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教学实录.doc

合集下载

《西门豹》优秀教学实录

《西门豹》优秀教学实录

《西门豹》优秀教学实录一、定向1、师:今日我们要学习新课《西门豹》。

“西门”是两个字的姓,是复姓。

先想想应当怎么学习一篇新课文?生:依据预习和课后的问题来反复学习课文。

师:对,有目的的学习,才能有高效率。

等会儿要先看清预习要求和课后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2、师:老师整理出两个问题,请快速阅读课文,解决这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⑴用——划出西门豹说的话,用〔〕标出本课的重点词句。

⑵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说清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小结:概括主要内容,我们通常运用这三种方法:⑴可以依据课题扩句成为主要内容。

⑵写人的文章,把谁、在什么状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说清晰了,也是主要内容。

⑶抓住课文主要句子,说通顺,也是主要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师:读一篇课文,快速找到主要内容,胸有全局,你就会学得更快。

文中有重点句,句中有重点词,找到了重点句重点词,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些是本课的重点词,快速记忆这些词,看看规定时间内,你能记住多少个?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有都是……给闹的投进漳河心惊胆战磕头求饶明白内幕开凿渠道浇灌庄稼〔指名〕2、师:依据课文内容,把每一行的三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记得就更快了。

自己试着说几遍。

〔指名〕师:课文中还有两个“闹”:“每闹一次”“年年闹旱灾”各是什么意思?生:闹——造成;每闹一次——娶一次;年年闹旱灾——产生,发生。

师: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

有时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有时另外换个词,假如意思不变也可以,还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表达过程中,师提示“用上主要人物表达”〕在每一行词后相应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师:这是经过,课文写得最具体,把什么人说什么话怎样做,四周人如何都细致描写出来,平常写作文也要这样;小结: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了,自己试着再说几遍,一贯到说通顺为止。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前言近年来,历史教育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深度学习,历史名人的故事也成为了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其中,以西门豹为代表的名人故事备受师生们的关注。

本篇文档旨在分享西门豹的教学实录,以及对教学的点评和思考,希望能为广大老师和学生提供帮助。

西门豹故事简介西门豹,字长水,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

他在抗倭中表现出色,曾多次打败日军并保卫了中国的海疆。

但是,在明朝政治上,他却因为和弘治帝的不和关系而遭受排挤,最终被贬为海南岛的一个小镇县令。

在海南岛,他积极治理,被誉为“海南之宝”,为民众树立了榜样。

教学实录导入环节以课件中图片为引导,介绍西门豹和他的抗战事迹。

可以采用图片配音的方式,让学生对西门豹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导入环节中,需要营造信任感、安全感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小组长,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匹配,组成一个8人的小分队,共4个小分队。

每个小分队要完成的任务如下:•围绕西门豹抗倭事迹展开思考讨论,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讨论,并在8分钟内完成小分组功课。

•分享各自小分组完成的任务,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每个小组分享时间不超过3分钟。

个人读作业活动要求学生每人都要阅读一下《西门豹传》,并默读、朗读封面、前言、目录等内容。

师生交流讨论,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表演活动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进行表演。

表演内容应从西门豹抗倭事迹中选取一个场景或一个片段,将其用语言和表演的形式生动地展现给全班同学观看。

教师点评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将他们的表演视频制作成短片,放在班级网站上进行展示,分享给全校师生观看。

同时,在评选出优秀小组的基础上,也可以推选出个别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单独表扬和奖励。

在以上的教学实录中,师生们能够分享和展示自我,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创造和分享的乐趣。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一、教学片断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

在开始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西门豹这个人吗?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那没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会对他有深刻的了解。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请教同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 1:这篇课文讲的是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故事。

师:不错,能简单概括。

还有谁能说得更详细一些?生 2: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县时,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事。

师:说得真好!那西门豹到了邺县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 3:他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对,那西门豹是怎么知道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的?生 4:他通过向老大爷询问知道的。

师:很好。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课件出示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学生分角色朗读)师:从这段对话中,我们知道了造成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生5:是因为河神娶媳妇,巫婆和官绅以这个为借口搜刮百姓钱财,有女孩的人家都逃走了。

