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第一章--绪论-机械制造工艺学

❖ 结构性过剩成为制约机械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短缺经济的
结束,机械工业结构性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一般性 产品需求下降,生产能力普遍闲置;另一方面,高新技 术的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的供给严重不足。结构性过剩使
得企业发展空间趋紧,低价竞销的无序竞争局面严重,平均利润 率大幅下降,企业亏损增加。
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采用多个工厂联合协作,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的生产,有利 于达到这一目的。一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是为了便于组织生产 和管理,常分为各个车间或分厂的生产过程。一个车间或分 厂生产成品,往往又是其它车间或分厂车间的原材料。
如:铸造和锻造车间的成品就是机械加工车间的" 毛坯";机械加工车间的成品,又是装配车间的"原材料"。
❖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日本依然坚信制造业是立国 之本,制造业是日本的生命线,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信 息产业和软件产业。在信息时代,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进一步增加了。因此,他们采 取各种措施加紧研究开发新的制造技术,期望以此重 振经济大国雄风并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的供应基地。
6、机械制造科学及其发展
2、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什么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应该是指世
界制造业的主要集中地。现在,我国制造业的工 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22.14%、日本的35.43%,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 本的4.07%、德国的5.56%,所以还不能算是世 界工厂。
5、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机械工业的水平 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水平 和规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防工业的水平和 实力。机械工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 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物质保障,也是满足人民消 费日益增长的物质基础,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 实现四个现代化,制造业始终起着核心的作用,机 械工业更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结束,机械工业结构性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一般性 产品需求下降,生产能力普遍闲置;另一方面,高新技 术的重大装备和关键部件的供给严重不足。结构性过剩使
得企业发展空间趋紧,低价竞销的无序竞争局面严重,平均利润 率大幅下降,企业亏损增加。
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采用多个工厂联合协作,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的生产,有利 于达到这一目的。一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是为了便于组织生产 和管理,常分为各个车间或分厂的生产过程。一个车间或分 厂生产成品,往往又是其它车间或分厂车间的原材料。
如:铸造和锻造车间的成品就是机械加工车间的" 毛坯";机械加工车间的成品,又是装配车间的"原材料"。
❖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日本依然坚信制造业是立国 之本,制造业是日本的生命线,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信 息产业和软件产业。在信息时代,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进一步增加了。因此,他们采 取各种措施加紧研究开发新的制造技术,期望以此重 振经济大国雄风并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的供应基地。
6、机械制造科学及其发展
2、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
什么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应该是指世
界制造业的主要集中地。现在,我国制造业的工 业增加值仅为美国的22.14%、日本的35.43%, 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 本的4.07%、德国的5.56%,所以还不能算是世 界工厂。
5、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机械工业的水平 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水平 和规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防工业的水平和 实力。机械工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保障 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物质保障,也是满足人民消 费日益增长的物质基础,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 实现四个现代化,制造业始终起着核心的作用,机 械工业更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ppt

详细描述
案例三: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
总结词
某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涉及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和生产控制等多个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某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需要从生产计划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在生产组织环节,需要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和物料等资源,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在生产控制环节,需要监控生产进度和成本,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安排,以确保按时交付产品并降低成本。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词
某部件的装配工艺涉及了多个零件的组合和装配过程,需要考虑零件的精度、配合关系和装配顺序等因素。
详细描述
某部件的装配工艺需要将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系统。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精度和配合关系,以及合理的装配顺序。例如,某些零件可能需要先进行预装配,以确保在总装配过程中顺利完成。同时,对于一些高精度或特殊要求的零件,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装配方法和技术,如激光对中、液压或气压调整等。
高速切削和高效磨削技术可大幅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高速切削与高效磨削
成组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应用可提高工艺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成组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智能制造与工业4.0
高性能材料与新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前景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践案例
05
某零件的加工工艺是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工艺案例,涉及了车削、铣削、钻孔等多种加工方法。
案例二:某部件的装配工艺
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包括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等多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总结词
