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速

合集下载

stm32超声波测速硬件原理

stm32超声波测速硬件原理

stm32超声波测速硬件原理
STM32超声波测速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技术。

原理是将超声波信号通过发射器发送出去,当信号遇到运动物体后会经过反射回来,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个反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STM32芯片通过控制超声波传感器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工作,可以得到信号的发射时间和接收时间,从而计算出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

根据声速和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到超声波传感器的距离,并进一步推算出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STM32超声波测速硬件原理的具体实现包括:超声波传感器、信号放大器、AD转换器、定时器和计数器等组成。

其中,超声波传感器负责发射和接收信号,信号放大器将信号放大, 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定时器和计数器用于计算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时间,并计算运动物体的速度。

总之,STM32超声波测速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速方法,其基于超声波的物理特性,通过硬件原理实现对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可广泛应用于车辆、机器人、生产线等领域。

超声波测速题目解答原理

超声波测速题目解答原理

超声波测速题目解答原理一、选择题(1 - 10)1. 超声波测速利用的是超声波的()A. 能量大。

B. 方向性好。

C. 能在真空中传播。

D. 传播速度快。

答案:B。

解析:超声波测速是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发射出去的超声波可以沿着特定方向传播,遇到物体反射回来,从而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距离等信息,进而计算速度。

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量大不是用于测速的主要特性,虽然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但这不是其用于测速的关键原理,关键是方向性好。

2. 超声波测速仪向行驶中的汽车发射一束超声波,经反射后接收到回波的时间为t,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s的表达式为()A. s = vt.B. s=(1)/(2)vt.C. s = 2vt.D. s=(v)/(t)答案:B。

解析:超声波从测速仪到汽车再反射回测速仪,经过的路程是汽车与测速仪之间距离的2倍。

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可得2s = vt,所以s=(1)/(2)vt。

3. 在超声波测速中,如果两次测量汽车与测速仪之间距离的时间间隔为Δt,超声波速度为v,那么汽车速度v车的表达式(假设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A. v车=(vΔt)/(2)B. v车=(2v)/(Δt)C. v车=(v)/(2Δt)D. v车=(2Δt)/(v)答案:C。

解析:设第一次测量时汽车与测速仪距离为s1=(1)/(2)v t1,第二次测量时汽车与测速仪距离为s2=(1)/(2)v t2,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为Δt=t2 - t1。

汽车在Δt时间内行驶的距离Δs = s1 - s2=(1)/(2)v(t1 - t2)=(1)/(2)vΔt。

根据速度公式v =(Δs)/(Δt),汽车速度v车=(v)/(2Δt)。

4. 超声波测速时,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f0,经汽车反射回来后接收到的频率为f1,如果汽车向着测速仪运动,那么()A. f1 = f0.B. f1<f0.C. f1>f0.D. 无法确定。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是一种常见的测速方法,它基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原理。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车辆前后位置之间传播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

解法如下:
1. 确定超声波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超声波的发射器放置在测速设备的前方,接收器放置在后方。

2. 发射器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以固定的速度传播。

设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

3. 车辆经过发射器后,接收器开始接收超声波。

测速设备记录下超声波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传播时间t1。

4. 当车辆完全经过接收器后,接收器停止接收超声波。

测速设备记录下超声波从接收器到发射器的传播时间t2。

5. 根据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和时间差 t2 - t1,可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车辆的速度v =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 时间差
例如,如果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时间差为0.1秒,
那么车辆的速度为340 * 0.1 = 34米/秒。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测速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精度、环境温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测速的准确性。

超声波测速仪的原理

超声波测速仪的原理

超声波测速仪的原理
超声波测速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原理测量物体速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

超声波测速仪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会产生超声波信号,并将其发射到被测物体表面。

接收器会接收从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

在测量过程中,发射器会以一定的频率发射超声波信号,这些信号会以声速向被测物体传播。

如果物体表面静止不动,那么接收器会接收到一个与发射器发出信号频率相同的回波。

然而,如果物体表面存在速度,回波频率将会因为多普勒效应而发生改变。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接收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频率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当物体靠近发射器时,回波的频率会增加;当物体远离发射器时,回波的频率会减小。

