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司马光》的故事情节,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学习《司马光》,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内容1. 文言文《司马光》的故事情节。
2. 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及其聪明才智。
3. 文言文阅读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司马光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述《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文言文《司马光》的理解和感悟。
4.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文《司马光》的理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板书设计1. 《司马光》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司马光的人物形象、文言文阅读技巧。
3. 重点:司马光的聪明才智。
作业设计1. 复习《司马光》的故事情节,写出自己的感悟。
2. 结合《司马光》的故事,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短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司马光》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司马光》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司马光》故事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如《论语》、《孟子》等,让学生意识到文言文不仅仅是古代的文字,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故事。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司马光》一课。
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的背景与历史背景;2.理解司马光诚实、勤政的品质;3.能够朗读、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4.能够进行相关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文章中的关键词语;2.司马光的诚实、勤政的品质。
教学难点:1.怎样从文章中理解文化背景;2.怎样让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1.课文《司马光》2.课文PPT3.教案、黑板、粉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利用PPT播放介绍司马光的图片,引出本课教学主题;2.让学生看图发言,了解他们的背景知识。
步骤二:文章朗读1.教师利用PPT边放生动的图片,边讲述整篇文章;2.学生跟读,同时师生一起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
步骤三:学生思考与表达1.老师让学生思考司马光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总结,理清自己的思路;3.有几组学生来一起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步骤四:思维导图制作1.学生使用白板擦子、笔和黑板,制作出自己的思维导图;2.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学生是否理清思路,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理解本课的关键词。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制作相关的PPT,让学生进行审读;2.进行晨读、家庭作业等巩固拓展,帮助学生深化自己的理解与记忆。
教学反思本次的教学之旅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首先,我的PPT并不够完善,需要进行更多的完善与设计;其次,应该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形象地展现司马光的文化背景。
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诚实、勤政等方面的素质。
通过本次的授课,我也更加了解了我需要加强的地方。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司马光》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北宋名臣司马光的历史事迹。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以及两宋文学的发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中国帝王的权力和官员的分工;2.学生能够知道司马光是谁,以及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贡献;3.学生能够感受到平明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和传承。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通过阅读理解历史故事;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扬中国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历史长河的重要性,传承文明。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本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承以及两宋文学的发展。
2.让学生感受到平明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和传承。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传承和历史长河的重要性。
2.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1.通过展示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
2.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兴趣和热爱。
2.课堂教学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简牍等文物,让学生了解古人们是怎么记录历史和文化的。
第二步、阅读理解1.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抽象和概括总结,让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2.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提倡互相学习,表达彼此对于文本内容的看法和理解。
第三步、文化点拨通过展示文物、诗句等,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承,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热爱。
第四步、带着问题阅读针对文本进行提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第五步、文本分析通过文本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对于维护民族尊严和自信的重要性。
第六步、总结回顾通过总结回顾,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正确断句。
3、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言学习的乐趣。
2、通过改写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宋朝,一个小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小孩就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
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录在古代史书中。
由于古代书面语与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一些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故事都是翻译成现代语的。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讲述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与我们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体会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庭、众”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司、持”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庭、跌、众”可以用汉字加减法。
谜语示例: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雅士,斜帽站船上。
(庭)三人叠罗汉。
(众)形近字示例:司(司机)——同(相同)持(坚持)——诗(古诗)(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基于此理念,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方法。
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及文言文大意;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收集司马光的人物资料。
3.准备好工具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所学很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2.简介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司马光传》,去看看那年发生的关于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并相机教学生字“司”。
)4.介绍资料。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简要地介绍一下?(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老师补充介绍: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热爱学习,后来他成了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姓司马,是复姓。
5.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学习过的《姓氏歌》。
说说你认识或知道的复姓人。
6.结合之前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谁能借助插图,猜猜本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利用已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但是同时也对文言文充满好奇。
