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基因表达调控ppt
车辆维护保养制度一、检查柴油、冷却水及废气处理箱用水是否充足,有无渗漏油、水现象。
二、检查柴油机机油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检查车辆是否有缺损件、各附件联接良好是否可靠。
四、排除行驶中出现的故障。
五、每次收车必须清洗废气处理箱防爆栅栏。
六、清洗空气滤清器;七、清洁、擦洗车辆。
第三节车辆一级保养(紧固、润滑)一、仔细清洗车辆各总成外部。
二、清洗空气滤清器,清除滤芯积尘,必要时更换滤芯,清洗废气处理箱及柴油机进气箱防爆栅栏拆开后清洗;三、检查柴油机、变速箱、后桥内润滑油面高度及油质,必要时添加或更换;检查液压油箱油面高度及油质,必要时添加或更换;四、检查各部件连接情况,如有松动,加以紧固,连接件损坏,予以更换。
重要检查部件有以下:1、柴油机及变速箱、后桥与车架的连接;2、前后桥半轴与轮毂之间的连接;3、检查传动轴紧固情况;4、各轮螺母的紧固情况;5、前、后板弹簧的紧固情况;6、废气处理系统及进气系统的紧固情况;7、车厢与车架的紧固情况;8、转向纵、横拉杆铰链的连接;9、驾驶室与车架的联接。
五、检查并调整风扇和发动机皮带松紧程度(在皮带中部用手压下时,皮带应被压下15mm~25mm),如过松或过紧都应予以调整。
第四节二级保养保养间隔:每行驶5000km保养项目:一、一级保养的所有项目;二、清洗机油滤清器和曲轴箱,并更换机油;三、用清洁的柴油或煤油清洗柴油滤清器滤芯和壳体,如有堵塞变形应予以更换。
四、用清洁柴油清洗柴油箱;五、清除活塞顶部积炭;六、检查调整气门间隙,必要时进行研磨;七、检查喷油压力以及雾化情况,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零部件;八、检查离合踏板和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必要时进行调整;九、检查制动摩擦片及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必要时进行调整;十、保养启动电机和发动机;十一、检查前束和方向盘自由转动量,必要时进行调整;第五节三级保养(全面解体、消除隐患)保养间隔:每行驶20000km保养项目:一、按二级保养所有项目进行保养;二、拆检柴油机总成,包括曲轴主轴承径向间隙,曲轴轴向间隙、配气相位、供油提前角、油嘴提前角、油嘴喷油压力,清洗气缸体、机油汲油盘滤网及主轴道;三、拆检调整离合器总成,润滑分离轴承及变速箱第一轴承;四、拆检变速箱总成,更换润滑油,润滑转向立柱上端轴承;五、拆检并清洗变速箱、后桥、差速器,按要求调节轴承松紧程度和锥齿的啮合情况,更换润滑油;六、拆检停车制动及工作制动制动器;七、保养启动电机、水泵等;八、拆检转向器,润滑转向节及纵、横拉杆各接头。
生物化学》ppt课件14
(一)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
1. 病毒癌基因是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它 不编码病毒的结构成分,对病毒复制也没有作用, 但可以使细胞持续增殖。
2.病毒基因组结构
长末端 重复序列
正常的病毒基因
癌基因
LTR gag
pol
env src LTR
调节和 产生病毒 产生逆转录 产生病毒 产生酪氨酸 启动转录 核心蛋白 酶和整合酶 外膜蛋白 激酶
白 因 子 , 决 定 三 种 RNA(mRNA 、 tRNA 及 rRNA)转录的类别。
2.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为个别基因转录所必需,决定该基因的时
间、空间特异性表达。
转录激活因子
分为
转录抑制因子
(三)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
TF
DNA结合域 酸性激活域
(三) 癌基因的分类与功能
根据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功能分为:
1.蛋白激酶类 2.信息传递蛋白类 3.生长因子类 4.核内转录因子类
跨膜生长因子受体 膜结合的酪氨酸蛋白激酶 可溶性酪氨酸蛋白激酶 胞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非蛋白激酶受体
二、抑癌基因
(一)什么是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或抗癌基因(anti-oncogene),是指存在于正常细 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 基因。
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 概念和原理
(Concept and principl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一、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
(一)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是指基因经过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ppt(共59张PPT)
在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基因的转录除了启动子、RNA聚合酶II和基础转录因 子以外,还需要其它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参与。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有:增强子、沉默子、绝缘 子和各种反应元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也称为转录 因子,它们包括激活蛋白、辅激活蛋白、阻遏蛋白和辅阻遏蛋白。 激活蛋白与增强子结合激活基因的表达,而阻遏蛋白与沉默子结合 ,抑制基因的表达,某些转录因子既可以作为激活蛋白也可以作为 阻遏蛋白其作用,究竟是起何种作用取决于被调节的基因。辅激活 蛋白缺乏DNA结合位点,但它们能够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 用而行使功能,作用方式包括:招募其它转录因子和携带修饰酶( 如激酶或乙酰基转移酶)到转录复合物而刺激激活蛋白的活性;辅 阻遏蛋白也缺乏DNA结合位点,但同样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 作用而起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掩盖激活蛋白的激活位点、作为负 别构效应物和携带去修饰酶去中和修饰酶(如磷酸酶或组蛋白去乙 酰基酶)的活性。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 调控机制上的主要差异
