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思维与想象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课件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述
四、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二)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思
维是心理过程。 它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语言与客观事物之
间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思维与客观事物之间 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 它们的构成要素不同——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 念相关, 但并不完全等同。 思维的规律和语言的语法规则不同—— 不同的民族 有着相同的思维规律, 却有着不同的语言。
四、想象的种类 (二)有意想象 也称随意想象, 它是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
想象。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
图解、符号等)的描绘, 在头脑中产生有关 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形成的新形象差异较大
“野水无人渡, 孤舟尽日横”
第二节 想象的一般概述
四、想象的种类 (二)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二)概念的种类 3.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自然概念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及个体发展过
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人工概念 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
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二、概念的形成 (一)概念形成的途径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概念的掌握主
要通过两条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
经验而掌握概念。 在教学过程(包括自学在内)中,
通过揭露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二、概念的形成 (二)影响教学条件下对概念的掌
握的因素 1. 已有经验。 2. 变式。 3. 发挥语词功能。 4. 下定义。 种概念+属差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三、判断 所谓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事物有某
种属性, 或者是肯定或否定事物之 间的联系或关系。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
1.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又称为非条件反射,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吮吸反射,抓握反射,性反射,朝向反射,防御反射。
2.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个体生活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是反射结构的基础,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效应器4.无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5.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6.外抑制:当外界新异刺激出现时,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
7.超限抑制:是由相对过强过多的刺激引起的抑制8.消退抑制:是由于没有得到强化而产生的抑制,是条件性抑制的基本形式9.分化抑制:在建立条件反射时,只对条件刺激加以强化,对近似刺激不予强化,使近似刺激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10.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的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1.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发或加强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12.负诱导:由兴奋过程引发或加强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13.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4.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15.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16.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7.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18.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19.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2.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23.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24.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分为感觉的下绝对阈限和上绝对阈限25.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型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26.适宜刺激: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2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信息整合的反映28.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29.知觉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30.知觉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31.知觉恒常性: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32.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33.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
第七章思维第一节概述概念特征定义: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内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形式:间接性和概括性概括性: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同一类事物特征和规律的概括。
间接性:感性知识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间接认识时空性:不受时空的限制加工水平:更高级的信息加工活动,是探索和发现新物的心理过程。
思维过程分析和综合分析:把事物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智力操作综合: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智力操作比较: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与共同点的智力操作抽象和概括抽象:把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把它们与其它属性、次要特征分离的智力操作。
概括: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联系起来的智力操作。
思维种类◆按性质◆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
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3岁前)◆具体形象思维: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学前期)。
◆语词逻辑思维;人们面临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抽象的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按创造性◆再生性思维(常规思维):只要重现过去类似情景中已学会的方法便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创造性思维:要求提出新的、发明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按思维形式➢辐合性思维:(又叫聚合式思维,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出的各种信息加以重新组织,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性思维,辐射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根据凭借物➢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个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按遵循逻辑➢形式逻辑思维:有明确的逻辑形式的思维。
又叫分析思维。
➢非形式逻辑思维:没有一定的逻辑形式,不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例如直觉思维➢经验思维: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个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概论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上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对待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总是持有一定的态度,人对这种态度的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原则。
