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如何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

如何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场所。
然而,不规范的网络使用行为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
一、明确网络使用目的和时间规定在使用网络之前,学生应该明确自己使用网络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还是娱乐。
同时,设定一个适当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
比如,可以规定学生每天只能使用网络一定的时间,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活动。
二、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学生要了解网络的优缺点,明确网络使用的范围和边界。
学校可以组织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教授网络使用技巧,增强学生的网络素养。
三、设立网络使用指导意见学校和家长可以联合制定一份网络使用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比如,不在网络上发布不实信息,不泄露个人隐私,不进行违法行为等等。
这样的指导意见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四、监督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进行监督。
学校可以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发现并阻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同时,家长也要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和跟踪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
五、提供适当的网络资源学校和家长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娱乐需求,减少他们到不良网站的诱惑。
比如,学校可以提供电子图书馆,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家长可以安装家庭使用监控软件,帮助孩子进行适度的网络娱乐。
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要牢记密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防网络钓鱼、诈骗等网络犯罪行为。
同时,学校和家长也要及时更新网络安全防护软件,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以保障大学生的网络安全和权益。
首先,大学生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得在网络上发布违法、违规的内容。
同时,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布他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其次,大学生应该保持文明礼貌,不得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和符号。
同时,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得在网络上攻击、谩骂、侮辱他人。
第三,大学生应该保持诚信守信,不得在网络上虚假宣传、误导他人。
同时,大学生应该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在网络上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第四,大学生应该保护网络安全,不得在网络上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密码。
同时,大学生应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不得在网络上发布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第五,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不得在网络上传播不良信息和文化垃圾。
同时,大学生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和健康向上的信息,为网络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最后,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不得在网络上追求个人利益和虚荣心。
同时,大学生应该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总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是保障大学生网络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措施。
我们应该认真遵守这些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网络素养,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做出贡献。
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之一,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一、了解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指在互联网上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不侵犯他人隐私、不散播虚假信息、不侮辱他人等等。
大学生应该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才能在网络上做到言行举止得当。
首先,大学生应该了解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如不侵犯他人隐私、不散播虚假信息、不侮辱他人等等。
其次,大学生应该了解网络道德规范的制定背景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并遵守这些规范。
最后,大学生应该了解网络道德规范的执行情况,如有哪些机构或组织负责监督和管理网络道德规范,以及如何举报违反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等等。
二、提高自身素质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交流、娱乐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
但是,在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注意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业和生活。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
例如,可以通过在线课程、MOOCs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或感兴趣的领域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论坛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来拓宽人际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方式与同学、朋友、老师等进行交流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论坛等方式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和问题。
最后,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娱乐来放松身心。
例如,可以通过在线游戏、音乐、视频等方式放松自己。
但是,大学生应该注意适度娱乐,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视频等娱乐方式,影响学业和生活。
三、积极参与网络监督和管理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网络监督和管理,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出贡献。
首先,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参与网络监督和管理的方式有很多。
班主任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

班主任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网络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学生来说,它既是学习的工具,又是娱乐的场所。
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
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保证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能够健康、积极地成长。
提倡正面积极的网络话语首先,我们要教育学生在网络中提倡正面积极的话语,避免传播恶意信息和言辞。
过多的负面言论对于他人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在网络上传递友善、正能量的声音。
同时,要以身作则,班主任在网络中也要保持理性、友善的态度,成为学生良好行为的榜样。
尊重他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他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是一种网络公民的基本素养。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不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不恶意传播他人的隐私。
同时,学生也要谨慎对待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住址和联系方式等。
网络行为不应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保护隐私的意识和责任心。
慎重传播信息,辨别真伪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让人惊叹,但同时也给了不实信息传播的机会。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慎重传播信息,尤其是未经核实的信息。
鼓励学生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比对,辨别真伪。
此外,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时应当尽量提供出处和证据,避免无责任传播误导性的信息。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交中,学生应当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版权。
禁止学生在网络上发布、传播盗版、违法、淫秽的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版权。
同时,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合理引用他人的作品,并注明出处。
了解网络风险和安全知识最后,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网络风险和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班主任可以邀请网络安全专家给学生做讲座,教育他们如何避免网络诈骗、网络欺凌和网络侵犯等问题。
学生也要学会使用强密码来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并定期更新密码。
总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学生带来便利和乐趣,也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困扰和伤害。
学校文明上网制度(3篇)

