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视艺术发展简史
中外电视发展史
第八节中外电视发展史一世界电视发展史1电视的发明(1)硒的“光电效应”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Se。
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有“光电效应”。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运用硒的光电效应发明了一种用机械的方法来实现分割图象和轮流传送的器械,即圆盘机械电视。
(2)贝尔德—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1926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1月26日在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被称为“电视之父”。
1928年贝尔德将电视画面由伦敦发送到格拉斯和纽约。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的电视图像及其传送。
然而,机械电视具有设备太笨重、噪音太大、不易操作等缺点。
(3)电子(全电动)电视的出现1923年俄国人佐里金(1919年移民美国)发明电子摄像管——是全电动电视的关键部分。
1927年,美国科学家菲洛·法恩斯沃斯展示了他的图像分解仪。
1929年7月,他研制出第一个全电动电视系统,同年9月,他终于成功传送了静止图像——幅黑色三角形的图案,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由机械扫描时代进入到电子扫描时代。
(4)机械电视与电子电视的区别第一,一是现代电视图像的摄像和显示不再靠机械转动,而是用电子束扫描靶标。
被摄的影像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投射在摄像管底部的硒板上,通过电子束扫描,记录下图像映射在硒板上的光线变化。
显像时再通过电子束扫描,在荧光屏上还原光线的变化,形成图像。
第二,二是现代电子扫描技术的扫描方式不再是螺旋形,而改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行一行地进行扫描,每一行都包括数以千计的扫描点。
而且摄取和显示图象的扫描运动完全同步进行。
第三,是电子扫描比机械扫描快得多,而且电子扫描可以做到行多、点多,将图象分解的颗粒更细,并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它产生的图象要更清晰、稳定。
(5)电视的成型1936年英国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BC。
电视百年发展
世纪回眸!电视技术发展历史百年回顾●前言: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发明了文字,用于记载事件并使其得以流传,但文字的表现能力有限,不能直观的反映出历史瞬间。
于是就出现了对画面的各种记录方法,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古代只能使用绘画的办法来直观的记录画面,这种方法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不能实时的反映出情况的变化,还会受到绘画者的水平、偏好、倾向的影响,真实度不够。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可携式照相机,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影像时代。
但是人们没有满足,他们还希望照片“动”起来,可以连续的记录影像资料,直到1880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伊发明第一台摄像机,人类终于实现了用时间跨度记录画面的梦想,当时拍摄的影片只能投射到大屏幕上观看。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这种需要占用专门场地播放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众的观看要求,于是智慧的人类有发明了一个可以在家中观看影片的机器——电视。
●开山鼻祖:CRT显像管电视显像管电视的成像原理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利用电磁立场对电子束的偏转作用控制电子的方向来轰击荧光屏上荧光粉,从而产生图象。
CRT显像管的发明不能归功于某个人或某个国家,从1883年尼普柯夫第一次尝试传输图像到1923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直至1925年第一台电视的试播,其中承载了多国科学家的不解努力。
早期显像管电视之后电视产业发展迅速,英国1927年开始长期连续播放电视节目,并于1930年解决了音视同步传送的问题,次年第一次真正将电影在电视上播放。
1951年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是显像管电视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它的发明使得彩色显像成为可能。
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和早期彩色显像管电视我国的电视产业发展较为缓慢,1958年投产的天津产北京牌14英寸黑白显像管电视是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制造的显像管电视机。
该厂于1970年又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中国早期显像管电视在实行计划经济的七八十年代,大批的外资显像管电视进入中国市场,虽然需要凭票购买,但人们对电视机的热情十分高涨,像日立、松下、JVC(胜利)、三洋、索尼、飞利浦等品牌就是在那时进入中国市场的。
世界影视艺术发展史
影视艺术概说
1905年,他导演了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 的史诗式的无声片《战舰波将金号》, 成功地在影片里表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 该片曾多次在国际电影评选中获奖。 *无声电影走向成熟和完美的标志--苏联 的普多夫金导演的《母亲》,杜甫仁科 导演的《土地》和爱森斯坦的《战舰波 将金号》是无声电影走向成熟和完美的 标志。
影视艺术概说
3、电影成熟期 (1927-1945)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 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 电影时代的来临 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 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胶片的 发明,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
