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0篇)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通用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篇1《做有温度的教育》,一看书名,就很特别,给人以无穷遐想。
这就是本月共读书目,作者方华。
书反复读了好几遍,很是喜欢,主要是因为:作者的观点提出了好多新颖而别致的,给人以耳目一新,震耳发聩的感觉。
比如说“课堂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老师虽然在上课,但课堂还没有开始。
”这是对有的老师应付上课,或者满堂灌课堂的一种抨击,但是,作者没有老调重弹,而是委婉倒出,看似轻轻巧巧,实则绵里藏针,耐人寻味,所以,此说法作者赢在思考力,也赢在表达力。
还比如说“以良好的学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
”我读到这里,就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组织,平常的教学工作中,问题学生千千万,深究下去是因为学生的家长问题万万千,如果有良好的民风,就有良好的家风,学风当然就不必挂虑了,此说法赢在读者的共鸣,也赢在作者的教育格局,或者说作者的教育情怀。
令人不服不行。
本书还让人叹服的还有作者缜密的思维能力和精准的表达能力。
比如说到“教育的根本”,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教育是举国上下,唯分为本,唯成绩为本,而到了作者的笔下,分数却掉到了“教育的手段和途径”,而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呢?作者说“通过这些手段和途径,达到激发内在潜能,养成学习兴趣与习惯,掌握基础知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人文情怀和公民素养,锻炼身体与技能的目的。
”其实,平常我也知道,分数不是唯一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的锻炼,而现在,读了方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我就彻底明白了学习除了知识点,之外的东东是啥了,所以,本书简直可以升级成老师学习的教科书,理论性特别强。
昨晚听了方老师的报告,不知群里的哪个高手的弄的乱七八糟、各种捣乱,害的我错失良机,听的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但,我也是听到了一点,就是在教育中,有各种温度,但是,总而言之,教育的核心是“人”,遗憾的是作者对人的认识没听全,同时,我也领略了作者强大的耐心和各种礼貌。
2024年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美央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推荐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到:“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
”是的,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温度源于教育的本质,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关爱,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就是有温度的教育。
要想做好有温度的教育,我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做一名教师就要不断践行终身学习。
就像老话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所以要想教好学生,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老师要用良好的品质和态度在生活中去影响学生,熏陶他们。
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日后工作与生活需要等各种能力。
通过有逻辑有体系地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等。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要让学生成其为“人”,作为教师,要做有情怀的教师,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教育。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孩子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
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情怀,这是一个教师走向神圣的三尺讲台最基本的前提,越是暂时还不够出色的学生,可能越是平时缺少爱的雨露滋润的学生,越更需要教师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教师要懂得锦上添花,更要会雪中送炭。
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丰富善感的心灵比出色的成绩更重要。
有多少个学生,至少就应有多少把尺子。
饱含爱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人”,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教育情怀的未来的老师,才能把有温度的教育传递下去。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
我相信:只要每个教师都拥有浓郁的教育情怀,均立志做有温度的教育,那么学校就成了学生心中最美丽的风景,教室就是学生生活中充溢着温馨的乐园,教育就将时时处处都是百花竞彩的春天。
2024年教师读书:读《做有温度的教育》有感
【教师读书】读《做有温度的教育》有感
方华说:“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会有温度,才能称为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场。
”
方华的好友平时喜爱画画,也经常教孩子们画画。
这位朋友的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让孩子们在一起玩,给孩子们提供纸和笔,让他们随意绘画和表达。
这位老师的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给孩子设定统一的标准和模板,让孩子尽最大可能是表达自己的内心,也借此去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很赞同这位老师观点:“孩子画画首先是因为好奇,好奇自己能画出不同的画。
其次是出于自豪,自豪自己能画出独一无二的画。
我们还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只有通过帮助爱才得以体现。
帮助不是塑造、更不是重生,只是引导、唤醒和激发。
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不可能成为老师心中的“他”,或来一场对其他同学的“模仿秀”。
立足于学生本身的现状,老师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用引导、唤醒、激发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最终“成为不断成长的个体”。
教育是“慢”的艺术。
站在人终身成长的需求来看待教育,我们现在眼中好多“重要”的教育节点、教育要求或许就没有这么重要了,充其量不过是阶段目标。
带着这种心态去帮助学生,老师、家长可能会少些“火烧眉毛”和“别无他路”的焦虑之心。
教育的“慢”在于给教育一些“可能和后劲”。
教育的真正价值好似给种子浇适量的水,施所需之肥,与阳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帮助种子成长。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渗透在教育中,让孩子在有温度的教育中成长吧。
做有温度的教师读书心得(精选7篇)