因此,教师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及学好文言文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此外,课前让学生收集司马光的资料,课上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主人公,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4.学生能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教育的力量,懂得珍惜亲情,尊敬父母。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本课的生字词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在前两年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理解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古文的语感和句式结构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4.思维能力: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思维能力逐渐提升,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合作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司马光的画像和故事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主人公司马光。
2.提问方式: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司马光吗?谁能来说说他的故事?”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对司马光的了解程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旨在通过司马光的故事,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关爱他人等品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这些价值观,是教学的又一个重难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课《司马光》教学设计(四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课《司马光》教学设计(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课《司马光》教学设计篇一1、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阅读理解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首先是学生自己读,其次是小组长检查批改,然后是小组阅读,跟着老师读,最后是检查学生的阅读。
在各种形式的阅读中,学生不仅不会对阅读课文感到枯燥,还能潜移默化地背诵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2、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的疑难词句后,我改变了原来的继续讲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而是开展“讲故事比赛”。
生动的故事语言配上精彩的动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1、在对课文进行感悟时,横向指导不够。
学了课文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遇到危险要急中生智,想个好办法;遇到危险……现在回想,我觉得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的安全知识教育。
也就是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对学生传递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
2、学完课文后,没有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总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通过对学法的总结,可以为教师轻松教学下一篇文言文做准备。
《司马光》本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故事。
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课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让他们去体会应该向司马光学习,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这个道理。
本节课我是这样教学的:刚上课我就抓着第一自然段来重点讲解,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个小朋友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司马光又是怎样做的?”我就是利用这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来指导学生学习,由于课文里的语句简单易懂,同学们都学得挺快,接着就指导他们朗读课文,由于本文的语言特别富有童趣,所以学生都很喜欢朗读。
24《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司马光的故事内容,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勇敢、聪明、果断的品质,激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应对挑战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运用。
2. 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3. 司马光故事的学习:了解司马光的故事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勇敢、聪明、果断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5. 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司马光的勇敢、聪明、果断。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司马光》2. 主要内容:司马光的故事3. 重点词语:聪明、机智、勇敢、果断等。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 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司马光的短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教学设计【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游戏猜字,故事导入。
(指向目标1)1.生说:“司”2.生读两遍“司”3.生:司马光、官司……生:司马光写过《资治通鉴》、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生汇报书写“司”注意事项生书空、描红、书写4.生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5.生:一篇内容很多,一篇内容较短。
1.孩子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猜猜这是什么字?(PPT出示“司”)2.师:哇,很多同学都猜出来了,你看呀,甲骨文的“司”字,就好像一个人手持权杖,张口发布命令,所以司有主持、掌管的意思,演变到今天就变成这样了。
来读两遍。
3.师:那给“司”组个词吧。
师:刚刚大家说到了司马光,你对他有什么理解?师:看来同学们回家对司马光有一定的了解了,“司”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生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田字格,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书写4.写好了,就用你的动作告诉我。
刚才有同学说他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吗?师:那能不能用几句话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呢?5.师: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这个故事给讲清楚了,非常不错。
我们读到的是这样的故事(PPT出示现代文《司马能猜读“司”。
能正确读“司”,把平舌音读读准确。
能给“司”组词,并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认识。
能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司”。
能用几句话说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作业设计】【锦囊妙计我来拆】1.我能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iē( ) sī( ) qǐ()跌司弃diē( ) shī( ) qì()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sī jī tíng yuàn dēng shān zhòng duō fàng qì diē dǎo【穿越时空的对话】3.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古:今:(1)群儿戏于庭. A.家庭 B.庭院(2)水迸.,儿得活 A.溅出 B.涌出(3)光持石击.瓮破之 A.击打 B.攻击【千古佳文我会读】4.我能读好文言文,并请同桌给我评一评。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一佚名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四、教学生字词1、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划后丝圆掉流使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
司马光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读:读通课文三遍以上。
2.划:把课后要认要写的生字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每个拼读三遍。
(多次出现的只划第一处)3.写:参考书后《笔画名称表》和《常用偏旁表》,自学本课生字笔顺,书空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书空,边说出笔画名称)。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识字等方式,能正确认读“司、跌、皆、弃、持”5个生字。
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司、庭、众”3个生字。
2.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等途径,能正确跟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通过观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5个生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
3.会按笔顺在田字格中准确书写“司、庭、众”3个生字。