学校文明上网制度学校的文明上网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促进健康的网络环境而制定的规则和制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校文明上网制度的要点:1. 合法合规: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合法合规,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传播非法信息,不进行非法活动。
2. 网络行为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要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攻击、侮辱、诋毁他人,尊重他人的言论权利,不随意传播谣言。
3. 保护个人信息:学生在网络使用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泄露自己及他人的个人信息。
4. 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如何防范网络攻击、诈骗等安全问题。
5. 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学生在使用网络资源时,要遵守学校的网络使用规定,不滥用网络资源,不浪费网络带宽。
6. 防止沉迷网络: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7. 监测措施: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监测软件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学生遵守上网制度。
通过制定和执行学校的文明上网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上网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维护学校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秩序。
学校文明上网制度(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校园中,学生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和管理互联网资源,已经成为了学校管理者们关注的问题。
为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维护校园网络环境,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学校普遍推行了学校文明上网制度。
一、制度概述学校文明上网制度是指学校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维护校园网络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文明上网制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内容1.网络使用规范学生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发布、传播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
2.禁止上网行为学生不得浏览、发布、传播违法、暴力、色情、恶俗、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
小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

小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娱乐方面,我们都离不开互联网。
然而,尽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我们也要意识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小学生需要明白网络并不是一个法外之地。
他们需要理解,在网络世界中,依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准则。
不论是在聊天、发布信息还是评论他人的帖子时,都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
不得以诽谤、侮辱或者恶意攻击他人,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行为,在网上保持礼貌,并避免散布谣言或不实信息。
其次,小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网络世界的信息量庞大且复杂,小学生需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并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他们应当避免盲目追随网络时尚或流行言论,而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小学生思考的习惯,教导他们关注有价值的内容,向他们灌输爱国、友善、宽容等正面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选择和接受对他们有益的信息,进而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
此外,小学生还需要养成保护个人隐私的好习惯。
网络空间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小学生应该明白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并谨慎使用个人信息。
他们需要注意避免将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不轻易公开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
并且,他们应该了解如何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换密码以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
最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正确网络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对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
他们可以设置合理的上网时间,监控孩子的上网行为,并定期检查他们的社交媒体和聊天记录,确保他们在网络世界中不受欺凌、不泄露个人信息,并且学会正确回应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
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主题班会和讲座,向学生普及网络道德的知识和规范,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
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与道德规范

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与道德规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网络。
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娱乐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道德风险。
为了保护小学生的网络安全,并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规范,我们需要加强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规范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网络安全关乎小学生的个人隐私。
在网络上留下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等,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导致安全风险。
其次,网络中存在大量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内容,这些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负面影响。
此外,网络上存在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问题,可能给小学生带来身心伤害。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二、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1.个人信息保护教育小学生保护个人信息是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们应该明白,不应该随意在网络上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举例说明等方式,告诉小学生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学校等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给他人。
2.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小学生应该学会遵守网络礼仪和道德规范。
他们需要明白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也需要遵守一些行为准则,如尊重他人的隐私和著作权,不传播谣言和不良信息,不进行网络欺凌等。
这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和小学生交流等方式实施。
3.网络危害认知小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中的各种危害,如网络诈骗、恶意软件、网络暴力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危害,才能更好地采取防范措施。
可以通过与小学生一起观看相关的教育视频、讲解案例、开展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育。
三、网络安全教育的方法1.合理安排网络使用时间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网络。
家长和老师可以制定家规、学校规定等,限制小学生的上网时间,鼓励其进行其他有益的活动。
2.教育使用强密码小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强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正确的网络行为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正确的网络行为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响。
因此,正确的网络行为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小学五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正确网络行为,并给出一些建议。
第一,学习尊重他人。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人和观点。
要做到正确的网络行为,必须尊重他人的存在和观点。
我们应该避免辱骂、羞辱、诽谤等不文明行为。
即使对于我们不同意的观点,也要进行理性的讨论和交流,而不是进行人身攻击。
只有通过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第二,保护个人隐私。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经常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
我们应该牢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站上填写个人资料。
我们应该选择安全的网络平台,并设置强密码来保护自己的账号安全。
第三,遵守法律法规。
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在网络中的行为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
在网上进行的行为,如发表言论、传播信息等都需要遵循相关法律的规定。
我们不能散布谣言、侵犯他人权益、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
只有遵守法律法规,我们才能够维护网络的秩序和稳定。
第四,培养自主判断能力。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信息的洪流,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
为了正确的使用互联网,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自主判断能力。
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网络上的所有信息,要学会甄别真伪,辨别对错。
在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时,可以进行多方对比,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来做出判断。
第五,文明使用网络。
我们应该珍惜网络资源,不进行浪费和滥用。
避免频繁下载大量无关的资料,不给他人发送垃圾邮件,不发布不当的言论等。
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有序、有效的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沉迷于游戏、网络视频等,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
最后,我们要给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德育网络育人实施方案

