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函〔2020〕487号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函〔2020〕4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12月22日附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开展肿瘤诊疗、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充分考虑药物临床治疗价值和可及性,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以达到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XX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XX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XX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和临
床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XX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和供应管理。
第三条:XX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抗肿瘤药物的供应和租赁机制,保证
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合理的抗肿瘤药物。
第四条:XX医院应建立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每
一位患者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六条:XX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必须经过临床用药会议的审批,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七条:XX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医疗团队必须具备相应的执
业资质和专业知识,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XX医院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质量管理,确保用药的疗效
和安全。
第九条:XX医院应定期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XX医院应做好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及
时采取措施避免和减轻不良反应。
第十一条:XX医院应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库存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
抗肿瘤药物,减少浪费和损耗。
第十二条:XX医院应建立抗肿瘤药物的配送和退还机制,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供应。
第十三条:XX医院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药物使用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十四条:XX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违反医疗伦理和纪律。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XX医院行政审批程序。
第十六条:XX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归XX医院所有。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31951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按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就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按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就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抗肿瘤药物是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由于抗肿瘤药物的特殊性和副作用较大,临床使用需要进行严格管理。
下面是一份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的完整版:一、临床使用管理范围与目的1.1适用范围:该管理办法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科室。
1.2目的: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风险。
二、管理责任和要求2.1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并实施该办法,并定期评估执行情况和效果。
2.2临床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抗肿瘤药物的采购、配送、储存和使用。
2.3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应负责抗肿瘤药物的采购和储存,并保证药物的质量和供应的持续性。
2.4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抗肿瘤药物的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用药,确保合理用药和避免滥用。
三、药物采购和配送管理3.1抗肿瘤药物的采购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和医院内部审批程序。
3.2采购时应关注药物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选择正规厂家和经销商。
3.3药物配送应按照采购需求和科室申请进行,确保及时到位。
四、药物储存和保管管理4.1药物储存室应符合药品储存的要求,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指定范围内。
4.2抗肿瘤药物应独立储存,并在药物柜中进行分类和编号。
4.3药物储存室应设有温湿度监控和报警系统,以及进出记录和人员管控措施。
五、药物使用管理5.1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应经过临床和药师的共同决策,并遵循药物治疗的指南和规范。
5.2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并能正确使用。
5.3在使用药物前,应查阅药物说明书和患者的病历,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4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及时记录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反应,并进行药物监测和评估。
六、不良反应和药物临床研究管理6.1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患者的病程观察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登记。
6.2不良反应的处理应负责人员及时介入,遵循相关指南和规范,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
6.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XX县人民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1、目的:健全抗肿瘤药物的储存、保管、调配、配置、传送、使用和处置各个环节的管理,保证抗肿瘤药物安全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防范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2、分级管理根据抗肿瘤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和临床试验用药物三级进行管理。
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肿瘤药物。
特殊管理药物应设专柜加锁,专人保管、明显标识、定期清点,做到账目相符;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
未纳入特殊管理和非临床试验用药物,属于一般管理范围。
一般管理药物应设专柜,明显标识,做到帐物相符。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家督管理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1)采购、验收入库、贮存管理3.1.抗肿瘤药物的采购、验收入库、贮存、发放各环节必须严格按高危品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入库验收和发放是有核对记录。
3.2.抗肿瘤药物贮存应划定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的药品必须存放在密闭容器内密封保存。
(2)使用管理4.1.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调配后的抗肿瘤药物需经过药师复核,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4.2.给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发药。
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4.3.抗肿瘤药物输注应由专科护士进行,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抗肿瘤药物的保存条件、给药方式、输注速度、输注时间、渗透处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4.4.渗透处理: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法。
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
(完整版)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正确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给患者造成的伤害,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二、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抗肿瘤药物管理和使用安全监管办法并具体实施,同时应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防范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根据抗肿瘤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和临床试验用药物三级进行管理。
四、使用管理(一)药品调配: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二)用药复核: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
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三)渗漏处理: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
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四)安全用药: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五、配置管理静脉用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相关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配置流程及安全防护等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工作。
抗肿瘤药物配置成品的保存条件,如放置时间、储存温度、是否需要避光等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以保证药效。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抗肿瘤药物的保存条件、给药方式、输注速度、输注时间、渗漏处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六、人员资质管理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须经过相应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则总第一章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抗肿瘤药物是指通过细胞杀伤、免疫调控、内分泌调节等途径,在细胞、分子水平进行作用,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消除肿瘤的药物,一般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
