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课件(共4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课件(共48张PPT)
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 笑的xìng wèi( 兴味)。 (2)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 候,就可以脱下它来xǐ dí( 洗涤),把它再补好。 (3)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bēi wēi( 卑微),那样柔弱。 (4)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tǔ rǎng ( 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 的寒冷从未存在。
7、怎样理解“生命自身” 的不朽?
“生命自身”是伟大的,生命不绝 地创造新的生命。因为它充满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时显 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
8、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 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段 地创造新的生命。
9、“分开来”“ 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别指个体生命和整体生命。
罗素
一、导入新课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 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 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 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 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 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 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 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 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繁殖fán zhí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 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 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凋谢diāo xiè 指(草木花叶)脱落、 衰落、零落。
臼齿jiù chǐ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 形如臼。
蔓延 màn yán向四周扩展延伸。
五、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 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
6.你从全文中体会到作者具有怎样崇高而 伟大的情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 》课件(共5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 》课件(共53张PPT)

作者从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写起,表明
看与标题相去甚远,但这是伏笔,先抑下来, 为后面的扬蓄势。所以这是作者使用了欲扬先
抑的手法。
3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小草虽然卑微而柔弱,但是每个严寒
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
钻出来,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 是这样。小牛犊、其他生命也像它一样永
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 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
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
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 索和联想的空间。
掌握字音
jiù
臼齿 màn
xuàn
炫耀 diāo
róng
茸毛 dí
蔓延
凋谢
洗涤
理解词义
臼齿: 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六个, 其形如臼。
远延续下去。所以从外在现象来说“生命
自身”是不朽的。
4
第三段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指的是在整个生命活动中的生
命个体一个个单独来看,它们是暂时的。“合 起来”指的是将所有的生命活动看成一个整体,
生命是永久的。
5
作者说“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样 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员。主要著作有散文集 《山寺暮》,童话集《南
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 寓言集》,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常识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
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 心的“散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课件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课件PPT

6.1 教学效果
效果2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 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 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 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 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 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 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2 4
THANKS
谢谢各位聆听
教学背景
1.1 地位与作用
在此输入附标题
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 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 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 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 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 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 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输入描述性文字
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 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 接着用“不应该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 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 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 感情高亢,如金声玉振,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 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使 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
这段话再次重申活着的理由,并表明对自己一生 的肯定。确实,爱情、知识、同情,写在了罗素 生活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他的追求激情,追求 知识,关爱人类,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伟人罗素。 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 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 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15 散文二篇
R·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精读品味,欣赏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欲扬先抑的写法的妙处。 3.思考延伸,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豁达的人 生观。

2018秋季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 散文二篇》(共73张PPT)

2018秋季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 散文二篇》(共73张PPT)
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 第一,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对知识的追求; 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纯
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 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课文讲解 读第1自然段
哪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读第三自然段
指生命离开肉体
指生命在下一代延续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 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 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 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 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①对比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 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 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生命”和“衬衣”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智者对 此也无能为力”。“我们都非常可怜!”表达了无可奈 何的思想感情。
生命自身的神奇; 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第2自然段写小草和小牛犊的用意是什么?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 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 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永远的小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从生命的流动性上与小草和小牛犊作比较, 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形象生动。
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 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 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 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 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 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 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 动人心。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5课《散文二篇》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5课《散文二篇》 (共26张PPT)

• 2.主题归纳 •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 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 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 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 3.写作特点 • (l)欲扬先抑,章法井然。 •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如“过去 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 作手法;然后再谈生命的永久,以小草、 小牛犊为例,从正面展开,指出“它却永 远存在”;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 的凯歌。
• 4.问题探究 •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 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 因为过去了的时间永远不再回来,任何 人都无法改变。我们个人的力量又是那样 的渺小,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由我们个 人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 (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 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 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 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就是一个奇 迹,所以,作者赞美生命。
• 4.问题探究 •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 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 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如何理解 这三种感情间的关系? •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 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 为那里有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 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
• 2.作者名片 •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罗素与弗 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 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 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 哲学有着巨大影响。代表作品有《幸福之 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 分析》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15 散文二篇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15 散文二篇 (共29张PPT)

6.“勾连全文巧”——散文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材料,贯穿成文, 可谓“红线串珠”。因此,鉴赏散文时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 线索可以使时间、空间、思想感情、某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物、某个动作细节、某句 格言或诗歌等。
预习导学
【整体感知】 朗读两篇散文,按要求填空。
【字词积累】 根据拼音在下列句子括号中填入相应的词语。 1.永远的小 niúdú( 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 róngmáo( 茸毛 )!。 2.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 fánzhí( 繁殖 )着,mànyán( 蔓延 )着。 3.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 bīnlín( 濒临 )绝望的边缘。 4.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 shēnyuān( 深渊 )。
3.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
红梅; 给我以风雨
给我以荒漠
, 我就是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 ; , 我就是一颗坚韧不拔的仙人掌 。
语段精练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 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 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⑤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 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 年风霜雨雪, 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⑥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 淋漓的汁点。
⑦因也就想到,一位 90 高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 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 6 月开花如 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人教部编版):15课 散文二篇(共31张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人教部编版):15课 散文二篇(共31张PPT)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6时18分22秒上午6时18分06:18:2221.9.14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421.9.14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6:18:2206:18:2206:189/14/2021 6:18:22 AM
原文见第75页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课前导学 ◆字词详解 ◆整体感悟 ◆课堂导练 ◆决胜中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 (共5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 (共54张PPT)

