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材料的运用
议论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选 材 的 基 本 要 求
新颖 新 奇 ( 独特视角、创新精神 )
古今中外 典型 代表性 引用丰富 丰富 事例丰富
(时空跨度大) (领域不同)
(积累丰厚、知识渊博)
关键一步:实战
1.直接运用论据(单个论据)
直接陈述事实论据,要言简意赅,针对文题、话题,有意识 地叙述最有价值的事实。写作时,一定要重视对事例的分析,分 析事例与论点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分析“个别”事例时,要揭 示“一般”的规律,将事例升华到理论的高度。 印度的驯象人很聪明,他们在象还小的时候便把它缚在树桩 上,小象的力量不足,挣脱不了绳索。久而久之,小象形成了这 样一种常识:绳子是扯不断的。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它,以至在 长大到只需轻轻一甩便可逃脱时,它也不会逃跑了。
•
• 1相信自己,哪怕被放弃。三个星期前,林 书豪还被下放到了发展联盟。所以哪怕全 世界不相信你,你也要自信。 • 2抓住机遇。由于拜伦-戴维斯的缺席,林 书豪获得了机会。这时候,卡梅隆-安东尼 受伤缺阵,阿玛尔-斯塔德迈尔回家奔丧, 为林书豪的爆发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你不 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出现,但在你绝望的 时候,也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材料: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义收学员 •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 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碰巧来到了这个城 市,姑娘听说后惊恐万状,跑到李斯特的住处,抽 泣着请求李斯特的宽恕,并说冒称他的学生是出于 生计。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 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 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 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第二天,李斯特 在音乐会上为她弹了最后一曲。
小象变成了大象,不变的是它心中形成的常识,小象受制于 绳,大象受制于常识。惊叹驯象人聪明之余,我们又是否意识到,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被常识禁锢了头脑,失去了创造力。
议论文素材运用八法
议论文素材运用八法为了迎战高考,每个考生都会搜集一些作文素材,但是从平时的写作训练来看,能应用在文章中的同学却很少。
针对这种现状,就如何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问题,谈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1.转换角度应用先看一则材料:一次,侯宝林想看看明代笑话集《谑浪》,探究笑的艺术,但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旧书摊,也没找到。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就不顾天寒地冻,一连18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一部10万字的书,就这样用笔抄录了下来。
这则材料,可写勤奋、刻苦、成功等方面内容的作文,是无须思考就能够应用的。
但换个角度,就能大大地扩展其应用范围。
如话题作文“站起来”,你可以从要在社会中站起来,成为一个巨人,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拥有丰富学识的角度来应用这则材料。
命题作文“学会说不”,你能否想到既要学会向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说不,也要向自己的惰性、懦弱和意志薄弱说不?“生命的价值”这样的题目,可以从艰难曲折和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个角度来联系应用。
再如,有一道材料作文试题,你准备以“精神无价”为写作角度,那么侯宝林的拼搏精神不也可以应用吗?2.对照比较应用《元史》记载:一次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正好路边有棵梨树,行人就都去摘梨,只有许衡站着不动。
有人问:“你为何不去摘梨?”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主人了。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写命题作文“一步与一生”,这则材料正好可从反面应用,以不跨越道德底线的一步,成就高尚的人格来入笔。
写“激励的价值”这一话题,既可以从他人激励的角度来写,也可以从自我激励的比照角度来写,这则材料不正反映了许衡能以道德信念自我激励吗?3.联想转化应用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了学校,但他靠在图书馆自学而成才。
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8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议论文如何使用素材 素材运用的方法
议论文如何使用素材素材运用的方法
一、正反对照,相互映衬
议论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正反对照论证法。
正面论述当然得使用正面材料,反面论证则要使用反面材料。
这样有正有反,正反结合,才能使自己的论证逻辑更加严密,论述更加有说服力。
二、同类叠加,连续用例
连续、密集地使用多个同类型的材料,让素材发挥“集团作战”的作用,使有着共同指向性的素材一起论证观点,从而彰显论证的力度和深度,也使文章显得丰满厚实。
三、一线串珠,镜头组接
以文章的中心论点为线,安排多组表现同一中心的素材,相应地推出若干段文字,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加以组合,捕捉几个特写镜头,剪辑组合素材。
