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防治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美国白蛾又称美国白灯蛾,秋幕毛虫,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后迅速扩散蔓延,严重暴发成灾。
一、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1、成虫雄成虫:体长9-12mm,触角双栉齿状,多数前翅有黑褐色斑点。
雌成虫:体长9-12mm,触角锯齿状,前翅多数纯白色。
2、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卵块紧密排列,有密毛粘连,卵绿色,孵化前变褐色。
3、幼虫老熟幼虫头黑色有光泽,体长28-35mm,体色黄绿至灰黑色,背毛疣黑色,生有白色长毛。
背部有一条灰褐色纵带。
4、蛹体长8-15mm,暗红褐色,下颚须长达前翅2/3处,前翅延伸到第四腹节的3/4处。
臀棘8-17根,跟棘前端喇叭口状。
二、美国白蛾生活史规律美国白蛾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砖石瓦砾、枯枝落叶、房檐、窗台下、墙体砖缝、土壤裂缝、柴(草)堆、树洞等处越冬。
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零星羽化,5月初达到羽化高峰,越冬代成虫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5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5月中旬第一代为网幕高峰期,6月中旬第一代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6月下旬为下树化蛹高峰期,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下旬达到羽化高峰,成虫羽化2天后即可产卵,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零星出现,7月上中旬为第二代网幕高峰期,7月下旬第二代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化蛹,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羽化,8月下旬羽化达到高峰,8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现,9月上、中旬为第三代网幕高峰期,9月底越冬代老熟幼虫开始陆续下地寻找隐蔽场所化蛹越冬,最晚11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化蛹越冬,部分发育晚的幼虫不能完成发育。
第一代发育较整齐,第二代和第三代虫态重叠现象严重。
三、各虫态特性1、成虫羽化多在15-19时,静止时间长,交尾时间多达8-36小时,交尾结束后不久就会产卵,产卵时间较长。
飞翔能力较差,一般在200—300米范围内。
属弱趋光种类,尤其雌蛾对光线不敏感,雄成虫对光线(尤其是紫外光线)稍强些。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近几年来,美国白蛾的有发展蔓延趋势。
该虫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具有食性杂、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和危害严重等特点,一旦侵入,极易暴发成灾,对林业、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也会构成重大威胁。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轻美国白蛾危害,应及时应用人工、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如其效果。
下面为大家介绍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一、人工物理防治措施1.捕捉成虫。
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成虫羽化高蜂期,组织人员在每日的清晨或黄昏捕捉成虫,然后销毁。
2.人工剪除网幕。
美国白蛾幼虫有群集和吐丝结网缀叶的习性,即1至4龄幼虫在树上危害时将局部枝条及叶片吐丝结成网幕状,在网内取食叶片。
此时通过观察并用高枝剪及时剪除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及危害的枝条,可消灭虫源达到防治的效果。
剪下的枝及网幕要装于塑料纺织袋中,集中烧毁。
3.围草诱蛹。
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上人为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潜伏,然后予以消灭。
具体操作方法:发现有美国白蛾危害的树木,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谷草、稻草、麦秸、杂草等在树干上绑缚一周,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然后于蛹前解下草把烧毁。
4.灯光诱杀。
利用诱光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诱光灯应设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5.摘卵块。
美国白蛾蛾卵多分布在树冠中下部外围叶片背面。
5月中旬至5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美国白蛾产卵盛期,组织人员采摘卵块并集中销毁。
6.挖蛹。
11月以后在树皮下、根部土壤、草堆内层、建筑物缝隙等隐蔽场所挖蛹销毁。
二、生物防治方法1.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预蛹初期,按照1头白蛾蛹放5头蜂的比例,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但可以增加自然界中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种群数量,同时可以保护其它天敌,可以达到可持续控制美国白蛾发生的效果。
美国白蛾有效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属于世界性的检疫害虫,食性杂,可为害林木、果树、花卉、蔬菜、农作物、杂草等,危及300多种植物。
果树类以苹果、山楂、桃、李、海棠等受害重;林木以糖槭、桑树、百蜡等为重,其次是杨、柳、榆、槐等。
白蛾5龄后分散转移时,可侵入附近粮田、菜地为害。
美国白蛾初孵幼虫食卵壳,加上其食性杂,发生量大,传播蔓延快,以致所到之处,不少植物叶片无存,为害十分严重。
1.预测预报遥根据美国白蛾各虫态或虫龄的始、盛、末期,可确定防治的最适时期。
①成虫羽化高峰期预测。
通过实际观测期加上期距进行预测。
例如,观测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为4月12日,根据美国白蛾始见至高峰期距为15天,可预测当代成虫高峰期为4月27日。
②幼虫为害期或防治适期的预测。
根据灯诱成虫出现的高峰加上成虫到幼虫发育历期,通过期距法预报。
例如,越冬成虫高峰期为4月27日,成虫高峰期到产卵高峰期一般为2天,第一代卵发育期为12~14天,根据期距法可预测出幼虫孵化高峰期为5月11日至5月13日。
根据美国白蛾的虫株率、虫口密度等,可确定防治方法。
①短期预报。