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需要从原材料开始,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检验环节,需要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在半成品检验环节,需要对每个生产工序的中间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预期要求。在成品检验环节,需要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案例三: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
总结词
某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涉及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和生产控制等多个方面,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某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需要从生产计划开始,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在生产组织环节,需要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和物料等资源,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在生产控制环节,需要监控生产进度和成本,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安排,以确保按时交付产品并降低成本。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词
某部件的装配工艺涉及了多个零件的组合和装配过程,需要考虑零件的精度、配合关系和装配顺序等因素。
详细描述
某部件的装配工艺需要将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系统。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精度和配合关系,以及合理的装配顺序。例如,某些零件可能需要先进行预装配,以确保在总装配过程中顺利完成。同时,对于一些高精度或特殊要求的零件,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装配方法和技术,如激光对中、液压或气压调整等。
高速切削和高效磨削技术可大幅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高速切削与高效磨削
成组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应用可提高工艺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成组技术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智能制造与工业4.0
高性能材料与新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前景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践案例
05
某零件的加工工艺是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工艺案例,涉及了车削、铣削、钻孔等多种加工方法。
案例二:某部件的装配工艺
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包括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等多个环节,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总结词
某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需要从原材料开始,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原材料检验环节,需要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在半成品检验环节,需要对每个生产工序的中间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预期要求。在成品检验环节,需要对最终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一章课件

化工设备
当今制造业社会功能
11
MMT
国力和国防的后盾
1.1.1 制造的永恒性
➢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来自制造业,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础, 是重中之重。
➢ 日本由于重视制造业,二次大战后30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与此相反,美国在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忽视了制造技术的发展,结果导致经济衰退,竞争力下降,出现在家 电、汽车等行业不敌日本的局面。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清醒,重新关注制造业的发展,至 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重新超过日本。
1.1.1 制造的永恒性
9
MMT
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
1.1.1 制造的永恒性
协同论
数控技 术
制造技 术
微电子技 拆卸系
术
统
物料系 统
成形技 检测系 术
统
系 统
装配系 统
物质系统
信 息
论 传感技 术 加工系 统
制造系统
能
转换系 统
材料技 术
论
量
系
自动控 制技术
工程设
计
信息系统
统 分配输 送 设计方 法学
4、 在生产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花费、效率、质量
工艺对这三者是直接相关的。工艺是制造的基础,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工艺是否合理的依据就是看所用的工艺能否优 质、高效、低消耗地生产出产品。因此企业制造常以工艺作为突破口,工艺甚至对产品能否加工出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
MMT 5、本课程的任务
1) 使学生掌握工艺的基本理论、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条件制定出工艺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的工艺规程;
当今制造业社会功能
11
MMT
国力和国防的后盾
1.1.1 制造的永恒性
➢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来自制造业,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制造业。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基础, 是重中之重。
➢ 日本由于重视制造业,二次大战后30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与此相反,美国在一段相当长时间内忽视了制造技术的发展,结果导致经济衰退,竞争力下降,出现在家 电、汽车等行业不敌日本的局面。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清醒,重新关注制造业的发展,至 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重新超过日本。
1.1.1 制造的永恒性
9
MMT
制造技术是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
1.1.1 制造的永恒性
协同论
数控技 术
制造技 术
微电子技 拆卸系
术
统
物料系 统
成形技 检测系 术
统
系 统
装配系 统
物质系统
信 息
论 传感技 术 加工系 统
制造系统
能
转换系 统
材料技 术
论
量
系
自动控 制技术
工程设
计
信息系统
统 分配输 送 设计方 法学
4、 在生产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花费、效率、质量
工艺对这三者是直接相关的。工艺是制造的基础,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工艺是否合理的依据就是看所用的工艺能否优 质、高效、低消耗地生产出产品。因此企业制造常以工艺作为突破口,工艺甚至对产品能否加工出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
MMT 5、本课程的任务
1) 使学生掌握工艺的基本理论、掌握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条件制定出工艺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的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第一章PPT课件

工序号 10 20 30 40 50 60
大批大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工序内容 铣两端面,打中心孔
车大外圆及倒角 车小外圆及倒角
精车外圆 铣键槽 手工去毛刺
第17页/共35页
设备 专用机床
车床 车床 车床 键槽铣床 钳工台
机械 制造 工艺与装备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生产过程、生产类型与工艺过程
结论1:只要工人、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不是连续完成, 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
为什么应用复合工步?
