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精选教案
《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

《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案的编写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反馈和改进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狐狸分奶酪》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狐狸分奶酪》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吵、咬4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藏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点把握: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教案#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狐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一则民间故事。
(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大家对狐狸有怎样的印象呢?1、课件出示奶酪图片,介绍奶酪。
奶酪是用牛、羊等动物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2、指导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酪:声母是边音,不是鼻音,可以用加一加或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字形(酉+各=酪;格酪)。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老师播放朗读音频、范读。
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把课题补充具体:狐狸给分奶酪。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自由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预设:狐狸给谁分奶酪?它是怎么分的奶酪?狐狸分奶酪分得公平吗?两只小熊的奶酪是捡来的,应不应该分?4、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随后教师出示词卡,请生领读。
奶酪捡到哥儿俩开始拌嘴帮助均匀嚷着瞧了瞧方便剩下整块5、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读准字音。
捡、拌、便是前鼻音,帮是后鼻音,始是翘舌音,让、剩、整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俩在文中读liǎ,不读li ǎn。
(2)识记字形。
①俩:与熟字两区分比较,两+亻=俩。
俩的意思就是两个人,文中的小哥儿俩指的是熊哥哥和熊弟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 (1)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狐狸的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分辨好坏对错,懂得做事要公平合理、过分斤斤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多动脑筋,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明白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要为了占廉价吃大亏的道理。
正确、流利地读好长句子。
2.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狡猾、贪吃的特点,深入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反映的道理。
课前准备:磁贴、奶酪图片教学过程:一、识记“奶酪〞,导入新课。
1.出示奶酪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①出示生字卡片-“奶酪〞,指名认读生字。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呀,也是由一块奶酪引起的。
-补充课题:狐狸分奶酪。
①说到狐狸,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狐狸都是狡猾、奸诈、贪婪的形象,人们没有冤枉它,狐狸诡计多端。
如果狐狸遭到猎人的枪击,没被击中,它会采取装死的方法,将身子变软,停止呼吸,猎人以为它被打死,便放心地把它扔到地上,再去捕别的猎物,可是狐狸却乘机逃跑了。
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课本中的这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它讲的是一只怎样得狐狸,发生了什么事情?齐读课题。
-狐狸分奶酪,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方法。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4.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
〔2)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再听一听别人的方法。
5.游戏稳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读第1自然段。
《狐狸分奶酪》教案(第一课时)

《狐狸分奶酪》教案(第一课时)【部优】《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读好儿化音的词语“哥儿俩”“一点儿”,会写“奶、始、吵、咬”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读懂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形,初步明白对话中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教学重难点:读懂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形,初步明白对话中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屏示狐狸图,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它是谁?(板贴狐狸)再示奶酪图,这是什么?(板贴奶酪)2.通过课件帮助认识“酪”字。
3.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文就跟狐狸和奶酪有关,补充完整课题,跟老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标出自然段,并圈出难读的字。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刚才圈出来的字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相认读课后生字,课件出示请求。
4.搜检同桌互读的情形,相机正音。
5.重点提示以下字音(课件出示):俩和两的区别,“帮、嚷、剩、整”都是后鼻音。
6.读词语。
(1)带生字的词语:奶酪,捡到,开始,剩下,整块,哥儿俩(2)读好儿化音:哥儿俩,一点儿7.词语读好了,句子能读准吗?(1)指导读好带生字的句子。
(“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2)指导读好长句子。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1.师:长句子也能读好,试着读一读段落吧。
(课件示第一自然段:XXX和XXX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2.读了第一自然段,你晓得了甚么?指名说。
