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高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风轮转速的控制器设计

合集下载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04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 的优化与改进
控制策略优化
优化控制策略是提高风力发电机组 效率的关键。
控制策略的优化主要涉及对风电机组 的启动、运行和停机阶段的控制逻辑 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风速的变化 ,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传感器优化
优化传感器是提高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精度的必要步骤。
通过改进传感器的设计、提高其精度和可靠性,可以更准确地检测风速、风向、 温度、压力等参数,为控制系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能源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和节能减排。
谢谢观看
偏航控制
01
偏航控制是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其目的是在风向变化时,自动调整机组的朝向,以保持最 佳的捕风角度。
02
偏航控制通过实时监测风向和发电机组的朝向,采用适当 的控制算法,自动调节机组的偏航机构,以实现最佳的捕 风效果。
03
常用的偏航控制算法包括:基于风向标的偏航控制、基于 扭矩传感器的偏航控制和基于GPS的偏航控制等。这些算 法能够根据风向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机组的朝向,使其 始终保持在最佳的捕风角度。
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 感器数据、执行控制算法并驱动执行 机构。
I/O模块
用于接收和发送信号,实现与传感器 和执行机构之间的通信。
人机界面
提供操作员与控制系统之间的交互界 面,显示机组状态和参数。
数据存储器
用于存储运行数据,便于故障分析和 优化运行。
控制算法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
载荷限制算法
根据风速传感器数据,自动调整发电机转 速和桨距角,使机组始终在最佳效率下运 行。
03
02
桨距调节机构
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调整风轮桨 距角。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一、引言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和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并探讨其在风力发电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控制系统设计1. 控制系统架构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部分。

其中,主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和监测;传感器用于采集风速、转矩、温度等参数;执行器控制叶片角度、转速等;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网络进行数据交互。

2. 控制策略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包括风轮转速控制、叶片角度控制和电网连接控制等。

其中,风轮转速控制可以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和变桨控制实现,以优化风轮在不同风速下的转速;叶片角度控制可以根据风速和转速等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达到最佳发电性能;电网连接控制包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功率因数等进行监测和调整。

3. 仿真模型设计为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需要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应包括风速、转速、叶片角度和发电功率等参数,并结合风场条件和机组特性进行模拟。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参数和策略,评估不同控制系统设计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优解。

三、仿真应用与优化1. 性能评估通过仿真模型,可以对不同控制系统设计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性能评估。

包括发电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发电机组的整体性能。

2. 变桨控制优化变桨控制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叶片的角度和风轮的转速。

通过仿真模型,可以对不同变桨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和优化。

例如,调整叶片角度的时机和角度范围,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3. 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可以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遗传算法、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可以结合仿真模型,寻求最佳的控制策略和参数配置,以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和适应性。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导言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轮、转子、发电机等组成部分,而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是保证其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基于PLC设计一个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1.系统结构设计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PLC、执行器和人机界面。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风力发电系统的各个参数,如风速、转子转速等。

PLC作为控制中心,接收传感器信号并进行逻辑控制。

执行器根据PLC的控制输出信号来控制风力发电系统的各个部分,如调节风机转速等。

人机界面用于显示系统状态、设置参数等。

2.控制策略设计2.1风速监测与控制通过风速传感器实时监测风速,当风速低于一定阈值时,关闭风机,避免风机受到损坏;当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时,根据发电机的负载情况自动调整风机转速,以保证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2风轮传感器监测与控制风轮传感器用于监测转子的转速及转向,当转速过高时,PLC将自动减小风机转速;当转速过低时,PLC将自动增加风机转速。

2.3发电机控制发电机的电压、频率等参数需要监测和控制,PLC将通过与发电机的连接,监测其电压和频率,当参数超过设定范围时,PLC将调节风机的转速,以确保发电机稳定运行。

2.4过载保护控制当发电机过载时,PLC将根据预设的过载保护策略,立即切断风机的供电,以保护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3.软件编程设计PLC的软件编程需要根据控制策略进行设计,通常使用PLC编程语言(如LD、FC等)进行编程。

根据控制策略中描述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控制动作,设计相应的逻辑流程和控制算法。

4.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通常使用触摸屏显示,显示风力发电系统的各项参数,如风速、转速、电压、频率等,并提供实时监控和报警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参数设置、故障诊断及报警解除等操作。