做有温度的教师读书心得(精选7篇)做有温度的教师读书心得精选篇3今天,我们班的老师要给我们讲一篇*,名字叫做《出色的老师》。
我读了一遍,觉得里面有很深的道理。
黑人同学因为道德,把表还给了我;也应为道德,举报了我。
有的同学为了求近路,不惜践踏绿油油的草坪;在校园的地板上还时常见到垃圾;班级里的墙上、桌上,密密麻麻地刻满、画满了各种各样的涂鸦;有些同学课件时追追打打,弄坏了垃圾桶、桌子、椅子、门但是不管这些事情是否是有意的,这些行为都给别的同学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了不便之处与麻烦,也给学校增加了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更别说是在更广大的社会上了。
每每看到这些无公德的事,我便会情不自禁地嘟哝一句:真缺德!是啊,他们就是缺少了人们最最重要的公德心!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社会公德是多么重要啊!还有一个学校的校风是否端正的问题;而从大处讲,是体现了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品德素质的高低。
是的,让我们从自己本身做起,弘扬社会公德!读完了这篇*,我知道了,只要人人都遵守公德,世界上,就没人在不讲公德的啦也就没有小偷,强盗世界将永远是和平、美好的!做有温度的教师读书心得精选篇4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
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
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
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精彩摘抄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精彩摘抄《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是蓝陵敲响写的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文章中写到:教育是温情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有温度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以下是一些精彩摘抄:
- 教育是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双重过程,是生物链上特有的异于动物的育人过程,它一方面承载着知识的传承、创新,另一方面又承载着育人。
-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也就决定了教育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公司或者官场中的上下级关系。
- 对老师不满意,这是新班级分班后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问题一定不在老师身上,学生主要是还不适应新老师讲课方式,老是用夏老师地理课为参照物,所以听课思维也就有落差。
这些摘抄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做有温度的教育》初中读后感范文
《做有温度的教育》初中读后感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做有温度的教育》初中读后感范文《做有温度的教育》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做有温度的教育》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以供参阅。
(读后感)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doc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在这炎热的暑假,整日潮流夹背,做什么事都带着一丝热气和焦燥。
偶然间翻看《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一书,本想打发一下时间,却不想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它如一股清泉涌入心田,抚平我那颗爆燥的心;又1 如一缕清风拂面,为这酷夏带来了一丝凉爽。
姚跃林校长写的《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是一本有温度和深度的书,整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
在这本书里从理想的温度谈到生命的温度,再理性的温度,而这温度的背后没有抽象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都是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件故事,一件件和学生、老师有关的那些生活与学习的细节,正是这些发生在我们教育生活中的细节,给了我温暖和美好,我们老师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后,我的体会就是国家现在需要办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还需要有温度的老师。
而我理解这书中的温度应该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舒服的温度,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在一个舒服温暖的环境下成长。
在“理想的温度”一编中,我读懂了姚校长对附中、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他既力图做一位“真实”的校长,又不忘“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爱的学校”---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初心。
当更多的人捧着“ 富有即成功”的人生哲学,姚校的“教育理想国”守住了梦想、理性和信仰。
他在中写道:回望来路,我很幸自己在生涯的后半程,能有一件自己喜的事情可做,然我深知一所不一的学校无比,但与学校相守,与生相伴,我的内心充阳光。
我祝福,“理想国”会一如既往充自由、公正,充幸福快。
我最喜的一,当属“生命的温度”。
一中引起我更多的共、令我泪目。
中姚校以身写了二十六篇附中故事,笔平2 淡朴,然只是附中十年光中的一小些部分,每一遍却仿佛在寒料峭的冬日居于家中,啜一口,舒适意,温暖无比。
或我于一个大境之下以知道作一校之在面不同所作出何种的具体措施,但在“生命的温度”一,姚校将他理教育教学中所遇的方式与我分享,其中更不乏他事件背后的深思。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做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不仅仅意味着要自觉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中的规定和要求,更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办有人性的教育,做有温度的教师。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姚跃林校长在?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一书中阐述: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就是要办有温度的教育,就是要让有温度的教育走进校园,走进每一位师生及家长的心灵,而不是停留在纸上。
何谓有温度?通俗地说:学生喜欢。
怎样做学生才能喜欢?教师由衷尊重学生,师生关系就差不了,学生就没理由不喜欢教师和学校。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农业〞,是培育,而不是急功近利。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诉我们: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开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农业也是一个比拟复杂的过程,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季节,需要静待花开。