根据灯诱雌蛾总数、标记雌蛾的回收率等参数预测下一代幼虫数量。
计算公式为:每株树上第一代平均雌蛾数=灯诱雌蛾总数÷(灯诱回收率×灯控面积内寄主株数)第二代幼虫数量=每株树上平均雌蛾数×平均产卵量×卵的孵化量。
美国白蛾有效防治技术植保土肥②中期预报。
根据相邻两代成虫数量相比较进行测报。
例如,如果第一代灯诱成虫与越冬代相比有所增加,表明种群属于上升状况,第二代发生为害将加重。
③长期预报。
经过长期、连续世代的监测,可以看出美国白蛾的长期消长趋势及其种群的演变规律。
2.防治方法遥凡是从美国白蛾发生区调出的苗木、原木、木材、果品、包装材料、交通工具、花卉及其他繁殖材料,均应实施严格检疫。
检疫时,对于成虫,应注意货物及交通工具的各个隐蔽处及苗木的叶背面;对于蛾卵,应注意寄主植物的叶背;对于低龄幼虫,应注意寄主植物上的网幕;对于老龄幼虫及蛹,应注意树干缝、洞和根部土壤,包装材料及货物的木箱,运载工具的内外角落、缝隙和孔洞,原木和木材的树皮下、裂缝、洞穴,以及草堆深处。
美国白蛾的危害与防治
美国白蛾的危害与防治美国白蛾(Lymantria dispar)是一种来自欧洲的有害昆虫,已经在北美洲部分地区造成重大破坏。
美国白蛾主要危害树木,特别是橡树、榆树、松树等。
其幼虫以树木的叶片为食,因此对于森林和城市景观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美国白蛾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美国白蛾的危害1. 森林破坏美国白蛾的幼虫在幼年期对树木叶片进行大量食害,因此会造成森林破坏。
在幼虫成群作为暴食者的特性下,受害树木的叶片会被大量吃掉,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和康复能力,导致森林在白蛾暴发季节内出现大面积的裸露树冠,极大地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城市景观受损除了对森林造成危害,美国白蛾也会在城市景观中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城市中种植了大量的橡树、松树等美国白蛾爱食的树种,一旦美国白蛾在城市中暴发,将对城市绿化景观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 经济损失美国白蛾的危害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由于其繁殖力强,一旦暴发,将会给森林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治,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修复受害树木,对于森林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的控制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和寄生蜂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以及使用昆虫病毒来进行防治。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但也会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谨慎使用。
3.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一种较为原始但有效的美国白蛾防治方法,包括手工采集、粘贴板、网围栏等方式。
这些方法可以直接对美国白蛾的幼虫进行控制,但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较高。
文化防治是通过改变栽培和管理树木的方法来减少美国白蛾的危害,包括选择抗性品种、栽植间距适当、及时修剪等。
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总结
美国白蛾是一种对农作物和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幼虫会在树木上大量吃食叶片,导致树木凋零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美国白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治工作。
在美国,针对美国白蛾一代的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美国白蛾一代的防治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监测美国白蛾的成虫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活动轨迹和密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帮助农民和林业工作者及时做出决策,减少害虫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危害。
其次,化学防治是美国白蛾一代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喷洒杀虫剂或者进行灭虫剂的投放,可以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和活动范围。
然而,化学防治也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也是美国白蛾一代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天敌或者使用生物杀虫剂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可以实现对害虫的长期控制和预防。
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生态系统有利。
最后,农民和林业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美国白蛾一代防治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对美国白蛾的威胁,保护农作物和森林的健康。
总的来说,美国白蛾一代防治工作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包括监测预警、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技术培训。
只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美国白蛾的危害,保护农作物和森林的安全和健康。
美国白蛾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外来物种入侵是全球性问题,美国白蛾作为外来有害生物已经对我国生态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美国白蛾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对林业威胁性极高。
美国白蛾作为各国检疫的主要目标,具有采食类别多、采食量大、繁殖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危害性强等特点。
各地林业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足地方实际情况,全面落实美国白蛾的检疫监测工作,采用物理、生物等各种防治方式,有效解决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切实降低美国白蛾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美国白蛾生活史与生活习性1.美国白蛾生活史。