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如果考生手中的事例较多,且性质相似的时候,可采用此法,使文章在结构上呈现出并列形式,一目了然。
四、点面结合,详略有致
剪辑素材时,考生还可以用点面结合、详略有致的方法。
所谓“点”就是在文章中突出某个新颖、别致的事例;所谓“面”就是在文章中展现某些一般性、普遍性的事例。
不过,“点”需要详写,“面”则可略写。
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值得借鉴。
当然,以上的方法可综合运用,进一步增加文章的魅力,斩获更高的分数。
议论文论据(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围绕观点取舍 用材 概述 扣观点评议
选材用材训练:
阅读下面一篇学生作文,看看其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有什么 优点和不足,尝试修改。
不要轻易说“不” 什么是“不”?那是对事物可能性的一种否定。当你说出“不”的 时候,那也就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没有希望。然而,世事无绝对。世 上几乎没有事情是绝对可能或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朋友,请不要不加思 索,就轻易说“不”。 不轻易说“不”,表现出一种智慧。 十几年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你认为互联网 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中国技术太落后,经 济也不行,发展互联网,简直是天方夜谭吧!”但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 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却认为互联网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大 胆探索,刻苦研究,不怕困难,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为了著名网站 “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马云不轻易说“不”可以看 出他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人啊。
“智慧”段修改: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 个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问他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有没 有市场。那位老板不假思索地说,没有。当时正从事翻译 工作的马云(要用来论证观点的人)却从这句话得到了启 发,他经过分析认为互联网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于是他 大胆探索,刻苦研究,不怕困难,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 成为了著名网站“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 道。(概述)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说“不”, 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路是人走出来的,许多看 似不可能的事,只要用心思考,仔细分析,没准就走出了 一条大道。 请不要轻易说“不”,这不仅仅是勇气,更是 一种智慧。(扣观点评议)
(1)“智慧”段
不轻易说“不”,表现出一种智慧。 十几年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 时问:“你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 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 发展互联网,简直是天方夜谭吧!”但这句话却启发 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却认为互联网在我 国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大胆探索,刻苦研究,不 怕困难,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为了著名网站“阿 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马云不轻易 说“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人啊。
做精雕细琢的工匠——议论文素材运用六大技法
供稿 /王学华一浙
,
●
议论 文素
做精雕细琢
旦 2o18 5 作文通讯
a 技 便 法课堂 星
不在 为 中 国的现代 化 建设 添砖加 瓦。 — — 2017年 高考 全 国卷 I佳 作 《江 山如 此
多娇 ,与 尔一竞 风流 》 文章 中有 “点”例——共享 单车和共享充
电宝 、地铁 和轻轨 、支 ,有 “面 ”例—— 中 国 的 科 学 产业 ,点 面 结合 写 出了 中 国社会 发 生 的 巨 大变 化 。
1.点面 结合 法 所 谓 “点 ”,即典 型性 的材 料 ,能 够 深 刻 体 现 主题 和 观点 的 材料 ,对这 样 的材料 要 进 行细致描写、深入分析 ,作为详写的材料。所 谓 “面 ”,即指 一 般 性材 料 ,应 以 概 述 和 列 举 为好 ,作为略写的材料。运用点面结合法 ,能 使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 。 此 法适 用 于考 试 时见 到题 目后 ,一 时想 不 到那 么 多 可用 的详 细 事 例 ,这 时 ,可从 想 到 的 那些 与 论 点 相贴 近 或 相 一 致 的有 限 的事 例论 据 中 ,选 择 自己 认为较典型 、把握较全面的事例进行详细叙述 ,并加以挖掘,而与之相关的其 他 事例 则 可一 笔带 过或 简要 叙述 。 点面结合 ,是作文素材典型性与丰富性的结合 ,是详写与略写的结合 ,具 有 较大 的实 用价 值 。 如 一篇 论 “挫而 弥坚 ”的作 文 中 ,作 者先 详 写 了爱 因斯 坦 成 才 的事 例做 重 点 论据 ,然 后 写道 : 正是挫 而 弥坚 的奋进 精神 ,使 爱 因斯 坦 终成 为举 世 闻名 的 大科 学 家。 由 此 ,我还 想到 达 尔文 长达 数 年 的环 球 考 察 、爱 迪 生 经过 无 数 次试 验 才有 的造 福 人 类 的 两千 多项发 明 、唐 玄 奘艰 苦 卓 绝 的 印 度取 经 之 行 ,还有 中 国女排 的 姑 娘们 用汗水 换 来的胜 利 。 这 篇文 章 就采 用 了点 面 结合 法 ,“面 ”的事 例 纵横 交 错 ,说 古论 今 ,中西 皆 有 ,思 路清 晰 ,说 服力 强 。 看 ,共 享单 车 、共 享充 电宝 方便 了人 们 的 生活 ;呼 啸 的地 铁 和轻 轨 节 省 了 城 市居 民的通 勤时 间 ;支付 宝和微 信 支付 等 移动 支付 手段 逐 渐 取代 了传 统 的 货 币交易,一部手机便行遍天下;屠呦呦提取 出了造福人类的青蒿素 ,诺 贝尔 奖是对 她 的嘉许 ,亦是 对 中华 民族 的期许 ;在 即将 到 来的 2018年 ,我 国研发 的 “嫦娥 四号 ”探 测 器 或将 着 陆 月球 …… 中国的科 技 产 业每 一项 革 新 和创 造 ,无
