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苏曼殊
禅心总被蛾眉妒与人无爱亦无嗔——一代名僧苏曼殊作品欣赏
禅心总被蛾眉妒与人无爱亦无嗔——一代名僧苏曼殊作品欣赏2014-12-01月雅书画【逸笔云烟】在旧中国漫漫长夜里,一个超凡脱俗的诗人光耀中国文坛。
他是中国知识分子早期革命组织南社的中心人物,是我国马列主义先行者陈独秀的挚友。
他时而僧装,时而西装,常和友人出入酒肆花楼,但他又是一位持守比丘戒的一代高僧。
他是曼殊;人称曼殊大师,他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同乡,广东中山县人。
曼殊出身日本横滨,父亲苏杰生是经营茶叶侨商,母亲是女佣,日本人,因和苏杰生私生曼殊而出走,由苏杰生之妾和河仙氏抚养曼殊。
对於曼殊的出身问题,柳亚子先生调查研究许多年。
自从找到曼殊的同父异母妹妹苏惠珊,这才有了定论。
评说三十五岁就已离开这个世界的曼殊大师,如果有所得,那是因为我和曼殊存在某种相同经历的缘故。
他的家世,他所遭遇的那个时代,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的好友柳亚子先生说他不可无一,又是不可有二的一个。
郁达夫说他的人品高於诗,说得都很准确。
遁入空门两巨擘苏曼殊与弘一法师李叔同曼殊自谓「遭世有难言之隐」,这是因为直至在他离开人世时,他还不知他的生身母亲是谁?这就是曼殊一生的底蕴。
饱受宗族歧视,缺少亲情的少年曼殊少小出家,及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的流浪生涯,对於人间温暖,正如久旱逢甘霖。
他所处的时代既是风雨如磐的年代,从小就已爱憎分明的曼殊,自然如鱼得水,早早熔入革命洪炉,并是疾恶如仇的实践者。
他的为人,他的才华,处处受到欢迎和爱戴。
如果说刘三(季平)和柳亚子常常在经济上周济曼殊,孙中山先生无疑也是周济曼殊的一个。
曼殊留学日本时,孙中山先生曾派廖仲恺给曼殊送去二百元银洋。
曼殊得之欣喜若狂,立即大发请贴,宴请亲朋好友。
当孙先生和廖仲恺接到请贴时,廖仲恺目视孙先生的反映,孙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曼殊,我们去赴宴,让他高兴高兴……」。
一天,曼殊听说同盟会的同志都已发到了津贴,他也去廖仲恺那里领津贴。
廖仲恺想,你又不是盟员。
但他对曼殊十分谨慎,没有拒绝,而是请他且等一下,说着就去请示孙先生。
中华民国历史年表
1915
• 1915: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蔡锷等 发动护国战争
• 1915:陈独秀创《青年杂志》
1916
• 袁世凯死,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
1917
• 1917:府院之争,张勋拥溥仪復辟失败,孙中山 广州建大元帅府护法
• 1917:吴稚晖编《国音字典》 • 1917:毛泽东于长沙设新民学会
降。 • 1945:中华民国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并随
后表示支持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1946
• 1946:国共内战起。 • 1946:陶行知逝。 • 1946:诗人闻一多被杀。 • 1946:《中华民国宪法》通过。
1947
• 1947:台湾二二八事件。
1948
• 1948: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 1948:金圆券风暴。 • 1948:冯玉祥逝。 • 1948:朱自清逝。 • 1948:蒋介石亲自下令查封上海《观察》杂志和
• 1936:西安事变,张学良自此遭软禁 • 1936:鲁迅逝,章炳麟逝,胡汉民逝
1937
• 1937:春,国民政府巩固江防,再次由陈一白自 江阴要塞向东,经杨舍、福前镇东、东莱、合兴 至锦丰,抢筑军用公路。春季测量,盛夏施工, 建桥筑基。同时常(熟)十(二圩港)公路段始筑, 43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米。1943年1月9日 常熟鹿苑公路段试行通车。
• 1937:国共第二次合作,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
• 1937:淞沪会战,8月14日中日首次空战,陈一 白指挥侦报日寇情报电讯精确,获八一四空军大
1938
• 1938: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余人 • 1938:4月,对日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中央
近代文学艺术家、翻译家苏曼殊简介
近代文学艺术家、翻译家苏曼殊简介近代人物中文名:苏曼殊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日本横滨出生日期:1884年死日期:1918年职业:近代作家、墨客、翻译家信奉:释教社会活动:南社社员之一苏曼殊人物平生平生事迹苏曼殊(1884年-1918年),原名戬,字子谷,奶名三郎,改名玄瑛,号曼殊,另号燕子山僧、南国行人等。
广东珠海市沥溪村人,文学家,能诗文,善绘画,通梵文。
苏曼殊的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曼殊曾入日本横滨大学预科、振武黉舍进修。
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日本东京到场留日学生构造的反动整体青年会。
次年到场拒俄义勇队。
同年返国,任教于姑苏吴中公学。
(历史)1903年,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法名博经,旋至上海,交友反动志士,在《民国日报》上撰写小品。
光绪三十年,南游暹罗、锡兰,进修梵文。
1906年夏,反动党人、有名汉学家刘光汉邀其至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与在日时旧交陈独秀相遇,是年与陈东渡日本探亲未遇,返国后,仍执教于芜湖,并与清朝书法家邓石如之曾孙教育家邓绳侯了解,结下笔墨之谊。
离芜后常有诗画来往。
三十三年(1907),在日本与幸德秋水等构造亚洲和亲会,公然提出"对抗帝国主义"的宗旨。
同年和鲁迅等人准备文学杂志《重生》,未成。
宣统元年(1909),再度南游,任教于爪哇中华私塾。
辛亥反动后返国,列入上海《太平洋报》事情。
1913年,宣布《反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窃国的罪行。
他的心情起伏不定,时僧时俗,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放浪不羁,有着奇特的生涯阅历和头脑性情。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病逝,年仅35岁。
南怀瑾《中国释教生长史略》:“在民国初年以迄如今,由章太炎师长教师与‘南社’墨客们陪衬,善于鸳鸯蝴蝶派的笔墨,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以外,意志沉溺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现实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
他以不拘形迹的特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有时拿到一张死去的僧人的度牒,便变名为僧。
描写桥的诗句大全
描写桥的诗句描写桥的诗句大全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
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桥的诗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桥的诗句11、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2、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3、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4、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5、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6、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吴文英《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7、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8、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