第26页/共35页
机械 制造 工艺与装备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生产过程、生产类型与工艺过程
✓ 走刀
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 一个工步可包括一次或数次走刀。当需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不能 在一次走刀下切完,则需分几次走刀,走刀次数又称行程次数。
第27页/共35页
<20
<100
小批 5~100
20~200
100~ 500
成批生产 中批
100~300
200~500
500~5000
大批
300~ 1000
500~ 5000
5000~ 50000
大量 生产 >1000
>5000
>50000
第33页/共35页
加工对象
毛坯制造方法 及加工余量 机床设备及机 床布置
工 夹具及尺寸保 证
艺 刀具、量具
零件的互换性
特
工艺文件的要
点求 生产率
成本
对工人的技术 要求 发展趋势
单件小批 第一章 绪 中批论
大批大量
经常变换
周期性变换
固定不变
机械制造工艺学工艺尺寸链ppt课件

例6
四、 余量校核
例6:加工图示零件轴向尺寸30士0.02mm,工艺安排为:
1) 精车A面,自B处切断,保证两端面距离尺寸L1=31士O.1mm ; 2) 以A面定位,精车B面,保证两端面距离尺寸L2=30.4士0.05mm ,精车余量为 Z2 : 3) 以B面定位磨A面 ,保证两端距离尺寸为L3=30.15士0.02mm ,磨削余量为Z3 ; 4) 以A面定位磨B面 ,保证最终轴向尺寸L4=30土0.02mm ,磨削余量为Z4 ;
确定插键槽工序的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
计算步骤: 1)找出封闭环并建立尺寸链 2)计算插键槽的工序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L1= 24.9+0.023mm L2=插键槽工序尺寸 L3= 25+0.015mm L0 = 53.8 十0.30mm
L2 53.7 00..2082m 53 m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例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例3:加工带有键槽的内孔 ,该内孔有淬火处理的要求 ,工艺安排如下:
• 镗内孔至 :49.800.046mm; 2)插键槽;3)淬火处理;4)磨 内孔 ,同时保证内孔直径和键槽深度两个设计尺寸的要求
2. 将极限偏差换算成中间偏差 :
ESEI 2
式中 Δ—中间偏差 ;ES—上偏差 ;EI— 下偏差。
3. 封闭环统计公差与各组成环公差关系 :
n 1
T0Q
机械制造工艺学培训教程(ppt-39页)

七、工艺规程制订的主要依据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2、产品的验收的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 4、毛坯资料。 5、现场的生产条件。 6、国内外的工艺技术发展的情况。 7、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
八、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1、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选择毛坯。 4、拟订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
单件小批
中批
大批大量
零件的互换性的互换性
毛坯制造方法与加工余量
木模手工造型或自由锻,加工余量大
部分采用金属模铸造或模锻,加工余量中等
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或其它高效方法,加工余量小
机床设备
通用机床
部分通用机床和高效机床
广泛采用高效专用机床及自动机床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重型零件
中型零件
轻型零件
单件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5 5~100 100 ~300 300 ~1000 >1000
<10 10~200 200 ~500 500 ~5000 >5000
<100 100~500 500 ~5000 5000~50000 >50000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 2、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3、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要求。 5、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其中1、2、4决定了加工方法、加工方案,3决定了加工顺序,5对工艺有较大影响,所以分析了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对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2、产品的验收的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年产量)。 4、毛坯资料。 5、现场的生产条件。 6、国内外的工艺技术发展的情况。 7、有关的工艺手册及图册。
八、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1、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选择毛坯。 4、拟订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 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工艺特征
单件小批
中批
大批大量
零件的互换性的互换性
毛坯制造方法与加工余量
木模手工造型或自由锻,加工余量大
部分采用金属模铸造或模锻,加工余量中等
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或其它高效方法,加工余量小
机床设备
通用机床
部分通用机床和高效机床
广泛采用高效专用机床及自动机床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重型零件
中型零件
轻型零件
单件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5 5~100 100 ~300 300 ~1000 >1000
<10 10~200 200 ~500 500 ~5000 >5000
<100 100~500 500 ~5000 5000~50000 >50000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 2、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3、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4、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要求。 5、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其中1、2、4决定了加工方法、加工方案,3决定了加工顺序,5对工艺有较大影响,所以分析了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对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便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机械制造工艺学_课件-PPT精选文档-PPT精品文档

9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器装配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 就成为机器或称产品。一台机器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其作 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机器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总装。
图5-5 某型号曲轴磨床
10
二、不同生产类型装配工艺特点与组织形式
表5-1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本章难点
装配尺寸链
2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一节 机器装配概述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Assembling
3
一、机器装配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本概念 机器装配 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 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 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机器装配基本作业 清洗 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 验收、试验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运动精度 机器装配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第5章 机器装配工艺
本章要点
装配工艺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1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装配的基本概念及装配精度等零件精度的 关系。了解生产类型与装配方法的关系,熟练掌握装配 尺寸链的组成,建立计算方法,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本章重点
