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八章

合集下载

管理学课件第八章管理者

管理学课件第八章管理者
2019/1/16 15
三 决策制定方面
角 色 企业家 描 述 特征活动 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 制定战略;检查会议 会,制定“改革方案”,决议执行情况;开发 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 新项目
混乱驾驭 当组织面临重大、意外 检查混乱和危机的原 者(冲突 的动乱时,负责采取补 因。 排除者) 救行动 资源分配 负责分配组织的的人财 调度、询问、授权以 者 及安排下级的工作。 物、时间及信誉等资 源——实际是批准所有 重要的组织决策 谈判者 作为组织代表,参加各 谈判中,扮演多种角 种非程序化式的谈判 色。 2019/1/16 16
2019/1/16 1
第一节 管理者及其重要性
一 管理者的出现

三 四
管理者是随着大生产和分工的进展,使管


理的 作用得到增强,管理的功能获得发展,从生产劳动 者那 里分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于管理的人员;随着生产 的集 中,组织规模的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形 成了 多个方面的管理职能,及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 国
2.
3. 4.
一个组织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组织中各部门间的 协调和配合; 5 依靠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激发 职工积极性,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2019/1/16 4
• 许多案例证明了管理者的重要性,德鲁克写道: “管理者是事业的最基本的、最稀有的、最昂贵, 而且是最容易消逝的资源… …”;“管理比所有 权更重要,更为优先,所有权必须依存于适当的 管理体制之中… …”。
基层管理者:科长、办公室主任、班组长
职责:对第一线上工作和劳动的员工进行 监督和协调
按照工作区域分 财务主管 技术主管 市场主管 人事 后勤生产
2019/1/16

周三多管理学第八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周三多管理学第八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创新与发展的需要
组织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进行 创新和发展,这需要变革原有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 式。
组织变革的类型
01
02
03
04
结构变革
对组织的结构进行调整,包括 职能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 构和职权结构等。
流程变革
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 改进,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文化变革
对组织的文化进行重塑和改进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满 足内部发展的需求。
包括组织结构图、流程 图、项目管理软件等, 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规划 、实施和控制变革过程 。
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
树立榜样
高级管理人员和领导者应以身作 则,践行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理 念,成为员工的楷模和榜样。
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 员工参与决策、实施员工培训和 发展计划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团
彻底改变组织的结构、 流程和文化,以适应新 的环境和挑战。这种方 法适用于快速变化的环 境和需要创新突破的组 织。
结合渐进式和革命式变 革的策略,根据组织的 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选 择合适的变革方式。
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专业 人士,负责策划、推动 和实施组织变革。他们 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 专业知识,能够协调各 方利益,解决变革过程 中的问题和挑战。
案例二:某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
总结词:以人为本
详细描述:某企业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 忠诚度,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案例三:某企业的组织文化冲突处理
总结词:化解冲突
详细描述:某企业在组织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了文化冲突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成功化 解了冲突,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存,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管理学 第8章 领导

管理学 第8章 领导
(psychological maturity)来衡量,包括:
1.工作经验;
2.工作知识(受教育水平);
3.对工作要求的理解;
4.愿意负责; 5.愿意承担义务; 6.有成就的需要。
第二节 领 导 理 论
图8-3
高 关 系 型 领 导 低 低
高度成熟 高关系 低工作 参与型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高关系 高工作 说服型
1.基本内容
(1)保健因素:
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它不
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能保持人们的积极性,多 与工作环境有关。
第三节 激
(2)激励因素:
(三)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方法 职位影响力为 非职位影响力提供条件;非职位影响力为职位影 响力提供支持。 1.重视非职位影响力的提高
2.合理使用职位权力
(四)获得权力的途径→通向领导者之路(P304)
1.同有权势的人形成联盟:
(1)与上层领导者形成同盟 (2)与其他重要部门的领导者形成同盟
第一节 领 导 概 述
①忽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②过分强调个人需要,忽视了集体需要和社会需 要,没有反映各种需要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③研究方法不够全面。
第三节 激

