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李将军列传》教案_1

《李将军列传》教案_1

《李将军列传》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师生共同揣摩文本,弄清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2、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特别是p54页“词类活用(二)”要认真完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提示: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

但生不逢时。

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三: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

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

风采:、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

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家居蓝田“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

还用“光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3、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提示: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

《史记》选读——《李将军列传》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选修)

《史记》选读——《李将军列传》教案一等奖(苏教版选修)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 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学习态 度和参与度
作业完成情况:检 查学生的作业完成 情况,评估他们对 课堂内容的掌握程 度
小组讨论:组织小 组讨论,观察学生 在讨论中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合作能 力和沟通能力
口头测试:通过口 头测试了解学生对 课堂内容的掌握情 况,评估他们的口 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达成度: 根据教案中的教学 目标,评估学生在 知识、能力和情感 等方面的达成度
教学方法有效性: 对采用的教学方法 进行评估,分析其 是否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课堂氛围:观察课 堂氛围,评估学生 是否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和学习活动
教学改进措施
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拓展课外知识: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加深对《史记》和李将军的理解
重点词汇:列举并解释《李将军 列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 助学生理解文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文本解读:分析《李将军列传》 的文本结构和写作特点,包括人 物形象、叙事手法等
文化内涵:探讨《李将军列传》 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课堂互动
提问与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教师给予解答和引导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感知 课堂测验:教师设置测验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了解《史记》的 文学价值和对后 世的影响

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分析

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分析

《李将军列传》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李广的人物形象,感悟其忠勇、刚毅、正直的品质。

2.学习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通过对李广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李广的人物形象分析。

2.文言文阅读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翻译。

2.李广形象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对李广的初步了解,引导同学们关注李广的形象和事迹。

2.教师简要介绍《李将军列传》的作者和背景。

二、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翻译。

(1)李广的勇猛善战:如“广乃令士卒皆下马,解鞍,各饮马。

广身自射之,杀二人,生得一人,以马上之,于是胡骑皆惊,走不敢追。

”(2)李广的忠诚正直:如“广曰:‘吾诚得尽力,然终不能害汉,吾亦不忍为之。

’”(3)李广的悲壮命运:如“广乃叹曰:‘吾尝游猎,见一虎,吾自度不能胜之,乃以剑刺之。

今胡骑如云,吾尚不能胜,何面目立于天下!’遂引刀自刎。

”3.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广为人长,猿臂,善射,其射无不中。

”三、课堂讨论1.邀请学生谈谈对李广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李广的忠勇、刚毅、正直品质。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李广会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形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李将军列传》全文,对李广的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李广形象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李广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二、课堂讲解1.分析李广所处的历史背景,如汉匈战争、民族矛盾等。

2.分析李广形象的文化内涵,如忠诚、勇敢、正直等品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李广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李广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2.讨论李广形象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何传承和发扬李广的精神?四、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李广形象的理解。

课文《李将军列传》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课文《李将军列传》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课文《李将军列传》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课文《李将军列传》的教学设计课文《李将军列传》的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李将军列传》的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二、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三、教学设想:1、师生共同揣摩文本,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2、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特别是p54页“词类活用(二)”要认真完成。

教学课时:2课时四、第一课时教学步骤:1、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2、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提示: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

但生不逢时。

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3、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4、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

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

5、风采:(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

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

李将军列传 教案

李将军列传 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教案标题:《李将军列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李将军列传》,学生将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李将军及其对国家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撰写有关历史人物的传记。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李将军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李将军,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阅读与讨论:1. 分发《李将军列传》,让学生阅读故事。

2.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李将军的贡献。

3. 整个班级共同讨论学生小组的发现,引导学生分析李将军的领导才能和他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扩展阅读:1. 分发其他相关材料,如历史书籍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将军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他的时代。

2. 学生独立阅读扩展材料,并撰写一篇关于李将军的传记或文章。

写作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扩展阅读材料,撰写一篇关于李将军的传记或文章。

2. 学生可以选择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但要求清晰、准确地描述李将军的生平和贡献。

