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讲稿:“三严三实”对中国官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学习讲稿:“三严三实”对中国官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课程前言

同志们好,今天呢我们对”三严三实”教育专题讲座做一分讲。这一讲的题目呢是“三严三实”对中国官德文化的传承创新。可以说呢“三严三实”既是对党员干部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对当代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简称叫干部的政德建设。为政之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叫为官之德,简称官德。几千年来,官德建设有其自有的自成体系的官德文化。官德文化的核心是当官的基本的为政遵循。那么中国传统官德文化,最主要的从政遵循是什么呢?它又和今天的“三严三实”有什么内在的逻辑上的联系呢?又有什么几千年的文明的血脉相承呢?这是我们本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中国传统官德文化和“三严三实”的关系

中国传统官德文化一个基本要求叫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当官的内心,要有孔圣人、孔夫子要求的修养和道德情怀,这叫内圣。外王,要有周文王般的一统天下的政绩,这是外王。这种官德文化的遵循,其实讲的是两个基本问题。内圣是修养和道德情操建设,外王是要一统天下的政绩建设、政绩要求。所以内圣外王反映的是为官者要把政德修养、官德建设和政绩要求实现历史的统一。讲官德,必须有外王一统天下的政绩做丰碑,讲事业,必须有孔圣人要求的道德情怀做根基,这是内圣外王二者历史统一的要求。

那跟我们“三严三实”啥关系?首先,“三严三实”展示了中国传统官德文化的历史统一。“三严”是修养,是道德情操,是基本从政规范的要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修养,是道德,是品行,是规范的基本要求。“三实”是政绩要求。谋事要实,是指的领导干部谋划伟大事业,谋划现代化事业,谋划本地区、本

。中央治国理政遵循着是内圣外王的基本要求,强调施仁政,苛政猛于虎。那么西汉对于东西南北的边疆地区,对于内地各方面的不稳定,不团结,不和谐,及其刘氏同姓诸侯王的叛乱,胜利的实现了内外的一统天下,结束了西汉初年的诸侯谋反的局面,诸侯割据的局面。可以说,内圣外王实现了西汉的历史辉煌,也证明了内圣外王这个要求,是官德文化的两个支撑点,做政绩,做政德,使政绩以政德为根基,使政德以政绩为丰碑。

那么第二次辉煌呢,仍然是把内圣外王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古代官员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创造了唐朝盛唐的辉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历史复兴,实现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和整个一百多年的历史辉煌。那么他对内圣外王的要求,内圣方面,在隋朝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唐朝使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制度定型,使大量的基层人才,使很多的普通人家的儿女,通过考试,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儒家学问的认真学习研究,使他们走到了从政的舞台。在唐代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内圣使儒家学问走到了新阶段,外王创造了唐朝的盛世辉煌。所以呢,内圣外王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发挥了巨大的文化推动作用。

四、内圣外王的衰落

那么内圣外王什么时候发生演变的呢?是在北宋和南宋时期。北宋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崛起,对外王一统天下的要求,构成了强大的挑战。宋朝北宋南宋时期,在东北地区起来的第一个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萧太后指挥人马兵临中原,与北宋发生了激战。辽刚结束,金在东北兴起,金兀术率领人马打过了黄河,逼近长江。那么辽和金在和北宋政府的博弈中,当年有澶渊之战,北宋打赢了签订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上,北宋政府在赢了的条件下认输,在条约上写清,中央与地方改变叔侄称呼,以前是地方管中央叫二叔,这个条约规定,中央管地方叫二叔,改变叔侄称呼。以前是对方每年向诸侯,向中央进贡。这次是中央打赢了以后每年给周边的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每年给人家送多少两白银,这样一来,人家吃

到甜头,没钱花就打你,打你你就得赔,你赢了也赔,你输了也赔。

北方辽和金的崛起,使北宋从开封被打到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这个时候虽然西夏,它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主要靠的是东北地区,天然的粮仓,内蒙古高原的战马,加上东北人的彪悍的气质和性格,使得中央政府从开封迁到了浙江的杭州。这样一来,中国官场的学问,就逐渐的发生了变化。所以从程颐、程颢,当然他们俩之前是周敦颐,程颐、程颢到后来,宋代的朱熹,我们把它称为宋明理学,就儒家思想到这个时候,发展到了程朱理学,也叫宋明理学的阶段。啥变化呢?外王做不出来了,政绩做不出了,所以程朱理学就开始光注重内心修养,光注重道德建设。如果没有政绩跟着,你道德建设你也走不到底。我们国家的学问就是外王一不行,你的道德建设,你的官德建设,你的内圣要求,最终解决不了一个国家的政绩问题,国家的发展问题,所以宋明理学加强道德建设,道德修养,向着主观唯心主义转变,客观上,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一天比一天衰落。

在东北地区,现在的内蒙的阿尔山北部,黑龙江的上游鄂嫩河流域,起来了一支蒙古族,后来通过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内蒙古高原。他还是用的是东北的力量,最后把北宋,把南宋消灭,实现了元朝中央政府的治理。明朝的时代,中央政府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后来到满族的崛起,清朝的入关到一统天下。这中间,它告诉我们一个学问,内圣外王,如果外王政绩做不出来,治国理政没成绩,平定天下没业绩,齐家齐不了,那么内圣、道德修养也会走下坡路,也会偏航。

我们今天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三严”,属于当代干部的官德建设、政德建设基本规范方面的要求。“三实”,属于政绩要求,我们不是封建社会的内圣外王,但是五千年文化的血脉相连,它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做事业,干事创业,得讲政德,得以政德为根基,没有一个良好的政德做根基,事业也做不出来,也做不辉煌。那么没有政绩做丰碑,政德建设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国封建社会就是从宋朝以后,外王一不行,政绩一不行,政德建设,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失去了前进方向。在我国历史上是唐朝修塔,它唐朝开始佛教,佛学在中国的兴起,所以呢修塔,上面藏佛经,藏舍利子。宋朝修庙,大大小小的夫子庙,观音庙,佛教,寺院,道家的道关,土地老爷,财神爷,山神庙等等这些都是宋朝做的。想一想,当一个国家的政绩做不出来,仅仅靠道德修养,仅仅把心灵的寄托,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而不是把事业握在自己的手上,那你这个事就麻烦。

五、“三严三实”对内圣外王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今天贯彻“三严三实”,“三严”属于修养、品行、规范的要求,“三实”有这是政绩的要求。“三严”,严以修身,侧重的是三点。第一点,我们不是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追求它的内圣的儒家要求,我们既要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得需要创造性的吸收,传承和发扬。

另外呢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我们要干的第一件事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啥?党性修养是党章的第一句话,对第一句话的追求是党性修养,第一句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表现的是党的先进性,落在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身上,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咱们身上体现的怎么样,应当怎样体现,这就是党性修养,三个代表,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发展方面的修养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先进文化方面的修养和推动文化的作用,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实现群众利益,保障群众权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修养。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还有一个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这个核心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当领导要有领导的表率作用,这个表率作用是共产党人的表率作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率作用,这是党性修养。

那第二呢是理想信念,我们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