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发展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
系统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教育性原则: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的,即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分析时,在选择方法对被试身心是否产生不良影响。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的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下)重点难点整理习题普通心理学(下)第七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辐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5、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6、表象7、心理旋转8、想象9、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10、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1、概念12、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3、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15、概念形成16、算法式与启发式17、定势(心向)18、功能固着二、简答题: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人类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什么?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4、定势对解决问题有何影响?5、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6、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7、为什么说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8、试术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9、什么是有意想象?它有哪些种类和特点?三、论述题1、什么是问题的解决?、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2、综合分析人在推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可能原因。
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试论述认知心理学关于概念结构的理论和发展。
5、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6、简要评价概念形成的两种理论。
7、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8、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11、什么是创造性?它有什么特征,以及包括哪些心理成分?第八章语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理解2、布洛卡区(Broca’s area)3、内部语言4、独白语言与对话语言5、语言的表征6、语言的加工7、威尔尼克区(Wernick’ area)9、语言知觉10、句子理解11、图式二、简答题1、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简述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3、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4、什么是语句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5、简述语言的特点并利用这些特点评价心理学家教育黑猩猩学习语言的情况。
6、简述关于语言获得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精品文档
二 、想象的概述
❖ 1、定义 ❖ 2、种类 ❖ 3、想象的综合过程
精品文档
定义和功能
❖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 动。
精品文档
创造性
❖ 创造性——是一种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 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特征就是新颖、独特和有价值。
❖ 具有创造性的人具备以下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 ;2)、协同能力; 3)、捕捉机遇的能力。创造性的含义
❖ 创造力,亦称创造性,是人的一种综合素养。它主要由创造性思维、创 造性倾向和创造性表现能力三种 因素构成。创造力是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特征。
精品文档
特点
❖ (1)概括性: ❖ (2)间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维通
过一个事物认识其他事物;第二、思维可以事物的 外部特征认识其内部变化及内在联系。第三、思维 可通过语言和词反映有关事实,预测事物发展变化 的进程等。
精品文档
思维的种类
❖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把思维 分为三类:
精品文档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因素
❖ 迁移 ❖ 启发 ❖ 定势 ❖ 表征 ❖ 酝酿
精品文档
❖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 ❖ 想像具有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和对机
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精品文档
种类
❖ 1、根据有无目的性将想象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 象。
❖ 根据有意象想的内容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 同有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知识梳理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学的基本流派1.构造心理学(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学派观点:研究意识,认为人的认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情感三种元素。
(3)研究方法:实验内省。
(4)评价:使心理学走上独立,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也被詹姆士认为是“黄铜铁器心理学”。
2.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新行为主义)(2)学派观点:抛弃意识研究,反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确定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3)研究方法:实验3.格式塔心理学(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2)学派观点: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反对构造心理学。
(3)研究方法:实验(4)评价:在知觉研究方面的贡献极大,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机能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2)主要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整体,反对构造心理学。
心理学应该对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意识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精神分析学派(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学派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
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次结构。
(3)研究方法:个案法(自由联想、防御机制)(4)评价:注意到早期生活经历的重要性,该理论具有深远影响。
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原因: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②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情感、兴趣等(二)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兴趣、活动组织、过去经验、人格的依从性。
(三)随意后注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预定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感觉的规律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2.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普通心理学第3课
普通心理学第3课《思维&想象》第2页:1.李小明同学今天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
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动机性遗忘理论D.提取失败理论2.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学过的一些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种遗忘现象最合适的解释是()。
A.衰退说B.干扰说C.压抑说D.提取失败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防止遗忘应该()。
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及时复习D.过度复习【解析】1.D项指话到嘴边想不起来,提笔忘字,缺乏线索。