3.抓住“兴奋极了”,指点朗诵,相机进行文字锻炼:极了。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小哥儿俩”,俩就是两个人的意思,指得是XXX和熊弟弟。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词语“姐妹俩”“母女俩”……5.接洽上下文了解“拌起嘴”,就是打骂的意思。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字,会写“开始、过来”等5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拓展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揣摩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想法,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熊哥哥、熊弟弟、狐狸的头饰,教具“奶酪”和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和故事《狐狸和乌鸦》。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搜集有关狐狸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板块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活动1谜语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尖尖嘴,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
”(打一动物)(根据学生揭示的谜底板书“狐狸”)2.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狡猾)谁能介绍一下狐狸?(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3.导入:今天,狐狸做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补充课题:分奶酪)活动2结合图片,理解奶酪1.教师出示奶酪的图片,指名说说自己吃过的奶酪的味道,随机介绍:“奶酪”又名干酪,是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营养价值丰富。
2.指导读准“酪”,强调“酪”的读音是lào,不要读成nào。
操作指导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可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入新课,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结合课前的准备介绍狐狸,让孩子对狐狸有更宽泛的了解,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活动1读题质疑1.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狐狸给谁分奶酪?他是怎么分的?奶酪分得公平吗?)活动2了解课文大意1.同桌合作,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辨析是非,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故事中懂得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小熊和狐狸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我把谁带来了,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
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分奶酪》,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指导书写课题中的“奶”。
请大家仔细观察“奶”字动态笔顺,谁来指挥老师把这个字送到田字格中。
(右半部分的横折折折钩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最后一笔丿全班一起说。
)翻开课本跟着老师的声音描红。
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师读。
三、自主读识3.检测读了生字和课文,含有生字的句子,你能读准确吗?(1)我会读指名朗读含有生字的句子,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
(2)读一读,记一记生字从句子中跳出来了,看看你还认识吗?a.出示课后生字学生认读并扩词,再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齐读。
b.出示其余认字表生字学生。
说说记住这些字的方法。
c.同桌互读检查认字情况。
(2)我会写a.出示“始”,和“奶”字比较后书写。
女+台=始b.出示“吵”和“咬”,比较后书写。
四、品读感悟1.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特殊,是狐狸和兄弟俩的对话。
大家看这是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景,试着读一读。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
”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狐狸分奶酪)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shǐchǎozǎijíyǎodìɡōnɡ奶始吵仔急咬第公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了解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僻字“掏”、“壳”的读音和用法•掌握细节信息,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生僻字读音和用法•学习狐狸分奶酪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准备•课本:《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具:幻灯片,图片,词卡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在上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快速回答一下?1.2 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狐狸分奶酪的故事。
2. 学习新词2.1 学习生僻字“掏”•准备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生僻字“掏”。
•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掏字的笔画和读音。
•引导学生说出掏字的用法,并与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联系。
•教师为学生们展示掏字在文句中的应用。
2.2 学习生僻字“壳”•准备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生僻字“壳”。
•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壳字的笔画和读音。
•引导学生说出壳字的用法,并与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联系。
•教师为学生们展示壳字在文句中的应用。
3. 阅读故事3.1 教师朗读故事教师朗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3.2 学生读故事请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故事。
3.3 开展讨论•学生回答了解问题,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4.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讨论狐狸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伎俩。