影视艺术概说
4、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 展时期 (1)美国电影在战后一段时间里,在世 界各地受到了冷遇 (2)战后的苏联及其东欧国家形成四足 一方,大体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 统轨道缓慢发展。 (3)西欧的电影大国,如英、法、德、 意,构成当时四足并立的另一极。
影视艺术概说
(4)在东方,主要是日本、中国、印度 的电影出现了长足的新发展,并先后进 入了世界大国之列。 (5)中国电影
影视艺术概说
(6)印度电影在三十年代开始也有了较 好的狭窄的发展。 (7)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 影响的是意大利的新实主义电影。 4、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 走向多样化发展的新时期
影视艺术概说
1880英国人用摄影法拍动体 1894爱迪生将电影留声机改为电影视镜 1895法路易· 卢米埃尔兄弟制造了活动电 影机
影视艺术概说
2、电影形成期(1895——1927) 1896-1912年是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 艺术的时期。 卢米埃尔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开创了 电影的纪实性传统的先河时代的局限和 自然主义的局限 梅里爱从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 动画面)导向艺术电影 ⑴梅里爱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戏剧 电影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电视艺术发展史.pptx
《偷自行车的人》 《广岛之恋》
《卡里加里博士》 《莉莉玛莲》
《马路天使》
《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城之春》
《青春之歌》
《城南旧事》
《喜宴》
《老井》
《芙蓉镇》
如何提高影视评论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了解一些批评流派和读解方法。 加强评论写作的练习与实践。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8.1320.8.13Thursday, August 13, 2020
电视剧的基本模式:一条主线,两三个景, 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60分钟,200个镜头。 以内景为主,以近景为主。
2、停滞时期(1966—1976) 3、复苏时期(1976—1979) 4、发展时期(1980—)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迅速发展:
综艺节目 电视风光片 电视专题片
第四编 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电视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1、黑白电视阶段 2、彩色电视阶段 3、多路传播电视阶段 4、卫星传播电视阶段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轨迹:
转播戏剧阶段 直播电视剧阶段 实景录制阶段 内外景结合阶段
电视剧的观赏特征:
屏幕小 随意性 群众性
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电视剧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电视剧是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艺术。 电视剧是以精心设计情节为主要手段的艺术。
影视评论的意义与作用:
1、对影视作品观赏者的意义与作用 2、对影视创作者的意义和作用 3、对影视文化导向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学习写作影视评论:
电视的发展历史
电视的发展历史电视的发展历史一、电视技术的起源电视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将图像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到远处。
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科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扫描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将图像分解成许多细小的像素,每个像素都被一个光点照亮,然后通过旋转的凸透镜将光点扫描到一个硒光电池上,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过程被称为“尼普科夫扫描”。
二、电视技术的早期发展在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第一台电视机,它使用尼普科夫扫描和无线电信号传输图像。
这个电视机被称为“机械电视”,因为它使用机械部件来扫描和传输图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得电视机变得更加可靠和实用。
三、彩色电视技术的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视技术开始出现。
早期的彩色电视机使用阴极射线管(CRT)作为显示器件,这种技术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图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电子技术被应用到电视领域,例如集成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这些技术使得电视机更加轻便、清晰和可靠。
四、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兴起在21世纪初,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开始兴起。
这两种技术都可以将图像显示在平坦的面板上,而不需要使用CRT。
液晶电视利用液晶材料的变化来控制光的透过和反射,而等离子电视则使用等离子气体来发光。
这些技术使得电视机更加轻薄、节能和环保。
五、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视和互联网电视开始普及。