结论基于PLC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风力发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

通过PLC的控制,可以对风速、转速、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式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式

转子电压和频率 比例于 电机转差率 , 随着转速变化而变化 , 变频器 把转差频率的转差功率变为恒压 、 频(0 ) 恒 5 HZ的转 差功率 , 送至电网。
P P— P=P; =1s s = sP RssP (-) P P— 差至 电 网 总功 率 ; _
P和 P 【 分别是定子和转子功率 。 广一 转速 高于同步速时 , 转差率 sO 转差功率流 出转子 , <, 经变频器送 至 电网 , 电网收到 的功率为定 、 转子功率之和 , 大于定子功率 ; 转速低于同 步转速时 ,> , s0 转差功 率从 电网 , 经变频 器流入转子 , 电网收到 的功率 为定 、 转子输 出功率之差, 于定子功率 。 小 双馈异步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 系统的运行分为两个 阶段 : 同步阶段 : 在此过程 中风机 已经 开始转 动, 当其转速 大于启 动转速 后 , 电回路 先闭合 , 充 使变频器直 流电容电压升高 , 当电压大 于 8 %额 0 定值后 , 转子回路主接触器闭合 , 并且 同时断开充 电回路接触器 。母线 电压不断升高至额定值 , 这时变频器逆变器开始工作 , 电机转子 中有电 流 , 以 在定 子 中 有 电 压 产 生 , 频 器 检 测 电 网电 压 和 电机 定 子 电压 , 所 变 通过调节住转 子的电压电流 , 使这两个 电压 同步 , 并且闭合定子主接触 器, 系统便完成 了同步切入。 运行阶段 : 同步切人结束后便进入正常运行阶段 , 这个时候通过上 述的三阶段控制方法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最大的额定功率。在实际运行 中, 变频器接收主控制传输过 来的两个主要控制信号 : 功率因数 和电机 力矩 。功率 因数信号使变频 器输入端的输入功率因数始终为 1 电机力 , 矩使 风力发 电系统始终随着风速变化而输出最大的额定 功率 。主要 的 控制方式可 以通过矢量控制和直接力矩控制实现上述功能。 双馈系统在变频器中仅 流过转差功率 , 容量小 , 常按发 电总功 其 通 率的 2 % 右选取 , 5左 投资和损耗小, 电效率高 , 发 谐波吸收方便 。 由于要 求双 向功率流过变频器 , 它必须是四象限双 P WM变频器 , 由两套 I T GB 变换器构成 , 价格是 同容量单象限变频器的一倍 。 而且只能使用双馈电 机, 效率较低 , 而且有滑环和碳刷 , 维护工作量较大 。 5永磁 同步全馈风力发电控制 系统 . 用同步发电机发 电是今天最普遍 的发 电方式 。 然而 , 同步发 电机的 转速和电网频 率之间是剐性耦合的 , 如果原动力是风力 , 那么变化的风 速将给发电机输入变化的能量 , 这不仅给风力机带来高负荷和冲击力 , 而且不能以优化方式运行。 如果发 电机和电网之 间使用频率转换器的话 ,转速和电网频率之 间的偶合 问题得以解决。 变频器 的使用 , 使风力发电机组可以在不同的 速度下运行 , 并且使发电机内部的转矩得以控制 , 从而减 轻传动系统应 力。通过对变频器电流的控制 , 可以控 制发 电机转矩 , 就 而控制 电磁转 矩就可 以控制风力机的转速 , 使之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 永磁 同步全馈 风力发 电控制 系统采用 永磁 同步电动机作 为发 电 机, 同步电动机输 出的频率 和电压 随转速变化 的交流 电, 经一 台双象限 IB G T电压型交一直一交变频器接至恒压 、 恒频电网, 如图 3 所示 :