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班级共同评价和讨论。

2. 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教学资源:1. 《李将军列传》文本2. 图片或视频展示李将军形象3. 扩展阅读材料,如历史书籍或文章4. 学生写作练习材料5. 讨论和评价的工具和方法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整个班级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和班级展示来评估学生对《李将军列传》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李将军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可以邀请专家或历史爱好者来班级上讲解李将军的故事,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深度理解。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李将军和其他历史人物,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3. 可以将学生的写作作品整理成一本小册子,供学生和其他年级的同学阅读,以增加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分享成果的机会。

《李将军列传》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教学目标:一.进一步演练翻译方法(一对一方法好,名词注释照搬了;增、删、调)二.积累实词虚词三.简要了解《史记》四.依据文本,深入理解李广教学步骤:一.简介《史记》:(板书)史家之绝唱(信,讲李广两恶事---诈杀俘虏、报复廷尉),无韵之离骚(文)。

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二.逐层推进。

先落实翻译演练,后概括内容,写作目的。

解决相关问题。

(一)第一段重点字词句者。

也,判断句式受,学习2内容及目的交代李广家世,为李广射箭技艺高超作铺垫(二)第二段重点字词句以。

为,从。

调任素,一向晲,偷看胡儿,匈奴少年暂,突然因(因推堕儿),趁势2内容及目的雁门之战被俘逃脱。

表现李广机智勇猛。

(从另一方面看,其实也是一个污点)(三)第三段重点字词句没镞,镞没,箭头陷入(石头)2内容及目的射箭没镞,表现李广神乎其技的射箭本领。

3与诗歌比较,体会历史的信,与文学的渲染的区别。

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四)第四段重点字词句麾下,部下共之,在一起将兵,带兵乏绝,缺水少粮。

引导学生从后文“尽饮”“尽食”处推断爱,爱戴为,被应弦,随着弦声。

引导学生先解释“弦”,再依据“倒”倒推2内容及目的主要写李广爱兵如子,为后文“一军皆哭”“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作铺垫(五)第五段重点字词句率,同“律”,律令以,凭借2内容及目的出定襄,无功而返。

为后文李广坚决要求做前将军立功作铺垫(六)第六段重点字词句异道,道异,行军路线不同驰,骑马进攻贯,穿过出,抄出与,对付急,猛烈益解,渐渐懈怠;益治军,更加(努力)治理军队;解取,解围而去意气自如,神态气色如常不变。

几没,几乎(全军)覆没罢归,收兵回朝后期,后于期,比约定的时间晚(到)2内容及目的右北平之战功过相抵。

写李广的勇猛。

(另一方面思考,几次出兵,下属都已经大多封侯,可李广难建功业,自身是否也有问题呢)(七)第七、八段重点字词句数,屡次良久乃许之的乃,才以,带领走,追赶少,稍微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卫青所带大部队行军路线水草稀少,他们势必不会驻扎(而会加速)行军。

《李将军列传》优质教案.doc

《李将军列传》优质教案.doc

《李将军列传》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揣摩文本,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2、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特别是p54页“词类活用(二)”要认真完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提示: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

但生不逢时。

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三: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

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

风采: 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

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家居蓝田“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

还用“光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3、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李将军列传》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仪征中学姚祥琳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把握李广的才能、品质,并分析造成其不幸遭遇的原因2、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二、重点难点1、了解李广,并探讨李广的个性及失败的原因。

2、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有一定文言基础,对于传记类古文可以自行通读。

基于此,本课重在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从而引导其深度思考,探讨李将军的性格特点和失败原因。

四、教学过程导语:之前已经带领大家梳理了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分析李广其人以及作者在李广身上所寄予的情感。

一、初读文本体味情感下面我们来看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李广的?(作者情感)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

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太史公自序》翻译:勇于抵挡敌人,仁爱士兵,号令简明不繁琐,军队将士归心于他。

