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准工时观测表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5a2b0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7.png)
√如采用秒表,则应及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简短延迟(在时间研究表格中标准化)
√尽量采取连续记录的方法
√决定观测记录次数 N
六、绩效评价(评价系数)
由于每个单元的操作时间依赖于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努力程度,因此必须对测定的实际结果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比,将优秀者和略差者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标准水平。
定义二: 在适当考虑操作者的疲劳以及个人生理需求和不可 避免的耽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对于已规定方法的 工作量的衡量,这种技术建立了用来执行某一给定 任务所允许的时间标准。
标准工时的主要因素
① 正常的操作条件: 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 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被研究的工作的工作方法,包括工具、设备、工作环境、工艺等都已经进行了标准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
作业测量法的应用:
在IE实践中普遍认为:秒表时间研究法、基础动作资料法的科学性较好一些,这是因为: 1、保证了标准时间客观公平的基本原则。 2、秒表时间研究法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求得标准时间,对于现场管理与改善非常实用 3、基础动作资料法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新机种的量产前标准设定,以及对革新前后的方法进行评价。
秒表
计算器
时间研究表格
亦称之为时间研究或时间分析 是一种在符合建立标准工时的条件下 由专业IE人员利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在工作现场,按一定的方法 测定并记录操作人员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所用时间 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合适的宽放来确定该项工作标准工时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法常用工具:
摄像机
时间研究软件
标准工时的制定---秒表时间研究法
6、在研究现场悬挂管理看板,能有效减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受其他外来影响
标准工时量测方法
![标准工时量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38b738ddccda38376baf71.png)
平均时间
评比系数 宽放系数
作业时间 标准时间
标准工时量测方法
目的:透过时间研究(Time Study)计算作业时间, 取得生产线标准工时。
方法:于现场观察作业员作业并利用马(秒)表量测 及其作业时间,记录于时间研究记录表
直接时间研究常采用之方法
马(秒)表测时法(又称直接测时法)
马(秒)表测时法(stopwatch time study):利用 马(秒)表测量一工作单元完成所需之时间,再加 入绩效评比系数及宽放时间后,而得标准时间。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1
5'66"
ΣT
2 填入所量测
----------------
3
4 时所产出的
R*量测次数*人数
5 6
总数
7
8
9
10
填入量测 的总次数
=工时平均值* (1+宽放率)
量測次數
工時平均值
寬放率 寬放後 標準工時
=周期时间
線標準工時
=瓶颈站宽放后工时
量测步骤与注意事项
1.挑选产品及生产线别
码表测时法之方法 1、连续测时法 2、归零测时法
码表测时法步骤 1、记录基本数据 2、将工作划分单元 3、观测并记录操作时间
时间研究记录表
產品料號:
分析者:
製程別 編號
工作站別 人數
機種: 計數單位:
填入所量测 到的工时
部門:
生產線別: 時間單位:
量測日期: 量測時間:
工作內容
量測值
T
R
IE标准工时表
![IE标准工时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c9c077a8956bec0975e363.png)
#DIV/0!
實際人數: 實際産能: 實際人均産量:
達標率:
原因分析:
文件编号:
版 本:
A1
观测日期:
宽放时间
项目
私事宽 作业 疲劳 管理 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时间 10分 20分 10分 10分
比率 2.1% 4.2% 2.1% 2.1%
123
工时观测表
评比系数
標準産量: 人均産能:
#DIV/0!
損失比率
#DIV/0! #DIV/0!
0人 #DIV/0! #DIV/0!
#DIV/0!
實際人數: 實際産能: 實際人均産量:
達標率:
原因分析:
123
工时观测表
评比系数
特殊宽放
熟练 环境 努力 程度 条件 程度
一致性
10分 2.1%
2.0% 2.0% 2.0%
2.0%
观测次数(秒表)
4 5 6 7 8 9 10
型 号:
0
规 格:
0
观测人:
刘杰
不良 比率
线外 人员 比率
系 数
总工作时 间(8小时
制)
部门
1.0% 1.0% 1.090 480分
#DIV/0!
#DIV/0!
######
#DIV/0!
#DIV/0!
######
#DIV/0!
不平衡損失時間: 觀測時間小計: 標準時間小計: 標準人數小計: 標準産量: 人均産能:
#DIV/0!
