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八章海浪精品PPT课件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讲义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讲义陈登俊编目录第一章大气概况第二章气温和湿度第三章气压第四章风第五章大气稳定度第六章云和雾第七章海温和海冰第八章海浪第十章大气环流第十一章海流第十二章水文气象要素的气候分布第十三章天气图基础知识第十四章气团和锋第十五章锋面气旋和中小尺度系统第十六章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第十七章西风带高空天气系统第十八章热带气旋和其它热带天气系统第十九章天气预报原理和简易预报方法第二十章气象报告和气象传真图的识读与应用第二十一章船舶气象导航第一章大气概况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一、干洁空气(Dry Air)1、主要成分:氮气(N2)、氧气(O2),二者占空气总容积的99%2、次要成分: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氢气、惰性气体,体积比不足1%3、易变成分:(质量易变)二氧化碳(CO2)、臭氧(O3)4、对气温有影响的成分:二氧化碳(CO2)――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臭氧(O3)――――-吸收紫外线5、干洁空气的分子量:28.966二、水汽(Vapour)1、来源:地表的蒸发2、水平分布:海洋多于陆地,沙漠最少3、垂直分布:低空多于高空,随高度升高水汽含量迅速减少4、特点:1) 在自然条件下,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气体,是天气演变的主角。
2) 具有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性能,加上在水相变化中伴有凝结潜热的吸收或释放,对气温产生影响。
5、湿空气(Wet Air):含有水汽的空气三、杂质1、杂质: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又称为气溶胶粒子,包括水汽凝结物(水滴、冰晶)、微小盐粒等2、对大气的影响:使能见度降低;作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3、城市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第二节大气的垂直结构一、大气的垂直范围和垂直分层1、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近地面附近干空气的密度为1293g/m32、大气上界:大气与星际空间的分界面,通常以“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000km作为大气上界的高度3、垂直分层:1) 分层依据:气温和水汽的垂直分布、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2) 分层:自地面向高空,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3) 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极少,类似对流层中的云很难生成4) 热层:又称电离层,对远程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意义二、对流层(Troposphere)的主要特征1、对流层的厚度:平均10km;在赤道最厚,向两极减小;夏季厚,冬季薄云、雨、雾、雪等主要天气现象发生在该层,是气象学研究的重点层次2、三个主要特点:1)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m,气温平均下降0.65℃,该值称为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用表示,即=0.65℃/ 100m。
【精品】航海潮汐课件(可编辑
157 135 081 116
• 潮高的季节改正数
00 0 0
• 附港和歌山1/8-94潮高
157 135 081 116
• 潮信资料包括:平均大(小)潮升、平均高(低) 潮间隙和平均海面。利用潮信资料可以大致概算 高、低潮时和潮高。
• ①当地高(低)潮时=当地高(低)潮间隙十 格林尼治月上(下)中天时
• ②用潮升估算潮高
• 平均大潮高潮高=大潮升
• 平均大潮低潮高=2×平均海面-大潮升
• 平均小潮高潮高=小潮升
• 平均小潮低潮高=2×平均海面-小潮升
•
所求日的潮高可以根据大潮日至小潮日约间隔
7.5天和所求日期与大(小)潮日期的关系内插求取:
• 所求日高潮潮高=大潮升- 大潮升 小潮升
•
×(所求日与大7潮.5日相隔天数)
• 当不知道格林尼治月上(下)中天时间时,对 于半日潮港,可用下述方法近似求取月中天时间:
• 上 半 月 : 月 上 中 天 时 = ( 农 历 日 期 -1 ) ×0.8+1200
• 月下中天时=月上中天时±1225
• 下半月:月上中天时=(农历日期-16)×0.8
• 月下中天时=月上中天时±1225
•
• 主港吴淞1/5-94潮时 2313
• 潮时差 0221
• 附港铜沙1/5-94潮时 2052
• • 主港吴淞l/5-94潮高
116 • 潮差比
1.21 • 附港铜沙未改正的潮高
140 • 改正值
高潮时 低潮时 0349 1618 1203 +) -0157 -0157 -0221 -
0152 1421 0942 高潮潮高 低潮潮高
航海潮汐课 件
海浪、海流和海冰-PPT资料
B 风浪向、涌浪向恒与当时的海面风向相同
C AB都对
D AB都错
• 4.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深水波的波速与波长和周期有关,而与水深无关
B 浅水波的波速与波长和周期无关,只取决于水深
C AB都对
D AB都错
