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大众传播的受众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学教案(必修)

大众传播学教案(必修)

大众传播学教案(必修)第一章:大众传播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大众传播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1.2 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大众传播的定义和基本要素分析大众传播的特点,如普遍性、单向性、非互动性等1.3 大众传播的类型和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等掌握大众传播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社会监督、文化传承等1.4 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包括制作、传播和接收环节掌握大众传播的效果,如认知效果、态度效果和社会效果等第二章:大众传播媒介2.1 报纸媒介了解报纸媒介的定义、特点和传播方式掌握报纸媒介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2 电视媒介了解电视媒介的定义、特点和传播方式掌握电视媒介的类型和节目制作流程2.3 广播媒介了解广播媒介的定义、特点和传播方式掌握广播媒介的类型和节目制作流程2.4 新媒体与数字传播了解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掌握数字传播的技术和影响,如网络传播、移动传播等第三章:大众传播的内容与形式3.1 新闻报道了解新闻报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和报道形式3.2 广告与公关了解广告和公关的定义、特点和目的掌握广告和公关的创意策略和传播方式3.3 娱乐与文艺了解娱乐和文艺节目的定义、特点和形式掌握娱乐和文艺节目的制作流程和传播效果3.4 舆论监督与社会责任了解舆论监督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掌握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舆论监督的功能第四章:大众传播的受众4.1 受众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受众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如多样性、选择性、互动性等4.2 受众的行为与心理了解受众的接收行为和信息处理过程掌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态度形成机制4.3 受众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掌握受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工具理解受众研究对媒体传播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4.4 受众定位与传播效果了解受众定位的定义和意义掌握传播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提高传播效果的策略第五章:大众传播与社会5.1 大众传播与社会关系了解大众传播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掌握媒体与社会的关系,如舆论引导、社会监督等5.2 大众传播与culture了解大众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掌握媒体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功能,如流行文化、传统文化等5.3 大众传播与公共事务了解大众传播在公共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掌握媒体公共事务报道的规范和责任5.4 大众传播与全球化了解大众传播与全球化的相互影响掌握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体传播趋势和挑战第六章:传播理论与模型6.1 传播学基本理论掌握传播学的四大基本理论:香农-韦弗模型、人际传播理论、编码-解码模型、社会构建主义。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贡献:经济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社会规范强制,“麻醉作用”
8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定义 ← 传播制度 → 媒介控制 ↓


↓↓↓
信源 信宿 符号 工具 反作用
多重结构(相对独立) 广泛联系
↑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系统模式 ←
社会传播
→ 总过程理论
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示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5
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外部环境
定义←
人内传播
→ 特点
社会实践反映 积极能力(创造性思维成果

基础)
附加刑补偿性排除性业务标准市场标准新闻价值新闻要素九种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伊里调查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受众观作为市场的受众基本观点麦奎尔观点受众的定义建立的基础局限性作为大众的受众观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三个方面的影响反论权意见广告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受众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使用与满足传媒接解的社会条件因素广播印刷电视卡兹使用与满足过程基本模式一种受众行为理论1喜欢知识竞赛的心理需求2收听肥皂剧的动机1读书动机2报纸使用形态麦奎尔的满足四种类型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环境监视评价1意义2局限性竹内郁郎的补充目的条件印象结果修正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传播效果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戈尔丁构成两个方面双重含义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影响传播效果的要素和环节大众传播的效果和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影响的三个理论麦奎尔20世纪初30年代末40年代60年代70年代子弹论魔弹论传播流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宏观理论共同点子弹论与宏观理论不同传播主体与传播技巧与传播对象与核心观点理论背景评价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使用与满足缺陷子弹论与宏观理论不同媒介技术与对社会发展生活的影响传播流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中介因素创新与普及大众传播过程两方面补充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效果有限效果论五项一般定理缺陷政治即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本章全章节重点一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议程设置理论的概要和特点2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3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问题和网络传播环境额挑战二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1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2沉的螺理论的点默旋特3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三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1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2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3培养理论的外围四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3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本章第一三重点记忆第二了解即可一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1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2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二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三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3文化帝国主义问题第十四章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只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传播学的概念1. 定义1) 库利(社会学角度)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 施拉姆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