议论文写作运用素材的技巧
议论文写作运用素材的技巧一、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运用素材巧妙地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对素材进行阐释。
语言一旦亮起来,文章一定会异常耀眼,与人不同。
我总结了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排比列举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一组素材,让这些事实“胜于雄辩”。
一篇文章里若能安排一两处排比句,不但会加强语势,突出内容,加重感情,而且会更有力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适合自身才是王道”这一主题时,列举了史蒂芬•霍金、巴尔扎克、司马迁三个人。
他写道:“一部《时间简史》诠释了史蒂芬•霍金这位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整个生命历程,一部《人间喜剧》演绎了巴尔扎克这位孤独而热烈老人的全部心声,一部《史记》升华了司马迁这位受宫刑老人的尊严,他们都因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而成功。
”(2009考生优秀作文《适合自身才是道》)第二,名句串联名句串联,就是将一些名言名句、诗词歌赋按照需要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
有一点要注意,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形式,要把“引”与“证”结合起来,光“引”不“证”,会使文章成为经典言论的堆砌。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拥有豪迓慷慨的双翼去飞翔”时这样写:“豪迈慷慨的人生态度让人生充实、快乐。
但凡有名留世者,无不是拥有豪迈慷慨人生态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自信的豪迈慷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王昌龄杀敌报国的豪迈慷慨:‘胡未灭,鬓先秋,尘暗旧貂裘’是陆游壮志未酬的豪迈慷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毛泽东英雄人生的豪迈慷慨……这些彪炳史册的人,哪一个不是拥有豪迈慷慨的人生态度?”第三,参差句式我们根据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有变化地使用不同句式,以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变化而不呆板,丰富而不单一。
这样,文章既摇曳多姿,又朗朗上口。
例如一位考生在阐述“扬长避短”这一主题时这样写道:“短跑冠军,兔子莫属,为避狼追,强学游泳,重短轻长,此路不行。
议论文如何运用素材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议论文如何运用素材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一、学会分析,吃透含义,要给素材定性对一名学生来讲,要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是素材的积累,不断地有新的鲜活的素材补给,能够化为自己的学识见解。
而有了这些素材之后,重点在如何发挥它们的功能,体现素材在文章中的效用,正确理解写作素材的意义。
素材本身无所谓优与劣,如矿山中的各类矿物质,主要看你的利用提炼的目的,所以先要对自己掌握的素材的内涵分析理解透彻。
有些素材含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如预先不加以深入推究,在使用时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体味多元,注重选取,素材可一料多用一个好的素材其内涵与外延是非常丰厚的,它所蕴涵的常常不只是一个人、一件事本身,其中往往可以读到由此想开去的思想情感、政治文化、历史哲理等等。
从材料中读出不同的感受,提炼出各自理解的意义,并在不同的话题中从各自的角度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其文章的思想内涵得以提升,达到了较好的论证效果。
三、贴着行文,顺着思想,素材运用不死搬硬套把素材融化在自己的话语中,同自己作文的思考方向、议论角度与中心和谐地结合,读来没有一般学生把素材与自己文章的论述隔开的毛病。
现在我们老师对学生高考作文素材运用中动不动屈原李白苏轼等一类情况颇有看法,称之为“伪崇高”“伪文化”“伪思想”等,因为这些文章中的素材往往不是来自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而是靠死记硬背硬塞到文章中的。
这已经引起高考作文复习中许多师生的关注,我们也强调多用现实生活素材,所以学生也小心翼翼不太敢用。
对此,我想,若能够对素材有真正的理解感受还是可以大胆使用,不必忌讳。
四、文章不能写偏题扣住话题“距离”直入中心,接着的素材运用紧扣前面提出的中心观点的阐发与支撑,素材之后又扣住中心进行阐述。
总的来说,素材的运用要能够贴着自己的文脉,顺着自己的思想,不能够写偏题。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材料的引用+课件
年、中年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 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将这三者推之于人生, 不亦妙乎!