——吴文英《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9、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10、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陈维崧《临江仙·寒柳》11、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12、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13、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14、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1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秦观《纳凉》17、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18、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吴文英《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19、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李梦阳《汴京元夕》20、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中国近现当代文学
一、近代文学概述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重要变化,被称为近代文学。
这是一个向新文学过渡的阶段:一方面,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战斗性;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但仍在不断挣扎。
在诗文领域,启蒙思想家和早期改良主义人物的诗文作品值得重视。
龚自珍是首开文学新风气的人物,接着,魏源、林则徐、张维屏等也写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在“弃伪存真”文化纲领指导下,批判封建主义的陈词滥调,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
戊戌变法前后,改良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力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并推誉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他的散文则导源于龚自珍,打破了传统古文的格局,务为平易畅达,风靡一时,号为“新文体”。
《少年中国说》等说理文章,气势磅礴,铺张淋漓,颇有鼓动力量。
辛亥革命时期,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苏曼殊等人的作品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同时,以守旧复古为特征的传统诗文,仍活跃一时,诗歌方面先后有“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古文则产生了梅曾亮等名家,号称“桐城派”中兴。
曾国藩原受桐城派影响,又重经世之学,追随者不少,或另称“湘乡派”。
这些诗文流派大都只是在某些观念和形式技巧上略有变异或翻新,由于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受近代西学影响,古文已趋衰微,当然不可能再找到新的出路了。
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之下,近代谴责小说得以盛行,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这些作品突出暴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广泛宣传了社会改良,在内容和题材上较古代小说有明显的开拓,有的还吸收了西方小说的技法,但艺术成就一般不高。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思想和艺术价值都不高。
华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示众》《铸剑》、《复仇(其二)》《过客》《狗的驳诘》《墓碣文》《立论》《颓败线的颤动》《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随感录三十八》《战士和苍蝇》《夏三虫》《小杂感》《谈皇帝》《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略论中国人的脸》《说“面子”》《一思而行》《二丑艺术》《读书杂谈》、《狗?猫?鼠》《父亲的病》郭沫若《天狗》《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屈原》《虎符》《孔雀胆》、《银杏》茅盾《子夜》《春蚕》《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白杨礼赞》巴金《寒夜》《家》《憩园》《龙?虎?狗》老舍《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断魂枪》、《想北平》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周作人《谈酒》《乌蓬船》《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水里的东西》、《小河》沈从文《边城》《长河》《柏子》《丈夫》、《鸭窠围的夜》《桃源与沅州》艾青《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封锁》、《公寓生活记趣》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给亡妇》《冬天》《匆匆》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寻梦者》《我的记忆》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徐志摩《再别康桥》《沙扬那拉一首》《我不知道风……》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冰心《繁星》《春水》、《山中杂记之七》孙犁《荷花淀》《嘱咐》《桥》郁达夫《沉沦》《迟桂花》、《故都的秋》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许地山《春桃》《落花生》废名《桃园》《菱荡》闻一多《死水》《发现》田汉《名优之死》《义勇军进行曲》冯至《十四行集》、《伍子胥》臧克家《难民》《老马》夏衍《上海屋檐下》、《包身工》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初吻》穆旦《赞美》《诗八首》施蛰存《梅雨之夕》《将军底头》梁实秋《雅舍》《下棋》林语堂《京华烟云》、《论读书》徐訏《风萧萧》《鬼恋》无名氏《海艳》《北极风情画》钱钟书《围城》、《论快乐》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凌叔华《绣枕》许杰《赌徒吉顺》陈梦家《再看见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程小青《霍桑探案》平江不肖生《近代侠义英雄传》秦瘦鸥《秋海棠》洪深《五奎桥》朱湘《采莲曲》殷夫《孩儿塔》吴组缃《箓竹山房》卞之琳《断章》田间《义勇军》萧军《八月的乡村》柔石《二月》李劼人《死水微澜》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艾芜《山峡中》萧乾《梦之谷》何其芳《雨前》叶紫《星》师陀《果园城记》汪曾祺《鸡鸭名家》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苏青《结婚十年》贺敬之等《白毛女》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鲁藜《泥土》绿原《信仰》阿垅《纤夫》杜运燮《井》陈敬容《划分》郑敏《金黄的稻束》聂绀弩《巨像》必读篇目: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周作人:《人的文学》3、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在酒楼上》、《无常》、《过客》4、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5、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6、王鲁彦:《黄金》7、废名:《竹林的故事》8、许地山:《缀网劳蛛》9、冰心:《超人》10、郭沫若:《凤凰涅槃》、《天狗》、《屈原》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13、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雪花的快乐》14、李金发:《弃妇》15、周作人:《乌篷船》、《苦雨》16、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17、冰心:《寄小读者》(选)18、田汉《湖上的悲剧》、《获虎之夜》、《名优之死》19、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20、茅盾:《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21、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22、巴金:《家》、《寒夜》23、沈从文:《边城》、《八骏图》24、柔石:《二月》25、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6、张天翼:《包氏父子》27、艾芜:《山峡中》28、萧红:《呼兰河传》29、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30、施蛰存:《梅雨之夕》31、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32、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