风力发电机组优化控制器的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优化控制器的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优化控制器的设计作者:杨德亮李泰邹博刘海舰王琪祥高斌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9期杨德亮李泰邹博刘海舰王琪祥高斌(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镇江 212003)摘要:风力发电机组是一种复杂时变非线性系统,当风在额定值以上时,机械载荷能力和功率波动的范围是影响风电机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在风轮、传动系统、风力电机基础上建立风速双频环模型;并且通过低频环PI控制变浆距系统来实现额定功率控制;高频环设神经网络控制器以减少系统的机械振荡和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仿真结果表明该双频环优化控制器能够实现的功率稳定输出,有效减少负载的扰动,同时为神经网络控制器在风能转换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风能转换系统双频环优化控制节距角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062-0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风能产业迅速发展[1],风能逐步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

在风速低于额定值时,提高风能转换效率是最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国内外相关学者就捕获最大风能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常用方法是MPPT和LPV [2-3]。

当风速在额定值以上时,常用到的控制方法有PI、LQG等[4-5]。

但是会出现PI控制超调值过大、LQG控制参数过多等问题。

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因其在处理非线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以及自身的并行性和不依赖数学模型的独立性,以及每个神经元具有的非线性激活函数,为解决风电变桨距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6-7]。

神经网络自身的并行性和硬件实现在变桨距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8-10]。

文中建立风轮,风机的数学模型,针对额定风速以上的情况,设计了神经网络控制器,建立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功率稳定输出及维持风能转换系统稳定。

为神经网络在风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1 风能转换系统的建模1.1 风轮数学模型风经过风轮时产生的功率和气动转矩为:2.2 神经网络BP控制器设计高频环稳态优化的目的为使功率保持在其额定值,采用结构为2-4-1的BP网络,网络输入分别为高频参考风速与实际高频风速误差和电机高频转速,网络输出为高频节距角,BP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3 仿真分析仿真参数如表1。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

恒速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存在低风速运行时风能转换效 率低的问题。在整个运行风速范围内由于气流的速度是不断 变化的,如果风力机的转速不能随风速而调整,必然要使风 轮在低风速时的效率最低。发电机本身也存在低负荷时的效 率低的问题。 变桨距的风力发电机组,起动时可对转速进行控制,并 网后可对功率进行控制,使风力机的起动性能和功率输出特 性都有显著的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距系统组成的闭环 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1.2.2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对安全运行起决定因素是风速变化引起的转速的变化,所以 转速的控制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风速的变化、转速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振动等都会直接威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的运行。 1.2.2.1 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参数的安全运行范围 1风速 风速的规定工作范围3~25m/s,风速超过25m/s以上时,会 对机组的安全性产生威胁。 2转速 风力发电机组超速时,对机组的安全性将产生严重威胁。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1 概述 2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的控制 3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控制 4 变速风力发电机的控制 5 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 6 偏航系统
1 概述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是机组正常运行的核心,其控制技 术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精确的控制、完善的功 能将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与效率。 1.1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控制系统关系到风力机的工作状态、发电量的多少以及设备 的安全。 发电机的结构和类型不同形成了多种结构和控制方案。风力 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和软/硬件处理器系统组 成。
(4)热继电器保护运行,设过热、过载保护控制装置。 (5)接地保护,设备所有零部件因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可能引 起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实现保护接地。

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和推广。

风力发电机组作为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设备,其动力学和控制系统设计对发电机组的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1. 动态响应特性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特性是指在外部风速变化或负载变化的条件下,发电机组的功率调节性能和稳态响应特性。

其中,功率调节性能是指发电机组在风速变化时及时调整产生的功率;稳态响应特性是指发电机组在负载变化时及时调整产生的功率。

在设计动力学和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速度、精度和稳定性。

提高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速度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风速和负载的变化,提高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精度可以减小功率调节误差,提高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可以避免过载或失速等故障。

2. 动态模型建立为了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响应特性,需要建立相应的动态模型。

常见的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模型包括机械振动模型、气动模型和电磁模型。

机械振动模型用于描述风轮和发电机组的机械振动特性,包括弯曲振动、扭转振动和塔架振动等。

气动模型用于描述风轮受到风速和空气动力的影响,包括风轮的转速、风轮的载荷和风轮的输出功率等。

电磁模型用于描述发电机组的电磁特性,包括发电机的电压、电流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等。

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的动态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提高发电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1. 控制目标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使发电机组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包括不同的风速和负载)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且提供最大的功率输出。

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风速和负载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通过调整发电机组的转速、转矩和叶片的角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进行控制。

2. 控制策略常见的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包括变速控制和变桨控制。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论文)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论文)