即是说教育应该是一种“化〞的过程,这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浸润的过程,要直指人心,而不是在外表镀金。
因为教育的本义在立人,在“上所施〞与“下所效〞之间,给予学生开展的能力,并引其向善。
教育如果忽略了“人〞,即使形式繁复多样,其实教育也没有真正发生。
只有真正把?W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慢慢等待,真心关爱,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
有温度的教育是蔡芸芝老师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的教鞭,有温度的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送给王友的“四块糖〞,有温度的教育是寿镜吾先生手握戒尺和规矩却不常用。
在这些充满温度的教育中,面对的是每一个如此不同的生命。
唯有用心把孩子的每一个日子擦亮,才能让孩子们每天都幸福快乐,健康成长。
教育是个性,是完善,而不是整齐划一。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有温度的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依据这些规律因材施教,让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展和成长。
在遵循规律的教育中,孩子们有快乐的课堂、个性张扬的舞台,有自己的合唱团、足球队、文学社、科学院等空间,他们坚决、自信、豁达,勇于追求一切美好,敢于向未知探索,他们用行动去证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教育带着温温度地》读书心得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书心得认真读了《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从头到尾它都让我感动着,让我思考着,感慨颇多。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是姚跃林的著作,这部著作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和理性的温度。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呼吁和追求理想教育。
做有温度的教师,作者把温度比作人的血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想办法让他理解,当学生偶尔迟到或者搞恶作剧时,教师要保持冷静。
做有温度的教师,教师要爱学生,不要压抑自己,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教师自己要爱读书,在闲暇时一杯茗茶,一本好书,在沁入心脾的茶香中与书共舞,人的气质也会发生改变。
做有温度的教师,教师会与学生分享读书经验,与他们形成思想的共鸣。
于丹曾说过,孔子对学生通常用和缓的语气商榷,从来没有严厉的批评过学生,因此在她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做有温度的教师就要像孔子一样,对学生要平和。
教师要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处理与学生相关事情以及班级事务,要以爱与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教师无私和真诚的爱。
这本书中,从理想的温度谈到生命的温度再谈到理性的温度。
在本书中没有抽象的理论以及空洞的说教,在书中叙述的是一件件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也是现在教育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细节和常识,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美好。
如果家长听到自己的孩子说家是世界上最无法原谅的地方这句话时的心里感受肯定是困惑而又委屈的。
没有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几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他身上。
结果到头来却成了孩子最讨厌的人。
在中国教育报曾经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什么反对父母》里面的内容让人震撼,而在豆瓣网上也曾有一个9万多人的小组宣称家是世界上最无法原谅的地方,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为小学教师。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有幸读到了《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
初读时,它宛如一阵清风,轻轻拂去我心头对于教育的些许困惑与迷茫;再读时,又似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教育前行的道路。
书中所阐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案例,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教育,这个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是机械的技能训练?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教育是有温度的,是能够温暖人心、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伟大事业。
书中强调,有温度的教育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上。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而应该用关爱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耐心去等待他们的成长。
这种关爱不是表面的嘘寒问暖,而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位老师,他发现班上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总是独来独往,成绩也不理想。
通过多次与学生交流,老师了解到他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内心感到孤独和自卑。
于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参加班级活动,并在学习上给予特别的辅导。
渐渐地,这个学生变得开朗自信,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关爱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能够让他们在温暖中茁壮成长。
有温度的教育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不能把他们强行塞进同一个模具里,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上深入探索;有的学生具有艺术天赋,我们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艺术课程和展示平台。
书中列举了许多学校开展特色课程和社团活动的成功案例,这些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后感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后感《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后感1当我第一眼看到《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这本书时,便心生欢喜,“温度”——多么温暖的字眼。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呢?“暖叔”姚跃林从理想的温度,谈到生命的温度,再到理性的温度,没有抽象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通过校园里发生的一个个美好的故事,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如何让你的教育带着温度缓缓落地。