(二)双因素理论(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在20 世纪50年代提出了“保健-激励理论”,简称“双 因素理论”。(P349)
(Kenneth Blanchard)予以发展。该理论认为,有
效领导取决于工作关系、人际关系和被领导者的
成熟度(maturity)的结合。
第二节 领 导 理 论
赫西和布兰查德把成熟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 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被领导者的成 熟度以工作成熟度(job maturity)和心里成熟度

管理学第八章事务型管理与变革型管理

管理学第八章事务型管理与变革型管理
未来的管理目标将更加注 重创新,鼓励员工发挥创 造力,以实现企业的持续 发展。
客户至上
企业将更加注重客户的需 求和体验,以提高客户满 意度和忠诚度。
社会责任
企业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 积调领导力
变革型管理注重领导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通过领导者的示范和引导,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创造力。
重视团队合作
变革型管理强调团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通过集体智慧和力量实现组织目标。
鼓励创新
变革型管理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突破传统 思维,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子。
变革型管理的优缺点
激发创造力
变革型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 创新精神,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 能力。
要点二
变革型管理
采用灵活、创新的管理方式,注重对环境的适应和变化, 强调创新和变革,鼓励员工自主决策和发挥创造力。
管理目标的差异
事务型管理
以实现组织稳定和效率为目标,注重短期效益的实现和 维持。
变革型管理
以实现组织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为目标,注重长期效益 的实现和拓展。
04
如何结合事务型管理与变革型管 理
管理学第八章事务型管理与 变革型管理
• 事务型管理 • 变革型管理 • 事务型管理与变革型管理的比较 • 如何结合事务型管理与变革型管理 • 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01
事务型管理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事务型管理是一种以维持现状为核心 的管理方式,强调对现有流程和任务 的执行和完成。
特点
注重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强调 效率和控制,关注问题的解决和任务 的完成。
激发员工潜力
通过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推动组织变革 和发展。
战略眼光
关注长远发展,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计划和目标,引领组织走向未来。

管理学原理 第8章 组织职能

管理学原理 第8章 组织职能

产品部门化

把生产同一产品的人和事划分为一个部门,由一个管理
者来全权负责。

典型的产品部门化的组织图 产品部门化适用范围和划分理由 产品部门化的优点 产品部门化的缺点
返回
第三篇
总经理
组织
典型的产品部门化组织结构图
人事
公关
采购
财务
A产品经理
B产品经理
生产
销售
会计 返回
生产
销售
会计
第三篇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管理组 织结构形态:

扁平结构形态 纵高(锥形)结构形态
第三篇
组织
8.3.3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
扁平结构形态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 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扁平结构形态优缺点
返回
第三篇
优点:
组织
8.3.3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
划分理由:
可以取得顾客专业化的效益,能使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 需求,使企业的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返回
第三篇
组织
顾客部门化的优点

更深入地了解顾客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市场销售活 动,提高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有利于调动基层管理者的积极性


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
返回
第三篇
组织
顾客部门化的缺点
返回
第三篇

组织
区域部门化
区域部门化是根据地理因素来设立管理部门,把不同 地区的经营业务和职责划分给不同部门的经理,按照 部门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来组织活动。