和概率成反比。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传播隔阂:(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4.传播学的任务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一.符号二.符号的分类信号和象征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 象征行为:2.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播学简答题总结(十)

传播学简答题总结(十)

传播学简答题总结(十)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1、什么是大众?大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话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2、简述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演化。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早期的大众社会理论者主要是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主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并站在贵族主义的立场上队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这个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主要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肆认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

李斯曼主要从人是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

恐豪瑟则强调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

3、什么是“拷贝的支配”?试分析这个观点。

随着环境的扩大和间接化是人们与大多数"实物"不可能保持着实际接触,要了解它只能依靠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拷贝”;“拷贝”不是“实物”本身,而人们又缺乏将之与实物对照的手段,也只能把他当做实物的代替物。

拷贝的支配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实物的代替物。

它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

第一条是利润原理。

也就是说,拷贝的收集、制作、和提供是作为赢利活动来进行的。

第二条是政治或宣传原理。

宣传即使用语言或其他象征手段,将众多的人们引向某种态度或行动的活动,大众传媒的拷贝制作和提供不仅受到利润原理的驱动,而且受到政治和宣传原理的制约。

因为"拷贝原理"具有"利润原理"和"政治或宣传原理",所以他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汇总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信息: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符号化: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4、符号解读: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5、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6、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8、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

(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9、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简答论述1、分别从社会学、符号学、传播学三个传统来界定传播的概念2、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3、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5、简述社会传播的系统性6、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7、传播学的任务8、简述马恩的精神交往理论与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9、简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10、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11、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具有什么作用?请用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互动加以说明。