損失比率
#DIV/0! #DIV/0!
0人 #DIV/0! #DIV/0!
#DIV/0!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https://img.taocdn.com/s3/m/4f19eede76eeaeaad1f330f4.png)
标准工时、瓶颈工时
在IE中,有几个关于产品的工时需要了解并掌握,特整理如下:
1、循环工时(Cycle Time)--C/T
单个站位周期作业时间、不包含作业放宽的工时,一个产品的Cycle Time,即为该产品所有站位的Cycle Time总和。
2、标准工时(Standand Time)--S/T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其构成为:
计算方式为:
标准工时=正常时间+放宽时间
=正常时间×(1+放宽率)
=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放宽时间
=平均操作时间×(1+评比系数+放宽率)其中:平均时间是指观察后:(∑产品C/T/观测周期数)
3、瓶颈工时(Bottleneck Time)--B/T
在流水线作业下,产品产能可透过B/T进行计算,如下:
日平均产能=日工作时间/Bottlenect Time×生产效率
4、实际作业时间(Actual Tact Time)--T/T
与客户需求量相关,取决于客户需求,其计算过程为:
T/T=日工作时间/日客户需求量
其中,又以T/T来变更产品的C/T,当C/T接近于T/T时为最佳管理要求。
C/T>T/T时,
说明产线有改善空间,而C/T<T/T时,又会造成多生产,增加库存。
5、总制造时间
即一个产品所有站位的C/T总和。
6、总制程时间
包含平衡损失的工时通常为:
B/T*站位数
7、平衡率
即编程效率,计算过程为:
总制造时间/总制程时间。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含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b8544a08a76e58fafab003c7.png)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1.1应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制定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1.2将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应用于生产管理。
2范围2.1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
3职责3.1车间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工艺流程,测量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积累、分析工时数据,制定通用作业工时标准(运用综合数据法);3.2生产车间经理:负责标准工时表的执行,按标准工时表排定的工位及作业内容组织生产,审核各班组生产日报表;3.3工艺工装职能:负责对标准工时表校对、审核;3.4燃具产品部长:负责对标准工时表审定、批准;3.5综合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各功能模块应用输出,并应用于生产管理;3.6技术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表归档管理,发放;4工作流程图5工作程序5.1标准工时制定原则5.1.1在产产品:所有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必须制定相应品名的标准工时,超过3年未生产产品的标准工时表可以不维护更新,但保留旧版电子档,以备查看;5.1.2新增产品:新产品试产时需制定一个临时工艺流程图,在批量生产后5个工作日须发行新版正式标准工时表;新版标准工时表版本号统一定为“00”版;5.1.3工艺变更:当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须调整相应变更工位的工时数据,并升级发行新的标准工时表,版本号为原版本号加“1”,并在表上相应位置注明升级原因。
例:原版为“00”版,升级后发行版本为“01”版,以此类推。
5.1.4制程改善:当对生产制程进行改善时,改善成果将通过“标准工时”的降低,“线平衡率”的提高来体现;改善完成后须升级标准工时表,以进行相应措施的固化;5.1.5与实际差异过大:当正式版标准工时表投入使用后,若发现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就部分或全部工位进行重新观测分析,再升级发行新版标准工时表;差异过大的标准为:在去除外部影响与内部问题后的产出工时与投入工时的差异超过10%;5.2数据测量标准工时制定初期阶段以秒表法为主,待积累了大量的作业单元数据进行分析后,再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常用作业的工时标准参数表,以在后期制定标准工时时直接取用,提高制作效率。
精益管理之标准工时
![精益管理之标准工时](https://img.taocdn.com/s3/m/86a8f02dd5bbfd0a78567359.png)
3.0 标准工时的运用 3.1.1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1 效率=产出/投入; 2 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出勤工时 3 工作效率=产出工时/总出勤工时 4 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PCS 5 直接出勤工时=直接作业人员的投入工时; 6 总出勤工时=(直接+间接)人员的投入工时;
3.1.2 生产效率的计算案例
标准工时的结构图
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时 = [平均实操工时 *(1+评比系数) ] + (正常时间*宽放系数)
评比系数需要根据测量对象每次确认、宽放系数在 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只需确认一次.