师:没错。

那西门豹了解了情况后,是怎么做的?生 6:他说要去送送新娘。

师:对,接下来就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惩治巫婆和官绅。

我们来看一看西门豹是怎么惩治他们的。

(课件出示相关段落)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

(学生默读,画句子)师: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生 7:“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生8:“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叫卫士把巫婆投进了漳河。

”师:找得很准确。

那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生 9:我觉得西门豹很聪明,他用巧妙的办法惩治了巫婆。

2023最新-《西门豹》教学实录【9篇】

2023最新-《西门豹》教学实录【9篇】

《西门豹》教学实录【9篇】“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下面是整理的《西门豹》教学实录【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篇一【教学目标】1、研读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门豹三次说的话读、评、议,体会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巧妙之处,进行说的训练和展开想像写人们的议论的表达训练。

2、借助表格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理解、感悟、体验,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概括、转换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投影片逐条展示:我们知道,西门豹刚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通过调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绅头子给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

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

2、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句话中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

二、学习重点段落1、观看录象,思考:西门豹是不是真的去送新娘子的,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2、讨论上一思考题:明确:扔巫婆、扔官绅头子、教训官绅、教育百姓。

3、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自读课文找找写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用波浪线划出)4、交流,说说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随机点拨,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门豹借口……就……”的句式来说话。

主要有三句,分别是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们说的。

使学生明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的巧妙言行。

5、品读:同学们刚才找得很好,说得很好。

的确,西门豹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

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气说这些话的呢?你能来试一试吗?学生自由练习,可选一处反复读。

交流读,评议,再读。

6、想象写话: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纸上。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三、学习第三段1、“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

最新《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

最新《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word文档

《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师:到这儿上过课吗?看看媒体教室与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同,说得越多越好。

要东张西望、七嘴八舌地大声说,可以站起来说,可以指指划划,但嘴不能停。

(生同桌互说)师:要抓住各种机会练习自己的说话能力,说得越多,越经常,就会说得越好。

一、定向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西门豹》。

“西门”是两个字的姓,是复姓。

先想想应该怎么学习一篇新课文?生:根据预习和课后的问题来反复学习课文。

师:对,有目的的学习,才能有高效率。

等会儿要先看清预习要求和课后问题,再从课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2、师:老师整理出两个问题,请快速阅读课文,解决这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⑴ 用──划出西门豹说的话,用( )标出本课的重点词句。

⑵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说清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小结:概括主要内容,我们通常运用这三种方法:⑴ 可以根据课题扩句成为主要内容。

⑵ 写人的文章,把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说清楚了,也是主要内容。

⑶ 抓住课文主要句子,说通顺,也是主要内容。

二、理解重点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师:读一篇课文,迅速找到主要内容,胸有全局,你就会学得更快。

文中有重点句,句中有重点词,找到了重点句重点词,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1、师:这些是本课的重点词,快速记忆这些词,看看规定时间内,你能记下多少个?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都是……给闹的投进漳河提心吊胆磕头求饶明白内幕开凿渠道灌溉庄稼(指名)2、师:根据课文内容,把每一行的三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记得就更快了。

自己试着说几遍。

(指名)师:课文中还有两个“闹”:“每闹一次”“年年闹旱灾”各是什么意思?生:闹──造成;每闹一次──娶一次;年年闹旱灾──产生,发生。

师: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它的意思。

有时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有时另外换个词,如果意思不变也可以,还可以查字典理解。

(生叙述过程中,师提示“用上主要人物叙述”)在每一行词后相应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一、教学片断实录(一)导入环节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历史人物——西门豹。

在战国时期,西门豹在邺县为官,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师: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西门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谁来说说西门豹在邺县做了什么?生 1:西门豹破除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

生 2:他还带领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灌溉庄稼。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

那我们先来看看西门豹是怎么破除迷信的。

(三)精读破除迷信部分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0 15 自然段,画出西门豹说的话,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学生默读并勾画)师:谁来读一读西门豹说的话?生 3:(读)“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西门豹说姑娘不漂亮,这是真的吗?生 4:不是,这是西门豹的借口,他是想救下这个姑娘。

师: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这是迷信,不让送姑娘呢?生 5:因为直接说,那些官绅和巫婆可能不会听,还会引起麻烦。

师:说得真好!那西门豹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生 6:(读)“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师:西门豹为什么要把巫婆投进河里?生 7:因为巫婆是骗人的,西门豹要惩罚她。