典型的区域部门化的组织结构图
区域部门化适用范围和划分理由

管理学 第八章-领导

管理学 第八章-领导
14
五、领导者集体的构成
1. 2. 3. 4. 5.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专业结构 性格结构
15
第三节
发展阶段
领导理论
代表理论
主要观点
领导者具有与生俱来的生理上、 心理 并且领导者具有共同 素质理论 上的超群素质, 的素质和特征。 三分法理论 有效的领导者通过运用特定的领导 四种管理方式 方式来使其下属服从他。 考察领导者 管理方格论 行为理论 好坏的标准是他的领导行为, 而不是 领导行为连续统 他们的内在素质。 一体理论 在 a 条件下,x 领导方式是合适的, 菲德勒权变理论 而领导方式 y 则适合于条件 b, 领导 领导生命周期理 权变理论 方式 z 则适合条件 c。到底什么是条 论 16 件 a、b、c 的要素呢?
10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 – 集权式领导者 – 民主式领导者 – 1、集权式领导: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 牢固地进行控制的领导者。下属受控制的 力度较大。 – 2、民主式领导:向被领导者授权,鼓励 下属参与,并且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 和影响权影响下属
11
二、按创新方式划分
– 魅力型领导者 – 变革性领导者 – a.魅力型领导者:鼓励下属超越他们预期绩效水平 的能力。 – (1)魅力型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有能力陈述未 来远景(下属可识别且富有想象力);有能力提炼 出每个人都赞同的公司价值、观系统;信任下属并 获取他们充分的信任回报;提升下属对新结果的意 识,激励他们为了部门和组织而超越自身的利益 – b.变革型领导者:鼓励下属为了组织的利益而超越 自身的利益,并能对下属产生深远而且不同寻常的 影响
18
– 独裁型风格 -告知下属使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 – 民主型风格 -员工参与有关工作方法与工作目标的决 策 » 把反馈当做指导员工工作的机会 – 放任型风格 -给群体充分自由作出决策和完成工作

管理学 第八章 创新

管理学 第八章 创新
(1)无须研究开发,无须市场调研; (2)投资小、风险小,不是全方位,多领域,只做有价值的新技术跟随学习
2.模仿创新策略 (1)模仿设计品引进竞争对手畅销产品的风格、设计或样式。或者, 发现某一领域中创新产品的潜力,就把它应用到其他领域。 (2)创造性改造品是最具创造精神的模仿产品。 (3)模仿创新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定价低于被模仿对象。
管理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3.制度与企业家精神 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具有潜在的企业家精神,但这种精神并不是自然而 然就能显现和发挥出来的,它需要相应的人文环境和制度创新。 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的发现过程就是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 (三)创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3.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4.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1)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 (2)奖励制度要既能促进内部之竞争,又能保证成员间的合作。 (3)奖励不能视作“不犯错误的报酬”,而应是对特殊贡献、甚至是对 希望作出特殊贡献的努力的报酬;奖励的对象不仅包括成功以后的创 新者,而且应当包括那些成功以前、甚至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努力者。
管理创新职能的内容
1.目标创新 2.技术创新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 (1)要素创新 (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 (3)产品创新 3.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4.制度创新 5.环境创新
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模式
1.管理创新原则 比较有效的管理创新原则。 (1)还原原则—寻求事物的本质 (2)木桶原理—关键要素创新 (3)交叉综合原则—发挥杂交优势 (4)兼容性原则——兼收并蓄,自成一家 (5)宽容失败原则 2.管理创新模式 从创新主体的角度来看,管理创新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模仿 创新,三是合作创新。 (1)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Independen innovation)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依靠自身的力 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创新活动。 (2)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Imitation innovation)是通过学习、模仿别人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 为,吸取别人先进经验与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的 创新过程。 (3)合作创 合作创新(Cooperation innovation)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管理咨 询公司等共同联合进行的创新。

周三多管理学第八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周三多管理学第八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谈判 ·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阻力的减少 ·在阻力来自少数有影响力的人物时是必要的措施 ·潜在的高成本,并可能面临其他变革反对者的勒索 操纵与合作 ·操纵是将努力转换到施加影响上,如有意扭曲某些事实,隐瞒 具有破坏性的消息,制造不真实的谣言 ·合作是介于操纵和参与之间的一种形式 ·使用成本降低,也便于争取反对派的支持 ·要是欺骗或利用的意图被察觉,易适得其反 强制 ·直接使用威胁或强制手段 ·取得支持的花费低,也较易 ·可能是不合法的,即便合法的强制也容易被看成是一种暴力
*
2.组织变革的目标 使组织、管理者、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3.组织变革的内容 a. 对人员的变革:工作态度、技能、期望、 认知、行为等 b. 对结构的变革:权力关系、协调机制、集 权程度、职务与工作再设计等 c. 对技术和任务的变革:流程、设备、工艺 、技术、材料、元器件、产品等
效果:公司内外人心惶惶,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显性的和隐性的矛盾、企业的社会的冲突,错综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一下子交织在一块,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恶性事件,如罢工、示威、游行等抗议行为,激化了矛盾,董事会威信大打折扣,公司处于瘫痪状态。
评价:组织变革的处理办法,从法律上看,基本上是对的;从管理上看,错了大半;从国情上看,大错特错。基本上违背了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基本规律,思路上过于理想和幼稚,操作手段上急于求成,缺乏系统思考和周密计划,事先的危险预警和事后的危机处理都缺乏应有的变革管理经验。
首先,组织变革规律有很多,组织变革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归根到底,永远离不开的,必须解决的,也是最关键的两个基本问题,利益分配和思想观念,这是检验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利益分配机制是必备的根本前提,思想观念是有效的保障系统,两者缺一不可,都要均衡考虑,实现和谐性与统一性才能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实施。

