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民法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
![民法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8cedb6ab14e852458fb57de.png)
公司《民法典》知识竞赛为了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加强员工对民法典的关注和了解,提升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同时助力国家法治建设,部门组织了本次《民法典》知识竞赛活动,请广大员工踊跃参加。
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部门: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单选题] *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D.公序良俗(正确答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起施行 [单选题] *A.2021年1月1日(正确答案)B.2021年7月1日C.2022年1月1日D.2021年12月1日3.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B.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C.没有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正确答案)D.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制定的法律。
[单选题]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正确答案)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5.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 [单选题] *A.适用之前纠纷处理案例B.适用社会公德,但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C.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确答案)D.适用国家政策6. 监护人应当按照()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单选题] *A.权利义务对等B.最有利于被监护人(正确答案)C.尊重被监护人意愿D.遵守法律法规7.自然人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单选题] *A.三年B.五年C.四年D.二年(正确答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民族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参考答案
![民族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dfd7737c1cfad6195fa7b8.png)
附件1民族法律法规有奖知识竞赛1、在我国,汉族人口较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1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A.7.33% B.8.49% C.9.74%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3、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200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 )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A.15000 B.17000 C.19000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C.民族区域自治5、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左右。
A.50% B.54%C.64%6、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A.25 B.30 C.357、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 );最早建立的自治州是1950年11月24日成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8、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C.云南9、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左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A. 75%B.64%C.60%10、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个少数民族。
A. 8B.9C.1011、《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c4b0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8.png)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前,中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63.8%。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惯的自由。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民族委员会。
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
13.2001年2月28日,___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14.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
15、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C)。
16、目前我国共有155个少数民族自治地方(B)。
1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一旦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合并(C);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也不得擅自变动;如果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变动,必须由上级国家机关和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并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组成的(C)。
1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担任(B)。
20、民族自治地方的___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B)。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4798c20c22590102029d4d.png)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1、《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所称清真食品,是指。
A、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B、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C、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风俗屠宰、加工、制作、销售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2、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识牌。
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日内给予批复。
A、七日B、十日C、十五日3、《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
A、清真标识牌B、清真准营证C、清真食品税务登记证4、经营制售假冒伪劣清真食品的处以罚款。
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B、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C、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5、民族是产生的。
A、人类社会一开始B.国家出现后C.原始社会崩溃,私有财产和阶级产生后6、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念。
A、马克思B、毛泽东C、列宁7、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
A、民族解放B、民族繁荣C、民族自强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这一句话是提出来的。
A、江泽民B、邓小平C、毛泽东9、一再强调“民族、宗教无小事。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10、自治州、自治县的建制须经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省级人民代表大会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按照的要求配置。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应占大多数B、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有适当代表名额。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C、民族代表名额严格按人口比例分配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应担任职务。
A、主任B、副主任C、主任或者副主任1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制定的。
民法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
![民法典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8cedb6ab14e852458fb57de.png)
公司《民法典》知识竞赛为了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教育工作,加强员工对民法典的关注和了解,提升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合法权益,同时助力国家法治建设,部门组织了本次《民法典》知识竞赛活动,请广大员工踊跃参加。
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部门: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单选题] *A.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D.公序良俗(正确答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起施行 [单选题] *A.2021年1月1日(正确答案)B.2021年7月1日C.2022年1月1日D.2021年12月1日3. 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B.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C.没有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正确答案)D.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制定的法律。
[单选题]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正确答案)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5.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 [单选题] *A.适用之前纠纷处理案例B.适用社会公德,但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C.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正确答案)D.适用国家政策6. 监护人应当按照()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单选题] *A.权利义务对等B.最有利于被监护人(正确答案)C.尊重被监护人意愿D.遵守法律法规7.自然人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单选题] *A.三年B.五年C.四年D.二年(正确答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2020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0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89315f647d27284b73517c.png)
