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滨小城》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祖国山河”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写了海滨的大海、沙滩和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等场景,展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课文语言清新,表达准确,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读中感悟,读写结合”为基本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能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中的段落,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五、教学策略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图文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滨小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风光吧!(板书课题:海滨小城)齐读课题,提问: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课文描写的是一个海滨小城)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海滨小城充满期待。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蚂蚁做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蚂蚁做操》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蚂蚁做操的场景,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规律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的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观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具和模型,如小蚂蚁的图片、几何图形等。

2.学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学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教学环境准备: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一个蚂蚁做操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规律。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howmany-》教学设计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howmany-》教学设计

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How many》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教版PEP三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How many》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教学内容Part A Let’s talk & find and count二、教学目标1. 掌握句型: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I can see 12. Wow, so beautiful.2. 学会询问物品的数量,并且在实际情景中自然运用。

3. 通过大声朗读,能理解对话大意,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1. 学会运用由How man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 学能够熟练地用英语数数。

四、教学准备单词卡、录音机、磁带、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Warming-up)游戏:说数字(复习数字1-10)。

教师举起右手做出各种表示数字的手势,每次出示四个数字手势,让学生记住顺序,然后教师把手放到背后,让学生依次说出来。

也可以让小组竞赛。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1.教师呈现对话情景图,但遮住风筝部分,只呈现两个小孩抬头看天空的情景。

让学生猜两个小孩在看什么,引出单词kites和句子Look at the kites!并领读。

2.呈现完整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谈论图片,数数图片上有多少风筝。

引出数字eleven和twelve并教读。

注意twelve的发音。

3.播放对话录音,提出问题: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4.播放Let’s talk的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

让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

5. 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尝试说出所听句子的汉语意思。

6.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表演课文。

7.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Find and count的图片,并提问:How many birds do you see?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利: I see ….答案。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划龙舟》。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关键词。

•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短文。

•能够正确书写相关的字词和句子。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相关字词和句子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文《划龙舟》的教材、幻灯片或黑板。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笔、纸、黑板、黑板笔。

•相关练习的教辅资料。

导入新课1.现场绘制一艘龙舟,并请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模拟划龙舟的动作,引入课题。

学习课文1.分发课本,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划龙舟》。

2.提问:这篇文章讲了什么事情?龙舟比赛的过程有哪些?请同学们找出关键词。

3.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重点朗读关键词。

4.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情感教育1.谈论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龙舟比赛背后团队合作、互相支持的精神。

2.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团队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语文知识学习1.教授生字生词,让学生听写并默写相关词汇。

2.练习书写相关词汇和句子,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笔画和结构。

1.学生互动讲解文章的关键词和重要句子。

2.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相关习题。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3.写一篇小文章,描述自己参加过或观看过的类似团队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注意: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中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复习回顾1.提问学生关于龙舟比赛的相关问题,复习已学内容。

2.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文章,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拓展延伸1.请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龙舟比赛和传统节日的知识,如端午节。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参加团队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1.记录学生的表现和问题,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保证教学效果。

注意: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中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设计.doc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设计.doc

高中语文部编教材必修一第六单元(一)单元设计理念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和写作针对性的能力。

教学目标1.阅读《劝学》《师说》,了解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理解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

2.学习《反对党八股(节选)》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措施的批驳思路,以及态度鲜明而又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3.学习《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的写作技法,以及睿智犀利而又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

4.学习《读书:目的和前提》,把握复杂议论文阅读方法;学习《上图书馆》,理解前人的学习经验。

5.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6.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要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2.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

3.领会作者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把握其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鉴赏文章的说理艺术,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教学难点表达的思辨性和议论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教学方法讨论、探究、点拨。

教学课时13课时。

1.第十课:群文教学设计,共4课时。

2.第十一课:单篇设计,共2课时。

3.第十二课:单篇设计,共2课时。

4.第十三课:群文教学设计,共共2课时。

5.单元学习活动,读书经历交流会,共1课时。

6.单元写作指导,共2课时。

《劝学》《师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荀子、韩愈及相关文学知识;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味文中蕴涵的“学习之道”和“从师之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择师标准;明确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优秀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

