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后资产整合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后资产整合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方式,也是重要的战略选择。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资源和优势,也可以实现不断壮大和发展。
然而,并购后的资产整合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有效整合资产,提高绩效,是并购后企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本研究拟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后资产整合绩效为研究对象,探究并购后资产整合的实践问题,并为未来企业并购提供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后资产整合绩效,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三、研究内容1. 国内外并购资产整合研究现状2. 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资产整合问题3. 上市公司并购资产整合绩效评价方法4. 上市公司并购资产整合绩效案例分析5. 上市公司并购资产整合中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并整理案例进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资产整合绩效进行探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并购决策中的资产整合问题、提高管理者决策水平、规避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及提升企业绩效等方面有所助益。
六、论文结构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
本部分介绍研究主题和目的,着重阐述研究意义和意义。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本部分将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介绍现有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
本部分将介绍研究设计和详细步骤,包括数据来源和采集方法、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等。
第四部分:研究结果。
本部分将思考研究结论,并以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式予以分析。
第五部分:结论和建议。
本部分将回顾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并就相关问题总结出结论,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上市公司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并购是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购是否能够带来预期的效益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股票市场的不断活跃,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并购来增加市场份额、拓展业务、提高经营效率等。
尤其是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来快速壮大业务能够更好地体现资本市场的价值。
但是,资本合并往往也会面临风险和挑战,如文化融合、管理集成、资源整合等问题。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效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旨在对上市公司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同时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研究主要围绕上市公司并购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展开。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作为样本,通过财务数据、经营数据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上市公司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的影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和思路如下:1.文献综述: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并购影响目标公司绩效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对其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
2.理论分析:从并购的动机、类型、目标公司特征等方面,构建衡量上市公司并购影响目标公司绩效的理论框架。
3.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根据特定的样本选取标准,选取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收集其相关财务和经营数据,建立相关的数据档案。
4.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在比较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目标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数据变化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上市公司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的影响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5.结论和建议: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得出实证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预期成果和贡献1.对于学术界,通过实证研究上市公司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的影响,对其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探究,为并购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
2.对于企业决策者,本研究可以提供实证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
然而,管理层收购在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却经常引起争议。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管理层收购可以缓解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提升公司股东权益,提高企业绩效和利润。
但实际情况却往往出现了被管理层拿来私分利益、吃股东的“狼来了”现象,甚至可能损害股东权益。
因此,对于管理层收购的绩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研究,深入探讨管理层收购的影响因素和公司价值的变化,为公司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是什么?2.管理层收购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3.管理层收购是否对公司持续增长和盈利产生影响?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采用样本区间回归法和事件研究法,以2010年至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管理层收购的情况进行分析,从历史趋势、规模分布、收购类型、收购目的等角度进行剖析,找出收购的共同特征及差异点。
2.通过样本回归研究,分析管理层收购的影响因素。
包括公司规模、信息披露水平、股东结构、董事会治理结构等因素对管理层收购的影响。
3.事件研究法分析管理层收购对公司股价、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判断管理层收购对公司价值变化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是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样本回归法和事件研究法。
样本回归法是一种用于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统计方法,通常应用于直接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情况。
我们将抽取我国A股市场的管理层收购数据作为实证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探讨管理层收购与公司治理结构、市场环境等宏观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各变量对管理层收购的影响程度。
事件研究法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适用于分析因为某个事件引起的数据变化。
基于EVA指标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EVA指标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并购作为公司成长的一种方式,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上市公司之间的跨境并购现象日益普遍。
我国也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数量正在逐年增加。
然而,虽然并购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规模和影响力,但并购后的企业能否取得预期的绩效效果却备受关注。
以利润为核心的传统财务指标往往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效果。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市场价值的绩效衡量指标——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EVA认为,企业合理的资本成本应该是企业所承担经营风险的最低要求,而企业的投资成果应该远高于这一要求。
因此,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应该是EVA。
本研究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基于EVA指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跨境并购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有哪些因素影响并购绩效,以及如何优化并购绩效。