传播学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传播学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大众社会理论发展
3、后期大众理论。
二战以后,美国的密尔斯、李斯曼、孔 豪森,从大众社会理论出发,考察了美 国现代的各种社会现象。他们认为,白 领中产阶层的增大、中间社会群体的减 退、人际关系的冷漠孤立、社会权力的 集中、大众传播导致文化的平均性和流 动性等等因素,是美国现代社会各种病 理现象的根源。
传播学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
者,如听众、观众、读者等等。 特点:广泛性、分散性、匿名性、流动性、无
组织性。 角色: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公众:指的是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
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 的社会群体,其行为是有理性的,是一个政治 概念。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3、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相识,对社会精英 来说也是难以把握的对象。
4、流通性。成员是流动的。大众的范围常常 因为对象问题的变化而变化。
5、无组织性。缺乏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大 众行为主要是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 的。
大众的概念与特点
6、同质性。大众成员虽然具有不同的社会属 性,但又有同一的行为倾向,因而容易受到外 来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3、容易把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 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 的位置上。
4、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 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当我们把受众看作是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 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
1、传播权: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思想、 观点等等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
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的人群主要分 为两类:广泛的大众和少数权力精英。权力精 英包括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传媒精英,他们 永远在试图控制和影响大众;大众虽然一盘散 沙,但是人数众多,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大 多数”力量。因此,现代社会中,谁掌握了大 中,谁就掌握了一切。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学传播发展传播学健康传播学风险传播信息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双重偶然性传播隔阂第二章人类传播历史发展信息爆炸“信息过载”(信息超载)NII计划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赛博空间第三章人类传播符号意义编码和解码能指/所指乔治·赫伯特·米德符号符号互动论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互文性讯息信息与讯息非语言传播非语言符号索绪尔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文化意义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者模式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反馈香农—韦弗模式噪音单向传播双向传播循环模式施拉姆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马赛克传播模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另类媒体第五章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自我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亲身传播主我/客我“自我互动”理论“镜中我”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基模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社会认同模式群体规范群体压力流言奥尔波特公式集合行为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群体模仿群体传播公共传播组织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社会雷达(环境监测)社会地位赋予功能麻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第八章媒介技术媒介组织地球村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热媒介”和“冷媒介”容器人“电子乌托邦”网络成瘾流媒体自媒体媒介生态环境媒介生态把关人(守门人)双重行动模式媒介事件社交媒体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制度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媒介责任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观点的自由市场哈钦斯委员会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受众分众观利基受众认知和谐论“政治及有倾向”假说媒体近用权媒介接近权受众商品论选择性接触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行为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受众的“碎化”受众的极化个人差异论IPP指数“使用与满足”理论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子弹论“证词法”《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意见领袖(舆论领袖)意见气候二级传播理论创新扩散传播流“元传播”有限效果论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恐惧诉求“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自信心假说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法”拷贝的支配第十二章大众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诺利·诺依曼涵化理论“上限效果”假说知识沟数字鸿沟媒介素养媒介教育视觉素养第三人效果框架研究受众框架媒介的铺垫作用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大众传媒宣言》《塔罗瓦尔宣言》《阿尔及尔宣言》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世界信息流通失衡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个阶段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库利芝加哥社会学派李普曼刻板印象达拉斯·斯密塞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传播学经验学派阿多诺葛兰西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公共领域文化(工业)产业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政治经济学派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法参与式观察重点访问焦点小组访谈法调查研究法民族志(人种志)方法文献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抽样抽样调查法分层抽样整群抽样信度、效度操作化随机抽样滚雪球抽样概率抽样内容分析法叙事分析控制实验实验研究法双盲实验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当把受众看作社会组员时,受众并不是孤 立存在旳,而是分属于不同旳社会集团或群体, 有着不同旳社会背景。
受众对大众传媒旳接触虽然是个人旳活动, 但这种活动一般受到他旳群体归属关系,群体 利益以及群体规范旳制约。
IPP指数分析
•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考察大众传播 对竞选宣传旳影响。抽样调查600人 ,六个月内实施7次抽样调查,发觉 只有8%旳人变化了既有旳倾向。
(二)对印刷媒介旳使用与满足研究
• B.R.贝雷尔森总结人们读报旳8种目旳:
–1、取得外界消息旳信息起源 –2、日常生活旳工具(取得天气、购物信息) –3、休憩旳手段 –4、取得社会威信(披露新信息,取得尊敬) –5、因为阅读本身被以为是一件“好事情” –6、社交手段(活跃社交生活) –7、维护安全感 –8、读报本身旳目旳化(习惯)
THE END
二、大众社会理论旳形成和变化
(一)早期旳贵族主义观点
Tocqueville, Le bon, Ortega. 早期旳大众社会理论充斥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旳 贵族阶级对崛起旳大众旳仇视心理和偏见。
(二)对法西斯极权主义旳批判
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Carl Mannheim。产业化——工具 理性——异化感、不安感、绝望感——情绪躁动;民 主化——参政议政机会和权利——大众情绪受到操纵 和利用——极大破坏力旳大众行动。
第四节 “使用与满足”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受众旳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研究起 源于20世纪40年代。
背景:美国收音机家庭普及率到达80% 人们对媒介寄予正面旳期待 实际上,启蒙教育节目并不被看好,而风格低俗旳
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谜游戏收听率极高。 于是引起了人们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背后旳心里动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推荐]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一 传播学的概念1. 定义1) 库利(社会学角度)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 施拉姆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

和概率成反比。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传播隔阂:(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4.传播学的任务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一.符号二.符号的分类信号和象征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1.意义: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 (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 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 象征行为:2.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大众传播的受众价值观