三年级阅读教学上的要求,重点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基础,在设计此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时,尤其注意这三个方面目标的训练,精心预设了由内容与词语归类双结合的词语教学;以“海水五光十色”为教学重点,铺开对句子的赏析,并指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句子写具体,力求使学生的语言有量的积累与质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读“饶、威、武”等10个生字;在语境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富饶、五光十色、瑰丽”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自己喜欢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

3、学习“海水”的描写方法,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并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及文字介绍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聊聊西沙群岛的概况1、课始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欣赏。

2、(板书:西沙群岛)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先看“群岛”,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了什么?对于西沙群岛你又了解些什么?3、朗读:“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度地拓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

】(二)谈谈对西沙群岛的初步印象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反复地读上几遍。

2、集中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句子。

小学语文三下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邱结瑜、叶萍、杨濮源)

小学语文三下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邱结瑜、叶萍、杨濮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熟读课文,识记文中生字词,并完成在线朗读及听写。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秦文君。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

【评价反馈】1.能正确书写生字词。

2.在文中批注感受。

【主要内容】1.闪视记忆(词语检测)2.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理解难懂句子,做批注。

3.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评价反馈】1.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难懂词语。

2.能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主要内容】1.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理解关键句子。

2.理解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理由。

【评价反馈】 1.试卷测评。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 由生字“胆小鬼”,引导比喻性、口语化词语“淘气包”“小书虫”等,引出同性质词语“剃头大师”。

2.读题。

师: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指名说)——剃头的技艺十分高超。

师:作为一名“剃头大师”,肯定“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和“一把老掉牙的推剪”。

理解“锃亮”“老掉牙”,提示“猜一猜”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胆小鬼”一词包含了本课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

扣题导入,巧妙地链接文中题目及词句,通过“锃亮”“老掉牙”两个词语的理解,引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

本课时教学评价与反思【优点与特色】1、朗读训练扎实有效,善于借助提示语或重点词语适时指导点拨,学生能充分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心理,在此基础上做到用多种方法朗读,情感的表达借声音、语速等,演绎得尤为精彩,这对于只有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可见平时的课堂训练做到扎实有效,学生的在提升知识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审美,提升语文素养。

2、大胆尝试创新,把微课穿插于课后补充学习,有清新创意。

【问题与建议】1.过于注重工具性,文章的童趣体现不足。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优质版教案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交流平台”板块是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颤”是翘舌音,“巍”和“哄”读一声。
(2)(出示课件15)齐读词语,尝试分类。
提问:你能给这些词语分类吗?
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类:第一行是神态描写;第二行是环境描写。
(3)(出示课件16)布置任务:这种ABB形式的词语你也能说吗?
①学生练说,同桌互说。
②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描写颜色和描写神态两方面对词语进行分类。
关注结构:本单元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关注描写:“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供学生朗读、背诵。诗人用猿声山影来衬托舟行的轻快,把在流放途中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畅快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1)(出示课件11)请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第2题中的两句话,围绕这两句话说一段话。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①指名学生围绕“真多”“喜欢”交流这两句话的意思。
②提问:你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呢?
③(出示课件12)学生交流发现:第1句可以从车站人的数量、人在干什么、有什么样的人等方面来写。第2句从夏夜里最喜欢干的事、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色等方面。
(设计意图:学习8个ABB式词语,积累了词语,学会仿写和运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2024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教学设计

2024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教学设计

◎教学笔记六复习与关联单元集体备课对比原教科书的总复习,新教科书不仅将“总复习"改成了“复习与关联",更是从结构上进行了改编,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引导学生对全册的学习内容从横向、纵向进行各知识点的联系构建。

首先,教科书通过“知识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全册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构建全册的知识结构;再按照主题逐一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将同一主题的内容进行合并整合,构建各知识点的纵向联系,系统掌握每个主题的知识;最后通过“应用提升"横向沟通各主题间的联系,综合运用各主题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书中的“复习与关联”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几个新的要求:(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培养。

如教科书中的每个复习板块都采用对话或者是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自主构建体系。

(2)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体现新课标中的知识结构性。

教科书在对话的形式下,呈现出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点展开思考。

如20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通过两幅图将数位、数的意义和数的组成融合在一起。

(3 )注重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

如一开始就让学生掌握画“知识图"进行整理的方法。

由此可见,"复习与关联"不仅关注“知识整理”,更关注“人的发展”和“知识的建构”。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也通过画“知识图"进行过单元整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