这些电视机具有先进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并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在线视频流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和游戏。
此外,智能电视还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六、3D电视和4K超高清电视的推出近年来,3D电视和4K超高清电视相继推出。
3D电视可以显示立体的图像,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更真实的视觉效果。
而4K超高清电视则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细腻的图像细节,使得观众可以在更近的距离下观看图像而不会出现模糊或失真。
影视史之电视发展简史(中)
美国
法国
日本
1927年,高柳健次郎实验电视广播成功,1939年,首次进行电视公开发 射接收 1950年,日本广播协会东京实验电视台开始定时实验广播 1952年7月,日本第一座私营电视台日本电视网(NTV)最先获得开办 执照,12月日本广播协会东京电视台获执照开办广播 1957年,43座电视台许可开办,1959年,日本广播协会东京教育电视台 开播 1939年,莫斯科电视台正式开播。1941年苏德战争,苏联电视广播停止 1945年,莫斯科电视台重新开办,1949年6月正式开播。1948年,列宁 格勒电视台重新开播 1949年,苏联首次进行室外电视转播,1934年开始进行彩色电视试验广 播,1956年,莫斯科开办第二套电视节目。1959年,制成磁性录像装置
系列剧
每集都具有不同剧情的完整的故事,有同样的主要人物和场景贯穿起来,人物的性 格往往是固定的,在不同情境中演绎出不同的故事 情节系列剧具有高度灵活性和观众互动性,会根据需要调整未来发展路线,不会受 到人事变动的影响 情景喜剧是系列剧的一种,具有幽默滑稽的娱乐性,以播出时伴随着现场观众(或 后期配音)的笑声为主要外部特征,大部分采取舞台剧的布景方式。情景喜剧有真 人扮演的,也有卡通片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高清电视,1989年开始播出高清电视,2001年主要 城市开始播出数字卫星高清晰度电视 欧洲80年代中期提出高清电视制式,1993年成立DVB数字视频广播项目,1999年 ,卫星电视数字化已接近100%,数字电视频道达到400个 美国高清电视起步较晚,1988年开始提出,1993年几大公司联合研制一种全数字 电视系统方案,和有线、卫星、计算机等媒体系统有互操作性,是美国的高清电 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特征PPT优质资料
第一节 二、电视剧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
(一)直播剧阶段 直播剧指在电视剧兴起之初,由于电视技术条件的限制,即还没有磁
带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在演播室里演出并即时播出的电视剧,直播剧 借助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演出、摄像、录音合成同时进 行,并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观众。 (二)单本剧阶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摄录设备、电 子编辑机相继出现为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电视剧 制作由室内走向了室外,由演播室塔景走向了实景拍摄,电视剧创作 出现了明显的电影化倾向,被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 (三)连续剧阶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剧开始逐步进入以连续剧为主的多元化 时代。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对电视剧观念的又一次更新。这种更新 ,不仅创造了最具电视剧特征的新样式,而且促成了“电视剧”自身 独特的艺术观念。连续剧是最具有也是最能发挥电视剧艺术特质的电 视剧艺术形式。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第一节 一、电视剧的诞生
电视剧伴随着电视而诞生,在最初的电视试播中,就 有了最早的电视剧。
1928年9月11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试播的独幕剧《 女王的信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电视剧,也是世界 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电视剧。1930年,英广播公司 BBC在伦敦播出的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罗的《花言巧 语的人》,又称《口叼鲜花的人》,被视为世界上第 一部完备的电视剧。
第一节 三、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电术电术这连1这从 直播((第1全 电通从11所从连全历(电(增第第((((通9999视样视样种续种动播剧二三二国视俗视谓动续国史二视一强二三二二一一俗55558888剧 式 剧 式 更 剧 模 静剧 借 ) ) 节 优剧 剧 听 通 静 剧 优 剧 ) 剧 ) 剧 节 节 ) ) ) ) 剧年年年 年不整不整新是式表 指助视逼秀 的在感俗表是秀又过的二目视、革革在5555二二一月 月 月月仅体仅体,最强现 在多听真电 优其知电现最电可程优元的听一命命其、、、1111介的介的不具调来 电机独纪视 势本上视来具视分延势对可独般历历本1世 戏 , 1是 1, 全 名 1电 1以 》 品电青号号号 号电入美入美仅有对看 视拍特实剧 在质看剧看有剧为宕在立看特历史史质99999视春中中中 中视C,界 ” 中 电 国 为 视 来 种79578家学家学创也客: 剧摄性性评 于上,,:也评革性于性性性史题题上剧偶国国国 国剧80881C庭风庭风造是观电 兴、::选 擅是电一电是选命:擅:。:题材材是《从上 国 视 优 “ 连 , 、审像第第第 第年 年 年 年 年的T,貌,貌了最的影 起镜从电活 长一影般影最活历电长电从材剧剧一美剧一一一 一一《已 电 单 秀 飞 续 从 类影V5552的也。也。最能历擅之头时视动于种源指擅能动史视于视时剧指指种特座座座 座。像月月月月《三口有视本电天剧型深深具发史长 初分空剧从 表大于以长发从题观表剧空反反大5征电电电 电特深深电挥事于 ,切形以现众“反于挥材众现强形映映众110115播视视视 视6编国菜剧剧视奖。更征99号号日集介介视电实动 由等态电人文照映动电和审人调态中中文887台台台 台出11辑演饼以时剧”加个入入剧视的态 于艺上视类化相世态视一美类通上国国化年 年,电中春――― ―的我我特剧尊场 电术看为生,”俗场剧般心生过看共共,部义子黑代评。