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技术风力发电电源由风力发电机组、支撑发电机组的塔架、蓄电池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卸荷器、并网控制器、蓄电池组等组成;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风轮中含叶片、轮毂、加固件等组成;它有叶片受风力旋转发电、发电机机头转动等功能。

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控制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这是因为自然风速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变化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切入(电网)和切出(电网)、输入功率的限制、风轮的主动对风以及对运行过程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必须能够自动控制。

同时,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都是海岛或边远地区甚至海上,分散布置的风力发电机组通常要求能够无人值班运行和远程监控,这就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与一般工业控制过程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是综合性控制系统。

它不仅要监视电网、风况和机组运行参数,对机组进行并网与脱网控制,以确保运行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而且还要根据风速与风向的变化,对机组进行优化控制,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发电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风力发电市场的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主要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问题和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采用了软并网技术、空气动力刹车技术、偏航与自动解缆技术,这些都是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由于功率输出是由桨叶自身的性能来限制的,桨叶的节距角在安装时已经固定;而发电机转速由电网频率限制。

因此,只要在允许的风速范围内,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由于风速变化引起输出能量的变化是不作任何控制的。

这就大大简化了控制技术和相应的伺服传动技术,使得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商业化运行。

20世纪90年代后,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已经不是问题,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开始进入风力发电市场。

采用全桨变距的风力发电机组,起动时可对转速进行控制,并网后可对功率进行控制,使风力机的起动性能和功率输出特性都有显著和改善。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课程设计说明书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生姓名喻绸绢班级能源121学号1210604122指导教师薛迎成完成日期2015年12月14日目录1。

控制功能设计要求 01。

1任务 02.设计 (2)2.1 介绍对象(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研究)22.2控制系统方案 (2)2。

2.1风力机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 (2)2。

2.2风力机发电系统 (5)2.2.3风速变化时的系统跟踪过程 (10)3。

硬件设计 (12)4.软件设计 (15)5。

仿真或调试 (16)参考文献 (18)1。

控制功能设计要求1。

1任务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而传统能源已被过度消耗,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其中风能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利用方便、无污染等优点是最具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目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已经广泛用于实际风机中,在低于额定风速的情况下根据风速变化的情况调节风机转速,使其运行于最优功率点,从而捕获最大风能;在高于额定风速时,通过对桨距角的调节,使风机以额定功率输出。

常用最大功率捕获方法主要有功率反馈法、模糊控制法、混合控制法等。

为了充分利用风能,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总量,本文分析风机特性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 er point tracking MPPT)工作原理.众多的MPPT实现方法各有千秋,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所各有所长,对于多种方案,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实验工作和数据分析.风能是一种具有随机性、不稳定性特征的能源,风能的获取不仅与风力发电机的机械特性有关,还与其采用的控制方法有关。

在某一风机转速情况下,风速越大时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越大,而对某一风速而言,总有一最大功率点存在.只有当风力发电机工作在最佳叶尖速比时,才能输出最大功率.好的控制方法可使风轮的转速迅速跟踪风速变化,使风力发电机始终保持在最佳叶尖速比上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风能.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将捕获到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目前一般采用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MPPT)控制策略.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是在可变风速条件下提高风力机能量转换效率的有效方法. 变速风电系统目前一般采用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的控制策略.2。

风力发电机的转速控制说明书

风力发电机的转速控制说明书

风力发电机的转速控制说明书一、引言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本说明书旨在介绍风力发电机的转速控制方法,并提供相关操作指南。

二、转速控制原理风力发电机的转速控制是为了优化发电机的工作状态,提高发电效率。

常用的转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常速控制:将风轮转速保持在固定的恒定值。

这种控制方法适用于风速较稳定的区域,并能保持较高的发电效率。

2. 变桨角控制:通过调整桨叶的角度来控制风轮受力情况,从而控制转速。

当风速较高时,增大桨叶角度,减小风轮转速;反之,减小桨叶角度,增大风轮转速。

这种控制方法适用于风速波动较大的区域。

3. 变频控制:通过改变发电机的电磁场频率来控制风力发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风轮转速的精确控制,适用于风速波动较大且要求较高的发电场景。

