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5.docx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导学重难点1.导学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导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导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现象,这就是遗传。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但是是对遗传的规律却知之甚少。
140多年前,孟德尔用豌豆做材料进行了8年的杂交实验,揭示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二、导疑:介绍孟德尔简历,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相关的文字及插图,同时列出三个思考题:(1)为什么用豌豆作试验材料,结果会可靠,而且易于分析?(2)豌豆人工杂交试验是如何做的?(3)遗传物质肉眼看不到,孟德尔是如何将所要研究的遗传物质变化规律变为可推测的?1、由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花的颜色不同表现类型——紫花白花举例提问: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以及兔子的短毛和白毛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本♀——母本♂——父本×——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2)试验过程P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F1 紫花豌豆↓F2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3∶ 1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几个概念: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紫花豌豆;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白花豌豆。
基因分离定律 学案
基因分离定律一、1、内容: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互相独立,在形成配子时随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
2、遗传图解表示:F1 D d →(配子) : = :3、实质:MI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________________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4、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染色体上)中基因遗传(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下列各项有可能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四分体B.一个双链DNA分子C.染色体组D.非同源染色体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基因型的比为1:2:1B、F1产生的配子的比为1:1C、F2表现型的比为3:1D、测交后代比为1:13、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兔是否为纯种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根据子代性状比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家族遗传系谱图】3、右上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I一2和II一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3) Ⅱ一2的基因型可能是。
(4) Ⅲ一2的基因型可能是。
(5) Ⅲ一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生出女孩患病的概率。
4. 右图是关于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基因用B和b表示),图中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4号的基因型可能是。
(2)若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孩患病的几率是_______,正常男孩为AA的概率是_______ 。
基因分离定律导学案(高三一轮复习).doc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基因分离定律(一) 【复习目标】1 .一对相对形状的杂交实验2.孟德尔的假说演绎过程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课前预习案【基础自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有哪些优点?(1)豌豆是严格植物,而且是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2)豌豆的品种间具有易于区分的 ,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3)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4)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1)在杂交过程中,父本是,母本是o(2)过程:①去雄:对象,时间;②套袋:目的③传粉:时间,④再套袋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中的“两同一不同”是指:、、4、常用符号及其含义P:; F1: ; F2:; x:; 0:早:; & 0 5、杂交实验P:高茎X矮茎IF1:显性性状:F|中出来的性状,I ® 隐性性状:R中出来的性状F2:性状分离:在后代中,同时出现性状和性状的现象二、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为例,理解假说演绎法。
假说一一演绎法: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和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再。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F1, F2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1)性状是由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3、演绎推理、实验验证(1)验证的方法:实验,选用F1和作为亲本杂交,以测定F1的测交图解:预期结果:Ddxdd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FIX矮茎一30高:34矮X o[特别提醒】预测测交实验结果属于演绎(演绎推理),真正的测交实验属于验证假说。
(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学案1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学习目标】(仔细阅读学习目标,体会本节重点)1、掌握杂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基因分离等几个重要遗传学概念2、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掌握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4、熟记各种形式杂交所得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推理亲本与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
4、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Ⅰ·课前预习案(要求:通读教材找到、写出、识记下列概念)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异花传粉: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
父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交、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课内探究案(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______传粉和______受粉。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遗传学的核心概念辨析、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及实质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纯合子。
(2)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3.分离定律的实质(1)细胞学基础(如下图所示)(2)定律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3)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适用范围①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有性(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分离定律的应用(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
(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理论依据。
(必修 2 P7“技能训练”改编)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答案: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
方法二:让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如图是植物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思考:(1)图中①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
二者不是同时进行,去雄应在________进行,授粉操作应在____________后进行。