• 5. 深水波波面上每个水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完成了一次圆周运动时,
A 整个波形就向前传播了一个波长的距离
3.补偿流和潮流
海面上任何地方的实际海流应为该地的定海 流、风生流和潮流
4.冷流、暖流和中性流
四、海底地形对海流的影响
北半球
当海流流经水下高地或山脉时,在上爬过程 中,水深变浅,流速增大,因柯氏力增大, 将发生顺时针方向偏转;流过海脊之后在下 坡过程中则相反,流速减少,流向逆时针方 向偏转。当海流经过水下凹地时,流速变慢, 流向发生逆转;越过凹地后流速又增大,流 向发生顺转。
2.海流的表示方法
二、风海流 1.风海流的成因
1)漂流
2)风生流
2.表层风海流的大小和方向
1)流速
v0
0.0127 sin
2)流向
3.Ekman流 埃克玛螺线
三、地转流及其他类型海流 1.倾斜流 北半球 观测者背流而立,则右边 等压面高,左边等压面低。
2.密度流 北半球 观测者背流而立,则流的 右侧等压面高,密度小 (温度高),流的左侧 等压面低,密度大(温度低)
浪级 风浪名称 浪高
0 无浪
0
1 微浪 2 小浪 3 轻浪 4 中浪 5 大浪 6 巨浪 7 狂浪 8 狂涛 9 怒涛
H1/3<0.1 0.1≤H1/3<0.5 0.5≤H1/3<1.25 1.25≤H1/3<2.5 2.5≤H1/3<4 4≤H1/3<6 6≤H1/3<9 9≤H1/3<14 H1/3≥14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红树林
现代科技对海浪往往有准确的预报。
老杨说地在理
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
海浪条件。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
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老杨说地在理
3.3 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
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洋流(综合思维);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的成因和作用(地理实践力);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浪、潮汐、洋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
老杨说地在理
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①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
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
②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
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
判断洋流寒暖流的方法
老杨说地在理
等水温线判读法:等水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是暖流,如图(a)中M; 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是寒流,如图(b)中N。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核废水在污染海水的同时,还有可 能污染到淡水资源。 另外核废水带来这种污染,也可能会给有关的人群,特别 是沿海人群造成心理上的恐慌。 日本将核废水直接入海,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对海洋 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受到最直接影响的,要数日本周边 国家。
潮汐
老杨说地在理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 汐,合称潮汐。海水上升的最高水位叫作高潮,海水下降的最低水位叫作低潮。从低 潮到高潮,水位逐渐上升,叫涨潮;反之,叫落潮。相邻的高潮与低潮的水位差称为 潮差。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海水的运动》PPT
3
洋流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 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
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洋流的分类
按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
40°N
暖流
寒流
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
的海域的洋流
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
的海域的洋流
0°
1
判断半球
北
18℃
半
球
20℃
南
20℃
半
球
18℃
根据温度变化方向判断 南北半球
寒、暖流的判断
2 判断流向
航线,而是选用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用你学过的知识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A 6.B 7(1)c a、b a (2)渔场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3)北航线是沿北太平洋暖流经 过的海区航行的航线,冬季暖流上空大雾弥漫,航行困难,但军事保密性强,且该 海区盛行西风,顺风顺流,航速较快。