德育网络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教育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空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和不良影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制定德育网络育人实施方案,对于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提高网络道德素养;2. 提升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 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构建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设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2. 组织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 加强学校网络管理,建立健全的网络使用规范,规范学生上网行为;4. 建立网络道德监督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5. 开展网络道德主题班会和家长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健康成长。
四、实施保障。
1. 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德育网络育人工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2.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和网络教育能力,积极参与网络育人工作;3. 学生要自觉遵守网络使用规范,积极参与网络道德教育活动;4. 家长要关心子女的网络行为,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网络育人工作;5. 社会各界要加强网络道德宣传,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五、效果评估。
1. 通过定期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得到明显提升;2. 学校网络安全事件明显减少,学生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3. 学校网络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更加规范;4. 学校网络育人环境良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六、总结。
德育网络育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构建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健康成长,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
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

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校上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学校需要制定一套上网行为规范制度,为学生的网络使用提供指引和规范。
本文将从网络伦理、信息搜索、网络交流、数字安全、版权保护、时间合理安排、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网络伦理是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该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言论和隐私,不参与网络欺凌、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等行为。
此外,学生还应该谨慎发布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个人隐私被泄露,从而避免遭受网络诈骗和身份盗窃的风险。
信息搜索是学生上网使用的重要方面,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并教授学生如何评估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需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谣言,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错误的信息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判断力。
网络交流是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需要规范的另一个方面。
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该遵守网络礼仪,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知识产权,不恶意攻击或者冒犯他人。
此外,学生还应该避免滥用网络讨论和社交平台,避免沉迷于虚拟社交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数字安全是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需要重点关注的一方面。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如何保护个人账号的安全,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
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密码管理习惯,定期更新密码并避免使用弱密码。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危害,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避免随意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和应用。
版权保护是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网络上使用和分享他人的作品时,应该尊重原创者的知识产权,遵守版权法规定。
学生不应该未经授权复制、修改和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也不应该使用盗版软件和破解软件。
学校应该加强版权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用合法的方式获取和使用网络上的资源。
时间合理安排是学校上网行为规范制度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学生网络礼仪规范细则

学生网络礼仪规范细则一、总则1. 为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建设,规范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举止,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本细则。
2. 本细则适用于全校学生在校园网、互联网等网络空间的日常行为。
3. 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行为规范1. 语言文明:使用网络时,应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词汇,不恶意攻击他人。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知识产权,不擅自发布、传播他人的个人信息、图片、文章等。
3. 合理表达:在网络交流中,提倡理性讨论,不传播、扩散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4. 网络交友:慎重选择网络朋友,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遵守网络交友的道德规范。
5. 网络直播:参与网络直播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传播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
6. 网络游戏: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不使用外挂、作弊等不正当手段。
三、网络学习规范1. 合理使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学术诚信: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时,应注明出处,不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3. 网络课程:按时参加网络课程,积极参与讨论,完成作业,不迟到、早退、旷课。
四、网络信息安全1. 账户安全:妥善保管个人网络账户信息,不泄露账号、密码,定期更改密码。
2. 防范诈骗: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不参与网络诈骗活动。
3. 信息保密:不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
五、违规处理1. 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违规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学生应主动配合学校、老师、家长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六、附则1. 本细则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2.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如何展现良好的修养和品德