(优秀作文《人生三境》)
“材料作文”的引论重在由材料引出文章主旨。
开篇模式之一
引材—评材—观点
引 材
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引 用材料。其中概括重在一个“巧妙”上:引用的字数上要 巧,最多不超过80字;引用的内容上要巧,做到简洁—— 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老师对材料很熟);有度——紧扣 题目,有所选择,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引中评+观点
2.
•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 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 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 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 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 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 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 放进去。 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 见: 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 应该先放进去 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 作文回放: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一个小洞,就 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 谢,送上了一个大红包。修船工奇怪,说: “您已经付给我工钱了。”船主说:“那是刷 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 “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 说:
议论文中材料的使用
议论文中材料的使用议论文中材料的使用1、定向准确。
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分析会得出不同的观点。
所以,陈述材料时一定要尽力剔除与论点无关的枝叶,围绕论点进行概括,突出侧重面。
例如,要以《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事论证“要努力培养善听的耳朵”这一观点,这样陈述材料就比较恰当:齐王如果是一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家伙,邹忌的话纵然说得再动听也是对牛弹琴!要论证“感情影响着对事物的认知”就可以这样陈述材料:如果不是因为邹忌的妻子特别爱邹忌,她怎么会认为连自己都觉得“弗如(徐公)远甚”的邹忌会美过徐公呢?如果要论证“政府应设真话奖”这一观点,就可以这样陈述材料:如果齐王不设定奖励制度,群臣岂能放胆进谏?齐王有没有诚意?会不会是沽名钓誉?群臣没有理由不怀疑!2、材料熟悉,直接议论,避免啰嗦示例:话题“困境中的高贵心灵”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
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
但三闾大夫却必须沉江。
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失败的唯一选择。
他把政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是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选自《隆起的中国脊梁》3、多种表达方式使用材料(1个详例)大多数考生在论证观点的时候适当地加入一个或几个事例,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
事实上,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使议论形象化,更有力度。
比如,描述和抒情相结合可变平淡的叙述为生动的画面:屈辱、痛苦都浓缩在亡国的日子里,为马奴,吃马粪,谁愿意如此苟活一辈子?越王勾践渴望终有一日,率领越国的精兵利卒,驰骋沙场,一举消灭吴国;他渴望终有一日,为奴为隶的越国人,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做人。
于是他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坚持,以卧柴薪尝苦胆的方式来砥砺自我。
十年磨一剑,他做到了,真可谓“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4、先叙事例,再综合评价(两个详例)示例:话题“付出是成功的保证”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
十种常见的议论文素材运用方式+怎样拟写分论点
十种常见的议论文素材运用方式+怎样拟写分论点丨假设分析丨假设分析即运用假设推理对论据进行分析。
在原论据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推导出一个与既成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样,在条件与结果的对比中,读者能深深领悟论据所阐释的道理。
以经典素材“宋濂求学”为例,有位考生围绕“教育者应怀有容误之心”这样写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乡之贤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援疑质理”。
试想乡野小儿,立于尊者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贤达像漫画中的家长一样,对宋濂的失误毫不包容,那么宋濂根本不可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成为一代大儒。
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获有所闻”,最终于历史长河中留下身影。
这样,通过假设分析得出一个不可能成立的结论,与原有事实形成对比,让读者明白“怀有容误之心”的重要意义,这就使论证有了更强的说服力,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丨层层追问丨层层追问,是指在分析事例的过程中,以连续提问的方式对事例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体现全面而客观的立场或观点。
运用这种论证方式,可以营造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产生强烈的表达效果。
以“13年前,周国平为早夭女儿妞妞写下《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3年后,他以年过半百之身,为二女儿啾啾写出《宝贝,宝贝》一书,尽显为父之痴情”这一经典素材为例,一位考生在写“人生”这一话题的时候,便运用了设问的形式:周国平曾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发出疑问:一个婴儿,未出生多久就夭折了。
我们是该叹息他生命的短暂还是为他免受漫长人生中的苦楚而欣慰?我想,周国平的疑惑也是今之众人心中的疑惑。
人生所经历的种种,到头来究竟是丰盛的回忆还是沉沉的负累,大抵没有人能够逐条分析出个头绪来,也很少有人会认为:正是因为这样的悲喜交织、善恶相错,构成了起伏跌宕的人生。
文章开篇设问,生命的短暂是幸还是不幸,引人思索。
再由此生发开去,对人生中的回忆与负累、幸福与痛苦展开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人生的丰富多彩正源于此。
议论文如何使用材料
03 02