尺八》33、何其芳:《预言》34、臧克家:《难民》、《老马》35、鲁迅:《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铸剑》、《采薇》36、林语堂:《我的戒烟》37、何其芳:《雨前》、《哀歌》38、夏丏尊:《白马湖之冬》39、丰子恺:《渐》40、夏衍:《包身工》41、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42、夏衍:《上海屋檐下》4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44、张天翼:《华威先生》45、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46、钱钟书:《围城》47、路翎:《财主底儿女们》48、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49、孙犁:《荷花淀》50、丁玲:《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太阳》52、田间:《给战斗者》53、穆旦:《诗八首》54、李季:《王贵与李香香》55、梁实秋:《雅舍小品》(选)56、阳翰笙:《天国春秋》57、夏衍:《芳草天涯》58、陈白尘:《升官图》59、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选读篇目:1、《官场现行记》(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2、《断鸿零雁记》(苏曼殊)3、《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4、《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第二集《文学论争集》(郑振铎编)6、鲁迅:《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7、郭沫若:《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8、《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散文一集》(周作人编)、《散文二集》(郁达夫编)9、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10、北京大学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第三册11、茅盾:《蚀》三部曲、《霜叶红于二月花》、《茅盾短篇小说集》12、老舍:《离婚》、《四世同堂》、《月牙儿》13、巴金:《灭亡》、《雾》、《雨》、《电》、《春》、《秋》、《憩园》14、沈从文:《柏子》、《月下小景》、《萧萧》、《丈夫》、《长河》、《湘行散记》15、柔石:《为奴隶的母亲》16、丁玲:《水》17、艾芜:《南行记》18、萧红:《生死场》19、王统照:《山雨》20、废名:《桥》21、李劼人:《死水微澜》22、穆时英:《上海狐步舞》23、施蛰存:《将军的头》、《春阳》24、张恨水《啼笑姻缘》25、田汉:《回春之曲》26、洪深:《五奎桥》2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8、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29、赵树理:《邪不压正》30、姚雪垠:《差半车麦秸》31、张天翼:《速写三篇》32、沙汀:《淘金记》33、路翎:《饥饿的郭素娥》34、师陀:《果园城记》35、张爱玲:《传奇》36、徐訏:《风萧萧》37、无名氏:《海艳》38、周立波:《暴风骤雨》39、秦瘦鸥:《秋海棠》40、张恨水:《八十一梦》41、艾青:《手推车》、《乞丐》、《向太阳》、《火把》42、阿垅:《钎夫》43、杜运燮:《追赶物价的人》44、袁水拍:《马凡陀山歌》(选)45、萧红:《回忆鲁迅先生》46、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47、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48、夏衍:《法西斯细菌》49、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当代部分:《短篇小说选》(1―8)《人民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79―82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谢冕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陆梅林主编重庆出版社 1991年《赵树理文集》(第二卷)工人出版社 1980年《创业史》(第一、二部)柳青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9/1979年《青春之歌》杨沫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2年《红旗谱》梁斌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年《红岩》罗广斌、杨益岩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1年《保卫延安》杜鹏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山乡巨变》周立波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村歌》孙犁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年《三家巷》欧阳山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上海的早晨》周而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黎明的河边》峻青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李双双小传》李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年《百合花》茹志娟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李自成》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3-1981年《红玛瑙集》刘白羽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3年《王愿坚小说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2年《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9年《茶馆》收入《老舍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4年《蔡文姬》郭沫若北京文物出版社 1959年《贺敬之诗选》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4年《玉门诗抄》李季作家出版社 1955年《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天山牧歌》闻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红柳集》李瑛作家出版社 1963年《天安门诗抄》童怀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杨朔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秦牧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归来的歌》艾青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年《魏巍自选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6年《王蒙文集》(二、三、四)华艺出版社 1993年《晚霞消逝的时候》礼平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公开的情书》靳风编著北京出版社 1981年《陆文夫文集》(二、三)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高晓声幽默作品自选集》漓江出版社 1995年《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蒋子龙中篇小说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张洁中篇小说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谌容中篇小说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邓友梅中篇小说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冯冀才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张贤亮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9年《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新星》柯云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年《血色黄昏》老鬼工人出版社 1987年《浮躁》贾平凹作家出版社 