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展现良好的修养和品德,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也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自律与尊重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它同样需要我们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在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应当具备高度的自律意识,尊重他人,遵守网络规则。
首先,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保持自律,遵循网络道德。
这包括不发布或传播虚假信息、不进行人身攻击、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等。
在网络上,我们应当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做有损社会公德的事情。
其次,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
在网络上,我们可能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
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信仰,避免因为误解或偏见而产生冲突。
二、诚实与责任诚实是网络生活中的基石。
在网络上,我们要真实地呈现自己,不做假、不夸张、不掩饰。
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
此外,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还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在网络空间中,我们的言行不仅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因此,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不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恶意攻击等不良行为。
三、学习与成长网络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这个不断发展的环境。
首先,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保持学习的态度。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网络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
其次,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注重自我成长。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这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展现良好的修养和品德需要从自律与尊重、诚实与责任以及学习与成长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在网络空间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用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用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用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内容提要]:面对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通过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
学生具有了充分的自律能力后才能真正避免有害信息的侵扰。
在他们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三者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共同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网德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主题词: 规范行为网络道德自我保护自律能力鼓励指导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我国互联网起步较慢,但是发展势头极其迅猛。
在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上网人数占高中生的97%,初中生上网人数占初中生的86%。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时代的来临给社会也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中也包括给中学生上网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是个繁杂的“社会”,网络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网上无效信息充斥,信息垃圾成堆,内容良莠不齐,价值观正邪并存。
有人对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46%的学生曾光顾色情网站;76%的学生经常沉迷于聊天室;35%的学生以玩游戏为主。
在网上真正查询有用信息、学习知识的寥寥无几。
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上网不仅会影响学业,而且容易学坏。
道德与网络行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道德与网络行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是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泛滥、不良内容泛滥等问题,给学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道德与网络行为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首先,我们需明确道德与网络行为的关系。
道德与网络行为紧密相连,网络行为应当受到道德规范的指导和约束。
网络行为的道德准则主要包括尊重他人隐私、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等。
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很多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出了一些不良行为,比如网络欺凌、侵犯他人隐私等。
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违背了道德原则。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其次,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应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可以通过举办网络道德讲座、开展网络道德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
其次,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学习网络知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并及时对他们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
最后,社会力量也应参与其中,倡导网络道德,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除了教育引导之外,学生自身也需要努力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首先,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不盗取他人的个人信息,也不散布他人的隐私。
其次,学生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网络赌博、传播淫秽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再次,学生要诚实守信,不制作、传播虚假信息,不散布谣言。
最后,学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以免受到网络骚扰或诈骗。
总之,道德与网络行为密不可分,网络行为应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礼仪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却常常被忽视。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尊重隐私、避免歧视等方面。
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应该秉持这些道德规范,以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大学生应该避免发布带有侮辱或歧视性内容的帖子,以维护社交媒体的和谐氛围。
网络生活中的礼仪包括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避免侵犯他人隐私等方面。
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应该遵守这些礼仪,以提高网络空间的文明程度。
例如,在聊天室中,大学生应该使用礼貌用语,避免使用不适当的语言或表情符号。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有助于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应该秉持这些道德规范和礼仪,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开设网络素养课程:学校可以开设网络素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网络安全、网络礼仪、网络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2. 举办网络安全讲座:学校可以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这些讲座可以包括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方面的知识。
3. 建立校园网络安全联盟: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络安全联盟,以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这些联盟可以包括学校内部的安全部门、学生组织、教师等成员。
4. 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安全志愿者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安全志愿者活动,以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这些志愿者活动可以包括网络安全宣传、网络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5. 建立校园网络安全监督机制: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以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的监管。
这些监督机制可以包括校园内部的安全部门、学生组织、教师等成员。
总之,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礼仪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规范与道德素养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规范与道德素养如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与朋友、家人和同学保持联系,获取信息和娱乐,甚至开展学术和职业交流。
然而,社交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不同的挑战和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规范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实例来帮助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规范和道德素养非常重要。
首先,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
在发布他人信息或照片前,必须获得他们的许可。
此外,互联网并不会忘记一切,发布的内容可能会一直存在,并对个人和他人的声誉造成长久影响。
所以,大学生需要谨慎对待自己发布的信息,避免不当、冒犯或侮辱性的言论。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遵守版权法,不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分享他人的作品,如图片、音乐或文章。
其次,大学生应该遵守社交网络的使用规则和政策。
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拥有不同的规定和条件,大学生应该花时间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
例如,一些平台禁止发布令人不悦或误导性的信息,或者鼓励虚假身份和欺诈行为。
遵守这些规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保护自己不受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或社交网络平台封禁的重要举措。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遵守社交网络礼仪。
这包括诚实和公正地与他人交流,避免攻击性和冒犯性的言辞。
在争论和辩论中,大学生应该表现出尊重对方观点的态度,并避免人身攻击。
此外,大学生应该遵守适当的沟通和社交网络规范,不要过度使用大写字母、敏感词汇或不恰当的表情符号。
这可以帮助保持交流的文明和友好。
我们不能忽视社交网络在大学生学术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应当利用社交网络与同学和教授们分享学术成果和讨论问题。
然而,在学术交流中,大学生应该保持诚信和透明。
引用他人的研究和参考文献时,应该遵循学术规范和版权法。
此外,在职业上,大学生应该明智地使用社交网络来建立专业联系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大学生应该注意维护自己的个人品牌,避免发布不当或不专业的信息,影响个人形象和潜在职业发展机会。
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学习正确的网络行为