然后各组代表进行汇报。
5. 语言运用5.1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发表关于故事的看法和想法。
5.2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点评口语表达是否准确、流利,给予鼓励和提高建议。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生僻字的引导和故事情节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并掌握了相关的生词词汇。
在小组讨论环节和语言运用环节,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整节课的氛围比较轻松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案

(3)狐狸第二次分奶酪了,小熊的反应是?(朗读7、8自然段,并识字)
(4)狐狸接着分几次奶酪,结果怎样?(朗读9—11自然段,认识生字)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识字,指导认识有难度的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解决:小哥俩儿、拌起嘴、嚷着。
引导理解:熊哥俩原来很高兴,后来发生矛盾,不高兴了,课文用一个词把两部分连接起来,那就是——“可是”,它表示语气的转折。
五、总结探究,升华情感
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奶、始、吵、仔、咬”,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重点指导“奶”:横折折折钩,撇。
2.上下结构的字“急、第、公”,自主分析,重点指导“急”:上长下短,上半部分紧凑,第四笔在横中线,心字底扁一些。
3.读好长句子: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加价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四、达标练习,评价反馈。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第1自然段。
2.找出体现熊哥俩心情的词语。(高兴)
说说小哥儿俩为什么高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不太高兴了?(引出“拌起嘴”——吵嘴)
教学内容
课文22狐狸分奶酪
第(1)课时第()节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始”等8个汉字。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一笑”所隐藏的含义,体会狐狸的狡猾。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文识字相结合,在情境中识字。
1.听课文:听准字音,听懂句子,了解狐狸做了什么事。
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 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课题:《狐狸分奶酪》
学科:语文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二(7)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俩、便、结”。
(3)赛读。
【设计意图:把生字认读和句子朗读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了生字,也对课文中有难度的句子进行了训练。】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2)用自己的话讲述狐狸分奶酪的过程。
(3)启发学生思考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读生字,多读几遍。
(3)和同学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先读生字,再读课文。
(部编版)《狐狸分奶酪》教案完美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狐狸分奶酪-人教版部编版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2个生字,读准“酪、匀,俩”的读音读正确“仔细、怎么”等的轻声。
读准多音字“结”。
2.会写8个字,重点写正确“咬、第”,写好“始”,尤其是女字旁的第三笔的提不能露头。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公平”的意思并运用此方法理解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狐狸的狡猾。
5.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掌握多音字“结”。
【教学难点】采用分角色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
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提要求。
2.检查带拼音的词语,自读,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男女对抗赛。
4.小组互评完成评价单第一题。
5.齐读,用方法识记生字。
(1)齐读。
(2)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3)重点解决。
①始,奶,都是女字旁。
②瞧:做动作表演。
6.指导书写:始。
(1)观察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习写。
(4)全班评价。
(5)再写一个。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3.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4.学习第5~9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狐狸为什么“笑”?他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吗?(指导朗读)(2)读第6、8自然段,理解两次“嚷”,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小熊兄弟俩的什么特点?(指导朗读)(3)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别读第7、9自然段。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宜宾市航天小学校邓有平教学目标:1、认识“酪、捡”等12个字;会写“奶、吵、咬”3个字。
2、图文结合,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多种形式识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引出狐狸,并正音。
(板书:狐狸)2、请学生谈谈对狐狸的印象。
3、今天,狡猾的狐狸又要干什么整人的事呢?(板书:分奶酪)正音,分清边音(酪)和鼻音(奶)。
4、出示奶酪,简介奶酪。
5、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字词,随机正音。
(1)抽小老师教读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什么办法最好?(3)小组展示,老师点评。
怎样记住“奶、酪”这两个字呢?(我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奶,形旁是女字旁,表示和女性有关;右边是声旁,表示读“乃”。
酪,也是一个形声字。
形旁是酉,声旁是各,是“烙”的省略,表示烤灼。
酪,篆文(酉,酒糟)(各,“烙”的省略,烤灼),表以酒糟为主料烤成的圆饼。
(板书:形声字)捡,也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扌”,表示和手有关,声旁是“佥qiān”,表示用手把东西捡起来。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来记。