管理学 第八章 组织工作概述

管理学 第八章  组织工作概述

思考题:
1.怎样理解组织的内含? 2.组织工作的原则有哪些? 3.试对各种组织结构的特点进行比较。

• 再见!
第二节 组织工作的原则
一、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原则最早由法约尔提出。它是 组织活动有秩序、高效率开展的重要保证。 按照这一原则,组织中每位员工只需服从一 名上级的命令并只对一个上级负责,不能出 现“一仆二主”。 二、分工协作原则 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分工就是按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 效率的要求,把组织的目标和任务分成各个 层次、各部门及每个人的任务和目标,明确 它们应做的工作以及完成工作的手段、方式 和方法。协作是与分工相联系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明确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以及各项职 权的协调关系与配合方法。
三、权责一致原则 权力是指在规定的职位上具有指挥和行事 的能力。责任就是在接受职位、职务时所应尽 的义务。有多大权力必须承担多大责任,这是 理所当然的。 四、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为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必须处理好集权 与分权的关系。即该集中的权限必须集中起来, 该下放的权限就应当分给下级。 五、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管理幅度。因此, 应根据不同管理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工作的性 质以及被管理者的素质特征来确定适用于本组 织和特定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做到既能够保证 统一指挥,又要便于组织内信息的沟通。
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
管理学
主讲
第三篇
组织
第八章 组织工作概述
第八章 组织工作概述
第一节 组织的含义
第二节
组织工作的原则
第三节
组织机构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掌 握组织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管理学-8-组织变革

管理学-8-组织变革
• 系统变革模型是在更大的范围里解释组织变革 过程中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 这个模型包括输入、变革元素和输出等三个部分。
(1)输入(Input)。输入部分包括内部的强点和弱 项、外部的机会和威胁。 (2)变革元素(Changing Elements)。变革元素包括
目标、人员、社会因素、方法和组织体制等元素。 (3)输出(Output)。输出部分包括变革的结果。
• (一)利己主义 • (二)纯属误会 • (三)承受力差 • (四)认识不同
2、应对变革阻力的六个途径
(一)教育和沟通 (二)参与和融合 (三)引导和支持 (四)谈判和协商 (五)操作和合作 (六)正面施压
乐华彩电变革案例分析
• 在不停的价格战攻势下,家电行业飞速进入战国时代。2019年乐华彩电扮 演了彩电渠道变革的急先锋。乐华渠道改革的核心是全面推行“代理制”。 为了完成从渠道自营制到代理制的根本转变,乐华首先对企业结构进行了 调整,做好必要调整后,乐华开始了疾风暴雨式的渠道革命。
孕育期
• 在孕育期,整个企业只作 为概念或构想存在。孕育 期所要强调的是创业的意 图和未来所要能够提供的 可能性。孕育期的一项重 要工作就是创业者确定要 承担起责任。只有创业者 愿意承担责任,企业才会 有生命,否则就会胎死腹 中。如果刚一碰到困难, 责任心就烟消云散,企业 的生命也不会长久。
婴儿期
第八章 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
本章要点
• 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 • 组织变革的内容 • 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克服 • 组织变革的理论
一、组织发展的S型曲线
• S形曲线告诉我们,无论曾经经历多快的发展速度, 最终都会进入到下滑的轨道。出路在哪里?
• 出路就是尽早地启动第二条S曲线。根据汉迪的观点, 开始第二条曲线的最好机会就是在A点。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