美国白蛾为完全变态昆虫,在承德一年发生3代,整个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以蛹越冬。
越冬蛹在5月中旬羽化,第一代卵在5月中下旬始见,5月末至6月初出现第一代1龄幼虫,春末夏初第一代幼虫发育期40天左右,6月下旬始见幼虫化蛹,7月上旬始见第二代成虫羽化,夏季8月第二代幼虫发育期25~30天,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化蛹,8月底至9月初始见第三代成虫羽化,夏末秋初进入第三代,直到10月上中旬才能完成幼虫发育(据观察,也有小部分未能完成发育),10月下旬至11月初第三代幼虫进入蛹期越冬。
幼虫有7个龄期,常于6-10月活动。
2.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适生区域广、生存能力强,在北纬30°~50°地区都能生存,-16~40℃环境都能适应。
美国白蛾幼虫耐饥饿能力强,3龄幼虫可耐饥饿3~6天,老熟幼虫耐饥饿达长15天,且能正常发育和繁殖。
老熟幼虫主要在树下浅土层、房檐下、砖缝中化蛹。
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每头雌蛾产卵量平均300~600粒,最多可达2000粒,卵的孵化率高,达97%以上。
其受自然控制作用小,若不防治,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可达数十万只。
二、美国白蛾虫情监测技术1.监测时间选择。
在开展美国白蛾虫情监测作业时,要注意结合美国白蛾不同发育时段的生物特性,采用适当的监测方式,以保障美国白蛾的监测效果。
美国白蛾防治指南
美国白蛾防治指南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害虫,食性杂、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传播扩散快,能对多种树木、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对农林业生产和城市园林绿化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因此,要密切注意美国白蛾的发生发展情况,将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美国白蛾在我国一年发生三代,以蛹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发生期集中在每年4月10日至10月31日。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历期及防治措施一:成虫,为白色蛾子。
越冬代成虫多在树冠中、下部叶背处产卵;越夏代成虫多在树冠中上部产卵。
成虫飞翔范围一般在200—300米内。
有一定趋光性,对腥臭味比较敏感,象养殖场、厕所等附近该虫发生的几率较大。
发生期为每年的4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有:1、灯光诱杀成虫:利用杀虫灯在成虫羽化期诱杀成虫,杀虫灯应设在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块。
2、人工捕捉成虫: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可于成虫期进行人工捕捉。
具体时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防越冬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防第一代,8月上旬至8月下旬防第二代。
要特别注意臭水坑、牲口圈、猪圈、养殖场、卫生条件差的厕所等周边的树木。
3、卵:圆球形,直径约0.5mm,卵块紧密排列,有密毛粘连,卵绿色,孵化前变褐色。
发生期为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下旬, 6月下旬;8月中下旬)。
防治措施为利用高枝剪人工摘除,由于卵块颜色与树叶一致,均为绿色,且在树叶背面,所以剪卵块时应仔细观察。
二:幼虫,为绿色毛虫。
食性杂、食量大、耐饥饿强。
4龄以前幼虫吐丝结网,营群居生活,在网幕内取食,所以寻找带虫网幕是发现美国白蛾的关键。
其特性为:取食前吐丝结网,3龄左右网幕最大,从5龄开始破网分散为害,进入暴食期,为危害阶段。
发生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上中旬。
防治措施:1、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每隔2-3天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网。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方案1. 背景介绍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对森林资源和农业产业具有破坏性的害虫,其幼虫以各种树木为食,会导致林木死亡和农作物减产。
美国白蛾原产于欧洲地区,1912年被引入到北美洲。
现在,美国白蛾已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地区广泛分布,成为当地生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2. 现状分析美国白蛾的繁殖十分迅速,一个幼虫季度期间可以吃掉一棵树,由此导致树木死亡和森林面积的减少。
为切实防治美国白蛾,一些地区采用人工灭虫、放虫、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防治,但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我们研发出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3. 防治工作方案3.1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态和环境特点,为防治其危害,应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当前,较为有效的方法包括:化学控制、生物学控制和综合控制。
由于化学控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建议选用生物学和综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以降低化学对环境的危害。
3.2 生物学控制美国白蛾的天敌主要是僵蚊科、蝉科、小蜂等昆虫。
可以通过引进这些天敌,增加它们在当地的种群数量,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应用生物制剂、病菌、病毒等进行防治。
3.3 综合控制在生物学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力学、物理、化学等工程技术手段,以及加强人员管理和监测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比如,可以采用监测系统来发现和跟踪美国白蛾的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灭蛹工作,有效地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
