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青海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青海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青海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梳理体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的学科,而运动训练学则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对于准备参加青海省考研体育学专业的同学们来说,熟悉和掌握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学派3. 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理论:超负荷适应理论、训练效应规律等二、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1. 运动能量代谢及运动能力因素2. 运动中的心血管系统变化与适应3. 运动中的肌肉系统变化与适应4. 运动中的呼吸系统变化与适应三、运动训练的原则与方法1.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负荷原则等2. 训练方法的分类及适用场景3. 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评估四、训练负荷与训练效应1. 训练负荷的构成及其对机体的影响2. 训练效应的评价与判断3. 不同类型运动对身体的影响与适应五、运动训练与运动损伤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预防措施2. 运动训练与康复训练的关系3. 运动训练对预防慢性病的影响六、运动训练的专题研究1. 竞技体育训练的特点与要求2. 儿童与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重点与方法3. 老年人体育训练的特点与需求七、运动训练与科技应用1. 运动训练的科学测量方法2. 运动训练与数据分析的关系3. 运动训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上是青海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的梳理,涵盖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训练负荷与训练效应、运动训练与运动损伤、运动训练的专题研究以及运动训练与科技应用等内容。

希望本文能对考生们的复习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祝愿各位考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川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核心知识总结

四川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核心知识总结

四川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核心知识总结四川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核心知识总结一、引言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心理及其他相关因素。

作为四川省考研体育学的复习资料,本文将针对运动训练学的核心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运动训练学是指通过科学且系统的训练方法,促使运动员在各项指标上不断提高,并达到最高水平的学科。

2. 运动训练的要素运动训练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环境和训练内容四个要素。

其中,运动员是训练的主体,教练员是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的主导者,训练环境是训练过程中的外部条件,训练内容是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训练项目。

三、运动训练学的核心知识1. 运动训练学的分类运动训练学可以按照内容划分为技能训练学、体能训练学和心理训练学三个分支。

2. 技能训练学的要点技能训练学主要研究如何在运动中获得和提高技能,包括动作技术、战术技能以及技能的运动表现等。

3. 体能训练学的内容体能训练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

4. 心理训练学的关键心理训练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包括注意力、自信心、意志力、压力管理等。

5. 训练负荷管理训练负荷是指运动训练对人体的适应程度的度量,训练负荷管理是合理设置训练负荷,以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6. 运动训练的评估与测试运动训练的评估与测试是对运动员参与训练后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通过量化指标反映训练的效果和运动员的水平。

四、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趋势1. 科技与运动训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例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遥感等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 数据分析与运动训练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 心理与运动训练心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训练的科学化将成为运动训练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总复习资料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总复习资料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总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 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 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 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湖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湖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湖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湖北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运动训练学概述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训练方法、训练原则、训练计划以及训练效果评估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总结湖北省考研体育学中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知识点。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1. 运动训练的可塑性原理可塑性原理指的是运动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技能水平的改变具有显著的可塑性。

适当的训练计划和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

2. 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原理适应性原理指的是运动训练引起机体适应性变化的原理。

通过合理的训练刺激,使机体适应刺激并提高其功能水平,从而使运动员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3. 恢复与超损害原理恢复与超损害原理强调在运动训练中,适当的恢复与休息对于预防超负荷和损害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训练与休息时间,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三、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1. 运动训练的评估与测试评估与测试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可以客观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和潜力,并为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2. 运动训练的计划与指导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目标和实际情况来确定训练内容、强度和周期等方面的内容。

指导则包括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战术策略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3. 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方法和器械。

不同项目和不同训练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如力量训练、有氧训练、灵敏度训练等。

四、运动训练的注意事项1. 合理安排运动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引发的损伤风险。

2. 保持良好的训练态度和积极的心理心态,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3. 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调整,满足运动员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4. 注意运动训练场地和器械的安全性,保障运动员的人身安全。

五、运动训练与竞技成绩的关系运动训练对竞技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

14运动训练学考研资料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二、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方面。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概念)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有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集群性;5、公开性;6、观赏性。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简)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问答)(一)释义: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   简答、论述题库