对材料进பைடு நூலகம்筛选和分类
01
根据论文主题和论点,筛选与主题相关的材料。
02
将材料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观点进行分类。
排除与论文主题无关或重复的材料。
03
确定材料的使用顺序
1
按照论文的逻辑结构,安排材料的使用顺序。
2
将最重要的材料放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以突出 论点。
3
根据需要使用过渡句或连接词,使材料的呈现更 加流畅。
议论文如何使用材料
目录
• 引言 • 选择合适的材料 • 材料的整理与分类 • 在议论文中运用材料 • 材料使用的注意事项 • 实例分析:优秀议论文中的材料运用
01
引言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论 证来表达作者观点、立场和态度的文 体。
特点
具有明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和严密 的论证过程,旨在说服读者接受作者 的观点。
保持逻辑清晰
在组织和呈现材料时,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确保文章的条理 清晰,易于理解。
实例三: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增强说服力
引用权威观点
在议论文中,引用权威人士或机构的观点可以增 强论点的可信度。
举例论证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论点,可以使论点更加生 动、具体,更具说服力。
对比分析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不同材料进行对比,可 以突出论点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
01
挑选与论点直接相关的材料,确保材料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 。
02
排除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避免文章偏离主题。
03
对所选材料进行筛选和分类,按照重要性和相关性进行排序 。
03
材料的整理与分类
[实用参考]议论文之材料的运用.doc
议论文写作——材料的运用一、因果分析法例1做事情要打好基础。
(观点句)达芬奇的老师开始不是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画鸡蛋,在经过了漫长的画蛋阶段后,他才开始创作人物作品,终于创作出《蒙娜丽莎》这样的巨作,成为一代宗师。
(材料句)为什么老师开始要求他反复画蛋呢?实际上就是要他打好基础,用眼细致的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能得心应手了。
(分析句)可见,打好基础对做好事情是多么重要。
(结论句)例2坚持就是胜利。
(观点句)德国医生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能杀死病毒的新药,他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试,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造福了人类。
(材料句)为什么实验失败了那么多次最终还能走向成功呢?那是因为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始终坚持不懈,从未放弃,直到606次新药研制成功。
(分析句)可见,成功源自坚持,坚持才会胜利。
(结论句)例3山外有山,提醒我们要谦虚。
(观点句)年少时的苏轼曾狂妄自负,他在自家门外挂了一幅对联,上面写道“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被一位老者问得哑口无言之后,将这幅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
(材料句)为什么苏东坡会改换对联?那是因为老者的那席话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和自负,让他懂得了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唯有谦虚求学才可成就一番大业。
(为什么苏轼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那是因为他从这件事中认识到虚心的重要……)(分析句)事实证明,只有虚心才会使人进步,不断走向成功。
(结论句)二、假设分析法例1面对困难,我们应该选择顽强。
(观点句)贝多芬双耳失聪,仍旧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命运交响曲》。
(材料句)假如他在困难面前,屈服于命运的打击,不能够与人生的厄运抗争,怎么能谱写出震撼人类心灵的乐章,创造音乐的奇迹呢?(分析句)因此,人生的风雨来袭时,我们应该选择顽强面对,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结论句)例2坚持就是胜利。
(观点句)德国医生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能杀死病毒的新药,他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试,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造福了人类。
如何运用丰富的论据增强你的议论文论证力度
如何运用丰富的论据增强你的议论文论证力度运用丰富的论据可以有效增强议论文的论证力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在写作议论文时更好地运用论据,并提升论证的强度和说服力。
一、搜集充分的材料要想增强论证力度,首先需要搜集到充分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有关该议题的统计数据、研究报告、专家观点、案例分析等。
在收集材料时,可以借助图书馆、学术期刊、研究机构网站等渠道,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二、运用多样的论据类型在议论文中,可以运用多种类型的论据,如例证、统计数据、权威观点、比喻、引用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论据可以相互印证,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类比、因果关系等方式运用论据,从而增强论证的深度和广度。
三、对论据进行充分分析在使用论据时,不仅要搜集到足够的材料,还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分析论据的来源、背景、适用范围等,可以找出论据的核心观点和证据,并与自己的立场相结合,增强论证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四、注重逻辑推理的运用论证力度的增强还需要运用逻辑推理。
要注意论证中的前提和结论的合理性,避免逻辑错误和谬误。
常用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关系、充足条件、必要条件等,合理运用这些关系可以使得论证更加合理和严密。
五、增强驳斥与反驳在议论文中,要注意对反方观点的驳斥与反驳。
通过客观分析反方观点的不足和缺陷,可以增强自己的立场和论证力度。
此外,要注意礼貌和谦虚,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以维持良好的辩论氛围。
六、合理组织和连接论据为了使得论证更加清晰和有力,需要合理组织和连接论据。
可以采用递进、对比、转折等的文段结构,使得各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此外,要注意使用过渡词、连接词等,使得论证过程更加连贯和顺畅。
七、正确引用和参考文献管理在使用论据时,必须遵守学术道德和引用规范,正确引用并管理参考文献。