三、转速控制操作指南为了确保风力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以下是转速控制的一些建议:1. 在常速控制模式下,需要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风轮的转速。

定期监测风速,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转速,以保持最佳发电效率。

2. 在变桨角控制模式下,需要根据风速变化及转速要求调整桨叶的角度。

通常风速较高时,宜减小桨叶角度,以防止叶片过载;风速较低时,适当增大桨叶角度,以保证风轮转速达到要求。

3. 在变频控制模式下,操作人员需根据风速和发电机转速的设定值,进行相应的频率调节。

频率调节需根据具体机型和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

4. 定期检查发电机设备及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转速控制装置的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联系厂家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风力发电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操作人员应该熟悉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2. 在进行转速控制操作前,应确保风力发电机处于安全状态,并切断相关电源。

3.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动设备参数或超负荷操作。

风电实验报告

风电实验报告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姓名:樊姗 学号:031240521一、实验目的:1掌握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2掌握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仿真与分析;二、实验内容: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 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实验原理: 3.1风速模型的建立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课题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b V 、阵风风速g V 、渐变风速 r V 和噪声风速n V 。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n r g b V V V V V +++= (1-1) (1)基本风速在风力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基本反映了风电场平均风速的变化。

一般认为,基本风速可由风电场测风所得的韦尔分布参数近似确定,且其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取为常数(2)阵风用来描述风速突然变化的特点,其在该段时间内具有余弦特性,其具体数学公式为:⎪⎩⎪⎨⎧=0cos v g V g g g g g g T t t T t t t t t +>+<<<1111 (1-2)式中:⎥⎥⎦⎤⎢⎢⎣⎡--=)(2cos 121max cos g g g T t T t G v π (1-3) t 为时间,单位 s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 s ;cos v ,g V 为阵风风速,单位m /s ;g t 1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 s ;max G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3)渐变风用来描述风速缓慢变化的特点,其具体数学公式如下:⎪⎩⎪⎨⎧=00v ramp r V r r r r t t t t t t t 2211><<< (1-4)式中:⎪⎪⎭⎫ ⎝⎛---=rr rramp t t t t R v 212max 1 (1-5) r t 1为渐变风开始时间,单位 s ;r t 2为渐变风终止时间,单位 s ;r V ,ramp v 为不同时刻渐变风风速,单位 m/s ;max R 为渐变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发布时间:2022-08-09T03:37:30.66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7期作者:陈宏[导读] 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不断建设投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陈宏四川省能投盐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攀枝花617112摘要:随着风力发电项目的不断建设投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保证风力发电机组远程、自动控制,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实现风电场自主运行管理的必要措施。

通过分析比较,结合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对风力发电控制提出合理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策略,为提升风力发电机组管控一体化水平和自动控制能力,采用集中加分散测控,可以有效提高发电工作效率,实现精确控制和实时调节,促进风力发电自动控制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双馈风力发电机1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家用开关到航空航天,实现了航空航天机械的实时控制和命令传输。

将其应用于供电系统,可以实现现场检测、电网调度、弱电控制强电、电力载波通讯,满足电路使用的综合控制,实现合理用电,达到安全用电、控制、调度、通讯的目的。

经过改革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应用广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在中国颁布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风力发电项目已成为中国能源发前进的一个方向,研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策略,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可促进风力发电发电效率,节能减排、社会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2 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目前,常见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有异步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永磁或电励磁同步发电机。

各相关风力发电系统各控制子系统略有不同。

以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双馈风力发电机采用水平轴、三叶片、变桨距调节、主轴两点支撑结构,主要部件包括叶片、轮毂、变桨系统、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偏航系统、机架、塔架、测风系统等。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

风力发电原理(控制)

