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存在和发展,以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和方法。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只有通过互相作用才能发挥全面的功效,所以自然界是辩证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是概括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哲学基础。
自然辩证法五大基本范畴第一范畴:肯定和否定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秉持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属性。
世界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两种属性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物质形态。
例如,正电和负电交互作用便可以形成电流,这便是两种属性的肯定与否定的结晶。
第二范畴: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自然界中的事物虽然是经过肯定和否定的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若没有外部条件的配合,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例如,种子虽然有自身的生长潜力,但若没有土壤、水分、气温等外部条件的配合,便难以生长出植物。
第三范畴:量与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的形成和转化,必然经过不同程度的量和质的变化。
例如,水在温度低于零度的情况下会形成冰,而在温度高于零度的情况下会变为水蒸气,这就是量和质的转化过程。
第四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事物,但这种转化的可能性是否最终变为现实,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以及量质的变化等,这就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第五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是以必然性为基础的,就像由水蒸气形成云朵、由降水形成河流一样,这些变化是按照自然界一定规律而发生的。
但是,也有许多事物是偶然发生的,例如一颗陨石从天而降,这种变化是具有偶然性的。
自然辩证法核心思想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矛盾普遍存在,并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包括自然规律、自然现象、生命、思维等等,都是由矛盾组成的。
这些矛盾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
另外,自然辩证法还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整体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在整体中发挥其作用,并受到整体的制约与支配。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文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原文自然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包含着众多相互作用的要素和过程。
在人们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被公认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下面是《自然辩证法》的部分原文: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长时间以来一直是片面的,这是因为人们只关注了自然界中的某些部分,而忽视了整个系统。
然而,如果我们希望真正理解自然的规律,我们就需要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恩格斯指出,自然界的矛盾运动是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包含着矛盾的存在。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源动力。
在自然界中,各个矛盾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这种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不断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
恩格斯引用了许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例如,太阳和地球的相互作用造成了昼夜的交替,气候的变化等现象。
生物体内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活动得以进行。
恩格斯认为,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变化是自然界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恩格斯还提出了关于质量量变的观点。
他认为,质的变化是通过量的积累和突破而实现的。
当某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认为是自然界进化和革命的方式之一。
此外,恩格斯还讨论了自然界的辩证方法。
他认为,辩证法是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论。
通过辩证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运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提倡,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应该采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以更准确地认识和探索自然。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不仅提供了对自然界的新的认识方式,而且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他的理论和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想。
总结起来,《自然辩证法》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矛盾运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质量量变和辩证方法的概念。
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和探索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尽管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鼓励我们以全局的视角看待自然界,从矛盾中寻找发展的动力,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1.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4.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生产力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辨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根据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批判的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7.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8.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9.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辨证关系的总的观点。
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自然界及其人类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10.反科学: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一种伪科学论点,表达的是一种怀着批判的高度直接反对、质疑科学的精神。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源于哲学,是一种以对立统一为基本原理,以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为主要方法的思维方式。
它呈现一种对自然界复杂、多样和矛盾现象的解释模式,具备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概念、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分析自然辩证法,说明其在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概念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它基于对立统一原理,注重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和解释。
自然辩证法具有高度的理论建构性,可以用主观分析来更好地解释客观物质世界。
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辩证思考的一种方式,其核心理念为“对立统一”,指的是自然界中多样的物质形态和控制规律,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复杂现象和矛盾。
自然辩证法认为,这些矛盾并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具有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过程。
实践和实验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依据和验证方式,因此,科学、技术、经济等领域中自然辩证法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理论1. 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原理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它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矛盾和对立,但这些矛盾不是一味的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
对立面在矛盾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转化为对方。
因此,对立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为着联结、转化和发展,助推事物的复杂发展。
对立统一原理对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对于生物学家和医生来说,了解人体内外的矛盾和对立,显著地提升了他们处理疾病和生命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成功。
同时,在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对立统一原理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量的历史事件可以用对立统一原理解释,从而提高我们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分析能力。