这将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战略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2.1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的绩效表现,并挖掘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并购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2.2 研究内容(1) EVA指标及其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2)国内外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3)我国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4)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绩效的因素研究(5)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绩效的优化建议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论文、专著,了解EVA指标及其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跨境并购绩效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证研究法:选取2007至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中进行过跨境并购的样本企业,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探究跨境并购行为对企业EVA指标的影响及影响因素。
中国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寻求通过并购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聚焦主营业务或者实现产业链延伸和转型升级等目标,跨行业并购的现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越来越普遍。
从2010年至2019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的数量不断攀升,并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其中,跨境并购交易的数量增长更是呈现指数级增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并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跨行业并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并购形式。
目前,随着跨行业并购活动的不断加速,如何评估并购行为的绩效,成为学者和从业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跨行业并购绩效的变化,探究跨行业并购对公司价值及经营业绩的影响,期望能够为评估并购行为及其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跨行业并购调研:通过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的方法,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2)理论框架构建:选取跨行业并购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构建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
(3)实证研究: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跨行业并购绩效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不同类型公司的跨行业并购绩效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新闻报道等资料,了解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活动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几个典型的跨行业并购案例,深入分析其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后续影响,以探究跨行业并购的成败因素。
(3)统计分析法:将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跨行业并购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
三、预期目标及意义1. 预期目标(1)探究跨行业并购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机理;(2)建立跨行业并购的绩效评估模型,对其绩效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3)为跨行业并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2. 意义(1)从理论层面上明确跨行业并购的绩效评估方法和相关影响因素,有利于科学评估不同类型跨行业并购的绩效,为企业合理选择并购目标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中国上市企业技术并购模式及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企业技术并购模式及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并购越来越频繁,在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行业整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上市企业技术并购模式的归纳总结,分析其在企业绩效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
首先,笔者将文献综述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中国企业技术并购的情况和趋势,总结出不同的技术并购模式。
其次,笔者将针对不同的技术并购模式,对企业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中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的技术并购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我们将采用回归分析、差异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一些可靠的结论。
最后,笔者将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中国上市企业技术并购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与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证研究不同的技术并购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并购实践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整合。
同时,本研究还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企业、技术并购、企业绩效、模式、实证研究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compan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nd industry consolidation.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technology M&A model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nd analyzes their impa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o provide practical reference.Firstly,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is combined with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ata, we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Chinese technology M&A and summarize different models of technology M&A.Secondly, we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echnology M&A models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y analyzing the case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we explor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technology M&A models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differenc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we process and analyze data and draw reliable conclusions.Final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w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 M&A by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practical M&A methods that can help enterprises better achiev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nd industry integration by re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different technology M&A models.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Keywords: Chinese companies,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odels, empirical research。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是投资者、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自身关注的焦点,对于提高公司价值、减少投资风险、促进股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企业内部管理、行业特征、经济环境等因素。
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上市公司的绩效,成为企业家、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建议,为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方面。
2.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确定。
通过文献综述和统计分析,确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包括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等方面。
3.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建立。
结合实际情况和有效性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