考研《运动训练学》简答、论述题库一、简答题1、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从而为国家和社会争取荣誉。

其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方面的潜力,提升其竞技能力的整体水平。

其次,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在竞赛中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再者,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项目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最后,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和训练,积累比赛经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适应能力和竞技表现。

2、简述运动训练原则及其应用运动训练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技需要原则: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比赛的需求来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法,使训练与比赛紧密结合。

例如,在篮球训练中,根据比赛中频繁的身体对抗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加强体能和对抗能力的训练。

(2)动机激励原则:通过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给予奖励和表扬等方式来激励运动员。

(3)有效控制原则: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调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训练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

比如,定期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技术水平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4)系统训练原则:将训练视为一个长期、连续、有序的系统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阶段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例如,对于长跑运动员,要遵循基础耐力训练、专项耐力训练、比赛期训练等阶段逐步提高其竞技能力。

(5)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将训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每个周期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例如,准备期主要进行体能储备和技术改进,比赛期则重点提高竞技状态和比赛能力。

(6)适宜负荷原则:安排的训练负荷要适宜,既能够有效刺激运动员产生适应性变化,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训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向群训练理论: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4.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

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和名次。

5.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

6.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

技能。

战术能力。

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7.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8.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9.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他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0.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1.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

方法。

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12.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13.竞技状态:指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

14.系统训练原则: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15.周期安排原则:周期性的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16.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考研体育学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回顾

考研体育学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回顾

考研体育学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回顾体育学是研究人类运动行为与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等。

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和掌握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本文将回顾考研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运动训练学是指运动员在各个训练阶段,通过科学地组织和实施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竞技技能和竞技成绩的科学体系。

2. 运动训练学的分类:运动训练学可以分为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四个方面。

3. 运动训练学的原理:包括超负荷原理、逐渐逼近原理、阶段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等。

二、运动训练学的核心知识点1. 运动训练的目标与要求:根据不同项目和不同的训练阶段,运动训练的目标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主要包括提高运动员技能水平、提高竞技成绩、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等。

2. 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

每一项内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3. 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方法包括整体法、分解法、整体分解法、系统法等。

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4. 运动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手段包括多种多样的器械、设备和辅助材料。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运动训练手段对于训练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运动训练学的具体应用1. 运动员的生理适应与训练: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促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适应,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

2. 运动员的技术与技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对其竞技成绩至关重要。

运动训练学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3. 运动员的心理调控与训练:心理因素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运动训练学的知识可以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调控,提高竞技状态。

4. 运动队的管理与领导:了解运动训练学的知识,对于提高运动队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非常重要。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学科,它们研究的是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对于参加江苏省考研的体育学考生来说,掌握这两门学科的核心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中与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总结1. 训练方法运动训练学研究的是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训练目标的确定:规定良好的训练目标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

- 训练负荷的控制:包括训练强度、训练频率、训练时间等方面的控制。

- 训练周期的安排: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

- 训练计划的制定: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2. 运动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掌握基本技能是参与比赛必备的能力。

- 高级技能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技能水平的核心是通过反复练习和模仿来达到技能的熟练掌握。

3. 心理素质的培养- 运动员心理调节:运动员在比赛中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需要通过心理调节来克服。

- 自信心的培养: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 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水平,还有助于身心健康。

二、运动生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1. 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 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规律。

- 运动生理学参数: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状态。

2. 运动与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的基本概念:运动过程中,人体需要能量来维持肌肉运动和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 能量供给途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是人体运动过程中产生能量的两种途径。

3.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 心率变化: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对心率有显著影响,适度运动能够提高心脏的耐力。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与运动训练案例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与运动训练案例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与运动训练案例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与运动训练案例一、基本概念1. 运动训练的定义与目的运动训练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系统性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体能素质和技能技术。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在竞技运动中能够发挥最佳水平。

