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ppt全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史 实的标准;其二是史义(符合纲常伦理道 德)的标准。
拓展探究:“春秋笔法”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 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 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指寓褒 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一种记史的方法。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按照 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 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 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 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 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进谏如果没有采纳,那么就没有人接着您去进 谏了。
2、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 刺杀了为百姓主事的人,不忠;背弃了君王的命 令,不信义。在这两者中有一种,不如一死。
3、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因为我的怀恋,给自己遗留了这样的忧伤,恐怕 说的就是我啊。
课文研读
厚敛雕墙
课后拓展研究
对于这件事,《春秋》上记载 为“赵盾弑其君”,而《左传》却 记载的如此详细,请结合本文探究 《左传》的叙事艺术。
叙事艺术
语言简明,形象生动 善于记言,详略得当 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作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归纳课文中文言虚词“其”“而”“以” 的意义和用法。
2、完成p29第四题。
讨论:《晋灵公不君》哪些地方体
现了“春秋笔法”?
“晋灵公不君”中“不君”就暗含了作者对晋灵 公的态度,正所谓“一字寓褒贬。”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的罪名写进史书中,就是 “春秋笔法”的真实体现。“春秋笔法”包括据事 直书和不隐晦事实真相。董狐站在礼义的角度,以 当时的礼义为标准来评价赵盾的行为,“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按照当时的礼 法,臣下逃离了国境,君臣之义就断绝了,可以不 承担效忠君主的责任了。赵盾没有逃离国境,因此 他还有效忠君王的义务和责任,而赵盾回来后又没 有申讨弑君的赵穿。这样,“亡不越竟”“反不讨 贼”就成了赵盾的两大罪行。
晋灵公不君
《左传》
自学检测
一、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晋灵公不君
名词作动词,行君道
寝门辟矣
打开
寘诸畚 宣子骤谏
兼词,相当于“之于” 多次
使鉏麑贼之
刺杀
饮赵盾酒
给…喝
宣子田于首山
打猎
舍于翳桑
名词作动词,住宿 读shè
食之
给…吃 读 sì
而免之
使动用法,使…免祸
书法不隐
纪事的原则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 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 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 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 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 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晋 弹人观辟
灵 公 不
虐杀宰夫 进谏不入
贪婪 荒唐 残暴
君 患谏贼之
伏甲嗾獒
春秋笔法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1、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不隐晦事实真相。
2、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 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劝惩, 各有义理”。
拓展探究:“春秋笔法”
晋代杜预解释:一曰微而显(微言大义, 暗含褒贬);二曰志而晦(隐晦);三曰 婉而成章(避讳);四曰尽而不汙,直书 其事(实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