4.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样本,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为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在研究中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多个角度探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问题。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果:1. 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为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2. 通过文献综述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为企业家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提高评价准确性和有效性。
4. 运用方法和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为行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四、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1.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并购成为了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上市公司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来扩大其规模,获得更多资源和市场份额的过程。
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可以快速扩张市场,提升竞争力,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资源整合,进而提升其市值和经济实力。
然而,上市公司并购并不总是成功的。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并购会造成公司的业绩下滑,甚至导致严重的财务问题。
因此,如何准确评估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成为了投资者和企业家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有助于揭示上市公司并购的盲区和风险,为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并购对公司业绩和股价的影响、并购前后公司价值变化、并购对员工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研究并购前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2. 研究并购对上市公司市值和股价的影响;3. 研究并购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4. 揭示上市公司并购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并购。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分析法,即基于大量的数据来分析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 收集上市公司并购的相关数据,包括并购金额、被收购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信息;2. 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并购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通过比较并购宣布前后上市公司股价的变化来评估并购的市场反应;3. 使用多元回归方法,研究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包括财务指标和经营表现;4. 基于文献研究和采访等方法,了解并购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该研究预期将得出以下结论:1. 上市公司并购对业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并购会导致公司业绩下滑;2. 上市公司并购对股价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取决于并购的类型、规模和市场反应等因素;3. 上市公司并购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存在差异,一些并购可能对员工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4. 上市公司并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才能有效实现业务整合和资源整合,进而提升公司价值和经济实力。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中国经济市场日趋开放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日益增多。
并购作为企业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然而,并购本身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并购绩效不佳,不仅会造成企业财务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市值。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是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课题。
然而,目前国内对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分析,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并购的特点和风险,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具体意义如下:1、为上市公司的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分析,揭示并购的适用范围、适宜条件及重要的风险管理,为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为推动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3、为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了解并购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法,对2006年至2016年中国A股市场上的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因素,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来推断研究结论的置信水平。
具体方法如下:1、数据采集:通过东方财富等各大财经网站,收集并筛选出上市公司并购案例数据。
2、实证模型构建:以并购绩效作为因变量,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
选用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影响因素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
3、实证分析: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计算,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检验结论的置信度。
四、预期目标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如下:1、深入剖析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特点和风险,系统梳理并购绩效评价指标。
2、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为上市公司并购决策提供参考。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基于股价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基于股价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建设下,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资本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作为多元化增长战略的重要手段,可以达到快速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进一步优化企业业务结构的目的。
因此,上市公司并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深受投资者和企业家的关注。
同时,在进行并购活动时,如何评估并购的绩效也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难题。
上市公司并购十分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经济影响和管理风险。
因此,对于并购绩效的研究十分必要,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和经验。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股价变动的角度入手,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2.研究问题与内容本文将从股价变动的角度,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前后(一年内)的股价变动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具体研究问题和内容如下:(1)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2)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股价变动的结构变化规律是什么?(3)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什么?(4)基于股价的实证分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3.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综述、数据采集和定量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如下:(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剖析和总结,对上市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实践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
(2)数据采集:从Wind金融终端获取上市公司并购的相关数据,包括并购交易时间、股价变动等,并利用Excel和Stata等工具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3)定量分析:基于股价变动的角度,理论建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并购前后的股价变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4)政策建议:根据研究发现,针对中国资本市场并购绩效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选题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公司并购成为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特别是上市公司因其市场地位、资本实力以及规模效益等方面的优势,更容易通过并购快速壮大自身。
