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翻译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1.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

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

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

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2.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

”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

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君一类的事情。

”3.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

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

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

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

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

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

《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4.万章问道:“尧把天下送给舜,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

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

”万章问:“那么,舜拥有的天下是谁给的呢?”孟子说:“天给他的。

”万章问:“所说天给他的,是天反复告诉他的吗?”孟子说:“不,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是天给了他天下罢了。

”万章问:“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给了他天下,这怎么说?”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不能让天把天下给这个人;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不能让天子把诸侯的职位给这个人;大夫能把人推荐给诸侯,不能让诸侯把大夫的职位给这个人。

(完整版)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

(完整版)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译文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原文与译文译文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译文】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评析】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注释】(1)居:坐.(2)愚:受人愚弄.(3)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5【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注释】(1)劳:辛劳,劳苦.(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4)笃:厚待、真诚.(5)故旧:故交,老朋友.(6)偷:淡薄.【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6【原文】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评析】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7【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8【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注释】(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4)亡:同“无”.【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9【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10【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11【原文】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注释】(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2)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翻译-译文
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3)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 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 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 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 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 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
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而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 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 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韩非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原文及译文

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韩非子选读《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原文及译文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课本内容】1、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1、【译文】较早的古代,人民稀少而禽兽众多,人民敌不过禽兽虫蛇。

有一位圣人产生了,他教人们架木头做成鸟巢一样的住所,来躲避禽兽虫蛇的种种危害,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有巢氏。

百姓吃野生的瓜果以及蚌蛤等水产,其中有的东西发出腥臭、令人不堪忍受的气味,而且伤害肠胃,百姓经常生病。

有一位圣人出现了,他教人们钻擦木燧的办法生火,来消除瓜果蚌蛤等东西的腥臭,因而百姓顺服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燧人氏。

较晚的古代,天下洪水泛滥,因而鲧和禹去疏通河道。

最近的古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昏乱,因而商汤起兵讨伐夏桀,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

如果有人在夏朝统治时代架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钻擦木燧来生火,一定会被鲧、禹耻笑了;如果有人在商朝、周朝还整天去疏通河道,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耻笑了。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人在当今这个时代还赞美尧、舜、商汤、周武武、大禹治理天下的措施,一定会被新时代的圣人耻笑了。

因此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

宋国有个耕田的人,田里有个树桩子,一只兔子奔跑撞在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这个宋国人便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守候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兔子自然不可能再得到,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话。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翻译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翻译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翻译《有教无类》原文与译文1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 2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 3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 (1)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2) ,故退之。

”【注释】 (1)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 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 4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 (1)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 (2) 之,无愠色。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

”曰:“仁矣乎?”曰:“。

焉得仁?”“崔子 (3) 弑 (4) 齐君 (5) ,陈子文 (6) 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

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违之,何如?子曰:“清矣。

”曰:“仁矣乎?”曰:“,焉得仁?”【注释】 (1) 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 三已:三,指多次。

已,罢免。

(3) 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原文和翻译精编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原文和翻译精编版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译文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同“欤”)?”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之:与。

(6)辟:同“避”。

(7)耰: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先秦诸子选读 论语翻译1

先秦诸子选读 论语翻译1

参考译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道:“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根本就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了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有德政,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改正了,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罢了罢了!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话。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啊。

”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

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

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

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完整版

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完整版

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

《先秦诸子选读》——《庄子》一,无端崖之辞原文+译文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明确: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先秦诸子百家(名句翻译)

先秦诸子百家(名句翻译)

先秦诸子百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文翻译】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子来宣传大道。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尔)谁以易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和谁来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从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同的人(指孔子),怎么比得上跟从出世隐居的人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和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啊,孔子!德行怎么这么衰弱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还可以改变,罢了,罢了,如今的从政者危险啊!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个老年男子,(他)拄着拐杖背负着农具。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君臣之间的政教伦理原则。

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但君臣的道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使自身高洁,但是使君臣的行为准则乱了。

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主张。

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欤)这是知道不能做到但是去做的那个人吗2.当仁,不让于师【课文翻译】1.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这样做没有用。

孔子是不能够诋毁的。

他人的才德像是丘陵,还是可以超越的;孔子的才德像是太阳月亮,没有办法超越。

有人即使想要自行断绝和他的关系,那对日月有什么关系呢仅仅是体现出他不知道高低轻重罢了。

2.君子一言以为知(智),一言以为不知(智)。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za}先秦诸子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译文507

{za}先秦诸子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译文507

CTGS--资料文件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梦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充分!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先秦诸子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译文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 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 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 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 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 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先秦诸子选读文言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文言文翻译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利’乎?亦有仁义而已矣。

”翻译:孟子去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而来,也一定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东西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只要有了仁义就可以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国得利?’大夫说:‘怎样使我家得利?’士人和普通百姓说:‘怎样使我个人得利?’如果上下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杀害了国君,那么一定是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杀害了国君,那么一定是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从万家中选取千家,从千家中选取百家,这样的数量并不算少。

但如果把义放在后面而把利放在前面,那么即使不夺取也不会满足。

从来没有有仁心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人,也没有有义气却背叛自己君主的人。

大王也总是说‘利’吗?其实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

”《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其义不浅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翻译:逍遥游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而且,水的积聚如果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芥草就可以作为船;如果放一个杯子在上面,水就会凝固,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

风的积聚如果不雄厚,那么它承载大翼就没有力量。

所以,当风积聚到九万里高时,才能承载大翼,然后才能飞往南方。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
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
士哉
2、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4、见义不为,无勇也。

1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
20、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21、今有人日其攮邻之鸡者。

2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23、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24、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25、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6、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27、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28、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0、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34、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36、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3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8、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
39、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40、饰小说以于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41、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4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48、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4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0、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

51、能生尊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5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53、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54、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55、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56、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57、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4
58、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59、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60、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61、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62、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63、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