通过测量回波频率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相对于测速仪的速度。

依据测速原理,超声波测速仪可以在很多领域中应用。

例如,在交通监控中,可以利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车辆的速度。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超声波测速仪监测流体的流速。

此外,在医学领域,超声波测速仪也常用于测量血液流速和人体组织等。

总之,超声波测速仪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并结合
多普勒效应原理,实现对物体速度的测量。

这种仪器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摘要:
一、超声波测车速的原理
1.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
2.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二、超声波测车速的公式与计算方法
1.公式推导
2.具体计算方法
三、超声波测车速的应用场景与实际操作
1.高速公路测速
2.物理考试题目
正文:
超声波测车速是利用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原理,通过多普勒效应来计算车速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声波测车速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通过多普勒效应来计算车速。

具体来说,测速仪会发出超声波信号,当这些信号遇到运动的车辆时,会被车辆反射回来。

测速仪接收到这些反射信号后,通过计算信号的频率变化,就可以得出车辆的速度。

超声波测车速的公式为:
车速= (接收频率- 发射频率) / 多普勒频率
其中,接收频率和发射频率是指测速仪接收到和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多普勒频率是指超声波信号的频率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超声波测车速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等场景。

高速公路上的测速仪通常会发出超声波信号,并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计算车辆的速度。

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引言:超声波测速仪(Ultrasonic Doppler Velocimeter,简称UDV)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测速仪器。

它基于超声波的特性,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流体的速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超声波测速仪的基本原理,包括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优势和局限性。

一、超声波测速仪的工作原理超声波测速仪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实现对流体速度的测量。

它主要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三个部分。

以下是超声波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步骤:1. 发射超声波信号:测速仪的发射器会产生一束超声波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测量目标中的流体中。

2. 超声波的反射与散射:发射的超声波信号在流体中会发生反射与散射,部分能量将被散射到指定的方向。

3. 接收超声波信号:测速仪的接收器会将散射和反射的超声波信号接收回来,并转化为电信号。

4. 多普勒频移:当流体中存在运动物体时,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多普勒频移。

5.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器会分析接收到的信号,计算频率变化量,从而得到流体的速度信息。

二、超声波测速仪的应用领域超声波测速仪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领域:1. 水流测速:超声波测速仪可以用于测量河流、海洋以及工业管道中的水流速度。

这对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以及水力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气体流动:超声波测速仪也可用于测量气体流动的速度。

它在空气动力学研究、风洞实验以及燃烧研究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医学应用:超声波测速仪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血液流速监测、心脏功能评估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的测量等方面。

4. 工业检测:超声波测速仪可用于工业领域的流体检测和质量控制。

它可以检测管道中的漏水情况,以及测量液体或气体在流经管道时的速度。

三、超声波测速仪的优势和局限性超声波测速仪具有以下优势:1. 非接触式测量:超声波测速仪可以在不直接接触被测流体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污染和干扰。

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超声波测速物理题一、超声波测速物理题1. 题目示例一辆汽车朝着超声波测速仪匀速行驶,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f1,被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为f2,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求汽车的速度。

2. 解题思路这题啊,就抓住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测速仪发出超声波,汽车相当于一个运动的接收器,接收频率会发生变化。

当超声波被汽车反射回来时,汽车又相当于一个运动的波源,再次影响频率。

设汽车速度为u,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当汽车接收超声波时,接收频率f2'=(v + u)/(v)f1。

当反射波返回测速仪时,测速仪接收到的频率f2=(v)/(v - u)f2'。

把f2'代入f2的表达式中,就可以得到关于u的方程,然后解这个方程就能求出汽车速度u啦。

3. 答案与解析答案:u = v(f2 - f1)/(f2 + f1)。

解析:首先按照前面说的,根据多普勒效应得到两个关系式。

把f2'=(v + u)/(v)f1代入f2=(v)/(v - u)f2'中,得到f2=(v)/(v - u)×(v + u)/(v)f1。

然后对这个等式进行化简,f2=(v + u)/(v - u)f1。

交叉相乘得到f2(v - u)=f1(v + u)。

展开式子得到f2v - f2u = f1v+ f1u。

移项得到f2v - f1v = f1u + f2u。

合并同类项得到v(f2 - f1)=u(f1 + f2)。

最后解得u = v(f2 - f1)/(f2 + f1)。

这道超声波测速物理题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呢?只要把原理搞清楚,按照公式一步步来,就很容易解出来啦。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摘要:1.题目背景和要求2.物理超声波测速的原理3.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4.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的实例分析5.总结和建议正文:1.题目背景和要求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是一种针对初中学生进行的物理教学练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超声波测速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题能力。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数学计算能力。