(2)本杂交实验中涉及两次套袋,第一次套袋应在[ ]之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第二次套袋应在[ ]人工授粉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图示杂交是以________(填“高茎”或“矮茎”)作母本,若进行反交实验,则F1应表现为________(填“高茎”或“矮茎”),应如何统计F1性状?能否通过直接统计图示豆荚中种子获得数据?(可就子叶、胚乳、茎高矮、花色及花着生位置等分别说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必修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活动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实质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方案】:活动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常用符号及含义:P表示亲本(父本♂与母本♀)表示杂交,表示自交 , 杂种子一代用表示 , 杂种子二代用表示,以此类推。
2、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2)3、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活动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用字母表示;决定隐性状的为用字母表示(2)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2、用字母表示遗传图解:活动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存在,不相;在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课堂反馈】: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2、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 B.30粒 C.60粒D.90粒3、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不正确叙述是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关于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A.F1未出现的那个性状 B.F1中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C.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 D.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性状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6、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母本是。
(完整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第一二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第一二课时)导学案: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杂交步骤过程:P(亲本):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茎--○×-→F2茎∶茎=3∶1 特点:F1只表现性亲本的性状;F2出现分离,分离比为显∶隐=3∶1二、孟德尔一对相对形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P ×配子F1 ×配子F2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侧交1、一对相对形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F1紫花×白花配子测交后代紫花白花比例:2、结果: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值能真实地反映F1的配子及》。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②性状类①交配类。
2、 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1) (2) (3) 五、遗传定律中的概念系统杂交:自交: 测交:性状:相对性状: 。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基因型: 表现型:纯合体: 杂合体:⑤写出下列符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P F 1 F 2课堂练习: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试验,1、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
2、F2的基因型有 种,其比为3、F2的表现型有 种,比例为4、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
六、合作探究(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相互推导的解题思路)1、正推法:根据亲代基因型直接推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 。
(见巩固案17题) D dDd④个体类 ③基因类2、逆推法⑴基因填充法⑵隐性突破法⑶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
如Aa×Aa→3A :1aa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如Aa×aa→1Aa:1aa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基因分离定律学案及答案.doc
P A 高茎X 早矮茎F) _____________ I 自交F 23高茎矮茎():()对分离现象的解释a 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其中,纯合子是:高茎 矮茎F 2 ():()隐性遗传因子 —存在,有杂合子,三种情4(2) Fi 的《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出题人:于飞飞审稿人:赵志铃第一课时分离定律【课堂探究】 一、 基本概念1. 自花传粉:O异化传粉:。
2. 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 去雄:是指除去 的;去雄应对其进行 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自交:自交符号:5.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 6. 显性性状:举例: . 隐性性状:举例:性状分离:o 7 .纯合子:举例:杂合子:举例:二、 孟德尔试验相关内容1、豌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a 豌豆, ,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ob 豌豆 明显。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早高茎X 占矮茎IFi ___________I 自交c 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一起来正确书写遗传图解:(1)纯合亲本的杂交【课堂巩固】1. 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 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B. 75%黑色,25%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2.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A. A A X A aB. A A X a aC. A a X A aD. A a X a a3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了组成是()A. DDXddB. DDXDdC. DdXDdD. DdXdd4.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5.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所决定的。
苏教版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活动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实质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方案】:活动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常用符号及含义:P表示亲本(父本父与母本早) ____________ 表示杂交,__________表示自交,杂种子一代用 ___________ 表示,杂种子二代用____________ 表示,以此类推。
2、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3、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活动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1 )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 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 字母表示;决定隐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___ 字母表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_____2、用字母表示遗传图解:活易三=对分畫现蘇解释的如——测夾实隘1、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谆如果F1为朶合体(DJ),则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与隐性类型亲車进行杂交(只产生一种弊鱼的配子为止人产主两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比例沖1:b表现型为—_和____________ ,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诗写出遥传图解:活动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_____________ 成对存在,不相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________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质。
o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o理解性状分离现象及其解释。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遗传学领域的好奇心和兴趣。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实质及其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难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三、教学准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