丰44――― ―国北视国节月 月们们征艺重面 视处,载活是,的面艺历理活二,产产是《北北北 北》》的白的选富家开 开的的的术,的 技理电体与文而生的术史的与元电党党文京连第播京京京 京三始 始民民新特追表 术,影,情化电活表特题核情对影领领化故、开活多是到开电电电 电电续一出进 进族族样质求现 条演的要感生视、现质材心感立的导导生家视视视 视事直 始 动 样我《播行 行视剧座 的生生式的艺, 件出优求的产源世,的两是的的优的的产台台台 台亲, ,播 。 从 ,》 水国活活,电术电 的、势展细和于俗电电大对细方势革革和了((( (台电9《此 此》、、而视创视 限摄在现微商“的视视类戏微式在命命商集的 产1到浒第中中中 中电正视渴后 后民民且剧作剧 制像空原之业广情剧剧。剧之来空战战业9央央央 央为连形 量《 》一每 每视8族族促艺的则 ,、间生处化播感则艺性处设间争争化式台望台台台 台1年 年起续情情成术历擅 即录,态的”、擅术悬置,历历的式 也北 ,部。。。的的的 的年改― 》一 一感感了形史长 还音电的产,世长形念人电史史产点前前前 前剧走 逐京从直1次 次4和和“式真表 没合视世物电俗表式的物视,,物名是―身身身 身9月,, ,《过 年人 《播民民电。实现 有成剧界,视的现。期,剧塑塑,5))) )为北我从 从族族视性微 磁同的。具剧命微待构的造造具开8这敌成成成 成了 增宰在电第 第中国年京文文剧。观 带时优有中运观心思优我我有立立立 立始是营八 长相纽视三 三化化”环 录进势高的为环理情势国国高央电6第,,, ,届 届进新,,自境 像行在度对主境。节在老老度月十年 ,刘约剧这这这 这电视一起 起这这身和 设,时的话的和,时一一的行时一一一 一1八初 出,》罗定 定种种独人 备并间类多电人编间辈辈类视台部5年年年 年,期名 名年私私特物 的运,型于视物排,无无型创 现标,锅日世世世 世台(以为 为人人的心 情用电倾也剧心故电产产倾此录》界界界 界时 了志》从,“ “-中基化化艺理 况电视向重。理事视阶阶向上上上 上后制王飞 飞期 一着《 到北色色术。 下子剧和于。,剧级级和已已已 已中央地天 天每的彩彩观,传视消电通视革革消扶。 支中英 《京有有有 有华台化奖 奖和和念在播听费影过听命命费6666年第林日国雄 雍电” ”7777亲亲。演手语特,二语家家特人的生个 个 个个。。一一导切 切 播 段 言 性 电 元 言 光 光 性渐电无正视国国国 国民前产感感室直具。视对具辉辉。次部演家家家 家成视悔王台风风里接有剧立有形形共身的开开开 开,彩,熟剧朝》播格格演传小视的小象象和)播播播 播室甚甚出达说听矛说的的从色是的的到》出了了了 了国成内至至并给性语盾性电电电电电 电第电我电发《,了铸铸即观;言冲;视视中立剧视视视 视三视就就时众具突剧剧国视端电和“。。。 。央,。铸铸播。有来。。届剧第剧。视平电就就出广制电这9起,0一了了的播造编自剧年视视一年这这电性戏定也部创此的代小台年一一视;剧代新新剧效的的,果艺艺直, 队伍,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电视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电视媒体历史沿革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电视机技术发展史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
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
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
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电视机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和再现。
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1897年,德国的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信号;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电子管电视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第八章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学习建议1.从科学技术发展角度认识和理解电视的诞生和发展。
2.比较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过程、艺术特征,思考电视剧的观赏特性。
3.通过某一个电视专题片,理解电视节目的传播功能。
第一节电视的诞生与发展一、电视媒介的出现与迅速发展电视诞生于20世纪初,是现代文明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发明。
它的出现与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黑白电视阶段、彩色电视阶段、多路传播电视阶段、卫星传播电视阶段。
1817年,瑞典人成功提炼电视重要原料——“硒”。
1873年,美国人研究了光电效应,英、法、美开始电视方面研究。
1877年,法国科学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构想人类原始的电视发射系统。
20世纪80年代,扫描线原理的研究,为电视机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20世纪初,电视在接收机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具有显像管的电视在俄国、美国出现。
不久,俄裔美国籍专家又发明了电视摄像机。
1929年,伦敦试播无声电视,1930年开始有声电视节目试播。
1936年,英国广公司建立伦敦电视台。
此后法国、美国、前苏联纷纷办起了电视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黑白电视在世界各国兴起。
这是第一阶段。
1940年,匈牙利人发明了彩色电视机,美国率先试验彩色电视。
1954年,彩色电视才最后实验成功。
彩色电视的诞生与发展,使电视技术进入了第二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们研制成功了多路传播电视设备。
频道的利用率及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均有了很大提高,观众对节目的选择余地也更大了,电视技术跨入第三个阶段。
卫星传播电视阶段,这一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1964年,美国成功地发射了同步卫星,使电视信号的传输由微波传送进入卫星传播时代,从而减少了转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电波信号的损耗,提高了信号传输的效率和电视接收质量。
20世纪70和80年代,电缆电视得到发展,电缆电视即有线电视,电视信号可以直接输送到每个用户。
摄像设备的发展也很迅速,体积小、操作简便、功能完善的全自动遥控摄像机、数字摄像机的诞生,使电视节目的制作更加丰富灵活。
世界电影电视发展史(精简版)
探究二:你认为电视的作用还有哪些?