《管理学》第八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八章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影响组织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规模和生命周期。

(1)环境。

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且会随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钱德勒的研究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效果。

具体来讲,战略发展有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数量扩大阶段、地区开拓阶段、纵向联合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阶段。

(3)技术。

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那么,组织的设计就需要因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是技术范式的重大转变,往往要求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4)组织规模。

布劳等人曾对组织规模与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大规模会提高组织复杂性程度,并提高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程度。

(5)生命周期。

组织的演化成长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因此,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目标在各个阶段都可能是不相同的。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答:组织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职能部门化和流程部门化是按工作的过程标准来划分的,而其余几种则是按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

《管理学》第八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八章重难点笔记

《管理学》第八章重难点笔记第八章组织设计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组织与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1)组织设计是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2)组织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同时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应有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有效地保证组织活动的开展,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1)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其可以通过三个特征描述:①复杂性,指每一个组织内部在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层级、管理幅度以及人员之间、部门之间关系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性;②规范性,指组织需要靠规章制度以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地引导员工的行为;③集权性,指组织在决策时正式权力在管理层级中分布与集中的程度。

为了达到组织设计的理想效果,组织设计者需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①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②部门设计;③层级设计。

(2)组织设计的原则①专业化分工的原则。

专业化分工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专业化分工是指要把企业活动的特点和参与企业活动的员工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每个员工都安排在适当的领域中积累知识、发展技能,从而不断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企业组织设计是指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分工,包括部门设计和层级设计。

②统一指挥原则。

即要求每位下属应该有一个并且仅有一个上级,要求在上下级之间形成一条清晰的指挥链。

③控制幅度原则。

指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并且应该是有效的。

管理幅度不能够无限度增加。

④权责对等原则。

管理学 第八章 领导

管理学 第八章 领导

19
三、领导的作用
领导的作用在于引导下属朝同一目标努力,协调各种 关系,激发下属工作热情。 1、指挥作用 头脑清晰、胸怀全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2、协调作用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让下属朝着共同的目标 前进。 3、激励作用 员工旺盛的工作热情,需要有通情达理领导者 激发和加强。
20
四、领导的权力
12
二、领导者与管理者
管理建立在合法的的权力基础上,而领导更多是建立 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基础上。 1、二者的联系 领导同管理一样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对他人活动 的协调,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并且两者都是在劳动 分工的基础上,组织内部部门化和层级岗位设置的结 果。
案例:
人物:学生会长
外联部长 宣传部长 背景:考试周一个月前 起因:学校举办大型文艺活动 经过:前期策划安排通过和里的计划安排,制定每一 步的过程时间和标准,由学生会长领导监督 外联部长专心于学习,不愿放过多时间在拉赞 助上,于是赞助费刚刚达标 宣传海报经过学生会长查验,再三要求改正 结果:外联部长不配合,宣传部长吃力不讨好

34
2、利克特的四种典型领导方式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利克特教授总结了环境变化趋势和管理特 点后,提出了领导的四系统模型,把领导方式分成四类:
第四种方式是最有效,生产效率高10-40%。原因在于群体 成员参与管理和在管理实践中的相互支持。
35
3、管理方格理论
1964年,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穆顿提出。把管理人员 按他们的绩效导向行为(对生产的关心)和维护导向行为 (对人员的关心)进行打分,划分为9个等级。以此为两维坐 标形成一个个表示不同领导风格的方格,因此称为管理方格 理论。 在各个方格中,(9,9)这个方格所代表的风格最佳,其 不但效率高,而且能产生很强凝聚力,为组织长远发展注入 了活力。