调控的原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节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 和更经济地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而多细胞真核生物基 因表达调节的主要目的是细胞分化,它需要在不同的生长 时期和不同的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样式; 调控的层次: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 ,但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调节与其在转录水平 上的调节各占“半壁江山”,而某些调控层次是真核生物特有 的,比如染色质水平、RNA后加工水平和mRNA运输等;
调控的手段: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的基因组织成操纵子,但真核 生物一般无操纵子结构。
在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原核生物的DNA绝大多数处于完全暴露和可接近的状态,而真核生物 DNA大部分被遮挡并组织成染色质。因此,原核生物DNA转录的“默认 状态”是开放,其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阻遏蛋白进行的负调控,而真核生 物DNA转录的“默认状态”是关闭,其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蛋白进行 的正调控。 染色质的结构是一种动态可变的结构,其结构的变化能直接影响到基因 的表达。已有众多证据表明,一个基因在表达前后,其所在位置的染色 质结构会发生重塑或重建。由于染色质的组成单位是核小体,因此,染 色质结构的改变是从核小体的变化开始的,而核小体的变化是从组蛋白 的共价修饰和去修饰开始的。
分子生物学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一、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环节
1、转录水平上的调控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2、转录后水平上的调控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① 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 ② 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15
二、操纵子学说
1、操纵子模型的提出 1961年,Monod和Jacob提出 获196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54
55
③ 操纵基因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仅为26bp), 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
56
RNA聚合酶结合部位
阻遏物结合部位
57
操纵位点的回文序列
58
④当阻遏物与操纵基因结合时,lac mRNA的转 录起始受到抑制。
59
未诱导:结构基因被阻遏
阻遏物 四聚体
LacI P O
lacZ
lacY
lacA
32
酶合成的诱导操纵子模型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诱导物
如果某种物质能够促使
阻遏蛋白
mRNA
细菌产生酶来分解它,
这种物质就是诱导物。
诱导物
酶蛋白
33
• 可阻遏调节:基因平时是开启的,处在产生蛋白质 或酶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一些特殊代谢物或化合物 的积累而将其关闭,阻遏了基因的表达。 例:色氨酸操纵子 合成代谢蛋白的基因
1、根据操纵子对调节蛋白(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 的应答,可分为: 正转录调控 负转录调控
29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激活蛋白 阻遏蛋白
正转录调控 负转录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1. 顺式作用元件:特异DNA序列 2. 反式作用因子:特定调节蛋白质
14
原核生物
—— 操纵子(operon) 机制
启动序列 (promoter)
编码序列
其他调节序列
蛋白质因子
操纵序列 (operator)
• 可诱导调节:指一些基因在特殊的代谢物或化合物的作 用下,由原来关闭的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即在某些物 质的诱导下使基因活化。 例: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 分解代谢蛋白的基因
34
酶合成的诱导操纵子模型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
诱导物
如果某种物质 能够促使细菌产生 酶来分解它,这种 物质就是诱导物。
合时,结构基因不转录。
38
在正转录调控系统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 根据激活蛋白的作用性质分为正控诱导和正控阻遏 • 在正控诱导系统中,效应物分子(诱导物)的存在使激 活蛋白处于活性状态; • 在正控阻遏系统中,效应物分子(辅阻遏物)的存在使 激活蛋白处于非活性状态。
39
40
三、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能透过大肠杆菌细胞壁和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 • A编码β-半乳糖苷乙酰基转移酶:乙酰辅酶A上的乙酰基
转到β-半乳糖苷上,形成乙酰半乳糖。
43
44
2. 乳糖操纵子的阻遏调控---可诱导调控
无乳糖存在时
阻遏物结合在操纵基因上→阻 止转录过程→基因关闭
45
2. 乳糖操纵子的阻遏调控---可诱导调控
有乳糖存在时
调节基因
操纵基因
结构基因
阻遏蛋白
《基因表达调控》课件
II. 转录调控
1
A.