把“脸”字的“月”字旁换成“扌”旁,就可以了。
(板书:加一加)俩,我用加一加的办法来记这个字。
“亻加“两”,表示两个人。
读作liǎ。
始,也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女,声旁是台,台读胎,是胎字的省略书写。
表示女子刚出生。
拌,帮,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
编字谜:红领巾,爱帮忙,什么字?(帮)半只手,猜一字,是什么?(拌)(板书:编字谜)匀,勺字加一提,用加一加的办法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2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22课《狐狸分奶酪》。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学习生字词,如“狐狸”、“奶酪”、“争吵”等;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会互相谦让,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学习,教育学生学会互相谦让,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会互相谦让和分享。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狐狸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狐狸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狐狸分奶酪》。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了解故事大意。
3. 精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讲解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故事寓意。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节。
5. 例题讲解:(1)让学生找出故事中表现狐狸狡猾的句子。
(2)分析句子,讲解狐狸狡猾的表现。
6.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狡猾”造句。
(2)讨论:故事中,小熊为什么会争吵?六、板书设计1. 课题:《狐狸分奶酪》2. 生字词:狐狸、奶酪、争吵、谦让、分享3. 故事情节:狐狸分奶酪,小熊争吵,狐狸得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用“狡猾”造句。
(3)思考:如何避免类似小熊争吵的情况发生?2. 答案:(1)略。
(2)示例:这个商人很狡猾,总是想方设法欺骗顾客。
(3)互相谦让,懂得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教学,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故事内容,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图片、生活经验等方法识记8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拌起嘴来、哥儿俩不匀、嚷着、笑了笑”等词语,正确书写“奶、始、吓、咬”。
2、了解故事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狐狸为什么会帮熊哥儿俩分奶酪和狐狸第一次分奶酪的情况,练习分角色朗读1到6自然段。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1到6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字词卡片、头饰。
(教师)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一、揭示课题,认识“酪”1、出示图片,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板贴狐狸图片)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有关狐狸的故事,让我们读读题目。
2、板贴题目,齐读课题。
3、读准“奶酪”的“酪”,(吃过奶酪吗?图片出示了解奶酪,是奶制品,是不是很想吃啊,美滋滋地再来读读。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师过渡:就是这美味的奶酪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赶紧把书翻到100面,自由读,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自读课文。
2、同桌检查生字。
3、反馈。
4、整体感知内容:狐狸给谁分奶酪,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板贴熊哥哥、熊弟弟。
)随学生回答预设学习“哥儿俩”:出示词语条,指导读准儿化音,读准俩,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明白是两个人的意思。
(在板贴的熊哥哥熊弟弟下板贴“哥儿俩”,拓展:两个男孩叫哥儿俩,两个女孩呢?妈妈和孩子两个人在一起叫“娘儿俩”,儿化音多有趣啊!让我们再来亲热地读读“哥儿俩”。
)今天的故事就从这小哥儿俩说起,这小哥儿俩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呢?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故事引入,读开头(1)教师:读读第一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
2、学习第一句(1)师过渡: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呀?随机放大生字“捡、拌”,出示生字卡片:捡,正音。
(2)情境创设学习“捡”:捡是提手旁,除了捡奶酪,还可以捡什么?(3)图片出示奶酪:熊哥儿俩捡到奶酪会是怎样的表情呢?你怎么那么高兴啊?你也那么高兴吗?为什么呀?(4)过渡: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第一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精选教案

22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语境,正确认读“酪、帮、捡、俩、拌、瞧”等生字,并积累词语。
2、在观察与发现中学写“奶、吵、咬”等三个生字。
3、借助课题提问,运用“演读”“寻读”“联读”“对读”等方法读长故事。
4、联系上下文,提取文中信息;多样指导朗读,感受狐狸形象。
学习过程:板块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由学生已知的童话故事引入,引出“狐狸”,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对狐狸的印象。
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出示“奶酪”,正音,猜猜“奶酪”是什么。
教师简介“奶酪”: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纯天然的食品。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齐读课题。
教师重点指导“奶”的女字旁写法和笔顺,学生练写。
5、狐狸给谁分奶酪?是怎么分的奶酪?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个故事。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再读课文,边读变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1)出示词卡,请生领读。