2. 运动训练的要素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四个要素。

训练目标是指训练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竞技成绩目标和素质提高目标。

训练内容是指训练的具体项目和动作要素。

训练方法是指训练的组织形式和训练计划。

训练手段是指训练中使用的各种教具、器材和设施。

二、基础理论1. 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包括运动能力、运动机制、运动适应性和运动负荷等方面。

了解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对于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和提高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训练的心理基础运动训练的心理基础包括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关注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和心理因素对竞技表现的影响。

了解运动训练的心理基础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

三、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1. 体能训练方法体能训练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常用的体能训练方法有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阻力训练法等。

2. 技术训练方法技术训练是指针对特定的竞技项目,通过反复练习和技术指导,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运用能力。

常用的技术训练方法有系统训练法、分析训练法和比赛仿真训练法等。

3. 战术训练方法战术训练是指通过模拟赛场环境,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正确运用战术,制定合理策略的能力。

常用的战术训练方法有对抗训练法、情境训练法和决策训练法等。

四、运动训练案例1. 篮球运动训练案例篮球作为一项团队性较强的竞技运动,其训练案例注重提高球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战术应用能力。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考点汇总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考点汇总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考点汇总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 - 运动训练学重要考点汇总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训练原理、训练方法等,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江苏省考研体育学中,运动训练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针对江苏省考研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的重要考点进行汇总和梳理,帮助广大考生进行复习备考。

一、训练原理1. 预期性原理:指运动训练的目标和计划必须明确,训练者和被训练者要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预期效果。

2. 恢复原理:指训练后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以补充能量和修复组织,防止过度训练引起的身体损伤。

3. 超负荷原理:指要通过适度的增加训练量、强度和难度,使身体适应负荷的增加,从而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4. 持续性原理:指运动训练要持续进行,不能间断,以确保效果的稳定和持久。

5. 变异性原理:指训练要有一定的变化和差异性,避免单一化的重复训练产生疲劳和厌倦,增加训练的刺激性和趣味性。

二、运动训练方法1. 整体训练方法:指将不同的运动技能和体能训练项目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全面、综合的训练。

2. 分层递进训练方法:指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发展阶段,将训练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3. 训练周期化方法:指将训练按照周期进行划分,包括微周期、中周期和宏周期,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4. 系统性训练方法:指将训练按照一定的系统性和有机性进行组织,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性。

5. 个性化训练方法:指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训练,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三、训练评价与测试1. 训练效果评价: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表现和比赛成绩进行评价,来判断训练的效果和提供改进意见。

2. 体能测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测试,通过定量的指标来评估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3. 技术评定:通过专业的技术测试和观察,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评定和改善。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运动训练学2、竞技体育3、运动训练(狭义)运动训练(广义)4、运动训练目的5、训练适应6、运动负荷7、恢复过程8、运动训练原则9、一般训练10、专项训练1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12、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13、周期性原则14、竞技状态15、合理安排运动员负荷原则16、区别对待原则17、训练方法18、持续训练法19、重复训练法20、间歇训练法21、变换训练法22、循环训练法23、竞技能力24、协调能力25、运动技术26、战术27、智力28、身体训练29、一般身体训练30、专项身体训练31、运动素质32、力量素质33、最大力量34、相对力量35、速度力量36、爆发力37、力量耐力38、耐力素质39、有氧耐力40、无氧耐力41、速度素质42、反应速度43、运动速度44、运动速度45、柔韧素质46、灵敏素质47、运动素质转移48、直接转移49、间接转移50、良好转移51、不良转移52、同类转移53、非同类转移54、可逆转移55、不可逆转移56、运动成绩二、填空1、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

2、三级训练网是由(初级)、(中级)和(高级)构成。

3、竞技项目的分类通常有(依决定竞技能力)、(依运动项目的)和(依运动成绩的)三种分类标准。

4、竞技项目若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其分为(体育类)和(技能类)前者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后者又可分为(表现难美性)和(自立略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

5、训练适应的特性包括(普通性)、(特殊性)、(导时性)和(连续性)四种特性。

6、运动负荷可分为(量)和(强度)负荷。

7、运动负荷的构成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组成,前者通过(次数)、(时间)、(距离)、(重量);后者由(速度)、(运度)、(高度)、(单练习的重量或难度)表现出来。