关键词:评比系数、宽放系数
为什么要进行评比?
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 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 (正常速度)作比较。
2.6 标准工时审核与发行的四个步骤
2.6.1 标准工时测试记录表(IE制作\班组长会签); 2.6.2 工序别标准工时总表(IE课长\制造课长会签); 2.6.3 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工程经理\生产经理会签); 2.6.4 《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经文控统一发行;
目录
什么是标准工时 如何测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应用
产出工时=? 需求工时=? 需求人数=?
产出工时=1000*20/60=333.33
需求工时=333.3/60%=555.55
需求人数=55.55/2*10=27.53 ≈28人
3.4 设备需求的计算依据
1 设备产出工时=产出数量*设备加工周期时间/PCS; 2 需求工时=设备产出工时/设备稼动率; 3 需求设备=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 4 出货期限:24小时之后(1天之后); 5 工作时间:22小时/每天; 6 设备稼动率现状:70%;
标准工时测量记录表
![标准工时测量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7a2f590ca8114431b90dd83f.png)
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产品名称
观测者: 设备型号 零件名称
日期: 工艺参数: 零件编号:
N o
作业单元
人机关 系 作业
测定时间
人 机 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标准时间
代 表
符号
超 级
A
修正数 +0.15
熟练程度评比系数表
动作特点
动作绝对顺畅,难以分清动作之间的分界
C
+0.05 能过持续长久的最佳动作
D
0
平稳 地工作,似有多少未尽余力
较 差
E
劣F
-0.05 -0.16
很多犹豫不诀,动作有些笨拙 犹豫不诀十分明显,笨拙,有很多错误
较差 劣
E
-0.05 工作慢
F
-0.12 工作慢且明显地浪费时间
代表 超级
优B
+0.11
动作十分顺畅
优
良C
+0.06
动作顺畅,没有犹豫不诀
良
平 均
D
0
动作组合尚佳,犹豫不诀难以发现
平均
作业班组:
材料规格:
10
平均时间
秒
努力程度评比系数表
符号 修正数
动作特点
A
+0.13 最大可能的努力,不可能继续下去
B
+0.10 十分努力,不能保持超过几天
小批量多品种标准工时制定
![小批量多品种标准工时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8a7df4b8f67c1cfad6b87b.png)
解决方案
标准工时
纯人力作业: 动作模块标准化,用 到直接调取工时 • • • • • • 纯设备作业: 1. 设备速度。 2.产品参数
人机配合作业: 1. 人工动作模块工时; 2. 设备速度; 3.人机配合分析
此方案变量是什么? 产品参数. 1.产品参数一变,工时随之变动, 做到每个型号工时 不一样。满足要求。 2. 较观测法, 可以提前计算标准工时,无惧短周期。 3. 较统计法, 模块化人力工时,标准化设备时间, 无惧制程变更。
标准工时定义& 常规测量方法
• 1.2 标准工时如何测量? • 主要分三大类: 观测法 & 合成法 & 统计法
企业特性分析
• 中小型 企业的特点: • a. 客户要什么给什么,导致产品种类很多。 • b. 客户要多少给多少,无法掌控产品生产量。 • c. 产品供货周期看客户产品周期&议价等因素,无法掌控产品生命周 期。 • 中小型企业的产品特性: • a. 品种繁杂; • b. 小批量; • c. 短周期; 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那工时怎么去制定呢?
问题描述&分析
• • • • • • • • • 使用观测法可以吗? 是不是每天需要制定20+个型号的工时测量? 是不是每次工时还没测完,产品已经生产完了? 是不是工时还没有制定完,这个型号已经不做了? 问题: 这样的情况真的适合用观测法进行测量?答案:NO 可以使用统计法吗? 是不是产品种类一直在变化,很多产品无参考制程? 是不是很多产品完全没有做过,无经验进行借鉴? 问题: 这样的情况适合统计法进行制定工时吗? 答案:NO 那我们公司的工时怎么去制定呢?