4. 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具体计划如下:4.1 调查与监测对美国白蛾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和监测。
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加强对美国白蛾的监督和管理。
4.2 生产引进针对美国白蛾的生物特性,开展选择适宜的天敌和生物制剂的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生物学控制的管理、培养和繁殖。
4.3 执行防治工作落实综合控制措施,加强人员管理、机构建设和工作协调、配合,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进行执行。
美国白蛾防治
美国白蛾防治手册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一美国白蛾简介美国白蛾又称美国白灯蛾、秋幕毛虫、秋毛虫、秋幕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该虫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40年代传入欧洲和亚洲,在欧洲大陆已扩散到大部分国家,传播和扩散的速度很快。
该虫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后,迅速扩散蔓延,严重暴发成灾。
该虫常以幼龄幼虫群集寄主叶上吐丝结网幕,在网幕内取食寄主的叶肉,受害叶片仅留叶脉呈白膜状而枯黄;老龄幼虫食叶呈缺刻和孔洞,严重时树木食成光杆,林相残破,被害木树势衰弱,易遭其它病虫害的侵袭,削弱了树木的抗寒、抗逆能力,连续受害可导致被害树死亡,直接制约了城镇环境绿化和美化,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当地的经济、生态和人文景观影响极大。
1984、1996年两次列入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9.5-15 mm,翅展30-42 mm;雄蛾体长9-13.5 mm,翅展25-36.5 mm。
雄蛾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其中内侧枝齿长度约为外侧枝齿的2/3,下唇须外侧黑色,内侧白色。
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复眼黑褐色,无光泽,半球形,大而突出。
雄蛾复眼稍大于雌蛾。
体白色,喙不发达,短而细,下唇须小,侧面和端部黑褐色。
翅底色纯白,雄蛾前翅从无斑到有浓密的褐色斑,雌蛾前翅常无斑,越冬代明显多于越夏代。
在前翅翅斑很密时,常可见4排:第一排靠近翅基部,弯折点在中室之下,两臂向翅基方向成“V”形弯折,两端达或不达翅之前缘;第二排位于中部;第三排位于中后部,从缘脉之下向外弯至肘脉,然后向内弯;第四排位于亚端部,呈波浪状。
前翅R2-R5脉共柄,R1出自中室单独发出,M1由中室前角发出;后翅Sc+R1由中室前缘中部发出,Rs和M1由中室前角发出。
前、后翅M2、M3脉共柄,由中室后角上方发出,Cu1由中室后角发出。
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胫节及跗节大部黑色。
前足胫节胫端有1对短齿,一个长而弯,另一个短而直;后足胫节中距缺如,仅有1对端距。
美国白蛾的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进行全面清除,避免继续扩大。 另外,各部门还要加大协同和配 合的力度,构建联合防治工作网, 以实现对美国白蛾的有效防治。
3. 物理防治。 ①摘除卵块。在美国白蛾产卵 期,组织人员摘除卵块并集中烧毁。 ②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幼 虫 1 ~ 2 龄期,每隔 2 天查一遍 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后用高 枝剪连同附近小枝一同剪下,集 中烧毁或深埋。注意不要造成破 网,以免幼虫漏出。 ③灯光诱杀。在 4 月上旬至 9 月中旬成虫羽化期,每 50 亩地 挂一盏黑光灯,诱杀成虫。 ④围草诱蛹。在老熟幼虫下 树化蛹前,树干离地面 1 米以上 处围树干捆草把,要求上松下紧 围绑,诱集下树化蛹的老熟幼虫。 化蛹期间,每隔 7 ~ 9 天更换一 次草把,解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 深埋。 4. 生物防治措施。在美国白 蛾成虫期可以借助昆虫信息素, 在树枝上悬挂诱捕器,实现对成 虫的有效诱捕,并定时清理。在 生物防治工作中,以虫治虫是较 为常见的防治方法。针对美国白 蛾的防治,虫生真菌中的白僵菌 对美国白蛾具有较高的寄生率、 致病能力和感染能力,能够实现 对虫害的长久控制,可以对美国 白蛾生长发育的每一个阶段进行 限制。同时,多角体病毒作为一 种重要的杀虫剂,在防治美国白 蛾时使用率也较高,多角体病毒
4. 传播虫态。美国白蛾的卵、 幼虫、蛹、成虫都能随着交通工 具及其货物进行传播。
五、防治措施 1. 加大对美国白蛾防治的宣 传力度。针对美国白蛾危害需加 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民众能够了 解美国白蛾防治知识,充分调动 起人们对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积 极性。另外,还要借助媒体加大 宣传力度,并对防治措施加以普 及,有效预防和控制美国白蛾的 暴发,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自 然环境。 2. 建立健全美国白蛾防治工 作机制。针对美国白蛾虫害,应 建立专门的防治部门,以农林防 疫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做好协同 配合工作。对于一线工作人员一 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汇报,并针对 具体的疫情来制定具体的措施, 有效控制疫情范围,对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行防治。
成虫期防治
在成虫期,可使用一些杀虫剂如 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对美
国白蛾的成虫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
01
02
03
灯光诱杀
利用美国白蛾的趋光性, 可使用黑光灯或紫外灯对 其进行诱杀。
人工剪除网幕
在幼虫期,可人工剪除网 幕,并集中销毁,以减少 其繁殖数量。
白色细毛。
蛹
长8-12毫米,宽3-4毫米,红 棕色,被有锈色细毛。
生活史及生命周期
生活史
美国白蛾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生命周期
一年发生多代,以蛹在树皮缝隙、墙缝、土缝等处越冬。次年春季出现成虫, 交配后产卵,孵化出幼虫,幼虫经过几次蜕皮变为蛹,蛹羽化为成虫,继续繁 殖后代。
高温处理
对于一些生活史阶段如蛹 ,可使用高温处理的方法 对其进行防治。
05
美国白蛾的监测及预警
监测方法及技术
人工监测
01
组织专业人员和群众进行定期人工监测,通过观察和收集样本
,了解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
灯光诱捕
02
利用美国白蛾的趋光性,使用特定波长的灯光设置陷阱,诱捕
美国白蛾成虫。
信息化技术
0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无人机、遥感等手段进行监测,提高监