2.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人们的意识状态和认识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对自我和整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关键因素之一。
自然辩证法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矛盾性和双重性,既可以为科技和文明发展提供推动力,也会成为某些人观念僵化和事物发展变化的障碍。
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
概念:(二到六,ppt上没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
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
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些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
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
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题: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
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但它又是两者的纽带和桥梁。
如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中间环节一样。
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首先,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如同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网络,包含着无数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作用。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试图探索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各种变化和发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历史渊源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提倡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全面观察和认识,强调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孤立存在的实体。
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即一切都是一个整体的部分,没有绝对的孤立存在。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事物间的矛盾与统一,认为矛盾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统一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万物流动不已,一切都在不断发展演变之中。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老子、庄子等的理论强调了整体性思维和矛盾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当代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反映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还存在不足。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站在整体性思维的角度,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有把握好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作规律,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愿我们能够以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生课程,涉及到自然界的辩证特征和规律。
以下是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基本介绍:
1.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自然辩证法是源于哲学辩证法的自然科学
扩展,旨在揭示和分析自然界事物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都具有矛盾性和运动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运动是事物变
化的规律。
3.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
质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包括物质的结构、形态和运动变化等
方面。
4.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采用观察、实验、比较、
分析等科学方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揭示其中的矛盾,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
5.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在各个自然科学领域都有
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更
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6.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价值: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
识和理解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研究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
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能力。
自然辩证法—— 名词解释
科学研究方法论
25. 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的,完成特定研究任务而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实行的各种主观手段的组合。
26. 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34. 科学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35. 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 线性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单,是一种单值单向对应性关系。
14. 非线形系统:把存在着自催化、正反馈的非线形相互作用的系统成为非线形系统。
15. 环境:对一个系统产生影响,又不是系统构成部分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16. 功能:在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上表现出来的能力。
17. 涨落: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随机因素的影响下,系统的总量很难维持稳定,呈起伏状态。
36. 科研中的机遇:科研中,特别是观察和实验中,由于某些意外和偶然发现,导致科学认识上重大突破的过程。
37. 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认识的思维方法。
38. 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39. 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53. 科学革命: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上出现全新的理论、观念或研究方法。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整理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整理版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体系。
学科性质: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整体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内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2、系统概念,含义?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系统的概念:一般认为,系统是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本质特征: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整体性:系统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简单地机械加和。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有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的总和的效果。
一方面,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加和,系统具有各个组成要素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
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中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与他们未组成系统独立存在时有质的区别。
三、系统的定义、系统与要素、环境的辩证关系1、系统:运动变化着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成果,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的统一。
首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辩证的,它受到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发展的限制。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其发展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客观存在的辩证法规律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阐述的核心思想。
其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差异都有深刻的原因”的命题。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有其内在的差异和区别,这种差异和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这种差异和区别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恩格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复杂性与简单性的关系,指出了多样性与复杂性是自然界的本质特征,而统一性与简单性则是自然界的内在逻辑。