点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类
的生活方式; 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 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养,增强了人的 国际意识; 接受“空中课堂”的教育等。
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总结)
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直接反映人类在 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 满足人们不同层次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影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日益深广 ……
(3) 娱乐
(4)展示艺术作品
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探究一:“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
你同意还是反对这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我同意。我认为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
艺术。因为电影的产生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必然结果; 其次,最初的电影只是平铺直叙地抄袭生活,只被当作 市井小民的娱乐品;成熟后的电影更加追求商业利益, 如好莱坞电影保持浓厚的商业性质。对本题如有其他观 点,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谢谢观看
《火车进站》的公映,给观众很大的视觉刺激和震
撼。
“火车好像从银幕里驶出,奔向观众似的,使观 众看了大吃一惊,以为真会被火车压死。这就是说, 观众看到的东西已经和摄影机看到的东西融为一体, 摄影机第一次变成了故事里的一个角色。”
电影的发展过程:
格里菲斯:“蒙太奇”
——“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根据材料和你所了解的信息,请你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出谋划策。
电视的诞生:
英文中电视television是 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 和拉丁文vision(看)组成的, 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 面。 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
电视艺术的发展ppt课件
讨,将电视的特征归纳为:即时性、直观性、综合性、兼容
性、家庭性、介入性、连续性、参与性、现场感、对象感、
亲切感......等等.这些研究对于认识电视的特征具有很大的启
发.但却显得杂乱.这里从传播学的角度,将电视的特征概
括为以下四点:
1、传播手段的先进性
2、传播信息的丰富性
3、镜头的纪实性
4、接收的家庭性
三、发展期
❖ 发展期的特点是:
1、1976年10月以后,我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结束 了初创期的黑白直播,用磁带录制彩色播放,不再是二 三十分钟的短剧,而是50分钟左右的单本剧,情节、人 物、场景较为复杂。
2、由第一阶段的戏剧美学转向电影美学为支撑点。 3、这个时期的电视剧随着整个文艺思想逐步摆脱“左”
二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作为电视艺术传播媒介的电视,其诞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1817年至1929年是电视的孕育诞生期.人类对电视的 构想研制早于电影,后来由于受制于电子技术的不发达而停滞不前.电
影 遂后来居上,成为试听艺术的老大哥.从人类最先设想并差不多触摸到
了 电视这一事实,至少可以肯定电视艺术的孕育诞生并不依赖于戏剧或电 影,而是独立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受着戏
电视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
一、电视的发明
1884年,英国的爱迪生士发明了电视。
自从1884年的电视发明以来,电视的研究、结构设计以及技术应用一直持续发展,并不断催生出新的发明,为电视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分辨率技术
1927年,英国科学家萨姆·亚历山大发明了被称为“扫描式”的分辨率技术,从而实现了电视传上屏幕的图像,可以将大量的影像数据发送到主机上,从而具有宽广的电视系统。
三、多频道技术
1943年,加拿大发明家詹姆斯·格罗夫利(JamesGrowfley)发明了第一个多频道技术,使电视发射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屏幕发送电视信号,同时支持不同的电视频道,从而使电视技术真正意义上进入多元化电视时代。
四、多媒体技术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数字和其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电视的出现,使得多媒体电视的实际应用逐步面前,人们可以通过高
清晰分辨率技术享受视听盛宴,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方面。
五、电视变革
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的变革已经深入人心。
用户可以
利用网络技术访问众多的海外电视频道,从而实现多媒体电视技术,
同时也有智能电视、虚拟电视等等,实现更多更适应时代需求的电视
变革。
六、电视未来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视将成为全新的体验和应用空间,未来电
视将更加精致,更加便捷、家用电视将有越来越多新的趋势,并分别
支持智能语音AI、智能家居、智能家庭、VR、4K等等新的电视应用,以全新的体验完成人与电视的一体化。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ppt 17张)
《城南旧事》 《老井》
《青春之歌》
《喜宴》 《芙蓉镇》
如何提高影视评论的写作水平:
•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 了解一些批评流派和读解方法。
• 加强评论写作的练习与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电视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一、电视的发明及发展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
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
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
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
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
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
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
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
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