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是体育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体运动的规律和训练方法。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掌握运动训练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考阶段,准备一些优质的复习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考研复习的运动训练学资料,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教材类资料1. 《运动训练学》(第3版)作者:吴建明这是一本经典的运动训练学教材,是考研复习的必备之选。

全书内容系统完整,包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运动能力的评价和训练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考生可以全面了解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为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运动生理学》(第4版)作者:王亚平运动生理学是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研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运动生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肌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考生可以深入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二、期刊论文类资料1. 《中国体育科学》这是一本权威的体育科学期刊,每期都会有一些与运动训练学相关的论文发表。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同时,期刊上也会有一些运动训练学的综述文章,对于考生来说,这些文章可以帮助他们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对运动训练学的理解。

2. 《体育科学研究》这是另一本重要的体育科学期刊,也是考研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涵盖了运动训练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能力评价等。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论文,了解不同研究者在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而加深对运动训练学的理解。

三、学术会议资料1. 中国运动医学学会年会中国运动医学学会每年都会举办学术年会,会议上会有一些与运动训练学相关的报告和研究成果分享。

考生可以关注这些学术会议,通过参加会议或者阅读会议论文集,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与会者的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江苏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整理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整理1. 运动训练学概述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运动员训练的规律、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

运动训练学包括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训练计划等内容。

2.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1)超负荷原理:通过对肌肉施加超过其适应能力的训练负荷,使其适应并提高。

(2)持续性原理:持续的训练能够增加运动员的身体耐力和心肺功能。

(3)阶段性原理:将训练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和运动员的成绩。

3. 运动训练的方法(1)基本训练方法: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2)专项训练方法:根据各项目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专项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的表现。

(3)心理训练方法:通过心理训练,调整和控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高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

4. 运动训练计划(1)训练周期划分:将整个训练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如基础期、提高期和保持期等。

(2)训练阶段划分:在每个周期内,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目标,将训练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3)训练负荷控制:控制训练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以保证运动员能够逐步适应训练的负荷。

运动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整理1. 运动心理学概述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员在竞技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影响的学科,旨在帮助运动员充分发挥潜力,提高竞技成绩。

2. 运动心理学的重要概念(1)运动动机:指驱使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或外在因素,如成就动机、社交动机和健康动机等。

(2)注意力:是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特定的注意力定向和控制,如专注力和宽关注。

(3)自信心:运动员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对于竞技成绩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影响。

3. 运动心理干预技术(1)认知重构:通过改变运动员对自己和比赛的认知,减少焦虑和消极心理。

(2)积极自我对话:运动员通过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和自我激励,提高竞技表现。

河南省考研体育教育训练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体育教育理论重点考点解析

河南省考研体育教育训练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体育教育理论重点考点解析

河南省考研体育教育训练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体育教育理论重点考点解析体育教育训练学是考研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它涵盖了运动训练学与体育教育理论的内容。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门学科的重点考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运动训练学和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对河南省考研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复习资料进行解析。

一、运动训练学1. 运动训练学概述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学科。

它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三个分支。

在考研体育教育训练学中,重点关注运动生理学的内容。

2.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运动训练学的基础。

它研究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变化,如肌肉的收缩和能量代谢等。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运动能力的分类和评价、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运动能力的调节等内容。

3. 训练方法与训练原则在运动训练中,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能力至关重要。

复习时,需关注不同训练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及如何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二、体育教育理论1. 体育教育的概念与基本任务体育教育是指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质、身心健康以及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的过程。

在复习中,需了解体育教育的定义、目标以及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

2. 体育教育课程体育教育课程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要满足学生身体锻炼的需要,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意识。

复习时,重点关注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课程内容。

3. 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与评价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与评价对于保证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至关重要。

在复习中,需要了解学校体育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教育效果。

总结:河南省考研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复习资料主要涵盖了运动训练学与体育教育理论两个方面。