师:对,西门豹就是要让这些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那官绅们又有什么反应呢?生 8: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生 9:可以看出官绅们很害怕,他们知道自己错了。

师:西门豹最后又是怎么教育百姓的呢?生 10:(读)“看来河神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师:西门豹真的认为河神灵吗?生 11:不是,他是在讽刺那些迷信的人。

师:没错,西门豹用巧妙的方法破除了迷信,教育了百姓。

(四)总结拓展师:学完这篇课文,你们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生 12:西门豹是一个聪明、勇敢、有正义感的人。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教案教学设计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气。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西门豹的形象。

2.教学难点:体会西门豹的智慧和勇气。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简要介绍西门豹的故事背景。

2.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西门豹》的故事,大家对西门豹有什么印象呢?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个故事,深入分析西门豹的形象。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a.西门豹为什么敢于挑战巫婆和官绅?b.西门豹是如何巧妙地揭露巫婆和官绅的阴谋的?c.西门豹的形象有哪些特点?(三)分析西门豹的形象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西门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分析其形象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话题:同学们,如果你们遇到像巫婆和官绅这样的恶势力,你们会怎么办?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西门豹的短文,介绍西门豹的形象和故事。

2.收集有关西门豹的其他故事,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实录(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西门豹》的故事,大家对西门豹有什么印象呢?生1:我觉得西门豹很勇敢,敢于挑战巫婆和官绅。

生2:我也觉得他很有智慧,能够巧妙地揭露巫婆和官绅的阴谋。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师:好,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师:现在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请大家注意语气和表情。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三)分析西门豹的形象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朗读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关注西门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分析一下他的形象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生3:我觉得西门豹很聪明,他在河边调查时,就能发现巫婆和官绅的阴谋。

《西门豹》教学实录(精选14篇)

《西门豹》教学实录(精选14篇)

《西门豹》教学实录(精选14篇)《西门豹》篇1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

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

昨天我们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

哪些同学想来展示?2、时间关系,咱们就任选一份,以它为例子,请同学们对照自己的调查报告,看一看这位同学的调查报告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你还有什么修改意见。

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①、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②、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3、你读书读得很仔细。

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哪四个字来概括?(天灾人祸)二、新授 1、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生答:明白了)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①、如果他是贪官的话,也会与巫婆、官绅一起骗老百姓的钱。

②、我想他可能会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了。

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出示主问题: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2、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用了什么办法来揭穿巫婆和官绅们的骗局的?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六人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3、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理由做法女孩子不漂亮,让巫婆告诉河伯改日再送把巫婆投进了漳河(巫婆老不回来,让官绅头子去催)(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官绅头子不回来,让官绅们去催)(又要把官绅扔下漳河去)(河伯把他们留下)(让管绅们都回去)⑴: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①: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西门豹》教学实录

《西门豹》教学实录

《西门豹》教学实录堂大舞台童心绽光彩——《西门豹》教学实录案例分析篇一教学片断一师:西门豹去管理邺地时,首先进行了调查工作。

西门豹向谁调查?为什么找这个人调查?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因为老大爷是当地年长者,熟悉情况。

师: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个间题?为什么要调查这几个问题?生: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这是了解原因。

(板书:什么原因)生:第二个问题是:“‘给河伯娶媳妇’这话是谁说的?”这是了解主犯是谁。

(板书:谁是主犯)生:第三个问题是:“新娘是哪儿来的?”这是了解受害者是谁?(板书:谁是受害者)生:第四个问题是:“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这是了解漳河的情况。

师:下面我们根据这些问题,参看课文内容进行对话朗读,分两组进行,注意语音语调。

(学生进行对话朗读)师:从西门豹调查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西门豹的调查细致。

(板书:细致)请大家思考,西门豹这么细致调查和下文的惩办巫婆、官绅与破除迷信、兴修水利有什么关系?生:西门豹调查清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是巫婆和官绅,就可以惩办他们了。

生:西门豹调查清了以后,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可以使老百姓明白以前受灾受难是相信了迷信,上当受骗。

这样可以教育百姓。

师:调查了事实的真相,请各位同学当一回小警察写一份调查报告。

(出示报告样式)关于西门豹初到邺地的调查报告调查原因:调查对象:调查记录:调查结果:二师:大家一致认为西门豹是个充满智慧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如何巧妙为民除害的?(板书:巧妙)出示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西门豹怎样巧妙地除害。