2.物理超声波测速的原理超声波测速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传播的速度来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波(20kHz 以上)的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

在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中,通常会给定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物体通过超声波所花费的时间,要求学生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

3.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解决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超声波的传播速度v 和物体通过超声波所花费的时间t。

(2)利用速度公式v=s/t,计算物体在超声波中所运动的距离s。

(3)根据题目所求,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v",公式为v" = s/t。

4.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的实例分析例如,题目给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物体通过超声波所花费的时间为2.5μs。

要求计算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先计算物体在超声波中所运动的距离s,s=v×t=340m/s×2.5μs=850μm。

然后,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v",v" = s/t = 850μm/2.5μs = 340m/s。

因此,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速度为340m/s。

5.总结和建议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掌握超声波测速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熟练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一、超声波测车速原理超声波测车速是基于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和时间来计算车辆行驶速度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信号,经过车辆反射回来,然后由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和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出车辆的速度。

二、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1.基础题型(1)题目特点:直接给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求车辆行驶速度。

解题步骤:1)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计算车辆行驶距离;2)根据行驶距离和时间计算车辆速度。

(2)题目特点:给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速度和车辆行驶距离,求车辆速度。

解题步骤:1)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计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2)根据车辆行驶距离和超声波传播距离比较,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3)若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直接得出车辆速度;若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行驶距离和时间计算车辆速度。

2.进阶题型(1)题目特点:给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速度和车辆行驶距离,但车辆速度与超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解题步骤:1)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计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2)根据车辆行驶距离和超声波传播距离比较,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3)若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直接得出车辆速度;若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行驶距离和时间计算车辆速度;4)考虑车辆速度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2)题目特点:车辆行驶过程中,超声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解题步骤:1)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计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2)根据车辆行驶距离和超声波传播距离比较,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3)若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直接得出车辆速度;若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行驶距离和时间计算车辆速度;4)根据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3.综合题型(1)题目特点:给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速度和车辆行驶距离,同时考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或减速度。

解题步骤:1)根据超声波传播的时间和速度计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2)根据车辆行驶距离和超声波传播距离比较,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3)若车辆处于静止状态,直接得出车辆速度;若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行驶距离和时间计算车辆速度;4)根据题目给出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超声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超声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超声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超声波测速方法,了解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观察超声波的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原理:
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具有短波长、易传播等特点。

在声波中,声速是一种很重要的物理量,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超声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同时还会产生探头内部的谐振。

实验仪器:
超声波测速实验仪、金属样品、无气泡水、润滑油。

实验步骤:
1. 准备金属样品,涂上润滑油,将探头贴在金属表面上。

2. 打开超声波测速实验仪,选定合适的探头和频率,并调整超声波的强度。

3. 测量无气泡水中的声速。

4.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超声波在金属中的传播情况,并记录下声速数据。

实验数据和分析:
1. 测量无气泡水中的声速为1470 m/s。

2. 测量金属中的声速为5050 m/s。

3. 在金属中观察到了超声波的强烈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超声波测速方法,了解了超声波在
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观察到了超声波的衍射和折射现象。

此外,我们还发现金属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明显高于水中的声速,这说明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应用时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超声测速实验报告

超声测速实验报告

超声测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介绍
超声波测速实验是一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的实验,在过去的几年里,有应用于船舶领航、工业流量计量、军事、水文检测等场景,这种实验非常重要。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使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水流的速度。

二、实验流程
1、实验前准备工作:
(1)准备超声波测速仪,设置发射探头;
(2)实验位置调整,使探头能够准确发射信号;
(3)准备水流通道,使水流经过发射探头距离;
2、水流速度实验:
(1)观察水流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3)采用超声波信号发射方式,沿水流方向发射探头,准确测量水流速度;
(4)多次发射,实测准确水流测速信息。