1987年《腊月正月》贾平凹载《十月》杂志84年4期《鞋癖》韩少功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张承志集》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6年《棋王》阿城作家出版社 1985年《古船》张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红高粱》(《莫言文集》第一卷)作家出版社 1995年《路遥文集》(《人生》、《平凡的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天堂的对话》残雪作家出版社 1988年《小鲍庄》王安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你别无选择》刘索拉作家出版社 1986年《小草在歌唱》雷抒雁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年《双桅船》舒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鱼化石或悬崖边的树》谢冕编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3年《朦胧诗选》阎月君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年《歌德巴赫猜想》徐迟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倾斜的足球场》理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陈祖芬报告文学选》北京出版社 1982年《阅世戏言》沙叶新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5年《中国先锋小说精选》陈晓明编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3年《中国新写实小说精选》陈晓明编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6年《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徐敬亚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8年《白鹿原》(《陈忠实文集》四)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6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马德俊等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缤纷的小说世界》张志英等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8年《台湾现代诗选》刘登翰编选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年《台湾小说选》本书编委人民文学出版社 79-87年《新时期争鸣作品选》当代文学研究会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8年《现代小说美学》张德林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鲍昌林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7年《毛泽东诗词全集》成都出版社 1995年《情绪与感觉―新生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年。
夕阳红诗句
夕阳红诗句明代诗人陶安的《采石晚渡》诗:“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
沙影分开晴浪白,橹声摇落夕阳红。
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
幸有娥眉解迎客,无劳更叹暮途穷。
”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的《子久春山仙隐》诗:“山家处处面芙蓉,一曲溪歌锦浪中。
隔岸游人何处去?数声鸡犬夕阳红。
”苏曼殊七绝《吴门》(十一首其八):“万树垂阳任好风,斑雉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杨锡绂七绝《查园》:“花枝落尽画帘空,亭角蛛丝半网虫。
只有青蝉仍抱树,尽情啼到夕阳红。
”赵翼五律《太湖暮归》:“暝色湖波净,舟行似镜中。
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
鹭饱翎梳雪,牛归尾掉风。
苇间闻鼓声,晚唱起渔翁。
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朱自清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主题歌: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
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夕阳比作老人,以“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阳红。
”“人生最美夕阳红,何须惆怅近黄昏。
”等诗句与旋律都是体现了夕阳的美丽如同人到晚年的辉煌,虽然面临着黑暗,却集聚毕生的力量喷射出最美的金黄光耀,给人生写上最美的辉煌与画上最圆满的终结。
暮色苍茫中,隐隐青山上,一轮血红的夕阳在满天红霞烟云的衬托下,带着无限的留恋与不舍,渐行渐远徐徐地渐渐地隐入云海中落入山岚里,给它的人生舞台徐徐地降下了夜幕,夜幕下正酝酿着晨曦中的黎明,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奇想,就如上述文人墨客用诗歌所表述与赞叹的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
相关诗句:1、花枝落尽画帘空,亭角蛛丝半网虫。
只有青蝉仍抱树,尽情啼到夕阳红。
2、落暮萧斋下,高人相对闲。
夕阳红不尽,枫叶满空山。
3、万树垂阳任好风,斑雉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4、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梁信芳,刘光第,杨锐,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詹天佑,赵三多,张德成,曹福田,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黄飞鸿,霍元甲,袁世凯,孙中山,黄兴,张謇,宋嘉树,唐国安,张勋,廖仲恺,宋教仁,溥仪,蒋介石,汪精卫,宋庆龄,陈独秀,李大钊,夏明翰,徐锡麟,秋瑾,焦达峰,谭延闿,伍廷芳,陆征祥,杨度,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冯国璋,段祺瑞,蔡锷,唐继尧,徐世昌,曹锟,曹汝林,章宗祥,陆宗舆,张作霖,黎元洪,冯玉祥,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孙殿英,陈炯明,唐绍仪,陆荣廷,李烈钧,冯如,刘静庵,刘道一,章太炎,王国维,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傅斯年,瞿秋白,杨昌济,毛泽东,贺子珍,杨开慧,何叔衡,李达,张闻天,张国涛,王明,方志敏,王稼祥,张学良,郭松龄,陈果夫,陈立夫,宋子文,宋霭龄,宋美龄,孔祥熙,侯德榜,童第周,周恩来,朱德,夏斗寅,许克祥,朱培德,张太雷,汤芗茗,杨靖宇,傅作义,盛世才,刘湘,杨森,叶挺,刘峙,马占山,俞明震,易顺鼎,佟麟阁,赵登禹,李家钰,郭沫若,闻一多,陶行知,李公朴,郁达夫,徐志摩,黄节,陈去病,夏敬观,高旭,马君武,苏曼殊,柳亚子,梁思成,林徽因,老舍,周作人,陈寅恪,李济琛,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钱玄同,林彪,彭德怀,陈毅,曹禺,杜月笙,韩复榘,陈布雷,顾祝同,胡宗南,陈诚,王家烈,龙云,汤恩伯,张灵甫,黄维,黄百韬,何应钦,张自忠,孙立人,孙连仲,左权,贺龙,赵尚志,张大千,吉鸿昌,卫立煌,马本斋,薛岳,何健,王耀武,戴笠,毛人凤,杨杏佛,项英,聂耳,王若飞,沈钧儒,朱自清,章伯钧,陈建功,华罗庚,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讯,茅以升,茅盾,田汉,冼星海,黄炎培,徐特立,戴望舒,赵九章,顾颉刚,林语堂,熊十力,张爱玲,张恨水,彭雪枫,陈昌浩,段德昌,李天佑,陈明仁,杜聿明,廖耀湘,冯友兰,冰心,邹韬奋,傅雷,梅兰芳。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
历代百位名家书斋堂号集赏展开全文▲宋赵佶文会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斋号”就是书斋的名字。
为斋号命名,也算是中国文人志士的雅趣。
最早的书斋是没有名字的,到底是谁一时兴起,最先给书斋添上“斋号”,而今已经无从考证。
但“斋号”文化却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书斋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读书人可以忍受书斋简陋而狭窄,却不能容忍心灵的自由受到哪怕一点点拘束。
我们把书房称为书斋,是因为“斋”本义是斋戒的意思。
古人认为读书是件清心凝神的事,该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因而书房以多“斋”命名。
如王安石的“昭文斋”、蒲松龄的“聊斋”、刘鹗的“抱残守阙斋”、周作人的“苦雨斋”。