A.珠江口的潮高较平时低 B.孟加拉湾风平浪静 C.杭州湾潮差较平时大 D.长江口海水盐度有所下降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 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完成第4—5题。
4.按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
A.4°34‘N航行 B.28°N航行
C.41°34‘N航行 D.62°N航行
5.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 )
A.加那利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
6.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
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上图(洋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讲义
一、干洁空气(Dry Air)
1、主要成分:氮气(N2)、氧气(O2),二者占空气总容积的99%
2、次要成分:二氧化碳(CO2)、臭氧(O3)、氢气、惰性气体,体积比不足1%
3、易变成分:(质量易变)二氧化碳(CO2)、臭氧(O3)
4、对气温有影响的成分:
二氧化碳(CO2)――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
1) 分层依据:气温和水汽的垂直分布、大气的扰动程度和电离现象等
2) 分层:自地面向高空,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3) 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极少,类似对流层中的云很难生成
4) 热层:又称电离层,对远程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流层(Troposphere)的主要特征
2) 具有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性能,加上在水相变化中伴有凝结潜热的吸收或释放,对气温产生影响。
5、湿空气(Wet Air):含有水汽的空气
三、杂质
1、杂质: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又称为气溶胶粒子,包括水汽凝结物(水滴、冰晶)、微小盐粒等
2、对大气的影响:使能见度降低;作为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2、水汽的状态方程:e=aRaT
水汽的:e——气压,a——密度(绝对湿度),Ra——比气体常数,T——气温
3、湿空气的状态方程:P=ρwRdTV TV=T(1+0.378e/P)
湿空气的:P——气压,ρW——密度,T——气温,TV——虚温
二、两个结论:
1) 气温、气压相同时,干空气的密度大于湿空气的密度
当e < E时,空气未饱和;当e = E时,空气正好达到饱和;当e >E时,空气过饱和。
航海气象学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化学物质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
重破坏。另一种认为太阳活动南极臭氧层空洞是 一种自然现象。关于臭氧层空洞的成因,尚有待 进一步研究。
臭氧空洞
大气中的易变成分
3.水汽(vapour):含水汽的空气叫做湿空气(wet air)。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纬度、时间、地点而变化。
湿空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只有干空气密度的62.2%。
大气的垂直分层
• 根据气温、水汽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和电离现象等要 素的变化规律,可以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
• 1. 对流层(Troposphere)
• 2. 平流层(Stratosphere)
• 3. 中间层(Mesosphere)
• 4. 热层(Thermosphere) • 5. 逸散层(Exosphere)
• 大气是可压缩气体,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
减少。
观测表明,10公里以内集中了大气质量的 75%,35
公 里 以 下 则 达 99% , 近 地 面 空 气 标 准 密 度 为
1.293kg/m-3,大气的总质量为5.3ⅹ 1018 kg,约为
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其中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易变成分为
大气垂直分层
• 1. 对流层(Troposphere):下界为地面,上界
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km。通常在
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
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对流层集中了大气
质量的80%和全部水汽,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大气中几乎所有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发生在该层。
• 天气 (Weather):指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全PPT课件
第一节 大气概况 第二节 气温 第三节 气压 第四节 空气水平运动--风 第五节 大气环流 第六节 大气湿度