标准工时及计件单价
![标准工时及计件单价](https://img.taocdn.com/s3/m/303a821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f.png)
2022/2/9
1
目录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二、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 三、标准工时的应用 四、计件单价与标准工时
2022/2/9
2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1.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
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 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熟练 F2 -0.22 努力 F2 -0.17
操作环境系数 一致性系数
理想 A +0.06 理想 A +0.04
优 B +0.04 优 B +0.03
良 C +0.02 良 C +0.01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尚可 E -0.03 尚可 E -0.02
欠佳 F -0.07 欠佳 F -0.04
在有刺激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80,133, 100 在无刺激的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60, 100 ,75
2022/2/9
15
评价系数的评价尺度之一
评比
相当行走速度
正常 正常 正常 =60 =75 =100
操作水平
英里 /h
km/h
40
50
67
甚慢;笨拙、探索之动作;操作人 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
(6)作为评价作业者技能和工程管理水平的依据
(7)产能负荷分析之用&效率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2022/2/9
4
二、标准时间的方法、步骤
1.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工时的测定方法: 1)、直接法:A、马表法 B、摄影法(高速、普通、低速)C、其它类 2)、间接法:A、既定时间(PTS法)(WF 法、MTM法、MOD法)
IE(工业工程)标准工时
![IE(工业工程)标准工时](https://img.taocdn.com/s3/m/7745c5b8d15abe23492f4d20.png)
13
HI-13
Insert L901.L301.F1.D901
2 31.87 28.56 27.39 26.88 29.55 31.87 26.88 14.43
14
HI-14
Insert SK.CR1.CX1.CX2
2 31.67 30.59 31.64 29.68 30.14 31.67 29.68 15.37
26
T U-04
Total inspection
1 15.99 15.34 14.28 13.48 10.38 15.99 10.38 13.89
27
ICT
Testing components of main board
1 10.23 12.34 11.25 13.88 14.22 14.22 10.23 12.38
UPH(units per hour)单位小时产能,产能的指标。
UPH=年生产量/(12*月工作日*日工作小时)或 UPH=日生产量/日工作小时
计算当前整机cell 线UPPH?
常用术语—生产力、生产效率
常用术语— OPE
OPE(Overall Plant Efficiency)整体工厂效率
用来衡量工厂经营管理的整体效率,包含:设计者效率,管理者 效率,作业效率。反应工厂综合能力。
五、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秒表观测法俗称“马表法”或时间观测法(我司采用的方法) 2)标准时间预定法(PTS法) a、WF法(Work Factor) b、MTM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C、MODAPTS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TS) 3)标准资料法 4)经验法 5)VTR法(摄影法)
标准工时统计表-新
![标准工时统计表-新](https://img.taocdn.com/s3/m/3494ff38ff00bed5b9f31d74.png)
之和;5.产线平 人)时间之和;8.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0 1.1 1.2 1.0 1.1 1.0 1.0 1.1 1.0 1.1 1.1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
8.5 25.9 11 9.6 11.6 16.7 1.3 21.4 34.6 33.1 16.8 21.5 40.5 54.6 22.5 40.4 38.3 61.9 47.9 30.9 549.0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3 25.9 11.2 9.3 11.2 17.2 1.3 20.3 32.7 65.2 15.4 21.3 39.5 54.4 22.3 40.6 38 61.3 46.8 35
0.93 0.09 0.69 1.08 1.75 1.01 0.65 1.10 1.09 0.32 1.10 0.65 0.62 0.71 3.51
标准工时及产能统计表
单元
工序
目标效率: 目标良率: 2018/11/23 8:55
平均操作 生产 数 时间 量 (sec/次) (set/次) 评定 系数 宽放率
90% 98% 吴木辉
装配
工序名称
品名
E123
每次操作时间(s) 标准差 0.27 0.54 0.37 0.13 0.22
测量日期
偏离 比率 制程 性能
8.9 26.2 11.4 9.5 11.8 17.6 1.2 21.3 34.8 68.7 17.6 20.9 40.2 54.7 22.8 41.3 37.9 61.5 48.2 29
标准工时观测表-动作分解版(A4打印版)
![标准工时观测表-动作分解版(A4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d8004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3.png)
产品型号
文件编号:
观测岗位
观测时间:
序号
作业步骤
时间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1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2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3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4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5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6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7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8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9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10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11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12 一个周期的时间
秒表读数 时间周期
备注:
1、一般进行5-10次观察。 2、观察步骤拆解时,拆解到最短的任务时间,但不小于2秒。 3、每名操作工用一张表,如联合作业需要分开观测。
4、如果漏掉一个时间,则继续观察,不要停下来。 5、在计时的同时,可以进行持续改善的任何方面,注意异常情况。
观测者
10
最低时间 调整后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工业工程)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工业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787a9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6.png)
一致性
超优
A
+0.04
优
B
+0.03
良
C
+0.01
平均
D
+0.00
可以
E
-0.02
劣
F
-0.04
28
秒表测时法
Step 6: 进行评定
• 合成评定:是从秒表测时整个周程中,取出若干人工作业的单元,
取其实测平均值,再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分析该单元的时值,
最后將两者相比較,求取评比系数.(此评比要具备PTS的技巧)
(5) 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6) 治工具是否在指定的位置
(7) 是否按照既定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16
秒表测时法
Step 3: 进行作业分解
分解理由:
(1) 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点
(2) 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
(3) 作业条件、 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
(4) 进行生产线平衡改善
(5) 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
• 评定时需注意的要点
(1) 评比只针对人工作业单元,不可针对机械自动作业.