管理学第八章 职权关系

管理学第八章 职权关系

授权的技巧
简单的、例行性的工作(决策)权力先 授出;
只表示目标(应该做什么),授出实现 目标的手段、方法的选择权力;
永远保留对工作结果的评价、审核权。
5.配合
配合的性质 配合的方法 配合的原则
5.1配合的性质
配合实际上就是协调,是协调在组织工 作中的反映。
配合的程度取决于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 依存程度。不同人员或群体之间的联系 越是密切,配合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使用参谋人员的弊端:削弱直线职权的 危险;缺乏责任;空想;破坏统一指挥 的原则;使管理工作复杂化。
2.4参谋职权的类型
咨询权 强制咨询权 同意权 职能职权
职能职权
职能权是指经过授权,有个人或部门行 使的控制特定工作、业务、政策,或与 其他部门或人员承担的业务有关的事项 的权利。
这些职权本由直线人员行使,但是由于 种种原因(如缺乏专业知识、缺乏监督 能力、以及存在对方针政策有不同解释 的危险等)不允许他们行使,而由高层 主管把它交给参谋人员去行使。
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联营式; 连续式;互惠式。
5.2配合的方法
规章和程序 指挥链 改变组织结构 联络员 协调员 委员会 相互调整
5.3配合的原则
1.依存性原则 2.差异性原则 3.预期性原则 4.专业化原则
职能职权的运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职能权的运用有可能损害直线职权和出 现多头指挥。多头指挥会造成严重的管 理混乱与责任分散。
职能权的运用应审慎地加以限制。职能 权的界限以不超越顶头上司下属的第一 级机构为宜。
2.5有效利用参谋职权的原则
明确职权关系 鼓励直线人员听取参谋人员的意见 及时向参谋人员提供有关信息 采用完全参谋制度

管理学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管理学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重要性
计划实施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
只有通过实施计划,才能将战略转化为实际成果,实现组织设定的目 标。
计划实施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
合理的计划实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组织整体效 率。
计划实施有助于提升组织适应性
在实施过程中,组织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以适应外部环境的 变化,提升组织的适应性。
工作分解结构
总结词
工作分解结构是一种将项目或工作任务 分解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 方法,有助于明确职责和工作范围。
VS
详细描述
工作分解结构的实施步骤包括识别项目目 标、分解工作任务、分配责任和权限、制 定执行计划等。这种方法能够使项目团队 更好地理解项目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制定计划
计划全面性
01
确保计划覆盖实现目标的各个方面,包括时间、资源、风险等方面的虑。计划灵活性02
在制定计划时留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
况。
计划可行性
03
确保计划的实施具备现实基础,如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的
保障。
组织资源
资源整合
根据计划需求,整合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力、 物力、财力等。
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位,持续 关注改进效果,并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 高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
THANKS.
目标达成度
衡量计划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目 标的完成程度。
资源利用率
评估实施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 充分利用了资源。
实施效率
分析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效率,包括时间、人 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风险控制
评估计划实施过程中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 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目录
物理系统的实施 程序设计
软件开发工具 程序和系统调试 系统切换、运行和维护
系统实施就是具体实现新系统在系统设计阶 段所设计的物理模型。
物理 系统 的实