再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他认为,人类要认识自然界,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更在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能有内在的原因”的命题。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这种内在原因可能与外部环境有关,也可能与内部机制有关。
但是,这种内在原因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恩格斯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界的因果关系与偶然性的关系,指出了因果关系是自然界的本质特征,而偶然性则是因果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
自然辩证法内容概括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广义的自然辩证法: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问题,特别是科技的生产力功能问题,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科技发展史,探索科技发展及其重大哲学问题。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是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各大科技成果须从哲学高度加以审视,以及对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价等。
(3)狭义自然辩证法:以最新科技成果为基础,探索自然界本质及其演化规律及自然观问题。
(4)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科技本质及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含: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论三部分。
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2、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观点及代表人物。
(一般为选择)(1)逻辑实证主义石里克,卡尔纳普认为科学是可以证实的(2)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玻普认为逻辑上可证明为错,但实际上没有证明为错的是科学(3)历史主义库恩科学知识的增长是范式的(4)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精致证伪主义)拉卡托斯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但不先将其打倒(5)反对方法(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不限定任何逻辑,只要有利于科技发展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一书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论文及札记等划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主要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19世纪以来的重大科学发展观,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辨证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两者间的关系。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和理解
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和理解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听起来就像一门高深的学问,其实也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事物是变化的,这就像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自己的头发又长了一点,心情也可能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波动。
自然辩证法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变化的规律。
就像老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需要认识到,水的力量在于它的变化,而变化本身也是有规律的。
1.1 辩证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有点像那种弹性十足的橡皮筋,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形状。
我们常常会遇到“是非题”,其实很多时候都是“选择题”。
比如说,你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选择出去玩,结果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这时候你就得想想,晴天和雨天各有什么好处。
这种思维方式就要求我们要灵活变通,不要死死抓住一种观点不放。
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
1.2 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自然界就像一部不断上映的电影,变化是它的主旋律。
我们看到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成长、变化的。
比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四季更替就像是在告诉我们,变化是永恒的主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万事万物都有它们独特的逻辑和规律,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不能只看到表象,更要去挖掘背后的深意。
2.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说到自然辩证法的意义,那可真是大有裨益。
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个选择都有它的理由。
就像有的人喜欢海,有的人偏爱山,这并不是谁更好,而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应该像围棋棋手一样,放眼全局,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几颗棋子。
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最优解。
2.1 与生活的结合把自然辩证法应用到生活中,其实也挺简单的。
比如说,工作上遇到难题,别急着抱怨,试着换个角度想想,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像我们喝茶,有时候泡茶的水温不对,味道可能就会失去风味。
自然辩证法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
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与自然辩证法邻近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和基本特征?1、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①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18世纪下半叶开始,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利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另外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解释了自然界的“辨证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②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星云说、地质“渐变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元素周期表】。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②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③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三、科学精神在寻求什么?(就是应该具备什么精神)参考一:参考二:科学精神是一种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不考虑知识的实用和功利,关注真理的内在推演。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引言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旨在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通过对矛盾和变化的研究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和扩展,强调整体性、动态性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基本原则和应用领域。
起源自然辩证法最早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而后被西方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引入自然科学领域。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源自于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原理:矛盾和变化。
基本原则矛盾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现象,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矛盾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关键矛盾,而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次要矛盾。
通过对矛盾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变化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着变化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而质变是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
通过对事物变化的研究,可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在许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应用领域的例子:生物学生物学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自然界中的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可以帮助生物学家研究生物系统的矛盾和变化,并发现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的规律。