论大众传播的受众价值观
舆 论 界 导 向一 失衡 . 个 社 会 就 犯 “ 窝 整 一 蜂 ” 毛病 , 上 躁 动 起 来 。从 某 种 意 义 的 马 上 来 说 . 全 民 性 躁 动 ” 就 是 这 些 舆 论 导 “
利 之 目的 。 然各 种媒 体 采 取 了很 多 手段 虽
以提 高 竞 争 力 , 遗 憾 的是 较 少从 受 众 价 但 值 观 的 角 度 考 虑 问 题 . 而 作 出相 应 的 调 进
能不投 入 到对 社会 财 富 的疯狂 追逐 中 ,
同 样 .媒体 也 面 临着 激烈 的 市 场竞 争 , 有 地 域 之 间 的 媒体 竞 争 . 有 不 同地 域 之 间 也 的 媒 体竞 争 。不 管怎 样 的 竞争 。 体 都 有 媒

识 和 理 解 , 现 为受 众 对 新 闻媒 介所 采 取 表
介 在 个 人 生 活 中 的重 要 性 和 迫 切 性 的 认
手段 . 屏 、 幕 上不 断 出现 比西方 “ 荧 银 阔 佬” 要“ 还 阔佬 ” 的生 活 方 式 。如 果 大 众 传 播 “ 送 ” 这 些 所 谓 的 社 会 热 点 , 处 输 着 使 于社 会 另 一 极 、 活 水 平 低 下 的 群 体 , 生 怎
要 指 的是 人 的 物 欲 化 倾 。即 人 们 过 于
迷 恋 对 物 的 占有 、 金 钱 的 崇 拜 , 认 钱 对 只 不 认 人 、 钱 不 认 理 、 钱 不 认 志 、 钱 认 认 认
不 认 法 。 生 人 格 衰 退 、 德 衰 退 、 神 产 道 精
衰 退 和 行 为 衰 退 .无 视 自 己行 为 的 精 神
需要 . 上精神 麻痹症 。具体表 现是 : 患 一 是 功 利 性 。 当 “ 始 的金 钱 欲 望 ” 为 人 原 成 们 的 支 配 力 量 时 ,会 使 他 们 变 得 异 常 亢

社会大众传播-第十章-传播内容0403V2

社会大众传播-第十章-传播内容0403V2

• 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 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 约翰· 哈特利
• • • •
2、大众文化的特征: 流行性、商品性、通俗性、娱乐性 约翰·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 狂欢节的功能是解放并承认一种创造性的、 游戏性的自由。 • 大众在对文化产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具有 极大的创造力,消解了现代性意义上的宏 大叙事。
(二)怎么说
1、不同的大众媒体所制作的传播内容产品有自己的样式和风 格。
这是由传播制度、传播者的观念意图和传播理念、传播媒介渠 道、媒介组织的定位经营、目标受众的需要所决定的。
• 2、大众传播内容的制作也有一些普遍规律。 • ①一面说与两面说 • ②防疫论 • ③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休眠效应 • ④诉诸感情与诉诸理智 • ⑤重复律
2005年,李宇春获得“超级女声”比 赛全国总冠军 ,同年10月登上美国《时代 周刊》亚洲版封面。2012年举行疯狂世界 巡演,获得韩国MAMA亚洲最佳歌手奖 。 2013年,凭原创作品《再不疯狂我们就老 了》获得EMA欧洲音乐大奖全球最佳艺人奖。 截至2015年,共举办24场个人演唱会。 2009年,李宇春涉足影视,主演了 《十月围城》《龙门飞甲》《血滴子》等电 影,凭《十月围城》获得香港导演会最佳新 演员金奖及亚洲电影大奖、亚洲影评人协会 大奖、香港金像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 新演员提名 。2013年,主演赖声川话剧 《如梦之梦》 。2016年,主演的电影《摆 渡人》。
• 二、法兰克福学派 •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 •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洛文塔尔、 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 •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 行宏观的广泛的批判性研究 • “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vs. 大众 文化(mass culture)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

文化传播学 要点整理

文化传播学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传播:是英语communication的对译词,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现象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强调信息的传递;从信息科学的观点来看,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机制在维持物质的运动和系统的运行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结合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与物质、能量共同形成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广义的信息,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他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有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①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②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社会传播具有系统性,其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地位稳固 能力效率高 目标,结构 信息可信 生产资料的使用者 规范,机制 ↑ ↑ 特点 优势
公共性
公益性
麦克卢汉 ↓