但是,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并购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反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成为了当代财务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的目的包括:1. 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表现;2. 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交易结构、目标公司类型、管理层支持等因素;3. 提出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策略和建议。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上市公司并购的定义和类型;2. 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评价指标;3. 影响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因素及其理论分析;4. 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5. 实证研究结果和分析;6. 提出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提高的策略和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基于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样本主要选取A股市场上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进行过并购的上市公司,收集其年报、公告等相关数据。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了解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意义:1. 为企业制定并购决策提供参考;2. 对于理解当代经济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3. 丰富并发展财务领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论文结构】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及策略建议。
其中,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当前研究该领域的文献概况和研究进展;理论分析部分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框架构建;实证研究部分介绍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通过回归分析验证假说并得出相应结论;结果分析部分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论及策略建议部分给出综合结果、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和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提出了策略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分析——以汽车行业为例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分析——以汽车行业为例开题报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分析——以汽车行业为例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分析??以汽车行业为例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的背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企业并购就方兴未艾。
就我国而言,宏观上看,企业并购是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并购步伐也不断加速。
许多因素都推动汽车行业的并购:汽车行业自身的规模化特征驱动产业并购的发展;市场份额与利润的压力促进行业并购;国际大集团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将继续进行。
(二)选题的意义面对汽车行业的全球化,汽车行业的并购可以优势互补产生正向的协同效应,产品线得以互补和提升,零部件采购体系得以整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企业并购,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部分或全部,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现金、证券及实物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控制权股权或实物资产,并因此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
[1](一)并购类型企业并购时一种极为复杂多变的经营行为,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但其最主要的划分方法是按照行业标准划分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基本类型。
横向并购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即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并购。
横向并购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便于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采用先进的专业设备和工艺装备,便于统筹安排产品销售和材料采购,节约共同费用,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运输和仓储费用;保证原材料及零部件及时供应,节约交易费用。
混合并购是指经营范围不相干的企业之间的兼并。
混合并购可以实现技术或市场共享,增加产品门类、扩大市场销售额,实现多角化经营战略、分散经营风险。
上市公司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混合并购是指两个公司通过合并或收购的方式,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与传统的股权交易并购相比,混合并购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价值绩效的提升,尤其是对上市公司而言。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的混合并购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企业发展战略。
然而,混合并购是一项复杂的企业决策,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如企业价值、股权交易、管理创新、人才留住等。
在实际操作中,混合并购有可能对企业长期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对上市公司混合并购的落地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的梳理和总结,结合上市公司混合并购的实际情况,探讨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提出可行性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混合并购的概念、特点、形式及类型,以及国际和国内上市公司混合并购的现状和趋势;2.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因素,如交易价格、交易方式、交易对方、企业规模等;3.透过实证研究,探讨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如财务绩效、市场绩效等;4.分析混合并购的利弊,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提高上市公司混合并购的成功率。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搜集、集中分析和综合研究,建构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
同时,对上市公司混合并购的实际操作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以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
数据来源主要有:1.中国证监会和上市公司年报、财务报告、公告等与混合并购有关的数据;2.国内外学术期刊、图书、研究报告等与混合并购影响因素和绩效评价相关论著,以及各种经济和金融数据库;3.相关专家学者的专家意见、访谈和调研数据。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是:1.深刻地认识混合并购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机制,发现隐含在混合并购中的成功模式;2.评估混合并购的优势和不足,寻找优化混合并购策略的路径;3.提出具体可行性建议,为上市公司混合并购充分发挥优势,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上市公司并购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并购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并购是企业运作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其并购活动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竞争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是许多企业实现增长、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与并购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企业的发展及经济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中,公司绩效是评价一家企业发展好坏的核心指标之一。
绩效表现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股票价格等多个方面,因此,研究上市公司的并购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将有助于发掘上市公司并购的最佳实践,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优化企业并购战略。
二、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并购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具体探讨以下问题:
1. 上市公司并购的意义、类型以及对公司绩效的潜在影响;
2. 上市公司并购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避免相关风险;
3. 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上市公司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深入探究不同并购类型对公司绩效的作用;
4. 在多方因素的维度下,探究上市公司并购的最佳实践,并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和评析。
三、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结果:
1. 从理论层面为上市公司确定并购战略提供参考;