第三章 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一、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特点
1、风轮结构 主要特点:桨叶与轮毂的连接是固定的,桨叶的迎风角度不随风速变化而变化。 需解决的问题:高于额定风速时桨叶需自动将功率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失速特性)。 脱网(突甩负荷)时桨叶自身具备制动能力。 添加了叶尖扰流器,降低机械刹车结构强度, 2、桨叶的失速调节原理 因桨叶的安装角β不变,风速增加→升力增加→升力变缓→升力下降→阻力增加→叶片失速 叶片攻角由根部向叶尖逐渐增加,根部先进入失速,随风速增大逐渐向叶尖扩展。失速部分 功率减少,未失速部分功率仍在增加,使功率保持在额定功率附近。 3、叶尖扰流器 叶尖部分可旋转的空气阻尼板,正常运行时,在液压控制下与叶片成为整体,风力机脱网时 液压控制指令将扰流器释放并旋转80o~90o,产生阻力停机,即产生空气动力刹车。 空气动力刹车是按失效思想设计,即起到液压系统故障时的机组停机保护。 4、双速发电机
v1 v 2 2
1 2 S (v12 v2 )( v1 v2 ) 4
2
经过风轮风速变化产生的功率为 P 其最大功率可令
8 1 dP Sv13 0 得 v2 v1 ,代入后得到的最大理想功率为 Pmax 3 dv2 27
Pmax 16 0.593 E 27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1 Cl w2 dS 2 1 dD Cd w 2 dS 2 dLபைடு நூலகம்
轴向推力dFa=dLcosI+dDsinI 旋转力矩dT=r(dLsinI-dDcosI) 驱动功率dPw=ωdT
风输入的总气动功率P=vΣFa
旋转轴得到的功率Pu=Tω 风轮效率η=Pu/P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国电电力2014风电比武试卷(附答案)

国电电力2014风电比武试卷(附答案)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风电运检技能竞赛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共50个空,每空0.5分,共25分)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2. (事故紧急处理)、(程序操作)、(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以及拉开全站仅有的一组接地刀闸或拆除仅有的一组接地线时,可不填用操作票。

3. 湍流强度会减少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率,同时也会增加机组的疲劳载荷和机件磨损概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高度)来减少由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湍流强度的影响。

4. (气压梯度力)和(科里奥利力)是大气大规模运动的原因5. 黏性是流体的重要物理属性,是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黏性切应力的大小与流体内的(速度梯度)成正比。

6. 风向NNE表示(北东北风),SCADA系统指(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或风电场中央监控系统)。

7. 一般三叶片的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在(6-8)之间。

8.齿轮的齿廓形状主要是由(模数)、(齿数)、压力角三个因素决定。

国家标准规定标准压力角为( 20°)。

9. 润滑油的事故预测检验方法常用润滑油的(光谱分析法)。

10. 直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导体运动速度)以及导体有效长度成正比。

11. 风速超过( 25m/s )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攀爬风力机组时,风速不应高压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超过( 18m/s )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攀爬机组。

12. 根据润滑膜在摩擦表面的分布状态分类为:(全膜润滑)和(非全膜润滑)。

13. 异步发电机的(定子铁芯)是电机的磁路部分,(定子三相绕组)是电机的电路部分。

14. 制动系统主要分为(空气动力制动)和(机械制动)两部分。

15. 在带电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防止二次侧(开路)。

风力发电机组实验报告单

风力发电机组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姓名:颜翔宇 学号:031240839一、实验目的:1. 掌握MATLAB/Simulink 模块的使用方法;2. 掌握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3. 掌握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仿真与分析; 二、实验内容:对风速模型、风力机模型、传动模型和发电机模型建模,并研究各自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如对风力发电基本系统,包括风速、风轮、传动系统、各种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全面分析,探索风力发电系统各个部风最通用的模型、包括了可供电网分析的各系统的简单数学模型,对各个数学模型,应用 MATLAB 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实验原理: 3.1风速模型的建立自然风是风力发电系统能量的来源,其在流动过程中,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变性。

本课题不考虑风向问题,仅从其变化特点出发,着重描述其随机性和间歇性,认为其时空模型由以下四种成分构成:基本风速b V 、阵风风速g V 、渐变风速 r V 和噪声风速n V 。

即模拟风速的模型为:n r g b V V V V V +++= (1-1) (1)基本风速在风力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基本反映了风电场平均风速的变化。