在文中引用他人观点或研究成果时,应注明出处,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列表。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也可以避免抄袭和知识产权纠纷。
议论文素材运用技巧
议论文素材运用技巧第一,合理选择素材1.素材的可靠性:选择有权威性的材料,如学术研究、专家观点或经过验证的事实。
2.素材的新鲜性:选择最新的素材,以增加文章的时效性和说服力。
3.素材的多样性:选择不同类型的素材,如数据统计、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以展示全面的论证。
第二,灵活运用素材在文章写作中,灵活运用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运用素材的技巧:1.引用权威观点:引用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的观点,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2.运用数据和统计:使用具体的数据和统计结果,以提供有力支持和证明观点。
3.描述实际案例:列举真实的案例或故事,以使观点更加具体、生动,增强读者的共鸣。
4.引用引人深思的语录:引用一些具有启示性的语录或名言,以激发读者对话题的思考。
第三,合理组织素材合理组织素材是将素材有机地融入到文章结构和逻辑中,以使文章整体更加有条理和连贯。
以下是一些建议:1.开篇引入:文章开篇时可以用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例或数据引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2.主题陈述:在文章的开篇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论点,为后续的素材选择和运用提供指导。
3.论述和分析: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进行论述和分析,逐步深入地阐述观点。
4.曲线回归: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可以回归到开篇引入的素材,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加强读者对观点的记忆和接受程度。
第四,合理引用和注释素材在使用素材时,需要正确引用和注释以保证文章的学术诚信和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要点:1.引用格式:根据不同的学术规范选择适当的引用格式,如APA、MLA等,确保引文准确无误。
2.引用位置:在文章中适当的位置引用素材,如引言、论述、结论等,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观点。
总之,素材运用技巧是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以上所述仅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要注意的是,在运用素材时应保持合理性和客观性,并尽量避免极端观点和过度引用。
议论文论据使用技巧
二、议论文论证标准段(完全段)的构段模式 一个标准的议论文论证段应该有三层:起始层、展开层、终结层。 1.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一般是简洁 明了的一个句子或两个句子。 2.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一定分析论证、事例论据 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 对论点进行论证。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 理可以是因果分析,也可以是假设论证。展开层一般由“简要说理+事例论 据+意义分析”组成。
议论文论据使用方法
1.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 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 学数据。
2.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 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 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 以及成语俗语。
①引用史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 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 从而化解矛盾。 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愿当众 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的事例。 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 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3)意义分析,是围绕段首中心句从正面分析事例的意义和结果,以达 到论证段首中心句的目的。
3.终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 或中心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上面雷同或重复。在衔接上可加上“因 此”“可见”“由此可知”等字样。
但是要注意的是: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 引出,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 一致,概述正确。终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材料运用(活用课本材料及一材多用)
一、材料的积累
1、在语文课本中淘金。收集5-10个古代文学名人的事 、在语文课本中淘金。收集 - 个古代文学名人的事 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 例,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记住名篇 名句、典故诗词。语文教材 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 语文教材, 名句、典故诗词 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 只要能合理利用,素材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 只要能合理利用,素材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 2、跨学科淘金。收集 -10个文化或体育名人事例。文 、跨学科淘金。收集5- 个文化或体育名人事例。 化名人以科学家及改写历史的人物为主,如牛顿、霍金、 化名人以科学家及改写历史的人物为主,如牛顿、霍金、 孔孟、老庄等。体育名人:如姚明、刘翔、 孔孟、老庄等。体育名人:如姚明、刘翔、顾拜旦 更快、更高、更强”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更快、更高、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乔 贝利等 丹 、贝利 3、向近代叱诧风云的伟人致敬。收集5-10个影响世界 、向近代叱诧风云的伟人致敬。收集 - 个影响世界 的近代名人事例,如毛泽东、邓小平、凡高、鲁迅、甘 近代名人事例,如毛泽东、邓小平、凡高、鲁迅、 地等。 地等。 4、关注现实人生。如收集 感动中国” 、关注现实人生。如收集2008-2010“感动中国”的人 - 感动中国 物事例。 物事例。