所以,解决本单元的问题和习题,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难。

但是要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是复习的难点。

1.对比原来的总复习,“复习与关联"的教学目标有更高要求。

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教学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幻灯片,复习生字)2.读词语。

3.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二、出示第一幅图1.看图:小朋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2.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4.出示幻灯片(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常着急的语气?5.指名读。

6.自由读。

7.齐读。

过渡语: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光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得想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三、出示第二幅图1.谁来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呢?2.指名读。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的心情。

4.出示字幕(第2、3自然段),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5.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说说你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呢?7.老师演示,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8.哪位同学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四、读整篇课文五、拓展1.讨论乌鸦喝水办法的优缺点?2.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六、板书19.乌鸦喝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去游乐园》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第二课《去游乐园》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二课《去游乐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理解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习流程】一、导入1.列竖式计算。

32×2= 21×3= 12×4=23×3= 32×3= 11×8=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竖式计算的复习,为本节课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奠定基础。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淘气是这样算的,他做得对吗?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观察54页上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尝试独立解决情境中的三个问题。

3.看一看淘气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判断对错,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第二步:互学要求1.和同伴说一说获取的数学信息及提出的数学问题。

2.和同伴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在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探索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根据情境中的几个同类的乘法问题,直接呈现了淘气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其中最后一个算错了,从而巧妙引出下一个问题,为探索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做铺垫。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写出自己的算法,并说出理由。

2.自学书中的三种计算方法(横式、列表与竖式),尝试说出自己对每一种方法的理解。

2024新教材: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024新教材:三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活动意图:学生读文后,对西沙群岛有了整体的认知,与文本产生共鸣。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③思维能力: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5.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4个方面具体地描绘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特别是海水和海底这两段,更为精彩。
2、体会出西沙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意图:创设情境,多媒体的音画渲染与教师声情并茂的导课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教学作了精彩的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
1.学习生字词
2.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1.学习第三自然段
现在我想请三位同学把你们在海底看到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向老师们介绍一下(指名读)
学生活动:
1.根据图片猜地方。
2.书空课题,齐读。提出质疑
3.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4.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度。全班齐读
5、先观察,在书写
活动意图:以图片入题,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生字、生词、多音字,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环节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了解大意。
教师活动:
③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课文视频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并积累好词好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 荷叶圆圆》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 荷叶圆圆》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 荷叶圆圆》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阅读兴趣。

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内容,包括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能够进行简单的情感表达。

3.能够通过描述荷叶的形态特征进行联想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课本2.图片或实物荷叶3.PPT或板书内容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荷叶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对荷叶的好奇和想象。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

3. 情感表达1.分组讨论荷叶圆圆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荷叶的感受。

4. 联想与想象1.通过描述荷叶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2.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的荷叶圆圆。

5. 拓展活动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叶子,描述不同叶子的形态特征。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作一篇描写叶子的小故事。

五、归纳总结1.回顾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2.强调荷叶圆圆的形象特征和情感内涵。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的形态特征并画出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荷叶圆圆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自然题材,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荷叶圆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荷叶圆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荷叶圆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以诗歌朗诵《13荷叶圆圆》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荷叶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13荷叶圆圆》的内容和意境。

2.能朗读流畅,感悟其中蕴含的意义。

3.能够理解荷叶的形状特点,培养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的意境。

2.难点:理解抽象意象,如何表达荷叶的外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诗歌《13荷叶圆圆》的音频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荷叶的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诗歌,重点讲解生字词和句子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3. 讨论交流(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荷叶的特点,学生通过互动讨论,感悟出荷叶的形状特征。

4. 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练习,相互交流表达感悟。

5. 拓展训练(10分钟)老师出示图片或实物荷叶,让学生观察荷叶的真实形态,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6. 总结(5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和学到的知识。

五、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诗歌《13荷叶圆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

2.创作一幅荷叶的画作,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通过诗歌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自然观察能力。