物理学物理学是另一个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而物理学正是研究这些相互作用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物理学家理解物质和能量的矛盾和变化,并揭示宇宙的本质规律。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自然界中的环境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系统。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环境科学家研究环境系统的矛盾和变化,从而提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想,是探索自然规律与发展的观点和理论。
它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如《易经》中“天地辩而四时行”、“阴阳盛衰而更代”等,都是自然辩证法的体现。
因此,我们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中国古代思想优秀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自然辩证法有哪些思想核心?它具有什么基本特点?下面,我们将就这些问题作详细解释。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核心是:矛盾、变化和发展。
它认为,在自然界中,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相互作用和斗争,从而推动了改变和发展。
矛盾既是自然界变化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除此之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换句话说,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现象都是整体中相互关联和制约的结果。
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不仅限于自然界,同时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特点是:唯物性、客观性、历史性、发展性、辩证性以及系统性。
首先,自然辩证法具有唯物性。
它坚信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和变化都在物质世界中体现。
自然辩证法不认同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相反强调必须从实际出发,提炼经验,反思实践。
其次,自然辩证法具有客观性。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意志无关,并且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
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是要通过实践发展出来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第三,自然辩证法具有历史性。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的,在历史进程中会有相应的改变和发展,而这也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第四,自然辩证法具有发展性。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矛盾和变化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
因此,自然辩证法强调创新和发展。
第五,自然辩证法具有辩证性。
它认为,任何一个矛盾都具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也就是说,矛盾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体现在事物运动的不平衡、不充分和矛盾的交替上。
《自然辩证法》课件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 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持续研究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需要持续的研究与发展,以应对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跨学科合作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融合不同领域的观点和 方法,推动自然辩证法的创新发展。
公众参与与教育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 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通过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 规律,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自然辩
证法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目录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 • 自然辩证法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特点在于综合运用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 法,探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详细描述
和。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03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人类文明也为科学
技术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04
自然辩证法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自然辩证法
人工智能与自然辩证法
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自然辩证法 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指 导人工智能的伦理和规范发展。
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 响,以及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 指导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自然辩证法
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含义1、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也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它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又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和哲学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2、我国一些学者把自然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自然的哲学;关于科学的哲学;关于技术的哲学;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哲学。
3、还有一些学者把自然辩证法定义为:关于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辩证法;关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关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4、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是哲学大学科的重要分支;自然辩证法居于中介地位,在哲学和科技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特点,涉及到科技史、科学学、科技伦理、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等。
5、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叫作“科学技术哲学”;在美国叫作“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在日本叫作“科学技术论”;在前苏联叫作“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1、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①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社会背景;②创立自然辩证法的哲学背景;③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科学背景。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三大主要内容:①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自然观;②假设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③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观。
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与方法论抽象----方法论;3、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 科学技术观;五、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1、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提高科学研究的预见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克服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机械性、摇摆性和曲折性。
2、培养科技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增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特别是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创造性科学思维修养。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揭示了自然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以下是《自然辩证法》的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1.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2.自然界中存在的矛盾类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3.矛盾的普遍性: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不同事物矛盾性质的差异,例如质量矛盾和运动矛盾;5.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事物发展的辩证逻辑;6.矛盾的结构:包括对立面和统一面,对立面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统一面是对立面的共性;7.矛盾的斗争和发展: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发展表现为量变和质变;8.事物的辩证运动规律:包括质量互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打破旧事物、实现新事物等。
