
❖几何图形表示的两部门国民收入均衡
E
C+i IU=非意愿存货=
直线上任一点E=y
unintended inventory
宏观经济学 (13)
0.97
0.64
E 13000 F 14000
12240 12830
0.94 0.59
0.92
0.53
G 15000
13360
0.89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曲线
普通消费曲线
❖2、储蓄函数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 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
❖ 此处I=S,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 划储蓄。
❖ 如果I≠S,即计划的投资不等于计划的储蓄,经济将处 于非均衡状态:当: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本章的一些重要假定前提
1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 相应的供给量。(为什么这样假定?)
2 政府税收政策
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消费之谜”(pozzles of consumption)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强调了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
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
宏观经济学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C
c=y c
公式中C表示消费是因变
量,y表示收入是自变量。 一般其它条件不变,C和y 之间按同方向变动。消费 函数也可用消费曲线的图 形表示(如左图)。
0
Y
➢消费函数也可用平均消费倾向(APC)与边际消 费倾向(MPC,公式中一般用c)来表示和说明。
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 即:APC=C/y。
产出Yo。
➢也可用国民收入恒等公式和储蓄函数公式来计 算均衡国民收入。
➢上述例子条件不变,即C=1000+0.8Y,I=600。 根据公式:I=S,S=-Co +sY 得:I=S=-Co+(1-c)Y, 代入条件:600=-1000+0.2Y 0.2Y=1600,Y=8000。
➢由此可见,用消费函数或用储蓄函数所得出的 均衡国民收入是完全相等的。因为储蓄函数是 从消费函数派生出来的。
⒉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几点假设
a.假定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经济社会的 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变)。
b.假定
或既定。
c.假定经济社会未达到潜在国民收入水平,即 各种资源尚未充分利用,总供给可以随时满 足总需求而价格水平不变。
以上假定是与凯恩斯当时所处的“萧条经 济”的历史条件相符的。 d.为了分析简便,还假定折旧、公司未分配利 润为零。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全
部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只考察商品市场均衡
时国民收入的决定பைடு நூலகம்或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凯恩斯的全部理论涉及到
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了解、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 了解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经济学》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
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
投资乘数: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
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自主消费:指总消费中由于外生变量决定的那部分支出。
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不是由于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那部分消费。
引致消费:指由内生变量而引起的消费.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由国民收入变动决定的消费。
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总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和。
重置投资:置投资是指增加或者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用字母I表示)。
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支出,即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包括建筑、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
净投资的多少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及利率等变化情况。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5°
y1
y
图 13-2 消费曲线
从图13-2中可以看出:
①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都对应这一点 的边际消费倾向;
②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对应 这一点的平均消费倾向;
③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 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 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 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 消费倾向。
对假设2的解释: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 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 变动。这个假定其实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给 的约束,社会有无限的供给能力。
这个假定被称之为凯恩斯定律 ,其现实 依据是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资源大量闲 置,产品积压,工人失业。此时如果社会总需 求增加,会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从而生产增加, 或者使积压产品售出,但产品成本和价格基本 保持不变。
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 ⑥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这
一点就更容易看清 :
APC c y
yyy
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 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①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 所占比例,用MPC表示:
MPC c y
为书写方便,常用β代替MPC。边际消费倾向可 以表达为:
• 在收入小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大于相 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小于市场需 求。于是,企业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生 产,使均衡收入增加。
• 收入大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小于相应 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比市场需求多, 产生存货投资,这会迫使企业解雇一部分工人, 减少生产,使均衡,则边 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 下列方程表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4. 储蓄函数
储蓄: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部分。
❖ 储蓄与收入的关系
因储蓄与消费具有互补性,故一切影响消 费的因素也都同时影响储蓄。
7
1.2.1. 总供给与总产出
❖ 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 反应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 ( 供 给 ) 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
若将总产出定义为Y,则 Y ≡ Yd 其中:Yd为可支配收入
收入被用于消费或储蓄, 即 Yd = C + S
所以,总产出 = 总供给 Yd = C + S