读一读:课文第二段;划一划:文中反映西门豹智慧的词句;说一说: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这些词句妙在哪里。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讨论)生:西门豹说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个理由让巫婆去告诉河伯,实际上想淹死她。

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门豹也会这样说。

因为他打定主意要惩办恶人。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一、教学片断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西门豹》。

在开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通过预习,你们对西门豹这个人有什么初步的了解?生 1:我知道西门豹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

生 2:他帮助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师:很好,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西门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语,谁来读一读?(出示词语: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生 3:荒芜、人烟稀少、巫婆、官绅。

师:读得很准确,那谁能说说“荒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生 4:“荒芜”就是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师:解释得不错。

那“人烟稀少”呢?生 5:“人烟稀少”就是说那个地方住的人很少。

师:同学们理解得都很好。

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看到的景象?生 6:第 1 自然段。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师:谁来说说西门豹看到了什么?生 7:他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还有吗?生 8:他还看到了邺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生活很穷苦。

师:是啊,那西门豹看到这样的景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 9:他一定在想,这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定要找出原因来。

师:非常好,那西门豹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他找来了一位老大爷,问了他几个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 2 到 9 自然段,找出西门豹问了哪些问题,老大爷又是怎么回答的,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学生默读并标注)师:谁来说说西门豹问了哪些问题?生 10:西门豹问老大爷,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生 11:他还问,这话是谁说的?生 12:还有,新娘是哪儿来的?师:那老大爷是怎么回答的呢?生 13: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生 14:老大爷说,这话是巫婆说的。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一、教学片断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西门豹》。

在开始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对西门豹这个人有什么了解吗?生:(纷纷摇头)不太清楚。

师:那没关系,咱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好,读完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 1:课文讲了西门豹治理邺县的故事。

师:不错,那西门豹是怎么治理邺县的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生 2 朗读第一自然段)师: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生 3:我知道了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很好,那为什么会这样呢?生 4:因为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

师:没错,那西门豹是怎么知道这个情况的呢?生 5:是老大爷告诉他的。

师:那西门豹听完老大爷的话,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沉默)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是西门豹,听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想?生 6:我会很生气,想要惩治那些坏人。

生 7:我会想办法弄清楚真相。

师:很好,那西门豹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请大家默读课文 10 15 自然段,画出西门豹言行的句子,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默读并勾画)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生 8:“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师:西门豹为什么要说这句话?生 9:他是想把巫婆投进河里。

师:对,那他这样做达到目的了吗?生 10:达到了,巫婆被投进河里了。

师:那接下来西门豹又做了什么?生 11:他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河里。

师: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做?生 12:他是想吓唬其他官绅,让他们不敢再骗人。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那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后,又做了什么?生 13:他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

《西门豹》教学实录2篇

《西门豹》教学实录2篇

《西门豹》教学实录2篇Teaching record of Ximen Bao《西门豹》教学实录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西门豹》教学实录2、篇章2:《西门豹》教案篇章1:《西门豹》教学实录时间:20xx年5月15日地点:泸县梁才学校活动:xxx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执教:叙师附小何斌【课前互动,引入课题】师:孩子们,还记得我吗?生:记得。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能说说我在你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吗?生:很好玩。

生:比上体育课还好玩。

生:你很幽默。

生:很帅(众笑)师:谢谢!你也很漂亮。

师:你们刚才都是从何老师的外表来谈留下的印象,好象都没说到何老师的内涵,(众笑)不过,这事儿不能怪你们,不怪你们,因为你们认识我才一天,要充分地了解何老师,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知道我更多事才能了解得更深入。

其实你们昨天除了认识我以外,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记得他的名字吗?生:记得,西门豹。

师:是的,我们要想更多地认识他,就得知道他的事情才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深入课文去了解西门豹的内涵吧!请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跟着何老师好好地写一写他的名字。

(板书,学生书空)师:让我们轻声地叫出他的名字吧!生:西门豹(读得不够轻)师:再轻一点。

(由外表谈印象,由谈自己到谈西门豹,既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又引入了课题,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巧妙的让学生明白:要了解人物的内涵,就得了解人物的更多的事。