细抚书页,引发我更多共鸣的是“生命的温度”这一篇章。
姚校长说:“好的故事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素材,就是校园文化。
优秀教师就是有故事的老师,校园文化更多的就是一个个故事。
我一直在搜集故事,记录故事,回放教育。
自然,我往往也是故事中的人,我从故事中体会到了教育的价值,感受到了育人的意义”。
我庆幸自己也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师,讲一讲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平凡故事,但愿能从中找到我的文化自信,守住我的文化自觉,早日成为文化育人的老师,做一位永远有温度的教师。
“温度”就是让学生喜欢上你的学科“亲其师,信其道”,要教好你的学科,就要让孩子先喜欢你这位科任老师老师;等到他们喜欢上你这位老师,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你任教的科目了。
话说“拿课”这一事吧。
那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一天上午,我到庄重文实验小学听课,下午回来就得把上午的课补回来。
读后感.可一踏进教室,孩子们“啊”了一声,因为这一节本是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课,突然见到我来了,肯定有点不欢迎。
于是,我故作委屈状:“怎么啦?不欢迎呀?那我走了。
”欲走,孩子们赶紧说:“欢迎欢迎。
”我红着脸说:“老师半天没有看见你们了,都想死你们了。
你们就不想我了吗?”有些孩子笑着回答:“想。
”就是声音不是很响亮。
我假装生气了:“我发现还有几个没想的,枉费老师平常对你们那么用心。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6篇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6篇读后感让我们有机会提炼和反思书中的核心思想和重要启示,一本有深度的书读完后,及时写读后感,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篇1方华说:做教育,有时波澜不惊,有时候如十面埋伏;有人看似闲庭信步,有人却身处惊涛骇浪之中。
爱、慢、欲,是他的教育三字经。
教育是爱的事业。
爱不是只爱听话的学生,爱自己喜欢的学生,而是爱全部的学生。
接纳所有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不仅教学生知识还要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我们要从帮助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心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她是充满真诚的爱,从而拉近师生距离。
在前者关系建立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学习,我深信只有孩子爱上老师才会喜欢这门课,老师在教育中应尽最大的可能去帮助学生,引导唤醒,激发每个学生不断成长。
教育是慢的艺术。
方华老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是让孩子接受18岁的教育,还是享受80岁的教育呢。
读到这里我在反思自己经常会说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都听不懂呢。
教育是静等花开,是润物细无声。
因此课堂我再也不害怕孩子学不会,相信只要孩子态度端正,教师慢慢引导,正如方华老师所说教育的真正价值好似给种子浇适量的水,施所需之肥,与阳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帮助种子生长。
教育是欲的体现。
教育是让学生有欲。
教育不是教诲,也不是给予,而是复杂而又充满创造性的个性化工作这一句话再次敲醒我,我们一节课并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并让学生会做题就达到目标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包括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每节课堂氛围宽松,激发孩子求知欲,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
让学生对知识、文化充满好奇,甚至着魔,相信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就有学习动力,就无需我们苦口婆心的告诫、劝说、甚至威逼了。
爱是教育的起点,慢是教育的规律,欲是教育的条件。
老师只有慢下来,对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帮助,相信孩子只有被爱包围着,孩子成长才是快乐的,只有点燃孩子心中对未知的欲望,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读到《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时,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在教育的海洋中找到了一盏温暖而明亮的灯塔。
书中提到,教育不应该是冰冷的知识灌输,而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灵滋养。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曾经,我也遇到过那些只注重成绩,而忽视我们内心感受的老师。
他们的教学方式或许能让我们在短期内取得不错的分数,但却无法让我们真正爱上学习,甚至可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阴影。
而有温度的教育,则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和梦想,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我。
有温度的教育,首先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上。
这种关爱不是表面的嘘寒问暖,而是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表扬和肯定。
就像书中所讲的一个例子,一位学生因为家庭的变故,成绩一落千丈,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
而他的老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多次与他谈心,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最终让这位学生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逐渐提高。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关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其次,有温度的教育还体现在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上。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接受能力。
因此,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比如,对于那些善于思考但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多安排一些实验和实践活动;对于那些活泼好动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发挥自己的潜力。