第二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本办法适用于开展肿瘤诊疗、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四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相关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充分.考虑药物临床治疗价值和可及性,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以达到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第五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限制使用级和普通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第六条(一)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抗肿瘤药物:1.药物毒副作用大,纳入毒性药品管理,适应证严格,禁忌证多,须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的抗肿瘤药物;2.上市时间短、用药经验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3.价格昂贵、经济负担沉重的抗肿瘤药物。
(二)普通使用级抗肿瘤药物是指除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外的其他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医疗机构制订,并进行动态调整。
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的制订和调整工作进行指导。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和肿瘤患者的宣传教育,推广肿瘤防治健康知识,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疾病的科学认识,消除肿瘤治疗领域的误区,第七条树立科学的治疗理念。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是指在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过程中,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目的是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有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浪费。
以下是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1.药物购进与管理:建立抗肿瘤药物采购、入库、配送、消耗及追溯管理制度,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和有效期限,确保药物供应的正常和及时。
2.药品库房和设备:建立适当的药品库房,对药物进行储存、保管和管理,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稳定。
库房内应配备温度和湿度合适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4.药物使用与记录: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应用,避免超剂量和错误给药。
同时,使用过程中需做好相关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等,以便于后续治疗和用药监测。
5.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监测:在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对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提前告知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同时,建立药物安全监测制度,定期收集和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数据,提供药物治疗的参考。
6.药物库存管理:建立抗肿瘤药物库存管理制度,根据临床需要和患者治疗计划,合理规划药物的进货和消耗,避免药品的过期和浪费。
7.药物知识培训和学术交流:对临床医生和相关人员进行抗肿瘤药物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科学、规范地应用抗肿瘤药物的能力。
同时,鼓励开展学术交流和案例讨论,提高抗肿瘤药物应用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这一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浪费,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2020)

XXXX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2020版)1 目的为正确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给患者造成的伤害,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范围适用于各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科室及抗肿瘤药物使用审查单位,除另有规定外,系依照本办法执行。
3 职责3.1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3.2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定抗肿瘤药物管理和使用安全监管办法并具体实施,同时应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防范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3.3根据抗肿瘤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和临床试验用药物三级进行管理。
3.4使用管理3.4.1药品调配: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3.4.2用药复核: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必须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
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3.4.3渗漏处理: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
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3.4.4安全用药: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4.5配置管理静脉用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
相关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配置流程及安全防护等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工作。
抗肿瘤药物配置成品的保存条件,如放置时间、储存温度、是否需要避光等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以保证药效。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肿瘤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的采购、储存、处方、调配、给药、监测和评价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品种、剂量和给药方式。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药师与医生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二、抗肿瘤药物的采购与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需求、药品供应情况和价格等因素,合理选择抗肿瘤药物供应商。
第六条抗肿瘤药物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程序,确保药物质量。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药物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药物过期、损坏等情况发生。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抗肿瘤药物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三、抗肿瘤药物的处方与调配第九条医生在开具抗肿瘤药物处方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药物过敏史等信息,进行充分的评估。
第十条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抗肿瘤药物品种、剂量和给药方式,并在处方中详细注明。
第十一条药师应认真审核医生开具的抗肿瘤药物处方,确保处方合规、药物安全有效。
第十二条药师在调配抗肿瘤药物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药物准确无误。
四、抗肿瘤药物的给药与监测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注射抗肿瘤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反应。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抗肿瘤药物的评价与改进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肿瘤药物评价制度,对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评价。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按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就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
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院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第三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注重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病情、体质、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案。
第四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成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评估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六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由医务、药学、护理、检验、病理、伦理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主任委员由医务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七条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培训、收集数据、评估药物使用情况等。
三、临床应用管理第八条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严格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等使用。
第九条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经济状况等因素,结合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案。
第十条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肿瘤组织学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方案。
第十一条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二条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应注重药品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使用和浪费。
四、培训与教育第十三条医院应定期组织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肿瘤药物的认知和合理应用能力。
第十四条培训内容应包括抗肿瘤药物的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应用指南、药物经济学评价等。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确保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市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总则一、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
根据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特制订本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所指的抗肿瘤药物是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控制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分子靶向和抗肿瘤中成药等药物。