△掌握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具备正确计算装配尺 寸链的方法。
图5-1 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 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要求
5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装配工艺系统图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 件、部件和机器(图6-2)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器装配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 就成为机器或称产品。一台机器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其作 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机器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总装。
图5-5 某型号曲轴磨床
10
二、不同生产类型装配工艺特点与组织形式
表5-1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本章难点
装配尺寸链
2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一节 机器装配概述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Assembling
3
一、机器装配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本概念 机器装配 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 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 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机器装配基本作业 清洗 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 验收、试验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运动精度 机器装配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第5章 机器装配工艺
本章要点
装配工艺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1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装配的基本概念及装配精度等零件精度的 关系。了解生产类型与装配方法的关系,熟练掌握装配 尺寸链的组成,建立计算方法,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本章重点
△掌握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具备正确计算装配尺 寸链的方法。
图5-1 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 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要求
5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装配工艺系统图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 件、部件和机器(图6-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5.6.7)

1.工序集中的特点
1)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来大大提高生产率;
2)减少了设备数量,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3)减少了工序数目,减少了运输工作量,简化了生产计划工作,缩短 了生产周期;
4)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而且由于在一次安 装中加工许多表面,也易于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详见附录A1~A10。
2.被加工材料的性能 3.生产类型 4.本厂(或本车间)的现有设备情况及技术条件
27
2019/9/23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辅助工序等 。
1.机械加工工序 :(1)先基面后其他,(2)先粗后精 ,(3)先 主后次(主要表面是指装配基面、工作表面等;次要表 面是指非工作表面 ),(4)先面后孔。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1)熟悉产品的性能、用途、工作条件
(2)对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审查图样的完整性和正 确性 、审查零件技术要求的合理性、审查零件的结构工 艺性 。例如
2.选择毛坯
3.拟订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划分加 工阶段,决定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的安排,以 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他辅助工序 续
back
20
2019/9/23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工件表面间相互位置要求原则
必须保证工件上加 工表面与不加工表 面之间的相互位置 要求,应以不加工 表面作为粗基准。 如果在工件上有很 多不加工的表面, 则应以其中与加工 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较高的不加工表面 作粗基准
21
2019/9/23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1)便于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来大大提高生产率;
2)减少了设备数量,相应地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3)减少了工序数目,减少了运输工作量,简化了生产计划工作,缩短 了生产周期;
4)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而且由于在一次安 装中加工许多表面,也易于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详见附录A1~A10。
2.被加工材料的性能 3.生产类型 4.本厂(或本车间)的现有设备情况及技术条件
27
2019/9/23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辅助工序等 。
1.机械加工工序 :(1)先基面后其他,(2)先粗后精 ,(3)先 主后次(主要表面是指装配基面、工作表面等;次要表 面是指非工作表面 ),(4)先面后孔。
1.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1)熟悉产品的性能、用途、工作条件
(2)对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审查图样的完整性和正 确性 、审查零件技术要求的合理性、审查零件的结构工 艺性 。例如
2.选择毛坯
3.拟订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划分加 工阶段,决定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的安排,以 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他辅助工序 续
back
20
2019/9/23
二.定位基准选择(续)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2)工件表面间相互位置要求原则
必须保证工件上加 工表面与不加工表 面之间的相互位置 要求,应以不加工 表面作为粗基准。 如果在工件上有很 多不加工的表面, 则应以其中与加工 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较高的不加工表面 作粗基准
21
2019/9/23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件-第讲

调节系统 交变切削力F(t) (切削过程)
自激振动闭环系统
自激振动的特征
➢ 1)不衰减振动; ➢ 2)频率等于或接近于系统的固有 频率;
➢ 3)自激振动产生及振幅大小取决 于系统在每一周期内获得和消耗的能 量对比情况。
能量E
E- Q E+
0
A B C 振幅
自激振动系统能量关系
二、机械加工中振动的主要控制措施
第六章 机器的装配工艺
生产类型 大批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工艺过程划分很细, 工艺过程的划分须适 一般不订详细工艺文
工艺过程 力求达到高度的均衡 合于批量的大小,尽 件,工序可适当调度,
性
量使生产均衡
工艺也可灵活掌握
工艺装备
专用易动专于化业用实化程高现度效机工械高艺化,装 、宜备 自采,通 采 工 证 效用 用 、 装设 一 夹 配备 定 、 质较 数 量 量多 量 具 和, 的 , 提但 专 以 高也 用 保 工
ap
κr
κ
,
r
a)切削
重叠系数
fa
b)磨削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 注:减小重叠系数方法 ➢ 1)增加主偏角; ➢ 2)增大进给量。
◆ 3)增加切削阻尼(例采用倒棱车刀).