工具和手段 ↓

↑ 定义 传播者与~ ~组织目标 “把关”过程的实质 ↑ ↑ ↑ ↑ 卢因 传播媒介 → 社会组织 → “把关人”理论 怀特
制约因素 ↑ 宣传 经营
组织内传播 上行 下行 纵向 横向 正式渠道 组织外传播 信息输入活动 信息输出活动 公关宣传 广告宣传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非正式渠道 ↓ 特点 形式 作用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媒介 → “便士报”特点;电视特性 ↑ 定义 ← 大众传播 → 社会影响 特点 ↓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现金技术,产业化手段 社会上一般大众 商品属性,文化属性 单向流,无反馈 制度化的传播 功能 ↓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政治,经济,一般社会功能(贡献:经济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社会规范强制,“麻醉作用” 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 两种观点:乐观,怀疑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信息环境→拟态环境→拟态环境环境化
示现 再现 机器 信息社会 定义 特点 信息高速公路 体外化信息系统分化与统合 “媒介即人的延伸” 传播媒介 ↑ → 分类
其进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媒介即讯息”
经济主体、劳动力主体、交易结算、全球贸易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象征性互动理论 ↓ 象征性社会互动 ↓ 共同的意义空间 符号化 符号解读 客观,自然因果性 一对一 表述理解 传达 思考
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先提出。

定义: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

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

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意义:(郭庆光补充)(1)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居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它突出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枪弹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于纠正“有限效果论”也有积极作用,在这一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1、认为她缺乏理论性,对关键概念定义太泛,认为它是一种搜集资料的策略。

2、极少有研究去寻求满足的前提。

3、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用自我报告来确定人们的动机,显得有些简单和天真。

4、认为它过于狭隘地集中于对个人的研究,忽视社会结构和媒介在该结构中的位置。

(对此鲁宾和温德尔提出了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使用与依赖模式将个人置于社会系统之内,这些系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需要)5、该理论也受到了媒介霸权论学者的批评。

媒介霸权论学者认为,大众媒介的消息倾向于强化文化中的主导世界观,受众很难回避这种媒介提供的带有偏向的解读。

6、一些研究发现,受众之接触大众传播,并不总是高度精心的或目的明确的行为,因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某些基本观点提出了挑战。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


3,讨论权 受众享有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权利。 对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4,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 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 受侵害的权利。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 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 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以及不非法获得。 二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 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扰,包括自己的身体不受搜查, 自己的住宅和其他私生活区域不受侵入、窥探。



部分西方国家的地方自治体规定商业电视台必 须开设“开放频道”(open channel),允许 一般大众自主参与。 电视观众的个人或团体可以根据排队原则 (queuing principle,先来后到,先到先得), 按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 德国早在1993年就已经有八个联邦州的三十 多个城市有线电视台开设了此类开放频道。


巴伦指出,当时的大众媒介垄断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 公众使用媒介传播所需信息和观点的权利,因此应当 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增加公众对媒介的接近权。 巴伦认为,“媒介接近权”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 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 而 且,“为确保大众的言论自由,也必须由宪法确认大 众‘接近’媒介的权利”。也就是说,“一般社会成 员可以也应该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 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 赋予了传播媒介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台湾:公民新闻运动 公共电视.tw/:“你的公共电视” PeoPo公民新闻/:“你的小 故事就是我们的大新闻”。 CALL IN节目:TVBS《2100全民开讲》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目录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目录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第二节组织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第二节传播产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程序的争论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节传播学与调查研究第二节抽样调查法第三节内容分析法第四节控制实验法后记。