【教学难点】1.通过观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大张的生字卡片学生用具:自制小张的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文章——《司马光》。
”出示课题。
师:“其中‘司’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注意它是平舌音,谁来把题目拼读准确?”请生拼读(及时点评)——开火车认读——齐读。
师:“生活中,你见过‘司’吗?谁来给它组词找个朋友?”请生回答。
师:“那题目中的‘司马光”你认识吗?”引导回顾《姓氏歌》里的复姓,指名学生说说“司马光”的姓和名。
教师介绍: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编写了《资治通鉴》。
师:“关于司马光,历史上有个他小时候有名的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
谁来和大家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师:“听完同学讲的故事,再看看文中的插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师小结,激趣: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是我们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
设计意图:揭题后,回顾一年级下册学过的《姓氏歌》一课中提到的复姓,引导关注“复姓”——司马。
然后让学生简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启发学生借助插图,猜测本课内容,顺势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文言文。
重在利用已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最新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
正确书写“司、跌”等5个生字。
2、通过跟老师读等方法学习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司马光的故事。
4、通过比较,发现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对文言文学习有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
正确书写“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图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借助注释,组词法、联系上下文法了解文章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紧扣重点词句,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颖机智的品质。
教学用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仔细看(板书:司马光),认识吗?谁来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生读)司是我们本节课的生字,请看大屏幕,在书写上,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什么?(生交流,师跟生书空,生描一个写一个)谁来说说,你对司马光了解多少?预设:生1:我知道司马光是北宋人师:恩,你了解到他生活的年代。
生2:我知道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师:这可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啊。
生3:我还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是呀,司马光不仅乐于助人,他还是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近司马光这位历史名人,去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感人故事吧!)师:巧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个故事呢!请你来读读课题。
2、读题,揭示复姓。
追问:字正腔圆,你们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生:司马(若生猜第一个字,师可说我们大部分人的姓都是第一个字,可惜你猜错了。
若生猜第二个字,师可说我们中国人可没有把姓放在中间的。
若生猜第三个字,师可说把姓放在最后,那是老外的习惯,中国人可不会这样哦!) 师:看来你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
像这样由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组成的姓我们把它叫做复姓。
谁还知道有哪些复姓吗?(指名生交流)看来,咱们班孩子的课外知识很丰富!老师也找到了这些,我们一起来读读4、齐读课题。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司马光》
6.小朋友们,现在这个小古文你读懂了吗?你能借助注释借助插图,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吗,自己试试看,然后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五、总结学法,尝试背诵
1.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古文跟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还用了借注释、看插图、联生活、文白对照、演动作的方法来读懂小古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方法。
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二)读出拖音
1.拖音地读。部分音节适当拖音,学生练读,指名读。
2.摇头晃脑地读,入情入境。
四、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一)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随机交流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1)根据字形理解“跌”。
(2)联系生活理解“庭”“群儿”。什么是庭?你家有庭院吗?你的庭院里有什么?课文的庭院里有什么?群儿是什么意思?拓展群山、群鸟、群马。这个群儿里边里都有谁呀?交流:司马光、掉进缸里的小孩子,司马光的朋友等等。
思维导图
《司马光》
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
2.指导难读字。关注两个后鼻音的字:瓮,迸。借注释、看插图理解“瓮”,了解瓮和缸的区别。
3.指导朗读。个读、齐读等多形式朗读,要求读正确
三、再读课文,读出味道
(一)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划出停顿。汇报交流,划错了的同学赶紧改过来。对的小朋友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交流: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聚焦司马光的行为。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交流:光持石击瓮破之。
5.理解拓展“之”的用法。光持石击瓮破之。在这里,“之”是指什么?持石击瓮破之,之就是“瓮”,(手拿碗)那持石击碗破之的之呢?——碗,(手拿杯)那持石击杯破之的之呢?——杯,(手指教室的墙壁)持石击墙破之呢?——墙。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一、词串学习,正确朗读课文(一)复习单元主题及要求同学们,还记得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美好的品质)请大家打开课文第101页,一起来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二)导入新课。
1.读题,理解题目。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的文章。
一起来读课题。
(2)课文以一个人的名字为题,这个人姓什么?(司马)(相机出示“司”)请学生读准“司”。
“司”是司机的“司”。
在这里与“马”组成复姓。
再读课题。
(3)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相机出示课件,介绍古代名人)2.读词串相信同学们都有预习课文了,那我们来读读课本里的生字词,敢不敢接受挑战?(1)戏登跌弃持击破迸活(2)戏于庭登瓮足跌弃去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①正音②谈发现第(1)组词,独字成词,而且都是动词;第(2)组词是词组,由于这是古代的词组,在我们现代汉语里一般都不能把这些词组当成独立的词语。
③指导书写“庭”“登”“持”。
(三)初读课文,读好词句间的停顿。
三、回顾理解生词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一)回顾理解生词的方法1.这篇文章写于六百多年前,你都能读流利,真棒!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课件出示“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文言文中的遣词造句和我们现代汉语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不要紧,因为在本学期第二单元,我们就学过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大家还记得都有哪些方法吗?板书:①查看注释②拆分、组词③联系生活实际④联系上下文……2.师:请你用这些方法来说说课文里句子的意思。
《司马光》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
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
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
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
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就显露出来了。
【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等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1.认识“司”字,了解复姓。
2.对比现代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初识文言文特点。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是部编版的第一篇文言文,学习时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
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朗读,读通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正音。
教师范读。
3.学生借助停顿符号,读好停顿。
读出文言文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正音、范读、加停顿、跟读等方式,读通全文,读准节奏,落实“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这一语文要素,初步感知文言韵味。
】三、理解文意,讲述故事。
1.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理解课文。