三、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超声波信号方式,测量了水流速度,多次实测准确无误,证明超声波测速仪性能稳定、准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测速研究,进而有助于更好理解水流流动特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超声波测速原理和公式

超声波测速原理和公式

超声波测速原理和公式
超声波测速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常用于测量物体的速度、距离等参数。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参数有关,从而推算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超声波测速公式如下:
v = 2d/t
其中,v为被测物体的速度,d为超声波入射点和反射点之间的距离,t为超声波从入射点到反射点所需的时间。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v = √(E/ρ)
其中,v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E为介质的弹性模量,ρ为介质的密度。

根据超声波测速公式和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v = 2d/√(E/ρ)t
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被测物体的速度,只需要测量超声波入射点和反射点之间的距离、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从入射点到反射点所需的时间即可。

- 1 -。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测速

(Ⅱ)超声波测速
利用超声波测速仪可以测量汽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驶速度, 如图5所示:
测速仪正对着驶来的器材先后发出两 个超声波,仪器显示两个超声波的路 程与实际的关系图像。图像中S和S'分 别为超声波两次碰到汽车时通过的路 程,t和t'分别为超声波两次碰到汽车所 需的时间,那么△S=S-S'即为汽车在 两次碰到超声波通过的距离,△t=t-t'就 是汽车两次碰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 汽车速度v=△S/△t。当然,在具体题 目中,还需要对具体信息进行加工处 理。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
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
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
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 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 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且保持不变)
如果能确定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A 和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地点B之间的距离sAB, 并能得到此过程所用的时间,就能得到汽车行
驶的速度.
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 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
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时间差,测出汽车的速 度.图(b)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 、 n 2 分别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 速扫描,p 1 、p 2 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 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 收到p 1 、p 2 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是______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m/s.
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
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超声波测车速物理题解法
(最新版)
目录
1.超声波测速仪的原理
2.计算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3.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
4.计算车速
正文
超声波测速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速设备,它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来测量汽车的车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测速仪的测速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超声波测速仪的原理。

超声波测速仪向汽车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根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接收到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假设测速仪与汽车之间的距离为 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v,那么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t=s/v。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知道汽车在接收到第一次超声波信号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s1;在接收到第二次超声波信号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s2。

因此,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s2-s1。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出汽车的车速。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知道汽车接收到第二次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为 t,那么汽车的车速 v=(s2-s1)/t。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超声波测速仪测量汽车的车速。

超声波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超声波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超声波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原理。

2、学会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掌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频率高于 20000Hz 的机械波,通常由压电陶瓷片在高频电信号的激励下产生。

2、驻波法测声速当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会形成驻波。

此时,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

通过测量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波长,再结合超声波的频率,从而得到声速。

3、相位比较法测声速从发射端发出的超声波和接收端接收到的超声波在示波器上会显示出两个正弦波。

通过观察这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变化,来确定波长。

三、实验仪器1、超声波声速测定仪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按实验装置图连接好线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至约40kHz。

(2)移动接收端,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使出现振幅较大且稳定的驻波。

(3)记录此时接收端的位置,然后缓慢移动接收端,依次记录相邻波腹(或波节)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计算波长的平均值。

2、相位比较法(1)将示波器置于“XY”工作方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同时接到发射端和示波器的“X”输入端,接收端的输出接到示波器的“Y”输入端。

(2)移动接收端,观察李萨如图形的变化。

(3)当图形由直线变为椭圆,再变为直线时,记录接收端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计算波长的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处理1、驻波法测量次数相邻波腹(或波节)的距离(cm)波长(cm)1 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_ ________3 ________ ________平均值:λ1 =________声速:v1 =f × λ1 =________2、相位比较法测量次数相邻李萨如图形变化的距离(cm)波长(cm)1 ________ ________2 ________ ________3 ________ ________平均值:λ2 =________声速:v2 =f × λ2 =________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波动、示波器的测量误差等。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
摘要:
1.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的概念与原理
2.计算题中的基本公式与方法
3.题目的实际应用与举例
正文:
一、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的概念与原理
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测量物体速度的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超声波测速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声波(20kHz 以上)的声波,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超声波测速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二、计算题中的基本公式与方法
在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中,通常需要运用以下公式:
1.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 340m/s
2.超声波在固体或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 1500m/s
3.物体速度的计算公式:v = s/t
其中,s 表示超声波传播的距离,t 表示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通过测量超声波传播的距离和时间,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三、题目的实际应用与举例
下面是一个八年级物理超声波测速计算题的实际应用举例:
题目:一个物体在空气中以20m/s 的速度运动,有一束超声波从物体前方发射,经过物体后返回,总共用时2 秒。