通过课堂活动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但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3荷叶圆圆》教案,希望能有所帮助。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跟着课本去旅行 ,领略祖国河山美 大单元主题情境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跟着课本去旅行 ,领略祖国河山美 大单元主题情境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跟着课本去旅行,领略祖国河山美大单元主题情境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六单元跟着课本去旅行,领略祖国河山美—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 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古诗三首》描写了山水美景,《富饶的西沙群岛》展现了海疆的优美风景、丰富物产,《海滨小城》描绘了南国的美丽景色,《美丽的小兴安岭》介绍了北国四季迷人的风景。

单元篇章页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人文导语,饱含了对祖国的深情与赞美。

本单元的选文充分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并且体裁多样,涉及诗歌和散文等。

从时间上看,不论是由古至今的历史变革,还是由春到冬的四季变化,都从不同时间维度呈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泡泡语提示引导学生聚焦一个典型段落,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

《海滨小城》通过课后题引导学生关注多个典型段落并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教材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作了系统编排,现梳理如下:册次单元阅读要素三上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下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上第六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通过梳理发现,这些阅读要素一脉相承,学习要求的难度螺旋式上升。

三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四、六年级重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观点,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前后关联,循序渐进,逐步落实。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从单元编排看,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习作是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

第六单元+小说+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小说+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小说教学设计一、立足课标,明确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二、深入文本,确立各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2.《祝福》/鲁迅(1)概括故事情节;(2)分析次要人物在“环境”构成中的作用;(3)分析祥林嫂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4)品味小说语言,感受其中丰富的内涵与深厚的韵味。

13.《林教头凤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2)分析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3)分析林冲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14.《促织》/蒲松龄*《变形记》(节选)/卡夫卡(1)理清故事发展脉络;(2)赏析小说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3)理解小说的社会批判意义;(4)体会幻想与现实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寻找共性,完善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界定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空场所,以及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情节是按一定结构原则组织而成的‘事件’和人物活动的过程。

”结合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的课文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出发,探究小说“主题”,同时对各作品的写作手法进行赏析。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对接高考两大模块:一是高考中小说题的考点探究分析,二是写作“叙事如何引人入胜”。

本周教研主要研讨下周教学任务:《祝福》《林教头凤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5课时+2课时)。

【学习活动一】初读文本,小说三要素——理清“情节”1.《祝福》——撰写祥林嫂生平大事年表祥林嫂生平大事年表序号时间节点祥林嫂遭遇祥林嫂身边人态度1 到鲁镇以前2 冬初到鲁镇3 到鲁镇后的来年春天4 来年底5 又过了两年6 一年春天重到鲁镇7 重到鲁镇第一年8 重到鲁镇第二年9 重到鲁镇第三年10 去世前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山神庙”案件调查表“山神庙”案件调查表嫌疑人身份死者身份嫌疑人与死者关系案发地点杀人动机证人证物案件过程再现【学习活动二】再读文本,小说三要素——分析“人物”1.透过祥林嫂的“眼睛”看祥林嫂性格心境;2.结合林冲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分析林冲性格形象;3.捕捉文中的“细节描写”《祝福》——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课前解析】关注主旨:《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关注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按“总-分-总”顺序分为3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总领了全文。

第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的生物、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第6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与开头互相呼应。

其中,第5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一关键句来描写的。

关注语言:本文语言生动,及其富有儿童情趣。

关注配图:课文配有一幅西沙群岛的图片,视野开阔,海水碧蓝,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饶、优”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参”,会写“优、淡”等13个字,会写“位于、部分”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3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

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3.能选择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4.能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描述图上的景观。

【教学重点】1.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任务情境同学们,在我国海南省三沙市有一个可爱的地方叫做西沙群岛,看!多美的景色啊!(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美景图)最近,西沙旅行社决定招募一批小导游,成为小导游的同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还可以获得“金牌导游”的荣誉称号呢,只有认真学习,对西沙群岛了如指掌的同学才能正式成为小导游,有信心试一试么?二、我为西沙群岛做代言【任务一:群岛位置我知道】1.通过预习,你知道西沙群岛在哪吗?(1)指名谈: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双减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双减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双减课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 个生字,会写“寒”“径”等13 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通过圈画关键词句,了解三首诗所写的季节,并发现词句与季节的关联。

