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建筑环境概况
临汾城市介绍PPT
![临汾城市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2d1f2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5.png)
PART 2
著名景点
广胜寺
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国家AAAA级 景区 。寺院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 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
后汉建和元年(147)敕建俱庐舍寺。魏太武帝元年 (424)坑杀天下僧道,焚经卷烧寺院,俱庐舍寺废 为土墟。后周武帝保定三年(563)游增正觉朝台兴 修浮图,掘出一断碑,碑文有建和元年敷建记载,这 是广胜寺最早的记载。北周武德三年(574)降旨灭 佛,建塔中止。
PART 4
城市文化
晋南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 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 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 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这幅画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 早的木版年画。画中人物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 位古代著名美女,画中美女体态丰韵轻盈,神情奕奕动人, 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可见,晋南木版雕印技术已达到相当 高的水平,而且年画行销甚远。先由画工描画好画稿,再由 该工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印制到纸上着色,或者套印而成。 特点:整个生产过程,既有绘画工艺,又有雕刻技术和印刷 技术。
城市介绍PPT
临汾城市介绍
临汾市,别称平阳、卧牛城、花果城,山西省辖地级市,位于山西西南部,东倚 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 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地处半干旱、半湿 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城市介绍PPT
目
地 理
PART 3
特色美食
吴家熏肉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百年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这道菜主要使用猪肉为原料, 经过多种天然香料的腌制和独特的熏制工序,成品色泽金黄、皮色明亮。吃起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具有一种 特殊的草香,让人回味无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保持数天的保鲜期。这道菜不仅美味,还具有开胃健脾的 效果,是临汾地区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相府庄园景点介绍
![相府庄园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5553a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9.png)
相府庄园景点介绍
相府庄园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城内,是一座以明清时期
古民居建筑群为主体的古建筑群。
相府庄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一座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人
造景观。
整个景区分为五个部分:相府、相如纪念馆、文峰塔、
关帝庙、龙兴寺。
相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府是清代着
名政治家、文学家————狄仁杰的府第,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
相府庄园位于翼城县城内西南隅,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2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依山而筑,随山势起伏而建,从远
处望去,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府
庄园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宦住宅建筑群。
整个建筑由
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相府;第二部分为相如纪念馆;第三
部分为文峰塔;第四部分为关帝庙;第五部分为龙兴寺;第六部
分为关帝庙;第七部分是龙兴寺。
相府庄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著称于世,是一处值得游览的景点。
—— 1 —1 —。
山西临汾鼓楼简介
![山西临汾鼓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9a25f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0.png)
山西临汾鼓楼简介
山西临汾鼓楼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市中心,是该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鼓楼建于明代,是一座古老而壮观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临汾鼓楼建筑面积宏大,高约30多米,由砖木结构构成。
楼顶上有一座巨大的铜鼓,用于报时和警示。
每当鼓声响起,整个城市都能听到,因此得名鼓楼。
鼓楼周围环境优美,园林绿化装饰精美,成为临汾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鼓楼内部设有展览室,展示了临汾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游客可以了解临汾的发展历程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临汾鼓楼作为临汾市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参观。
在节假日和重要的文化活动期间,鼓楼广场还会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庆祝活动,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总之,山西临汾鼓楼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不仅是临汾市的地标之一,也是游客了解临汾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城市简介----临汾
![城市简介----临汾](https://img.taocdn.com/s3/m/0a252c7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e.png)
城市简介----临汾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