从司马迁的写作目的来看,是为了歌颂、赞美李广将军的优点。

文中的最后一段是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活动:全班齐读文段,梳理重点字词,理解划线句子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分析: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

司马迁用两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过渡语:作者司马迁为什么会给予李广如此高的评价呢?在古代不少壮志未酬的豪杰之士,总把李广作为缱绻情怀的对象,在历代诗歌中总能发现李广的身影。

二、细读文本概括形象1、首先,我们先来看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唐代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最新《李将军列传》教案

最新《李将军列传》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把握李广的才能、品质和不幸遭遇2、掌握所、用、固、因、去等文言词语3、学习《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点:从《李将军列传》分析《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时数: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史记》2、预习《李将军列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李广是西汉抗击匈奴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将领,也是千百年来受人们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下《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

二、参照课下注释,在文中找出能表示年代的词语,理清文章的时间顺序三、简述李广在各个年代的生平遭际李广是名将之后,出身于“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就练就一身高强的射技,汉文帝时,从军击匈奴,因“杀首虏多”提为汉中郎。

汉景帝时为上郡太守,在抗击匈奴时,曾亲射匈奴射雕者、解鞍惑胡骑。

汉武帝时期元光年间,李广身为边将,他出雁门关击匈奴,被俘后夺马逃脱并且射杀追骑;担任右北平太守时,在打猎中曾经射中石头,并且“中石没镞”。

他为人“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关心士卒。

元狩年间,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被任命为前将军,卫青要他出东道,失道被责,卫青又逼李广对簿,李广最终悲愤自刎。

四、根据时间顺序及李广在各个时代的生平遭际,划分文章的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2段)李广在汉初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遭际第二部分:(3——7段)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第三部分:(8——10段)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的经过。

第四部分:(11段)作者的论赞,表达作者对李广的无限景仰第二课时重点:1、检查预习情况2、讲解课文第一部分教学过程:1、讲解课文第一部分重点词句:故槐里:祖籍;以良家子:以……身份;用善骑射:因为,由于杀首虏多:战斗中,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的敌人很多,两者是并列关系从弟:堂弟。

中郎将:武官名,各个时代的地位不同,秦汉时,统领皇帝侍卫唐代是低级武官,北宋初年为虚职,后被取消。

《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史记》“贵乎真”的史家传统。

4、了解李广,并探讨李广的个性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了解作者对李广的观点。

【教学难点】字词整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对于李广大家不陌生。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里,常常出现李广的形象:“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怀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怀念李广)“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沈彬《塞下三首》)。

那么李广究竟有什么事迹?二、文章第1-2节字词梳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叫做】李信,秦时为将,逐得【追获】燕太子丹者【的人】也。

故【故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传授】射【剑法】。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大规模】入萧关,广以【凭借】良家子【清白人家的子弟】从军击胡,用【因为】善骑射,杀首虏【敌人的首级】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是】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官吏的俸禄】八百石。

尝【常常】从【跟随】行【从行】,有所【有……的事情】冲陷折关【冲锋陷阵破关】及格【攻击】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假如】令【让】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难道】足道哉!”匈奴大【大规模】入上郡,天子使【派遣】中贵人从【跟随】广勒习【部署训练】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带领】骑数十纵【放马奔驰】,见匈奴三人,与(之)战。

三人还【转身】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将要】尽。

中贵人走【逃】广【到李广处】。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于是】遂【就】从【带领】百骑往【去】驰【追】三人。

三人亡【丢】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亲自】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布阵】。

李将军列传教案

李将军列传教案
(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六)作业,总结1——7段文言现象。(略)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8—11节的文意
(二)进一步研读探讨这部分写了晚年李广什么样的人生遭际?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最后一节,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南绝幕,遇前将军悛悛如鄙人
4、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5、一词多义
虽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从人田间饮
用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士以此爱乐为用
(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
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僄piào
3、给加点词解释
广家世世受射用善骑射,杀首虏多
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秩八百石
徙为骑郎将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中遗人走广
吾去大军数十里用坚其意
是时会暮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得李广必生致之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四)总结:

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设计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梳理李广的生平并能简要地概括。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评点李广的人生经历。

4、理解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和他对传记人物评价的倾向。

教学重点:1、概括李广的生平。

2、评点人物。

3、理解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

教学难点:1、分析李广的命运悲剧。

2、司马迁对传记人物评价的倾向。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研习、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以大屏幕代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独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这说的就是李将军。

我们今天就一起欣赏李将军的风采。

二、概括李将军的生平请学生回忆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李广的人生经历。

围绕他的人生经历中主要发生的事件概括。

教师提示:李广的一生都在做什么?抗击匈奴。

用他的话说就是,“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整个人生都与抗击匈奴有关。

曾经为抗击匈奴得到皇帝的赏识,也曾经因为抗击匈奴获罪,更是因为抗击匈奴被捉,最后也是因为抗击匈奴而自刭。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一生都在抗击匈奴的战场。

三、司马迁传记人物司马迁为什么会给他立传,他在李广身上看到了什么?李广对于司马迁来讲,有什么传记价值?请同学们思考作答。

预想:1、李广的卓越才干。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他在抗击匈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战才能。

2、李广的正直品行。

结尾评价里反复说他身正、诚恳、忠诚。

四、人物评点司马迁如何展示人物风采的?学生活动:安排学生自由组合评点人物的风采。

提示先寻找有关人物风采的内容,然后运用评点法点评。

教师提示评点范例:如: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通过文帝的感叹,可以看出李广的作战才能。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1[课前]李广很独特。

一,与韩信比,作战都很神勇,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李广飞将军则是善射,更突出自己个人的勇猛;同是出悲剧,项王更突出其个人主观因素,而李广则重写外在原因,司马迁更有一番同病相怜的苦滋味。

前些人物是时势造就时英雄,而唯李广难封,生不逢时。

除了重点的字词句掌握,提高自读文言的能力外,还想在引导的过程中,引《〈史记〉菁华录》(清姚荣田选评)的精彩点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2、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同上1、3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吾乃飞将军李广也一、导入由成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处《藤王阁序》起:(回忆背诵下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李广家族:1、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

(刺秦五未得,致使秦发兵攻燕。

秦将李信追太子丹,燕王斩太子丹头献秦。

(见第一段)2、李广死后第二年,从弟李蔡因罪自杀。

3、幼子李敢随霍去病征战,功高,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卫青。

李将军列传教案大学语文

李将军列传教案大学语文

课程类型:大学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形象特点。

2.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传记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深入了解《史记》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李广的形象特点。

2. 《史记》的写作风格。

教学难点:1. 对李广形象特点的深入理解。

2. 对《史记》写作风格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及其生平。

2. 简述《史记》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二、阅读课文1. 学生自主阅读《李将军列传》,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如勇敢、机智、廉洁、忠诚等。

三、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李广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如与匈奴作战、射雕等。

2. 讨论李广的性格特点,如谦虚、忠诚、重义等。

四、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李广的形象特点,强调其英勇、忠诚、廉洁等品质。

2. 学生谈谈对李广的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李广的形象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史记》的写作风格有何特点?二、深入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李将军列传》,重点关注李广的遭遇和司马迁的写作手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在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对比、衬托、夸张等。

三、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的写作风格,如客观、真实、生动等。

2. 讨论司马迁在塑造李广形象时的手法,如对比、衬托、夸张等。

四、总结归纳1. 教师总结《史记》的写作风格,强调其客观、真实、生动等特点。

2. 学生谈谈对《史记》的阅读感受,以及对司马迁的敬佩之情。

五、作业布置1. 学生阅读《史记》中的其他传记,如《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等,了解《史记》的写作风格。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李广的读后感,谈谈对李广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广的形象特点,把握《史记》的写作风格。