4.通过朗读、小组研究、师生共读等方式,理解作者描写不同景物时的不同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步:圈画词语,寻找秋天1.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这三首诗的题目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山行:在山里面行走。

--赠刘景文:把这首诗赠送给刘景文。

--夜书所见:夜晚把所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3.大家把这三首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

三首诗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秋天?请把能让你感受到秋天的词句圈画出来。

(1)先来说说《山行》。

--我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看出是秋天,枫叶在春夏秋冬都有,但是在秋天会变得很红。

--我是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看出来的,霜是一种自然现象,深秋的时候霜天比较多。

--我是从“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诗感受到的,里面的“寒山”是指山上让人感觉比较冷,结合前面的诗句我知道这是深秋时候的山。

(2)再来说说《赠刘景文》。

--我从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看出是秋天。

“荷”指的是荷花,“荷尽”是说荷花已经没有了,那应该就是秋天。

--我也是从“荷尽已无擎雨盖”看出的。

荷叶残败后挡不了风雨,所以叫“已无擎雨盖”。

荷叶都残败了,说明到了深秋了。

--我是从“最是橙黄橘绿时”看出的,橙子和橘子成熟的季节,那肯定是秋天。

--我是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一句看出是深秋时节的,因为菊花在初秋盛开,而此时已经没有了。

(3)再来说说《夜书所见》。

--我从“萧萧梧叶送寒声”这一句看出这是秋天。

--我是从“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句看出的,因为里面直接提到了秋风。

第二步:结合景物,感受作者的情感1.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所写的景物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第1课《群星灿烂》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广东省教材研究室、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编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知识讲授课
教学设计者:广州市美华中学沈德祥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两课,计划需要4课时。

第一课分2节课完成,本节设计为第一节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对巨幅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一画的欣赏、分析,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索艺术家创作的方法和群体人物画的特征,认识美术与生活、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获得群体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收集、查阅有关资料、摄影、绘画等活动来了解科学家光辉的人生达到陶冶学生美的、高尚的情操,树立起他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及群体人物画的特点、基本构图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合作、勇于攀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四、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艺术与生活、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2、难点:如何使学生获得创作群体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六、作业要求
1、知道群体人物画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析群体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征。

3、学习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

七、教学活动过程: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较好地贯彻了美术新课标的5个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的光辉业绩,感受、观察、体验群体人物画的创作规律和艺术特征。

课堂上,我以课件的形式提出问题;展示了“两弹一星”、“神州五号”、画家们创作油画,《请历史记住他们》的过程等图片;采取分组就坐并分别展示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分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英雄人物群像的构思表演等方法,增强了学生对群体人物画的感受力和想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教学中我还能注重探索“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实践研究,用小组学习卡中的《评价表》较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每一小组的学习情况,强化了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和激励作用。

由于是分组学习,在课前应指导各班同学根据自愿的原则及兼顾男女比例、学习成绩方面的因素组建好学习小组,选好组长、纪录员、纪律监控员,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分组的效果。

我在上这一课时,因没有重视小组的组建,故此大大影响了课堂效果,评价上也打了不少折扣。

这一点值得总结和反思。

九、改进措施:
重视学生学习小组的组建,组员分工落到实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资料,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时间的分配调控也要合理,尽量多给时间学生讨论、活动。

课题:《群星灿烂》学习卡
小组讨论题:
1、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群体人物画有什么艺术特征?
3、假如让你们创作一幅革命英雄群体人物画,你们设想怎样构图?请你们小组
成员尝试扮演不同的英雄人物动作,并组合成一组群像。

小组学习评价表
《群星灿烂》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索”活动,结合语文、历史课,收集我国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临摹或创作一幅有创意的群体人物画。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研讨、探究的能力,树立起热爱祖国、团结合作、崇尚科学的信念;
2、尝试、体验群体人物画的创作过程。

三、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发现法、探究法
四、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创作群体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b)难点:如何利用小组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创作或拼贴一幅群体人物画。

六、作业要求
a)基本要求:利用小组收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按一定的构思、构图拼贴一幅群体
人物画。

b)较高要求:小组成员能用线条、色彩临摹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肖像,并组合
成人物群像。

七、教学活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