2020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单选题(共6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1、_____________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反国家分裂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____________制定。
A、《反国家分裂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3、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___________。
A、反对大汉族主义B、反对地方民族主义C、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________________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传统习俗B、宪法和法律C、民族团结进步5、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_______的顺序组成。
A、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行政地位、民族名称、地方名称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___________担任。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A、区域内各民族的公民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C、区域内散居少数民族的公民8、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________内给予答复。
A、30日B、60日C、90日9、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统战和民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200题)
![统战和民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2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569c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3.png)
统战和民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200题)一、《宪法》《民法典》(共10题)1.《宪法》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正确答案:A2.《宪法》序言指出,在()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A.维护社会稳定B.维护民族团结正确答案:B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O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A.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B.国家的正确答案:A4.《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O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A.不得强制区别对待B.不得强制不得歧视正确答案:B5.《宪法》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O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A.民族团结B.社会稳定正确答案:A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Q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A.正当利益B.合法权利和利益正确答案:B7.《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周岁起8.出生时起正确答案:B8.《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三年B.两年正确答案:A9.《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
A,财产关系B.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正确答案:B10.《民法典》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O条件的,可以申请()登记,取得捐助()资格。
法律、行政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法人法人法人B.非法人非法人非法人正确答案:A二、《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共40题)1.《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制定的根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党章程》正确答案:B2.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是()。
最新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满分)
![最新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满分)](https://img.taocdn.com/s3/m/c8e7ca16360cba1aa911da5f.png)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B.56C.57D.54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B.70%C.63.8%D.81.3%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D.地方部门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D)起施行。
宪法民法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宪法民法典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7cb60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a.png)
宪法、民法典知识竞赛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30题)1.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该决定将国家宪法日确定为(C )。
A.10月4日B.10月10日C.12月4日D.12月10日2.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时间是( C)。
A.1982年3月4日B.1982年4月4日C.1982年12月4日D.1982年12月14日3.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C)。
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4.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 D)。
A.以到会代表1/2以上的多数通过B.以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C.以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D.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5.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正确的是(A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把“私营经济”写入宪法B.1993年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C.1999年宪法修正案把“国营经济”改为“国有经济”D.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规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6.把宪法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是科学的,因为它(B )。
A.揭示了宪法的内容B.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C.揭示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D.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7.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大宪章》8.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A )。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9.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C)。
A.民主集中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 民民主专政制度10.我国宪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D )。
A.国家机关B.一般社会团体C.党派联盟D.统一战线组织11.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B )。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677b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8.png)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1. 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题目:下列哪部法律文件是中国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民族区域自治法》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宗教工作决定》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答案:b) 《民族区域自治法》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基本法律文件,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宗教工作决定》是针对宗教事务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则是关于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
而《民族区域自治法》则是中国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规定了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利和自治机构的组织形式。
--------------------------------------------------------------------题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的原则有哪些?a) 全面平等、民主协商b) 分离主义、武装斗争c) 绝对服从、一体化管理d) 唯一合法性、专政手段答案:a) 全面平等、民主协商解析: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的原则是全面平等和民主协商。
全面平等意味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民主协商则是指各民族通过平等的协商参与自治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题目:中国的民族政策目的是什么?a)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b) 保护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c) 加强中央集权和行政管理d) 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答案:b) 保护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解析:中国的民族政策目的是保护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致力于保护各个民族的文化、语言、宗教等特色,同时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以确保国家的多民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全部正确)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全部正确)](https://img.taocdn.com/s3/m/8990229e6bec0975f465e2db.png)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B.56C.57D.54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B.70%C.63.8%D.81.3%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D.地方部门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D)起施行。
