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于两端者为异常。
根据这种标准判断: (1)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 (2)程度可以根据与全体的平均差异来确定。 (3)判断标准比较客观。
这种标准并非普遍使用,因为: (1)复杂的心理特征或行为在测量时本身并不准确。 (2)有些心理特征或行为在人群中并不成正态分布。 (3)有些虽呈正态分布,但仅有一端是异常的,另 一端是优秀的。
(1)强调变化的重要性。 (2)健康人的常以各种 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改 变行为模式和应付策略。
二、学前心理健康的标志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 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充分发展,并 与客观环境相统一。
(一) 智 力 发 展 正 常
智力发展正常是学前儿
1.影响智力的因素。
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积极健
康的情绪 是学前儿 童保持身 心健康和 行为适应 的重要条 件。
心理健康的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表现出适度的反应,并能合理的发泄消极的情绪。 心里不健康的儿童:情绪易变,反复无常,情绪的表现与内心体验不一致或与外部环境不协调。
(三)人际关系协调
学前儿童的交往活动是能够反映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
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途径。 心理健康的儿童: 乐于与人交往 善于理解别人 接受别人 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善于与别人合作和共享 尊重别人的意见 以慷慨和宽容的态度待人
心里不健康的儿童: 对人斤斤计较 不能宽容 对人漠不关心 无同情心 沉默寡言 性情孤僻 不能与人合作 冒犯别人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特征
1.英格丽西的观点: (1)一种持续的心 理状态。 (2)个体能做出良 好的适应,具有生 命的活力,能充分 发展其身心恶潜能。 2.斯科特的观点:
(1)一般的适应能力 (2)自我满足的能力 (3)人际关键各种角色 的扮演 (4)智慧能力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6)创造性 (7)自主性 (8)完全成熟 (9)对自己的有益态度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
4.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
(1)应考虑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要求 (2)应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心理健康的含义 (3)应以现实的观点认识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统计学的标准:
(1)将“正常”看作平均状态。 (2)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变化。 (3)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
(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3.理想状态的标准: (1)将“正常”看作理想状态。 (2)对照各种理想行为而评估被判
(1)实际上没有一 个人能完全到达这种 理想状态。 (2)这种标准是相 对的。
断者的行为,异常者在个人生活和 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是不理想 的。 4.适应过程的标准: (1)将“正常”人的生活看作一个 不断发展及不得过程。 (2)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能适应环 境,就被视为“异常”。 (3)心理健康者不断地学习有效的 技巧应付紧张的状态。
考核知识点: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考核要求: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识记:学前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2)领会:统计学、病理学意义上的标准;理想状态及 适应过程标准。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1)识记:反应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 (2)领会:智力、情绪、人际交往、行为和性格特征。 (3)应用:从智力、情绪、人际交往、行为和性格五个 方面判断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四)行动统一协调
健全的人格就是统一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儿童: 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基本 处于和谐的统一之中。
心里不健康的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兴趣时常转移,思维 混乱,语言支离破碎,行动经常出现
前后矛盾的现象,自我控制和自我调 节的能力很差。
(五)性格特征良好
学前儿童的性格是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
先天性疾病、产伤、婴幼儿期疾病所致的脑损伤及早期的社交文化 剥夺等。
2.智力的测量。
比奈测量表。
学前阶段是智力发展最
为迅速的阶段。
如果某个儿童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那么该儿童的 智力发展就可能是不正常的,其心理也就不可能是健康的。
二、学前心理健康的标志
(二)情绪反应适度
1.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虽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 又是心理活动来已进行的背景。 2.学前儿童情绪的作用和特点: 作用: ①积极的情绪能使儿童的活动效能提高较高的水平,有助于儿童对 社会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②消极情绪则可使儿童的心理失去平衡,使儿童产生神经活动的功 能失调及躯体的某些病变。 特点: ①冲动性 ②易变性 ③外露性 ④随年龄增长,儿童的冲动性日益递减,稳定性逐渐提高,内隐性 增强。
的,儿童的性格一经形成,就出现了相对稳定性。 心理健康的儿童:
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谦虚、 慷慨、合作、诚实等性格特征,对 自己、对别人和现实环境的态度和 行为方式比较符合社会规范。
心里不健康的儿童:
冷漠、自卑、懒惰、孤僻、胆怯、执 拗、依赖、吝啬等性格特征,与别人 和现实环境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2.病理学的标准: (1)将“正常”看作不存在心理病理问题。 (2)如果某人表现出临床心理病理症状,即为“异常”。
对该标准的评价: 1.这种标准依据临床诊断以及物理、化学、生理、心理
测定指标,因此比较客观。 2.事实上 (1)任何正常人都会有“异常”的表现。 (2)心理异常的表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相当复杂,并非都能用诊断 或测定指标来确定。
心理健康 是相对的
3.人本主义的观点:
(1)充分的安全性 (2)充分了解自己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护人格的完整与和 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 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控制与表达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 提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 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 情况下能恰如其分地满足 个人的基本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