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美国白蛾的监测、预防和治理工作,确保防治 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施防治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形成全民参 与的局面。
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1 2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美国白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 、传播途径等基础信息,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美国白蛾(Gypsy Moth)是一种有害昆虫,对森林和果园等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作物,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病原体来控制美国白蛾种群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入天敌、施放寄生蜂和使用病原体。
天敌引入是一种很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
例如,将美国白蛾的天敌——部分寄生蜂引入,如天牛蜂(Brachymeria sp.)和绒蜂(Compsilura concinnata),它们会在美国白蛾幼虫体内产卵并寄生,从而减轻美国白蛾的种群压力。
施放寄生蜂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美国白蛾的方法。
在美国白蛾羽化季节,可以通过施放大量寄生蜂的方式来迅速降低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
寄生蜂会找到寄主美国白蛾的卵或幼虫,并将其寄生或杀死,从而减少美国白蛾后代的数量。
利用病原体防治美国白蛾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可以利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通过喷洒感染源来感染美国白蛾种群,从而降低其数量。
这种方法在大规模防治美国白蛾时效果显著。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速效剂和调节剂等。
根据美国白蛾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农药进行喷洒。
杀虫剂是一种常见的防治美国白蛾的化学农药。
可以选择具有胃毒和接触毒作用的杀虫剂,喷洒到美国白蛾的幼虫或成虫上,通过食入或接触杀死它们。
常用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氟类杀虫剂和合成杀虫剂等。
速效剂是一种快速杀灭美国白蛾的化学农药。
可以选择瞬效性强的速效剂进行喷洒,通过迅速杀死美国白蛾,防止其进一步繁殖和危害。
常用的速效剂有吡虫啉等。
调节剂是一种控制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化学农药。
通过选择调节剂,可以干扰美国白蛾的生长发育,抑制其种群增长。
常见的调节剂包括生长调节剂和繁殖调节剂等。
3.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利用机械手段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方法。
美国白蛾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一旦成虫大量繁衍那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前期的预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后期一定要彻底根治,不然还会有所复苏的。
主要容易发生美国白蛾灾害的主要有意杨、法桐这两类树种居多。
美国白蛾主要防治工作有如下两种:
1、人工物理防治美国白蛾:一是剪除网幕,对3龄以前尚未破网的幼虫,在树下事先埔上一层塑料布,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的幼虫应立即杀死;二是围草把诱蛹,根据测报结果,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1—1.5米处,用谷草、稻草把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
在幼虫下树化蛹期间,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解下的草把要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三是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诱杀美国白蛾成虫。
2、喷药防治美国白蛾:凡查到美国白蛾的地点,以发生树为中心周围五十米范围内,树上树下实施立体式喷药。
在美国白蛾幼虫危害期,应尽量选择生物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高效氯氟氰菊酯800倍液,如果幼虫爆发,数量巨大,第一遍药可适当选择部分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压低虫口。
喷药时要尽量喷严喷全,不留死角,尽量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以免杀伤天敌,污染环境。
3、拔除疫点:对孤立疫点周围100米内所有农林植物及杂草进行喷药防治进行拔除。
连片发生,除防治发生地片外,还要对周边喷
50米隔离带。
美国白蛾的防治
美国白蛾的防治美国白蛾简介美国白蛾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原产于北美,属鳞翅目(目前农林生产上的几种主要害虫如:棉铃虫、松毛虫、杨小舟蛾等都属于这个目)灯蛾科,具有繁殖快、食性杂、抗性及适应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危害林木及农作物种类逾三百种(桑树、白蜡、法桐是美国白蛾最喜食的树种,在我县范围内广泛栽植的杨树也是其危害的主要树种)。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白蛾在朝鲜战争中自美国传入朝鲜半岛。
1979年我国丹东市始发现美国白蛾,后通过木材运输原因由辽东半岛传入我省。
80年代经空运由境外传入陕西省。
在自由扩散情况下,美国白蛾危害范围年可向四周推进30-50公里。
美国白蛾的生活史和发生规律美国白蛾在东营市一年一般进行三个世代,每个世代分为卵期、幼虫期(危害期)、蛹期、成虫期(蛾期)四个时期,虫期发育不齐整,世代重叠与虫期重叠现象严重,这主要是受到生态环境及食物因素的影响。
第三代和发育较晚的第二代幼虫经历6-7龄,老熟后(9月中旬)爬到树干老皮下、树下的枯枝落叶层、砖瓦缝隙中或地表土内吐丝结茧,化蛹越冬。
来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是羽化盛期,成虫寿命一般4-8天,产卵后很快死亡,卵产下后经7-10天孵化幼虫。
第一代幼虫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下旬进入幼虫孵化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
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上旬至9月下旬是第二代幼虫危害期,本代幼虫一直可取食延续至9月下旬。
