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零售平台接入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零售平台接入机制研究在我国,大型零售商的品牌效应以及渠道优势越来越明显,其主导产业链的地位已经呈现。出于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追逐,大型零售商已经从简单的购物场所转变为集成制造商与消费者服务的双边市场平台。而平台企业能够有效运转的首要问题便是设计合适的机制使制造商与消费者接入到平台中来,并通过内化他们的组间网络外部性而盈利。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中,制造商对于消费者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消费者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即消费者给制造商带来的组间网络外部性远远大于制造商给消费者带来的组间网络外部性,导致零售平台设计的接入机制更需要优先考虑消费者的接入规模。

在现实生活中,大型零售商实施着各种价格与非价格接入机制,通过节约消费者购物过程的交易成本,创造、满足与提高消费者购物价值,优先将消费者接入到平台中。零售平台为实现消费者优先接入的四种机制设计为:向消费者倾斜的接入定价机制、制造商品牌与自有品牌协同发展机制、实体与网络渠道协同运营机制以及品牌价值门槛机制。这些机制的实施旨在通过提高消费者购物价值吸引消费者接入到平台中。这四种机制实现吸引消费者优先接入的机理是什么;如何设计;机制实施的影响因素或条件有哪些;对政府与企业有何借鉴意义等,无论在理论还是现实方面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产业特征的视角来看,零售产业已经成为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双边“组间网络外部性”。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抓住了零售产业双边市场的产业特征,系统地研究了零售产业所设计四种接入机制的接入机理、影响因素、实施条件以及对政府与企业的借鉴意义。并对一些涉及传统经济理论且具有较大争议的诸如通道费经济效应与政府规制、自有品牌发展等问题,从双边市场的视角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零售平台接入机制研究将在理论层面对传统零售经济理论进行补充,同时也是“双边市场”一般理论具体产业应用的延伸和扩展,在实践中对零售产业经营与管理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本研究内容包含八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提出本研究的现实基础,提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这些研究问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并对相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阐述了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建立了逻辑分析框架,概述本文

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第二章,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部分。首先,辨别了单边市场与双边市场。

然后,梳理了目前双边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领域,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再次,在单边市场视角下,对零售商主要实施的几种策略性行为目前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第三章,零售平台及其接入机制概述。首先,对零售产业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现代大型零售企业已演化成为双边市场平台,指出了零售平台对应的主要业态;其次,分析了大型零售商向双边市场平台演变的客观基础;最后,总结了平台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指出零售平台的竞争策略主要依托于倾斜式接入定价机制、品牌协同机制、双渠道协同机制、品牌价值门槛机制的实施。

第四章,接入机制一:倾斜式定价机制设计。本章构建了垄断零售平台与竞争性零售平台的定价模型,推导出了零售平台双边定价的决策依据及其价格构成要素。解释了在现实生活中零售平台向制造商收取通道费而向消费者不收费的经济原理;从价格结构与价格总水平两方面对倾斜式接入定价设计的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双边用户组内网络外部性对零售平台接入定价的影响,发现双边用户组内网络外部性的不同组合将产生不同水平的制造商接入价格;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零售平台定价策略及政府通道费规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五章,接入机制二:品牌协同机制。

自有品牌的开发会使零售商形成差异化优势,形成两种品牌间的共生与协同,吸引消费者接入。本章构建了双边市场模型并确定了自有品牌开发与制造商产品引入的最优边界,以及该边界收缩与扩张的影响因素;采用纵向差异化模型证明了自有品牌的开发动机及其经济效应;最后指出,我国自有品牌发展程度较低将影响品牌协同机制的作用效果,解释了我国自有品牌发展程度较低的原因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接入机制三:双渠道协同机制。本章分析了双渠道协同机制实现消费者优先接入的运作机理;构建了竞争性零售平台实施双渠道协同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验证了零售平台实施该机制的驱动因素;对零售平台渠道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接入机制四:品牌价值门槛机制设计。本章分析了品牌价值门槛吸引消费者接入的基本原理;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内,构建了垄断零售平台实施品

牌价值门槛的模型,确定了在供应商品牌价值呈均匀分布情形下的最优品牌价值门槛及其影响因素;将模型扩展到竞争的情形,推导出竞争性零售平台实施品牌价值门槛机制的选择决策;对零售平台如何实施品牌价值门槛机制给出了建议。第八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该部分将首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总结;指出本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展望。

本论文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利用单一市场结构分析纵向结构关系的局限。本研究基于大型零售商已转变为双边零售平台的经济现实,结合与之相匹配的新兴理论前沿——双边市场理论框架,将制造商、零售平台、消费者三个参与方同时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同时考虑到了制造商与消费者对零售服务的有效需求以及不同服务之间的互补性与替代性。相对于仅考虑消费者单边有效需求的传统经济理论,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更有利于从社会总福利的角度分析纵向结构关系,给出更加贴近经济运行现实的解释。第二,将零售平台运营策略凝练为接入定价、品牌协同、渠道协同与品牌价值门槛四种接入机制的设计,并采用规范的双边市场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目前,从双边市场视角并运用其理论模型研究零售平台接入机制设计的文献仅仅局限在通道费定价策略上,且理论成果较少。缺乏将四种接入机制设计纳入统一框架中进行分析的系统性研究。本文构建了消费者优先接入机制的双边市场理论模型,规范研究了四种接入机制,拓宽了针对零售平台的研究范围。第三,给予了双边零售平台行业特征新的理论解释。

首先,发现了组内网络外部性将对零售平台的定价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得出了品牌协同机制的边界。再次,获取了传统零售平台企业实施双渠道协同机制的均衡条件。最后,得到了制造商品牌价值呈线性分布时,零售平台的最优品牌价值门槛设计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研究不足:一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对于四种接入机制的研究主要采用规范化的数理模型研究,而没有使用数量模型进行计量检验;二是品牌协同、渠道协同与品牌价值门槛机制均可能涉及到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的问题,本文限于篇幅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