•豌豆种子、实验器具(如有条件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基因的概念和遗传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o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简要介绍实验背景和意义。
2.新课讲解o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实质,强调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的分离和独立遗传。
o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o讲解性状分离现象及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孟德尔实验中的应用。
3.观察与分析o展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o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和分析。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实质及其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应用。
o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如基因工程、遗传病诊断等。
6.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基因分离定律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o准备一个与基因分离定律相关的案例或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
苏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学案
第 1 节基因的分别定律一、学习内容:1.基因的分别定律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3.基因的分别定律的应用4.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二、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说明基因的分别定律3.剖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三、学习要点:深刻领悟分别定律的本质。
经过对详细案例的遗传剖析,学会运用遗传图解的方法剖析与基因分别定律有关的遗传性状问题。
四、学习难点:分别定律在杂交育种和医学实践等方面的应用五、学习过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孟德尔简介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于 1822 年出生于奥地利农村(此刻的捷克共和国),他童年时遇到园艺学和农学知识的熏陶,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特别感兴趣。
21 岁那年,他到一所古典的修道院深造,3此后又去中学做代课教师。
1851 年至 1853 年,孟德尔进入奥地利国都的维也纳大学,这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对孟德尔此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维也纳大学,有两位教授对孟德尔的影响最大,一位是有名物理学家多普勒全力重申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鼓舞孟德尔应用数学理论来剖析解说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有名植物生理学家昂格( Unger),激倡始孟德尔对商讨植物遗传变异原由极大的热忱。
大学毕业后,孟德尔一边持续担当神职,一边兼职在当地中学任教,同时持续从事杂交育种的实验研究。
修道院为他供给了一小块土地,就在修道院的花园里,孟德尔进行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并获取了重要的成就。
(2)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② 正确地采纳实验资料Ⅰ采纳了纯种豌豆(纯合子)进行实验(22 个品种)Ⅱ 豌豆拥有稳固的、能够显然划分的性状(相对性状差别明显)Ⅲ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也很简单进行授粉Ⅳ 豌豆能够产生大批的种子,能够对结果进行统计剖析,这在遗传学上拥有重要意义③ 每次实验只察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状况,或分别察看研究不一样性状的状况(即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④ 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剖析(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剖析)⑤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⑥ 设计了新的实验(测交考证的方法)来考证推测的正确性孟德尔经历了8 年的艰辛探究,揭露了基因的分别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获取了划时代的研究成就,1865 年,孟德尔在一次科学议论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实验》论文。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选材与杂交方法(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3.基因的分离定律1.构建分离定律核心概念间的关系模型2.利用模型解读基因分离定律发生的实质之分离[思维探究]1.根据教材中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思考相关问题:(1)若F1所产生的雄配子D∶d=2∶1,雌配子D∶d=2∶1, 则F2中高茎∶矮茎=8∶1。
(2)若D对d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为中等高度茎,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中等茎∶矮茎=1∶2∶1。
(3)若F2中只得到4株豌豆,则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值一定为3∶1吗?提示:不一定。
2.(教材P7技能训练)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程序。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具体过程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教材深挖]1.(教材必修2 P7图1-6)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纯合子对F1进行测交实验?提示: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教材P7假说—演绎法:以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为例,说出假说内容与演绎推理内容的不同。
提示:(1)“假说”内容:①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演绎”内容:①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
②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将F1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中图版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皿)【目标导航】 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2.结合实践,简述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桃战自我•点点落实一、分离定律的应用1.能正确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
2•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及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_(1)应用于育种实践在杂交育种中,首先按照育种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性状的遗传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后代;再经过有目的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品种。
(2)应用于医学实践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常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
C思维激活人类的多指(如六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某女为多指患者,为防止生育多指患病孩子,婚前她做了第六指切除手术,此手术能否达到目的?为什么?答案不能达到目的。
多指受基因控制,该患者虽然做了手术,但无法改变她的基因型,即她所产生的卵细胞仍可能带有多指基因(A),该基因一旦传给子代,孩子将患有多指。
二、分离定律的强化理解1 .分析Pf亲术)紫我(AA)AF3(子F){受持'紫花Aa - ®[2 .归纳1战单存在1/2 A l/2a1/2 A I/4AA 紫「H4心紫I74A H^l/4aa 白心{子二代)馳机里合(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2)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受精时,F i的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①配子的结合方式:4种。
②F 2的基因型:3种,分别为 AA Aa 、aa ,其比例为1 : 2 : 1。
③F 2的表现型:2种,分别为紫花、白花,其比例为3 : 1。
3 •填写六种交配方式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续表I :预习诊断判断正误(1)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 )(2)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传给后代。
学案5: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遗传学概念,能准确应用。
2.知道豌豆作为植物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描述植物杂交的方法。
3.能够设计遗传实验,绘制遗传图解,并进行遗传分析。