(2) 尽量避免太主观的评比方式.
(3) 只对所有人工作业单元统一评比即可(同一作业员).
(4) 测时员的评比训练很重要,每半年或一年要进行训练.
29
秒表测时法
Step 7: 赋予宽放
• 宽放(Allowance)的种类:
改进方案 (Retrofit projects)
(秒表测时法,综合数据法)
周期时间长,比较随机
(工作抽查法)
10
目录
1.标准工时的概念
2.秒表测时法
3.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4.产能规划
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表
![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40bf89a25901020207409cf8.png)
班次:
产线:
产品型号:
日期:
目标效率:
90%
人均产能(pcs/hr):
7
平均工时(s):
15
不平衡损失(sec):
336
目标良率:
85%
工序最小工时(s):
10
瓶颈工时(s):
37
产线平衡率:
30%
工序(N o.)
作业内容
实测作业时间(sec/pc)
平均工时 宽放率
标准工时 人力配置 工位平衡时间 最大产能(p
15
9
尺寸检验+边缘检验
10
11
9
9
9
10
10
1.0
11
2
5
10
鐳刻
10
10
10
10 10
10
10
1.1
12
1
12
11
涂黑
10
9
10
9
10
10
10
1.1
12
1
12
12
背贴
25
22
24
23 24
24
10
1.1
29
3
10
13
成检
30
33
29
26 35
31
10
1.1
37
3
12
直接人力 (人)
班长
间接人力(人) 包装
和;8.各工序最高允许工时=标准产能/直接人力。最大产能=单位标准时间/瓶颈工序标准时间
整修
工作时间 (Hrs)
节拍
标准时间
预定效率 直通率 标准产能
标准工时量测方法
![标准工时量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38b738ddccda38376baf71.png)
标准工时的作用
规划机器,工作站,各部门和员工的排程 平衡生产线,使每一工作站的负荷均等 需配置多少员工、多少机器 现有之设备及人工,可处理多少工作 衡量生产力 排定生产计划 计算产品成本 选择较佳的方法或评估降低成本的方法 评估采购新设备及其费用的依据 编制人力预算
标准工时需要防止的现象
2. 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 3. 依据指定使用工具(包括夹治具),设备。 4. 方法 (已经过合理化的动作+符合动作经济原则
+MI+标准化步骤)
什么是标准工时?