(1)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第二课时一、复习(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背诵课文指名和齐背诵。
(板书:第一课时板书)二、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感悟课文主题(一)复习句子意思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用现在的语言,说了课文句子的意思,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课文句子的意思。
2.反馈指导。
指名逐句说,PPT逐一出示。
(预设见上一课时。
)(二)用自己的话讲故事1.导语: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就能读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了。
在这个基础上,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出示任务:在读懂课文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提示:1.要补上故事发生的时间;2.讲故事时可用动作助说话。
)2.(PPT出示听故事交流要求)四人小组讲故事,互评交流;推选代表在班上讲。
听故事交流要求:(1)留心听,评议标准: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2)哪些地方可以讲得更好些。
小组代表讲故事,师生评议交流。
(三)感悟课文主题1.导语: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利用自己原有的语文知识,读懂文言文课文的句子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了这个故事。
那么,你认为这件事表现了小时候的司马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呢?出示任务:用句子“这件事情表现了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司马光的美好品质,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2.反馈指导。
预设:这件事情表现了司马光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从“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体会出来的。
3.小结:课文用三十个字,就把司马光砸瓮救人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写完整,写清楚。
让我们了解到小时候的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美好品质。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司马光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司马光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司马光》(第一课时)【设计意图】《司马光》一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是统编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
编者选编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能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大概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我校语文科“指导学生通过多层次朗读理解文本”研究主题,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意思,读出文言文味,发现人物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教学奠定基础。
【单元解读】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4篇课文。
课文中的人物,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
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受到鼓励而变得阳光自信的英子,和用掌声鼓励英子的同学们,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
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本套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默读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尝试不出声不指读。
本单元对默读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是带着问题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中都提到:要引导学生默读时思考句子或段落的意思。
例如:《掌声》要求默读时思考英子前后变化的原因;《灰雀》要求默读时揣摩人物的心理;《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
【教材解读】《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的是司马光砸缸救伙伴的故事,表现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精神品质。
此篇文言文内容相对短小,全文只有30个字且配上了精美的图片,文字简短,语义简明,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具象,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本文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读“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感受司马光优秀的品质。
4.通过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0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识人物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今天,我们将走进课文《司马光》,认识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小男孩。
1.板书课题,学写“司”字。
2.齐读课题,了解复姓。
3.借助插图,初识人物。
出示课文插图:大家有没有听过司马光的故事?谁来讲一讲?小结:司马光小小年纪就如此机智勇敢,真了不起。
二、跟读课文,注意停顿故事还是这个故事,表达形式却不一样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言文《司马光》,1.师范读课文,生跟读。
图片(1)指导读音。
①多音字“没”。
指导用“没(mo)”组词,“沉没、淹没”,体会“没水中”的意思。
②庭、登、瓮:注意是后鼻音。
③瓮:a.对比:瓮、缸。
b.结合注释:口小肚大的陶器为瓮。
难怪落水的孩子很难自己爬上来。
c.拓展“瓮”的成语: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④登:出示“登”的演变,知道“登”就是“攀爬”的意思。
小结: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结合注释理解。
(2)合作朗读,巩固停顿。
图片(3)学生自读,初步体验文言文的节奏与意韵。
(4)指名展示,相机评价。
重点指导朗读:“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5)齐读课文。
2.小结:其实呀,读文言文跟读古诗一样,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1.说一说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重点范写“庭、登”。
(1)注意“庭”里面部分与“延”区分;(2)“登”右上部分笔顺为:撇、撇、捺,撇和捺靠紧但不能交叉。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4司马光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程亮点】①利用教学助手制作PPT课件,在互动试题中设计试题,录制微课,通过互动课堂进行教授。
②在教学过程中,将平板电脑与互动课堂相联通,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答题检测。
效果:利用教学助手进行同步备课,方便资料实时上传,不怕遗失。
设计试题、录制微课可直接在教学助手上完成。
通过互动课堂进行授课,对学生进行答题检测,可以随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让全体学生充分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学习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教材简析】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通过司马光破瓮救人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智肯动脑筋等品质。
文章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本文是三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首篇文言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何读通、读懂文言文,感悟故事发生时的情况危急,体会杨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
借助孩子们所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讲讲,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期待。
教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去理解文章,去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正确朗读课文。
2.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3.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认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借助注释简单说一说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读好文言文词句间的停顿,借助注释简单说一说这个故事。
【教学设计】一. 看图谈话导入。
在中国古代,有不少名人,在他们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聪明才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名人年幼故事的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上的共鸣,为认识本课人物司马光做铺垫,促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主动感受司马光的品质。
二. 古今对比,感受差异。
1. 板书课题。
介绍复姓司马,及司马光名字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司马光
登会停顿
持、击、破知情节
跌能背诵
(二)二读知情节
第二部分的读,为了让学生知道故事的情节,理解之后,读出语气。
1.故事里都有谁?