一般认为,基本风速可由风电场测风所得的韦尔分布参数近似确定,且其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取为常数(2)阵风用来描述风速突然变化的特点,其在该段时间内具有余弦特性,其具体数学公式为:⎪⎩⎪⎨⎧=0cos v g V g g g g g g T t t T t t t t t +>+<<<1111 (1-2)式中:⎥⎥⎦⎤⎢⎢⎣⎡--=)(2cos 121max cos g g g T t T t G v π (1-3) t 为时间,单位 s ;T 为阵风的周期,单位 s ;cos v ,g V 为阵风风速,单位m /s ;g t 1为阵风开始时间,单位 s ;max G 为阵风的最大值,单位 m/s 。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传动系统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传动系统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传动系统设计风力发电机是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由于其清洁、可再生的特性,成为了现代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达到高效、可靠且经济的发电目标,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及传动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风力发电机组结构及传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关键要素。

一、风力发电机组结构设计1. 风轮设计:风轮是转化风能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

其设计应考虑风速、气动特性和刚度等因素。

风轮应具备最大化捕获风能的能力,并保证在高风速情况下的稳定性。

此外,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应考虑强度、耐腐蚀性能和重量等因素。

2. 主轴设计:主轴是连接风轮和传动系统的关键组件。

其设计应考虑承受风轮转动产生的巨大力矩和转速的要求。

主轴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制造。

另外,润滑和散热系统的设计也应充分考虑,以确保主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塔架设计:塔架是支撑风轮的结构,其设计应考虑高度、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塔架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抵抗风力引起的振动和地震等外力作用。

此外,塔架的施工和维护也需要充分考虑,以确保安全和可持续性。

二、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设计1.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齿轮传动系统是将风轮转动的机械能传递到发电机的关键部件。

其设计应考虑传动效率、噪音和可靠性。

合理选取传动比和齿轮材料,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传动效率和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齿轮传动系统的润滑和冷却也需要充分考虑,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寿命。

2. 发电机设计: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部件。

其设计应考虑输出功率、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风轮的转速和功率要求,选取合适的发电机类型,如永磁发电机或同步发电机。

同时,发电机的绝缘、冷却和保护系统也需要充分设计,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大脑,用于调节风轮转速和传动系统的运行。

其设计应考虑风速、输出功率、负荷变化等因素。

控制系统应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自适应性能,以保证风力发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高效运行。

IEC61400-1风力发电机设计要求(中文版)

IEC61400-1风力发电机设计要求(中文版)

IEC61400-1风力发电机设计要求(中文版)风力机第一部分:设计要求1 范围为保证风力机的工程完整性,IEC61400 的这个部分详细说明了基本设计要求。

其目的是制定一个恰当的保护等级,以防止机组在计划寿命期内受到损坏。

本标准设计涉及到风力机的各子系统,如控制和保护机构,内部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及支撑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大小的风力机。

对于小型风力机IEC61400-2 可能适用。

本标准应与第二部分提到的IEC 和ISO 标准结合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被引用的版本适合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的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EC 60204-1:1997, Safety of machinery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IEC 60204-11:2000, Safety of machinery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 –Part 11:Requirements for HV equipment for voltages above1 000 V a.c. or 1 500 Vd.c. and notexceeding 36 kVIEC 60364 (all parts),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IEC 60721-2-1:1982,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art 2: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ppearing in nature. Temperatureand humidityIEC 61000-6-1:1997,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6: Genericstandards –Section 1: Immunity for residential, commercial and light-industrialenvironmentsIEC 61000-6-2:1999,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6: Genericstandards –Section 2: Immunity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15IEC 61000-6-4:1997,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6: Genericstandards –Section 4: Emission standard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IEC 61024-1:1990,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Part 1: GeneralprinciplesIEC 61312-1:1995,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 Part 1:General principleIEC 61400-21:2001,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 –Part 21: Measurementand 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grid connected wind turbinesIEC 61400-24: 2002,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 –Part 24: Lightningp rotectionISO 76:1987, Rolling bearings – Static load ratingsISO 281:1990, Rolling bearings – Dynamic load ratings and rating lifeISO 2394:1998, General principles on reliability for structures ISO 2533:1975, Standard AtmosphereISO 4354:1997, Wind actions on structuresISO 6336 (all parts), Calculation of load capacity of spur and helical gears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低/高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风轮转速的控制器设计
姓名:文福西学号:171440138 班级:0314405
一、实验目标:
1.掌握低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实现方法;
2.掌握模糊控制实现方法;
3.掌握模糊控制器仿真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在风力发电机组的仿真的基础上,对低风速时捕获风能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控制策略模糊控制,同时进行仿真的研究并验证其有效性。