【选D】2.题干中,“情绪过分紧张”关键词,所以选压抑说(动机说),弗洛伊德。
【选C】3.【选C】第3页:【解析】三、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良好记忆的特点,怎么样防止遗忘。
1.良好记忆的特点(1)敏捷性:强调速度的快慢,过目成诵。
过目不忘更强调敏捷性。
(2)持久性:强调时间上的持久,如记忆的快,记忆的久这样就是记忆的品质很高,持久性好,终身不忘。
(3)准确性:强调记忆的正不正确准,如“倒背如流”。
(4)准备性:应用的时候运用准备性,是敏捷性、持久性和准确性的综合体现,如“出口成章”,有些人记忆的很好,但是考试的时候就会把知识忘记,考完才会想起来,这就是准备性的欠缺,准备性不足。
【注意】客观题出现,常用成语对应记忆的特点。
过目不忘:过目,更强调敏捷,不忘强调持久。
准确性:倒背如流。
准备性:是综合体现。
准备性:出口成章,体现了准备性。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简答题备考。
1.与现实相关,应该有目的的去记忆。
(目的)2.在记忆的时候要多去理解,运用意义记忆。
(意义)3.在记忆的时候,要进行深度的加工,即精加工。
(精加工) 4.组块: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把信息分为一组一组会记忆的比较快,运用记忆编码和组块记忆。
5.口诀:目的、意义、精加工、组块、编码、重复习。
【解析】防止知识遗忘:简答题备考。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P8、心理、心理状态P5、认知过程P2、情感过程P3、意志过程P4、个性P4〔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P7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P15-16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P18〔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P27、突触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馈P49、兴奋过程P47、抑制过程P47、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50、第一信号系统P53、第二信号系统P53〔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P29-30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P30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P33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P48〔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P44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P46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P52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思维-讲解ppt浓缩版
第七章 思维,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①概括性 ②间接性 ③思维是对经验的更新和改组
2.思维的种类 ①直观动作思维 ②形象思维 ③逻辑思维
①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①直觉思维 ②分析思维
①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①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1.定义:事物不能感受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特征: ①直观性 ②概括性 ③可操作性
3.表象的脑机制:表象和知觉是否有相同的脑机制,有待研究
4.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①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 ②促进问题的解决
1.定义: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 ①自然概念 ②人工概念
2.人工概念的形成途径:假设检验说和样例学习说
3.概念结构的理论 ①层次网络模型 ②激活扩散模型
1.三段论推理:两个前提,一个结论 推理错误的原因:气氛效应和对前提的错误解释
2.线性推理
3.条件推理
1.问题解决的概念 ①界定清晰 ②对抗性问题 ③语义丰富的问题
2.大脑额叶皮层对问题解决有重要作用
3.策略 ①算法策略 ②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搜索法,爬山法
4.与创造性有关的非智力因素
1.分为风险决策和确定性决策
2.决策的理性观 ①古典决策理论 ②行为决策理论
3.决策过程的研究 ①期望效用理论 ②前景理论:代表性启发法,易得性启发法,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4.影响因素: ①知识数量与知识结构 ②无关信息的干扰 ③问题表征方式 ④定势 ⑤功能固着 ⑥动机和情绪 ⑦人际关系
5.创造性和想象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1.想象
普通心理学期末重点
心理学一.名词解释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产生不正确的知觉适应: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上表现的差异问题: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处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总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一、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现象: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 个体心理与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行为可以研究心理。
-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能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不能觉察到但对行为有影响的部分。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优点是能直接获取资料,缺点是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
- 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设置。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优点是能揭示因果关系,缺点是实验环境可能影响结果的外部效度。
- 调查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优点是能快速收集大量数据,缺点是被试可能提供虚假信息。
-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测量心理特征,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要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 个案法: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优点是能深入了解个体,缺点是结果难以推广。
3.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 哲学渊源: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灵魂、心理现象的思考。
-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主要流派。
-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通过内省法。
-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强调意识的功能,适应环境。
-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实验法。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强调心理的整体性,反对元素主义。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和性本能对行为的影响,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
-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积极面,强调人的主观体验。
- 认知心理学:奈瑟尔,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研究认知过程。
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 神经元。
- 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
-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整合、传导信息。
- 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神经元内部是电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传导(通过突触)。
什么是想象想象的定义
什么是想象想象的定义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那么你对想象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想象。
想象的定义1、普通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2、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可理解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
例如:不难想象/想象不出。
3、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
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