7、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 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非囚秦, 说难》《孤愤》 》《孤愤 三百篇,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 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 。(《 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滕王阁序》 志。(《滕王阁序》) 9、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 、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
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
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
那么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有哪些呢?下面请一起来看看吧!议论文使用论据的技巧作为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论点和论证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在论据的使用方面确实有不少独到之处,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立、摆、议结合立,就是亮出论点;摆,就是摆出事实;议,就是讲明道理。
其中,议中扣题至关重要。
【示例】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能盲目地追求。
(这是立)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爱国诗人屈原在其一生中都保持了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他宁愿自投汨罗江,也不愿玷污其追求。
(这是摆)屈原在人生追求面前,从来没有忘记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
(这是议)二、叠用论据叠用论据就是将同类论据叠加使用。
叠用论据不仅可以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活跃的思维,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
值得注意的是,叠用论据时,所用论据都必须紧扣论点,文字必须简练,叙述必须有条理;否则,就会使文章结构混乱,论证矛盾或烦琐。
【示例】找准位置,是张骞行出的驼铃阵阵,是苏武牧羊的忠诚刚烈,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漫漫,是卫青迎向大漠的旌旗猎猎,是岳飞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浪花飞舞与雄心勃勃……(这是叠用论据)找准位置,不能让迷雾遮住双眼,不能任狂风吹散信念……即使我们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即使我们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我们也要依然坚强地擦亮双眼,寻找生命的契机,等待机遇的光临。
(这是紧扣论点论证)三、繁例简例结合繁例,就是详细地叙述一个事例;简例,就是叠用许多同类论据。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繁例简例结合论证,繁例与简例必须同类或相关。
2023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及五大类写作素材
2023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及五大类写作素材写议论文时,对于素材,倘若仅靠死记硬背而不懂得运用,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
古今中外的素材浩如烟海,我们要注重对素材的整理与转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
我们考试时,常常有这样一个感受:考前自己看过的几则素材、几篇范文,考试时我们大多会用到;考试结束后,我们就会为自己“猜中”作文题而兴奋不已。
其实,这就是联想的结果。
不同的考生在考前阅读不同的素材,考试时却能将其运用到同一个题目的写作中;而有的考生可以将同一则素材运用到不同题目的写作中。
可见,对素材进行有效联想、多角度分析,是运用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要想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概括,讲逻辑,重过渡,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
01善于联想杨绛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
”想象或联想对于作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想时,选取的事例要经典,尽量不要写我的邻居、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等常见的生活事例,也不需要进行细节描写。
分析素材时,更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要自说自话。
对熟悉的素材,不仅可以从正面论证,还可以进行反面论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说“但是”,多方面、多层次地对素材分析论证。
比如《乡土中国》中有一句话:“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这句话好像无关紧要,但如果我们善于联想,就能写出一个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议论文片段——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因为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这也是大自然给人的启示。
“一叶落知天下秋”,大雁南飞,预示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蜻蜓低飞,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才能明晓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联想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写成以下片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叙述材料时应 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灵活剪裁。
例:达芬奇画蛋
基础重要
从达芬奇的角度去叙述,谈他认识到 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 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
教师的引导作用 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叙述,谈老
师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 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激发了不 可遏止的斗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忧心如焚,发展生产, 修造兵器,招募兵士,亲近百姓;劳作不休,耕作田地,体察民 情,赈济灾民,教化子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长期地为 国为民忧劳,终于换来百姓的富足,民心的拥护,武备的强大, 国力的兴盛,成就了霸业。可见,忧劳可以兴国。
议论文论据的运用
今日内 容特别 重要!