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该市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该市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盛产小麦、棉花等,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该市已形成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该市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有蒲州梆子、威风锣鼓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
临汾是晋南经济重镇,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二。
历史前沿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
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
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今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
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马、襄汾一带。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
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全国划为36郡,属河东郡。
西汉划全国为103郡国,属河东郡司隶部辖。
公元247年(三国魏正始八年)置平阳郡。
公元309年(西晋永嘉三年),刘渊建汉,都平阳。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置临汾郡,临汾得名沿用至今。
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公元618年(武德初年)为晋州。
公元1116年(北宋政和六年),始置平阳府,辖临汾、汾西、洪洞、岳阳、乡宁、赵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县及隰、吉、绛3州。
元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为中书省山西宣慰司晋宁路(治临汾)。
临汾概况
![临汾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5c35dc07e87101f69e319574.png)
临汾百科名片临汾行政图临汾地处黄河中游,最东段在安泽县良马乡西坡以东,最西段在永和县南庄乡咀头附近,最南段在翼城县大河乡关家窑以南的中条山主峰舜王坪脚下,最北段在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附近。
南北最大纵距170 多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 公里。
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整个地区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市毗邻,南与运城市接壤。
因其地理位置重要,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文名称:临汾行政区类别:市所属地区:中国华北下辖地区:尧都区、侯马市、霍州市等电话区号:0357 地理位置:山西省西南部面积:20275 平方公里人口:413万(2007年)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著名景点:黄河壶口瀑布等机场:乔李民航机场火车站:临汾站车牌代号:晋L目录[隐藏]临汾气候及人口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临汾高校临汾知名中学风景名胜临汾气候及人口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临汾高校临汾知名中学风景名胜∙临汾名人∙临汾特产[编辑本段]临汾气候及人口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但由于受地形影响,山区平川气候差异较大, 气候特征迥异。
2009年临汾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37.6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2.92亿元,同比增长16.04%。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临汾市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素称“膏腴之地”和“麦棉之乡”,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和麦棉生产基地之一。
土地资源全市土地受水热条件影响,临汾市土壤发育较完全,形成深重粘化层,养分含量较为丰富。
全市普遍分布的地带性土壤类型为褐土,此外还有草原草甸土、棕壤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几种类型。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尤以临汾至霍州的汾河两岸比较集中,土质发绵,比较肥沃。
草原草甸土分布在地势较高的霍山、中条山、吕梁山的个别山顶,土壤湿润、温度高、有机含量丰富,是开辟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资源。
临汾
![临汾](https://img.taocdn.com/s3/m/d3f5175858f5f61fb73666ba.png)
一、临汾概况 二、 历史、文化、景观 三、临汾现状
一、临汾概况
1、地理位置 2、人口情况 3、经济状况 4、自然资源 5、历史人物
1、地理位置
临 汾 地 形 图
2、临汾市人口约415万,是仅次于太原市的人口 大市。
3、2008年GDP558亿元,是山西第二大经济体。
4、煤炭储量960亿吨,居全省 第二。
共 经 历
到 晋 静
, 从 晋
文料了经历为侯解 物,重济史我马放 保为要、时们晋后 护全的文期研国发 单国历化的究遗掘 位重史提政这址出 。点资供治一,的
中缔 至惠春用侯名 晋
原造 前公秋氏重重 文
697 — 628
636 628
霸者 之中,耳耳 公
权 。
, 开 创 了 晋 国 长 达 一 个 多 世 纪 的
( 前 年 前 年 ) : 姬 姓 ,
壶口留念 壶口龙洞
仰
壶
视
口
壶
近
口
景
髓维念源洪景以大 的系移,洞,明槐 文宗民移地大初树 化亲为民方槐大根 现之主史文树移祖 象情线实化为民文 。为,和为图为化
精以纪渊腾背是 ,
1800 400
槐槐 代一已公公国树洪
树 也 有 近 百 年 的 历 史 ,
树 同 根 滋 生 的 第 三 代 大
年 在 位 。 春 秋 时 代 第 一 强 国 的
兄 , 政 治 家 、 外 交 家 , 前 年
前 期 晋 国 国 君 , 晋 献 公 之 子 , 晋
故 不 作 姬 重 耳 ) , 史 称 晋 文 公 。
” , 简 称 “ 晋 重 耳 ” ( 先 秦 男 子
, 谥 号 曰 “ 文 ” , 侯 爵 , 称 “ 晋
汾水阁介绍
![汾水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4330cb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f.png)
汾水阁是一座位于汾河河畔的建筑,是临汾市的一个旅游景点。
以下是汾水阁的介绍:首先,汾水阁是一个集餐饮、娱乐、观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它坐落在汾河之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雅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汾水阁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汾河水文化,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使其成为临汾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其次,汾水阁的结构和布局十分独特。