程序 设计
软件开 发工具
程序 和系 统调

系统 切换 及维

第一节 物理系统的实施
物理系统的实施主要是指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
• 统的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它是系统实施阶段首要
四、集成开发环境(IDE)
集成了代码编写与分析、编译、调试等功 能,用于辅助开发程序的应用软件,一般由代 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 具等组成。
集成开发环境能有效减少开发过程中的人 工操作,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
五、计算机辅助软件工具(CASE)
是可以支持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如生成数 据流程图、功能结构图和各种文档资料等)乃 至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大型软件环境。
系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网络的维护;
2、应用程序的维护,主要包括程序故障的处理、程序功 能的扩充;
3、数据库的维护,主要包括数据文件整理、排序以及备 份等;
4、代码的维护,包括代码系统的管理、代码变更、新代 码的应用等;
5、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相应变动。
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应该文档化和规范化。否则,系统经 过多次修改后,如没有准确的文档记录,很难保证后继 的维护人员能够顺利地进一步进行系统维护工作。
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一般格式为: Do While<条件> <语句块>
Loop
3、选择结构
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程序执行路径的结构,一般 有三种形式。
结构一:
If <条件>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结构二:
If <条件> <语句块>
End If
结构三:
Select Case Case<条件1>
1、用正常数据测试。
2、用异常数据测试。
3、用错误数据测试。
(二)程序功能测试
程序功能测试则面向程序应用环境,把程序看承一 个“黑盒子”,认为程序只要满足应用功能上的需求, 就是可行的。这就是程序测试方法中的“黑盒法”。
黑盒测试是将程序看承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 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即黑盒测试是对程序的接口 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按照程序设计说明 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正确地接受输入数据并产 生正确的输出数据,并且保持外部数据、数据库、数据 文件的完整性。所以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
第二节 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的要求
小程序
1.正确 2.效率
大程序
1.可维护性 2.可靠性 3.可理解性 4.效率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一)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 大程序的设计原则
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
1、模块的独立性。在系统中模块之间应尽可能地 相对独立,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即信息交互,以便于将 模块作为一个独立子系统开发。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程序和系统调试、系统切换、运行 及维护;了解软件开发工具、项目管理。 教学内容: 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工具、 程序和系统调试、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项目管理与 系统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理系统的实施、系统切换、运行和 维护 教学学时:2
二、分调(功能调试)
系统的应用软件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
模块由一个或几个程序构成。在单个程序调试完成后, 还应进行分调,即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 来进行调试。这种调试的目的是要保证模块内各程序间 具有正确的控制关系,同时可以测试模块的运行效率。
三、总调
也称为系统总调、系统联调,它不仅包括计算机过 程,也包括人工过程以及系统环境。系统调试要求是在 新系统真正运行的环境中运行,因此,它是在程序的各 个模块调试完成、数据库或数据文件建立、以及用户培 训之后进行。
第四节 程序和系统调试
• 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
的错误并即时给予纠正。 一、程序调试 程序测试是指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
过程。这和一般人所想的“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 的”、“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的看法截 然相反。
(一)代码测试
调试过程中通常要编写测试数据。测试数据除采用 正常数据外,还应包括一些异常数据和错误数据,用来 考验程序逻辑上的正确性。常用的测试数据有以下几类:
四、特殊测试
主要有峰值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响应时间测试、恢 复能力测试等。
系统调试完成后,应编写操作说明书,完成程序框 图和打印源程序清单。
第五节 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
•一、系统切换
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 信息系统过度。
新老系统的切换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如下 图所示。
直接切换方式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很好的克服了上述缺点, 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将程序和数据封装其中, 以提高软件的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第三节 软件开发工具
一、套装软件(Set of Software) 将流行的若干软件集成起来形成一套软件。如:
Office。 二、数据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
现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不只是局限于数据管理,而 且具备了相当强的软件生成功能。
完成的工作。 一、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购置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满足MIS的设计 要求。此外,还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计算机系统是否具有合理的性价比; 2、系统是不是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3、能否得到来自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二、网络系统的实施
网络系统的实施主要是通信设备的安装、电缆线 的铺设以及网络性能的调试等工作。
<语句块1> Case<条件2>
<语句块2>
…… Case<条件n>
<语句块n>
Case Else <语句块n+1>
End Select
(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缺点:模块化思想下,程序 的全局数据和局部数据分别保存,在多函数程序中容易 因全局数据的无意改动而影响程序的正确性。
SQL*FORMS
SQL*PLUS
SQL*REPORT SQL*GARPH
通过选择一些菜单和相应功能键方便地操 作数据库
其触发器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和合法性提供必要的检验手段
为报表、图形生成提供方便
三、统一建模语言(UML)
是为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设计的一种通用的可 视化建模语言。
它能够真实、全面,并清晰地定义和描述客 观系统;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不需要转换 概念和表示的方法,而且可以为采用不同编程 语言和不同开发平台的应用系统建模。
老系统
新系统
并行切换方式 老系统
新系统
阶段切换方式
老系统
新系统
试点切换方式
老系统
新系统
二、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
为保证系统长期高效的工作,首先要对系统的运行和维 护工作必须从管理、人员和资金三个方面进行落实,要 建立相应的维护机构予以保障。同时,要指定相应的规 章制度,落实运行管理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明 确维护人员的岗位职责。
2、模块大小划分要适当。既便于模块的对立开发, 有便于系统重构。
3、模块功能要简单。
4、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具体编程方法 其特点是采用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 线性有序结构,由一系列一次执行的语句或模块执
行。 2、循环结构 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