9月下旬开始陆续下树化蛹越冬,但有部分第二代幼虫提前化蛹,羽化出第二代成虫,并能产卵,第三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发生,9月以后结茧化为越冬蛹。
越夏蛹多集中在寄主树干老皮下的缝隙内,部分在树冠下的杂草枯枝落叶层中、石块下或土壤表层内。
二代蛹多营茧于树冠部,多以两片树叶包被或单片树叶叠合内吐丝结茧作蛹。
越冬蛹多在树皮缝、土石块下、建筑物缝隙处。
美国白蛾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成虫:身体白色,雌蛾体长9.5~15.0mm,雄蛾体长9~13.5mm;雌蛾触角锯齿状,褐色;雄蛾触角腹面黑褐色,双栉齿状;雄蛾前翅纯白色或有浅褐色斑点,后翅斑点少;雌蛾前、后翅纯白色无斑点,其前足基部是桔黄色。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方法
三 、物理 防 :①人工剪 除网幕 。巡查 台
叶 的习性 ,即 l 4龄幼虫 在树 上危 害时将 ~
剪 网 。美 国 白蛾 幼 虫 有群 集 和 吐丝 结 网 缀 息素 ,诱杀雄 成虫 。舂 季诱捕器设 置的高度
霹 塑
二 、虫情 监测: 好虫情 监测 ,一 旦 发 茧悬 挂在 离地 面 2米处 的枝干 上 。 做
现害虫 ,应尽快 查清发 生范围 ,并进 行封锁
毁 ,以防 蔓延 。
五 、植 物 杀虫 剂防 治:对 于低 龄幼 虫 , 和 除治 。幼虫 不要 随 意 乱丢 弃 ,应 就地 销 使用 12 . %烟 参碱乳油 10 -2 0 倍液进行 00 00
局 部枝 条 及 叶 片吐 丝 结成 网幕状 ,在 网 内 取 食 叶片 。 此 时通 过 观 察并 用 高枝 剪 及 时 剪 除美 国 白蛾 幼虫 网幕及 危 害 的枝 条 ,可 消 灭虫源 ,达 到防治 的效果 。剪 下的枝及 网
季 以树 冠中上层 ( ~ 米 )处设置最好 。每 5 6 10米设 一个诱捕 器 ,诱集 半径可达 5 米 。 0 0 七 、化学 防治: 4 前幼虫使 用 2 % 对 龄 0 除虫脲悬 浮剂 60 - 00 00 80 倍液喷杀 ,灭幼 脲
华 山东省平 阴县林业局 邮编: 54 0 00 ) 2
置 结茧 场所 ,引诱其 潜伏 ,然 后予 以消灭 。 效 果 差些 ,凡 是 吃到 药 的虫 不 能蜕 皮 或 化 具 体 操作 方 法 :发现 有 美 国 白蛾 危害 的 树 蛹 ,但对停 止取食 的老熟幼虫 无效 。也可 使 木 ,在老熟 幼虫开始 下树时期 ,在树干离 地 用 2%米满胶悬剂 10 -20 倍液 ,或 2% 0 50 00 5 面1 . ~1 5米处 ,用 谷草 、稻草 、麦秸 、杂 灭幼 脲 3 号胶悬剂 20 倍液等仿生 农药进 行 00 草 等 在树 干 上 绑缚 一 周 ,诱 集 下树 老 熟 幼 防治 。对 于 幼 虫 发生 危 害严 重 地段 也可 用 虫 在其 中化 蛹 ,然后 于蛹 前解 下草 把烧 毁 。 4 5 .%高效氯氰 菊酯 10 倍液 ,另加 2 %灭 0o 5 ③灯 光 诱杀 。利 用诱 光 灯在 成 虫 羽化 期 诱 幼 脲 3 l 0 倍 液混合后进 行防治 。( 号 50 王守 杀 成虫 ,诱 光 灯 应设 在 中烧 毁 。②围草 类 具 有持 效 期 长且 抗 雨水 冲 刷 的特 性 ,持 诱 蛹 。 利用 老 熟幼 虫 有 沿树 干 下树 寻 找 潜 效期 达 1 个多月 ,喷后 0 5 时遇小到 中雨 .小 伏 场 所进 行 结 茧 的 习性 ,在 树 干上 人 为 设 都 无 妨 。在 美 国 白蛾 破 网后 喷 此类 药 防 治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一:白蛾爆发时间:美国白蛾一年繁殖三代,第一代美国白蛾发生时间4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7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3代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二:防治方法:
第一:人工防治:剪除病害枝条,集中焚烧。
第二:药物防治:用5%高效氯氰菊脂2500倍喷施或阿维菌素,甲维盐药剂稀释1200倍喷施。
三:提前采取措施:
第一:已通知航道三个标段的施工方重点对行道树木(樱桃、柿子树、核桃树等树木三天内完成喷洒药物,雨天顺延。
)第二:农委安排本月8日进行飞防。
第三:待飞防结束后对空留地段苗木进行补喷。
四: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方案解决。
公司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绿化队:
一式二份,一份做交办单,一份做存档。
2016年6月6日。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也叫美国灯蛾、秋幕毛虫,是鳞翅目灯蛾科昆虫,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美国白蛾为完全变态昆虫,个体发育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美国白蛾是一种国际检疫性害虫,它的适应性强,繁殖量大,寄主数量多,传播途径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花卉、蔬菜、杂草、农作物,园林树木等植物的生长,被林业工作者形象地称为“无烟的火灾”,也就是说危害之处,严重到颗粒无收。
因此,被称为植物界的“妖魔”,一点都不夸张。
,美国白蛾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在我国的寄主植物多达49科108属175种,主要危害多种阔叶树。
喜食各类绿化树木,果树和部分蔬菜。
包括我们小区里常见的绿化树木,比如刺槐、泡桐、杨树、柳树、榆树等等。
美国白蛾繁殖能力强,存活力强。
一头雌蛾交配一次可以产卵1000左右,高的可以达到2000。
一次大规模防治下来,除非全部绝种,只要有几头活着,经过一两年又可以成灾了。
更可怕的是,美国白蛾的幼虫取食量大,能将植物叶片全部吃光,并啃食树皮,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侵入农田,危害农作物,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产。
同时它的幼虫、成虫极易随人为活动和交通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1、应用仿生药剂防治:防治美国白蛾的仿生药剂有:杀铃脲、除虫脲、氟虫脲、虫酰肼等。
2、化学防治:在美国白蛾大发生时采用。
每年5至6月的第1代幼虫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
对幼虫活性较高的药剂有: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等。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美国白蛾防治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
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危害征状:幼虫孵化后在卵壳周围吐丝结网,最初粘叶一片,逐渐增多。
幼虫在一二龄期间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呈透明纱窗状,二龄时咬透叶片,四龄开始啃食叶缘,五至七龄连同叶肉一起吃光,仅留下叶脉。
幼虫边取食,边吐丝结网,随虫龄增大网幕不断扩展。
可长达1米以上二、鉴别特征:成虫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12mm。