-5°~ -20°
0.1~0.3
2°~ 3° 车刀消振棱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3.改善工艺系统动态特性
◆ 1)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 ◆ 2)增大工艺系统阻尼。
缝纫机,电气开关 机械
大型锅炉
1.消除或减弱产生强迫振动的条件
➢ 1)减小机内干扰力的幅值 ;
x12 β
x21
➢ 2)调整振源的频率,一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三节 机器结构的 装配工艺性
Assembliability Assembliability for Structure of Machines
21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机器结构能划分 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 然后再进行总装配。把机器划分成独立装配单元,对装配 过程有下述好处: )可以组织平行的装配作业,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缩 短装配周期奋或便于组织多厂协作生产。 2 )机器的有关部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各部件 以较完善的状态进入总装,这样既可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 又可以减少总装配的工作量。 3 )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变动,使 机器改装起来方便,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 4 )有利于机器的维护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 带来很大方便。
图5-8 轴的两种结构比较
24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问题:图 5-9 所示为 传动齿轮箱的装配,图 5-9a 中各齿轮轴系分别 装配在大箱体上,装配 过程十分不便 改进:如将大箱体改 为图 5-9b 的形式,传 动齿轮轴系装配在分离 的小齿轮箱内,成为独 立的装配单元。这样, 既提高了装配的劳动生 产率,又便于以后的维 修。 图5-9 传动齿轮箱的两种不同结构
第5章 机器装配工艺
本章要点
装配工艺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1
本章概述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装配的基本概念及装配精度等零件精度的 关系。了解生产类型与装配方法的关系,熟练掌握装配 尺寸链的组成,建立计算方法,了解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的原则、内容和步骤。
本章重点
△掌握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具备正确计算装配尺 寸链的方法。
19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4.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只绘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 产品装配图及装配系统图工作。 成批生产时,通常还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 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名称与编 号,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项。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而且要制 定装配工序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 此外,还应按产品图样要求,制定装配检验及试验卡片。
22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问题:机床的快速行程轴 的一端装在箱体 5 内,轴上 装有一对圆锥滚子轴承和一 个齿轮,轴的另一端装在拖 板的操纵箱 1 内,这种结构 装配起来很不方便。 改进:将快速行程轴分拆 成两个零件,如图 5-7b 所 示:一段为带螺纹的较长的 光轴 2 ,另一段为较短的阶 梯轴 4 ,两轴用联轴器 3 连接起来。这样,箱体、操 纵箱便成为两个独立的装配 单元,分别平行装配。而且 由于长轴被分拆为两段,其 机械加工也较前更容易了。
7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套件与组件示例
a)套件 图5-3 套件和组件示例
b)组件
8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组件与部件装配
图5-4 组件和部件装配单元示意图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就构成 部件。同样,一个部件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由它来联接各 个组件、套件和零件,决定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形成部 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部装。
图5-7 转塔车床的两种结构比较
23
一、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问题:图 5-8 所示为轴的装配,当轴上齿轮直径大于箱体轴承孔时 (图 5-8a ) ,轴上零件需依次在箱内装配。 改进:当齿轮直径小于轴承孔时(图 5-8b ) ,轴上零件可在组装 成组件后,一次装入箱体内,从而简化装配过程,缩短装配周期。
16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无论那一级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 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 装配基准件通常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 基准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承面,以满 足陆续装入零、部件时的作业要求和稳定要求。 例如:床身零件是床身组件的装配基准零件;床身组件 是床身部件的装配基准组件;床身部件是机床产品的装配 基准部件。在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即 可安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具体 来说一般是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 在前。图 5-7 表示卧式车床床身装配简图,图 5-8 表 示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
9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机器装配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个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 就成为机器或称产品。一台机器只能有一个基准零件,其作 用与上述相同。为形成机器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之为总装。
图5-5 某型号曲轴磨床
10
二、不同生产类型装配工艺特点与组织形式
表5-1 装配组织形式的选择与比较