B. 各种转录因子的分类及功能
不同类型的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3
C. 转录因子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了解转录因子结构和作用机制对理解转录调控至关重要
III. RNA加工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PPT课件,涵盖了基本概念、转录调控、RNA加 工调控、蛋白质翻译调控、表观遗传调控、氧气水平调控、微小RNA调控、研 究技术及应用。
I. 介绍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什么是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是控制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机制和调节
为什么基因表达调控重要?
A. 5'端和3'端加工的调控
了解5'端和3'端加工调控对RNA 稳定性和功能的影响
B. 剪接调控
剪接调控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
C. RNA编辑调控
RNA编辑调控可改变RNA序列, 影响蛋白质功能
IV. 蛋白质翻译调控
A. 起始子处理和调控
起始子处理和调控是蛋白质翻译的重要调控步骤
B. 翻译的调控
生物对低氧环境做出的响应以及调控机制
高原环境对基因表达调控产生的影响
VII. 微小RNA的调控作用
1
什么是微小RNA?
微小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分
微小RNA的调控机制
2
子
通过结合目标mRNA来调控基因表达
VIII. 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技术
A. 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表 达调控研究技术
了解如何调控翻译过程以控制蛋白质合成
C. 结束子处理及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
乳糖操纵子受到阻遏蛋白和CAP的双重调节
19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控 (a) 没有乳糖存在时
20
(b) 开始没有乳糖,再加入乳糖
21
2、CAP的正性调控
CAP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位点结 合,可刺激转录活性,提高转录效率。 CAP的活性依赖cAMP,cAMP水平与葡萄糖水平相关:
[葡萄糖]高时, cAMP水平低; [葡萄糖]缺乏时, cAMP水平高;
主要指具有调节功能的DNA序列. 原核生物主要是通过操纵子模型进行调控; 真核生物主要是通过顺式作用元件进行调控。
10
(2)调节蛋白----可以增强或抑制转录活性。 原核生物中的调节蛋白主要分为特异因子、激活蛋白和阻 遏蛋白。 真核生物中的调节蛋白通常称为转录调节因子或转录因子。
11
(3)DNA-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转录调节蛋白通过与DNA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转录起
始进行调节。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指反式调节因子与顺式作 用元件之间的特异识别与结合。
一些调节蛋白在与DNA结合之前,需先通过蛋 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然 后再通过识别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而与DNA分子 结合。
12
(4)RNA聚合酶: 对转录激活的调节最终是由RNA聚合酶活性体现
基因表达调控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李子博
1
第一节 概 述
2
一、基因表达是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3
二、基因表达具有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1、时间特异性
是指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 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
2、空间特异性
是指多细胞生物个体在某一特定生长发育阶 段,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组织器官表达不同。
25
阻遏蛋白与cAMP-CAP对乳糖操纵子转录的调控示意图
无葡萄糖有乳糖时,阻遏蛋白不与操纵基因结合,cAMP 处于高水平,形成cAMP-CAP复合物并与CAP位点结合,结构基 因大量表达。
调节基因I 调控区
结构基因
调节基因I编码一种
阻遏蛋白,后者与操纵
序列(O序列)结合,使
DNA I
P O Z Y A 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关
操纵序列 启动序列
闭状态。
Z:β-半乳糖苷酶 Y:透酶
P序列上游有一个分
A:乙酰基转移酶 解(代谢)物基因激活
蛋白(CAP)结合位点,