此外,有温度的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书心得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读书心得教育带着温度,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最深刻的体验。
每当我打开一本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教育的力量在其中不断发酵、升华。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
当我读到书中描述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时,仿佛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产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我对书中的人物、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教育带着温度,还体现在书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本书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通过作者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有的书鼓励勇敢和坚持,有的书强调友爱和宽容,有的书强调真理和正义。
这些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教育带着温度,还表现在作者对读者的关怀和呵护。
每当我读到一本书中的温馨细节时,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读者的关怀。
有的书中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有的书中展现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有的书中描绘了友谊的力量。
这些细节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也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培养。
教育带着温度,让我在读书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每当我读完一本书,我总是会停下来思考其中的道理和启示。
我会思考书中人物的遭遇和成长,思考书中的故事对我个人的影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这种思考和反思,让我从书中汲取了力量和智慧,也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教育带着温度,让我在读书过程中感受到了爱和关怀。
每当我读到一本书中充满爱的文字时,我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怀抱中。
这种爱和关怀,让我感到被理解和被呵护,也让我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幸福和满足。
教育带着温度,是我在读书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
每当我读完一本书,我总是会被书中的温暖所感染,被书中的教育所打动。
这种温度,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和力量,也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动力。
读《有温度的教育》有感
读《有温度的教育》有感教育是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的自豪;教育是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快乐;教育是在寂静里守望天空,等待放飞的期盼。
教育是师生互相成全的一场最温暖的修行。
有幸拜读了方华老师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我心中感慨颇多。
教育是最温暖人心的事业。
《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本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作者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方华老师一再强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美丽的期待"。
正如这本书的封面上所写:"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有温度。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者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心和行动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作为"温暖的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采取建情感、传温暖的方式管理班级。
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温暖学生的心灵,慢慢感化,慢慢改变。
总之,教育的核心是爱,对待任何问题,学生都需要尊重和理解,静待花开。
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教师心中要有大格局。
作为教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下的教育领域都流行着一句"得语文者得天下"。
语文的学习,尤其重要的就是阅读水平。
为了帮助孩子们领略阅读的魅力,我在不断践行终身学习、自我提高的同时和家长们携手,用"爱"去感染学生,多与学生交心、谈心。
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学生背后的家庭、求学的经历、内心的温度都千差万别。
教育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都是不可照搬、无法复制的。
我们应该带着一颗有温度的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学生的心灵被呵护,自尊心被保护,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感觉到温暖。
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有感
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有感引言成为一名教师是一份充满责任和挑战的职业,而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则更加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分享我作为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的感受和经验。
温度,来自真实的关怀作为教师,温度不仅仅是一种身心上的舒适感,更是一种真实的关怀。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梦想和困惑。
作为一名有温度的教师,我学会了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和亲近。
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但有时他们需要一个引导者,一个能够给予他们自信和动力的人。
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开放、包容和温馨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尝试新事物。
我会用真心的微笑和耐心的鼓励来回应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怀。
情怀,源于对教育的热爱作为一名有情怀的教师,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