捡到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帮助嚷着瞧了瞧方便结果剩下整块(2)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课文同时解决这些词义。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板块三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1、听朗读,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写了两只小熊捡了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分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个精光)2、出示第一自然段。
(1)这个故事师怎么发生的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发现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心情。
请学生说说它俩为何事而高兴,随机朗读第一句。
(3)请学生发现后来它俩心情的变化,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4)教学“拌”字。
可联系下文狐狸问:“你们吵什么呀?”帮助学生理解“拌嘴”即“吵嘴”的意思。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习,归类识字、随文认记等方法认识“酪、捡”等10个生字。
会写“奶、始、吵、咬”四个生字,写好四个不同位置的撇。
2.通过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的方式,读好狐狸和小熊之间的对话,理解“掰”“不匀”“嚷”的意思。
演一演第一次分奶酪。
3.通过朗读揣摩狐狸的心思,初步了解狐狸的狡诈。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奶、始、吵、咬”四个生字;分角色朗读狐狸和小熊的对话。
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和与现实生活作比较,揣摩狐狸的心思,初步了解狐狸的狡诈。
2.读好儿化音“小哥俩”“一点儿”。
教学过程:一、导故事1.看图猜关于狐狸的故事:《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
(出示课题)带学生读好“狐狸”的“狸”是轻声,看图知道什么是奶酪,认识生字“酪”。
3.齐读课题。
二、听故事1.师讲故事,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学生反馈:给分奶酪,结果。
三、品字词1.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归类识字(1)关注前后鼻音出示前鼻音的字,学生读准后读相应的词语。
同样方法学习后鼻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去拼音,打乱顺序巩固开火车读。
(2)关注儿化音熊哥哥还带来了一个生字宝宝想考考大家。
指名读“俩”,几个人叫“俩”?出示词语“小哥俩儿”“一点儿”,谁来读一读?(生读,师范读,生再读,开火车读)(3)读好长句子。
四、嚼故事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们生字词语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要求读正确)(2)二次读:他们捡到奶酪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一下,小哥儿俩会怎样拌嘴?(请两位学生表演一下)理解“拌嘴”就是吵架的意思。
(3)三次读:读好小哥儿俩捡到一块奶酪的心情变化。
2.学习2-6自然段,指导对话。
(1)学生自读2-6,反馈问题:谁来帮忙了?它想了个什么办法?(2)出示第5自然段,抓住关键词“笑了笑”,试着读出“笑了笑”的狡猾感。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案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案配套习题一、读一读,连一连。
(9分)二、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4分)1.在一个转.(zhuàn zhuǎn)弯的地方,我看见一个人挑着担子,在那儿转.(zhuàn zhuǎn)圈。
我很纳闷.(mēn mèn)儿,难道是迷路了?2.他很少说话,朋友们都叫他闷.(mēn mèn)葫芦。
三、看拼音,写词语。
(8分)四、照样子,组新字,再组词语。
(6分)五、用下列各字分别组两个词语。
(8分)六、比一比,组词语。
(6分){河()何(){论()轮(){爪()瓜() {坡()披(){活()话(){折()近()七、查字典。
(8分)八、给词语分类。
(填序号)(8分)①胡杨②消防车③黄鹂④青松⑤科学考察船⑥雄鹰⑦货船⑧救护车1.树:2.船:3.鸟:4.车:九、按要求,写词语。
(6分)1.带有“雨”的成语:2.带有动物的成语:十、按要求写句子。
(9分)1.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3分)(1)下雨了,我打着一把的雨伞。
(2)我家门口有一棵的树。
(3)天空中飘着一朵的云。
2.连一连,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写在横线上。
(6分)十一、课外阅读我能行。
(13分)这个世界真奇妙啊,这个世界多么奇妙!有好多好多为什么,我都不知道。
比如说——小虾老了吗?为什么刚出生就长了两根胡子,还驼着背,弯着腰?小鹅怎么了?是什么时候摔了一跤,要不怎么在头顶上碰了个老大的包?刺猬不疼吗?为什么身上扎了那么多刺,可一点也不在乎,照样东奔西跑?啊,这个世界多么奇妙!有好多好多为什么,我都不知道。
比如说——小鸭不冷吗?岸边开始结冰了,却在河中央快活地洗澡?还有蝴蝶的衣服,到底是谁做的?为什么总是那么美丽、时髦(máo)?而青蛙、狗熊不知为什么,冬天一到,就在洞里睡大觉?…………啊!这个世界是个万花筒,要多妙有多妙!我是多么盼望快点长大,就像爷爷那样,眼镜一戴,哈!什么都知道!1.这首儿歌中写了哪些小动物?用“”在文中画出。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第1课时)【1】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课文。
2.会认识“酪、捡、俩、始、拌、帮、匀、嚷、瞧、便、剩、整”12个新字,会写“奶、始、吵、仔、急、咬、第、公”8个生字。
3.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体会狐狸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把字写正确、美观。
三、教学难点读懂故事,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引出新课。
1.你读过哪些主人公是狐狸的故事呢?2.今天,我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看看狐狸又有什么样的故事?3.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问:课题中有我们的生字朋友吗?4.学习生字:奶、酪。
(二)初读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狐狸又是怎样分奶酪的?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三)感知内容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指导朗读(如学生读不好,教师相机范读)。
2.组织学生活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狐狸又是怎样分奶酪的?3.读后交流议论。
(1)课文讲的是狐狸帮熊哥哥和熊弟弟分奶酪,最后自己却把奶酪吃光的故事。
(2)先把奶酪分两块,再把大块的咬一口,这样一直持续下去。
过渡: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习。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四)指导写字1.出示:“奶、始、吵、仔、急、咬、第、公”。
(1)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书空这8个字的笔顺。