三、实验原理:
1.低风速时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原理
这里说的低风速,是特指低于额定风速。

低风速时,风力发电具有启动和运行两种情况。

在这里只讨论运行这一种情况。

在本次试验中,风力发电的额定转速为1500r/min,风轮的额定转速为19.8r/min,当叶尖速比为最佳叶尖速比时为:
从而得到在最佳叶尖速比时,最大的风速。

2.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
模糊控制器也称为模糊逻辑控制器,由于所采用的模糊控制规则是由模糊集合论中模糊条件语句描述的,所以模糊控制器是一种语言控制器。

一般的模糊控制器主要是由模糊化,知识库,模糊推理和清晰化等四个部分组成。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主要包括结构的选择,模糊化和反模糊的方法,模糊控制器参数的设定等几个方面。

3.模糊规则的选择和模糊推理
模糊规则的选择包括模糊语言变量的确定,语言值隶属函数的确定和模糊控制规则的建立三个方面。

模糊控制规则采用经验归纳法。

本实验采用的结构是二维模糊控制器,同时应用负偏差系统制定模糊规则,输入量取误差和误差变化,输出为发电机的控制电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模糊控制器
分析:可以看出在设计中输入隶属函数均采用三角形隶属函数,而输出隶属函数采用高斯型隶属函数。

其中七个模糊子集分别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对此种结构的模糊控制器,常采用所谓的Mamdani 控制规则。

而误差变化及控制增量均取七个语言值,为{NB,NM,NS,ZO,PS,PM,PB}。

模糊推理规则
FCI 模糊规则观察器
FCI 模糊推理输入输出关系曲面
分析:以If e is PB and △e is NB,then △u is ZO 为例,当偏差为正大(PB),偏差变化率为负大(NB)时,说明被控制量远远小于设定值,但以较大的速度减小偏差,因此可以保持当前的比例系数,因此模糊推理输出为零(ZO)。

再以规则If e is PB and △e is PB,then △u is PB 为例,当偏差为正大(PB),偏差变化率为正大(PB)时,说明被控制量远远小于设定值,并且以较大的加速度加大偏差,因此应该最大幅度的加大比例系数,以达到迅速减小偏差的目的,此时系统的输出为正大(PB)。

2.低风速时风轮转速控制系统
仿真如下:
风轮转速
风速的波形如下:
风轮转速波形图分析可得,风轮转速是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的。

当风轮运行在较高转速下,对于低风速来说功率输出较大,同样说明风能的利用系数比较大,当风轮在较低转速下,对于低风速来说有功输出降低,此时风能的利用系数比较小
滤波后输出功率波形:
7
输出功率
分析:它基本上实现了风能最大能量的获取,整体仿真功率系数基本维持在最大值 0.44 附近。

但是由图可以看到,功率系数还是略小于最大值。

和前几个图比较就可以发现,随着风速的增大,风轮转速也随着增大,叶尖速比亦成增大的趋势,从而使叶尖速比超过了最佳值,反而使功率系数降低。

其原因是风轮的转动惯量太大,从而在调比超过了最佳值,反而使功率系数降低。

功率系数
由功率系数图分析可得,功率系数随时间不断降低,在减低的过程中,风力机的功率基本上稳定在0.44x10^6左右。

3.高风速时风轮转速控制系统的仿真
风速的波形如下:
风轮转速如下图所示:
分析:风速基本在35m/s左右,而且风轮转速基本在2.5左右。

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7
功率系数波形如下:
分析:在仿真的开始阶段,由于风轮的转速较低,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但是随着风
轮转速的上升,在经过近一秒的时间,风轮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此时由图可知,功
率也达到了额定功率左右的输出。

并且在剩下的仿真时间里,输出功率在额定功率
以上输出,并且始终高于额定功率。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风机模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认识了模糊控制方法,并掌握了一部分的操作方式。

模糊控制系统同其它数字控制系统一样,由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执行机构,被控对象和测量装置这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器可以有效的追踪最佳叶尖速比,其控制效果比传统控制方法要好的多。

对于参数大范围变化,非线性,时变性较大的系统,传统控制已经不能满足其稳定性的要求,而模糊控制等智能控制却能很好的满足这种控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