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学习正确的网络行为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因此,加强小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生正确的网络行为的培养和教育。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1.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小学生需要了解并遵守网络的基本规范,如不扩散谣言、不传播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隐私等。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网络行为规范,并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
2. 培养正确的互联网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网络并非虚拟空间,网络之间的互动也应遵循社会交往的基本规则。
小学生在网络上的交往和沟通中,应受到父母和教师的引导,培养礼貌、友善、真实的虚拟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自律意识小学生应该养成适度使用网络的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盲目追求网络热点,学会控制自己的网络时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同时,他们还应该在网络世界中自觉维护自己的隐私和权益。
二、加强法制教育的网络行为教育1. 增强法律意识小学生应该明确网络行为也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他们应该了解相关网络法律法规,明白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行为都是违法的,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2.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小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如网络欺凌、网络侵权等,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校和家长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让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网络风险。
3. 强化网络行为的法制意识小学生应该明确网络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定,如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散布违法信息等。
同时,他们还应该了解网络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明白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社会惩罚。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小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
只有学校与家庭的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进行网络行为的教育。
1. 学校的责任学校应该加强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将其纳入道德与法制教育的体系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接受相关的教育。
推动规范的校园网络行为

推动规范的校园网络行为背景信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校园网络在学生的日常研究和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学生在使用校园网络时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如传播不实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网络欺凌等,这给校园秩序和研究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推动并规范校园网络行为,以维护校园秩序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措施一:加强网络行为教育为了推动规范的校园网络行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教育。
具体措施如下:1. 设立网络行为课程:学校可以开设网络行为课程,教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并提醒他们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 组织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学校可以组织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邀请专家讲解网络安全知识,提醒学生避免在网络上从事违法活动,并引导他们对网络行为持负责任的态度。
3. 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学校可以制定校园网络行为规范,明确禁止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网络欺凌、传播谣言等,并告知学生违反规范将面临的处罚措施。
措施二:加强校园网络监管除了加强学生的网络行为教育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
具体措施如下:1. 安装网络过滤软件:学校可以安装网络过滤软件来监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发现并阻止不规范的行为。
2. 加强监控措施:学校可以增加网络监控人员的数量,加强对校园网络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配置网络安全设备:学校应配置适当的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有效防范可能的网络攻击和侵犯行为。
措施三:建立举报机制和处罚制度为了更好地规范校园网络行为,学校应建立举报机制和处罚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不规范的网络行为。
具体措施如下:1. 成立网络监督小组:学校可以成立网络监督小组,由学生代表和教师组成,负责收集、调查和处理关于不规范网络行为的举报。
2. 建立举报渠道:学校应建立举报渠道,提供学生举报不规范网络行为的途径,并保证举报者的隐私和安全。
(完整版)遵守网络道德法规 做文明中学生

遵守网络道德法规做文明中学生一、普宁华侨中学学生上网管理暂行规定二、《全国青少年网络公约》——“五要”和“五不”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遵守公约,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当它刚刚兴起时,我们曾站在潮头,以十分激动的心情迎接它的到来,以如饥似渴的态度学习它的知识,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动它的应用,以只争朝夕的作为促进它的发展;当它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们脚踏实地,以清醒的头脑关注它的走向,以满腔的热诚呼唤它的文明。
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在此,我们向全校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
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
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
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
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四、网络法规1、《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摘录第四条上网用户使用电子公告(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传播服务系统)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并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
组织学生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措施