西门豹教学实录

西门豹教学实录

西门豹教学实录第一篇:西门豹教学实录三年级语文下《西门豹》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读准确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理解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么惩治巫婆官绅的,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怎么惩治巫婆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今天上午我们互相认识了,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看看他的资料介绍,(出示图片和资料)你想了解他吗?下面就让我们进课文去认识他吧。

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他的名字,和他打个招呼吧。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前同学们已进行了预习,看看这些词你会读吗?(出示词语)逼迫旱灾扑腾催促下跪渠道灌溉绸褂娶媳妇眼睁睁提心吊胆(1).小组汇报师提醒有些字的读音:腾读轻声,绸褂的读音(2).齐读2、指导写字1.出示灌的字理变化,感受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2.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灌溉,想想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写的好认真,相信课文内容也难不倒你,请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西门豹来到邺,看到(),原因是()。

然后写了西门豹用了借口把巫婆和官绅头子()。

最后,他开凿(),使农民有了()。

指名回答。

师小结:刚才我们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的,写事的文章都可以这样来概括。

四、细读探究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西门豹他刚来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象?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什么意思?生:田里长满了野草,没有人。

师:(课件出示图片,感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请同学们轻声朗读1-9自然段,了解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越来越穷的原因吧(边学边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生: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生:年年闹旱灾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是天灾、人祸。

《西门豹》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西门豹》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西门豹》名师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师:我们要学会读书,也就是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我以第一段为例,来帮助同学们读书。

请拿起书,读。

(生读第一段)师:先想想这一段里的关键词语是什么,再根据这个关键词语提出问题。

你们发现了吗?生:关键词语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非常好。

同学们读书很善于思考。

(教师出示小黑板:荒芜) 师:看这个词该提什么问题?生:“荒芜”是什么意思?师:非常好。

你们平时要注意老师是怎样提问题的。

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是野草丛生,无人耕种。

师:根据哪个字判断出来的?生:“野草丛生”是指“芜”。

师:“田地荒芜无人耕种”指什么?(生答“荒”)从“田地荒芜’这个词语可提什么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生:田地怎么会荒芜?师:非常好,问题可以有多种问法。

生:耕地的人到哪儿去了?生:人烟为什么会稀少?师:这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怎么样”和“为什么”。

描绘一下,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一幅怎样的情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形式适当总结,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和对问题的发掘能更进一步。

]生:地上都是枯枝败叶,乌鸦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师;这儿的房屋怎么样?生:有的塌了,里面没东西。

师:西门豹看到这种情景了吗?西门豹发现问题(板书:发现问题),心里很焦急,怎么办呢?生:他进行了调查研究。

师:(板书:调查研究)他找到了一位老大爷向他了解情况。

这段是一问一答,注意这个问和答的特点。

现在我问,你们答。

师:(读)这是怎么回事?(生齐读课文有关语句)这话是谁说的?(生齐读课文回答)新娘是哪儿来的?(生齐读课文回答)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生齐读回答)师: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使课堂教学形式既活泼生动,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接下来,你们问我答,你们要注意听我的答案和你们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怎么回事?师: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优秀5篇)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优秀5篇)

《西门豹》课堂实录片段及评价(优秀5篇)《西门豹》教学实录及点评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3.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

(板书)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四、朗读课文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生讨论交流。

3.统一看法。

起因(l-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

2.记忆、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导入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一9自然段)——摸清底细1.指读思考:西门豹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西门豹提出的问题老大爷的回答3.组内交流。

4.班内汇报交流。

明确: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①邺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

③新娘从哪儿来?——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

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精选17篇)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精选17篇)

目录1、编制依据3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2-2009(第2部分:锅炉机组)31.2《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14年版3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2014年版3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31.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31.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5007(2004年版)31.7公司《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31.8烟、风、煤系统管道安装图;31.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190—2012;31.10已经得到批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32、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32.1工程概况3锅炉风压试验是对锅炉烟风煤管道安装质量的检查,包括热一次风道、热二次风道、冷一次风道、冷二次风道、调温风风道、烟道、整个制粉系统管道等。

为保证锅炉炉膛、烟风煤管道的安装质量、顺利移交生产,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查漏工作。