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世界电视艺术发展简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发射台在伦敦亚历山大宫由英国广播公司建 成,并从11月2日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这标志着电视作为一种崭新的大 众传媒已经正式进入了人类的生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的电视艺术在彩色电视时期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优势。作为电视艺 术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1942年,美国已有11 000台电视机,到1950 年发展到510万台。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电视艺术已经显 示出它的优势,从影院、剧场中争取了大量观众,对戏剧与电影造成了 巨大威胁。当时,实力雄厚的派拉蒙公司预见到了电视的广阔前景,投 巨资建立了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系统,终于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广 播电视系统,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起,成为今天 美国的“三大电视巨人”。1954年,美国采用本国研制的NISC制(点描 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荧屏艳 丽的色彩使电视艺术的魅力大增。1956年,美国又成功研制出电视录像 设备,使电视艺术打破了直播的枷锁,从而为电视艺术的发展开辟出更 为广阔的天地。1964年,美国的彩色电视机达到了1 000万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第二类为演播室加工的舞台艺术节目。这类节目在声、光、色、时空形
态、画面造型等方面,都经过了电视艺术的二度创作,较多地运用了电 视艺术的表现功能和电视特点,但仍介乎于电视艺术和舞台艺术之间。 故严格地说,它也不能算作纯粹的电视艺术。 第三类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艺术。这类节目是根据电视艺术创作的物 质手段、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特性、欣赏环境和审美心理等多种 因素,从观察体验生活到具体进行审美把握,自始至终运用电视艺术创 作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 有电视艺术的独特美。不难看出,我们所说的电视艺术的真正内涵正是 就第三类电视艺术作品而言的。高鑫根据电视屏幕上涌现的各类电视艺 术作品,又将电视艺术做了以下比较科学的划分。
电视的起源
(三)电视戏剧类
电视戏剧,就是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 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包括电视小 品、电视剧、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都是标准的叙事文本。
(四)电视综艺节目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视综艺节目的始祖为 新闻节目和音乐节目。它是 充分调动电子 技术手段, 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 如声光效果、时空的自由转 换、独特的视觉造型等,广 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 (戏曲)小品、曲艺、杂技、 游戏、竞赛(猜)问答等艺 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整 体对各种文艺形式进行二度 创作,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 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 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 用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 艺术审美的和消闲娱乐等需 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 美享受的电视节
一.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分类与特征 三.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四.我国早期电视剧简介
一.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1906年,苏格兰青年贝尔德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立志要制造一台 电视机。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1925年他终于利用旧无线电器材、旧糖 盒、自行车灯透镜和旧电线等废旧材料,造出了世界上最原始的电视摄影机 和接收机。在试验中,荧光屏上显示了图像。1926年1月27日,贝尔德在英 国伦敦皇家学会向40名科学家表演了他的发明。他在一间屋内放电视,科 学家们在另一间屋内观看,荧光屏上出现一个人在抽烟和说话的画面。这次 表演后来被国际公认为第一次公开播放电视的日子。 最初的电视发射距离只有3米,图像也模糊不清。因为缺少资金,贝尔 德亲自拜访了一位当地的店铺老板,并与他商定,每天在店铺里放电视以吸 引顾客,老板则每星期付给他酬金25英镑。贝尔德把所得的钱全部用于购 买材料,改进设备,继续进行电视的研究和试验 。 1929年,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他在伦敦用无线电波把电视图像 送到纽约,纽约人在荧光屏上看到了伦敦。当时,这一新闻曾轰动整个世界, 从此以后,电视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以后,电视又出现了彩色视频,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随着音频的加人,电视机技术不断臻于完善, 并迅速扩展到世界。
高二历史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 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电影将一系列在 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 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 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 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 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例如:卓别林把 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 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普多夫金把春天 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 头组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 新的含义。
尼克松
肯尼迪
; / 梦纤专业减肥
gwh29iyc