2.进一步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3.学生临写生字。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读、会认20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会写“奶、公、吵、咬”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内容,对狐狸和熊兄弟的说法、做法作出判断,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这些动物都熟悉吧?都是课文里小动物。
今天我们也要读一篇动物的童话故事。
一、图片导入1.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板贴:狐狸板书:狐狸)狐狸是一种动物,所以狐狸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一起读读它。
狐狸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要读的这个故事中的狐狸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一起走进故事吧。
看老师写课题。
分:上面的撇捺写得分开要舒展,下面是把——(刀)用刀把东西分开。
奶:左边是个——(女),右边部分跟老师写。
酪:右边在古代代表一个大酒缸,右边是——(各)。
2.跟我读一读:奶酪。
看到“奶”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词?奶酪是用牛奶做成的食品。
有哪位小朋友吃过?什么味道?我请一位没吃过的尝尝。
其他小朋友这节课书读得好,字识得好,下课一人一个。
什么味道?读“奶”的时候,鼻子就好像闻到了奶香味,“奶”的声母是鼻音,跟我读。
读“酪”的时候,舌头就好像尝到了奶酪的味道。
舌头放松,跟我读。
奶酪可真好吃呀!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呢?先听孔老师读读这个故事吧。
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00页,双手捧书坐端正,书本稍稍往外斜。
眼睛看字,耳朵听。
2.小朋友听得很认真,下面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争取把字读准了,句子读通顺了。
3.读了故事,你们知道狐狸给谁分奶酪呀?(板贴:熊哥哥、熊弟弟)读一读。
哥哥和弟弟在一起,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小哥儿俩(出示词卡)你来读。
遇到儿化音,舌头卷一卷,跟我读。
三、精读课文1.第一、二自然段(1)故事的开始就是因为一块奶酪。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捡:你带大家读这个字。
用什么捡?所以“捡”的左边是——?(2)熊哥哥和熊弟弟最喜欢吃奶酪,所以他们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点红:高兴极了)可是问题来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出示: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狐狸分奶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语境,正确认读“酪、帮、捡、俩、拌、瞧”等生字,并积累词语。
2、在观察与发现中学写“奶、吵、咬”等三个生字。
3、借助课题提问,运用“演读”“寻读”“联读”“对读”等方法读长故事。
4、联系上下文,提取文中信息;多样指导朗读,感受狐狸形象。
学习过程:
板块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由学生已知的童话故事引入,引出“狐狸”,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对狐狸的印象。
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
印象?
3、出示“奶酪”,正音,猜猜“奶酪”是什么。
教师简介“奶酪”:
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纯天然的食品。
4、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
齐读课题。
教师重点指导“奶”的女字旁写法和笔顺,学生练写。
5、狐狸给谁分奶酪?是怎么分的奶酪?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个故
事。
板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
段。
2、再读课文,边读变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1)出示词卡,请生领读。
捡到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帮助嚷着瞧了瞧方便结果
剩下整块
(2)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学课文同时解决这些词义。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板块三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
1、听朗读,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写了两只小熊捡
了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分而争吵,最终被前来帮忙分奶酪的狐狸吃了个精光)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这个故事师怎么发生的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发现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心情。
请学生说说它俩为何事而高兴,随机朗读第一句。
(3)请学生发现后来它俩心情的变化,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4)教学“拌”字。
可联系下文狐狸问:“你们吵什么呀?”帮助学生理解“拌嘴”即“吵嘴”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发现熊哥俩原先很高兴,后来发生矛盾,不高兴了,课文用一个词语把两部分内容连了起来,那就是——“可是”,它表示语气的转折。
(“俩”的准确读音是liǎ,要与“两”区
分开。
)
(6)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为了不让对方多吃一点奶酪,小熊兄弟俩吵了起来,吵架声引
来了谁?那狐狸是怎么帮小哥俩分奶酪的呢?默读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数一数狐狸帮小哥俩分了几次奶酪。
4、重点品读第一次分奶酪部分。
(1)自由读第二至六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熊弟弟的话。
(2)请学生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指导读出假装好奇和热心的语气。
(3)请学生读熊弟弟回答的话,指导读出为难、焦急的语气。
(4)请学生读狐狸说的第二句话,想想狐狸说话的样子。
(笑了笑)请学生做做“笑了笑”的表情,发现和狐狸的“笑”有什么不一样。
狐狸是真的帮小熊兄弟俩分奶酪吗?请学生猜一猜狐狸这时是怎么想的。
根据狐狸的心思,指导朗读句子。
他的两个动作——“拿”、“掰”,你觉得他会怎么“掰”奶酪呢?
(5)小哥儿俩知不知道狐狸狡猾的心思啊?它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学生读第六自然段。
随机教学“嚷”,观察字形猜字义,了解“嚷”就是大声喊叫。
猜猜小哥儿俩此时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5、学法总结:通过练习上下文,展开自己的想象,体会童话故事
中人物的心情,就能把故事读得有滋有味。
6、四人小组合作练一练,分角色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
7、分角色朗读展示。
板块四复习字词,练习写字
1、回顾新学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进行巩固。
2、出示“吵、咬”。
仔细观察,发现字形特点。
板块五课堂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