CAP结合位点
其与P序列、O序列共同 构成乳糖操纵子的调控
的。启动序列/启动子结构、调节蛋白的性质对其活 性影响很大。
13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14
一、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
1、б因子决定RNA聚合酶识别特异性
由于б因子含有识别启动区的结构域,因而б因子能确 保RNA 聚合酶与特异启动区稳定结合,而不是与其它位点结 合。
不同的б因子决定特异基因的转录激活,决定mRNA、 rRNA、tRNA基因的转录。
23
阻遏蛋白与cAMP-CAP对乳糖操纵子转录的调控示意图
有葡萄糖无乳糖时,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
lac结构基因不转录;cAMP处于低水平,CAP 蛋白不能
与启动子附白与cAMP-CAP对乳糖操纵子转录的调控示意图
葡萄糖和乳糖均存在时,尽管有诱导物乳糖存在,但 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不予理睬乳糖。阻遏蛋白与乳糖结 合,空间构象改变,不再与操纵基因结合;但cAMP处于低 水平,CAP蛋白不与CAP位点结合,结构基因有少量表达。
阻遏(repression):可阻遏基因表达产物水平降低的过程。
6
3、协调调节 在一定机制控制下,功能上相关的一组基因, 无论其为何种表达方式,均需协调一致、共同表达, 即为协调表达(coordinate expression),这种调节称 为协调调节(coordinate regulation)。
4
三、基因表达的方式及调节
按照对刺激的反应性,基因表达的方式或调节方式 存在很大差异:
1、基本表达 某些基因在一个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其 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全过程都是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 这类基因称为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
这类基因表达称为基本表达,又称组成性基因 表达(constitutive gene expression)。
5
2、诱导与阻遏 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很容易受环境变化影响,随着 外界环境信号变化,表达水平出现升高或降低。
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 基因表达产物增加,这种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
诱导(induction):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中表达增强的过 程。
可阻遏基因:如果基因对环境信号应答是被抑制,这种基因 被称为可阻遏基因。
16
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3、原核操纵子受到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控
在很多原核操纵子系统,特异的阻遏蛋白是控制原核 启动序列的重要因素。当阻遏蛋白与相应的操纵序列结合 时,就会发生特异基因表达的阻遏。
17
二、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控
操纵子调控模式在原核基因转录起始的调节中 具有普遍性。
18
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15
2、操纵子模型的普遍性
操纵子(operon):在原核生物中,若干功能 相关的结构基因可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 控系统的调控,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这种基因 的组织形式称为操纵子。
调控区
结构基因
DNA
P OZ YA
操纵序列 启动序列
Z:β-半乳糖苷酶 Y:透酶 A:乙酰基转移酶
CAP结合位点
7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8
1、基因表达调控呈现多层次和复杂性
基因表达调控可发生在遗传信息专递过程的 任何环节。
转录水平的调控,尤其是转录起始水平的调 控,对基因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转录起 始是基因表达的基本控制点。
9
2、基因转录激活受到转录调节蛋白与启动子相互作用的调节
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 (1)特异DNA序列----决定基因的转录活性
22
3、协调调控
在大肠杆菌的许多操纵子中,基因的转录不是由单一因子 调控的,而是通过负调控因子和正调控因子进行复合调控。
Lac的转录起始是由CAP和阻遏蛋白两种正、负调
控因子来控制的: ①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不能发挥作用; ②当阻遏蛋白从操纵序列上解聚,如无CAP,仍几
乎无转录活性。可见,两种机制相辅相成,互相协调, 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