它共有七层,其中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功能。
首层是一个宽敞的露天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汾河的美景,同时品尝美食和饮料。
二层是一个酒吧,这里提供各种洋酒和特色饮品,为游客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三层是一个豪华餐厅,提供各种美食和特色菜肴,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汾河的美景。
四层是一个KTV包房,提供各种音乐和娱乐设施,让游客在欢快的氛围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五层是一个茶馆,提供各种茶水和茶艺表演,让游客在品味茶香的同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六层和七层则是一个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临汾市的景色,感受城市之美。
此外,汾水阁所处的位置也十分优越。
它位于临汾市的市中心,交通便利,周围还有许多购物中心、美食街、文化景点等旅游资源。
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当地美食、参观博物馆、游览古迹等,进一步了解临汾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最后,汾水阁在节假日和周末还会举办各种活动,如音乐会、舞蹈表演、戏曲演出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总之,汾水阁是一个集餐饮、娱乐、观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的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美食、观赏美景、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度过愉快的时光,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进一步了解临汾市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临汾住宅日照计算
![临汾住宅日照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b7971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2.png)
临汾住宅日照计算摘要:一、临汾市住宅日照标准1.临汾市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住宅日照标准相关规定二、住宅日照计算方法1.建筑朝向与方位2.日照间距计算3.日照时间计算三、住宅日照对居住环境的影响1.生活品质提升2.节能减排3.绿色建筑的发展四、优化住宅日照条件的措施1.合理规划住宅布局2.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3.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五、结论正文:临汾市位于我国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住宅日照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我们需要对临汾市的住宅日照进行计算和分析。
一、临汾市住宅日照标准临汾市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全年阳光充足。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相关规定,临汾市的住宅日照标准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朝向、方位以及日照间距等因素。
二、住宅日照计算方法1.建筑朝向与方位:住宅建筑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光。
同时,建筑的间距和角度也需要合理设计,以保证日照条件达标。
2.日照间距计算:根据临汾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住宅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应满足一定的要求。
通过计算,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合理的间距参数。
3.日照时间计算:根据建筑的朝向和方位,可以计算出每个住宅单元的日照时间。
这有助于评估住宅的日照条件,并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住宅日照对居住环境的影响1.生活品质提升:良好的日照条件有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充足的阳光可以杀菌、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2.节能减排:充分利用自然光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良好的日照条件还有助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绿色建筑的发展:住宅日照计算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四、优化住宅日照条件的措施1.合理规划住宅布局: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住宅规划的监管,确保住宅建筑满足日照标准。
汾城古建筑群
![汾城古建筑群](https://img.taocdn.com/s3/m/8bfe9b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6.png)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汾城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1年11月,西城门修缮完毕,随之西城门至北城墙外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古镇也将依靠原有古城墙,修 建一条3至5米的环城步道,从而全面提升汾城古镇品质。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2007年,汾城古建筑群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城墙
城墙太平县城墙原为夯筑土墙,崇祯四年,县令魏公韩大兴土木,“采石油为基,累以砖”,现存的城墙以 西城为最好。
戏台
戏台城隍庙戏台与庙门相距1米多,生南面北,面国3间,进深4橡。悬山式主体建筑。通进深10.04米,总 高10.34米。其平面呈“凸”字形。戏台中间为从庙门走向大殿的过道。演戏时铺板成台,故亦称过路戏台。戏 台建于明代。清代展有修情。戏台台顶外观3层,层层有挑糖。观众区场地保留古代看戏时男女分区的格式,其总 宽为18.81米。总深17.44米,面积328平方米。中设2.45米的角道,两侧于山门仿门位置处设1.75米宽两条面道。 面道之间设二列三旧横的插杆石。
主要建筑
01
城隍庙
02
文庙
03
明伦庙
04
鼓楼
06
县衙大堂
05
学前砖塔
1
关帝庙
2
社稷庙
3
洪济桥
4
城墙
5
戏台
城隍庙
明烘武二年,建筑面积4千平方米,由影壁、石旗杆、二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亭、大殿、钟鼓楼二楼 及西庑组成,屋面琉璃构件保存完整。正脊与垂脊鱼龙变化,花鸟怪兽,仙人彩马,不失为明代琉璃佳作,1961 年被公布为县保护单位。
学前砖塔
学前砖塔始建年代不详,塔高24米,塔基周长20米,为八角形,共计九层,1961年,汾城古建筑群被公布 为县保单位。
介绍山西临汾的一段话
![介绍山西临汾的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9cf7bb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8.png)