生产规模 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自动化程度 手工 单件生产 手工(使用简单工具)装配 ,无专用和固定工作台位 特 点 生产率低,装配质量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 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
17
油盘总成 P01 1
床 身 1003 1 垫板上涂铅油 2001 8 1001 1 1004 1 1002 1 1005 1 2002 8 2004 4 2003 4 2006 4 2005 4 用水平仪检查 导轨的直线度 床身总成 Z01 1
图5-5 车床床身装配简图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5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进行产品分析
1)分析产品图样,掌握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2)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尺寸分析和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产 品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批量,确定保证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3)研究产品分解成“装配单元”的方案,以便组织平行、流水作 业。
2.确定装配的组织形式
固定式装配是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 生产,或重量大、体积大的批量生产中。 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或输送小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 配地点移动到下一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地点 工作的总和就完成了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根据零部件移动的方式不 同,移动式又分间歇移动、连续移动和变节奏移动三种方式。 单件小批生产,或尺寸大、质量大的产品多采用固定装配的组织形 式,其余用移动装配的组织形式。
套件与组件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就构成了一个 套件,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每个套件只有一个基准零件, 它的作用是联接相关零件和确定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为形成 套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套件可以是若干个零件永久性联接(焊接或铆接等)或是 连接在一个"基准零件"上少数零件的组合。套件组合后,可 能还要需要加工。为形成套件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套装。 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套件和零件就构成 一个组件。每个组件只有一个基准零件,它联接相关零件和 套件,并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形成组件而进行的装配称 之为组装。 组件与套件的区别在于组件在以后的装配中可拆,而套件 在以后的装配中一般不再拆开,可作为一个零件参加装配。
5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装配工艺系统图 为了便于装配,通常将机器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 图装配单元通常可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零件、套件、组 件、部件和机器(图6-2)
零 件 基准零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机器
部 件
部 件
组 件
套 件
图5-2 机器装配系统示意图
6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2. 产品的生产纲领
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应尽量选择专用的装配设备和工具,采用流水 装配方法。现代装配生产中则大量采用机器人,组成自动装配线。对 于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则多采用固定装配方式,手工操作比重 大。在现代柔性装配系统中,已开始采用机器人装配单件小批产品。
3. 生产条件
如果是在现有条件下来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时,应了解现有工厂的装 配工艺设备、工人技术水平、装配车间面积等。如果是新建厂,则应 适当选择先进的装备和工艺方法。
图5-6 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
18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4.划分装配工序 1 )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2 )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 3 )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需专用夹具与设 备,则应拟定设计任务书。 4 )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 变温装配的装配温度以及紧固件的力矩等。 5 )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 6 )确定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11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器装配工艺
Machine Assembling
第二节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Process Planning for Assembling
12
一、装配工艺规程概述
装配工艺规程及其重要性 将装配工艺过程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就是装配工艺规程 它是指导装配工作的技术文件,也是进行装配生产计划 及技术准备的主要依据。对于设计或改建一个机器制造厂, 它是设计装配车间的基本文件之一。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保证产品装配质量 选择合理的装配方法,综合考虑加工和装配的整体效益 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装配工作量, 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改善劳 动条件 注意采用和发展新工艺、新技术
13
一、装配工艺规程概述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原始资料 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
产品的装配图应包括总装图和部件装配图。所有零件相互连接的结 构视图和必要的部视图;零件的编号;装配时应保证的尺寸;配合件 的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装配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明细表等。有时还 需要某些零件图。产品的验收技术条件、检验内容和方法。
本章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