A.7月1日B.8月1日C.9月1日D.10月1日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2dfc416fc700aba68fc9a.png)
2021年民族政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单选题(共60道题,每题1分,共60分)1、_____________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反国家分裂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____________制定。
A、《反国家分裂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3、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___________。
A、反对大汉族主义B、反对地方民族主义C、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________________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传统习俗B、宪法和法律C、民族团结进步5、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_______的顺序组成。
A、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B、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C、行政地位、民族名称、地方名称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A、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B、人民代表大会C、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___________担任。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A、区域内各民族的公民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C、区域内散居少数民族的公民8、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________内给予答复。
A、30日B、60日C、90日9、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21964b84ae45c3b358cc4.png)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B.56C.57D.54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B.70%C.63.8%D.81.3%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D.地方部门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民族工作办公室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
DA.7月1日B.8月1日C.9月1日D.10月1日13、(B)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bff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0.png)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引导语: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练习!1、“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第一项是深入学习()。
A.《宪法》B.《民法》C.《刑法》D.依法治国2、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 )。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国家D.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国家3、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 )。
A.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B.依法治国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严格依法办事4、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 )。
A.学生B.全体公民C.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D.农民5、“五五”普法规划所说的“一学三讲”是指:()、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
A.学文化B.学法律C、学政治D、学技术6、“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起始时间是:( )A、2006年B、2005年C、2007年D、2004年7.我国效力最高的法律是( )。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通则D. 行政诉讼法8.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哪一年。
()A. 1949年B. 1954年C. 1975年D. 1978年9. 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部宪法。
A. 二B. 三C. 四D. 五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工人阶级C. 人民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1.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1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主集中制13.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 )”。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满分)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答案(满分)](https://img.taocdn.com/s3/m/f6c432cc58f5f61fb736663f.png)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D)。
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国目前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5B.56C.57D.54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B.国家稳定和发展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D.统一和团结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D)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A)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C)。
A.50%B.70%C.63.8%D.81.3%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C)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
A.一级地方组织B.一级政府C.不可分离的部分D.地方部门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C)的代表。
A.一定比例B.一定数量C.适当名额D.一定名额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C)。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12、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D)起施行。
知法守法懂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知法守法懂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8100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a.png)
知法守法懂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什么权利是不可剥夺的?A. 财产权B. 选举权C. 生命权D. 言论自由权2.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以多少年以下有期徒刑?A. 3年B. 5年C. 7年D. 10年3.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向法院提起诉讼B. 向公安机关报案C. 向媒体曝光D. 以上都是5.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A. 8小时B. 9小时C. 10小时D. 11小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A. 公开侮辱他人B. 诽谤他人C. 泄露他人隐私D. 侵犯他人肖像权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些情形下,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A. 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B. 合同当事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C. 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D. 合同当事人自愿解除合同8.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知情权B. 选择权C. 公平交易权D. 安全保障权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2.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5分)13. 张三在公共场合大声辱骂李四,李四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3. B4. D5. A二、多项选择题6. A B C7. A B C8. A B C D三、判断题9. 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10. 错误(未成年人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但并非免于刑事处罚)四、简答题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生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的试题及答案1、()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唯一正确的基本纲领和原则。
2、()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中来解决。
3、2005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4、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要把()作为主题。
5、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中国宗教具()的“五性”特征,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括。
6、()是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
7、()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与纲领政策构建成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制定民族法规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8、国家利益代表着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就是实现()的最大利益。