5. 指定材料规格。 6. 材料进出位置固定。 7. 在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以每天能够维持的完成
工作的正常速度进行作业。 8. 附加条件:工安、质量、成本。
生产效率高达95%-100%,甚至超过100%。 设备稼动率超过超过90% 。 大家都在将标准工时和效率指标当作笑谈。
标准不仅要考虑合理性,合法性, 更要考虑它的导向性。
标准工时主要组成部分
1.标准工时=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2.正常时间=平均时间×(1+评比系数) 3.宽放时间=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 别宽放+政策宽放+ …
马(秒)表时间研究法(stopwatch)系指以马(秒) 表测时,并观测工人在观测周期时间内之工作时间 标准而言。一旦由马(秒)表时间研究获得标准时 间,则此项标准时间便可做为为组织内所有其他工 人相同工作之时间标准。
马(秒)表时间研究
马(秒)表时间研究乃观察一个人员许多次 工作周期为基,此观察结果可用以衡量其他 作同样工作之员工效率,其基本程序如下:
4.确认现有工作站数与作业内容是否与IE 作业指 导书一致。
[整理]ST标准工时
![[整理]ST标准工时](https://img.taocdn.com/s3/m/565d20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e.png)
ST 标准工时含义: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
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1.直接观测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 2.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21种基本的动作,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0.129秒,可以根据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 3.简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 Work Factor ),BWF也是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基本动素,基本单位为BU,每个BU的时间为0.06秒,每个动素为5个BU,通过将员工动作分解为BWF中的基本动素,以制定标准工时。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MTM(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WF(工作因素法)等其他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这是指理论上的方法,实际上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比如有新机种需要制定标准工时是,可以参考以往的相似机种来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主要用于(1)作为部门和人员的考核标准;(2)安排生产加工任务;(3)与实际值比较不断调整修正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任何两个人、两台设置和工作环境是一样的,因此标准工时只是一个参考值,在反复从事相同工作的流程性企业或岗位有意义,对以项目为主导的企业和单位不适用。
标准工时制定过程中的宽放率的运用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关系式如下所示:标准工时= 正常工时X (1+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公式(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
宽放率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生理宽放2.疲劳宽放3.管理宽放4.特殊宽放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10%~20%,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
标准工时测定表
![标准工时测定表](https://img.taocdn.com/s3/m/f17142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a.png)
任务
编号
任务名称
任务描述
预计时间
(小时)
实际时间
(小时)
差异
(小时)
差异分析
1
数据分析
分析客户数据集并提出见解
3.0
3.5
0.5
数据量比预期大,需额外时间处理
2Hale Waihona Puke 报告编写根据分析结果编写报告
2.0
1.8
-0.2
分析内容清晰,编写速度较快
3
会议准备
准备周会议的演示文稿和材料
1.5
2.0
0.5
遇到技术问题,准备时间延长
4
客户沟通
与重要客户进行会议和沟通
2.0
2.5
0.5
客户问题多,沟通时间较长
5
市场调研
进行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分析
4.0
3.5
-0.5
市场数据容易获取,分析较快
6
产品设计
设计新产品的初步方案
5.0
6.0
1.0
设计过程中遇到未预见的挑战
备注:
在这个表格中,每项任务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以及详细的任务描述。预计时间和实际时间用于评估工作效率,差异列显示了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而差异分析提供了时间差异的可能原因。
IE标准工时瞬间观测原始数据记录表
![IE标准工时瞬间观测原始数据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884807fd7c1cfad6195fa7a9.png)
表格编号版次A/00文件编号修改日期页次版本:产品编号拉线部门:9月18日工序名称工站人数产出量记录周程换料时间评价放料时间评价冲压111起始动作 4.99 6.07 5.4 5.31 4.46 5.3 4.75 5.124.985.835.46评价结束动作 5.24 5.26 4.89 6.12 5.68 5.78 5.1 5.245.28机械名称机械时间 1.43 1.491.511.461.61.5工序名称工站人数产出量记录周程取料时间评价放料时间评价动作单元 4.79 3.544.114.15评价MOD值 2.32机械名称机械时间工序名称工站人数产出量记录周程取料时间评价放料时间评价动作单元2.78 2.532.472.822.412.352.452.862.58评价MOD值 1.42#DIV/0!機械名稱機械時間工序名稱工站人數產出量記錄周程取料時間評價放料時間評價總周程動作單元 1.862.21.291.621.371.91.771.031.60MOD值1.29機械名稱機械時間合成評比為:0.68工序名稱工站人數產出量記錄周程取料時間評價放料時間評價2.42.32.62.43起始動作評價結束動作機械名稱機械時間放散热片于模具内放散熱片於料箱內M3G1M2P5吹模具上的鐵屑(平均每8個吹一次)从料箱内取散热片H、S制造部金丰OCP-25N M5G3M3P2(M3G3M3P2)1.合成评价:放散热片于模具内;放散热片于料箱内这两个作业单元观测时值与MOD法的预置时值比较,合成评价为0.68。
M3G3M4P0观测日期:备注QCM405300RXCT M090H0001取散热片放散热片于料箱内标准工时瞬间观测原始数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