请问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解答:首先,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 340m/s,可以计算出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 = v × t = 340m/s × 2s = 680m。

难点微专题5超声波测车速(原卷版)

难点微专题5超声波测车速(原卷版)

难点微专题5——超声波测车速A. 方法点拨:1.超声波测速问题的第一个难点是因为涉及到了两个物体的运动,即声波和汽车,所以画出 非常重要。

2.注意超声波发出信号时汽车正在向和超声波相遇的位置运动,即超声波发出时汽车 和超声波相遇的位置。

如题:如图是模拟交警测速的简化示意图。

B 为超声波测速仪,它能发射短暂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并能接收反射信号。

模拟测速时,一辆小车一直沿水平长直路面背离B 匀速运动。

假设B 在t 0=0s 时开始发射信号,t 1=0.4s 时接收到运动的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t 2=3.8s 时再次发射信号,t 3=4.6s 时又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

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

则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m/s 。

解法一:画示意图ms s s m t t v S m s s s m t t v S 1362)8.36.4(/3402)(682)04.0(/3402)(232011=-⨯=-==-⨯=-=声声第一次相遇的时刻在s ss t t t 2.0204.02014=-=-=第二次相遇的时刻在s ss s t t t t 2.428.36.48.322325=-+=-+= 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s s s t t t 42.02.445=-=-=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m m m s s d 686813612=-=-=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s m sm t d v /17468===车车 解法二:画示意图ms s s m t t v S m s s s m t t v S 1362)8.36.4(/3402)(682)04.0(/3402)(232011=-⨯=-==-⨯=-=声声两次相遇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m m m s s d 686813612=-=-=超声波第一次发出时汽车在A 处,第二次发出时汽车在C 处,所以汽车从A 处运动至C 处的时间s s s t t t AC 8.308.302=-=-=汽车从A 运动至B 与超声波从E 传至B 的时间相等s ss t t t AB 2.0204.0201=-=-= 汽车从C 运动至D 与超声波从E 传至D 的时间相等s s s t t t CD4.028.36.4223=-=-=汽车从B 运动至D 所用时间s s s s t t t t CD AB AC BD 44.02.08.3=+-=+-= 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s m smt d v /17468===车车 B. 例题讲解:题型一:求车速1.如图,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

高一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高一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高一超声波测速物理题
超声波测速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来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假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现在有一辆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行驶,我们想知道汽车的行驶速度,应该如何操作?
解答:
1.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假设距离为d米。

2.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

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所以所需时间为d / 340秒。

3.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由于汽车的速度为10米/秒,所以在d / 340秒内行驶的距离为(10 * d) / 340米。

4.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0 * d) / 340米 / (d / 340秒) = 10米/秒。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测得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0米/秒。

超声测速

超声测速

式中,00C时的声速V0=331.45 m/度(t)下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e乘以相对湿 度H,即 PW = e H 。
三.注意事项 1.压电晶体是圆环形薄片,在操作过程中,换能 器S1与S2不能相碰,以免损坏。 2.读数鼓轮使用时要防止回程误差。测量时要缓 慢、向同一方向转动读数鼓轮,中途不应改变 读数鼓轮的转动方向,否则,鼓轮与其螺杆不 同步转动,会做成回程误差。