二、自然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1.矛盾的基本类型:包括对立统一矛盾、相对统一矛盾、同一性矛盾和异同性矛盾;2.矛盾的揭示方法:包括分析对立面、发现根本矛盾、区分主次矛盾和把握矛盾特殊性等;3.矛盾的解决方法:包括克服消极因素、增强积极因素、统一对立面和实现事物的平衡等。
三、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1.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于辩证法,研究自然规律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2.抽象和具体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抽象是具体的依据,具体是抽象的实现;3.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和总结,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检验;4.科学和艺术的辩证关系:科学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科学的升华和人类情感的表达;5.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个别是一般的延伸,一般是个别的概括;6.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是结果的根源,结果是原因的体现;8.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必然是偶然的必然性,偶然是必然的偶然性。
四、自然辩证法的应用1.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事物的内部矛盾,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导科学实践;2.自然辩证法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指导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3.自然辩证法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矛盾,提出环境治理的对策方法;4.自然辩证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自然辩证法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
从对象上看,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科学。
类加属: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和历史的综合哲学。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2、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有哪些?(主要内容)贯穿于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1.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思考:是否有先于人类的精神存在?)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3.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
4.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间断,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有所不同。
(当前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是什么?思想来源有哪些?意义是什么?答:1)基本内容⑴自然界是物质的。
⑵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⑶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⑷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⑸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⑹人类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⑺实践导致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
2)思想来源:(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在各个主要领域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论自然科学的产生及其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一系列重大发现,特别是物理学、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这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a、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其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把世界描绘成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并明确提出了矛盾是运动、发展的源泉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大研究生考试自然辩证法大纲1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性质范围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哲学。
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活动的一般性质、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学说。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
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体看法是通过科学、技术和工程的中介来得以实现。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工程是改造世界的具体活动。
这就意味着人们是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行为中介来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和一般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
研究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三重关系:人将自然界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并构建出相应的自然图景的关系方面;人通过自然学科的具体研究行为与自然界发生的认识自然的关系;通过技术手段和工程活动以自然界发生的改造自然的关系。
基于人与自然的三重关系可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方面: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
或者可以说,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模式的构建关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关系和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自然辩证法的来源2自然观2.1唯物主义自然观2.1.1发展历程。
古代素朴自然观。
最早对“自然”作哲学思考的是活动于古希腊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城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
他们一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单一的物质性本原构成,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去找出这个本原是什么。
泰勒斯认为本原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定”(一种虚拟物质),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
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是物质性的本原“浓聚”或“稀散”的结果。
这种哲学是简单的、素朴的,其自然观就是素朴自然观。
在希腊人看来,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目的和理想不是行动,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静观,即作为自然的一员,深入到自然中去,领悟自然的奥秘和创造生机。
这种有机论的自然观贯穿于希腊哲学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深刻地影响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自然哲学。
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大约在16世纪到17世纪,一种与希腊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开始兴起,并迅速取代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新的自然观建立于一个奇特的隐喻——“机器”的隐喻之上: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的方向运转的机器。
在这个隐喻中,自然界的秩序、规律、目的也被认为是源于某种精神性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希腊哲学家认为精神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新时代的哲学家则认为,精神是自然之外的“超越者”,即“上帝”。
上帝设计出一套原理,把它放进自然界并操纵自然界运动,而自然界本身完全是被动的、受控的,它仅仅是一架“机器”。
这种新的自然观被称作机械论的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1.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
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哲学渊源黑格尔哲学,辩证唯物主义2.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自然界演化的一般规律。
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2研究方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这不仅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恩格斯揭示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3核心;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