第八节 云和降水 第九节 雾和能见度 第十节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CHENLI
1
第一节 大气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成分;大气污
染;大气垂直结构。
重点:大气中的易变成分及其作用;对流
大气受热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地球表面。
太阳、地面和大气辐射
CHENLI
17
三、空气增热和冷却方式
空气的增热和冷却受下垫面的影响很大。下 垫面是泛指不同性质的地球表面。下垫面与 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途径有以下几种:
1. 热传导(Conduction):空气与下垫面之 间,通过分子热传导过程交换热量,又称感 热。地面和大气都是不良的热导体。仅在贴 近地面几厘米以内明显,故通常不予考虑。
高纬>低纬; 陆上>海上; 海拔低>海拔高
CHENLI
25
五、气温的空间分布
1.气温的水平分布 海平面平均气温从赤道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等温线大约与纬
圈平行,北半球由于海陆分布不均匀,等温线不与纬圈平行。 ① 夏半球的等温线比较稀疏,冬半球较密集 ②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
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旨在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
CHENLI
7
二、大气垂直结构
大气上界
大气上界的高度,常常因科学 家们根据和目的不同而结果相 差很大,因此要精确划定 大气 层上界的高度并为众人公认, 始终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难题。
自由大气(free atmosphere) :摩擦层以上称自由大气。摩
航海气象学课件第八章.ppt
与编报
23
五、风的观测
1、观测仪器:手持测风仪;综合数字气象仪。 2、注意事项:应选择在船上四周无障碍、不挡风处,风向传感器的0° 应
与船头一致。 3、数据记录:风向以度(°)为单位,取整数,风速(10分钟平均)以
米/秒(m/s)为单位,记到一位小数。 4、真风的求算:矢量三角形法。
例题:航速16节,航向西北,视风东北风,8m/s,求真风。
通风处,应有减振装置并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 3、数据记录:以百帕(hPa)为单位,准确度-1hPa~+1hPa。
4、数据订正:刻度订正、温度订正、补充订正、高度订正。
陈登俊§8.5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与编报
26――全天无法辩明,总云量、低云量记-,低云栏记“∞”; 部分天空可辨,总云量、低云量记-,低云栏记“∞ ” 加可 见云状。
夜间无月光时,若不能判断云状,估计天空被遮蔽而看不到星光的 那部分作为总云量,云状、低云量栏记“-”。
四、天气现象的观测
1、观测方法:现在天气现象是在定时观测时所观测到的天气现象, 过去天气现象是在定时观测之间六小时内所观测到的天 气现象。
时,记为“-”。
三、云的观测
1、注意事项: 应尽量选择在能看见全部天空和水天线的位置上进行观测;如阳光 较强,需戴黑色眼镜;夜间观测应避开较强灯光进行。
2、特殊情况的记录: 雾――全天无法辩明,总云量、低云量记10,低云栏记“三”; 部分天空可辨,总云量、低云量记10,低云栏记“ ”
加可见云状。
陈登俊§8.5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2、影响海面能见度的因子
――雾是影响海面能见度最主要的因子。 ――沙尘暴、烟、雨、雪、低云等 。 3、能见度等级术语
――能见度低劣(BAD)(0~2级) ――能见度不良(POOR)(3~4级) ――能见度中等(MODERATE)(5~6级) ――能见度良好(GOOD)(7级) ――能见度很好(VERY GOOD)(8级)
航海技术专业《第8章海浪》
第八章海浪船舶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对船舶航行危险最大的海洋与气象要素是海洋波浪,〔简称为海浪〕,所以海浪是制约船舶运动的首要因素。
海流是海水水平运动形式之一,它对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分布和变化以及天气和气候均有显著的影响。
此外,表层海流还直接影响船舶的航速,顺流增速,逆流减速,横流使船舶偏离方案航线,导致船舶搁浅、碰撞、触礁和航行时间的增加等。
本章主要介绍海洋波浪和表层海流的有关知识。
§海浪实际航速主要受到浪高和浪向的影响,因此,大风大浪中航行会造成船舶的舵效降低、航速下降。
另外,受巨浪的冲击会造成船舶发生中拱或中垂现象,严重时能时船体发生断裂,当船舶摇摆周期与波浪的传播周期相同或根本相同时,会发生死水或共振现象,严重时会导致船舶的倾覆。
一波浪要素波动是海水运动的一种普遍形式,它的根本特征是具有周期性。
波浪的要素,如下图。
当发生海面波动时,即海浪发生时,我们将波浪看作为简单的正弦波。
将正弦波波面的最高点叫做波峰;最低点叫做波谷;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的水平距离称之为波长〔λ〕;相邻波峰与波谷间在垂直方向上距离称为波高〔H〕;波形的传播速度叫波速〔或相速c〕。
两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通过一固定点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
波高与波长之比叫波陡〔δ〕。
沿垂直于波浪传播方向〔来向〕通过波峰的线叫波峰线。
垂直于波峰线的线叫波向线。
根据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定义,可以得到:λ=c·T〔〕图波浪要素二水质点的运动与波形传播的关系在海洋上波形是沿外表向前传播的,而海水那么是原地踏步。