介绍山西临汾的一段话山西临汾,简称“汾”,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
临汾市地处黄河以南,太行山脉以北,是山西省的南大门。
临汾市总面积为20,275平方公里,辖8个县区,总人口约为380万。
临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临汾市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如汾河古城、晋阳湖、铁塔寺等。
其中,汾河古城是临汾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座古城建于明朝,是一座典型的山西古城,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道布局,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晋阳湖是临汾市的一片湖泊,四周山环水绕,景色优美,是临汾市的一处旅游胜地。
铁塔寺是临汾市的一座古老的寺庙,建于唐朝,拥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临汾市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拥有多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其中,云岗石窟是临汾市的一处著名景点,被誉为“华北第一石窟”。
云岗石窟建于北魏时期,有数十个洞窟和数千尊佛像,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除了云岗石窟,临汾市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点,如太行山、黄河壶口瀑布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临汾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烟草等。
临汾市的农产品以优质、高产、绿色、有机等特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临汾市还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临汾市的交通便利,有多个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
其中,京广铁路和京昆高速公路贯穿临汾市,使得临汾市与全国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
此外,临汾市还拥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航线连接了国内多个城市,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临汾市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里的空气质量较好,居住环境安全舒适。
临汾市的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拥有多所大学和中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临汾市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农产品资源。
山西临汾丁村民居简介
![山西临汾丁村民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44f146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7.png)
山西临汾丁村民居简介
丁村位于临汾市东北8公里处,是我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村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丁村现有明清民居566座,占地面积91500平方米。
其中古民居有400余座,大都为木结构、砖石结构,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具有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风格。
丁村现存的古民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传统建筑:包括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砖混结构,以木结构为主。
砖木结构主要有张家大院、刘家大院等;土木结构主要有李家大院等;砖混结构主要有张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等。
二、纪念性建筑:包括祠堂、牌坊、庙宇等。
丁村现存有一座著名的三官庙,庙内有一座三官庙碑,记述了丁村在明朝万历年间即已存在的情况,碑文中记载:“丁村西,与府城相望。
明万历元年(1573),丁氏祖于此建三官庙一座。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建三官神庙一座”。
“丁氏族人,皆奉祀之”。
—— 1 —1 —。
临汾新能源大厦
![临汾新能源大厦](https://img.taocdn.com/s3/m/4a4493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a.png)
临汾新能源大厦临汾新能源大厦是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是地方政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兴建的办公楼。
该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先进的节能技术而闻名,成为临汾市的地标建筑。
临汾新能源大厦的总建筑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总高度达到80米。
建筑共有25层,其中包括办公区、会议区和展览区等。
整个建筑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以玻璃和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外立面光滑平整,整体呈现出现代感十足的外观。
此外,临汾新能源大厦还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建筑全面使用LED照明灯具,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在建筑外墙和屋顶上,以便利用太阳能发电。
大厦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了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楼内的温度、湿度和照明等设施,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临汾新能源大厦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办公场所,办公区域采用了开放式办公的布局,以便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大厦内还设有多个会议室,方便举行各类会议和研讨会。
此外,展览区也是大厦的一大亮点,展示了该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研发成果,为大众提供了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机会。
临汾新能源大厦不仅是一座建筑物,更是一个象征着临汾市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和发展的标志。
通过倡导和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和技术,该建筑展示了地方政府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心和努力。