《李将军列传》教案一等奖及同步练习

《李将军列传》教案一等奖及同步练习

制作过程:PPT 的制作需要充分 考虑学生的需求 和特点,结合教 材和教学大纲的 要求,精心设计 每一个环节,确 保PPT的质量和
效果
010
教师自我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多样, 学生参与度高
课堂氛围活跃, 学生思维活跃
教学效果显著, 学生掌握知识牢 固
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方法: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选做题
翻译文中重要句 子
分析文中人物形 象
探讨文中主题思 想
结合生活实际, 谈谈对文中观点 的认识
09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黑板
黑板是传统的教学工具之一
黑板可以用来书写重要的知识 点和公式
黑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记忆知识点
黑板还可以用来展示图片、图 表等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
投影仪的种类和功能
投影仪在《李将军列传》 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包括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深入剖析文本内涵等,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教学互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
教学评价: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包括增加过程性评价、多样化评价方式等,以更全面 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反馈策略
及时性:及时给予 学生反馈,让他们 了解自己的学习进 度和成果
针对性:针对学生 的不同需求和问题,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 和建议
建设性:提出建设 性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学生改进和提 高
激励性:鼓励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和互动,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08
作业布置

部编版小学语文李将军列传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李将军列传 教学设计

李将军列传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2、深入文章,结合补充材料,深刻理解李将军的人物形象。

3、积累名句与典故。

教学重难点:深入文章,结合补充材料,深刻理解李将军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设疑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完成。

你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吗?(史记)2、简要介绍《史记》出示图片,简要介绍。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一起读——《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九。

同学们知道李将军是谁吗?对,就是李广。

李将军列传记述了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二、引入旧知,知识铺垫1、说到《李将军列传》这个故事,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这位人物,他就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李广。

老师从中找出这样的一段描述,听老师来读读。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

)2、从这段描述中,你了解了有关李广的哪些信息?3、你对李广有哪些了解?(1)引入《出塞》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引出其他诗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3)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4、历史上有许多诗人赞颂过李广将军,李将军为何能受到百姓的爱戴?现在,就让我们捧起国语读本,在古文中,感受这位人物的人格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将军列传》教案及同步练习教案教学设计《李将军列传》教案及同步练习 (转载)学习目标:1、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2、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3、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久享盛誉的名作。

作者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

”本篇列传围绕着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繁三个特点,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而对李广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对他以及他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汉代皇帝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同时,作者在李广坎坷悲惨的一生际遇中,也寄寓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辛酸。

1. 情节结构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故弗从”),写李广在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际遇,重点记述他为上郡太守时的一段经历。

李广是西汉抗击匈奴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将领,也是千百年来人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

这一部分首先介绍李广是名将之后,出身于“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射技。

汉文帝时,从军击匈奴,因“杀首虏多”,提为汉中郎。

汉景帝时为上郡太守时,发生“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广解鞍惑胡骑”一事,表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超人胆略。

第二部分(从“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到“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写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重点记述他出雁门击匈奴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赞扬了他关心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

这一部分突出写了李广娴熟、高超的射技。

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

作者在着力描写这些精彩片段中加以渲染、烘托,如“广暂腾”,飞身跳上胡儿马,匈奴号称“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丰采。

同时,也写了他屡遭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了他悲剧性的人生。

这一部分还详细写了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卒,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

然而,就是这样战功卓著、备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

不得不令人同情和慨叹。

尽管作者对李广多是赞扬,但在这一部分中还如实写了他的缺点,李广家居时,曾被霸陵尉拘留,等到李广被召为右北平太守时,“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说明了他的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缺点。

第三部分(从“后二岁”到“当死,赎为庶人”),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的经过。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李广出战就不顺。

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

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

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最终悲愤自刎。

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们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

李广的悲剧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

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史记钞》)第四部分(从“太史公曰”到文末),是作者的论赞,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

“李将军列传赞”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2、主人物形象李广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

作为作者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人物,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

文中通过李广的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尤其是通过中石没镞,突出地表现了李广这位名将的英武风姿。