传播学教程2 第十章_大众传播的受众

传播学教程2 第十章_大众传播的受众
等特点来剖析战后美国社会的种种病理现象。
▪ (四) 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 大众社会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的精英史观。与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格格不入的。
▪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的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 ▪ 1、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 2、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的发展; ▪ 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 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 5、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
▪ (1)为什么“复制”
▪ 环境扩大,精力有限
▪ (2)怎么样“复制”
大众传媒在经济利益(即他所说的“利润原理”) 和政治压力(即他所说的“政治或宣传原理”)的双重 驱动下,大量低俗化的“拷贝”和价值观得到传播,使 大众沉溺其中并散失了批判力。
▪ 清认为,在“拷贝”带有心理暴力性 质的强大支配力面前,现代人已经屈服于 大众传媒机构的庞大规模和它们的垄断地 位;对来自传媒的种种刺激已经放弃了严 肃认真的态度,在玩世不恭和无可奈何的 心态主导下而自甘于消极、被动的处境。
▪ (一)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20世纪30年 代以前,极力贬低大众)
▪ 19 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政治家托克威尔——《美国 的民主制》:不顾正义只顾功利
▪ 19 世纪末,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集群
▪ 20 世纪西班牙的奥特伽——《大众的造反》 (1930年):平庸者的集合
▪ 早期的大众社会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 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
众越来越受到压抑而被少数权力精英所利用,成
了走向法西斯极权的手段和工具。)
▪ (三)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 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察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 病理现象,美国出现了一批大众社会论者:

第七章受众即市场

第七章受众即市场
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 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 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 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 性。
四、受众的选择机制
受众的心理现象既包括接受需要、动机和心 理效应、心理倾向,还包括受众信息接受的 内在操作机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内在选 择机制或选择性心理,它包括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 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 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②受众即市场
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 产品和服务;
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③评价
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 “卖”方关系;
1、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2、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3、结合最近的汶川大地震,谈一谈自己对
知晓权的理解。
受众权利
a.传播权 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
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b.知晓权 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
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 开的责任和义务;
c.传媒接近权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 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 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 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 参与 “开放频道”活动。
1、创造性理解 接受才循着传播者的思考方向、编码轨迹、
传情线索和逻辑途径创造性进行。
(二)选择性理解
2、歪曲性理解 对住处本意的胡乱引申和肆意歪曲. 3、卷入性理解 受众混淆符号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把符

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

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

探究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摘要】对于整个传播系统来说受众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传播效果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探究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时就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受众的心理进行剖析,分析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的需求心理、受众的好奇心理和受众的心理效应,只有对大众传播的受众心理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使得传播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大众传播;传播效果;受众;认知心理;受众心理一、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普遍存在的寻求信息的心理现象就是受众的认知心理。

受众寻求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人对事物的认知一般具有深浅层次之分,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认知心理也具有深浅层次之分,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1.浅层次传播效果。

浅层次传播效果属于受众的环境认知效果,它形成于受众的知觉层面,天气预报、列车时刻更改消息等浅层次的传播内容,受众只需感知,无需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只产生浅层次的认知效果。

2.中层次传播效果。

中层次的传播效果又称为维护效果和价值形成,它在影响受众的思维和情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报道中,大众传播通常会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社会规范,受众通常要对该类传播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形成相应的价值取向。

3.深层次传播效果。

深层次传播效果又属于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它在浅层次和中层次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影响着受众的意志和个性心理品质,一些报道和传播会使得受众的心灵受到震撼,使得受众在传播中学习社会角色,以获得社会的认同。

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从认知到态度变化再到实际行动,反映的是大众传播效果的不断积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传播者要想使得传播效果良好,并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必须对受众的认知心理进行剖析,并认识到受众认知心理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层次的受众认知心理需求进行传播活动,才能让受众了解传播者的意图。