想象的普通心理学分类无意的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有意的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1)再造想象含义: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意义:使人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使我们更好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一是能正确理解词与符号、图样标志的意义;二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两个特点:体现了个人的憧憬或寄托,不与当前的行动直接联系而指向于未来。
具有积极意义:积极的幻想是创造力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科学预见的一部分;是激励人们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个人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普通心理学 思维、言语和想像
第一节 思维 第二节 概念 第三节 问题解决 第四节 语言 第五节 想象
第一节 思维
一、思维(Thinking)的概念及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的认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 性。思维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2、形象思维: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称为词的 思维或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 。 例如,科学家对宇宙世界的论证与推理。
三、思维的种类 (二)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
1、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 决问题。(求同思维) 例如,甲>乙,乙>丙,则甲>丙。
二、概念的种类 (二)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1、自然概念: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2、人工概念: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遵循一定规则, 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 以解决的过程。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现问题(问题表征)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问题解决者将问题任务范围或问题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成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就是问题解决者对客观问题的主观陈述,这种陈述过程实际上是 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对问题在头脑中进行重新记载和储存。
二、思维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 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8普通心理学第八章思维与想象
• 以下我们介绍一项典型的概念形成实验 (Reed,1972),用以回答这个问题。 • 该实验采用的材料,如图所示,包括八 个特征各不相同的人类面孔。按特征的 组合来分类,这八个面孔分为三类特征: 一是脸型,分宽脸与长脸两种;二是眼 睛位置,分在上与在下两种;三是嘴角 表情,分笑意与愁容两种。 • 如就这些特征中,选出一部分或全部来, 当做概念的属性,就可形成范围大小不 同的概念。
• 因此,思维定必因性质的不同,而有很 多不同的类型。 • 二、思维的种类 • 以下是心理学中对思维的常见的分类: • (一)按思维的方向分类 • 联 想 思 维 (associative thinking) 与 导 向思维(directive thinking)
• 思维有时是有方向的,但也有时是没有固 定方向的。有时,个人眼前生无固定待解 的问题,但却在内心不停的思考。此类思 考的产生,多系由偶然的外在刺激或内在 意念所引起,而后任其驰骋,想到哪里, 就是哪里;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 此类无固定方向的思维称为联想思维。还 有几个名词与联想思维同义;如愿望思维 (wishful thinking)与我向思维(autistic thinking)等都是。
• 用以代表概念的名称或符号,有的较为具 体,如“铅笔”、“报纸”、“小学生” 等;有的较为抽象,如真理、价值、数学 上常用的X,Y,Z等。 • 显然,上述界说中,同类事物的“属性” 是 形 成 概 念 的 关 键 。 所 谓 属 性 ( attribute ) , 是 指 可 以 辨 识 的 特 征 (feature)。举凡事物之形、色、质、 量等特质,均可构成概念的属性。但构成 概念的属性是选择性的,不是全部收罗在 内的。
• 至于发散式思维,是指个人在解决问题时, 同时会想到几个可能解决的方向,而不拘 泥于单一答案或钻牛角尖式的探求。 • 发散式思维代表人的创造力,它具有四种 特性: • (1)流畅性(fluency):心智灵活顺畅, 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多个不同的观念,能使 用较多的文字,能形成较多的联想。 • (2) 变通性(flexibility):思维方式变 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随机应 变,不墨守成规。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一般性质: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十分奇妙;不具形体性,他人无法直接观察一、个体心理个体: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
人有许多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1、心理过程人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活动或过程。
心理过程与心理活动一般通用。
人的心理现象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任何心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心理过程的动态性:心理操作是一步一步进行的心理过程分类:知:认识(认知)过程,情:情绪活动,意:意志活动1.1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
知觉:解释感觉信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注意:心理活动的集中性和指向性。
记忆:贮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想象: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思维:获取间接的概括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言语: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接受他人的经验。
1.2 情绪活动情绪和情感:人对待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表现: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喜、怒、哀、惧;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分类:积极的情感与消极的情感1.3 意志活动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表现:有目标,有计划,努力排除障碍,力图达到目标2、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相对稳定状态-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不像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2024鲜版
05
情绪与情感
2024/3/28
27
情绪概述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特点。
情绪的成分
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个基本成分,它们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情绪体验。
情绪的功能
情绪在个体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适应环境、驱动行 为、传递信息和影响认知等功能。
25
想象的类型与作用
2024/3/28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将有意想 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它是个人对 未来的希望与向往,是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
普通心理学第六版PPT 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3/28
1
CATALOGUE
目录
2024/3/28
• 绪论 • 感觉与知觉 • 记忆与遗忘 • 思维与想象 • 情绪与情感 • 意志与行动
2
01
绪论
2024/3/28
3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语言等)、情感过程(情绪、 情感等)和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 理过程)。
30
情感的种类与功能
道德感
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 情感体验,如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等。
理智感
个体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好奇心、求知 欲、探索精神等。
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思维
按性质,内容, 按性质,内容, 方式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儿童的动作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 3+3=6
形象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鸟
喙 羽毛
动物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概括
凡是长着羽毛和喙的动物,就是鸟. 凡是长着羽毛和喙的动物,就是鸟. 鸡,鸭——是鸟 是鸟 蝙蝠——不是鸟 蝙蝠 不是鸟 鸭嘴兽——不是鸟 不是鸟 鸭嘴兽
具体化
定义
凡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就是鸟. 凡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就是鸟.