8
课堂·小结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的生命是卑微脆弱 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 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 部热情回报生命。
9
10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 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究竟为什 么而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 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 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搜故寻今,苦思冥 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今 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西方的一位伟人是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就是本文的作 者罗素。
18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 想而写作”,《我为什么而活》
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 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 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
感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 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 心。
19
既然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而活着的 三个理由,就一定要问为什么。请同学 们从第二三段分别概括作者追寻爱情、 寻求知识的原因。
45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 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 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46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实际上 表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 原动力,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激情 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 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 甚至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激情,使作者永远不 会放弃希望。
6
写法·指导
《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 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 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 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 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7
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散文两篇 (共29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散文两篇 (共29张PPT)

中考变式问
1.请分析文章开头两段是如何围绕“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
来”这句话进行论述的。 开头两段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了论述。首先, 通过对生命在时间中消逝的种种自然现象,让人对作者的这种观 点感同身受。接着,进一步提出人们在过去了的时间面前的无能 为力,即“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当然在时间面前的这种 无奈感并没有让作者意志消沉,他旋即看到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即“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2.(吉林中考,T23)如何理解第5段“凋谢和不朽混为
一体,这就是奇迹”这句话的含意? 在这里,“凋谢”是“不朽”的生命的一个过程,一 个节点,生命正是通过不断凋谢、不断衰败的过程来达到 自身的“不朽”的。“凋谢”不只是一个生命的终止,更 是一个生命的开始,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做到了 “自身”永不休止的繁殖、蔓延。“凋谢”与“不朽”,
分析》《西方哲学史》《论教育》等。
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 文章。它主要分为经典哲理散文、爱情哲理散文、生 活哲理散文、友谊哲理散文。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整,
不但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还具有行文对
仗的特点,十分有韵味,比起哲理诗歌、记叙文、议 论文来,语言更为优美。
15*散文二篇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语言平易通畅、哲理性强的特点。(重点)
2.理解本文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有关感受和思考。(重点)
3.领会作品的情思,激发对人生新的认识和思考。(难点)
《永久的生命》这一文题乍一看充满了矛盾。生命是
有限的,而作者却用“永久的”来修饰,由此可见,在
这篇文章中有着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辨性考虑。 《我为什么而活着》文题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表明了文章与作者的人生追求 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 《永久的生命》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发出了什么样 的感慨? 时间一去不复返,生命有限而短暂。
2.《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追求爱情的原因是 什么?
第一,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第二,爱情可以戒除孤寂;第 三,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 的神秘缩影。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5 散文二篇
情境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 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 有永久的生命。生命无论长短,该怎样度过一生是 人们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聆听两位文 学家的声音,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内涵深刻的语言 ,分析文章的思路。 3.理解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追求。
主题概括
《永久的生命》通过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 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和赞叹。
《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以真挚的态度、 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也 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博大美好的情怀和崇高的 思想境界。
结构图示
永 生命是有限的
可怜
(2)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 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随堂测试
参考答案: 1.(1)机遇 (2)遭遇 (3)际遇 2.(1)个体虽然消逝了,但生命却是永久的、不朽 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2)作者心怀正义和良知,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者, 即使自己身受迫害也不顾惜,他把自己的一生的智 慧和力量献给了全人类。他的人格崇高而伟大。因 此,他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
随堂测试
1.选词填空。
际遇 机遇 遭遇
(1)电影的诞生成就了迪斯尼,而网络的诞生,
赋予中国企业同样的

(2)人的一生会
各种各样的事,其中有令
人难以置信的事,也有不讲道理的事,但都必须予
以克服,这就是生活。
(3)我觉得你也许从我的
中引出恰当的
教训。
随堂测试
2.赏析下列句子。 (1)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1.《永久的生命》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生命充满了希望,用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 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作者感叹生命的不朽与 神奇,认为生命存在奇迹。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永久的生命》第1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 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 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的 生命是神奇和不朽的 生命的刚强

命 感谢生命的奇迹
赞叹
结构图示

开门见山,回答标题提出的问


什 么 而 活
具体阐述: (1)对爱情的渴望; (2)对知识的追求;

(3)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指出活着的意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两篇课文,既充满理性的力量, 又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字里行间透露出 大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他们用真挚的态度、 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看待生命和人生。人生的 意义和价值永远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希望同 学们都能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并用实际行动去践 行自己的人生追求。
文题解说
《永久的生命》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对象的特 征。 《我为什么要活着》提出议论的话题,告诉我们 文章主要围绕活着的原因来写。
生难字词
洗涤(dí) 卑微(bēi) 牛犊(dú) 炫耀 (xuàn) 疲倦(juàn) 繁殖(zhí) 蔓延(màn) 消逝(shì) 飓风(jù) 【蔓延】像蔓草一样像周围扩展。 【消逝】消失。 【卑微】地位低下。 【俯瞰】俯视。 【炫耀】照耀,夸耀。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3.《永久的生命》第2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 比喻什么?
比喻生命,突出生命自身的伟大;同时告诉我 们: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4.《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作者用“纯 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有什么用 意?
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 说明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奋斗不息的强大 精神动力。
作者档案
严文井(1915—2005) 作家。原 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著有《南 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 旅行》等。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 的影响为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 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 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 童的特殊的诗体”。
作者档案
罗素(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作家。在哲学上,早期为新实在论者,在20世 纪初其提出逻辑原子主义和中立一元论学说。 在数学上,从事过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研究。 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 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 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获1950年诺贝 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 题》《论哲学》《物的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