• 产生驻波时,由于S2的端面是 刚性面,反射波将有半波损失, 所以S2处为质点位移驻波的波 节(Y=2Asin(2πx/λ)sinωt. 若x=0,则y=0). • 但是,接收器S2 由于压电效应, 测到的是声压驻波, S2处为 声压驻波的波腹,输出电压信 号最大。(P∝dy/dx=4Aπ/λ 声压 cos(2πx/λ)sinωt.若x=0,则y 最大。 • 如右图所示,相邻两个声压极 λ 大值的距离为λ/2。测出两相 2 邻声压极大值之间的距离即可 确定波长。
可移动 超声波接收头
固定 超声波发射头
标 尺
底座
刻度 鼓轮
声速测量仪简图
• 压电陶瓷有一个谐振频率f0(如40KHz)当输入 电信号的频率等于谐振频率f0时,压电陶瓷产 生振动或信号最大。 • 超声波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波长较短,故用 超声波作声源,声速测量精确度较高。 2.声速原理 V=fλ 声源振动频率f:直接由函数发生器读出. 声波波长λ:驻波振幅极值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
φ=
0
φ=
π/4 /
φ=
π/2 /
φ=
3π/4 /
φ= π
φ=
5π/4 /
φ=
3π/2 /
φ=
7π/4 /
φ=

相位差与李萨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1所示的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2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2求:(1)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2)汽车的速度.答案 1、见分析【试题分析】【解析】从题中的图2可以看出,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1的时间为:t1=12×s=0.4s,此时汽车离测速距离为x1=vt1=68m;同样可求得信号P2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 t2=9×s=0.3s,x2=vt2=51m,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Δx1=x1-x2=17m设汽车运行17m的时间为t,也就是汽车接收到P1与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图2可知为t=Δt-t1+t2=0.95s,所以汽车行驶速度v==17.9m/s.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测速适合作流动物质中含有较多杂质的流体的流速测量,超声多普勒法只是其中一种,还有频差法和时差法等等。

时差法测量沿流体流动的正反两个不同方向发射的超声播到达接收端的时差。

需要突出解决的难题是这种情况下,由于声速参加运算(作为分母,公式不好写,我积分不够没法贴图),而声速收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不适合用在工业环境下等温度变化范围大的地方。

频差法是时差法的改进,可以把分母上的声速转换到分子上,然后在求差过程中约掉,这就可以避开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影响,但测频由于存在正负1误差,对于精度高的地方,需要高速计数器。

还有就是回鸣法了,可以有效改进由于计数器正负1误差带来的测量误差。

以上这些东东都是关于流体的流速的超声测量方法。

对于移动物体的速度测量多采用超声多谱勒法。

根据声学多普勒效应,当向移动物体发射频率为F的连续超声波时,被移动物体反射的超声波频率为f,f 与F服从多普勒关系。

如果超声发射方向和移动物体的夹角已知,就可以通过多普勒关系的v,f,F,c表达式得出物体移动速度v。

设超声波速度为V两次发出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T第一次用时为T1第二次为T2则车速为V1=V×(T2-T1)/T(以上数据均可测出)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如图所示,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N1、N2两个信号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m,汽车的速度是()m/s.(写出过程,在线答题)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由图B可知p1、p2间有30小格,故每一格对应的时间间隔t0== s,p1、n1间有12小格,说明p1、n1之间的时间隔t1=12 t0=12× s=0.4s. 同理,可求得p2、n2之间的时间间隔 =0.3s因此汽车接受到p1、p2信号时离测速仪的距离分别为:s1=υ&#8226;,s2=υ&#8226; .汽车在此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s=s1-s2=υ&#8226;-υ&#8226;= (t1-t2)= ×(0.4s-0.3s)=17m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应分别对应于图1(B),p1 n1的中点和p2 n2的中点,其间有28.5小格,即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28.5t0=28.5× s=0.95s,所以,汽车的速度为υ车==≈17.9m/s.某地用超声波测速仪测车的形式速度。

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时0.4秒,第二次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时0.3秒,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1秒,则被测汽车速度是多大?(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设第一次发射到接受所需的时间为t1 t1=0.4s 则汽车第一次接受到超声波时测速仪距离汽车的距离为s1 s1= ×340=68m 第二次发射到接受所需的时间为t2 t2=0.3s 汽车第二次接受到超声波时测速仪距离汽车的距离为s2 S2= ×340=51m 则两次汽车接受到超声波时相互之间的距离为S1- S2=68m-51m=17m 两次汽车接受到超声波时的时间间隔为t t=1.0s-0.2s+0.15s=0.95s 所以汽车的速度为v V= =17.9m/s超声波测速适合作流动物质中含有较多杂质的流体的流速测量,超声多普勒法只是其中一种,还有频差法和时差法等等。