学习要求:
1.准备好学习用品,拿出你的语文笔记本。 2.观看网课时,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完 成每一次的思考任务,及时做好笔记,完成相 关课堂练习。 3.上课过程中,老师会留出一定的空白时间供 大家阅读、思考、做笔记、完成练习。
课程目的
1.掌握使用论据的方法,提高议论文的说服力。 2.培养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提高写议论文的能力。
③位卑末敢忘忧国——
三分钟口头作文开始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
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
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
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
吗?” “理查!”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一直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
持着,没有被打破。
三分钟写作开始
压缩概括:理查·派迪,虽然第一次赛车获得
了第二,但在他母亲的激励下,他并没有满足,
最终成为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
小结:论据使用需注意的第一点:
练习:将下列材料作为论据,灵活剪裁, 论证三个论点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遂入见。”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为此要 去求见鲁庄公。他的一位同乡对他说:“有权位的人会 去谋划的,你又何必去参与?”曹刿回答说:“有权位 的人很浅陋,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见鲁庄公。)
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 明炸药。
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 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 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 的负担。
诺贝尔努力的经过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点燃的导火线,一声 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极大的威力,路人在旁边不禁惊 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 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 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再见!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暗暗 立下志向——兴越灭吴,目标廓清了他心头的迷雾,点燃 了他心中的明灯,照亮了他前进的航线,卧薪尝胆,虽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乏其身,但他始终不懈怠,终于在 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成为长江流域的霸主。
2.忧劳可以兴国
注意关键词,忧劳——既有忧也有劳,即有所行动。 忧劳后的结果——兴国。兴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论据论述要简明扼要。
议论文论据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 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 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 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 材料。
材料往往是多义的,用它论证观点时就
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 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 来,让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 一。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为此要去求见鲁庄公。他 的一位同乡对他说:“有权位的人会去谋划的,你又何必去参与?”曹刿回 答说:“有权位的人很浅陋,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见鲁庄公。)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 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于是,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坚持不懈,矢志不渝,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 掉吴国。
1.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注意“只有……才”表条件关系,所以要强调信念是什么, 信念对理想实现的作用。
【练习】
公元前491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赦免回国之后,就确立 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于是,他 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十年生聚。十 年教训”,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 举灭掉吴国。
1.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忧劳可以兴国 请根据论点对故事进行灵活剪裁,并用简洁的文字把材料作为 论据叙述出来。
③④诺贝尔最后一次试验的场面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 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炸药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下论点,失败是成功之母
1.经历了失败; 2.经过不懈努力,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3.最终取得了成功。 材料与之相关的只有②(经历了数百次失败)和⑤(最终 发明了炸药)。那么①③④叙述时就可略去。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为此要去求见鲁庄公。
他的一位同乡对他说:“有权位的人会去谋划的,你又何必去参与?” 曹刿回答说:“有权位的人很浅陋,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见鲁 庄公。)
②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三分钟口头作文开始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 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 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 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 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 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 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 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
主人翁的资格了。
上述三例都用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作论据, 但因立论角度不同,选择论据的角度也有变换,这 就是对论据材料的灵活剪裁。
有时候材料过于庞杂,就需要精心剪辑,决定取舍; 有时候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 明论点上加以充实; 有时对论据材料可以完整地抄录引用; 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 引述; 有时可以分析引用,即把论据材料中的原话穿插在 阐述或评析之中。
我们不妨这样论述: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 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 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 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 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总结经 验教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 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例2、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
母亲报告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妈!”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 “但是,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是很好的事情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明确:这段材料比较长,照抄显然不行, 如何取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论点,明确论点需要我们写出什么内容。
失败是成功之母
它具有三个要素: 1.经历了失败; 2.经过不懈努力,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3.最终取得了成功。
再来一段段的分析素材内容: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为此要去求见鲁庄公。
他的一位同乡对他说:“有权位的人会去谋划的,你又何必去参与?”
曹刿回答说:“有权位的人很浅陋,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见鲁
庄公。)
重点、难点:
学会围绕论点和论题,恰当地使用论据; 处理好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回顾: 论据的选择: 1. 要贴切(围绕中心论点) 2. 要典型 3.要真实 4. 要新鲜
论据的使用
例1、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事例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该怎样使 用呢?
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小结:论据使用需注意的第二点:
2、论据要根据论点灵活剪裁,有所 侧重。
灵活剪裁的目的,就是为论点选 择最恰当的论据。
规律总结
学 新颖
使用
论据的叙述简洁 论据灵活剪裁
课堂小结
这两节作文课我们学习了选择和使用论据 的一些要求、技巧,关键是同学们能付诸写作 实践。真正要用好论据,需做到: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积累 2、 “学而不思则罔”——勤思考 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勤练笔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 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 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点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 了极大的威力,路人在旁边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 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①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5分钟写作开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始者”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