(1)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都有哪些人?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群儿”“一儿”“众”“光”“儿”。(补充“一儿”和“儿”是同一个人。)
(3)突出人物读文。(让听的人,一听就知道故事里有谁。)引导学生用重读、拖长音读的方法来突出人物。
2.同时出示五幅图画,连起来说一说。3.五幅图全部消失,想象画面尝试背诵课文。
小结过渡:就这样想着故事画面,我们就背会了。学到这里,大家觉得文言文有什么特马光》和文言文《司马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找到不同,体会文言文的特点。
(1)言简义丰。简洁,文章短小。含义丰富,一个字有丰富的含义。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跌”“庭”等7个会认字,会写“司”“登”“跌”三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词句间的停顿,试着读出停顿。
3.指导学生通过“知情节”一环节学会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知情节”一环节学会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②指导理解“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通过“登”“跌”登动作,引导学生感受到故事出现紧张气氛,随文知道书写“登”“跌”两个字。“登”注意上宽下窄,右上部笔顺先“撇”“撇”再捺。“跌”注意左窄右宽,笔画间的穿插避让。
③指导理解“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重点指导“光持石击翁破之”,这一句是重点也是难点,引导找出“持”、“击”、“破”三个动作(试着演一演),从而想象画面,理解句意。对比学习这两句,感受“光”与“众”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文
1.生讲故事。指名回顾《司马光》的故事。
2.师讲故事。老师用文言文讲《司马光》的故事。
3.初步认识司马光。(1)板书课题(2)拓展“司马”姓氏文化
二、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同桌互相帮忙。)
2.共学难字,牢记于心。(共性的难认字,集中学习。)
小结过渡:我们已经找到课文中都有谁,找到了司马光和他的朋友们。
2.他们都做了什么?
(1)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中的人都做了什么?(2)借助注释,感知情节。
①指导理解“群儿戏于庭”。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儿。引导学生找到“戏”,想象“戏”的场景,初步体会到文言文简洁,含义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能够借助注释知道“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借助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富有韵味。停顿不同,语速较慢,读起来更有韵味。
小结过渡:像这样言简义丰,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古文还有许多。五、拓展文本,激发兴趣
出示《曹冲称象》《孔融让梨》两篇小古文,推荐朱文君《小古文100篇》,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六、故事作业,加深理解
给家人讲司马光的故事,可以试着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来讲,也可以用文言文来讲。
④想象画面,再次读文。带上刚才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
小结过渡: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摇头晃脑读得那么投入,老师眼前好像浮现了一幅幅故事画面。我们来做个“图文对对碰”的游戏。
(三)三读能背诵
这一部分的读,由图画作为“扶手”,图文相碰,尝试背会课文。
1.依次出示和课文相对应的的五幅图画,学生说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
3.认准生字,读通课文。(生字牢记于心,送入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走进文本,反复诵读
(一)一读会停顿。
第一部分的读,主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停顿,通过反复诵读,读出停顿。
1.老师示范读,感受停顿。
2.学生认真听,找出停顿。
3.自由读课文,读出停顿。
小结过渡:大家已经读出了停顿,要想把这篇文言文读得更好,我们还要知道它的意思和情节。随机板贴:知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