时差法测量沿流体流动的正反两个不同方向发射的超声播到达接收端的时差。

需要突出解决的难题是这种情况下,由于声速参加运算(作为分母,公式不好写,我积分不够没法贴图),而声速收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所以不适合用在工业环境下等温度变化范围大的地方。

频差法是时差法的改进,可以把分母上的声速转换到分子上,然后在求差过程中约掉,这就可以避开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影响,但测频由于存在正负1误差,对于精度高的地方,需要高速计数器。

还有就是回鸣法了,可以有效改进由于计数器正负1误差带来的测量误差。

以上这些都是关于流体的流速的超声测量方法。

对于移动物体的速度测量多采用超声多谱勒法。

根据声学多普勒效应,当向移动物体发射频率为F的连续超声波时,被移动物体反射的超声波频率为f,f与F服从多普勒关系。

如果超声发射方向和移动物体的夹角已知,就可以通过多普勒关系的v,f,F,c表达式得出物体移动速度v。

计时与测速问题分类赏析一、以传统实验为原型的计时与测速以打点计时器为原型是利用这些装置的等时性,不断推陈出新,旨在考查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的灵活应用。

1.【原型】打点记时器问题例1(2004 上海)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1所示一段纸带,测得,。

已知交流电频率为则打B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如果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真实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不考虑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则得,若考虑空气阻力,则,阻力做负功,可见加速度变小的原因可能是没有考虑空气阻力。

点评:本题较为传统,其难点是误差分析。

例2、例3均属于本题迁移得到的。

2.【迁移一】单摆与振子测速例2如图2所示,有一块涂有碳黑的玻璃板质量为,在拉力的作用下在竖直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个装有指针的振动频率为的电动音叉,在玻璃板上画出如图所示的曲线,量得,,,则外力F的大小是多少?解析由电动音叉振动的等时性可以记录时间可知,、、所经历的时间均为,图中又读出了,,,即连续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为。

由,所以。

对玻璃板,所以。

点评:本题中电动音叉的画痕充当了打点计时器的角色。

3.【迁移二】频闪照片问题例3有一摆长为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有一小钉,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至左边最高点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3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为摆动中的最低点,由此可知小球与悬点的距离为()A.B.C.D.无法确定解析由题意知,,则,故选C。

点评:本题利用频闪照片连续两次照相的等时性计时,利用频闪照片计时和测速,原理和方法与打点计时器是等效的。

二、以STS(科学、技术、社会)背景的计时与测速超声波、激光传感器、光电脉冲均是新生事物,但这些问题都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面对新生事物要做到剥去高科技外衣,找到知识点内涵,真正做到抽丝剥茧,他问他的,你答你的的境界。

4.【创新一】超声波测速仪例4(2001年高考上海)图4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图5中、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是、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之间的时间间隔,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5可知,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

解析设、、、对应的时刻分别为、、、,的中间时刻(汽车与超声波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的中间时刻(汽车与超声波第二次相遇的时刻)为。

从题目所给条件得,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

则有超声波第一次的与汽车相遇的位移为。

超声波第二次的与汽车相遇的位移为。

汽车的位移为,汽车的运动时间为。

汽车的速度为,从标尺上读出数据代入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汽车与超声波两次相遇的时刻,找时间关系,从超声波的运动过程反映汽车的位移关系。

5.【创新二】光电脉冲测速例5 (2002年高考上海)如图6所示为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的示意图,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车身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

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

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累计脉冲数为N,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或数据是________;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___;行程的表达式为s=_________。

解析 A点发出的光束经齿轮间隙变成脉冲光信号,因此脉冲数目与齿轮数p有关;由n和p可以确定出单位时间内齿轮的转数为,依次可以得出齿轮的角速度。

要求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即车速,还须测出C的半径R,这样小车的速度为。

由于累计圈数为,故行程为。

点评:本题贴近实际生活,实用性强。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与小车速度相关的物理量(车轮转动时的转速n与车轮半径R),对此进行分析,并利用运动学基本公式求解。

6.【创新三】激光传感器测速例6(2005年高考上海)一水平放置的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

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的均匀狭缝。

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的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

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