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桥梁的病害现象及处置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板受力趋势特征:

病害主要特征表现为铰缝砼被剪坏,并逐步松散而脱落。在桥面铺装沿铰缝方向产生不规则纵向裂缝,严重时形成一条破碎带。一旦出现桥面裂缝,雨雪水渗入后,在冲刷、化学、冻涨综合作用下,铰缝混凝土彻底破坏,钢筋锈蚀,并在板底留下明显的渗水痕迹。当重型车辆通过“单板受力”

的板时产生明显的弹性下挠,使其与两侧板上下错动,形成台阶。待重车过后,这种错动消除,板恢复原状。

单板受力病害初期表现为勾缝砂浆和铰缝底部混凝土脱落;随后由于铰缝内部出现贯通上下的裂缝,出现渗水痕迹,此时下渗的水中不含灰浆杂质,只在板底形成水痕,这一时期持续时间较为不确定,长之2、3年,短之

3个月;病害继续发展在桥面铰缝位置出现纵缝带,下渗的水夹带灰浆在板底形成大片的灰白或黄色浮浆,铰缝混凝土出现较大块脱落,这一阶段为病害快速加剧阶段,在降水较多或重载严重情况下发展更快,此阶段虽然横向联系尚未完全破坏,但已经消弱;经过多为1~4个月后最终铰缝

完全失效,横向钢筋和钢板断裂、变形,形成单板受力。

出现单板受力病害桥梁破坏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一辆超载车就可以造成突然断裂,属于脆性破坏,其最终破坏形态属于斜截面破坏而非通常认为的

受弯破坏。适筋梁受弯破坏属于塑性破坏,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但斜截面相反,由于空心板或实心板在理论上一般受弯具有1倍左右的富裕承载

力,但由于受结构高度限制,斜截面抗剪富裕度多在0.2~0.5。这就验证

了多次断板事先并无先兆,且破坏发生在板端支点到1/4L处的事实,同

时说明了这种病害对于板梁比T梁危害要大的多。

2、桥面铺装病害原因

(1)设计或构造原因

沥青桥面铺装层厚度设计偏薄。由于钢筋混凝土模量远大于沥青混凝土和防水层的模量,加之混凝土厚度较薄,车辆荷载容易在铺装层内部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引起不确定破坏面的剪切变形,或者由于铺装层与桥面板层间结合面粘结力差,抗水平剪切能力较弱,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发生剪切破坏,从而造成推移、拥包。

水泥混凝土铺装由于以前规范规定的层厚较薄、配筋偏少,荷载压力分布不理想,加之施工中局部桥面铺装与桥面板上部结合不好,造成局部受力过大、使的桥面出现坑槽、沉陷、网裂等病害。

在连续梁桥负弯矩及桥梁伸缩缝处,由于结构原因和冲击作用形成较大的内部应力,更容易出现病害。

(2)施工原因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防水混凝土表面粘结强度较低,在桥面进行铺装前若没有将防水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凿毛的密度和深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地表水和泥土的下渗会使沥青混凝土同防水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降低,特别是在夏季烈日暴晒,冬季冻融循环,以及行车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使桥面结构与主要承重构件不能以一个整体来承受外荷载,破坏了沥青混凝土和桥梁承重构件的整体性,在行车的剧烈冲击和荷载作用下桥面出现脱皮、剥落等现象。

在摊铺桥面沥青砼层前,防水砼上表面往往存在一层浮浆,形成了一层软夹层。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当桥面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就会下渗到防水砼表面,超载重车的冲击作用将对桥面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力,使得软夹层又演变为浮浆,甚至浮出沥青层,出现唧浆现象,造成桥面铺装损坏。

浇注铺装混凝土前对行车道板顶面凿毛及清理工作处理不好,使铺装层与梁板之间难以紧密结合成整体,形成“两张皮”,在行车振动作用下易发生破坏。

(3)养护原因

桥面铺装排水不畅、除雪不及时,造成水损害。水损害是桥面铺装破损的主要原因。地表水(雨雪)的下渗,首先是在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内部形成孔隙水,进而长期滞留其间,且在沥青面层和防水混凝土之间形成层间水。沥青混凝土长期经受水分的侵蚀,加之行车荷载瞬间所导致的动水压力,致使沥青混合料油石剥离,下层沥青混凝土结构松散,强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和雨水含有较多盐分,特别是冬季撒盐除雪,由于盐类与冻融循环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盐冻破坏是造成混凝土表层严重层状剥落以及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盐冻破坏是静水压及盐溶液的渗透压和结晶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破坏程度比单纯的冻融破坏要严重的多。

3、桥面铺装维修过程中的问题

桥面铺装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常使用机械凿除方式,空心板由于顶板过薄,常会造成空心板顶板破坏。该种破坏虽可修补,但必须注意雨季防水。雨季容易导致空心板内部积水,排水不畅时冬季易发生冻胀,将会造成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

4、空心板板底纵向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

(1)预应力孔道采用预埋管道或抽拔成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易变形,孔道存在弯曲。导致预应力沿孔道方向形成上、下或左、右的径向分力,形成沿底板混凝土下表面的纵向裂缝。

(2)空心板尺寸设计过宽,空心板在横桥向要承受较大的弯矩作用。当预应力孔道、普通钢筋底部混凝土保护层不够时,容易在此处形成纵向开裂。

(3)预应力钢束在板内横向布置位置不合理,导致预应力在横向上级差过大,导致混凝土无法抵抗过大的拉应力,从而形成开裂。

(4)板端由于锚具局部承压下容易形成纵向开裂。

(5)普通钢筋由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分析可以得出:如果钢筋外围混凝土较薄(如保护层厚度不足或钢筋净间距过小)时,钢筋外围的混凝土在环向拉应力的影响下,形成径向裂缝。径向裂缝很容易发展到混凝土表面形成沿纵向钢筋的裂缝。

(6)空心板底板浇筑过薄,预应力波纹管表层混凝土厚度不足。

5、空心板板底横向贯通裂缝产生的原因

(1)箍筋混凝土保护层过薄,当受荷载作用由于应力集中容易形成开裂。当恶劣天气条件下时,保护层混凝土承受热胀冷缩影响过大,混凝土容易形成开裂。且混凝土保护层过薄容易造成钢筋受潮形成锈蚀,造成混凝土开裂。

(2)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边板受力较大,是边板产生较多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

(3)混凝土干缩: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的逐渐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少,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形成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