自主回扣: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__________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不相;在形成__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因子即为基因,则控制相对形状的基因为,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重难点解读:一、遗传学概念及其关系(请补充完成概念图)1.常用概念辨析[判断正误](1)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3)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4)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2.相对性状显隐性判断及显性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二、杂交实验及假说--演绎法:(1)说出亲本杂交的具体方法:(2)说出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补充:完全显性后代数量足够多各合子成活率相等:(3)完善假说--演绎法的流程练习.(2011·盐城调研)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三、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各种杂交组合情况( 正推、逆推、概率计算) 组 号 亲代 表现型 亲代 基因型 子代 子代 基因型 比例 表现型 比例 1 显×显 AA 1∶0 1∶0 2 显×显 AA 、Aa 1∶1显3 Aa ×Aa 1∶2∶1 显、隐 3∶14 显×隐 Aa 显5 显×隐 Aa aa 显、隐 6aa隐0∶1例. (2010·天津高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 表示短食指基因,T L 表示长食指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验证和实质
[冃标导读〕1.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分离现象解释的理解。
2.结合教材图解,概述1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过程,并归纳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
3.归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重难点击]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
3.分离定律的内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如何进行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呢?
探究点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过程
3.实验分析
探究点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实质
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还需要相应的实验来验证支持,为此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⑴实验目的:让杂种F]与____ 杂交,來测定R的基因组成,这种方法称为测交。
(2)实验分析
比例丄: 1
若解释正确,则Fi应产生—和—两种配子,比例为_________ ,隐性亲本只产生一种配子—由此推出测交后代有—和—两种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__________ ,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
(3)实验结果:FiX白花豌豆一紫花:白花= _______
(4)实验结论:Fi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 ;F]形成配子时,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发生了
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2.分离定律的实质
完善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 ________ 上,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________ 会随着 _______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屮,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
3.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随堂反馈:1.下列有关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离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
B.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的,不会相互融合
C. 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单独存在的基因要发生分离,所以称分离定律
D.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后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下列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C. 豌豆在杂交吋,母本不需要去雄
D. 豌豆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3. 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先分析多对性状后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邳州市第四屮分科时导学案
年级—高一— 学科—生物 _______ 命制人—徐瑛— 第一节第3课时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目标导读]1•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2. 结合实践,概述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时间—第四周
[重难点击]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课堂导入】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屮最基木的规律Z—。
掌握这一定律不仅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解释生物界的一些遗传现象,而且能够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这对于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探究点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1.题型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定
(1)杂交法: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3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3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 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交法: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3子代出现性状分离3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 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比法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朵交3F2性状分离比为3 : 1。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____________
例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 a控制。
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
⑴根据组合________ 能判断出 ________ 是显性性状。
(2)请写出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紫花X白花_________________ o
(3)组合三的Fi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 。
2.题型2:显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判定
⑴测交法
⑵自交法
例2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3.题型3:遗传概率的计算
探究点二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1)让该小麦自交。
(2)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后代均可以留种使用。
(3)若该小麦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小麦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其后代会发生________
不能稳定遗传。
2.预防遗传病
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设基因用A. a表示),他们再生一个白化病小孩的概率为________ 。
2.多指是一类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如图为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基因):
II
6
某女患样
(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女患者及其父母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__________ ,父亲_________ , (3)如果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
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控制)。
有下列三组交配组
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交配组合____________ 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 ,隐性性状是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屮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依次是:甲:乙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