❖ 平均消费倾向: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 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即: APC = C / Yd
❖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 入之比。即: MPC = ΔC / ΔY 若收入和消费增量极小时:
MPC = C / Y
33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实际收入指现期、实际、绝对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 0 < MPC < 1); 平均消费倾向(APC)也递减,而且
政府部门 政府购买
商品流
政府进口 关税
居民进口
国际市场
进出口 资本往来
货币流
总产出 = 总支出 = 总收入
26
注入J,是往宏观经济货币循环流中注水 (注入货币),由三部分构成:I、G、X, 分别由银行、政府和外国部门控制阀门;
漏出W, 指从宏观货币循环流中抽水, 也 由三部分构成,S、T、和M,分别由银行、 政府和外国部门抽取。
28
2.1. 消费函数
❖ 在均衡条件 I = S 中,I 已被假定为常数, 故均衡与否的关键取决于 S 。
❖ 均衡条件中的意愿储蓄 S ≡ Yd-C,则 知道消费,就知道储蓄。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主要观点及理论分析: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莫迪利安尼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的。该理论认为:人生分为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消费者会把一生的财产和收入合理地分配在各个阶段。
①在青年时期,收入比较低,往往举债消费,负储蓄; ②在壮年时期,收入比较高,人们会偿还原先的债务并 为退休后进行储蓄; ③在老年时期,开始消费壮年时期的储蓄。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主要结论:
◆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在于,假定生命周期结束时,
拥有的财富全部耗尽,这显然与现实不符。 一般来说,如果都想给后代留下遗产,会使得社会 上储蓄增加;如果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 减少。
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①主要观点:消费者的消费主要不是由他的暂时收 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持久收入决定,即消 费者可以预计到的稳定收入。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社会消费函数
(一)消费函数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影响现期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 人收入(现期个人可支配收入)。 并且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 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并且消费的 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 为凯恩斯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公式:c=c(y) (dc/dy>0)
s ds MPS 1 y dy
4、线性储蓄函数图示
s s= -α+(1-β)y B ※在A点,收入为 零,这时储蓄为 负值( -α),消 费为α。
0 -α
y
※在B点,储蓄为 零,收入全部用 来消费。
线性储蓄函数
4、线性储蓄函数
(三)社会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第⼆部分第⼆部分简单国民收⼊决定理论1.简单国民收⼊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
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
本章的另外⼀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
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
2.均衡国民收⼊满⾜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在本章,均衡国民收⼊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 (或 y=c+i)三部门经济:i+g=s+t (或 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 (或 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出”。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的⽔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产出)。
3.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条基本⼼理规律,即:⼈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平,收⼊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 =α+βyd,式中,c为消费,α为⾃发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配收⼊。
根据可⽀配收⼊收⼊、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可得储蓄函数:s = -α+(1-β)yd,式中,s代表储蓄,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消费函数图示分析:
消费函数具有下列性 质: (1)在任何收入水平 上,它们的导数值 小于1,即有C , < 1,或MPC<1。 MPC是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 dC MPC dy 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 率。 (2)消费和收入的比 值随收入Y的增加 越来越小,用APC 表示,APC也是递 减的。
APC c( y ) C Y y
9
(3)APC和MPC的关系。APC= (a+by)÷y=a/y+b。如果,a>0,则 a/y+b>b,即APC>MPC。
消费曲线的移动(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当a不变时,b变动所引 起的消费曲线的移动 从消费曲线的任何一种形式的移动,可以看出:消费增 10 加,则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则相反。
1
一、凯恩斯革命 1、凯恩斯其人 凯恩斯(1883-1946),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主编 《经济学杂志》,兼任英国财政部顾问,英格兰银行理事 等职,长期从事货币数量变化来解释经济现象的研究,主 张实行管理通货来稳定资本主义经济。1929-1933年世界 经济危机后提出失业和经济危机现象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 论,鼓吹国家实行全面调节经济生活,以挽救资本主义命 运。他一生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竭力反对马克思主义, 敌视社会主义。列宁在1920年指出:凯恩斯“是一个人所 共知的资产者,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死敌。” 其代表作有: 《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这里只分析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的决定,即总产 出的决定。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收入由总支出即总需求 的大小来决定,总需求又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 支出和净出口来决定。本章重点解析消费需求、投资需 求的决定因素。 • 简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 • 一、消费和储蓄理论 •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三、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 四、投资决策 • 五、乘数理论
经济学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七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 = a b 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
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
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 = a b 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 为参数。
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
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 = a b Yt。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 为参数。