大多数海洋中的波,振幅相对于波长为无限小,因此在理论上可以证明,深水波〔波长远小于海深的波〕中海面上水质点的轨迹是以波高为直径的圆,在海面以下其直径以指数形式迅速减小。
当水质点运动到最高位置时,其运动方向与波向一致。
当水质点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其运动方向与波向相反。
由图可见,当波面上每个水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时,整个波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海水的运动海浪与潮汐
(3)有人建议在钱塘江河口修建大坝(图示位置) 发展大型潮汐发电站,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6分)
劲的大潮挟带大量泥沙涌入河口,在冲、淤作用下
赞成:
主河槽迁徙无常,岸堤坍塌,河道摆动频繁,潮灾
① 钱塘江潮汐能蕴藏量大;
严重。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治理多采用沿岸修建大堤
② 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抵御潮灾,建国后调整为缩窄江道、增大弯曲、修
自主探究 认识海啸,提高防灾意识
海啸是典型的海洋灾害。深海海底强烈浅源地震、 (1)指出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海底地震频发的原
火山喷发及其诱发的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地形的 因并说明该处海底地形在海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
突然变化往往引发大洋水体波动,当波动的大洋水 (1)原因: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挤压碰撞,地震频
体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形成 巨大的“水墙”侵入海岸带,形成海啸。印度尼西
发。(2分)作用:海底地形高差大,海底地震易诱发 海底滑坡、坍塌,继而导致水体波动(2分);
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一带海底地震频发,1976年 以来共发生6次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损失巨大。 下图为上述6次海啸的地震震级及震中分布。
潮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下列沿海城市海域最适宜于建设潮汐发电站的是
A.金门
B.平潭 C.澎湖
D.台北
4.最大潮差存在季节差异,福建沿海民众都知道秋分 前后大潮潮差最大。但2006年据统计福建沿海地区最大 潮差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太阳 辐射 B.天体运动C.地形突变 D.台风影响
③ 潮汐能清洁无污染;
筑加固岸线大堤。下图为钱塘江河口段地理位置图。 ④ 经济发达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资金、技术实
海浪海风及海流PPT课件
(, t)
涌浪 35
36
37
随机过程
成熟期海浪 成熟期海浪—平稳随机过程 随机扰动下的控制理论
38
风浪成长与风时、风区的关系
常言道“风大浪高”,也有“无风不起浪”等说 法,这是对风与浪关系的一种描述。但这只是部 分正确。
人所共知,小小的水湾中,那怕再大的风也决不 会掀起汪洋大海中那种惊涛骇浪,因为它受到了 水域的限制。
它们的平均振幅(或摇幅)和振荡特性随着时间的增长基本 上没有变化。显然,对于平稳随机过程它离运动的起点是 充分远的,运动的初始条件对平稳随机过程已不起作用。
Page 54
平稳随机过程和谱
由此可知,如果一个随机函数X(t)所有的概率特征都与时 间t无关,则称此X(t)是平稳的。
因为平稳随机函数的变化与时间无关,因此必然要求平稳 随机函数的数学期望是常数。
有义波高当记录到的海浪时间曲线上依次取3n个波高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取前面的n个幅值进行平4923随机海浪的统计特性和谱分析50对波高进行采样515253窄带谱和非窄带谱54随机过程概率论中的随机变量是指在某些保持不变的确定条件下由实验测得的随机量它的统计特征可在实验中得到一个唯一的值但预先是未知的
课程内容
另外,即便是在辽阔的海洋中,短暂的风也不会 产生滔天巨浪。
可见风浪的成长与大小,不是只取决于风力,而 是与风所作用水域的大小和风所作用时间的长短 有密切关系。
39
风时/风区
风时:指状态相同的风持续作用在海面上的 时间。
风区:是指状态相同的风作用海域的范围。 习惯上把从风区的上沿,沿风吹方向到某一 点的距离称为风区长度,简称为风区。
Page 53
平稳随机过程和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有效波高和合成波高
20
3、合成波高 ――风浪波高与涌浪波高的合成, HE=(Hw2+Hs2)1/2
公式中:Hw――平均显著风浪波高; Hs――平均显著涌浪波高。
波浪分析图上的波高为合成波高。
二、有效波高与其它统计波高的关系 设有效波高H1/3=1m,则 平均H=0.63m H1/10=1.27m H1/100=1.61m H1/1000=1.94m
CH8 海 浪
8.1 概 述 8.2 群波和驻波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8.4 有效波高和合成波高 12.1&12.2 风浪分布概况 8.5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与编报
1
8.1 概 述
一、波浪(Wave)要素
§8.1 概 述
2
1、波峰――波面的最高点。