9、()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10、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频繁迁徙,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的分布格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C)国家。
A、社会主义B、公有制为主体C、统一的多民族D、市场经济2、实行(D),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A、按劳分配,多劳多得B、民主选举C、各民族一律平等D、民族区域自治3、(B)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D、中央民族政策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
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C、自治区,自治州,旗D、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A)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A、国家的整体利益B、发展经济C、各族人民的利益D、社会稳定6、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C)的支配。
A、西方国家B、外国人C、外国势力D、其它组织7、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B)。
A、党中央B、国务院C、民族自治地方党委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A)规定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B、中央C、有关法律、法规D、国务院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D)担任。
A,本行政区域主体民族B、少数民族干部C,汉族或民族干部D,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1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C)。
A、制定地方性法规B、发布政府规章C、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做出决议决定11、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D)。
A、继续执行B、变通执行C、停止执行D、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1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A)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C、少数民族D、本区域主体民族1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C)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A、国务院B、上级有关部门C、国家计划D、国家政策1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D)。
A、所有权B、使用权C、转让权D、所有权和使用权1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C),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自然资源D、文化资源16、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A)一般地区。
A、高于B、低于C、等同于D、略高于1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的时候,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以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D)。
A、减税B、免税C、优惠D、减税或者免税1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C),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A、规定B、法律C、教育方针D、政策19、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B)负责。
A、本级党委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上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D、本级政府20、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B)审理和检察案件,并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
A、少数民族语言B、当地通用的语言C、汉语D、本民族语言21、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A)。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B、汉语C、汉字D、外语22、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B)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应当予以奖励。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帮助聚居在本地方的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相应的(C)。
A、自治地方B、自治乡C、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D、民族乡2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D),并且教育他们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A、平等权利B、自由C、权利D、公民权利25、国家制定优惠政策,(C)国内外资金投向民族自治地方。
A、帮助B、引导C、引导和鼓励D、鼓励26、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D)。
A、实际情况B、实际需要C、实际特点D、特点和需要27、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民族自治地方(A)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的照顾。
A、配套资金B、安排劳力C、解决土地D、积极配合28、上级国家机关从(B)等方面帮助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A、财政,金融,政策B,财政,金融,人才C,财政,人才,政策D,金融,人才,政策29、国家设立的各项专用资金和临时性的民族补助专款,任何部门不得(D),不得用以顶替民族自治地方的正常预算收入。
A,截留、挪用、抵扣B,扣减、挪用、坐支C,扣减、截留、坐支D,扣减、截留、挪用30、上级国家机关在(B)等方面扶持民族自治地方改善农业、牧业、林业等生产条件和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
A、财政、金融、税收B、投资、金融、税收C、财政、金融、人才D、投资、金融、人才31、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C)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帮助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A、沿海发达地区B、内地省市C、经济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32、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D)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A、矿产资源B、石油天然气资源C、森林资源D、自然资源33、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C)。
A、影响公共安全B、影响社会秩序C、其他公害D、其他破坏活动34、上级国家机关隶属的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招收人员时,优先招收(A)。
A、当地少数民族人员B、少数民族人员C、当地主体民族D、各少数民族35、上级国家机关非经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B),不得改变民族自治地方所属企业的隶属关系。
A、审查B、同意C、审核D、批准36、国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投入,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其他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人民的(D)。
A、整体素质B、文化素质C、民族素质D、科学文化水平37、国家在(C)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B、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38、国家保护(D)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合法B、合理C、一般D、正常39、2005年5月27日-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B)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A、第三次B、第四次C、第五次D、第六次40、截止2003年,全国还有(C)万人未解决温饱,其中少数民族地区有1304万人,占45%。
A、2800B、2850C、2900D、295041、目前全国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类少数民族干部总量已由1997年的258万增加到(C)多万人。
A、270B、280C、290D、30042、目前全国少数民族国家公务员约有70万人,事业单位中有少数民族干部(D)多万人。
A、130B、140C、150D、16043、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A)。
A、职责和义务B、应尽的职责C、应尽的义务D、神圣的职责44、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
未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D),由其所在的省级人民政府在职权范围内比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予以扶持。
A、自治州B、地区C、民族地区第一文库网D、自治县45、国家设立(C),扶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A、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B、西部大开发办公室C、各项专用资金D、专门机构46、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拓宽(B)渠道,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
A、各种投资B、间接和直接融资C、外商投资D、各种融资47、上级人民政府安排的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赠款以及优惠贷款,在(D)的情况下,向民族自治地方倾斜。
A、条件具备B、条件成熟C、条件特殊D、条件许可48、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A)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
A、传统手工业品B、传统民族工业C、传统农牧业D、传统加工业49、国家鼓励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和(B)。
A、边民互市B、边境贸易C、经常性贸易D、易货贸易50、国家对巩固边防,边境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边境地区居民,在居住、生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加大(C)。
A、资金投入力度B、政策倾斜力度C、扶持力度D、资金倾斜力度51、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A)参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建设和国有、集体企业改制。
A、社会资本B、个体私营者C、非公有制经济D、外国资本52、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引导和组织(A)有序地外出经商务工。
A、当地群众B、民族群众C、少数民族群众D、各族群众53、国家鼓励和支持(A)以多种形式在民族自治地方办学,积极组织发达地区支援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