“组织学生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方案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第一,建立青少年自己的网站。
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设置青少年喜爱的栏目,用声、光、色、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以高雅的文化、优秀的寓教寓乐的内容引导青少年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空间,而且还对他们实践所学的知识提供机会。
第二,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青少年在五光十色的互联网面前保持良知、坚定信念、把握方向,提高筛选信息的自觉性。
第三,在信息时代,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对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大量道德失衡的行为。
因此,实施互联网道德规范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制定适合本学校的《青少年互联网道德规范》,“要求青少年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骗他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虚拟时空”。
使青少年自觉地履行互联网规范,培养出自觉的互联网意志,道德责任。
第四,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引导帮助孩子利用互联网媒体,使它变成一个学习的工具和了解世界的窗口。
同时要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将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
第五,学校和公共图书馆提供只用于青少年上网的场所,进行内容分级,以年龄为基础的内容分级,这样既保证了成年人接近的权利,也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青少年与不适合他们的内容相隔绝。
网络是双刃剑,绝对不能因噎废食,由于互联网有消极的一面就拒绝一代人、放弃一代人,这个后果是很可怕的。
第六,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是发展利用互联网的能力,避免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少年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更好的利用网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准。
第七,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加强互联网建设、软件开发与市场管理,满足青年对互联网的需要的同时积极做好防范措施,内容分级过滤势在必行,建立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内容提要]:面对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通过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
学生具有了充分的自律能力后才能真正避免有害信息的侵扰。
在他们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三者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共同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网德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主题词: 规范行为网络道德自我保护自律能力鼓励指导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我国互联网起步较慢,但是发展势头极其迅猛。
在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上网人数占高中生的97%,初中生上网人数占初中生的86%。
网络的出现,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网络时代的来临给社会也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中也包括给中学生上网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网络是个繁杂的“社会”,网络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网上无效信息充斥,信息垃圾成堆,内容良莠不齐,价值观正邪并存。
有人对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46%的学生曾光顾色情网站;76%的学生经常沉迷于聊天室;35%的学生以玩游戏为主。
在网上真正查询有用信息、学习知识的寥寥无几。
对于自制力不高,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上网不仅会影响学业,而且容易学坏。
对于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来说,学生上网带来的更多的是忧虑。
于是,有的家长和老师视网络如“洪水猛兽”,采取种种强硬措施,禁止学生接触网络,以期杜绝网络的负面影响,使自己的小孩和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然而,如此的“关怀”,学生能接受吗?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吗?能培养出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吗?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
堵住学生上网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还把学生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给破坏了。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使我们获取的信息更多更新更快。
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了解和使用网络将有利于青少年个人今后的发展。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相关的网络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考虑到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他们,使他们在网络中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在网络中不受到任何形式的伤害。
因而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增强自制力,规范网络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规范学生自我网络行为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
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
例如有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扰乱别人的工作和学习。
这些行为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
现在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现在可能只是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
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就要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强化法制教育和网络责任感教育,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注意适当使用网络。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抗诱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批判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然后逐步上升到道德意志的范畴。
网络上信息浩如烟海,大多是有益的,也有不少有害的。
要让学生“避开”这些有害信息,靠一味地控制并不可行,唯有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有益与有害才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评价标准给学生参考。
当然学会分析和鉴别只是第一步,学生具有了充分的自律能力后才能真正避免有害信息的侵扰,比如很多学生都知道迷恋网上游戏影响学习成绩,但如果控制不了自己还是等于一句空话。
虽然自律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己,当然也有赖于教师的提醒和督促。
二、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能力,合理取舍网络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大量的信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学习如何通过互联网络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