文中还通过他追射雕者遭遇匈奴大队时的勇敢沉着,表现了李广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

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在战场上,每遇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是极为难得的优秀品德。

与霍去病那种“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

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事多此类。

”(见《卫将军骠骑列传》),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繁。

李广“讷口少言”,“宽缓不苛”,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随他打仗,乐于为他效力。

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

李广的“为人简易”,绝不是循规蹈矩、只知照章行事的呆板做法;而是不喜欢当时儒生的繁文缛节,讨厌酷吏们的舞文弄法,不愿意“对刀笔之吏”。

他的“为人简易”,与他所欣赏的道家人士的“清静无为”是互为表里的。

但实事求是地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

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

读了他写的《李将军列传》,虽然感到李将军能冲锋陷阵,令敌生畏,但并没有感到他有统帅三军之才和百战大功。

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

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在《李将军列传》中尤为突出。

当然,在感情上司马迁的确是同情李广的,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

司马迁的这种同情是有道理的,李广最后跟随卫青攻打匈奴一仗中,本来是“前将军”,但由于汉武帝的迷信,怕因李广的运气不好,带累整个战局,卫青则出于个人私心,想让他的朋友公孙敖打前锋,以便有机会立功封侯,所以就改让他出东道。

出东道又恰好迷失路途,贻误战机。

事后追究责任,李广无法忍受这种气恼,揽起全部罪责,愤怒地自杀了。

这个过程也恰恰暴露了汉武帝及其宠幸们迫害李广的事实,充分说明司马迁的“实录”历史是不虚美、不隐恶的。

李广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悲剧的深层原因我们根据《史记》所述可以看出李广这样一位个性极强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历史上不乏与之命运相似的人物,其悲剧的形成既有来自汉朝统治者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遏制与残杀。

1、汉王朝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观的原因。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

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俗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汉武帝既用之,又阴使卫青掣肘,在人员调配上明显看出偏私,李广性情刚烈、脾气太大,忍不住恶气,受不了这来自内部的诸多压力,可叹李广没有老将黄盖的运气,黄盖遇明主可以愿打愿挨,李广未遇明主,又不愿打愿挨,终至无可收拾。

2、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透过“太史公叙广得意处”我们还可以看到李广本人的另一面,应该说李广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性格缺陷”,不是指人格心理学上说的那种典型的变态人格,而是指人的社会属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人,每天所要处理最多的就是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对于“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的李广来说应当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

研究一下李广在这方面的表现,不难看出其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1)不善言辞(“讷口少言”)、个性太强(“引刀自刭”)、性情冲动(如“杀霸陵尉”)。

李广的“讷口少言”与霍去病的“少言不泄”绝不相同。

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直如一乡下老农(“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古往今来,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

霍去病平时也不爱说话,可是当“天子为治第.令膘骑视之。

”时,人家却冒出一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于是乎“由此上益重爱之”(《卫将军骠骑列传》)。

真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直有天壤之别,同样的少言,这时就有了质的分别。

言少脾气倔,受不得半点委屈,这在家人面前,或许能得到谅解与宽容。

到了外面,就是在普通的上司那里也要倒霉的,而况李广面对的是专制的君王,所以虽是战功卓著,最终得不到好的结果,竟至“引刀自刭”。

霸陵尉罪不至死,而倔人不管这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顾忌,做事过于冲动。

对于这件事别人会怎么想?会不会传到皇上那里?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李广没有考虑过。

事实上这件事对李广也是有影响的,司马迁写这一段,恐怕也有所暗示,因为我们从传中看不出司马迁的彰表之意。

(2)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

如“梁王授印”一节,从汉景帝对李广的态度可以折射出李广在政治上的幼稚,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变态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

(3)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逞一时之威(如传中所记李广因中贵人而射杀匈奴射雕者及以百骑御匈奴千骑等事)。

李广形象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李广本人由于其勇而无当、不畏权贵、简单易从的作风、仁爱士卒的品德,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成为历代文学作品歌颂的对象,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和无限景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