2.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并购活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路径,为上市公司在并购决策上提供依据;
3. 有针对性地探究并购类型的影响,提供不同类型企业在并购策略
制定、实施中参考;
通过研究上述问题,旨在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企业实
现快速增长和盈利。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采取并购战略以实现企业扩张、降低成本和获取竞争优势。
而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市公司并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但是,许多并购交易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为中国上市公司制定并购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问题:1.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现状是怎样的?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3. 如何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内容:1.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基于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3. 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策略。
研究方法:1. 统计学分析:通过搜集并整理沪深A股市场2010年至2020年间的并购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并借助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
2. 案例研究:选取一些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对其并购绩效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其并购策略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并购策略和提升并购绩效提供依据。
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将为企业、政策制定者、学者等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案例研究。
产业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并购类型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业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不同并购类型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经常选择通过并购来扩张商业。
然而,并购并不是一种适合所有公司的扩张方式,因为并购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投资,需要投资者承担一定的风险。
此外,由于每种并购类型都涉及到不同的收益和风险,因此公司在选择并购策略时需要谨慎考虑,以避免损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对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越来越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产业视角,探讨不同并购类型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策略和类型。
2. 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3. 提供经验和建议,帮助上市公司制定正确的并购策略,从而提高商业扩张的成功率和减少投资风险。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类型的并购中的绩效表现。
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梳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类型及其特征。
2. 基于财务报表和其他实证数据,探究不同类型的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3.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适当的并购策略和对产业的建议。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1. 比较不同类型的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确定哪种并购策略最适合我国上市公司涉足成功率较高的产业领域。
2. 为上市公司提供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帮助他们决定何时采取不同类型的并购。
3. 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并对理解并购类型和公司绩效的关系做出贡献。
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向全球市场拓展。
尤其是自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许多中国上市公司开始通过海外并购不断扩展规模和业务范围,加速国际化进程。
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活动的频率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因此对其绩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进行研究,探究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揭示其成功因素和不足之处,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指标和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包括:(一)绩效指标的选择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确定跨国并购的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战略绩效等。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探究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交易前后的企业财务状况、行业背景、文化差异、战略定位等。
(三)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案例进行案例研究及分析,比较其并购前后的财务、市场和战略绩效指标变化情况,从中总结出成功的案例和不足之处。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进行深入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一)揭示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绩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在制定跨国并购战略时进行必要的决策和规划。
(二)总结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提炼成功经验和行业特征,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分析不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揭示其失败原因和不足之处,引导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提供科学的评估标准和策略指导,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
开题报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1965年,Manne用新古典主义理论,把公司的并购看成了是经理为了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增加公司价值的一项活动。
1975年,Arrow,Williamson学者提出“协同效应”,该理论认为并购对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都是价值增加的投资,所以认为总收益为正。
1988年,Magenheim和Mueller检测了长期的市场反应,他的结论是在60个月后,收购方的长期兼并收购的绩效呈下降的趋势。他指出,这个现象可能是财富从收购方公司转移到了目标方法。
3、课题的预期成果
本文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分类,通过盈利能力的指标入手,详细的对符合筛选条件的样本进行会计指标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本文得出了几个结论:
1、企业并购的整体效益是正面的
企业通过并购,扩大了自身的规模,进入了崭新的行业,是的经营业务扩大和风险的分散。并购后,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有较大改善。
引言第一章并购及绩效概述11并购概述111并购的内涵112并购的类型113并购的动机12绩效概述121绩效的内涵122绩效的考核13并购绩效概述131并购绩效的内涵132并购绩效的评估方法132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第二章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21研究方法和指标的确定211研究方法的确定212研究指标的确定22研究样本的选择23实证的过程231横向并购的数据处理232纵向并购的数据处理233混合并购的数据处理24实证的结果分析241横向并购的实证结果分析242纵向并购的实证结果分析243混合并购的实证结果分析第三章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建议31宏观方面的建议32微观方面的建议结束语致谢2课题的研究重点关键及解决的思路研究重点关键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以批发零售业为例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以批发零售业为例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批发零售业经历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许多企业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来提高竞争力。