除了“斋”字,古人书房取名还有用堂、室、屋、楼、馆、阁、轩、舍、居、洞、庐、庵、簃亭、山房等等,各有寓意。
有的更是别出心裁,不限于此。
堂,许慎《说文解字》:“堂,殿也。
”其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所以文人学者起斋名用“堂”者颇多。
也有种说法,“堂”有学堂之意,书斋名里头带着“堂”的,有不少是在里面教学生的。
敢以“堂”为名,自然是大方之家,兼有老师的身份了。
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张大千的“大风堂”等。
阁,原本指置放物品的架子,宫廷里收藏图书,便以“阁”为宫之名,藏书家所造的楼也用“阁”命名。
“阁”因此也就有了“楼”的意思。
如唐伯虎的“魁星阁”、刘海粟的“存天阁”、吴青霞的“篆香阁”等等。
轩,从车旁,原指有帷幕的车子。
由其形引申为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辛弃疾的“稼轩”。
居,是居住的意思,书斋乃是文士生活起居的中心,因而文人书房不乏用“居”,如叶圣陶的“未厌居”、启功的“坚净居”等。
屋,本义是古代半地下穴居的顶部,汉代起引申为房屋。
文人书房用“屋”“书屋”命名,平实朴素,自有韵味。
如郑板桥的“青藤书屋”、夏丏尊的“平屋”、毛泽东的“菊香书屋”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字用在斋号里头,如洞、舍、庐、亭、庵、簃、庋、牖、廛、榭、园、岩、巢、村、蓬、窝等等,此处也就不再赘述,而有些人取名,不限于此中,反而有趣,不妨一谈。
苏曼殊的文学创作
苏曼殊的文学创作苏曼殊(1884-1918),名戬,字子谷,后更名元(玄)瑛,曼殊为其法号。
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前山公社)人。
父亲多年在日本经商,母亲是日本人,私生。
因为是异国私生混血儿,在日中两处均不免受到种种歧视,自幼心灵受到很大创伤,故自云:“思维身世,有难言之恫。
”“每一念及,伤心无极。
”他的诗、文、小说中,常有一种他人所没有的凄清哀怨,即与其童年有关。
后来,他年少出家,披剃为僧,以一领袈裟出入于亲朋诗酒之间,就更加增添了他的“落叶哀蝉”之感。
不过,这种种不幸,也滋长了他对黑暗现实的憎恨与反抗,其敏锐与强烈,有时甚于他人。
他生当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时期,先后和一大批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有过亲密交往,孙中山、章太炎、廖仲恺、陈独秀、赵声、陈去病、高旭、柳亚子、黄节、刘三、乃至鲁迅、章士钊、沈尹默、刘师培等,都曾经是他的朋友。
他和一般封建文人有很大区别。
一九〇三年,曼殊参加了拒俄义勇队,归国任《国民日日报》翻译,与陈独秀、章士钊同事,翻译嚣俄(雨果)《悲惨世界》,倾心革命。
此后多年,曼殊到过上海、苏州、杭州、惠州、香港、长沙、芜湖、广州、青岛等很多地方,并东渡扶桑,南游暹罗、印度、锡兰、爪哇,多次来往于中国与日本,漂流无定。
在反清、反袁斗争中,他都表现很好。
据何香凝等人回忆,在日本,曼殊曾多次在东京廖仲恺寓所参加孙中山先生主持的会议,“差不多无会不与,当时与朱执信有‘同盟会两才子’之称。
”“甚为总理(孙中山)所契重”。
孙中山称他为“革命的和尚”,并在曼殊病逝之后,出资为其料理后事,命陈去病葬其遗骨于杭州西湖孤山之阴。
曼殊虽身入法门,并未忘怀世事。
他是那个时代一个特殊的产儿。
辛亥革命前后在《天义报》、《民报》、《南社丛刻》、《太平洋报》、《生活日报》、《华侨日报》、《甲寅》、《新青年》等处发表诗歌、小说、绘画、随笔等,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时代面貌。
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等六篇,译作有《拜伦诗选》、《英汉三昧集》、《潮音》、《文学因缘》,均收入柳亚子编《曼殊全集》。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刘文典
刘文典:两个半懂庄子的人刘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
中国现代杰出文史大师,著名庄子研究和古籍校勘学者。
曾留学日本,师从章太炎学习小学,精通英、德、日、意等语言,历任北大、清华中文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等。
现在,位于北京沙滩的北大旧址,也就是北大红楼内的校史展览室中,陈列着当年教职员工的工资表原件。
位列第一的是蔡元培校长,月薪三百元大洋,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的月薪是一百挂零,鲁迅则是六十元的讲师月薪,而在名册上列位第五的刘文典,其月薪却是一百六十元大洋,仅在北大怪杰辜鸿铭之后。
这刘文典究竟是何许人也?刘文典,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希望儿子能学会“洋话”,今后好与洋人做“大买卖”,于是早早把刘文典送入教会学校读书,由此给刘文典打下了良好的外文基础,同时也使他接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但刘文典的追求与父亲的期望相去甚远。
17岁时,刘文典进入芜湖的安徽公学就读。
这是一所新式学校,校内民主气氛十分浓厚,陈独秀、刘师培当时正在此任教,刘文典受到陈、刘两位老师的赏识,并于次年加入了同盟会。
1909年,刘文典追随陈独秀、刘师培。
苏曼殊等几位老师的足迹,东渡扶桑,入东京高等学校,并师从章太炎学习《说文》,又应章氏之邀,参加编辑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刘文典一度还曾学习军事,练习施放手枪和炸弹,准备参加武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后,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被推翻,孙中山归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刘文典为之兴奋异常,返国后到上海于右任1、宋教仁等创办的《民立报》任翻译和记者。
后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二次革命”不幸失败,《民立报》报社遭到查禁。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暗杀宋教仁,当时也在现场的刘文典左臂中弹,侥幸逃得性命的他只得再次亡命日本。
此时,孙中山已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刘文典立即加入,并担任孙中山的秘书。
1916年,袁世凯一命呜呼。
文学_描写春雨的诗句
描写春雨的诗句描写春雨的诗句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6、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9、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20、病逢佳节长叹息,春雨蒙蒙榆柳色。
21、春雨暗暗塞峡中,早晚来自楚王宫。
2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3、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24、湿花春雨如珠泣。
泣珠如雨春花湿。
2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描写春雨的诗句2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送别》]李叔同说佛李叔同说佛篇(一):《朱自清说诗》介绍朱自清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位温柔蕴藉的散文大师,他的名篇《背影》和《荷塘月色》是几乎每个中国人在少年时代都曾熟读过,并且喜爱过的。
于是,朱自清的散文名声压过了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古典文学学者的名声,人们便不大知道,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与讲授才是他的主业,而散文写作仅仅是他的“娱乐”罢了。
朱自清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建树极大,我们的这个选本,仅仅收录了他关于古代诗歌的一些文字,虽有挂一漏万之嫌,却都是些易于被现代读者接受的佳篇,并配有古代诗画插图与精当的图片说明文字,与本套丛书中的《李叔同说佛》《徐志摩说文学》《胡适之说篇》同为不可多得的精心之作。
对朱自清来讲,辉煌的散文成就既是他的幸事,又是他的莫大不幸。
他从不愿意以散文家自居-那并不仅仅是一位敦厚文人的自谦,而是他从不认为散文是他的“本色”。
朱先生的第一身份无疑是位古典文学的学者,他在专业领域里的孤高造诣使他被划入同时代最卓越的同侪之列。
本书所展现的正是朱先生最得意的这一面,他首先是第一流的古典文学专家,而且才是散文家或者抒情的高手。
他说:“人生原只是一种没来由的盲动。
”他说:“我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
”他说:“。
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横竖是寻不着的”,“强以人生的意义为标准,是不舒适的。
”他说:“我们现在需要最切的,自然是血与泪底文学,不是美与爱底文学,是呼呈与诅咒底文学,不是赞颂与咏歌底文学,”他说:“我们所要体会的是刹那间的人生,不是上下古今东南西北的全人生。
