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 会制度的变更,西方文化和科技 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 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 的趋势。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
学术观点:倡“六气 皆从火化” “五 志过极皆能生火”。 倡导火热论 —— 寒凉派
代表著作:《素问玄 机原病式》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
学术观点:“邪去 则正安”。倡导 祛邪论 一一攻下 派
代表著作:《儒门 事亲》
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学术观点: “内 伤脾胃,百病由 生”补土派 。
代表著作: 《脾胃论》
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学术观点:倡相火 论、“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称为 滋阴派。
代表著作: 《格致余论》
3.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
❖ (1)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出现 ❖ 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楼英的《医学纲目》、 ❖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 ❖ 全书》和清·吴谦等的《医宗金鑒》等对历 ❖ 代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 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 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明·吴又可:
著《温疫论》,是 我国第一部温病学 专著。指出“温疫” 的病因是一种异气 所感。提出“戾气 学说”。是医学史 上第一位温病学家。
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
❖ 王清任著《医 林改错》重视 解剖,改正了 前人解剖方面 的错误,并发 展了瘀血致病 的理论。创立 六腑逐瘀汤。
整体观念
自 然 环 境
人
五脏一体观
社 会
形神一体观 环
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系统 2、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津液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
3、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其它 脏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 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4)唐·孙思邈: 誉称“药王”,著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堪 为第一部古代医学 百科全书,发展 了《伤寒杂病论》 的辨证论治理论 体系,开医学伦理 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有突破性进展。
(1)宋·陈无择: 倡“三因学说”,在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中将病因分为 三类:外因、内因、 不内外因,对中医
病因学的发展有深
远的影响。
(2)宋·钱乙: 著《小儿药证直诀》, 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 科专著,开创脏腑证 治先河,丰富了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
(3)王惟一制铜人
(4)金元四大家:
各具特长的医学流派,他们冲破了 泥古不化,墨守成规的陋习,指出: “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有力地推 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 中医学的概念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经数 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医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 富的养生方法,诊治手段。
包括中医的基础医学、预防 医学和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 光辉 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医学是植根于我国 古代文化的瑰宝,有数千年的学术渊源, 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内容,完整的独特 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哲学内涵,显著的 临床疗效,向世人展示着其特殊的魅力, 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突出贡献。
❖ 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 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问题。
(2)《难经》
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 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 实了《内经》的内容。成书在汉以前,相 传为秦越人所著。
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 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1.晋隋唐时期: 中医理论 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 脉学在分化中日趋成熟。
(1)晋·皇甫谧: 著《针灸甲乙 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 针灸学专著, 在经络、俞穴 和针灸治疗的 方法和理论方 面充实了
《黄帝内经》。
(3)隋·巢元方等人 著《诸病源候论》, 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 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 证候的专著,)对内、 外、妇、儿等及传染病 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 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 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百度文库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 供了依据。朱丹溪:“欲知其内,当 以观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中医医理理论论体体系系的的形成成与与发发展展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
❖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 《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 四大经典
❖ (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 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 称为“医家之宗”。
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 为命门”
❖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 ❖ 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 (1)成书年代:汉代。 ❖ (2)作者:托名神农。 ❖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 ❖ 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
(2)大胆提出了一些新创见:
①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探讨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原动力。
指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人身脏腑 阴阳之根本。 ② 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 天之本”的重要论断,使中医藏象学说得到 了深化。
(3)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温病:为热性病的总称,以急性发热, 热象显著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