三、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依法依规对医院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实施统筹、监督。
(一)主要工作职责1、定期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对不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2、组织有关抗肿瘤药物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3、组织开展我院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工作。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肿瘤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合理,依据业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为保证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尽量规避风险,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规范我院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根据卫生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所指的抗肿瘤药是指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控制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药物等,不包括各种肿瘤治疗辅助药物如造血生长因子、止吐剂和镇痛剂等。
一、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合理用药小组,依法依规对医院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实施统筹、监督和管理。
(一)工作职责1.负责全院抗肿瘤药物品种的遴选及新购入抗肿瘤药物的审批;2.定期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对不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3.组织有关抗肿瘤药物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4.组织开展我院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工作。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原则1.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2.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3.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紫阳县人民医院化疗知情同意书》。
4.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5.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6.特殊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抗肿瘤药物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同时保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避免环境污染,按照《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
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就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新生儿、儿童、老年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患者和有重要基础疾病的患者需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人群的特殊性,从严掌握适应证,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案。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必须参见说明书谨慎选择、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充分认识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施治前应有相应的救治预案,毒副反应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药物临床试验是在已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探索、拓展患者治疗获益的新途径,以求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应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参加。
进行药物临床试验须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应资质,严格按《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严禁因药物临床试验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
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管理
(一)抗肿瘤药物的储存及保管抗肿瘤药物的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
药品包装具有明确毒性药品标识的抗肿瘤
药物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特殊管理抗肿瘤药物应设专柜加锁,专人保管、明显标识、每日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二)处方医师资格应用特殊管理和限制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应专业资质,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
特殊管理抗肿瘤药物中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需由有经验的医师开掘处方,使用时须具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和相应的抢救设备,必要时须医师在场。
(三)药品调配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四)药品配置静脉用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制定完善的静脉用抗肿瘤药物配置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进行配置。
(五)药品使用前要进行用药复核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前必须进行用药复核,包括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
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抗肿瘤药物的保存条件、给药方式、输注速度、输注时间、渗漏处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六)不良反应及渗漏处理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
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
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七)安全用药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密切关注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三、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
根据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肿瘤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和限制使用药物三级进行管理。
(一)抗肿瘤药物分级原则
1、一般管理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实安全、不良反应轻微、用药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的普通药物,包括一般化疗药物及内分泌治疗药物。
2、限制使用药物:与一般管理抗肿瘤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宜作为一般管理药物使用,且使用过程较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药物。
3、特殊管理药物: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用药过程复杂、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用药需特殊申请的抗肿瘤药物。
(二)抗肿瘤药物分级使用
1、临床医生根据诊断、患者分期及既往治疗情况选择抗肿瘤药物。
依据抗肿瘤药物分级原则,一般管理药物由住院医师及以上医师使用,限制使用药物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使用,特殊使用药物由科
主任审批使用。
各科室按上述原则具体制定每位临床医生所能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级别。
2、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或更换,必须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确定,更换治疗方案的应在病程中记录更换原因。
3、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应由临床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和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4、规范、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药学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四、抗肿瘤药物的监督管理
(一)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由医务处、药学部、质控科成立抗肿瘤药物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抗肿瘤药物安全与合理应用规范化培训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定期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包括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专项点评,分析结果由医务处联合药学部进行公示、干预。
(二)药品监督处和药学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
医务处和门诊部负责对其分管区域内各学科或专业的抗肿瘤药物应用进行具体管理。
(三)加强对抗肿瘤药物安全性监测,对其不良反应事件按照“可疑即报”的原则进行监测和报告。
药学部对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进行评估,并汇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定期向医
院通报有关情况,并在内网上公示。
(四)质控科负责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日常监管,定期组织专家对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整改意见反馈给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五)将抗肿瘤药物安全与合理使用纳入相关科室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分类一般管理药物限制使用药物特殊管理药物
熔化剂环磷酰胺、噻
替哌、
达卡巴嗪、尼
莫司汀异环磷酰
胺
替莫唑胺
铂类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洛
铂
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多
柔比星、
平阳霉素、博
来霉素
放线菌素
D、吡柔比
星、表柔比
星
抗代谢药氟尿嘧啶、替
加氟、甲氨喋
呤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阿糖胞苷
培美曲塞、
替吉奥
拓扑异依托泊苷、羟替尼泊苷伊立替康、
构酶抑
制药
基喜树碱拓扑替康
抗微管类长春新碱长春瑞滨、
紫杉醇、多
西他赛
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单抗
小分子酷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伊马替尼、索拉菲尼
激素类他莫西芬、来
曲唑、
氟他胺、孕激
素类比卡鲁胺依西美坦、
阿那曲唑、
戈舍瑞林
允许使用的医师职称住院医师及
以上
主治医师
及以上
副主任医
师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