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训练卷(一) 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一)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 .可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 .证明了炎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D .是一种没有任何史料价值的想象 【解析】根据材料炎帝使用耕作方法和发明生产工具的传说,可知炎帝在早期农业领域里作出的贡献,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故选A 项;关于炎帝的传说,并没有考古学发现的实物依据作支撑,不能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排除B 项;关于炎帝的传说只是人们的口口相传,并没有考古学发现的实物依据作支撑,并不能证明炎帝的真实存在,排除C 项;炎帝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关于炎帝的众多传说对于研究早期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D 项。 【答案】A

2.据记载,西周时期,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后来,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这反映了 A .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 B .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盛行 C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由材料“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耕作仪式,寓意敬天保民。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后来,这一礼仪逐步成为一种国家礼仪被历代王朝延续”可知古代统治者鼓励人民农业生产,体现了重农思想,故选B 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 项;

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抑商的政策,排除D 项。

【答案】B

3.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五个经济区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A .江南地区的开发尚未开始

B .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

C .黄河流域的经济地位突出

D .各地区间呈现孤立的状态 【解析】仔细观察图1可知,西汉的五个经济区大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因此可以看出当时黄河流域的经济地位突出,故选C 项;从图中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已有经济区的分布,说明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得到开发,排除A 项;图中只能看出当时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布情况,但无法看出各地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排除B 项;由图中可以看出,华北一带的两个经济区是有重合之处的,说明各地区并不是呈现孤立的状态,排除D 项。 【答案】C

4.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A .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

B .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 .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 .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解析】根据材料“汉魏之际……南朝时期……到隋朝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旧比较落后,故选A 项;“农、商

此卷只装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业进步明显”,与“粮食自给”、“交易,俱不用钱”等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岭南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岭南是南方的一小部分,排除D项。

【答案】A

5.清代松江人叶梦珠曾说:“吾邑地产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

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水稻种植已经无利可图 B.出现了农业专业生产区域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解析】根据材料“地产棉”、“赖以济”、“种植之广”可知棉花在松江地区的种植较为普遍,赋税的征收也依赖棉花,体现了农业生产区域的专门化,故选B项;材料强调棉花种植的普遍性,未体现水稻种植的情况,排除A项;中国古代始终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棉花的种植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

【答案】B

6.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A.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生产力取得了质的突破

C.支撑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 D.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解析】依据表格可知,明清时期农业发展迅速,为人口增长提供经济基础,故选C项;明清时期,中国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虽然在经济总量上领先世界,但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A项;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铁器牛耕的耕种技术到明清时期没有发生质的突破,排除B项;表格中无法得出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排除D项。

【答案】C

7.西周时期礼乐森严,祭礼、丧礼、朝观,皆是在席上行跪坐礼,放置于席上的饮

食器皿如茶壶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圆的。宋代“席地而坐”普遍被“垂足而坐”

代替,茶壶等器皿的造型逐渐变得修长,把手也逐渐加大。这一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推动私营手工业发展 B.西周宗法制度逐渐瓦解

C.手工业生产受到生活方式影响 D.中央集权呈现强化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行跪坐礼,放置于席上的饮食器皿如茶壶等,其造型一般是矮圆的”、“垂足而坐……茶壶等器皿的造型逐渐变得修长,把手也逐渐加大”,生活礼仪的变化,影响了手工业制成品的变化,故选C项;材料不涉及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生产的公私属性,排除A项;宗法制度要体现的是宗族血缘关系,排除B 项;中央集权与手工业制成品的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答案】C

8.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

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解析】“棉布、丝绸业、瓷器”等反映新兴工商业市镇专业化明显,故选B 项;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唐朝时期,排除A项;明清时期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规模,排除D项。

【答案】B

9.棉花自汉代传人中国后,直至唐代只在今西北、西南部分地区零星种植。元初,

“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材料体现了

A.政府政策促进棉花推广 B.棉纺织业技术不断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