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动的。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处于永恒的变化和转变过程之中。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2.2系统自然观2.2.1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系统内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和组织方式(空间,时间;平衡,非平衡)2)功能——系统在内外作用力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3)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对结构有一定的反作用力,功能也影响结构2.2.2系统自然观的意义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和无序,进化和退化的辩证统一。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2.2.3自然界存在方式和演化在天体演化问题上,恩格斯指出了“原始星云”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和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我们迄今所能追溯的最早的物质形式”,同时指出,“物质在原始星云之前已经经过了其它形式的无限序列”。
在地球的演化问题上,恩格斯提出:地球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分子间以排斥为主转化为以吸引为主的物质聚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热能的大量释放,物质不断冷却,经过三个主要阶段--气体阶段、液体阶段、固体阶段的演化,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地球。
“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的系列是旧岩层不断毁坏和新岩层不断形成的系列”。
由于多种内力和外力的交互作用,“在几万万年间,新的地层不断地形成,而大部分又重新毁坏,又变成构成新地层的材料,……但是结果是十分积极的: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元素混合而成的,机研粉末状的土壤,这就使得极其丰富的和各式各样的植物可能生长起来”。
“关于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学到目前为止所能肯定的只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
”恩格斯十分详细地分析了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的贡献之后指出:“最近,特别是由于海克尔,自然选择的观念扩大了,物种变异被看作适应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适应被认为是过程中引起变异的方面,遗传被认为是过程中保存物种的方面”。
最后,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2.3生态自然观2.3.1理论来源2.3.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1生态危机的概念;2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a)人口激增 b)自然资源消耗、短缺;3环境污染。
2.3.3基本思想基本思想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3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3.1科学本质性质与科学的价值3.1.1本质1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2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认识活动3是社会建制3.1.2特征解释性精确性检验性可错可变性系统性3.1.3科学价值与科学精神a)价值内在价值:满足人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认识智力上的满足外在价值:与社会相互租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意义b)精神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和科技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的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
包含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有调理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3.2科学认识的形成与科学理论的形成3.2.1科学问题的提出1科学从问题开始2科学问题特征:a)是历史时代产物b)与主体欲求及智能状态想联系c)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结构的3科学问题来源:a)实践矛盾b)科学理论自身矛盾c)科学理论间矛盾d)经验事实的积累e)社会需求3.2.2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设的方法论1科学观察:自然状态下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感知活动2科学实验:人根据一定的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或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控或模拟研究对象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过程(科学实验优点:简化纯化研究对象,强化研究对象,在西安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经济可靠和变革自然的方法)3科学假设:有争议,困难的科学理论a)类比和模型形成科学假说溯因推理形成科学假说b)形成假说原则解释性对应性可检验性3.2.3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形态1科学抽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过程a)科学概念符号b)及思想模型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对研究对象极度纯化简化,催使人们发挥想象力2逻辑方法a)归纳:从个别或特殊事物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方法b)演绎:从一般到个别c)类比:根据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3非逻辑思维方法:直觉、灵感、想象4数学方法a)特点:对研究对象量化处理b)数学模型:针对参照某种对象系统的主要特征或数量关系相互转换采用形式化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c)模型建立步骤:资料数据抓住本质特征简化处理数学抽象求解检验5科学理论创立a)理论动态结构:基本理论假设,推理诠释或模型,对应原则b)建立理论方法:公理化方法,逻辑历史统一3.2.3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1逻辑评价a)相容性评价:与公认的理论比较评价是否违背公理b)逻辑型简单评价c)自洽性2理论检验:理论确证理论否证判决性检验3科学评价检验复杂性a)观察者本身易缪性b)科学理论复杂性c)理论是发展的经验检验很难贯彻始终d)检验者的社会环境个人因素e)各个科学分支评价标准不统一3.2.4科学理论的发展观a)积累式发展:不断积累渐近直线发展过程,通过经验事实材料的积累通过归纳法建立起来b)否定式发展:通过否定发展4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4.1技术的本质与结构4.1.1技术的本质a)人对自然能动关系,从属劳动过程,是按照人的目的使自然界人工化的活动过程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技术特征人类社会需要与社会运动规律认识的结合;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运用技术改变自然同时改变人类在身4.1.2技术构成a)构成要素:材料能源信息b)要素分类:经验形态、实体形态、知识形态技术要素c)技术结构:经验型、实体型、知识型技术结构d)技术演化: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矛盾;技术结构与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矛盾;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推动技术演化4.1.3技术体系及其特征a)含义:某一时期社会生产基础的技术总和及其结构称为这一时期技术体系b)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动态性、优化性4.2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4.2.1现代技术特点4.2.2技术预测和评估a)技术预测含义:人用已有的理论方法技和术手段根据技术过去和现状对未来一定时期结束的发展趋势的预测b)技术评估含义:利用各种科学方法,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性地分析技术对人类社会自然界等的利弊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c)技术评估特点:内容系统,评价主体跨学科,评估对象广泛评估方案可操作,评估过程动态持续4.2.3技术方案构思设计科学原理推演、经验提升法、智力激励法、移植综合法、检验表法4.3技术价值技术社会观4.3.1技术价值概念特征主要内容a)含义:指实现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b)属性:客观、实践、历史、相对性c)内容: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包含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4.3.2 技术发展中伦理伦理问题:目的性问题、对待基数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高伦理问题、高技术与传统那个技术冲突问题4.3.3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4.4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4.4.1技术创新概念特点a)是技术社会学和技术经济学概念b)技术创新特征:创造性、效益型、风险性、过程性、周期性、群集性、高投入性4.4.2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动力来源:主体对外部环境积极的反应,和自身价值自觉4.4.3高技术及其产业化高技术特点:知识密集科学化的技术;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有高度战略价值的技术;具有国际化特认证的技术5科学技术与社会5.1科学技术与社会建制a)科学技术体制化含义:科学技术活动确立为一种社会建制的过程b)科学技术体制构成:科技活动的经济支持制度;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科技活动的法律调整;科技知识传播与增加体制5.2科学技术与社会运行科技活动的法律调整a)运行特点: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b)不平衡性;区域运行不平衡;过程(时间)运行不平衡;学科发展不平衡;技术发展不平衡c)社会运行保障:社会环境系统;国家战略和科技政策;科学奖励制度;技术专利制度5.3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a)科技社会规范: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科学的社会规范与技术的社会规范;b)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现代科技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兴起;新社会思潮的出现;走向知识社会;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5.4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书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