同时,临汾新能源大厦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考察。
作为临汾市的地标建筑物,临汾新能源大厦除了具有实际的功能,还承载着社会责任和文化价值。
它的兴建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还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展示交流的平台。
同时,通过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特点,临汾新能源大厦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传播中做出了贡献。
总之,临汾新能源大厦作为临汾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先进的节能技术而备受瞩目。
它不仅展示了临汾市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视,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临汾简介
![中国临汾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839aa1b0717fd5360cdc7b.png)
临汾简介地理位置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东枕太岳余支,西依吕梁山脉,中部是广阔的河谷平原,汾河干流纵横南北,两岸土地肥沃,总面积1304平方公里。
全市人口65万,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区划26个乡镇,70万亩土地。
临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现为临汾行署所在地,是临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近几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道整洁,绿树成荫,花果飘香,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
风景名胜临汾古城是国内外闻名的“卧牛城”,修筑于明朝,城高河深,巍巍壮观。
市南有建于晋代的“古帝尧庙”,总面积700多亩,现有“五凤楼”、“尧井亭”、“尧宫”、“寝宫”等建筑群,规模宏大,宏伟壮观。
市东有建于晋代的“古帝尧陵”。
相传当年为尧帝送葬的人很多,一人携一袋黄土筑成了一座高大的陵墓,寄托着中华儿女对祖先无尽的思慕和敬仰。
市内有建于唐贞观年间“铁佛寺”,又名“大云寺”。
砖塔重建于康熙年间,塔高30米,水磨青砖砌成,饰以硫璃图案,古意盎然。
塔内“铁佛头”高6米,直径5米,形神兼备,属唐代佛像。
市中心还有建于北齐的“大钟楼”,又称临汾鼓楼,总高43.75米,长宽均为40米,依云逼日,雄伟壮观。
市西郊有元代舞台3处:吴村镇“王曲舞台”、魏村镇“牛王庙戏台”和土门镇“东羊戏台”,是我国罕见的元代早期舞台,对元代建筑和戏剧发展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还有位于西郊20公里的姑射山“仙洞”,相传为尧王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奇峰异洞,松柏围绕,古迹处处,分5个自然风景区,63个风景点。
南北仙洞巍然对峙。
“神居洞”、“兴佛寺”、“云雾寺”、“王母阁”等建筑群有120多间,石窑洞70余处,都依山背沟傍水,拦腰建筑,处于青山绿水的怀抱之中,有身临仙境之感,不仅是优美的风暾区,也是避暑胜地。
临汾城西还有蒲县柏山庙,县小西天,吉县壶口瀑布;城南有襄汾丁村遗址;城北有洪洞大槐树、广胜寺、苏三监狱等,这些都是人们神往的地方。
历史渊源临汾古称平阳。
远在10万年以前,临汾人民的祖先——“丁村人”就生息在汾河两岸。
山西临汾华门简介
![山西临汾华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5c373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4.png)
山西临汾华门简介
临汾华门,始建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明代宫殿式建筑。
华门坐落在古汾河之滨的临汾城西北隅,始建
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进行过
重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华门是一座集明代建筑风格和明清时期北方官式建筑艺术为
一体的仿古建筑群,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
整个建筑
布局严谨,雄伟壮观,以重檐歇山顶和大屋顶为基本结构,其斗拱、柱础、花墙、门扇等均为明清风格。
华门占地面积约1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华门的正门位于中轴线上。
进入大门后可见一座高大的牌楼,牌楼两侧有两根高大的木柱,门楣上嵌有一块“华门”牌匾。
华
门在古代又称“紫宸宫”。
据《晋书·卷六一·列传第三》记载:“帝(晋明帝)在位六年而崩,帝子昭立。
昭将其弟弘为帝。
弘
在东宫,号紫宸。
帝崩后葬于显圣川之畔。
”因此这座牌楼又叫“显圣川牌坊”。
华门是明洪武年间在全国建造的众多宏伟壮丽的古式建筑中
的一座,它代表了古代山西古建筑的最高水平。
—— 1 —1 —。
介绍临汾鼓楼简短的话
![介绍临汾鼓楼简短的话](https://img.taocdn.com/s3/m/7339e5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3.png)
介绍临汾鼓楼简短的话
临汾鼓楼,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市中心,是一座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古建筑。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史悠久,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以下将详细介绍临汾鼓楼的历史、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
临汾鼓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当时由当地官员出资修建,是临汾城的中心地标。
鼓楼最初用于报时和警报,同时也是文化活动和集会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鼓楼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如今已成为临汾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临汾鼓楼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汉族传统建筑风格。
鼓楼整体呈方形,高约30米,共有五层,每层都有檐角飞翘、斗拱飞挑、石雕花纹等细节雕刻,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工艺水平。
同时,鼓楼内部也装饰着各种传统的彩绘和雕刻,如龙凤、花鸟、人物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化。
除了其建筑风格外,临汾鼓楼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历史上,鼓楼曾是当地政治、文化和商业活动的中心,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商贾巨子前来交流。
同时,鼓楼也是临汾地区的文化传承和民间艺术的重要场所,曾经举办过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如戏曲表演、民间歌舞、书画展览等。
如今,临汾鼓楼已经成为临汾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每天
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同时,当地政府也在不断投入资金进行修缮和保护,以保护这一重要的历史建筑。