好奇。“你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死得也会很快。”苏小横淡淡道。裳儿立刻闭嘴,眼睛却还在转来转去。苏小横终于开恩道:“你现在在想 什么?说吧!”“那个敢动玉坠的人啊!”裳儿半个身子都趴到了小几上,“爷爷怎么处置呢?给他钱,也不能白给吧?末了怎么捉 他?”“你说呢?”苏小横考她。“爷爷要是想捉他,早就嘱咐奶奶、伯伯、父亲、哥哥他们布网罗了,什么都没说,只怕从他递信的手法上, 就看出他的形迹了吧?他如果拿了钱之后没什么动静、或有什么特殊的反应,爷爷就可以猜出他是谁了吧?”裳儿大笑,“现在裳儿都几乎可 以猜出他是谁了!”苏小横目光并未离开小楷册子,只是笑意漾开来,手指微微一动。裳儿就主动打开条几下的抽屉,选出苏小横一枚闲印来, 在朱砂盒中钤了钤,苏小横把册子放下,她就看准地方,端端正正盖上去。苏小横作色道:“你怎么自作主张。”他的收藏书帖,只有确认必 是真品,才会盖上私人印鉴。“不是自作主张,而是懂得察颜观色!”裳儿得意道,“爷爷你放心吧!裳儿资质这样聪敏,你又请了那样好的 师父回来教导。裳儿不会差的!”第四十九章 水上失银斗巧智(1)关于当前苏府中风云变幻,宝音有她的看法。宝音之死,下手的是老太太, 背后牵涉的,却是宫廷。盘清金像中的要命干系,得从宫廷入手。明秀婚事有方向之后,福珞巴结明秀,想入宫,是贪着高枝上的荣华富贵罢? 宝音却只为一探前生死因,非得叫老太太将自己视为进宫人选,老太太才肯将金像头绪细细告之。到那之后,怎样报复、以及到底入不入宫, 可再行决断。宝音不想去时,随便装个病、诈个伤,怕人家忙不迭把她踢出来、着更健康听话的姑娘顶上呢?她才不至于真把自己一生填进深 宫里。那日宝音饮下明秀给的上火药茶之后不久,同刘晨寂所用药性相激,吐血晕厥,看着凶险,不过喉头破裂,其实无伤大碍,着刘晨寂复 投仙方、妙手回春,很快便缓了过来。宝音只推没有好利索,还是卧床装病,反正她常年恹恹的,人家也习以为常了,难得刘晨寂也并不说破, 三天两头来请脉、细调药膏,替她温补。宝音借着柳少姨娘日记、以及乐韵打听回来的八卦,揣摩老太太的心意,在最合适的时间,在最佳状 态出现在她面前,让她眼前一亮,达到“惊艳”效果,庶几可重蒙宠爱。老太太果然又重视起宝音来,吃早饭时还专门给宝音抛了几个话题, 宝音都往吉祥宽慰的路子上走,老太太听得舒心爽胃。嘉颜在旁边添粥布菜,手臂无意中轻轻挨着桌沿,袖中有极微细的当琅声,似戴着什么 东西,旁人皆不在意,宝音留上了心,同洛月说,要个小金银卷,又悄同乐韵使个眼色,嘉颜递来时,乐韵装作半躬腰收个空碟,在嘉颜面前 挡了挡,嘉颜不得不将手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第二类为演播室加工的舞台艺术节目。这类节目在声、光、色、时空形
态、画面造型等方面,都经过了电视艺术的二度创作,较多地运用了电 视艺术的表现功能和电视特点,但仍介乎于电视艺术和舞台艺术之间。 故严格地说,它也不能算作纯粹的电视艺术。 第三类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艺术。这类节目是根据电视艺术创作的物 质手段、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特性、欣赏环境和审美心理等多种 因素,从观察体验生活到具体进行审美把握,自始至终运用电视艺术创 作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 有电视艺术的独特美。不难看出,我们所说的电视艺术的真正内涵正是 就第三类电视艺术作品而言的。高鑫根据电视屏幕上涌现的各类电视艺 术作品,又将电视艺术做了以下比较科学的划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的电视艺术在彩色电视时期已经开始显示出它的优势。作为电视艺 术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1942年,美国已有11 000台电视机,到1950 年发展到510万台。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电视艺术已经显 示出它的优势,从影院、剧场中争取了大量观众,对戏剧与电影造成了 巨大威胁。当时,实力雄厚的派拉蒙公司预见到了电视的广阔前景,投 巨资建立了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系统,终于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广 播电视系统,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起,成为今天 美国的“三大电视巨人”。1954年,美国采用本国研制的NISC制(点描 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荧屏艳 丽的色彩使电视艺术的魅力大增。1956年,美国又成功研制出电视录像 设备,使电视艺术打破了直播的枷锁,从而为电视艺术的发展开辟出更 为广阔的天地。1964年,美国的彩色电视机达到了1 000万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那么,什么是“电视艺术”呢?理沦界对此也曾从各种视角进行过许多 有益的探索。高鑫通过对“电视艺术”的全面科学考察,并参考了他人 的研究成果,对“电视艺术”做了如下的理沦概括:“电视艺术,是以电 子技术的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 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 幕艺术形态。”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电视摄像机的改进与完善、电视接收机的 改善、阳极射线管的发明以及显像技术的提高,电视技术才一步步 趋于完善。
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英国人约翰·贝尔德成为能够完整传送、接 收电视画面的第一人。1925年10月2日,他在实验室里成功传送了一 个15岁男孩的脸部图像与一个木偶图像。1926年年初,他在伦敦做 了公开的示范表演,引起极大轰动。两年之后,贝尔德在伦敦通过 一家电台发射系统,将电视画面发往纽约。贝尔德将这项技术命名 为“television" ,意为“远距离观看”,简称TV.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诞生与起步期(1929-1954 ) 本时期的电视艺术处于早期的黑白电视传媒阶段,传播方式以直播为重
要特征。英国称得上是电视艺术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电视转播 的国家。1930年,第一部电视艺术片在英国播放,标志着电视艺术的诞 生。该剧是由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娄创作的,是一部多幕电视剧,剧名 为《花言巧语的人》(又泽《嘴里叨花的人》)。1936年,BBC正式开通 电视传播,并提出“每日一戏”的口号。在1939年英德战争爆发前的三 年时间里,BBC先后播放了塞尔·托马斯的《地铁谋杀案之i } ))、阿加 塔·克里斯蒂的《黄蜂窝》、S. E·雷诺德的《拐弯》等。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BBC于1946年6月恢复了电视传播,先后播出了电视剧《晚餐来 客》《威尼斯商人》《平民百姓》等一批优秀的电视艺术节目,而且从 此开始兴起一股把舞台剧改编成电视剧的热潮。由于当时的技术还无法 将
(三)电视艺术的初步发展期(1954-1964 ) 本时期的一个外在标志便是彩色电视的加人,这大大提高了物像信息的