然而,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对并购绩效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指导企业实施并购重组的策略,也对行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上市批发零售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探讨并购重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分析上市公司并购的类型、数量和决策过程,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探讨并购对企业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和运营表现的影响,以及并购的收益与成本等方面的评估方法;3)分析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并购后的整合、文化融合和管理层的再分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4)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未来上市公司并购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3. 研究内容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上市公司并购的类型、数量和决策过程分析;2)并购对企业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和运营表现的影响研究;3)并购的收益与成本等方面的评估方法探讨;4)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并购后的整合、文化融合和管理层的再分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未来上市公司并购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4.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数据来源为Wind资讯和Wind 数据等数据库,对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运用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和战略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此外,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了解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可期望取得以下预期成果:1)揭示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行为,对企业策略制定、经济管理和并购相关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提出并购的收益评估和成本评估方法,对企业决策者制定并购策略和衡量并购绩效具有参考价值;3)深入探讨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并购后的整合、文化融合和管理层的再分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企业实施并购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4)为批发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批发零售业的长远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正式设立,并购就一直持续不断。
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国内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寻求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使得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新的机会。
并购作为企业资源配置和快速扩张的一种手段,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1993年至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并购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是否从并购中得到绩效的提高越来越受重视。
并购能否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西方学者从20世纪50、60年代起,开始对并购绩效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结论。
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在运作机制,股权结构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更具有实践指导的意义。
成功的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社会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失败的并购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甚至致命的打击。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对并购前后各利益相关者绩效指标变化与公司绩效指标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各利益相关者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角色定位,明确并购对企业绩效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影响并购绩效的原因,给我国企业并购提供合理的依据。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在对于上市公司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问题研究时,存在这许多的差异。
有认为达到提升的效果,有的研究表明是呈下降趋势,也有结果显示是不明确的。
从19世纪末至今,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这些并购重组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每一次并购浪潮都已特定的技术进步、市场发展或制度变革为背景,为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由于较早建立起了完善的资本市场,因此,记录了较为完整的交易数据,包括公司的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国外的研究中,通常通过联合检验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市场绩效的方式来对相关的并购理论进行检验。
他们能够过实证研究发现,目标公司收益和总收益正相关,表明协同效应强于代理问题。
在总收益为正的子样本中,目标公司收益与收购公司
收益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能存在过度支付,过度支付部分地抵消了协同效应。
Meeks以公司的利润为核心指标,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兼并事件发生后,兼并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
Matsusaka在研究1968~1974年的公司收购中,在目标公司管理层结构被保留的情况下,公司从收购中获得了正的超常收益。
在我国并购市场背景下研究并购的绩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公司主要集中在非上市公司,难以获得相关数据。
因此,通过联合检验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短期超常收益来对相关理论进行检验是不可行的,必须寻找新的思路,克服上述问题。
在不同的并购理论之间,往往对收购公司短期绩效的预测相同,但对收购公司长期绩效的预测却存在差异或相反。
因此,当我们结合收购公司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后,就可以对这些理论进行区别并加以检验。
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殊制度背景。
因此,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现状时,必须结合我国转型经济背景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
檀向球研究了沪市1997年的198起重组事件,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9个指标来综合评价重组的绩效,发现兼并扩张的公司绩效下降。
陈玉罡对1999一2000年深沪两市3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并购能够给收购公司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3.参考文献
[1]朱滔.转型经济中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与绩效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2]杨晓嘉.并购绩效评价与优化[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报告2009[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4]李善民、李椼.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5]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1). [6]檀向球.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报,1998(9). [7]李善民.上市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J].世界经济,2004(9).
[8]方芳,闰晓彤.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8). [9]李善民、陈玉是.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经济研究,2O02(11). [10]王春、齐艳秋.企业并购动机理论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6). [11] Sidel,Robin.“VolatileMarketsputadmaperonDeals”.WallStreet
Journal,JanuaryZ,2002.
[12] LimmaekR.Corporatemergersandshareholderwealtheffeets:
1977一1986[J].Aee.untingandBusinesSReseareh,1991(21).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相关研究的现状
1.3.1国外相关研究
1.3.2国内研究现状
2.公司并购的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和阐述
2.1.1并购
2.1.2并购绩效
2.2公司并购的特征
2.3上市公司并购的类型
2.4公司并购的动因理论
2.4.1效率理论
2.4.2委托代理和管理主义理论
2.4.3信息假说及信号理论
2.4.4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3.1案例背景
3.2实证分析方法的选用与指标选取
3.3实证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首先阐述什么是并购以及并购绩效的产生,然后概括近年来我国并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再找出我国实行并购中的经典案例分析其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
根据其绩效的变化结合实际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再从这些原因中找出存在问题和研究并购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
最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到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研究调查。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