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
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 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
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卵圆球形,直径约O.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
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
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
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
腹足外侧黑色。
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
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
蛹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三、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
近几年经观察,在山东省一年能发生三代。
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四、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
美国白蛾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美国白蛾是一种引起农业经济损失的有害昆虫,它的幼虫能够大量摧毁作物叶面,给农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针对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美国白蛾的识别、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一、美国白蛾的识别美国白蛾的成虫颜色为白色,翅膀上呈现灰色斑点,体长约5-7毫米。
而幼虫较小,有明显的绿色身体和黑色斑点。
在农作物上一般容易看到幼虫的存在,同时随着美国白蛾种群规模的扩大,成虫也可以通过黄色粘板捕捉器进行检测。
此外,目前有一些DNA技术可以用于识别美国白蛾。
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都是可以进行美国白蛾的基因分型,并且这些技术可以对各自样本进行高效、灵敏的检测。
二、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技术1.物理防治技术在物理防治技术方面,可以使用黄色粘板、针刺以及手摘法来进行美国白蛾的防治。
其中,黄色粘板可以捕捉成虫,而手摘法则可以移除树叶上的幼虫,从而减轻美国白蛾的侵害。
2.化学防治技术在化学防治技术方面,一般可以将农药喷洒在作物叶面上保护作物,同时对美国白蛾进行有效的杀灭。
目前常见的农药有乙酰甲胺、苯甲酰脲等,这些药物可以在美国白蛾幼虫和成虫身上产生致死作用。
3.生物学防治技术生物学防治技术则是应用生物学理论及方法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
以寄生蜂为例,寄生蜂可以在美国白蛾幼虫体内产卵、发育,并最终致死幼虫。
此外,寄生蜂的加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美国白蛾种群规模的扩大。
同时,利用昆虫微生物技术的方法,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益微生物,调节作物环境,从而达到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
四、总结在当前社会中,因为环境和农业的多种因素,美国白蛾的种群规模逐渐扩大,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美国白蛾,需要借鉴前人经验,融合不同领域的技术,如生物学、化学学、昆虫微生物学等,来综合防治美国白蛾的侵害,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危害特点
美国白蛾有4个危害特点:一是危害严重:美国 白蛾危害林木、果树、农作物、花卉、蔬菜等300 多种;能在2-3天内把树叶全部吃光,在无食物下 能活15天,对林业农业生产危害巨大,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二是繁殖力强:一年繁殖3 代,雌蛾平均产卵量800粒,最高能达到2000粒, 春季1只雌蛾产的卵,一年之内繁殖2亿头。三是传 播途径广:幼虫、成虫极易随人为活动、物资流通、 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四是严重扰民:幼虫 到处乱爬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白蛾周氏啮小蜂成虫爬附 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体上刺蛰 寄主进行补充营养。
④ 放蜂量的确定
放蜂量按蜂虫3:1的比例掌握。周氏啮小蜂的雌雄比为45~96:1, 放蜂时的雄性个体数量可忽略不计。
计算公式:TN=W×EN×3 (TN-总放蜂量,W-美国白蛾网幕数, EN-每网幕中美国白蛾幼虫平均数量)
总放蜂量要根据美国白蛾的数量确定。方法是在美国白蛾网幕幼虫 期,随机剪取20个网幕,计算平均网幕幼虫数。用随机抽样法,调查每 株树的平均网幕数,再根据当地林木总株数计算出总网幕数,根据总网 幕数和每个网幕内的平均幼虫数计算本地美国白蛾的总数,最后计算出 需要的放蜂总量。
▪ 威海市4县(市、区)发生1万亩, 环翠区、文登市、荣成市、乳山市。 范围涉及71处乡镇、11423个村庄、部队、企事业单位,道路2159km。
▪ 滨州市7个县(市、区)发生18万亩, 疫情涉及滨城区、沾化县、无棣县、 阳信县、博兴县、邹平县、惠民县,49个乡镇办事处、 389个村庄、部
队、企事业单位,道路1274km。
■日照市1个县区 东港区,0.1万亩。
■泰安市1个县区 肥城市,0.1万亩。
■聊城市2个县区 东阿县、茌平县,0.5万亩。
山东省美国白蛾疫情分布图
3、美国白蛾的发生历史
1982年我省首次在威海的荣城市发现美国白蛾。至今已经25年了, 我省美国白蛾的发生大体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年至1985年,地点荣城市,有7个疫情乡镇,36疫 情个单位,1935株树木受害,1985年扑灭。
主要寄主植物种类
主要喜食树种
一般喜食树种
危害农作物的种类
糖槭、桑、榆、山楂、赤杨、枫杨、核桃楸、 高粱、玉米、大豆、花生、
杏、臭椿、花曲柳、 胡桃、杨、柳、桃、李、 向日葵、南瓜、葫芦、黄
水曲柳、法国梧桐、 板栗、山定子、樱桃、 瓜、茄子、辣椒、马铃薯、
泡桐、白蜡等
樱花、丁香、苹果、梨、 番茄等
葡萄等
▪ 烟台市有10个县(市、区),全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15万亩。分布芝罘
区、牟平区、福山区、蓬莱市、龙口市、栖霞市、莱阳市、海阳市、长
岛县、莱州市等以及昆嵛山林场,73个乡镇办事处、 930个村庄、部队、 企事业单位,道路535.6km。
▪ 潍坊市3县(市、区)发生面积3万多亩,分布寿光市、昌邑市、寒亭市, 范围涉及13处乡镇、324个村庄、部队、企事业单位,道路882km。
为防止美国白蛾的传播和蔓延,凡是美国白蛾疫地调出的苗 木、木材、鲜果、包装材料和交通工具等实行严格的检疫。