”他说:“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他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他临终嘱托妻子、儿女:“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转而从事文学批评,有很强的理论上的优势。
他反对文学批评中[出口转内销]式的套用西方格式,他反对“中国诗歌的轻重律与近代西洋诗歌相同”之观点,“为便于外国人了解而如此说则可,若论实在情形,似乎就不能这样轻易下断语”。
议论文思维(结构)训练——转身
一
个 天
一眼云烟,那是爱国之僧看透一切的转身
堂
转身
①人生百味,世事洞明。佛经曰:“觉知多欲为苦。生 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身处繁华俗事, 太多色彩纷呈的诱惑让人难以抗拒。有人尝遍市井烟火,终 得一身伤痕疲惫;有人却能在红尘中淡然转身,徒留惊鸿一 瞥。而我更欣赏第二种人,因生活的转身,是一种智慧。
② 转身不是放弃,而是另一种坚持 。鲁迅先生年轻时 曾一度想用医学来挽救中国,甚至特地到日本学医。但当他 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 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他终于意识到医者必医 心,于是他毅然决然转身写出:“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试想,若鲁迅先生没 有转身弃医从文,又怎会有今日的文坛巨擘,中国一代又一 代的青少年又怎会拥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导师?
⑤ 时常转身,接受他人劝谏,才能以铸辉煌,成就大业 。 ⑥一代明君唐太宗遭受劝谏的洗礼似乎比历代君王都要 多,所以他的贞观之治为大唐奠定了盛世的基础,“以铜为 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 失。”他俯察民意,转过身来以谦卑的姿态面对他人的批评, 成就了他千古明君的盛名,也成就了繁荣昌盛的大唐。透过 历史的烟尘,我们看到了繁荣,也看到了衰败。李唐后主李 煜,才华横溢文采超群的他听惯了群臣的赞美与歌颂,却不 能忍受那些劝谏他励精图治的大臣,最终在一片虚假的“吾 皇圣明”声中,葬送了自己的国家大业,拱手让人。不乐于 转身,俯身听取他人正确的建议,一味蒙蔽在自我满足之中, 只能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怅恨和惋惜中走 向生命的尽头,这是何等的,他宽
大的胸怀,值得令人尊敬。
⑨转身,我们能听取他人正确的劝谏,能寻找到生存的 希望,能发现自己的谬误。所以让我们停下脚步,转过身来, 那将会发现一片明媚的天地!
中学语文地名注释教学
以及对联 “ 有志者, 事竞成 ,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 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 三千越 甲可吞吴” 为丰富学生的精 等。
神风貌, 以选 择精神层面的目标 , 可 让学生体会吴越文化的精 髓—— 有志者事竞成。
一
、
地名注释 教学的特点
3 教学方式灵活, . 具有多样性 地名注释教学 的方式比较 自由, 因为语文课堂主要 以阅 读教学为主, 地名注释教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小插曲, 可以融于阅读教学, 也可独立进行教学。 教学 的方法也比较灵 活, 比如 “ 吴地” 可以用讲解的教学方法介绍 “ , 吴地” 的具体 地理位置, 可以用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查寻 “ 吴地” 的历史
3 过 造句运 用成语 : .- . 通 4- 5 类整理 分析成 语。 )
如何走进文本深处呢?我觉得可以尝试这样一些策略 :
设计一, 面面俱到, 不放过每一句话 , 导致每一个环节只 能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像是心急火燎 地赶路, 根本无暇欣 赏
一
、
慢慢走
路边美丽的风景; 而设计二, 因为老师整合了文本资源, 简化了
地名注释需要研究, 地名注释教学值得重视。 期望地名注
释 及 其教 学能让学 生受益 更 多。豳
江苏省南菁高级 中学初 中部 . . 杰 徐
什 么叫走进文本深处呢? 走进文本深处 , 就是慢慢走, 仔
细欣 赏: 就是沉入词语, 和文本亲密接触 ; 就是引发一种对语 言的敏感, 明察秋毫; 就是倾 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见微知 著: 就是从语言出发, 回到语言; 再 就是穿行在文本话语之间,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刘美娟 浙江龙泉市 中等职业 学校 项 菁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易经【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0)004【总页数】5页(P183-187)【作者】易经【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1.引言近年来,国内学者日益重视翻译史的探讨,相关研究所涉维度更多,对问题的洞悉更深刻。
相关的代表成果有: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1984)和《中国翻译通史》(2006),孙致礼的《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96),方华文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2005),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1997),李伟的《中国近代翻译史》(2005),李亚舒、黎难秋的《中国科学翻译史》(2000),黎难秋的《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1993)和《中国科学翻译史料》(1996),陈玉刚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1989),郭延礼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1998),热扎克·买提尼牙孜的《西域翻译史》(1994),陈世明的《新疆现代翻译史》(1999),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1992)和《中国译学史》(2011),臧克伦的《中国翻译史话》(1991),谢天振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穆雷的《通天塔的建设者——当代中国中青年翻译家研究》(1997)以及查明建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2007),等等。
笔者在自己的博士论文(2009)中曾讨论了翻译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翻译实践史、翻译理论史和翻译专题史是构成翻译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
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研究方面涉及中国翻译史、世界翻译史和区域翻译史,而就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上来讲,这些方面都存在通史和断代史研究。
专题史分支的已有研究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译家研究、译作研究、学科翻译史、翻译史与文化、翻译机构发展史、翻译教学发展史等。
大师的真性情
大师的真性情作者:路卫兵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4年第01期辜鸿铭博学而狂狷,被人称作“怪杰”。
他见到英国人,用英语骂;见到德国人,用德语骂;见到法国人,用法语骂。
挨骂的个个心服口服。
黄侃与陈汉章同为北大国学教授,二人切磋学问,一言不合,即“以刀杖相决”,都是暴脾气。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敬恒,便挑了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请他题词。
因是超现实的抽象画,吴敬恒左观右览,不得要领,遂题打油诗一首: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
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刘文典说:“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
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是我刘文典,其余半个是冯友兰。
”在中央大学兼课的教授颇多,大都西装革履、汽车进出,顶不济也是黄包车。
唯有黄侃总是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腋下夹了几本书,步行到校。
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要佩戴校徽,黄侃偏偏不戴。
门卫见这个衣着寒酸的人没有校徽,就要求看他名片,黄侃大怒,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