2、波谷――波面的最低点。 3、波高(H)――相邻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4、波幅(a)――波高的一半,a=H/2。 5、波长(λ)――相邻两波峰或相邻两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 6、波陡(δ)――波高与波长之比,δ=H/λ。 7、周期(T)――相邻的两波峰或两波谷相继通过一固定点
波高剧增。 世界上常受海啸袭击的国家和地区有:
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勒比海、墨西哥沿岸、地中海。
3)风暴潮(Storm Surge)
――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强台风、强锋面气旋、寒潮大风等)引起的 海面异常上升现象。
主要原因:海面气压分布不均匀――气压每下降1hPa,海面约升高1cm; 大风――风暴向岸边移动时,受强风牵引海水涌向岸边,海 面升高,升高幅度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1
折射
折射
绕射Βιβλιοθήκη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2
13
波浪向岸传播过程中
L3 L2 L1
H3 H2
• 波长变短 • 波高增加 • 波速降低 • 波 浪 破 碎 (破 波 )
L
H1
H
SANDY BOTTOM
w ave base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4
崩波
激波
卷波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5
破波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6
17
18
四、其它因素对波高的影响 1、波流效应 流速2~3kn,风速10~15m/s时, 波浪去向与海流方向相反或接近相反时: 波高增加最大,增幅达20%~30%。 波浪去向与海流运动方向相同时:波高降低,波长增加。
2、水、气温差 Tw-Ta=1℃,波高增加5%; Tw-Ta=2℃,波高增加10%; Tw-Ta=10℃,波高增加50%;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9
3、浅水中风浪的成长 风速、风时、风区相同时,浅水区的风浪尺寸比深水区 的小得多。
二、涌浪(Swell) 1、特征 ――波形规则,波峰圆滑,波长长,波峰线长,周期长, 移速快。 方向(来向)与海面实际风向无关,两者间可成任意角度。 2、传播特性 ――波长大的衰减慢,波长小的衰减快,随着传播距离的 增加,波高逐渐降低,周期不断增大,波长增加。
2、按成因分类
1)风浪和涌浪 风浪(Wind Wave) ――风的直接作用引起的 水面波动(无风不起浪)。 涌浪(Swell) ――风浪离开风区传至远处, 或者风区里风停息后所 遗留下来的波浪(无风三尺浪)。
§8.1 概 述
4
2)海啸(Tsunami,又称地震波)
――由于海底或海岸附近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形成的海面异常波动。 特点:周期长,波长长,波速大,在外海坡度很小,当传至近岸时,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9
8.4 有效波高和合成波高
一、几种常用的统计波高 1、平均波高 ――连续观测几个波,取所有波高的平均值。 平均H=∑Hi/n 2、有效波高 部分大波的平均波高――将连续观测到的波高按大小排 列起来,并就其中最高的一部分波高计算平均值。
例如:如果共观测1000个波,将这些波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起来,取其中波高最大的100列波高计算平均波 高,得到1/100大波平均波高,记为H1/100。 同理,有H1/1000、H1/10、H1/3。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10
三、近岸浪 1、波向的改变 ――折射,使波峰线逐渐趋于与等深线平行,即波峰平 行于海岸线。 ――绕射,波浪绕过障碍物进入被障碍物遮蔽的水域。 ――反射。
2、波高变化 ――波浪进入开敞海岸浅水区时,波高增大,波长变短, 波陡增加,易翻卷破碎。 ――波浪绕射进入海湾时,波高降低。 ――岬角地形处的波高比凹陷处的高。
2、影响风浪成长的三要素 1)几个概念 ① 风区――风速、风向近似一致的风作用的海域范围。 沿风吹的方向,从风区上沿至下沿的距离,称为风区 长度或风程。 ② 风时――近似一致的风速和风向连续作用于风区的时间。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7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8
③ 充分成长状态――风区、风时 无限时,风浪成长到一定程度 后停止发展(并变得不稳定, 破碎),这种状态即为充分成 长状态。 风区、风时无限的情况下,风 速越大,处于充分成长状态的 风浪波高越大,因此,充分成 长的风浪波高取决于风速。 对于给定的风速,风浪要达到 充分成长状态,风时需不低于 某一值,风区长度也不低于某 一值,这就是对应于该风速的 最小风时和最小风区。
所需要的时间。
8、频率(f)――周期的倒数,f=1/T。 9、波速(C)――波峰或波谷在单位时间内的水平位移(波
形传播的速度),C=λ/ T。 10、波峰线――通过波峰垂直于波浪传播方向的线。 11、波向线――波形传播的方向线,垂直于波峰线。
§8.1 概 述
3
二、波浪的分类
1、按周期或频率分类 海浪大部分能量集中在周期4~12s的范围内,属重力波 范围。最常见的重力波是风浪和涌浪。
我国风暴潮多发区: 莱州湾、渤海湾、长江口至闽江口、汕头至珠江口、雷州湾和海南 岛东北角,其中莱州湾、汕头至珠江口是严重多发区。
§8.1 概 述
5
风暴潮
§8.1 概 述
6
8.3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一、风浪(Wind Wave) 1、特征 ――周期短、波峰尖、波长短、波峰线短,波面不规则, 易破碎。 方向(指来向)与风向较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