临汾鼓楼作为临汾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临汾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省临汾市
![山西省临汾市](https://img.taocdn.com/s3/m/014026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1.png)
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中国的北方,是山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作为山西省的第三大城市,临汾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本文将介绍临汾市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景点和美食等方面。
一、地理特点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北临石楼县,南接侯马市,西邻襄汾县,东面与曲沃县为界。
市域南北长约121.9公里,东西宽约91.8公里,面积总计为9,294.97平方公里。
城市地势低平,横穿市区的汾河是该市的主要河流。
临汾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山西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历史文化临汾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早在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临汾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临汾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汾河流域遗址群。
这一遗址群包括了临汾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城址、古墓葬、古寺庙等,展现了临汾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
临汾市还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临汾地区就有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临汾地区的古代农田遗址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古代农业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景点临汾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首先是临汾古城墙,这是临汾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古城墙始建于宋朝,现在的城墙是明朝的遗址。
古城墙高大厚实,将整个市区划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是临汾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其次是汾河大峡谷,这是临汾市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汾河大峡谷地势险峻,峡谷悬崖峭壁。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壮丽的自然美景,还可以进行徒步和漂流等户外活动。
另外,临汾市还有许多古代寺庙和庙会,如神泉寺、召公庙、曲沃文庙等。
这些寺庙保留着古代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是体验临汾古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四、美食临汾市也是山西省的美食之乡,有各种美味的传统菜肴。
最有名的当属临汾酒糟汤,这是一道汤类菜肴,使用传统的酒糟为主料,配以猪肉、黄豆等多种配料。
这道菜肴味道醇厚,营养丰富,是临汾市的特色美食之一。
山西临汾尧庙解说词
![山西临汾尧庙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c35aff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e.png)
山西临汾尧庙解说词
(实用版)
目录
1.尧庙的历史背景和建造时间
2.尧庙的位置和地理环境
3.尧庙的建筑结构和特点
4.尧庙的文化意义和祭祀活动
5.尧庙的旅游指南和周边景点
正文
尧庙,位于中国山西省临汾市,是一座有着 1700 多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始建于西晋时期。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远古时期的尧帝而建造的,尧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的统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黄金时期。
尧庙位于临汾市尧都区,地处山西省南部,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尧庙的地理环境优越,周围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尧庙的建筑结构独特,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落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庙内供奉着尧帝的雕像,还有许多关于尧帝的历史文物和资料,是人们了解尧帝和尧文化的重要场所。
尧庙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每年都会有许多祭祀活动在这里举行,人们会来这里祭拜尧帝,祈求平安和幸福。
尧庙的旅游指南:游客可以乘坐公交车或者出租车到达尧庙,门票价格为 10 元/人。
周边景点有华门、临汾鼓楼等,游客可以一并游览。
第1页共1页。
临汾环境调查报告
![临汾环境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d53584a98271fe900ef9c9.png)
临汾环境调查报告临汾环境调查报告一、临汾环境的过去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汾河之滨,东依太岳,西靠吕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汾市曾拥有着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的美誉。
当时临汾市园林局的一位处长为了美化环境,搞出环境特色,就在临汾建立了石榴一条街,苹果一条街,柿子一条街,梨树一条街,春夏之际,大街小巷百花齐放,等到金秋时节,大街旁的果树上都挂满了果实,显示着丰收的胜景,更展示出名副其实的“花果城”。
至今临汾市的主要大街上仍保留着当年的部分布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临汾美好环境的过去。
二、临汾环境的现在自上世纪八十年初代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宽松,临汾的煤炭产业开始得到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炼焦等相关产业,国民经济不断加强,临汾市也逐渐成为工业型城市。
然而,随着烟尘颗粒,固体煤渣,洗煤污水的大肆不合理的直接排放,临汾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世代哺育临汾的母亲河都快成了臭水河,严重影响了汾河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临汾的天似乎总是昏蒙蒙的,很少能见到蓝天白云,那时曾有人自嘲的说甚至不敢在临汾穿着白衣服出去逛街,这也就难怪临汾市曾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甚至有专家曾说过临汾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