对于运动训练学,需要重点关注运动生理学、训练方法与训练原则等内容;对于体育教育理论,需了解体育教育的概念与基本任务、体育教育课程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与评价。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

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部分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学科,旨在研究和实践如何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计划,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

运动训练学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训练方法学等内容。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山东省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中的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知识点。

一、运动训练学概述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如何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的学科,主要包括运动科学、训练科学、训练方法学等内容。

它是体育学发展的核心学科之一,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运动训练的原则1.个体差异原则:运动训练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充分考虑到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

2.循序渐进原则:运动训练应根据个体的特点和训练阶段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逐渐加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3.合理安排原则:运动训练应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和不当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4.个体综合发展原则:运动训练应促进运动员个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综合培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心理能力。

5.科学性原则:运动训练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1.运动的能量供应: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主要通过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来提供能量。

有氧代谢主要通过氧气参与,可以长时间持续运动;无氧代谢主要通过无氧酵解,生成乳酸等物质,适用于短时间高强度运动。

2.运动的心血管系统变化:运动时心率、血压会升高,心脏收缩力增大,能够增加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3.运动的肌肉系统变化:运动时肌肉蛋白合成加快,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力量增加,肌肉耐力提高。

4.运动的呼吸系统变化: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增大,肺功能提高。

天津市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详解与案例分析

天津市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详解与案例分析

天津市考研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训练学重要知识点详解与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准备天津市体育学考研,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训练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一、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及分类运动训练学是研究人类运动学习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科学,它包括运动训练基础理论、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1.1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借鉴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系统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1.2 运动训练学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对象,运动训练学可分为竞技体育训练学、健身运动训练学和特殊群体运动训练学等。

其中竞技体育训练学是最为广泛研究的领域,它主要研究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二、运动训练学的重要知识点在运动训练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下面将逐一进行详解。

2.1 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式。

它包括基本方法、特殊方法、补充方法等。

基本方法是一种较为基础的训练手段,例如反复练习和重复训练;特殊方法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设计,例如分项训练和综合训练;补充方法用于改进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和心理素质,例如辅助训练和康复训练。

2.2 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计划是指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和比赛安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的计划。

它包括全年训练计划、周期训练计划和微周期训练计划等。

全年训练计划是一个较长时间范围内的计划,通常包括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周期训练计划是按周期性安排训练,例如适应期、提高期和稳定期;微周期训练计划是一个较短时间范围内的计划,通常为一周。

2.3 运动训练评价运动训练评价是指对运动员训练效果和成绩的评估。

它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和判断运动员的训练表现和竞赛成绩,例如技术动作是否规范、竞技状态是否良好等;定量评价是通过测量运动员的身体指标和能力水平,例如力量、速度、灵敏度等。

运动训练学总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总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总复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运动训练学的总复习资料:
1. 运动生理学:包括生理学基本概念、能量代谢、运动生理变化等
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
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和适应。

2. 运动心理学:包括心理学基本概念、运动心理状态、运动动机、
自我效能、焦虑和压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运动员的心理
素质、心理调节和心理干预。

3. 运动解剖学:包括人体解剖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
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运动员的关键肌群、运动技术和运动损伤
防护。

4. 运动训练方法学:包括运动训练基本原理、训练计划制定和实施
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训练目标、训练强度和训练周期。

5. 运动营养学:包括营养学基本概念、运动营养需求、饮食原则等
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运动员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的摄取。

6. 运动生物力学: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和力矩、运动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技术。

7. 运动康复学:包括运动损伤的定义、分类、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8. 运动管理学:包括运动组织与管理、运动政策与法规、运动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知识。

重点复习运动组织的结构、管理和运营。

以上仅是运动训练学的一部分内容,复习资料还需根据具体课程和课本内容进行选择。

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学术期刊和相关网站的资料进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和“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4、竞技体育的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5、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6、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7、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竞争性、规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和观赏性。

8、竞技能力: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9、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竞技能力,继而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