创造想象
定义: 定义: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独创的过程,具有首创性. 独创的过程,具有首创性. 特点: 独立性,首创性, 特点: 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 条件: 条件: A,社会实践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需要: B,创造者强烈的创造欲望. 创造者强烈的创造欲望. 丰富的表象储备. C,丰富的表象储备. 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 D,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 积极的思维活动. E,积极的思维活动.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比较 1,定义: 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定义: 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2,目的: 剔除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目的: 剔除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同类事物——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表现 同类事物 不同事物——相同的表现 不同事物 相同的表现
Company Logo
分析与综合
思维过程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具体化与系统化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分析与综合 1,定义: 定义: 整体 分析 部分
综合 分析与综合的最终目标: 2,分析与综合的最终目标: 尽可能多地列出事物的表面特征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影响分析问题的因素 依赖于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 性 材料 依赖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验证假设的方式 实践,实验, 实践,实验,推理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境
R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
验证 假设
四个阶段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影响发现问题的因素 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依赖于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依赖于人的兴趣, 依赖于人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 依赖于人的知识与经验的丰富程度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6.动机与情绪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问题解决效率
弱
适中
强
Company Logo
动机强度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7.个性因素 能力 智力 性格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常 规 创 造 性 维 ?
Company Logo
性 思 维
思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在月亮上荡秋千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思维过程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5.定势
问题序列 1(例) ( 2 3 4 5 6 7 8 9 水罐容量 A 29 21 14 18 9 20 23 15 28 B 3 127 163 43 42 59 49 39 76 C 3 3 25 10 6 4 3 3 3 所求水量 D 20 100 99 5 21 31 20 18 25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鸟
喙 羽毛 飞
眼睛
鼻子
爪 尾巴 翅膀 蛋生
动物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鸟
喙 羽毛 飞
眼睛
鼻子
×
×
爪
×
尾巴
× × ×
翅膀 蛋生
×
动物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5.定势
实验结果 组别 实验 组 控制 组 人 数 79 57 采用D=B-A- 采用 采用D=A±C 采用 ± 方法错 2C方法的正确 方法的正确解 方法的正确 误(%) ) 解答( ) 解答(%) 答(%) ) 81 0 17 100 2 0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幻想
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 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 未来 的想 未来的想 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积极的幻想( 积极的幻想(理 想)
消极的幻想(空想) 消极的幻想(空想)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再造想象
定义: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述, 定义: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 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A,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样,符号标志的意义. 丰富的表象的储备. B,丰富的表象的储备.
可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 可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但个人 尚未接触的事物形象
新形象
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 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 待于创造的事物形象
还可能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的 事物的形象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预见功能
想象的功能
补充功能
代替功能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粘和
突出 想象的形式 夸大
典型化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想象 分类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在 一定刺激的作用下, 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 生的想象. 生的想象.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2,联想与启示
原型
原型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3,提示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4.功能固着 1,定义: 定义: 只知道熟悉事物的通常功能, 只知道熟悉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 知道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 知道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 作用: 2,作用: 不利于创造性思维活动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 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按新颖,独立 新颖,
和创造性
创造想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思维 (thinking)的特性 thinking)
1,概括性 抽取同一类事物共同 特征和必然联系进行 反映 对客观事物进行非直 接反映
2,间接性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LOGO
心 理 学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 张绍波 教授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第一节 思维概述
thinking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思维 (thinking)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间接 , 概括 间接, 的反映,它主要是反映事物的本质 的反映,它主要是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 本质与 律性. 律性.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创造性思维 发散 思维 流畅性 发散 思维 变通性 独创性
Company Logo
结构
集中 思维
第四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创造性活动 ,培养创造意识
2 3 3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创造性思维 是指用独创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 思维过程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创造性思维
独特性
特点
新颖性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抽象与概括 ——定义: 定义: 定义 抽象——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抽象 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括——把事物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 概括 把事物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 推广到一类事物. 推广到一类事物.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系统化
整数, 整数,分数 小数和负数
有理数 实数 无理数 虚数 数
Company Logo
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发现 问题
分析 问题
提出 假设
A,使人有可能超越时空限制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使人有可能超越时空限制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意义: 意义: B,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使已掌握的知识 变得具体生动. 变得具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