但近几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从源头分析临汾环境现实问题,不断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使临汾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临汾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已达334天,综合污染指数1.72,较2005年下降68.5%,在中国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排名中,从2005年的倒数第一跃居到2009年的正数第29位,前移84位,已彻底摘掉全国污染最严重的“黑帽”。
到了2010年,临汾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8天,其中一级天数就达到了99天。
临汾环境的治理已经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成效。
三、问卷调查情况通过对鼓楼广场、平阳广场的群众进行发放问卷的调查。
其中鼓楼广场发放80份问卷,收回74份,其中可用68份。
临汾市区景点
![临汾市区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b8e8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c.png)
临汾市区景点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以下是临汾市区一些著名的景点,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建筑等方面。
一、尧庙尧庙位于临汾市城北郊区,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而建立的。
尧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圣君之一,他在这里传授礼制和治理之道。
尧庙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宗教建筑,庙内保存有许多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
二、古县衙古县衙位于临汾市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代县衙建筑。
这座建筑群包括正殿、左右配殿、牌坊等,整体呈现出古老而庄重的氛围。
古县衙是临汾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之一,也是游客了解古代官制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汾河风光带汾河风光带是临汾市区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带,汾河在城区蜿蜒流过,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
在汾河风光带上,人们可以漫步河畔、欣赏风景,还可以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里是临汾市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四、临汾古城墙临汾古城墙是明代建造的城墙,至今保存相对完好。
古城墙环绕着临汾市区的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
城墙上建有角楼、敌楼等建筑,游客可以登楼远眺,欣赏古城的全貌。
古城墙是临汾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城市风貌的一部分。
五、文庙临汾文庙是一座古老的儒家文化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后多次修葺。
文庙是供奉孔子及其学生的场所,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庙内有石碑、牌坊、亭台楼阁等建筑,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六、临汾大剧院临汾大剧院是临汾市区一座现代化的文化设施,是集演艺、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场馆。
大剧院的设计独特,外观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成为临汾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这里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演出、音乐会、展览等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场所。
七、山西临汾碑林山西临汾碑林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碑刻群,位于临汾市区。
碑林内的碑刻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的碑刻题材广泛,有经典文学作品的摘录,也有历代名人的墓志铭,是了解山西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临汾市建筑环境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通讯便捷。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省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
地理坐标为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约170多平方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公里,总面积20275平方公里,占山西省13%。
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临汾“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地形
临汾市地形轮廓大体呈“凹”字型分布,四周环山,中间平川,全境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地形单元。
其中,平川面积占19.4%,丘陵面积51.4%,山地29.2%。
临汾盆地纵贯全市中部,将整体隆起的高原
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
东部由北向南为太岳山、中条山,西部是吕梁山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最高处太岳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8米,最低处乡宁县师家滩,海拔385.1米。
境内有黄河、汾河、昕水河、沁河、浍河、鄂河、清水河7条河流和郭庄、龙祠、
霍泉三大名泉。
三·气候特点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气温的特点是冬寒夏热,雨热同期。
全市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错。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48.4—2512.6小时,年平均气温9.0—12.9℃,降水量420.1—550.6毫米,无霜期127—280天。
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教大。
以2005年临汾市气候特点为例:降水正常,气温偏高,日照正常。
极端事件频发生,夏季高温日数比较多,最高气温超过了近50年极值,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