查漏采用风压试验,检查烟风煤系统管道焊口、炉膛、风机及空预器等设备的密封情况;系统内挡(闸)板门、与设备连接等加石棉绳的法兰的密封情况;膨胀节、测点、吹灰孔等密封情况;炉膛人孔门、检查孔、炉膛密封情况;各种挡板门及其执行机构的运行情况;检查烟风道的振动情况。

为以后的锅炉顺利运行做准备。

3 2.2施工范围33、施工作业人员配备及人员资格要求34、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安全防护用品配备44.1施工所需机械装备及工器具量具44.2安全防护用品配备45、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工作45.1锅炉烟、风、煤及制粉管道及附件均已安装并验收完毕(省煤器、过热器穿墙密封、集箱头穿墙密封如设计不严密,应采取临时密封);45.2锅炉本体各类门、孔密封良好,均已安装验收完毕;45.3引风机及给煤机及其附件、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安装并密封好;45.4磨煤机衬板安装完毕,进出口等附件密封严密;45.5送风机已安装完毕并通过分部试运,并经验收合格;45.6引风机进口挡板门、给煤机进出口电动闸阀、细粉分离器出口至粉仓挡板门执行器调试完毕,开关灵活,能正常投入使用;45.7燃烧器、风箱安装完毕,且燃烧器本体上各种接口已与各风道接口安装完毕;5 5.8各热工测点口、吹灰器接口等临时口用透明胶带缠紧,保证密封不漏;55.9烟风煤粉管道的风门均操作灵活、指示正确,所有气动、电动风门(特别是风机进出口各风门气动、电动执行机构)的气动、电动执行机构能投入使用;55.10炉膛内部压力测量装置、热风测量装置能投入使用;55.11渣井上部机械密封及渣井下部的破碎机已安装完毕;55.12省煤器灰斗和空预器出口烟道及除尘器下部吹灰装置、墙板等密封良好;5 5.13磨煤机进出料口及其焊接密封完毕并检查验收合格;55.14试验用装置已安装好,白灰粉(烟雾弹)或肥皂水已准备好,烟风煤管道内部已清理干净;55.15脚手架、照明、通讯及天气均能满足实验条件;55.16风压前确认引风机进口风门、干渣机、给煤机出口门(可不装)密封完好5 5.17机务安装、焊接等人员都应组织参加,并认真作好自检记录;55.18试验用风压测量装置安装完毕;56、作业程序、方法及要求56.1作业程序流程图56.2作业方法及要求56.3专项技术措施67、质量控制及质量验收77.1质量控制标准77.2中间控制见证点设置77.4工艺纪律及质量保证措施88、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要求和措施88.1风压试验前,全体参加试压人员须接受详细的技术交底,以明确试验步骤、检查时间及各自的任务。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实录.docx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实录.docx

一、复习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0课《西门豹》,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上节课我们给课文取了三个小标题,谁还记得?(生回答,师板书)师:当初西门豹刚来到邺这个地方,那是一篇怎样的景象?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出示)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谁来用一个词概括地说一下。

生:天灾人祸师:天灾和人祸各指什么呢?生: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出示句子)过渡: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可他说了什么?(出示读)师:西门豹是去接新娘吗?(不是)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带着问题看一段视频生:是为了救新娘。

生:是为了惩治贪官。

2、学习第10段师:送新娘的日子到,我们一起去看下那热闹的场面。

(出示文段,齐读)师:漳河边上有哪些人?生自由回答。

师:文章是怎么描写这些人的?生回答师:通过这里你明白了什么?生:巫婆很怕西门豹师:这我就有些不明白了,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把他们抓起来统统杀了不就得了?生:他是想。

师:西门豹借巫婆给河伯送新娘这个迷信反过来对付他们,这是一种什么计谋?生:将计就计过渡:西门豹到底怎样用巧妙的方法来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呢?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11-14自然段,画出体现西门豹语言巧妙的句子,读一读,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或想法写在句子旁边,写好之后和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3、研读11-14段(1)师: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生:不行,这个新娘。

师:你觉得他哪说得巧妙?生:他故意说新娘不漂亮,是为了救新娘。

师:回答得真好,他还有什么其他目的吗?生:借口把巫婆投进漳河。

师: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生:客气,机智。

(2)师:谁还找到了其他句子?生:巫婆怎么还不会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我体会到了西门豹借巫婆不会来而把官绅头子扔进漳河。