我相信教育的力量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改变整个社会。
因此,我始终保持对教育的追求和热忱。
在我眼中,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格。
我努力塑造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只有成为有情怀的教师,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内心,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个人经验与感悟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经验与感悟。
首先,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不能期望所有学生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学习和表达,要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其次,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信任和沟通。
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建立起互信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教师应该不断自我学习和进步。
教育事业永无止境,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和心得,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最后,作为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可以做到完美无缺。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3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这个寒假有些漫长,但是,也有一些幸运的事情,遇见《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一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能预想到作者一定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教育学者。
事实也是如此。
百度百科里有他的人物介绍,他更是20xx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和行动力教育局长,20xx年度“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未来教育家》等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
方华局长不仅是个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局局长,更是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
他认为“办好教育需要静下来”、“求高、会干扰成长规律”“求快,会打乱成长节奏”、“求全、会破坏成长环境”。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只有孩子们自己认可、快乐参与的教育,才是他们喜爱的教育,也才是真正的教育。
育人先育己,道理大家都懂,可知易行难。
因为这是从认知改变到思维改变再到行为改变的漫长过程。
做有温度的教育,就要理解教育的内涵:关注学习,关注个体通过学习的成长,才是教育的核心。
童年最大的任务是向内的探索,当教育“慢下来”,更多关注孩子本身,并给予多元评价,孩子才能温暖绽放。
认知学者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他们不太能够理解抽象的符号,还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学习,所以当老师遇到低年龄段孩子学习的时候,应该配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进行。
游戏可以帮助儿童的身心发展,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
他们借由种种的游戏去探索世界,去了解事物,建立概念和各样的知识,学习使用语言,与人沟通,表达需要。
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都是为了提升生活适应能力来做准备。
所以,如果老师能够结合游戏和教学,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学习,他们就能在愉快的情绪下自然地学习。
读书随笔 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
读书随笔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阅读的一本书,姚跃林先生的著作《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姚跃林,是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等称号。
他的这部著作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理性的温度。
书中有作者理想化的探索,真实的叙事,还有对现实的理性思考,精心构筑的教育理想,娓娓道出接地气的附中好故事,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教育画卷。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一文中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动听的言语,但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
在书中徜徉,细细品味,你会看见一个最真实的校长,聆听最真诚的声音和最独到的见解。
教育须有情怀,有温度。
窦桂梅老师曾经在其主题教育的三个维度中提到“温度、广度和深度”,她把温度比作人的血液,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我首先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于丹说过,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孔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循循善诱的,跟人商榷的语气。
教师如果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去处理班级里的事务,以一种爱与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那这个老师就是有温度的,有人格魅力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这部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老师本是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但是为了管好班级,整天板着脸上课……一个月过去了,班级纪律非常好,然而老师却感觉出学生明显的和他远了,课堂上也失去了师生爽朗的笑声。
恰逢一篇作文《××,我想对你说》,老师了解了原委。
孩子们是这样说的:“老师,请您笑一笑,再让我们听到您的歌声,看到您和我们一样玩皮筋好吗……看到这,不仅仅是文章的作者受到了震撼,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微笑代表着对学生的认同,也是接纳、鼓励和赞扬。
通过阅读我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学生和我们的亲人、朋友一样,需要我们用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
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