互联网络具有“海”量的资料和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
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聘,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甚至“走向错误的彼岸”。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
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
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
经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了。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让他们浏览一些适合给学生们使用的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同时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络活动如讲座等。
正如一位家长说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学生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约束力不足、极富好奇心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他们网络道德行为走向不规范的环境因素。
因此,学校在建设校园网后,在努力丰富校园网资源的同时,应积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
如:学校可在网络服务器和学生电脑上安置防护软件,对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进行过滤阻拦。
学校应为学生上网量身定制的一套网络内容安全软件,对特有的内容智能过滤功能,为学生打开一个"绿色"网络世界。
三、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慎防虚拟现实化在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社会”中,网民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任意妄为,网络不断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网络虚拟社会”的游戏规则正在动摇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的行为准则。
对于青少年来说,现实生活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而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则会给他们以相对宽松的环境。
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很易导致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社会中,甚至将网络虚拟空间的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手段继续进行虚拟空间中的“战争游戏”,从而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真正的伤害。
这种情况对于青少年是不利的。
其实网上的“虚拟存在”与网下的现实世界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青少年的网上行为与网下实践也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
因此,利用互联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加强网下的常规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切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教师可通过一些传统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各种有益身心的、符合青少年特征的活动,吸引他们参加,加强相互交往,让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通过严格的、可控的过程,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鼓励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应和家长、社会相配合,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互动的立体性青少年网络环境。
四、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
现在社会对青少年生理、心理辅导机构十分缺乏,中国的父母一般都不好意思对未成年子女谈及性,结果青少年很难从正确的渠道了解自身的生理特征。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后,性成熟与性无知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学校应努力做好学生的青春期卫生知识及性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孩子掌握科学的卫生知识和性知识,就会获得免疫力,自觉的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青少年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日趋成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其社会压力,也有情感方面的需要。
而网络的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更容易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逃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以获得心灵的籍慰。
一些学生沉溺网中不能自拔,甚至对网络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患上“网络成瘾症”,导致情绪低落、不思进取。
因此,教育者要因人而异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心理辅导信箱,也可在学校的主页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或利用网络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个无需面对切可畅所欲言的空间,在绝对安全和自由平等的交谈氛围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困惑、烦恼、焦虑和无奈,通过网络大胆地、直率地敞开心扉,教育者则较容易找到孩子的心理症结,对症下药,并开出良方。
总之,当代青少年作为“网上的一代”,网络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他们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三者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共同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网德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五、努力规范网络行为,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养成不良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
现在的恶作剧行为,将来可能就会酿成大错。
因此,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的分辨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既要做网络道德的实际遵守者,更要做网络道德的提倡者。
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重点是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和个体道德意志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和伦理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才是受用终身的。
如在上网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法律和其他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制定了一些规则:要求学生不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破坏他人信息;不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它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在网络上查阅、复制和传播封建迷信、庸俗、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不得用侮辱性的语言、文字、图像等对他人进行讽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