”郁达夫说:“文人当汉奸,应该罪加一等。
”钱钟书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刘文典不同意沈从文晋升教授:“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又说:“沈从文是我的学生,他都要做教授,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冼星海拙于言词,内心却热情似火。
到延安后,冼常跟周围环境发生冲突,无处发泄时,就将隔壁人家飞来的小鸡打得满屋乱飞,并怒气冲冲地说:“保证我吃鸡,否则一行也写不出。
”汪曾祺回忆老师唐兰的讲课方式:“讲…词选‟主要讲《花间集》,讲词的方法只是用无锡腔调念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凤———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过了。
”还有人这样描述说:“唐兰在西南联大开宋词选读课,几乎什么也不讲,上课只是捧着一本词集自己读,读到好处,大叫一声…好‟,学生们一惊,以为他终究要阐发点什么了。
哪知他仍是接着读,一直到下课。
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
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苏曼殊字子谷,小名三郎,更名玄瑛,号曼殊,是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作家,那么你知道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吗?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提供的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近代作家苏曼殊的生平介绍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
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
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
其父苏杰生为日本横滨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国茶行的买办。
苏杰生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妇女同居,生下了苏曼殊。
苏曼殊的母亲叫亚仙(柳亚子说姓河合,但似乎没有证据)。
苏曼殊十一岁被带回到广东老家,就读于私塾。
由于其带有异族血统,在家族内备受排斥和虐待。
有人说,曼殊十三岁就到新会慧龙寺出家做和尚,但后来又被家人找回,但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十五岁时,家道中落,曼殊随表兄再赴日本,在横滨华侨设立的大同学校就读。
该校分甲乙两级,甲级所授为中英文二科,乙级所授为中文一科。
当时冯自由在甲级,苏曼殊属乙级,与冯自由的弟弟同班,二人由此相识。
1901年经亲属林氏赞助考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一年后因林氏赞助终止而停学。
幸而清公使王大燮准许各省自费优秀学生改当公费生,曼殊遂经横滨侨胞推举,转学与振武学校(由东京成城学校改制而来)。
曾有人说其就读于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实不可考。
此时他开始醉心于佛理。
在日本期间,还结识了陈独秀、章士钊、廖仲恺和何香凝等留学生,并先后参加了在日本成立的中国革命团体如青年会、兴中会等。
1903年,俄国侵占东三省,苏曼殊所在青年会组织拒俄义勇队,后迁至香港。
当时苏杰生在家乡已经为苏曼殊订下亲事,赶到香港想劝其完婚,苏曼殊避而不见。
在革命同志陈少白的劝说下勉强返乡,但是数月后即返港,并已剃度出家,法号曼殊。
苏曼殊很快来到江浙一带,先后在苏州吴中公学任教、《国民日报》担任翻译,并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
苏曼殊一生曾几次出家,但情绪反复多变,不能真正看破红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曼殊全集七绝·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注释】:原注:日本尺八与洞箫少异,其曲名有《春雨》者,殊凄惘。
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
七绝·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七绝·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莫愁湖寓望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柬法忍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南楼寺怀法忍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为玉鸾女弟绘扇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
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
彦居士席上赠歌者贾碧云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
佳人佳人名小品,绝世已无俦。
横波翻泻泪,绿黛自生愁。
舞袖倾东海,纤腰惑九洲。
传歌如有诉,余转杂箜篌。
住西湖白云禅院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晨起口占一炉香篆袅窗纱,紫燕寻巢识旧家。
莫怪东风无赖甚,春来吹发满庭花。
花朝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
春日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迟友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
代柯子柬少侯小楼春尽雨丝丝,孤负添香对语时。
宝镜有尘难见面,妆台红粉画谁眉?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
泪眼更谁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
【注释】:原题: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不知剃泗之横流也代河合母氏题《曼殊画谱》月离中天云逐风,雁影凄凉落照中。
我望东海寄归信,儿到灵山第几重?西湖韬光庵夜闻鹃声柬刘三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近日诗肠饶几许?何妨伴我听啼鹃。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寒禽衰草伴愁颜,驻马垂杨望雪山。
远远孤飞天际鹤,云峰珠海几时还?【注释】:原题: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所怀,寄二兄广州,兼呈晦闻、哲夫、秋枚三公沪上柬金凤兼示刘三玉砌孤行夜有声,美人泪眼尚分明。
莫愁此夕情何限?指点荒烟锁石城。
柬金凤兼示刘三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
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本事诗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本事诗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本事诗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本事诗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本事诗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属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本事诗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本事诗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巳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游不忍池示仲兄白妙轻罗薄几重,石栏桥畔小池东。
胡姬善解离人意,笑指芙渠寂寞红。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
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
【注释】:原题: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绢好赠行。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失题二首禅心-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斜插莲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编。
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