1、产地检疫 各检疫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产地检疫的规定,秉公执法。
2、调运检疫:充分发挥检疫检查站、木材检查站的作用,严格查验检 疫单证和调运货物,发现检疫对象,要严格进行除害处理。
(三)防治技术措施 1、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
国光苹果花开初期。 国光苹果花开盛末期、刺槐花开初盛期。
刺槐花开末期。
第 卵孵化初期
桑椹出现、板栗放叶期。
一 代
1-3龄幼虫期(幼虫网幕) 板栗花开初期、小麦成熟期。
3龄幼虫期
桑椹初红期。
5-6龄幼虫期
桑椹变紫落果期。
一代成虫期
合欢树开花盛期。
三 3龄幼虫期
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龄幼虫期
幼
虫
老熟幼虫下树期
玉米成熟收割时期。 小麦播种期。
美国白蛾世界分布示意图
1、分布
三、发生危害
北京大兴等9 个区县发现
我国目前发生
范围仍控制在辽、 冀、津、京、鲁、 陕6个省、市。美 国白蛾给这些省、 市的园林、城市绿 化造成了严重的危 害,酿成了重大损 失。
3、山东省疫情发生、分布
▪
目前,全省有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滨州、淄博、济南、
德州、日照、聊城、泰安12市,64个县,491个乡镇发生美国白蛾疫情, 为害面积103万亩。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山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2008年4月
一、形态特征
美国白蛾是一种有害昆虫,属鳞翅目,灯蛾科,俗名秋幕 毛虫,网幕毛虫(Hyphantria cunea Drury)
成虫交尾
蛹
•卵•卵
成虫
美国白蛾生活史
卵 幼虫
▪ 成虫
雄成虫:体长9-17mm,触角双栉齿 状,多数前翅有黑褐色斑点。
使用方便、有效期长(即一个诱芯可在春夏两个世代连
续使用)等特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最远诱虫
距离约为400m,100m以内效果最好。诱捕器的设置高
度对诱虫效果亦有很大影响,春季以树冠下层枝条
(2.0~2.5m)为宜,夏季世代以树冠中上层(5~6m)
诱虫效果最佳。
灯诱
美国白蛾物候期表
三 始见期 代 高峰期 成 虫 盛末期至结束
幼虫 群居吐丝结网,在
网中取食叶片,周而复始, 严重危害时整株树叶被吃 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 株树死亡。然后转移到树 下,取食其它农作物,如 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 菜以及玉米、大豆等农作 物。种群数量大时老熟幼 虫入户,甚至爬到饭桌上, 严重扰民。
杨 、 榆 、 戚 等 树 木 被 害 状
臭椿被害状
老龄幼虫
低龄幼虫
▪ 蛹 体长8-15mm,暗红褐色,
下颚须长达前翅2/3处,前翅延伸 到第四腹节的3/4处。臀棘8-17根, 跟棘前端喇叭口状。
蛹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史
一年三代,以蛹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 发生期在每年4月20日至10月10日。
卵(一代,4月下-5月上旬;二代,6月下旬;三代8月中下 旬)。幼虫(一代,5月下旬-6月上旬;二代,7月下旬-8月 上旬;三代,9月中下旬-10月上中旬)。蛹(一代,6月中 下旬;二代,8月上旬;三代,10月中旬-下年4月中旬)。 成虫(三代,4月中下旬;一代,7月上中旬;二代,在8月 上中旬)。
单位。每调查单位要抽查10%-30%的树木,观察树
上网幕。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
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② 对重点地区的喜食树种要逐株详查;对一般喜食树
种可选一定面积的样地进行抽样检查。
③ 在监测区,可常年用灯诱或性诱方法定期、定时进
行动态监测。
人工合成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
节气在寒露前后,有寒流来,但气温有回 升,幼虫再上树。
滨州市沾化县小周村测报点
建立日报告制度和省际间信息通报制度。各地对发现疫情, 要 当日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逐级上报省级林 业主管部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 , 2 日内报至国家林业局 并向周边省市进行通报。
(二)检疫 封锁
(二)生物学特性
▪ 成虫 羽化多在15-19时,静止时间长,交尾时间多达8-36小时, 交尾结束后不久就会产卵,产卵时间较长。飞翔能力较差, 一般在200—300米范围内。属弱趋光种类,尤其雌蛾对光 线不敏感,雄成虫对光线(尤其是紫 外光线)稍强些。对 腥臭味比较敏感。
▪ 幼虫 食性杂、食量大、耐饥饿强。适应性比较强,如环境 恶化,5龄后的幼虫可提前化蛹。 取食前吐丝结网,3龄左右 网。幕较大,从5龄开始破网分散为害—进入暴食期7龄幼虫断 食15天后、再喂食物可继续完成化蛹。
直接危害的森林植物和农作物达300多种。老熟幼虫的活动习 性也 给人们日长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发生危害
1、 世界分布
美国白蛾,分布于北纬19°~55°的广大地区。包括匈牙 利、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法国、 西班牙等。在亚洲已从日本传播至韩国、朝鲜和中国。
由于这种害虫具有传播速度 快、繁殖力强、危害寄主植物 多、取食量大等特点,因而常 常暴发成灾,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在上述欧洲、亚洲国家 都曾大发生,造成了严重危害, 因而被列为国际检疫害虫 。
柞蚕蛹
柞蚕蛹里中寄生蜂
③ 林间释放时间
周氏啮小蜂放蜂最佳时期是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美 国白蛾有世代重叠现象,在美国白蛾第1代幼虫下树前(6月20日-30 日)、第2代幼虫下树前(7月20日—8月初)、第3代老熟幼虫化蛹前 (9月中下旬)。放蜂应在25℃以上晴朗天气进行,10-16时之间。此时 光线充足,湿度小,利于雌蜂飞行寻找寄主产卵。
代:7月中下旬、越冬代:9月中旬)。
2、调查地点:①在监测范围内或在美国白蛾发生区周围城乡绿化带和 人们日常活动场所的四旁树。②与发生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码头、 机场、旅游点及货物存放集散地周围的树木。③ 沿公路、铁路及沿途 村庄的树木。
3、调查树种: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有:糖槭、桑、榆、臭椿、花曲柳、山楂、 杏、法国梧桐、泡桐、白蜡树、核桃、樱花、枫杨、苹果、樱桃、杨等。一般 喜食树种有:柳、桃、胡桃楸、梨、刺槐、柿、紫荆、丁香、金银木、葡萄等。
⑤ 放蜂方法 放蜂时,用皮筋将人工繁育的刚开始羽化出蜂的寄主茧
套挂或直接挂在树枝上,或用大头针钉在树干上,让小蜂羽 化而出。用试管或指形管繁殖的小蜂可直接将管放在树干基 部,拔开棉塞,让小蜂自行飞出。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美国白蛾大发生,威海、 烟台、、东营发生疫情。涉及88个乡镇,1083单位,受害树木10万 株,网幕26.48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