师:西门豹真会演戏!生:。

(3)生: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师:可以看出西门豹是个怎么样的人?生:幽默机智。

(4)生: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一、教学片断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

在学习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河伯娶亲”的故事吗?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那老师先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在战国时期,邺这个地方有个迷信的习俗,每年都要为河伯娶亲,把年轻漂亮的女子投入河中,说是给河伯当媳妇,这样就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

大家觉得这个习俗怎么样?生:太荒唐了!师:对呀,非常荒唐!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么破除这个迷信习俗的。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谁来说说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象?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很好,那西门豹是怎么向老大爷询问原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文中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师:谁来扮演西门豹,读一读他说的话?(一名学生站起来朗读)师:读得不错,那老大爷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读?(另一名学生朗读)师: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河伯娶亲”的原因。

那西门豹了解情况后,是怎么做的呢?生:他说要参加“河伯娶亲”的仪式。

师:对,那到了“河伯娶亲”的日子,西门豹是怎么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呢?(出示相关段落)师:谁来读一读西门豹说的话?(学生朗读)师:西门豹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生:很严肃。

师:对,还有呢?生:很威严。

师:没错,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说?生:为了吓唬巫婆和官绅。

师:非常好!那结果怎么样呢?生:巫婆和官绅头子被扔进了河里。

师:巫婆和官绅头子被扔进河里后,其他官绅有什么反应?生: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师:西门豹又是怎么处理他们的?生:教育他们以后不许再为非作歹,然后让他们回去了。

师: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聪明、机智、勇敢。

师:说得真棒!那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什么?生:带领老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农田。

师:对,经过西门豹的治理,邺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有好收成,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豹》教学实录
时间:2009年5月15日地点:泸县梁才学校活动:泸州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展评活动执教:叙师附小何斌【课前互动,引入课题】师:孩子们,还记得我吗?生:记得。

师: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能说说我在你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吗?生:很好玩。

生:比上体育课还好玩。

生:你很幽默。

生:很帅(众笑)师:谢谢!你也很漂亮。

师:你们刚才都是从何老师的外表来谈留下的印象,好象都没说到何老师的内涵,(众笑)不过,这事儿不能怪你们,不怪你们,因为你们认识我才一天,要充分地了解何老师,还得花更多的时间,知道我更多事才能了解得更深入。

其实你们昨天除了认识我以外,还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记得他的名字吗?生:记得,西门豹。

师:是的,我们要想更多地认识他,就得知道他的事情才能做到,今天我们就深入课文去了解西门豹的内涵吧!请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跟着何老师好好地写一写他的名字。

(板书,学生书空)师:让我们轻声地叫出他的名字吧!生:西门豹(读得不够轻)师:再轻一点。

(由外表谈印象,由谈自己到谈西门豹,既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又引入了课题,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巧妙的让学生明白:要了解人物的内涵,就得了解人物的更多的事。

)【初入文本,感知人物】师: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师: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我们在昨天也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大家还记得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吗?生:是巫婆和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师:这是人
为的,有别的吗?生:年年闹旱灾。

师:刚才两位孩子说到了两个方面,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天灾生:地祸。

(众笑)师:人祸,一起再读读这个词,天灾人祸。

生:天灾人祸,天灾人祸。

(由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很自然地让学生理解“天灾人祸”)师:孩子们,看来你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件事的真相了,西门豹他明白了吗?生:明白。

师: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先不忙回答,我们作这样的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上班的不是西门豹,而是你、你、你、你、(师指学生)你会怎么做?生:我会先调查。

师:你已经知道了真相后呢?生:我会派兵把巫婆官绅抓来。

生:我要把他们都灭了。

(众笑)师:你的回答真是让我们大快人心啊!是啊,孩子们,西门豹是这里最大的官,我也在纳闷啊,他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过来杀了不就完了吗?可他这样做了吗?生:没有。

(换位,让学生置身其中,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也让学生比较出西门豹的办法与众不同。

)师:是的,他没这样做,而是巧妙地采用了其他的办法来惩治他们,那西门豹的办法到底巧妙在哪里呢?请大家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9——14自然段,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并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如果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要求)【研读文本,感悟人物】生:(自由读书,画句子)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生:巧妙)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