临汾市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25.6℃。
市平均降水量527.4毫米,最大降水量为安泽,年降
水量682毫米,最少降水量为蒲县,年降水量385毫米。
四·水资源情况
临汾市水资源总量为15.2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13.2亿立方米(含泉水4.77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0.26亿立方米。
平均地面水入境量7.88亿立方米,泉水入境量5.09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
有量350立方米,属于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
五·太阳辐射影响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
在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称为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瓦/米2。
因观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不同。
太阳常数值是1368瓦/米2 。
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
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
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
太阳对室内热湿环境有重要影响。
当太阳照射到非透光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时,一部分会被吸收,一部分会被反射。
二者的比例取决于围护结构的吸收率(或反射率)。
对于太阳辐射,围护结构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就越高,反射率越低。
临汾气候冬季寒冷,使用外围护结构表面颜色较深表面较粗糙的材料可以缓解空调负荷的压力。
六·风向风速
风向是指由于大气压差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也是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边界层内风速沿垂直方向存在梯度,其形成原因是下垫面对气流有摩擦作用。
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贴近地面处的风速为零,沿高度风速递增,因为地面摩擦力的影响越往上越小。
到达一定高度以后,风速不再增加。
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特征的两个要素。
为了直观地反应出一个地方的风速和风向,通常用当地的风玫瑰图来表示。
以下图为例,该图为临汾地区的风玫瑰图,除圆心外每个圆环间隔代表频率为5%,从图中可以看出临汾地区全年以北风为主。
七·建筑特点
临汾市建筑窗户使用双层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玻璃通过有效的密封材料密封和间隔材料分隔开,并在两片玻璃之间装有吸收水气的干燥剂,从而保证中空玻璃内部长时间为干燥的空气层,无水气、灰尘存在;同时中空玻璃易进行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因此中空玻璃是新建建筑中被大量推荐采用的产品。
两片平板玻璃用分子筛隔离,中间充以干燥空气,四周用有机胶粘剂胶结等方法密封而制成的玻璃构件。
双层中空玻璃优势明显:双层中空玻璃窗的优点:
1. 隔声:双层玻璃幕墙由于外皮对于噪声的屏蔽作用,降低了室外噪音对于室内的影响。
对城市中心
区的,处于很强的交通噪音环境中的建筑尤其适宜。
同时,双层玻璃幕墙可以在强噪音环境中,仍然可以引入自然通风,降低了建筑能耗。
2.保温:在冬季,外层幕墙的存在加强了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通过双层玻璃幕墙之间空气的预热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表面的热损失。
而且由于内层幕墙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室内的热舒适性。
3. 夜间通风降温:在炎热的夏季,遮阳伞建筑内部温度有可能过高。
而双层玻璃幕墙并不是以直接开启方式通风,因而具有安全保护功能,这使得在夏季夜晚下班时间办公楼可以利用夜间凉爽空气,以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室内降温。
4. 双层玻璃幕墙的遮阳百叶安装在夹层内部,相对单层玻璃幕墙外挂百叶方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保护百叶,尤其是某些功能复杂、造价昂贵的金属百叶,日晒雨淋不仅会减短使用寿命,也会影响其遮阳及反射效果。
此外,外挂百叶往往产生环境噪音,由日本著名建筑师祯文彦设计的,位于德国慕尼黑郊外的高技术园采用了外挂式金属百叶,在微风中整日鸣响不已,而在双层玻璃幕墙间设置的百叶就没有这种问题。
因外层幕墙的存在,降低了建筑内部的风压,以那热使得高层建筑中部分自由开窗通风成为可能,仅此一
项便可大大降低高层建筑中机械通风所需的能耗。
5.在建筑设计上,双层玻璃幕墙由于使用大面积的玻璃,使建筑获得很高的通透性。
自然通风:双层玻璃幕墙一项很重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允许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方式不但可以降低空调能耗,而且有利于提高环境的舒适性,增强人体健康。
6.双层玻璃幕墙间层可以作为防火通道使用。
7.节能:由于双层玻璃幕墙提高了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而且遮阳伞能够较长时间的进行自然通风,所以使建筑可以充分节省能源,降低能耗。
窗框使用塑铝复合材料的优点:
1.保温性好:铝塑复合型材中的塑料导热系数低,隔热效果比铝材优1250倍,加上有良好的气密性,在寒冷的地区尽管室外零下几十度,室内却是另一个世界。
2.隔音性好:其结构经精心设计,接缝严密,试验结果,隔音30db,符合相关标准。
3.耐冲击:由于铝塑复合型材外表面为铝合金,因此它比塑钢窗型材的耐冲击性强大得多。
4.气密性好:铝塑复合窗各隙缝处均装多道密封毛条或胶条,气密性为一级,可充分发挥空调交应,并节约50%能源。
5.水密性好:门窗设计有防雨水结构,将雨水完全隔
绝于室外,水密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防火性好:铝合金为金属材料,不燃烧。
7.防盗性好:铝塑复合窗,配置优良五金配件及高级装饰锁,使盗贼束手无策
8.免维护:铝合金门窗颜色不易受酸碱侵蚀,不会变黄褪色,几乎不必保养。
脏污时,可用水加清洗剂擦洗,清洗后洁净如初。
9.最佳设计:铝塑复合窗是经过科学设计,采用合理的节能型材,因此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和好评,可为建筑增光添彩。
建筑外墙要采取保温技术。
外墙保温技术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在粘结材料的作用下,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的外侧用玻璃纤维网加强并涂刷粘结胶浆。
随着外墙形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主要流行有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形式,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聚苯颗粒浆料外墙保温等几种外保温操作方法。
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环境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研究分析建筑环境提供了手段。
借助现代技术我们可以解释、分析、探讨有关建筑与人、建筑与自然环境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