保真度。在前一时期更多地依附于电影、戏剧等其他艺术样式的基础上, 电视开始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独立性,向电影、戏剧等姊妹艺术发出了第 一次冲击波,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 在本时期,英国的电视艺术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20世纪50年代 以后,英国的电视剧创作进入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当时产生了一 批优秀的电视工作者,其中就有被誉为“最富有革新性和创造性”的作 家马歇尔·克尼尔。1958年,录像磁带的出现及彩色电视的应用,为电 视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电视艺术得以努力摆脱其他艺术的负面 影响,多维度地探索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段。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彩色 片《福尔赛世家》曾创下发行45个国家,拥有1. 5亿观众的历史性纪录, 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也是当时电视连续剧流行浪潮中的一 个突出例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在本阶段,世界电视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54年以前,全世界只有十 几个国家拥有电视台,且多为欧美国家。本阶段则扩展到了世界五大洲 的50多个国家。亚洲的日本(1953)、中国(1958)、印度(19、埃及(1960),大 洋洲的澳大利亚(1956) ,新西兰(1960)等国家先后建台并播出了电视节目。 同时,从总体上来看,本时期的电视节目的数量、质量也都有了较为明 显的增加和提高。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不难发现,整个电视节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而电视艺术作品则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王维超在《电视与电视艺术辨析》一文中,又将广义的“电视艺术” 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舞台演出的直播和实况录像。这类节目主要是发挥了电视的 传播功能,并未充分发挥电视的艺术表现功能。虽然经过了镜头分切的 艺术处理,但所展示的仍然是舞台艺术的原有形态,并未运用电视艺术 功能为作品增加新的创造成分。所以,它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艺 术。
第四章 世界电视艺术发展简史
1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2 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一、电视的诞生 继19世纪末电影发明之后,当迈人科技高速发展的20世纪时,人类又
以其高度的智慧创造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作为多种现 代科技结晶融汇的成果,电视从诞生之初便避免了类似电影的先天不足 之症—哑巴阶段。电视与无线电广播的结合,使电视走上了一条健康成 长的道路。 19世纪,电磁波的发现使人类远距离无线传递信息成为可能。在此基 础上,20世纪初的无线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更使人类在传播信息的方 式上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也为即将诞生的电视准备好了声音传播的 途径。此外,19世纪六一七十年代,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恩对硒元素 光电效应的发现激起了欧美科学家研究远距离传送画面技术的兴趣与信 心,法国和德国的科学家相继阐述了电视扫描的原理,构想出初级的电 视发射系统,并逐渐形成、确立了“电视”的概念。1884年,人们制造 出了电视扫描盘,这已是今天的电视和荧光屏的雏形。不过,在此后的 几十年中,由于物质条件和电子技术的限制,电视的技术研制长期停滞 不前。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与贝尔德合作,成功传送了带有声音的画 像。此后,光电显像管的研制成功又极大地提高了画面图像的清晰 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发射台在伦敦亚历山大宫由英国广播公司建 成,并从11月2日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这标志着电视作为一种崭新的大 众传媒已经正式进入了人类的生活。
二、关于电视艺术的争论 对于电视艺术的认识,理沦界一直存在着较多争沦。问题的焦点有二:
一是电视是不是艺术;二是电视艺术的内涵。 认为电视非艺术的人,大多坚持认为电视仅仅是一种现代传播媒体,
或者说是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传播媒体,因此它实际上和报刊、广播 没了什么本质区别,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而电视的某些 艺术表现功能在电视的整体功能中只处于附属地位。有人甚至认为电视 艺术仅仅是其他艺术,尤其是电影艺术的再现与补充。
在这10年内,由于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彩色电视发射与接收 系统和录像设备的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给电视艺术的发展注入了 更新的活力。由此,电视剧不仅可以把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更加逼真地 反映到荧屏上,还可以使创作者进一步摆脱室内剧的束缚,更为自由地 在现实生活中摄制活生生的场景与画面,进而使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 的能力大为提高,使其在时空设置、题材选择、叙事结构、心理刻画诸 方面,都获得了直播电视剧无可比拟的优势。此外,录像技术的应用使 电视艺术作者可以通过镜头的运动、分解和组接,在更自由、广阔的艺 术空间中进行创作,甚至有人断言,电视剧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是自 录像技术的应用开始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电视艺术的争议
①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
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电视文 学类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②电视艺术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 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电视艺术类 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歌舞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 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等。 ③电视戏剧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 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且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 品。电视戏剧类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 电视系列剧等。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世界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回顾世界电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一)电视艺术的孕育准备期(1929年以前) 人类对电视技术的设想与研究远远早于电影,只是后来因为受到电子技
术的限制而停滞不前。于是电影后来者居上,一跃占据了视听艺术的头 把交椅。从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电视技术的研究开发期。 由此,电视成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理沦及实践上逐渐成为可能, 最终为电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为电视艺术 成为一种独立的视听艺术新形式做好了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