10、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

1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业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化;训练目标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取得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运动员可以在几个性质相近的项目上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但很难在几个性质不同的项目上取得同样优异的运动成绩;这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容和手段。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构成,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滞后的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3)运动训练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都是其前一时刻状态的延续,又都是后一时刻状态的先行;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地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外部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使之更好地承受外加负荷,这就是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现象;但当负荷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运动员的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调控,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要需要适当调整。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12、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

13、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是: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容体系;4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5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14、运动训练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容:竞技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和特点;运动训练原理和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身体训练;技、站术训练;心理、智能心理;训练过程的计划和控制;运动员选材;负荷与恢复等。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1、1964年前民主德国哈雷博士等人《训练学》。

2、项群训练理论: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3、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容: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即训练目标、训练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四个问题进行。

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容包括四个方面: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4、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首先对现有不同等级的运动项目进行对应的项群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众多运动项目发展的状况。

继而可以选出与现有优势项目隶属于同一项群但暂时落后的项目,以更快向优势项目行列转移。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项群的划分和项群体系的建立使得竞技项目这一巨大群体的部结构更加有序,进而为运动训练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对其实施更为有效的宏观管理提供了可能。

(3)同群项目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5、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6、动作结构对竞技项目的分类7、按照各项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众多竞技项目分为测量类、评分类、得分类、命中类、制胜类。

8、三种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联系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运动成绩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决定。

二、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做竞技水平。

三、竞赛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竞赛规则。

四、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五、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

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抽象。

反映着竞技能力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类型有:单因素特征模型、组合特征模型和总体特征模型。

六、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围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七、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八、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九、训练状态和训练目标的构成: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及训练负荷诊断。

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及训练负荷指标。

十、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容1、运动成绩诊断:是对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的参赛结果给出的准确评价。

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的名次,也包括运动员表现的竞技水平;既包括运动员在上一训练过程中最好的一次比赛成绩,也包括运动员多次比赛的平均水平。

2、竞技能力诊断: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不同,因此在诊断中要首先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予以科学诊断,并作为其竞技能力总体诊断的主要依据。

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实施诊断常常要把测定的结果与标准值(就是建立的特征模型)进行比较。

3、训练负荷诊断:竞技能力的变化是在训练负荷的影响下产生的。

负荷由负荷的强度和负荷的量组成。

负荷的量可通过练习的次数、训练时间、练习距离、负荷重量等特征表现出来。

强度可以通过练习速度、单次负荷重量、练习密度及难度表现,更多的是以完成一定强度要求的负荷的数量来反映负荷强度的情况。

十一、训练目标的基本容1、运动成绩指标:分为竞技水平指标和名次指标。

对可测量的体能主导类项群及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的运动员可提出定量的竞技水平指标。

而对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则可提出较为模糊的竞技水平指标。

比赛名次指标涉及到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比赛条件和裁判员的倾向性等,而这些对教练员来说都是不可控因素,因此确定比赛名次目标要慎重,可以用一区间作为指标。

2、竞技能力指标:过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的水平及他们的组合方式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可以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决定因素的特征模型。

就可以把运动员训练的竞技水平指标分解为反映运动员各种能力特征而又彼此紧密联系的一组具体指标,使我们能有目的有序地组织训练过程,并在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运动员各方面发展作出准确评价,从而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控制。

3、训练负荷指标:负荷指标的实现是运动员实现其竞技能力指标,并进而实现运动成绩指标的基本保证。

也是把运动成绩指标和竞技能力指标分解到一次次的练习中。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一、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竞技需要原则1、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2、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一切训练的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成功比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

必须认识了解专项的特点,才能选择适宜的训练容、方法、负荷等。

(3)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人们把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位置。

运动训练的容方法手段负荷也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势。

儿童早期训练也要为将来的专项训练打好基础。

3、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训练目标全面集中地体现专项竞技需要,是组织好训练活动的重要依据。

制定训练计划时,科学诊断现实状态,客观评价运动员潜力,确定目标。

然后据此安排训练过程和比赛工作。

(2)准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专项的特异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结构的差异性。

因此对所从事的专项特点正确分析,选择合适的训练容和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