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教育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引擎,而有温度的教育则是这个引擎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当教育被冰冷的规则束缚时,它就只是一个机械化的过程,而当教育被温暖的情感融化时,它才成为了真正有价值的教育。
作为一位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有温度的教育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存在,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理解。
因为我深知,只有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潜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我会花时间与学生产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和问题,并积极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我不仅仅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名引导者和启发者。
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他们的多样性。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潜力,只有用温暖的目光去发现,才能让他们敢于展示出来。
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也尽力将自己的温暖传递给他们。
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扰和烦恼,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的问题。
我会与他们分享我的人生经验和心得,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倾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给学生们带去一份精神的力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勇气和希望。
除了对学生的关怀,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支持也是温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师,我注重与同事们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互相分享教学经验,互相鼓励和激励。
遇到教学难题时,我们会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和力量,也让我更加有信心面对教育中的种种挑战。
有温度的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需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参与。
作为教师,我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更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内心感受。
我会积极参与家长会,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并给予他们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一一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
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
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有感
在这炎热的暑假,整日潮流夹背,做什么事都带着一丝热气和焦燥。
偶然间翻看《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一书,本想打发一下时间,却不想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它如一股清泉涌入心田,抚平我那颗爆燥的心;又如一缕清风拂面,为这酷夏带来了一丝凉爽。
姚跃林校长写的《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是一本有温度和深度的书,整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
在这本书里从理想的温度谈到生命的温度,再理性的温度,而这温度的背后没有抽象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都是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件故事,一件件和学生、老师有关的那些生活与学习的细节,正是这些发生在我们教育生活中的细节,给了我温暖和美好,我们老师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读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后,我的体会就是国家现在需要办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还需要有温度的老师。
而我理解这书中的温度应该是一种让人感到温暖舒服的温度,就是让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在一个舒服温暖的环境下成长。
在“理想的温度”一编中,我读懂了姚校长对附中、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他既力图做一位“真实”的校长,又不忘“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爱的学校”为初心。
当更多的人捧着“经济富有即成功”的人生哲学,姚校长的“教育理想国”守住了梦想、理性和信仰。
他在书中写道:回望来路,我很庆幸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后半程, 能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做,虽然我深知办一所不一样的学校无比艰难,但与学校相守,与师生相伴,我的内心充满阳光。
我祝福,“理想国”会一如既往充满自由、公正,充满幸福快乐。
我最喜爱的一编,当属“生命的温度”。
这一编中引起我更多的共鸣、令我泪目。
这编中姚校长以亲身经历书写了二十六篇附中故事,笔调平淡朴实,虽然只是附中十年时光中的一小些部分,每读一遍却仿佛在寒风料峭的冬日蜗居于家中,啜一口热饮,舒适惬意,温暖无比。
或许我们处于一个大环境之下难以知道作为一校之长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所作出何种的具体措施,但在“生命的温度”一编,姚校长将他处理教育教学中所遇问题的方式与我们分享,其中更不乏他对事件背后的深思。
在书中,你会看到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将建议落实的姚校长;耐心分析学生成绩、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姚校长;送学生上医院、陪学生一起吃饭的姚校长;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成长的姚校长…… 在《你不能跳楼!》《我送你到医院》《我愿意带去掌声和赞赏的目光》等文章中, 我读懂了姚校长鲜活的、具体的个性、情感、生活、思想。
在这编中我一字字的细读,
希望从这些文章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读了这本书让我学会,把微笑送给学生,让孩子学会宽容,不再狭隘;学会善良,远离丑恶……让我们常葆一颗温和的心,说一些温暖的话,做一些温情的事,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