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
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
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
但二者之间并不按同一比例变动。
投资乘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研究投资变化与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当总投资增加是,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倍,K即投资乘数,用来表示投资的增加会使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知识结构图
均衡产出
几个假定 均衡产出的概念
消费函数
简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储蓄函数
单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国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民
关于消费的其他理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收
入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
决
收入的决定
最简单经济体系的基本假定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平均储蓄倾向(APS)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 收入
收入100元中,80元 用于消费,其余20元 用于储蓄,平均储蓄 倾向 APS = S/Y = 0.2
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
= 94-80/120-100 =0.7
2、储蓄函数
储蓄倾向的感性认识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1 9000 9110 -110
-0.01
2 10000 10000 0 0.11 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4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定
理
乘数论
论
乘数的含义 产生乘数效应的原因
乘数的计算公式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 收入的决定与乘数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1、几个假定
一是两部门经济的假设。
二是假定折旧与公司未分配利润都为零,从而
使得GDP、NDP、NI、PI 在数量上都相等。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或注重长时期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消 费,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 期的最大满足。
会计ppt
15
2、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 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
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 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 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所用权数的大 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离现在 越远,权数越小。
消费函数和消费曲线
会计ppt
7
②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金额的变化。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 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
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就越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 小于1。
例: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 120元,消费由80元增 加到94元。
但事实并非如此。
C
Y=C
习惯上人们把一定时
期所获得的收入的
一部分用于消费,
一部分用于储蓄。
45º
Y
1、消费函数
消费和储蓄的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的感性认识
①平均消费倾向 APC =消费/收入 =C/Y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1= 0.7 +0.3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
会计ppt
13
第三节 关于消费的其他理论
1、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
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
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
3 11000 10850 0.85 0.99
例:收入100元中 80元用于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
APC = C/Y = 0.8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会计ppt
16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 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
三是在价格粘性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的变动
只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从而使社会总供求相
等,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变动。这也就是所谓的
凯恩斯定律。
会计ppt
3
Hale Waihona Puke 2、几个假定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 求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 条件下,经济社会总收入 刚好等于所有居民和全体 厂商想要有的消费支出与 投资支出。这就是说,企 业的产量以至于整个社会 的产量一定稳定在社会对 产品的需求的水平上。由 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只包括居民的消费需求和 厂商的投资需求,因此, 均衡产出用公式就表示为: y = c + i。
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
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
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
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
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
会计ppt
14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还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整个社会不同年 龄段人群的比例会影响总消费与总储蓄。
边际储蓄倾向:每增减1元国民收 入所带来的储蓄金额的变化。
=S/Y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 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储蓄倾向 MPS =S/Y = 26-20/120-100 = 0.3(=1-0.7)
储蓄函数和储蓄曲线
会计ppt
11
3、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不消费即储蓄。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由于计划支出用 E = c + i 表示,生 产创造的总收入等于计划消费与计 划储蓄之和,即y = c + s ,所以均 衡产出的条件就是E = y ,即:i = s
会计ppt
4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宏观角度分析:
要达到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 衡,国民收入量和国民消费量必须相等。
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 越多,越考虑存银行。
“征富济贫”:对富人 递增征税,救济穷人, 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 平。
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 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消费倾向MPC = 0.7
边际储蓄倾向 MPS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