二、受众的需求心理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具有一定的需求心理,这种精神需求主要包括社会化需求、信息需求和调节生活需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美国学者为主的经验学派的传播研究主要采用的 是分众的视角。在传播效果研究中,社会关系论和 个人差异论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托。
二、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传播媒介发展过程及其未来趋势三阶段 :
精英媒体阶段
指早期的报纸和政党报刊时代,教育普 及程度很低、媒体资源昂贵,媒体资源 是少数社会精英和富裕人群的奢侈品
三、有关分众需求的实证研究
分众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人们有着不同的 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文化,有着不同的 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他们的媒介需求、 接触动机、兴趣和爱好也是不同的,媒介只要 对受众进行准确的定位,就能取得较好的传播 效果。
(一)杰克·兰蒂斯关于电视的全国调查 (二)美国报业广告协会的调查
②此观点的基础:
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 产品和服务;
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③评价
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 “卖”方关系;
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 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 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 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 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 受众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理解上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分众理论的背后,则是一种多元主义社会观,把当 代社会看做一个多元利益、多种力量的集合体,它 摆脱了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观,以更多的变量来看 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d.这种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 受众立场出发。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 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 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 利。
②受众权利
a.传播权 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
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b.知晓权 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
在传播学研究中,把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本质上看做同 质化、无差别的“大众”的观点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 响。
但是,大众论并不是受众研究的唯一视角,在传播学 经验的和实证的研究出现以后,分众理论逐渐取代大 众理论成为主流。
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 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分众观的核心内容 :
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 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 的动机多样
b.印刷媒介
B.R.贝雷尔森 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 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
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
c.电视媒介
D.麦奎尔 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 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 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 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 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 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 和公众。
②特点
规模巨大性; 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 匿名性; 流动性 无组织性; 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 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 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 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 (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 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 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 效受众)。
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 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 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 种能动性)。
调查:奥巴马与罗姆尼的竞选,你支持谁?
2、作为“市场”的受众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 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 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 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 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 性。
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 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 50%,8%。
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 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 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 度的综合指数。
c.分析发现:
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 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 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 播;
评价
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 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 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 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 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意义
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 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大众媒体阶段
国民教育高度普及、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 主流人群、媒介接触和使用成本不断降低、 受众的规模达到顶峰,媒体内容力图满足 最大多数人的最基本的信息需求
分众媒体阶段
满足多样化需求、以不同的受众群体作 为目标定位的各种新型媒介。在受众人 数上,专业媒体功能越细分,其受众规 模也就越小
窄播
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由传统 媒体广播功能形式的话语霸权遭到质疑。现代传媒由此开 始了由“广播”向“窄播”转变的尝试。
含义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
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
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
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 否;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 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 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
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 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
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
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 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 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 基本模式。
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讨论:
主宰社会的是精英,还是大众?
(4)评价
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 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 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 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 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 社会有帮助。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这种社会性格意味着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 “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 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孔豪瑟
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 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
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 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 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2、政治或宣传原理:拷贝选择和加工麻 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 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评价:
有失偏颇。 大众不仅不是被动的,而且具 有很强的能动性。因为在现代社会,接触大 众传播只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 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各种能动的 社会实践活动。
窄播的形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点对面式的传播,如专业电台、单选频道; 另一种是点对点式的窄播,如音频点播、准视频点播、交
互电视等。
由广播走向窄播,由单向性向双向性过渡,从哲学的角度 看,这体现了一种“去中心主义化”的趋势。窄播和电子 传媒相结合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必将推动新型社会文化的生 成。
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 开的责任和义务;
c.传媒接近权
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 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 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 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 参与 “开放频道”活动。
第三节 分众理论及其究
一、分众的概念、社会观和理论依托
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 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 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 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
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 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 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 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
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 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 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 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
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
原因:
1、利润原理:两种方法:一是为特定的受众提 供特定的“拷贝”,如报纸的专栏,刘瑜。二 是提供满足最广泛的普遍兴趣的“拷贝”。这 是问题的所在。最广泛的普遍兴趣是性爱(食 色,性也)、犯罪(暴力)、冲突、猎奇等本 能兴趣。拳头+枕头=畅销书
贾平凹的《废都》。《斯巴达克斯》 苍井空是全世界的。空姐,苍老师。一个朋友 说苍老师是他的性启蒙者。日本的av文化产业。 韩寒的博客。松岛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 感谢松岛枫、小泽玛利亚等女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