水户观梅有寄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无语正黄昏。
西京步枫子韵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落日落日沧波远岛滨,悲笳一动独伤神。
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读晦公见寄七律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
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
题《雪莱集》(原译《师梨集》谁赠雪莱一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
琅玕欲报从何报?梦里依稀认眼波。
寄广州晦公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过莆田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过平户廷平诞生处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落碑前。
题《担当山水册》一代遗民痛劫灰,闻师陡听笑声哀。
滇边山色俱无那,迸入苍浪泼墨来。
题《拜伦集》秋风海上巳黄昏,独向遗篇吊拜伦。
词客飘蓬君与我,可能异域为招魂?步元韵敬答云上人诸天花雨隔红尘,绝岛飘流一病身。
多少不平怀里事,未应辛苦作词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旧游如梦劫前尘,寂寞南州负此生。
多谢素书珍重意,怜侬憔悴不如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廖阔寄闲身。
春来梦到三山未,手摘红樱拜美人。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
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注释】:原题: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汉土,感成此绝东居一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烛照梳头。
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东居二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东居三罗襦换罢下西楼,豆蔻香温语不休。
说到年华更羞怯,水晶帘下学箜篌。
东居四翡翠流苏白玉钩,夜凉如水待牵牛。
知否去年人去后,枕函红泪至今流。
东居五异国名香莫浪偷,窥帘一笑意偏幽。
明珠欲赠还惆怅,来岁双星怕引愁。
碧阑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看取红酥浑欲滴,凤文双结是同心。
东居七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荫懒上楼。
露湿红渠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
东居八折得黄花赠阿娇,暗抬星眼谢王乔。
轻车肥犊金铃响,深院何人弄碧箫?东居九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东居十灯飘珠箔玉筝秋,几曲回阑水上楼。
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
东居十一人间天上结离忧,翠袖红妆独倚楼。
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
东居十二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东居十三银烛金杯映绿纱,空持倾国对流霞。
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
东居十四蝉翼轻纱束细腰,远山眉黛不能描。
谁知词客蓬山里,烟雨按台梦六朝。
东居十五胭脂湖畔紫骝骄,流水栖鸦认小桥。
为向芭蕉问消息,朝朝红泪欲成潮。
珍重嫦娥白玉姿,人天携手两无期。
遗殊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东居十七谁怜一阕断肠词,摇落秋怀只自知。
况是异乡兼日暮,疏钟红叶坠相思。
东居十八槭槭秋林细雨过,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东居十九兰蕙芬芳总负伊,并肩携手纳凉时。
旧厢风月重相忆,十指纤纤擘荔枝。
吴门一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吴门二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吴门三月华如水浸瑶阶,环佩声声扰梦怀。
记得吴王宫里事,春风一夜百花开。
吴门四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吴门五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吴门六水驿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台。
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吴门八万树垂杨任好风,斑骓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吴门九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
吴门十碧城烟树小彤楼,杨柳东风系客舟。
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
吴门十一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
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海上一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海上二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
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海上三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
只是银莺羞不语,恐防重惹旧啼痕。
海上四空言少据定难猜,欲把明珠寄上才。
闻道别来餐事减,晚妆犹待小鬟催。
海上五绮陌春寒压马嘶,落红狼藉印苔泥。
庄辞珍贶无由报,此别愁眉又复低。
棠梨无限忆秋千,杨柳腰肢最可怜。
纵使有情还有泪,漫从人海说人天。
海上七罗幕香残欲暮天,四山风雨总缠绵。
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云娘十幅笺。
海上八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
东行别仲兄江城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
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偶成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
自是神仙沦小谪,不必惆怅忆芳容。
【注释】:汽车中隔座女郎,言其妹氏怀仁仗义,年仅十三,摩托车遇风而殁。
余怜而慰之,并以示湘痕,阿可芳草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
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
樱花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何处何处停侬油壁车,西陵终古即天涯。
拗莲捣麝欢情断,转绿回黄妄意赊。
玳瑁窗虚延冷月,芭蕉叶卷抱秋花。
伤心独向妆台照,瘦尽朱颜只自嗟。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君为塞上鸿,我为华亭鹤。
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
良讯东海来,中有游仙作。
劝我加餐饭,规我近绰约。
炎蒸困露旅,南海何辽索。
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
青骊逝千里,瞻乌止谁屋。
江南春己晚,淑景付冥莫。
建业在何许,胡尘纷漠漠。
佳人不可期,皎月照罗幕。
九关日巳远,肝胆谁竟托?愿得趋无生,长作投荒客。
竦身上须弥,四顾无崖崿。
我马已玄黄,梵土仍寥廓。
恒河去不息,悲风振林薄。
袖中有短书,思寄青飞雀。
远行恋俦侣,此志常落拓。
【注释】:原题: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次韵奉答怀宁邓公相逢天女赠天书,暂住仙山莫问予。
曾遣素娥非别意,是空是色本无殊。
以胭脂为画扇为君昔作伤心画,妙迹何劳劫火焚。
今日图成浑不似,胭脂和泪落纷纷。
碧阑干碧阑干外遇婵娟,故弄云鬟不肯前。
问到年华更羞怯,背人偷指十三弦。
游同泰寺与伍仲文联句赫赫同泰寺,妻妻玄武湖。
(曼殊)红莲冒污泽,绿盖掩青苑。
(仲文)幕府林葱蒨,钟山路盘纡。
(曼殊)苍翠明陵柏,清新古渡芦。
(仲文)天空任飞鸟,秋水涤今吾。
(曼殊)六代潜踪汉,三山古国吴。
(仲文)悠悠我思远,游子念归途。
(曼殊)掉头看北极,夕照挂浮图。
(仲文)集义山句怀金凤收将凤纸写相思,莫道人间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